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被罚超7亿!银行这类业务仍是违规“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3:51
银行业罚单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共收到1209张罚单 罚没金额合计7.36亿元人民币 较2023年同期的1398张罚单和8.63亿元罚款分别下降13.5%和14.7% [2] - 千万级罚单数量增至6张 百万级罚单141张 较2023年同期减少45张 [3] - 农业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12项行为被罚没5160.5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87.59万元+罚款4672.94万元) 成为上半年单笔最高罚单 [3] 机构类型罚单分布 - 农商行罚单数量359张居首 罚没金额2.27亿元 占行业总罚金30.8% [3][4] - 国有大行罚单350张 罚没金额1.77亿元 千万级罚单多集中于该类型机构 [3][4] - 农商行与国有大行合计罚金占比达53% [4] 违规类型结构变化 - 信贷违规类罚单448张 占比37% 较2023年同期的714张(占比超50%)下降37.3% [4][5] -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 贷款管理不审慎 虚增存贷款规模 [4][5] - 数据安全相关罚单超50条 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因未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被罚116万元 [5] 监管趋势特征 - 监管呈现精准化趋势 从信贷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穿透式监管 重点整治数据造假和内控失效等上游风险源 [6] - 农商行因扎根县域业务复杂且管理薄弱 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国有大行则侧重系统性风险管理 [4][6] - 监管高压态势持续 银行业需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反洗钱 反诈和数据安全管理新挑战 [6]
年内险资举牌18次!两家险企盯上江南水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3:51
险资举牌动态 - 利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江南水务110万股至4699.54万股 持股比例达5.03%触发举牌 [1][2] - 长城人寿2024年5月举牌江南水务后持续增持 截至2025年3月底持股比例升至6.38% [3] - 2024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18次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公用事业及交通运输行业占比提升 [1][3] 被举牌公司分析 - 江南水务2024年营业收入15.33亿元(同比+12.39%) 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24.31%) [2] - 公司业务涵盖供水、市政工程及环境产业 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及8家参股公司 [2] - 基础设施领域因稳定现金流、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 符合险资投资偏好 [4] 险资投资策略 - 险资倾向增持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及高ROE属性企业 匹配保险资产长期稳定需求 [1] - 利率下行及新会计准则推动险资增配红利股 被举牌公司高股息特征显著 [3] - 举牌行为反映险资看好标的长期发展前景 可能通过集中持有实现稳定投资收益 [3] 举牌方经营状况 - 利安人寿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25.45亿元(同比-4.2%) 净利润0.05亿元(同比+54.9%) [7] - 公司提出"3+5"发展规划 目标2025年实现总资产1348亿元及利润总额3.18亿元 [7] - 2024年11月曾举牌深圳国际 通过港股通增持后持股比例达5% [6] 公司治理动态 - 利安人寿2024年12月任命严维金为总裁 其曾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8] - 河南分公司及郑州支公司2024年5月因提供虚假资料分别被罚24万元和28万元 [8] - 公司表示已完善内控机制并完成整改问责 [8]
新公司法施行一周年,董责险成上市公司“标配”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3:51
董责险投保热情持续升温。 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新公司法")施行满一周年。一年来,董责险作为 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 已有280余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拟购买或续保董责险的相关公告。董责险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 理和风险控制的"标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公司法的施行,为董责险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与制度保障。公司实控 人与董监高的法律责任风险进一步上升,相关主体对于转移其责任风险的投保需求也同步提高。 超280家上市公司投保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是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 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对于企业而言,董责险可为管理层在履职 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经济保障,从而降低企业因高管责任问题而面临的财务风险。同 时,引入董责险有助于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在当前监管 趋严、高管责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董责险也可作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管理人才的重要福利措施,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日前揭晓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3:51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年上榜的500家中国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4.2万亿美元(约1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 [1] - 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同比增长7% [1] - 上榜营收门槛为36.2亿美元,同比下降3% [1] - 500家公司收入总和约占2024年中国GDP总量18.75万亿美元的四分之三 [1] 新能源汽车新势力表现 - 赛力斯排名第169位,较去年上升235位,营收20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5%,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2] - 赛力斯实现扭亏为盈,当期利润8.2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2] - 小米集团排名从102位升至76位,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超30%同比增长 [2] - 小鹏汽车排名351位较上年提升101位,营收5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 [3] - 理想汽车排名从184位提升至171位,营收200.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3] - 蔚来集团排名269位较上年上升43位,营收9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3] - 零跑汽车首次上榜位列第423名,营收44.7亿美元同比增长89% [3] 传统车企表现分化 - 比亚迪排名从40位上升至27位,营收1080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利润5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 [5] - 比亚迪2024年销量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首次问鼎国内销量第一 [5] - 吉利控股排名从54位前进至41位,营收7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利润小幅增长2.8% [7] - 吉利新能源车销量88.8万辆同比增长92%,从第三季度开始盈利 [7] - 长城汽车排名从158位升至140位,营收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利润17.64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7] - 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近31万辆同比增长37.13%,占总销量比重超25% [7] 央国企车企表现 - 东风汽车排名从64位下滑至73位,营收减少10.9%但成功扭亏为盈,从亏损3.91亿美元转为盈利3.18亿美元 [8] - 上汽集团排名从30位跌至38位,营收下滑17.1%,利润骤降88.4% [8] - 一汽集团排名从35位降至43位,营收下降13.1%,利润暴跌70.8% [8] - 广汽集团排名从53位滑落至66位,营收减少21.5%,利润暴跌168% [8] - 奇瑞汽车排名从100位升至59位,营收596.94亿美元同比增长52.7%,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表现 [8] - 奇瑞2024年出口汽车约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 [8] - 宇通客车排名从488位升至375位,营收同比增长35.4%,利润增幅122.9% [8] - 宇通客车2024年累计出口客车1.4万辆,同比增长37.73% [8] - 北汽集团排名提升5位至52名,但营收微降1%,利润大幅下滑超七成 [9]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首份财报:收入同比大增53%,股价涨超96%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1:51
据Coingecko最新数据,截至8月13日,USDC的流通市值已突破650亿美元,位列全球稳定币市值榜第 二,仅次于Tether发行的USDT(1650亿美元)。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仍存在差距,但凭借合规背景与美元资 产披露的高透明度,Circle正吸引越来越多传统商户和支付网络将稳定币纳入结算体系。 Circle二季度虽净亏损4.82亿美元,但主要源于与IPO相关的两项非现金支出,包括公司上市时归属的员 工股票奖励成本,以及因股价上涨导致的可转换债券估值上升。 Circle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利息收入,特别是为其稳定币USDC提供担保的短期国债。 过去三年,该公司通过管理稳定币相关储备所获得的收入从2022年的7.359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4亿 美元,再增长到2024年的17亿美元,分别占Circle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95.3%、98.6%和99.1%。 不过,最新财报显示,储备回报率同比下降103个基点至4.1%,反映出利率环境的变化对盈利能力的影 响。同时,平台上USDC的日均加权平均占比为7.4%,虽然同比提升536个基点,但绝对水平仍然较 低,说明大部分USDC流通在第三方平台上。 Circle表 ...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郑州银行书写中部崛起新样本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1:14
核心观点 - 郑州银行深度融入河南省"五个强省"建设战略 通过精准金融供给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自身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的转型 [2][4][10] 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作为金融豫军核心力量 聚焦"两高四着力"行动纲领 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指引 [2][5][6] - 将区域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 通过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实现高质量发展 [4][1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实现存款增速12.07% 显著超越河南省金融机构8.81%的平均增速 [3]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达706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6%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增长3.24% [3] - 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长148.66亿元 增幅达44.50% [8] 业务发展 对公业务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 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深入分析产业链运作机制 [6]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合作 未来三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7] - 截至2024年重点支持14个全市"三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 [7] 科创金融 - 重点扶持芯片设计、超硬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科技型企业 [8]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金融供给 [8] 县域经济 - 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大蒜贷""辣椒贷"等特色产品 [8]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12.94亿元 增速16.09% [8] - 布局2300多个惠农服务点 联动5179户商户打造服务网络 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卡25.85万张 [8] 民营经济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12款特色金融产品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 [9] - 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 同比新增1644户 [9] - 2025年一季度末个人贷款规模达935.7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8% [9] 转型举措 - 提出"对外客户体验第一 对内提升效率第一"战略指引 推进系统性转型 [10][13] - 精简部门设置和职能合并 减少部门壁垒 优化管理体制 [11] - 强化人才建设 通过外引内训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11][12] - 建立总分协同机制 夯实政务金融基础 为产业金融发力创造条件 [13] - 全面启动风险内控转型 优化押品评估、放款审核、贷后管理等流程 [13] 区域经济背景 - 河南省2024年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 [6] - 全省工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涵盖40个工业行业大类和197个中类 规上工业企业2.8万家 [6] - 2024年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 郑州聚集超120万户民营企业 [9]
金龙鱼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0.1% 实现营收1157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1:1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82亿元 同比增长5.67% [1] - 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 同比增长60.0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61% 利润总额同比大增475% [1] 业务表现 - 厨房食品业务营收利润双增长 主要受益于销售渠道拓展和新工厂产能释放 [1] - 面粉和大米业务业绩明显改善 [1] - 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受益于原材料采购优势及养殖行业需求增长 大豆压榨利润同比涨幅较大 [1] 产品创新 - 推出多款定制化新品包括MM有机小米、钙铁锌DHA五彩营养果蔬面、红烩牛肉芝士焗饭等 [1] - 与胖东来合作推出黑豆酿造酱油成为现象级爆款 后续推出定制款菜籽油和葵花籽油 [2] - 定制化产品基于客户需求洞察 依托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实现 [1][2] 渠道合作 - 与山姆、胖东来、奥乐齐、盒马、开市客、大润发和沃尔玛等商超建立定制化产品合作 [4] - 商超渠道趋向"宽SPU、窄SKU"模式 头部ODM供应商更受青睐 [4] - 定制合作模式为商超提供选品优势 为食品企业带来渠道流量和大单品效应 [4] 行业背景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5] - 消费升级与健康膳食需求深度融合 食品产业迎来新机遇 [5] - 公司依托研发生产供应链优势 推进多元化营养健康食品开发 [5]
关于“特普会”,我们已知的......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9:14
美俄领导人会晤背景与安排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举行面对面会晤,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领导人在美国本土的首次正式会谈,也是自2021年6月以来在任美国总统与俄罗斯总统的首次会晤 [1] - 会晤以一对一形式举行,特朗普未来或有访问俄罗斯的计划,阿拉斯加州州长迈克·邓利维表示该州已准备好主办这次历史性会晤 [11][12] - 选择阿拉斯加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因美国1867年从俄罗斯购买该地区,且俄美两国是隔着白令海峡的邻国,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认为会晤地点合乎逻辑 [10][11] 会晤核心议题与目标 - 核心议题是为俄乌冲突寻找可能的停火与和平途径,特朗普声称冲突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并暗示将推动领土交换方案 [14] - 特朗普将此次会晤视为试探性会晤,旨在敦促俄方结束冲突,但表示能否达成协议不是由他决定的 [14] - 俄罗斯外交部通报俄外长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讨论会晤筹备工作,双方一致认为领导人会晤将顺利举行 [1] 特朗普对俄乌问题的立场演变 - 特朗普多次改口对解决俄乌冲突的时间表,从承诺就职后24小时内结束战争,改为希望在6个月内解决冲突,后又多次回答两周之后解决 [4][5][6] - 7月特朗普提出如果俄罗斯未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7月31日又改口设定10天期限要求停火,美国官员确认最后期限为8月8日 [6][7] - 随着最后期限到来,特朗普宣布与普京会面,称是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与普京举行富有成效会谈后确定的 [8] 乌克兰方面的反应与立场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对俄罗斯的让步无法换来和平,反而会助长其野心,称俄罗斯正为新一轮攻势做准备,呼吁继续实施制裁 [16] - 乌克兰最高拉达主席表示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绝非谈判主题,绝不容许讨价还价,不会同意与俄罗斯进行交换或作出让步 [17] - 泽连斯基与印度、沙特等国领导人通话,争取在美俄会晤前获得更多国际支持 [17] 欧洲方面的关切与行动 - 欧洲各国对特朗普的言论与可能立场表现出明显不安,担心美国可能迫使乌克兰接受领土让步,削弱乌克兰长期安全利益 [20]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表示任何关于结束冲突的协议都必须将乌克兰和欧盟考虑在内,因为事关欧洲安全,将于11日召开欧盟外长紧急会议 [20] - 德国总理强调不能接受俄罗斯和美国越过欧洲和乌克兰讨论领土问题,法国总统强调欧洲必须参与到解决方案中,乌克兰的未来不能在其缺席情况下被决定 [20] 会晤相关各方动态 -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获得信息显示乌克兰当局正在策划挑衅行动以破坏8月15日举行的俄美总统会晤 [1] - 特朗普表示不打算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阿拉斯加会议,称下一步将是普京与乌克兰总统的直接会面 [15] - 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将于8月13日与泽连斯基和欧洲盟友举行线上会议 [20]
助力跨境企业高效结算,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落地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离岸贸易业务背景核验试点业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8:40
业务创新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离岸贸易背景核验试点业务 为某化工外贸企业完成近50万美元离岸转手买卖结算[1] - 通过平台实时核验贸易背景真实性 业务办理时效较传统模式提高2-3个工作日[1] - 该业务通过平台与海关 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安全共享与交叉验证 运用大数据手段显著提升背景核验自动化 标准化与可信度[2] 战略意义 - 离岸贸易是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新型国际贸易形态[1] - 试点业务是深入贯彻国家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决策部署的有效实践[1] - 业务依托金融科技赋能 服务上海"五个中心"特别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1] 行业痛点解决 - 离岸贸易因"两头在外"特点 长期存在背景真实性核查信息获取难 链条验证繁 耗时长等痛点[2] - 新模式下银行单证审核时间大幅缩短 有效防范业务风险[2] - 切实解决离岸贸易企业背景证明难题 为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扫清关键障碍[2] 发展前景 - 公司将继续拓展离岸贸易结算 跨境融资等多元化服务[2] - 为更多"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离岸经贸结算服务[2] - 助力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离岸贸易金融生态[2]
涨价五毛钱 康师傅半年少了3409家经销商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0:38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滑2.7%,为近6年来首次上半年营收下滑 [2] - 归属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 [2] - 2020-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从329.34亿元增长至400.92亿元,但2025年增速首次转负 [3] 业务板块分析 - 方便面业务营收134.65亿元(占比33.6%),同比下滑2.5%,净利润增长11.9%至9.51亿元 [4] - 饮品业务营收263.59亿元(占比65%),同比下滑2.6%,净利润增长19.7%至13.35亿元 [4] - 茶饮料、水、果汁销售额分别下滑6.3%、6.0%、13.0%,仅碳酸饮料增长6.3% [7] 产品结构与价格策略 - 容器面营收下滑1.3%至67.71亿元,高价位袋装面(如"御品盛宴")营收下滑7.2%至50.92亿元 [5] - 1L装冰红茶从4元涨至5元(涨幅25%),桶装方便面从4.5元涨至5元(涨幅11%) [4] - 涨价导致部分价格敏感用户流失,统一企业中国饮品业务同期增长7.5% [4]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经销商数量减少3409家至63806家,直营零售商减少1499家至219124家 [7] - 2024年经销商累计减少9660家(降幅12.6%),因利润压缩及网络优化 [8] - 部分经销商因涨价策略导致动销困难,选择自行承担涨价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