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生变,中国创新药如何赢得市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4 09:50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既保持着高速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增量,也在由传 统引进向自主创新输出的方向转变发展。 "截至2024年底,全球新启动临床试验总数已达到5300项,其中有30%的试验起源于中国,而美国占比 为35%。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全球IDV(体外诊断试验)中占有30%的比重,肿瘤相关临床试验 中高达39%的试验在华开展。"在23日下午举行的"2025国际药物信息大会"——"张江论剑"科创沙龙 上,IQVIA研发解决方案设计和交付创新总裁辛西娅L.弗斯特(Cynthia L.VERST)分享了上述数据。 她认为,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在临床试验资源投入的巨大增量,也证明了中国研发和临床推动的速度远超 过去。 Parabilis Medicines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会主席马泰·马门(Mathai MAMMEN)认为,当前全球医药 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绝大多数疾病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案。全球以及中国的创新工作正集中 于开发分子药,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跟全球其他地区相比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正因为这种 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研发策略,中国在某些领域已表现出与全球竞争对手 ...
“AI杨元庆”解读联想财报,全球化布局应对复杂挑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2 20:20
每次发布财报前,在联想园区里录制一条解读视频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的固定动作。但这次,他的 角色被"数字双胞胎"取代了——AI还原了杨元庆的形象、声音与演讲风格,并解读了联想今天发布的 24/25财年财报数据。 其中第四财季,联想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驱动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3%达1220.91亿元; 净利润8.92亿元,同比减少42%,公司称主要是由于非现金认股权证公允值亏损所致。 分业务来看,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去年营收36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PC之外业务持续成为重要 增长引擎,智能手机业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7%,创下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以来历史新高。 今日杨元庆表示,短期内还看不到PC市场增长趋缓的趋势,预计会保持强劲的表现,同时,人工智能 将带动企业及用户升级换代PC,推动平均单价上升。更长远来看,PC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有关。 得益于AI服务器订单的强劲增长和企业需求的回升,去年ISG基础设施业务集团营收同比增长63%至 1048亿人民币,下半财年实现扭亏。 杨元庆此前说,个人的人工智能双胞胎将成为用户的数字延伸。未来它将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模拟你的 思维模式,预测你的需求,甚至在 ...
中东资本出手,这家中国造车新势力要“复活”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2 19:44
高合汽车破产重整进展 - 高合汽车在2024年8月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预重整程序 截至2024年8月31日 华人运通系五十二家公司合并口径账面资产总额为59 83亿元 账面负债为157 81亿元 [3] - 2024年4月3日 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向法院申请实质合并重整 法院予以准许 主要原因是严重资不抵债 法人人格高度混同 且有明确意向投资人 [3] - 2024年5月22日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1 43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 控股股东EV Electra Ltd持股69 8% 华人运通持股30 2% [1] 新合资公司股东背景 - EV Electra Ltd是黎巴嫩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 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首家自主电动汽车制造商 [1] - EV Electra Ltd正在布局全球市场 在加拿大 意大利 德国 土耳其和瑞典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1] - EV Electra Ltd官网已将高合汽车三款主要车型HiPhi X HiPhi Y HiPhi Z放在首页中心位置 [1] 中东资本合作历史 - 2023年6月 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签署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400亿元人民币)协议 计划成立合资企业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 [4] - 2023年11月 媒体报道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正洽谈向高合汽车投资至少2 5亿美元 可能以30亿美元估值购买股权 [5] - 沙特此举旨在促进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业发展 作为摆脱石油依赖战略的一部分 [5] 国际收购动态 - EV Electra Ltd近期收购了中国知名电动汽车品牌(被描述为"电动汽车迈巴赫") 称此举增强了技术能力并扩大新国际市场影响力 [5] - EV Electra Ltd正忙于收购意大利一家标志性汽车工厂 预计将提高生产能力并加强在欧洲市场影响力 [5]
全球铂金投资需求一季度大增28%,中国市场买了1吨铂金条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2 19:31
铂金价格走势 - NYMEX铂金期货突破1089美元/盎司,本周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周涨幅近10% [2] - 截至5月13日当周,铂金期货非商业多头持仓环比下降1637张至4.3万张,净多头持仓下降194张至0.93万张 [4] 铂金需求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铂金需求同比增长10%至71吨,其中投资领域需求环比增长28%至14吨 [2] - 中国市场500克以下铂金条需求同比暴增140%至1吨,创历史新高 [2] - 4月中国铂金进口总量达11.5吨,但年内总进口量同比下滑31% [2] - 预计2025年全球铂金条、铂金币投资增长30%至8吨,中国市场500克及以上铂金条需求全年有望增长15%至6吨 [3] 市场供需动态 - 一季度全球铂金供应量下降10%至45吨,出现25吨短缺,主因矿山产量季节性疲软 [3] - 预计2025年全年铂金总供应量同比下降4%至218吨,为五年来最低水平 [3] - 深圳水贝珠宝商铂金加工订单爆满,专营铂金零售商数量增加两倍 [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上海金店观察到消费者转向铂金、白银饰品,认为价格更实惠且款式多样 [3] - 黄金珠宝商因金价高企和波动转向铂金产品,调整经营策略 [2]
并购消息带飞股价,*ST宇顺为何频频向大股东借钱?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1 22:00
股价表现与停牌核查 - 公司股价在3月31日至5月20日累计涨幅达204 18%,触发停牌核查,预计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 25个交易日内收获22个涨停板,区间涨幅高达206 75%,涨幅居ST板块及同行业首位 [3] - 股价从3月底的4 51元上涨至14 54元,主要受并购预期驱动 [1][3] 并购动作与战略转型 - 拟现金收购中恩云等3家互联网相关服务公司100%股权,支付诚意金3000万元,交易尚处筹划阶段 [3][5] - 2023年完成对孚邦实业75%股权的收购(对价7425万元),但未显著改善业绩 [5][7] - 公司主营液晶显示屏业务,跨界收购旨在转型并提升盈利能力 [4][5] 财务状况与保壳压力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 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 21亿元,已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8] - 截至2024年3月底,货币资金余额1450 07万元,负债1 55亿元,资不抵债 [2][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011 98万元,同比骤降446 38% [8] 控股股东借款与资金链风险 - 2023年11月及2024年3月分别向控股股东上海奉望申请借款2900万元和6500万元 [9] - 上海奉望自身财务状况恶化,2024年净资产为-148 29万元,无营业收入 [10] 业绩修正与审计机构变更 - 2024年净利润预亏从1500万-2230万元下修至1900万-2630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2070 14%-2827 08% [11] - 年报披露前更换两家审计机构,包括合作六年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12][13]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热门中概股绩后普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1 21:49
(持续更新中……) 17:33 小鹏汽车美股盘前涨超5%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小幅下跌,道指跌0.86%,纳指跌0.73%,标普500指数跌0.67%。热门中概股绩后普 涨,小鹏汽车涨超6%,百度集团涨超2%。科技七巨头多数下跌,英伟达跌1%,黄仁勋称美国对中国 AI芯片出口管制已经失败。亚马逊跌超1%,一些热卖品被紧急召回带来损失。联合健康集团跌近6%, 高管团队动荡业绩预期遭下调。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2316.91 | -360.33 | -0.84% | | 纳斯达克指数 | 19007.55 c | -135.16 | -0.71% | | 标普500 | 5903.70 | -36.76 | -0.62% | 21:15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 道指期货跌0.8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67%,纳指期货跌0.69%。 | 标普500期货小型 | 5920.00 -39.75 -0.67% | | --- | --- | | 纳斯达克100期货小型 21299.50 -147.75 -0.69% | ...
存贷款同日非对称降息,银行息差短期稳住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0 21:03
存贷款利率调整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行10BP至3%和3.5% [1][2] - 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存款挂牌利率调降5BP~25BP 其中3年期和5年期品种均下调25BP [1][2] - 存款利率与LPR同步非对称下行 存款利率平均降幅约16BP 大于LPR降幅 [3][5] - 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大行第七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也是去年10月后时隔7个月再次下调 [2] 对银行业影响 - 静态测算显示本次调整预计提升银行息差7BP 对营收和利润影响分别在3%和6%左右 [5] - 综合降息、存款利率下调、降准等因素 预计对2025年息差影响为2.9BP 对2026年为-1.4BP [5] - 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3% 明显低于1.8%的监管合意水平 [3]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带来存款流失风险 导致银行通过利率更高的同业负债揽储 [6] 银行应对措施 - 存款挂牌利率下行空间已大大收窄 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活期降至0.05% [7] - 银行开始调整存款结构 如不再对5年期定存利率上浮 提高3年期定存起存门槛 [8] - 部分银行收窄存款执行利率上浮幅度 如工行3年期定存最高上浮幅度从40BP降至30BP [7] - 资产端方面 广州等地逆势上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从LPR-60BP调整为LPR-50BP [8] 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调整与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新表述一致 [4] - 旨在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的关系 [4] - 机构认为调整有助于为企业和居民减负 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2] - 股份行多数将在近期跟进调整存款利率 部分可能延期一周 [6][7]
失去3A评级后,多空激战“卖出美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0 07:27
评级下调影响 - 穆迪下调美国AAA信用评级后 美国股指期货和美元下跌 美债收益率上升 30年期收益率一度触及5% 美元指数失守101关口 下跌逾0.5% [1] - 穆迪的降级可能引发对美国主权债务的进一步担忧 以及由贸易战引发的"卖出美国"情绪蔓延 [2]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0%可能导致适度估值压缩 预计压缩幅度为5% [4]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 美股先抑后扬小幅收高 美联储副主席威廉姆斯称未看到美国资产大规模撤资迹象 [2] - 道明证券认为美国国债与美元的最新一轮抛售是市场对美国财政鲁莽行为的惩罚 未来可能出现美国版"利兹·特拉斯时刻" 打压美元和美国资产 [2] - 摩根士丹利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5月份开始上升 夏季变得更热 [4] - 汇丰银行认为标普500指数因穆迪下调评级而下跌是潜在机会 10年期收益率高于4.70%为危险区 [5] 经济与政策动态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承认投资者在考虑如何投资美国资产 但未看到大规模撤资 国债市场外资流入方式无重大变化 [3] - 威廉姆斯表示经济表现良好 但存在不确定性 美联储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略有限制 [3] - 特朗普政府进口关税激增的影响不会很快明朗 [3] 投资策略 - 摩根士丹利建议逢低买入 因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是积极因素 标普500指数回到5500点-6100点区间 [4][5] - 标普500指数和道指上周收复年内所有失地 上涨广度和深度可能引发回调或盘整 [5] - SPI管理合伙人表示标普500指数跌至5900点以上支撑位 表明未出现彻底恐慌 多头仍在捍卫关键水平 [5]
固态电池专利“暗战”:这三年,中日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9 18:12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超4.6万件 日本企业占比37% 中国企业占比30% 差距持续缩小 [1][4] - 中国已成为全球固态电池专利布局最多的市场 占比35% 日本占比25% 美国13%位列第三 [1][5] - 韩国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中掉队 市场格局从动力电池"中日韩三国杀"转变为"中日美三强" [5] 中日固态电池发展路径对比 - 日本曾垄断全球锂电池市场90%份额 但因2010年后押注氢燃料电池导致动力电池领域落后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下 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 2024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6席 市占率67.1% 日本仅松下占3.9% [3] - 日本将固态电池视为"翻身仗"关键 中国加速追赶 2010-2025年日本专利申请占比从45%降至37% 中国从21.8%升至30% [4] 头部企业技术储备对比 - 日本丰田固态电池专利达2100余件 授权1200余件 断层领先 松下910余件 日产420余件 本田290余件 [6][7] - 中国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专利170余件 比亚迪90余件 蜂巢能源150余件 国轩高科120余件 授权量均不足百件 [6] 产业化时间表竞争 - 中国企业计划2025-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示范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包括比亚迪 广汽 长安 上汽等 [8] - 日本丰田计划2025年小规模量产 日产2028年应用 本田2030年前量产 时间表略早于中国企业 [8]
并购重组进一步松绑,新设简易审核程序、支持跨界并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8 22:24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正式推出,这意味着"并购六条"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办法》), 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 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指南,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 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相关事项的披露 和审核要求。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重组办法》修改是一次"大事件",代表了并购重组市场及监管的"新气象"。具体 的制度设计,包括提升估值包容度、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包容度等,都是结合实际情况的"有的放矢", 根源都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重组办法》的修改发布,核心在于对并购重组政策进一步松绑,鼓励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做 大做强,有望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信心。"申万宏源研究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 罗钻辉称。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新规有望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加速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