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美股三大指数收高,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6%,国际油价暴涨超5%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4 07:04
*能源与工业板块领涨 *英特尔业绩超预期 *油价暴涨超5%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上涨,投资者在密集财报与地缘政治进展间寻找平衡。截至收盘,道指上涨144.2 点,涨幅0.31%,报46734.61点;标普500指数上涨39.04点,涨幅0.58%,报6738.44点;纳斯达克指数上 涨201.4点,涨幅0.89%,报22941.8点。小盘股罗素2000指数上涨31.10点,涨幅1.27%,收于2482.66 点。 大型科技股整体走强。英特尔上涨超过3%,盘后再涨逾6%,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经调整毛利率达40%,显著高于市场预估的36.1%。 在财报季初段,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已有逾四分之一披露业绩。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数 据,约86%的公司盈利超出预期。分析师当前预计标普500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9.9%,高于10月初的 8.8%。 个股方面,IBM下跌0.9%,公司报告显示其关键云计算业务增速放缓,抵消了盈利超预期的积极影响。 埃克森美孚上涨1.1%,雪佛龙上涨0.6%;独立炼油企业瓦莱罗能源因业绩超预期大涨7%。 医疗保险公司Molina Healthcare ...
校准公募基金业绩基准,方能告别乱象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3:43
有媒体报道,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于近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该基准预 计将成为评价基金经理是否跑赢同业、创造超额收益的核心标准,基金经理的薪酬以及行业重要奖项的 评选等,预期也将与其紧密挂钩。 正值最近中央权威媒体刊发专家文章,呼吁努力稳股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这使得基金业绩基准 规则的意义超越了金融领域,而拓展到更大的经济社会领域。 长期以来,基金行业存在着一种背离顽疾,即基民的感受与基金公司所宣传的轻松跑赢基准,如同平行 宇宙,不相匹配。衡量基金的"尺"和"锚",不仅不透明,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确切指引,基金业绩比较基 准更多成为一种营销工具,偏离约束基金运作、传递风险收益特征、描述基金风险矩阵的本质。 2025.10.23 本文字数:176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一财评论员 公募基金业绩基准的全行业纠偏即将拉开序幕。 为此,即将发布的基金业绩基准规则,有望在可操作性上推动国内资本市场驶向财富分享型市场的轨 道,推动基金公司走出以基金经理为中心选择业绩基准的偏颇方式,不再主要以沪深300等为参照,而 是更基于基金公司产品描述特征和投资范围,配置更专业和细分的业绩基准。这将有助 ...
“负债1亿坐绿皮火车”冲上热搜后,王自如以评测专家身份站台AI眼镜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44
公司产品发布 - 雷鸟创新发布AI眼镜新品雷鸟Air4和Air4 Pro,定价分别为1599元和1699元 [2] - 新品支持HDR10格式,峰值亮度达1200尼特,搭载定制画质芯片Vision4000,定位为头戴电视 [2] - 王自如以AI产品顾问及评测专家身份在线上发布会亮相 [2] 公司战略与规划 - 雷鸟创新CEO李宏伟认为AI眼镜市场处于爆发前夜,行业内有100多个玩家但真正投入的不多 [2] - 公司计划进一步研发新品,未来一年将推出多款新品 [2] 行业市场前景 - 调研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与中国AI眼镜市场销量将分别达510万副和137万副,增速均将超过200% [2] - 近期多家企业赶在双11大促期间发布AI眼镜新品,行业竞争加剧,玩法包括降价优惠和拉新 [2][3]
特斯拉美股开盘跌超4%,IBM跌8%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27
美股主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现价46576.01点,下跌14.40点,跌幅0.03% [2] - 纳斯达克指数现价22750.58点,上涨10.18点,涨幅0.04% [2] - 标普500指数现价6706.09点,上涨6.69点,涨幅0.10% [2] 重点公司股价异动 - 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4%,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反弹但利润大幅下滑超过30% [1] - Beyond Meat股价下跌超过17% [1] - IBM股价下跌8% [1] - 康菲石油股价上涨近3% [1] 行业板块表现 - 能源股普遍走高 [1]
美团王莆中:堂食客单价接近2015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25
行业核心挑战 - 餐饮行业面临显著下行压力,堂食客单价已回落至接近2015年水平 [2] - 2024年1月至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6%,行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 [3] - 8月餐饮业表现指数为43.25,环比下降2.90,低于中性水平6.75,处于收缩区域 [3] - 行业汰换率接近40%,去年新开门店388万家,闭店354万家 [10] 挑战成因分析 - 居民消费趋于理性,门店销售与客流提升动力不足 [3] - 平台间补贴竞争扰动了市场价格体系,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 [3] - 社保合规要求导致餐饮企业用工成本实际上升 [3] - 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内卷,消费者普遍追求极致性价比 [5] - 市场供大于求,新开餐厅不断增加,新店通过低价套餐和代金券加剧价格竞争 [5] - 外卖平台崛起导致堂食比重下降 [6] - 城镇化带来餐饮业选址变化,购物中心崛起替代了部分街边店 [6] 商家应对策略与调整 - 连锁烧烤品牌通过调整菜单实现由亏转盈,删除高价菜品如小龙虾,上新1元1串的便宜菜品,菜单价格整体下降10%,客单价从人均67元降至50元 [7] - 运营成本结构变化不大:食材成本占50%与十年前相当,人工成本贵一倍但占比不高,房租因行业下行甚至略有回落 [7] - 商家转向精细化运营,淡化用于引流的低价促销,转向以内容为主的种草模式,该店70%顾客为老客,30%为同城种草带来的新客 [8] - 通过定期装修升级体验,例如采用新中式装修风格,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聚焦产品和体验感 [8] - 有商家利用非遗宣传美食另辟蹊径获取流量 [8] 平台举措与外部支持 - 美团宣布升级"繁盛计划",追加28亿元投入,包括20亿助力金、3亿元支持店型模式创新、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 [11] - 美团计划推出市井烟火榜、升级商家评价评分体系,并免费开放全场景AI经营工具 [11] - 高德宣布所有餐饮商家入驻免一年年费,并提供流量支持、专属客服和智能收银等措施 [11] - 京东外卖启动"干净计划",试点全职骑手餐箱消毒以提升食品安全标准 [12] - 中国烹饪协会建议平台规范补贴行为,建立公平合理机制,优化商户补贴成本分摊比例,设定上限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12] - 监管层出台政策支持,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供融资支持、名厨培养和税费优惠等 [12]
深圳“并购新政”激发深港上市合作新机遇|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2:12
政策目标与量化指标 - 深圳市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辖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并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1] - 行动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并明确联通香港资本市场以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 [1] 深港金融合作具体措施 - 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或再融资,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项目 [1] - 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加强合作,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丰富并购融资工具 [1] - 政策允许在香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启"H+A"上市新路径 [1] 市场反应与企业动态 - 政策公布后首个交易日(10月23日),A股深圳国资板块上演涨停潮,显示市场热烈欢迎 [2] - 截至10月下旬,今年已有超过70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超过1900亿港元,其中包含多家深圳企业 [2] - 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属于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科技赛道,偏好吸引国际资本 [2] 企业融资策略与政府支持 - 企业选择"A+H"上市可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3] - 深圳市区两级政府推出全链条上市服务机制支持企业赴港上市,例如南山区的"孵化、成长、资金、服务"机制 [3] - 香港特区政府将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并通过"科企专线"和"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提供支持 [3][4] 合作挑战与未来方向 - 深港两地在上市规则、会计准则、信息披露标准等方面存在不一致,需进一步对接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5] - 市场亟需更清晰、稳定、协同的政策环境,以最大化释放深港金融合作的潜力 [5]
市值蒸发超2800亿港元!资金为何撤离泡泡玛特、蜜雪集团等新消费龙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1:54
港股新消费板块近期表现 - 港股新消费板块近期遭遇集体重挫,多只明星股自年内高点大幅回落,泡泡玛特10月23日盘中一度跌近11%,最终报收232.4港元/股,跌幅9.36%,古茗、蜜雪集团也分别跌超6%、4% [2]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明星股较年内高点已普遍跌幅超20%,三大龙头市值蒸发超2800亿港元 [2][4] - 泡泡玛特在交出同比增长245%-250%的亮眼三季报后,股价仍连续下挫 [2][7] 主要个股股价回调详情 - 泡泡玛特以8月26日的历史高点339.8港元计算,在不到两个月内累计跌幅已超过32%,近期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收跌 [4] - 老铺黄金自7月8日创下的1082港元历史高点以来,累计跌幅已超34.93% [4] - 蜜雪集团自6月4日615港元的高点至今,回调幅度超过31% [4] - 毛戈平、布鲁可较年内高点分别下跌超24%、51% [5] - 泡泡玛特市值自8月26日的4504亿港元高点缩水至3121亿港元,蜜雪集团市值从2336亿港元跌落至1518亿港元,老铺黄金市值从1868亿港元骤减至1195亿港元 [6] 资金流向与机构分歧 - 资金流向显示南下资金虽然仍在流入,但香港本地、国际中介机构的资金出现一定程度撤离 [3] - 在7月2日至7月30日期间,南向资金转为净流出,而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和中资中介则保持净流入状态 [8] - 近期尽管南下资金向5家概念股净流入33.37亿港元,但中资、国际与香港本地中介分别净流出14.66亿港元、13.66亿港元和2.16亿港元 [9] 市场担忧与调整推手 - 增长见顶的担忧、商业模式的再审视,以及巨大的获利了结压力,共同构成了本轮调整的三重推手 [3] - 投资者担忧泡泡玛特收入增速或于今年见顶,明年起增长动能可能放缓,其热门IP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较6月已有显著降低 [10] - 老铺黄金产品外包生产比例从2021年的36%攀升至2023年的41%,而研发投入占比却从0.67%降至0.35%,其产品价格随金价频繁波动 [11] - 蜜雪集团主要食材的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且不断下行,糖的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的58.7%降低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6.5%,奶的产能利用率从83.1%降至52.3% [11]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年内最大涨幅分别达310%、309%和112,即便经历回调,截至10月22日年内涨幅仍分别高达187%、194%和44%,积累了显著的获利了结压力 [11] 行业基本面与未来展望 - 港股新消费板块正走向"轻资产、高周转、强现金流"的健康商业模式,但存货周转率下滑至历史较低水平,板块整体处于"被动加库存"周期,供需格局有恶化端倪 [12] - 有机构看好消费板块中长期走势,认为在宏观逻辑支撑下新消费演绎的空间仍十分广阔,消费观念变革叙事或有望持续演绎,新消费趋势方兴未艾 [12]
A股“红包雨”又来了!超30家公司派现超40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1:13
三季报分红总体情况 - 超30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报分红预案,累计派现总额超43亿元 [2] - 其中8家公司派现过亿,温氏股份拟派现近20亿元,三棵树、圣农发展派现预计将超3亿元 [2] - 半数披露分红预案的公司每股派息在0.1元及以上 [2] 重点公司分红详情 - 温氏股份拟“10派3元”,累计派现达19.94亿元 [4] - 圣农发展拟派现3.71亿元,三棵树拟“10派5元”累计派现3.69亿元 [4] - 燕京啤酒、杭叉集团、无线传媒和大北农预计派现过亿,分别为2.82亿元、2.62亿元、1.5亿元和1.28亿元 [4] - 横店影视、华研精机、行动教育、我武生物4家公司派现金额在5000万至1亿元之间 [4] - 斯菱股份除拟“10派2元”派现3.19亿元外,同时每10股转增4.5股 [4] 分红公司的业绩表现 - 多数大手笔分红公司当期实现业绩增长,部分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增超200% [2][5] - 圣农发展前9月营收147.06亿元同比增长6.86%,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202.82% [5] - 三棵树当期营收93.92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81.22% [5] - 大北农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逾九成,达到2.57亿元 [5] - 温氏股份前三季度营收757.88亿元同比微降0.03%,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 [5] 中报分红实施情况 - 10月20日至23日,有80家上市公司的中报分红落地 [7] - 中煤能源“10派1.66元”派现共计22.01亿元,阳光电源派现19.5亿元,中国外运派现10.41亿元 [7] - 山东黄金、广发证券、三星医疗等公司中报分红总额均超过5亿元 [7] 券商对红利板块的观点 - 多家券商认为红利板块或成为避险选择,避险资金可能流入红利板块 [9] - 低波品种(例如银行、公用事业)与“反内卷”相关的红利品种(例如煤炭、钢铁)有望反弹 [9] - 在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核心假设下,A股红利依旧具备配置价值 [10] - 红利选股思路包括寻找具备顺周期属性、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的方向(如油气、煤炭、白酒),以及寻找港股“红利洼地”(如保险、火电、建筑) [10] 行业与投资布局视角 - 分红公司集中在机械、食品饮料、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 [3] - 消费、公用事业等成熟行业中,高股息是核心吸引力 [11] - 在成长行业中,若公司分红比例提升,需评估其是否进入成熟期或盈利模式转型 [11]
盈利改善预期升温,煤炭板块10月大翻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21:00
板块表现 - A股煤炭板块于10月23日掀起涨停潮,大有能源实现10天9板,陕西黑猫、山西焦化、云煤能源等8只个股涨停 [1] - 10月以来申万煤炭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1%,而电子行业指数较本月高点回撤10%,形成鲜明对比 [1] - 在近期上涨前,煤炭板块年内表现疲软,1月至9月申万煤炭指数累计下跌7.16%,为申万一级行业中跌幅最大的行业 [1] - 截至10月23日,申万煤炭指数在10月份上涨11.71%,领涨全市场 [1] 价格上涨与周期确认 - 三季度以来煤价止跌反弹,港口动力煤价格从低位稳步回升,主焦煤等稀缺煤种价格保持坚挺 [1] - 煤价反弹验证了煤炭供需紧平衡格局,并二次确认了煤炭价格周期底部 [1][2] - 国庆节后国内动力煤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截至上周末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为748元/吨,周环比大幅上涨43元/吨 [4] - 价格反弹打破市场对煤价后市“跌跌不休”的预期,重塑对煤炭企业红利资产和高股息的信心 [2] 驱动因素:资金与估值 - 资金从估值已升至历史较高分位、交易拥挤的科技板块(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流向股价处于低位且基本面改善预期强烈的煤炭板块 [2] - 煤炭板块机构持仓徘徊在低位、筹码结构健康、交易不拥挤,吸引风险偏好降低的资金流入 [2] - 部分资产质地不错的煤炭股市净率低于0.8倍,估值便宜,叠加高股息特征,成为资金在震荡行情下的“避风港” [5] - 市场正从“高估值、高波动”向“低估值、高股息”进行防御性切换 [5] 供需基本面 - 供给端,反内卷政策初见成效,三季度原煤产量为11.66亿吨,同比减少2.98%,环比减少3.96%,为2024年三季度以来单季度最低产量 [3] - 四季度煤炭产能核查对产地生产力度构成持续性约束,业内预计煤炭供应整体呈趋紧态势 [3][5] - 需求端,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继续修复,带动火电需求回升,今年国庆前后东南沿海罕见高温推动煤炭日耗达到历史高位 [3] - 四季度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供暖期,动力煤需求将迎来年内第二个高峰,支撑煤价保持在相对高位 [4][5] - 国泰海通分析预计第四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受“查超产”影响将小幅环比下降,9至12月单月产量维持在3.9亿至4亿吨,全年产量约47.5亿吨,同比下降3000万至5000万吨 [5] 行业前景与预期 - 随着旺季来临及煤价上涨,四季度煤炭板块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预期强烈 [1] - 煤炭作为具备高股息与防守特征的板块,在基本面存在反转预期的背景下,受到资金青睐 [1][5]
超30家公司派现超40亿,A股“红包雨”又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3 19:29
三季报分红总体情况 - 目前超500家A股公司已发布三季报,其中超30家披露三季报分红预案,累计派现总额超43亿元 [1] - 大手笔分红、派现过亿的公司有8家 [1] - 披露三季报分红预案的公司中,半数公司每股派息在0.1元及以上 [1] 主要分红公司及金额 - 温氏股份拟派现近20亿元,为目前派现总额最高的公司 [1][2] - 圣农发展派现预计超3亿元,具体为3.71亿元 [1][2] - 三棵树派现预计超3亿元,具体为3.69亿元 [1][2] - 其他派现过亿的公司包括燕京啤酒(预计2.82亿元)、杭叉集团(预计2.62亿元)、无线传媒(预计1.5亿元)和大北农(预计1.28亿元) [3] - 派现金额在5000万至1亿元之间的公司有横店影视、华研精机、行动教育和我武生物 [3] 分红方案细节 - 行动教育、三棵树和华研精机3家公司拟"10派5元" [2] - 温氏股份、圣农发展、麦澜德3家公司拟"10派3元" [2] - 斯菱股份拟"10派2元",共计派现3.19亿元,同时每10股转增4.5股 [3] 分红公司的行业分布与业绩支撑 - 披露三季报分红预案的公司集中在机械、食品饮料、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 [2] - 多数大手笔分红的公司当期实现了业绩增长,部分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增超200% [1][4] - 圣农发展前9月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202.82% [4] - 三棵树当期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81.22% [4] - 大北农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逾九成 [5] - 温氏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下降18.29%,是分红过亿公司中唯一业绩下滑的 [4] 中报分红实施情况 - 10月20日至23日,有80家上市公司的中报分红落地 [7] - 近期实施中报分红的公司中,3家派现总额超10亿元:中煤能源派现22.01亿元、阳光电源派现19.5亿元、中国外运派现10.41亿元 [7] - 山东黄金、广发证券、三星医疗等公司中报分红总额均超过5亿元 [7] 券商对红利板块的观点 - 多家券商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板块或成为避险选择,避险资金可能流入红利板块 [1][9] - 低波品种(例如银行、公用事业)与"反内卷"相关的红利品种(例如煤炭、钢铁)有望反弹 [9] - 在长期低利率环境的核心假设下,A股红利依旧具备配置价值 [9] - 红利选股思路包括寻找具备顺周期属性、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的方向(如油气、煤炭、白酒)以及寻找港股"红利洼地"(如港股保险、火电、建筑) [9] 投资者布局建议 - 投资者可结合分红情况、公司股息率、分红持续性等情况挑选标的,同时需考察公司基本面和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 [10] - 在消费、公用事业等成熟行业中,高股息是核心吸引力;对于成长行业中分红比例提升的公司,需评估其是否进入成熟期或盈利模式转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