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梦网科技如何走出亏损泥淖?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1:28
终止收购事项 - 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对方杭州橙祥因合同纠纷导致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51万股股权被冻结 存在限制转让情形 不符合监管要求 [1][3] - 交易对方杭州橙祥系标的公司第三大股东及业绩承诺方 对本次交易影响较大 [3] - 本次交易原拟以12.8亿元收购碧橙数字100%股份 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3亿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公司股价在公告次日大跌8.57% 收盘价为14.4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75亿元、41.57亿元、52.34亿元、44.04亿元 [6] - 公司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7.22亿元、-18.22亿元、0.42亿元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9亿元 同比下降33.89% [6]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23.99万元 同比增长0.05% [6] - 2024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066.12万元 同比下降220.23% [6] 公司背景 - 公司为国内领先云通信企业 构建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云通信平台 [6] - 三大业务体系包括5G阅信、云通信、国际通信 覆盖AI通信、AI算力、大数据、元宇宙、物联云等板块 [6]
连续两年亏损,股价暴涨近250%后,这家公司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1:28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君三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5年8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陆转债"将停止转股 [1] 股权结构及历史 - 吴君三为公司创始人 自2000年参与公司创立并长期担任董事长职务 [3] - 截至2025年6月底 吴君三持股2257.5万股(占比22.57%) 其子吴剑持股698.9万股(占比6.99%) 父子合计持股29.56% [3] - 上市以来吴君三父子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4] - 2023年吴君三曾与北京骅泰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但未实施 后因未及时披露被江苏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10.97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5.79亿元 [7] - 净利润从2020年1.34亿元持续下降 2023年转亏0.3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1.54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5.27%) 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4248.99万元 [7] - 亏损主因风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 毛利率大幅下滑 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7]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 产品覆盖风电 核电 工程机械 石化等行业 [5] - 2025年股价从年初11.5元上涨至39.6元 涨幅接近250% [8] - 业绩持续亏损及股价大幅上涨可能是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的原因 [8]
IPO网站—被传公司要重整?深纺织A:相关信息不属实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1:28
公司声明 - 公司否认新凯来借壳上市传闻 相关信息不属实 [1] - 公司强调所有应披露信息以证监会指定媒体公告为准 [1] - 公司确认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拉卡拉上半年净利润缩水近半,经营现金流暴降79%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1: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51亿元 同比下降1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下降45.3%[2] -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下降64.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9.06%[3]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 较上年同期0.54元/股下降44.4%[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8% 较上年同期10.78%下降4.2个百分点[2]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110.21亿元 较上年度末104.69亿元增长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4.81亿元 较上年度末33.90亿元增长2.7%[2] 支付业务表现 - 数字支付业务收入23.6亿元 同比下降10.3%[3] - 支付业务毛利率23.27% 同比下降6.93个百分点[3] - 支付交易总金额1.96万亿元 同比下降9.2%[3] - 银行卡交易金额1.30万亿元 同比减少12.2%[3] - 扫码交易金额0.66万亿元 同比减少2.6%[3] 跨境业务发展 - 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73.5%[3] - 跨境支付客户数量同比增长70.4%[3] - 外卡支付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0%[3] - 外卡支付客户数量同比增长72%[3] 科技服务业务 - 科技服务业务收入1.4亿元 同比下降17.5%[3] - 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7% 主要因主动收缩供应链金融业务[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收下降主要受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影响[2] - 净利润下降系营业收入下降及运营成本存在一定刚性[2] - 现金流下降主要因经营性利润减少及应收账款收回较上期减少[3]
支付机构业绩现“分水岭”,海外战场决定未来座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57
核心观点 - 支付机构上半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公司因处置资产 费率提升和海外拓展实现增长 部分公司因国内竞争激烈和业务收缩导致下滑 [1][2][3][4] - 支付机构加速海外布局以寻求新增长点 通过获取牌照和本地化运营拓展全球市场 但面临监管差异和运营挑战 [5][6][7][8] 业绩表现分化 - 连连数字上半年总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净利润15.11亿元 主要因处置连通公司股权收益16.01亿元和股权摊薄收益4.52亿元 [2] - 新大陆上半年营收40.20亿元同比增长10.54% 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12.36% 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2] - 移卡上半年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4.0% 利润4137.3万元同比增长27.0% 主要因支付费率提升1.0个基点和成本控制 [2] - 新国都上半年营收15.27亿元同比下降3.17% 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38.61% 主要因收单及增值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 [3] - 高阳科技上半年收入9.62亿港元同比减少18% 亏损1141.5万港元 主要因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降至8亿港元同比下降10% [3] 海外布局加速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持有65项全球支付牌照 覆盖超100个国家及130种货币 [6] - 新大陆在中国香港及美国设立子公司 获批MSB牌照 欧美市场出货量及营收同比增长超90% 拉美地区营收同比增长超20% [6] - 移卡获得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和亚利桑那州MTL牌照 获日本批准开展扫码收单业务 [7] - 新国都取得卢森堡PI牌照 香港MSO牌照和美国MSB牌照 跨境支付业务二季度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增长169%和272% [7] 行业趋势分析 - 支付机构业绩分化与支付业务回升 AI降本增效相关 下滑因行业竞争激烈 营销费用高和交易规模增长瓶颈 [4] - 国内支付市场趋于饱和 价格战导致费率压缩 合规与风控成本上升侵蚀利润空间 [4] - 支付出海因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但面临各国监管差异 本地化运营难度和合规风险挑战 [7][8] - 海外业务需在牌照资源 运营路线和市场选择持续探索 长期需警惕地缘政治和文化适配度问题 [8]
伊利、飞鹤开启婴幼儿配方奶粉“一哥”之争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41
伊利与飞鹤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竞争 - 伊利股份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 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跃居全国第一[2] - 飞鹤强调自身仍是婴儿配方奶粉全渠道销量及市场份额第一[5] - 双方市场份额第一声明均基于第三方机构认证 但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8] 伊利婴幼儿奶粉业务表现 - 公司奶粉业务(含成人奶粉)实现营收165.78亿元 同比增长14.26%[2] - 通过2021年收购澳优实现市占率飞跃性增长 从行业第二持续逼近飞鹤[8] - 上半年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8] 飞鹤业绩表现及战略调整 - 上半年营收91.51亿元 同比下滑9.36% 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滑46.66%[9] - 业绩下滑主因贯彻"鲜萃活性营养"战略降低渠道库存 及提供生育补贴导致收入下降[10] - 交出近三年最低迷中报[8] 生育补贴计划影响 - 飞鹤2025年3月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为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10] - 伊利与君乐宝迅速跟进 各投入16亿元生育补贴[10] - 生育补贴计划对飞鹤收入影响更大 因其九成左右营收来自婴幼儿奶粉[1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伊利与飞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差距持续缩小[8] - 飞鹤2019年凭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广告语夺得市场份额第一并连续多年保持[8] - 下半年婴儿奶粉一哥之争预计更加激烈[12] 伊利集团整体业绩 - 上半年整体实现营收619.3亿元 归母净利润72亿元[12] - 婴幼儿奶粉业务成为集团新的战略增长极[2] 机构对飞鹤的评估 - 浦银国际7月将飞鹤评级从持有下调至中性[12] - 研报认为飞鹤下半年收入受生育补贴政策影响可能大于上半年[12] - 飞鹤原定全年业绩目标(同比增长低单位数)面临重大挑战[12]
“量贩零食第一股”万辰上半年归母净利4.72亿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4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2] - 归母净利润达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6倍 [2] - 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223.45亿元 同比增长109.33% [2] - 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为9.56亿元 [2] - 食用菌业务营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减少1.24% [3] 业务发展 - 量贩零食门店网络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总数达15365家 [3] - 较去年底14196家净增1169家门店 [3] - 报告期内新增门店1468家 经营原因闭店259家 非经营原因减少40家 [3] - 门店增速较去年全年净增9470家显著放缓 [3]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与门店数量扩张密切相关 [3] - 食用菌业务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影响出现收入下滑 [3]
支付机构业绩现“分水岭” 海外战场决定未来座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34
业绩表现分化 - 连连数字上半年总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毛利4.1亿元同比增长25% 净利润15.11亿元主要因处置连通公司股权收益16.01亿元及股权摊薄收益4.52亿元 [3] - 新大陆上半年营收40.20亿元同比增长10.54% 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12.36% 主要得益于欧美及拉美市场拓展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 - 移卡上半年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4.0% 利润4137.3万元同比增长27.0% 主要因支付费率提升1.0个基点及成本控制 [3] - 新国都上半年营收15.27亿元同比下降3.17% 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38.61% 主要因收单及增值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 营销支持力度提升导致短期盈利压力 [4] - 高阳科技上半年收入9.62亿港元同比减少18% 亏损1141.5万港元 主要因支付及数字化服务分类营业额同比下降10%至8亿港元 该分类经营亏损8330万港元 [4] - 行业业绩分化原因包括支付业务回升 AI降本增效 国内第三方支付竞争激烈 营销费用高 支付交易规模增长瓶颈 费率压缩 合规成本上升 [5] 海外布局加速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7% 持有65项全球支付牌照 覆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支持130多种货币 [8] - 新大陆在中国香港及美国设立子公司 获批美国MSB牌照 筹备MSO牌照 欧美市场出货量及营收同比增长超90% 拉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20% [8] - 移卡获得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 亚利桑那州MTL牌照 日本扫码收单业务批准 [9] - 新国都取得卢森堡PI牌照 香港MSO牌照 美国MSB牌照 跨境支付业务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分别增长169%和272% [9] - 支付出海主要因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但面临各国监管差异 本地化运营难度 合规风险等挑战 [9] - 国内增长空间见顶推动支付机构出海 需在牌照获取 本地化运营 合规风控 汇率管理等方面建立壁垒 [10]
极兔上半年总收入55亿美元,新市场首次实现EBITDA转正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1% 核心快递服务收入53.4亿美元 同比增长12.7% [2] - 净利润8893.2万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86.6% 经调整净利润1.6亿美元 同比增长147.1% [2] - 经调整EBITDA达4.4亿美元 同比增长24.2% 经调整EBIT达2.0亿美元 同比增长65.4% [2] 运营数据 - 总包裹量139.9亿件 同比增长27% 日均包裹量7690万件 [2] - 全球拥有约19200个网点 运营239个转运中心 配备337套自动化分拣线 [2] - 中国市场包裹量106亿件 同比增长20% 市场份额11.1% [4] 区域市场表现 - 东南亚市场包裹量32.3亿件 同比增长57.9% 市场份额32.8% 提升5.4个百分点 [3] - 东南亚市场收入19.7亿美元 同比增长29.6% 经调整EBITDA 3.1亿美元 同比增长50.5% [3] - 新市场包裹量1.7亿件 同比增长21.7% 收入3.6亿美元 同比增长24.3% 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盈利156.9万美元 [5] 成本控制与战略 - 东南亚市场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6.7% 通过整合多平台订单资源发挥规模效应 [3] - 中国市场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0.3%至0.28美元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抵销价格压力 [4] - 在中国市场投入900辆无人物流车 智能分拣和无人车配送网络覆盖多个省市 [4] 市场拓展 - 新市场与拉美最大电商平台Mercado Libre达成合作 拓展本土平台合作 [5] - 东南亚市场积极拓展本土品牌和非平台件业务 非平台客户包裹量显著增长 [3] - 行业价格竞争趋于理性 部分核心区域价格出现上涨 [4]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富佳股份发布智能平粮机器人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11
行业痛点 - 粮食仓储行业长期面临人工依赖度高、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和粮损成本高四大难题 [2] - 传统平粮作业需3-5人花费3-5天完成 55岁以上工人占比居高不下且用工荒现象严重 [2] - 每年因仓储损耗粮食达数百万吨 粉尘爆炸和粮堆坍塌等安全隐患频发 [2] 产品技术突破 - 富佳股份与芯禾机器人联合发布全球首创粮面智能平粮机器人 采用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架构 [2] - 融合激光雷达建模和多机路径规划技术 攻克粮面动态沉陷补偿和大范围协同避障技术难题 [2] - 机器人适用于稻谷玉米等粮种 行驶速度达2m/s 续航超2小时 融合定位精度10-15cm [2] -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平粮+巡检+检测+扦样一体化操作 [2] 应用成效 - 在中储粮昌平直属库测试中 3-5台机器人1小时内完成1400m²粗平作业 效率较人工提升168倍 [3] - 实现粮食颗粒零破损 粮面高差控制在15cm以内 彻底消除粉尘爆炸等安全风险 [3] 战略转型 - 富佳股份在清洁小家电主业基础上布局特种机器人赛道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 - 平粮机器人推出源于行业痛点洞察和国家粮食安全使命 是公司战略转型坚实一步 [3] 行业政策支持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20% [4] - 国家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 将粮仓智能化纳入农业现代化框架 [4]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动安全粮库、绿色粮库、智慧粮库建设 [4] 产业协同 - 清洁家电与特种机器人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存在协同效应 [4] - 电机控制和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可共享复用 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技术创新迭代 [4] - 可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实现特种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提高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4] - 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原材料集中采购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4] 商业化进展 - LD05粮仓虫情检测预警设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5] - 粮仓平粮机器人已完成样机测试 下一步将开模形成量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