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专利“暗战”:这三年,中日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9 18:12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超4.6万件 日本企业占比37% 中国企业占比30% 差距持续缩小 [1][4] - 中国已成为全球固态电池专利布局最多的市场 占比35% 日本占比25% 美国13%位列第三 [1][5] - 韩国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中掉队 市场格局从动力电池"中日韩三国杀"转变为"中日美三强" [5] 中日固态电池发展路径对比 - 日本曾垄断全球锂电池市场90%份额 但因2010年后押注氢燃料电池导致动力电池领域落后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下 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 2024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6席 市占率67.1% 日本仅松下占3.9% [3] - 日本将固态电池视为"翻身仗"关键 中国加速追赶 2010-2025年日本专利申请占比从45%降至37% 中国从21.8%升至30% [4] 头部企业技术储备对比 - 日本丰田固态电池专利达2100余件 授权1200余件 断层领先 松下910余件 日产420余件 本田290余件 [6][7] - 中国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专利170余件 比亚迪90余件 蜂巢能源150余件 国轩高科120余件 授权量均不足百件 [6] 产业化时间表竞争 - 中国企业计划2025-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示范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包括比亚迪 广汽 长安 上汽等 [8] - 日本丰田计划2025年小规模量产 日产2028年应用 本田2030年前量产 时间表略早于中国企业 [8]
并购重组进一步松绑,新设简易审核程序、支持跨界并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8 22:24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正式推出,这意味着"并购六条"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办法》), 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 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指南,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 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相关事项的披露 和审核要求。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重组办法》修改是一次"大事件",代表了并购重组市场及监管的"新气象"。具体 的制度设计,包括提升估值包容度、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包容度等,都是结合实际情况的"有的放矢", 根源都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重组办法》的修改发布,核心在于对并购重组政策进一步松绑,鼓励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做 大做强,有望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信心。"申万宏源研究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 罗钻辉称。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新规有望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加速产业 ...
组件跌价需求下滑,储能驱动阿特斯二季度收入预计增逾六成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8 19:57
公司业绩与展望 - 一季度CSIQ营收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6.2亿元),阿特斯营收85.85亿元,两者差额不到0.4亿元,显示CSIQ数据对阿特斯业绩参考价值高 [2] - 二季度预计营收136.4亿至150.8亿元,环比增长58.33%~75%,毛利率从11.7%提升至23%~25%,主要依赖储能系统出货高增 [1][2] - 全年营收预计438亿至509.8亿元,同比变动区间为下滑5.1%至增长10.4%,组件出货量预计25GW~30GW,同比微降 [3] 业务表现 - 一季度组件出货6.9GW,储能系统出货0.79GWh;二季度组件出货预计7.5GW~8GW(环比增9.7%~15.9%),储能系统出货2.4GW~2.6GW(环比增203.8%~229.1%) [3] - 储能业务毛利率达30.84%(同比增13.74个百分点),显著高于组件业务(12.75%)和光伏系统产品(-13.52%) [6] - 储能订单储备从2024年末79GWh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91GWh,SolBank3.0产能已扩至20GWh,年底计划达30GWh [6] 产能规划与行业策略 - 2025年光伏制造环节产能(拉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合计167.2GW,二至四季度仅增4GW(增幅2.4%),拉棒和组件产能无扩张 [1][4] - 公司经营策略聚焦"平衡组件出货量与利润"及"保证储能系统出货",应对行业供需失衡与地缘政治挑战 [4] - 储能市场地理分布多元化,非美市场占比超50%,美国订单受关税影响有限,加拿大、英国等地出货量将扩大 [7] 行业动态与价格趋势 - 光伏抢装潮退坡后需求下滑,组件价格跌破0.7元/W,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下跌,止跌信号未现 [4][5] - 行业面临季节性波动与现金流挑战,制造商需在"以量补价"与减产间取舍,避免市场份额流失 [5]
多重利好刺激A股上涨,轮动交易期市场看好科技与出口链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8 19:12
A股市场近期表现 - 沪指上周最高报收3403 95点 周累计涨幅0 76%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 52%和1 38% [1] - 中美经贸谈判超预期利好落地 带动沪指一度收复3400点 14日盘中冲上3417 31点 [2] - 大金融板块成为反弹主力 银行股创新高 中国人保涨停 中国太保涨逾8% [2] - 美容护理 非银金融 汽车板块涨幅居前 均超过2% 传媒 国防军工 计算机表现较差 [2] 市场上涨驱动因素 - 一揽子金融政策 关税政策调整及4月外贸数据超预期共同刺激市场 [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超预期 关税战阶段性缓和提振风险偏好 [2] - 5月初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 降准降息略超预期 类平准基金表态夯实支撑 [3] - 4月通胀和出口数据体现韧性 融资交易活跃度贴近2018年区间上方 [3]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机构情绪持续回升并即将转为正值 个人投资情绪回落 市场或延续震荡 [5] - 融资余额高位震荡 ETF 产业资金小幅净流出 外资存在加仓空间 [3] - 非银金融估值分位数偏低 美容护理估值分位数偏高 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3] 行业轮动与配置建议 - 市场进入轮动交易期 热点延续性不强 板块轮动快 资金博弈特征明显 [7] - 建议从反弹幅度较大的科技 成长板块切换至大金融 中字头 红利板块 [8] - 短期科技 出口链受益风险偏好改善 中期把握内部确定性线索 [10] - 出口链中医药 电力设备 电子行业仍未回补4月7日缺口 建议持股为主 [10] 基本面与政策展望 - 4月新增社融1 16万亿元 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 信贷数据季节性回落 [11] - 政府债发行带动社融增速回升 显示金融支持实体有力 政策发力结构性明显 [11] - 短期宏观驱动趋弱 宽基指数或保持震荡 中期市场性价比较高 政策支撑确定 [11]
壹快评|“病重老人取钱死于银行”暴露了什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5 20:38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网友反映,其姑妈重病住院期间,让子女带着身份证到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 支行取一笔5万元的定期存款,用来支付医药费,但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本人到场才能办理。家属将患病 老人用轮椅推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不幸的是,业务办理过程中,老人在银行门口去世。 近年来,类似因要求"本人到场"办理业务而引起纠纷或投诉的情况,在银行业内时有发生。去年9月, 长春某银行也曾发生"家属取已故亲人存款,被要求证明亲属关系"的纠纷。巧合的是,当事银行也是农 行。 为何规定很温暖,执行却很冰冷,在笔者看来,里面存在深层次问题,体现为三个脱节—— 一是理念与行动脱节。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高大上的金融机构,都有一套美丽动人的企业文化理念,并通过琅琅上口的slogan (口号)广而告之。比如农行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服务理念 是:客户至上,始终如一。可见,客户在农行眼中有至高地位,无论是富甲一方的金融巨子,还是只取 款5万元的病重老妪。其他银行也多有类似理念口号。然而,屡屡出现的"本人到场"纠纷,反映一些金 融机构的理念与行动并不合拍,有些口号看起来只是口号而已。 二是培训与操作脱节。 事件 ...
黄仁勋将亮相台北Computex大会,芯片供应链话题引市场关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5 13:43
今年的Computex将于5月20日至23日举行,黄仁勋的主题演讲被安排在5月19日上午。今年的Computex 也是美国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以来,全球计算机和芯片行业巨头在亚洲首次举行的大型科技盛会。 英伟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台湾的芯片制造生态。分析师预计,本土化合作将成为今年Computex的 主题。 一年一度的Computex 2025电脑展将于下周在台北开幕。英伟达CEO黄仁勋将亮相展会并进行主题演 讲,他关注的焦点将再次集中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市场还关心关税政策以及美国的芯片出口 限制带来的潜在不确定影响。 就在黄仁勋启程赴台北参展前夕,在英伟达股价上涨的推动下,他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约1200亿美元, 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11位。 英伟达是台积电的大客户。上个月,美国总统美特朗普威胁称,他已告知台积电,如果不在美国建厂, 就将向台积电征收100%的高额关税。 台积电近期发布了最新的A14芯片制造工艺,该工艺预计将于2028年投产。新的工艺有助于提升人工智 能芯片的性能,从而满足英伟达等公司新一代AI芯片的设计需求。 其他参会企业高管还包括高通公司的CEO安蒙以及最新上任的英特尔CEO陈立 ...
主力资金现“一日游”迹象,券商预判A股短期或震荡上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3 20:56
市场表现 - 5月13日A股高开,沪指创反弹新高3386.23点,收于3374.87点,涨幅0.17% [1]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入3808.3亿元,7个行业获净流入,美容护理(4.47亿元)、医药生物、基础化工(均超1亿元)居前 [1][2] - 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0亿元,与12日资金流向相反 [1][3] - 南向资金13日净买入22.62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大幅买入阿里巴巴、建设银行,深市卖出腾讯控股 [5] 行业动态 - 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成交额超千亿元,美容护理、石油石化等行业成交不足100亿元 [2] - 主力资金近期频繁切换行业配置,如9日流入纺织服饰/煤炭,8日流入通信/电力设备,7日流入国防军工/农林牧渔 [3] - 个股方面,青岛金王获主力净流入4.48亿元,中航成飞遭净流出超18亿元 [4] 中美关税影响 - 中美关税降幅超预期,分析师认为将改善经济基本面预期和市场情绪,提振全球风险偏好 [1][6] - 二季度中国经济或维持强韧性,因抢出口和美国批发零售对中国商品超额回补 [6] - 短期科技和出口链受益,中期需基本面改善支撑趋势性行情 [6][7] 后市展望 - 短期A股或试探震荡区间上限,震荡偏强趋势可能突破上行 [6][7] - 中期指数走势依赖基本面改善,关税降级助推震荡中枢上移 [6][7] -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消费电子、算力、AI)、出口链及核心资产(家电、医药等) [8]
银行股连创新高,低利率环境考验非息收入创造能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3 20:56
银行股表现 - 5月13日中证银行指数涨1.53%报7629.55点,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 [1] - 最近5个交易日银行板块累计上涨5.76%,仅次于国防军工板块 [2] - 重庆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浦发银行13日涨幅均超过3% [2] - 重庆银行最近5个交易日涨幅10.9%居首,青农商行涨幅超9%,兴业银行、青岛银行、浦发银行涨幅超8% [2] 行业利好因素 - 降准降息齐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主体扩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扩容 [1] - 监管积极引导险资入市、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 -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推动偏股型基金对权重股资金青睐度提升 [3] - AIC牌照为银行拓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路径,带来交易结算、工资代发等综合效益 [4] 息差状况 - 2024年末58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1.52%,连续5年下降 [6] - 2023年58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2%,股份行、农商行降幅分别达5%、6.16% [6] - 降准和降低再贷款利率将有效降低银行成本,存款利率下行对稳息差起重要作用 [6]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上市银行息差影响分别为+0.68BP和-1.85BP [7] 银行转型方向 - 银行在把握市场机会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推动综合化经营 [8] - 动态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严控一般性费用开支 [8] - 非息收入拓展能力对银行经营发展支撑越来越重要 [1] - 大型银行可发挥牌照优势,中小银行需聚焦现有客户群实现业务协同 [9] 机构观点 - 主动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增量资金流入可期 [3] - 低利率环境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银行需构建更稳健的收入结构 [8] - 监管部门将出台措施稳定银行息差水平,保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 - 银行需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加速转型寻求新突破 [8]
超九成军工股“涨声一片”,成交激增上演“心跳行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3 19:45
军工板块近期表现 - 军工板块在5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11%,登顶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五一假期后迎来爆发式行情 [1] - 板块成交额超过900亿元,达到年内第二高,5月日均成交额达798亿元,较4月激增1.2倍 [1][2] - 超过9成军工个股节后上涨,航天南湖、晨曦航空、利君股份、天箭科技等6个交易日内涨幅均超60% [1][2] 个股及资金动态 - 航天南湖月涨幅74.79%,年内上涨140%,换手率从3.81%增至51.48%,日成交额从0.73亿元暴增至18.03亿元 [2][3] - 晨曦航空节后6个交易日上涨74.29%,年内累计上涨47%,利君股份、天箭科技连续5个涨停板 [2] - 中航成飞月初累计涨幅51.05%,但波动剧烈,出现20CM涨停和单日下跌7.43%的情况 [2] - 国防军工主题ETF表现突出,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月涨幅均超11% [3] - 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国泰中证军工ETF二季度份额分别增长20.67亿份、11.85亿份 [3] 行业驱动因素 - 军费周期上行、订单放量及技术迭代是行业长期增长动能,地缘事件仅为短期催化剂 [4] - 2025年一季度军工行业盈利增速大幅回升,毛利率提升约5%,显示较强韧性和增长潜力 [5] - 行业迎来三重拐点:十四五订单加速回补、十五五规划定稿、发动机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 [5] - 低空经济、军事智能化等新域新质方向受益于军费结构性倾斜和军贸出口成长空间 [6] 未来展望 - 中报高增长预期及新增订单或推动板块在三季度进入主升行情 [6] - 通用航空、卫星通信等方向可能成为军工领域重要增量,无人机和卫星互联网战略价值凸显 [6]
独家 |荣耀新增AI新产业部门,中国区关键岗位“竞聘上岗”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3 11:55
5月13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独家获悉,荣耀在近期已完成对中国地区部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 其中涉及38个中国区关键岗位主管,采用"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 这场被内部称为"雄鹰计划"的人员调整计划面向荣耀的国内外全体员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竞聘目前 已经完成,其中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90后占比达到24%。 此外,记者了解到,荣耀内部新增AI新产业部门,同时将AI相关研发工作设定为一级研发部门,而在 两个月前,荣耀曾宣布将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 中国区关键岗位重新"竞聘" 今年1月,荣耀官宣换帅,由李健任荣耀CEO。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健于2021年加入荣耀,曾任副董 事长、董事等职务,并长期担任人力资源部总裁和荣耀管理团队核心成员。 "核心管理队伍稳定后,公司内部开始对中国区关键岗位进行重新部署,一方面中国区是荣耀实现全球 布局的大本营,另一方面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架构来应对。"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 示,在上任的三个多月里,李健启动"雄鹰计划",这一计划主要面向中国地区部的关键岗位,进行人员 调整。 "38个岗位更换了17个,里面既有荣耀的老将,也有很多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