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这家银行周末办息差比拼大赛!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10:09
银行业息差整体状况 - 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最高值为2.58%(常熟银行),最低值为1.08%(厦门银行)[5] - 仅3家银行净息差逆势上行:西安银行(1.7%,同比上升49BP)、重庆银行、齐鲁银行[5] - 18家银行净息差下降超10BP,其中紫金银行和长沙银行降幅达24BP[5] - 行业息差降幅呈现边际收窄趋势,28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6] 银行个体表现对比 - 净息差排名前三:常熟银行(2.58%)、招商银行、长沙银行[2] - 净息差排名后三:紫金银行、上海银行、厦门银行(1.08%)[2] - 瑞丰银行净息差1.46%,同比下降8BP,在10家上市农商行中排名第五[4] - 瑞丰银行上半年营收22.59亿元(增速3.91%),归母净利润8.9亿元(增速5.59%)[4] 息差管控措施 - 瑞丰银行召开2025年息差管控案例比拼大赛,总行、中层与基层共同参与[3][4] - 存款利率下调与负债结构优化成为重要手段,重点推动存款活期化[7][8] - 西安银行通过压降存款付息率及信贷投放增加,带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近60%[5] 负债结构分析 - 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占比51.03%,为行业最高[7] - 13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超70%,其中重庆银行(78.54%)和渝农商行(75.66%)居前[8] - 瑞丰银行、浙商银行、长沙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较去年末提升超5个百分点[8] - 西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定存占比下降超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显著提升[8] 未来趋势展望 - 贷款和存款定价仍有下行空间,重定价效应将逐步释放[8] - 中金公司认为负债成本改善取决于存款活期化趋势,资本市场活跃度可能推动息差企稳回升[9] - 不考虑新LPR下调情况下,后续环境更有利于息差稳定[8]
这一概念,延续强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9:49
市场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开盘上涨0.21%至2964.43点,后跌幅扩大至1% [2][5] - 上证指数低开0.02%报3811.67点,盘中跌0.08% [2][4][5] - 深证成指高开0.33%报12631.98点,盘中微跌0.05% [2][4][5] - 恒生指数高开0.09%报25440.0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11% [7][8] 板块及概念表现 - 贵金属板块领涨A股,涨幅达2.13% [4][6] - 固态电池概念延续强势,板块涨幅1.34%,丰元股份、红星发展连续两日涨停,誉辰智能、金银河涨超10% [3][4][6] - 锂电池产业链活跃,钠离子电池涨1.40%,动力电池回收涨1.14%,能源金属涨1.30% [6][7] - 光伏板块延续涨势,小金属板块涨1.67%,金属钴涨1.09% [4][6] - 旅游及酒店、零售、足球概念走低 [4] 个股表现 - 港股房地产股多数上涨,碧桂园大涨14.58%,龙光集团涨3.26%,万科企业涨2.11% [6] - 锂电池产业链个股表现突出:中创新航大涨7%,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涨逾2%,天赐材料、华盛锂电、珠海冠宇高开 [3][7] - 医药股分化,药明康德涨超3%,三生制药跌2% [7] - 山东黄金涨超4% [7] 政策动态 -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发布房地产优化政策,涵盖居民购房、企业购房及个人住房信贷等多方面措施 [6]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基金市场迎来一股“热旋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9:00
基金发行热度显著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34只产品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1][2] 爆款产品案例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远超50亿元募集上限[2] - 实际确认比例56.67% 有效认购户数达3.84万户[2]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2] 三季度发行市场活跃度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选择提前结募 超过完整二季度数量[3] - 81只基金在10天内完成认购 较二季度63只显著提升[3] 存量基金限购现象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申购[4]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1][4]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1][5]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1][5] - 权益基金销售整体回暖 受益于市场表现和信心恢复[3] 市场情绪分析 - 乐观情绪随市场上行蔓延 但未达过热水平[5]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创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5] - 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支撑市场信心[1][5] 机构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1][5] - 另有声音建议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6] - 市场新增主力资金为绝对收益机构 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基础[6]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成为近期市场绝对主线 包括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7]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7] - 其他主题性板块今年以来鲜有表现机会[7]
特朗普向哈马斯发出“最后警告”;特朗普称准备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9:00
编辑 | 七三 本周看点颇多,美国即将公布消费者物价通胀数据(CPI),将是9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前的最后一个关 键数据。投资者预计本月将重启降息,但此后的降息节奏仍存在不确定性。欧洲方面,法国政府因预算 分歧将面临不信任投票,欧洲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产油国联盟OPEC+周末或决定增产,可能加剧油 价压力。苹果公司将召开新品发布会。 美国关键物价数据出炉 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于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上释放降息信号,且近期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疲软 之后,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月重启降息。 目前,投资者的注意力将转向8月CPI数据。若物价增速放缓,可能会巩固市场对降息后继续推出一系 列降息的预期;而若通胀高于预期,则可能导致市场认为降息节奏会更为平缓。市场关注的核心在于, 美国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是否正推高通胀。 随后的8月生产者物价数据(PPI)也将受到密切关注,以探寻关税是否导致企业传导潜在通胀压力升温 的迹象。 本周外盘看点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经济陷入停滞,最新非农引发市场担忧。 国债发行方面,美国财政部将于9日拍卖580亿美元三年期国债,10日拍卖390亿美元十年期国债,11日 ...
服务好投资者是基金立命之本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8:47
费率改革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影响,显然不仅是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引导市场各方走 出规模导向,更加注重专业导向和有效回报。 公募基金行业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早最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 用。不过,自证券私募市场开放以来,公私募基金行业的比对式发展警示,公募基金长期面临着诸多制 度性限制,最突出反映在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上,现有的前端费率模式在为公募基金带来旱涝保收的保 护性发展的同时,也限制其竞争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公募基金相对私募基金缺乏竞争狼性,对 市场的敏感性相对有限。 2025.09.08 本文字数:165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一财评论员 费率改革再次开启机构改革新征程。 5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作为分阶段 推进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这预示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 这次费率改革力度空前,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混合型基 金的认购费率和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 0.6%、0.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展示人形机器人外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7:45
公司社交媒体布局 - 特斯拉开通名为TeslaAI的官方微博账号 认证为特斯拉官方账号[1] - 该账号位于北京 拥有2886粉丝和7关注[2] 人形机器人产品展示 - 首条微博内容展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外观 采用浅金色和黑色配色方案[1] - 机器人机身印有特斯拉Logo 配文"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1] - 该微博获得487次转评赞互动[2]
“存款搬家潮”下,有理财公司规模增近5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3:29
2025.09.07 本文字数:319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陈君君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一段起伏。 一季度理财市场整体规模有所下降,但二季度开始逐步回暖。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 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38%。 与此同时,权益市场回暖,上证指数屡次突破前期高点,最新收盘日报3812.51点。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 数据显示,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居民存款 减少1.11万亿元。 这一背景下,理财公司业绩冷热不均。24家已披露上半年数据的银行理财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7亿 元,大多数保持增长,但部分公司净利润承压。从理财余额来看,机构间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的实现两 位数增幅,有的则出现缩水。 "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盈利继续呈现分化格局。记者根据已披露数据梳理发现,24家理财公司 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56.67亿元,整体延续稳健态势。但从个体表现来看,部分机构保持高速增长,亦有 公司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越发凸显。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招银理财、中银理 ...
宁德时代新技术公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3:29
产品发布 - 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首次推出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的NP3.0技术平台并正式发布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 [1] - 该技术可实现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避免因视线遮挡引发的二次事故 [1]
IPO周报:南存辉叫停正泰安能“A拆A”,因业绩增速太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2:05
交易所审核终止情况 - 9月1日至7日沪深北交易所共2家企业终止审核 均为上交所主板申报企业 包括陕西水电和正泰安能 [1] - 两家企业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与西部证券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 [1] 正泰安能分拆上市终止 - 控股股东正泰电器直接间接持有64.13%股权 南存辉为实际控制人 [2] - 终止分拆上市原因为业务发展较好 业绩增速快 需统筹业务发展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 [2] - 公司专注户用光伏业务 累计开发超160万座电站 覆盖1900个区县 行业排名第一 [2] - 2022-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34.3% 各期新增容量保持行业第一 [2] 正泰安能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37.04亿元增长至318.26亿元 净利润从17.53亿元增至28.61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9亿元 延续增长趋势 [3] - 原计划IPO募集资金60亿元 用于电站共建项目 信息化平台及流动资金补充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6.92% 79.16%和80.25% 主因业务扩张需大量资金 [3] 陕西水电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营收占比50%) 风力发电(30%)及水力发电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 10.82亿元和10.6亿元 2024年下滑近2% [4] - 同期净利润从1.97亿元增至3.7亿元 但2024年扣非净利润缩水至1.7亿元 同比下滑40% [4] - 业绩下滑主因水力发电受来水量减少影响 光伏及风电受电价下降和弃电率上升影响 [4] 陕西水电股权结构与同业问题 - 陕投集团直接间接控制73.71%股份 为陕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 [4] - 公司为陕投集团旗下唯一清洁能源发电业务经营主体 [4]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与西部证券中 西部证券同为陕投集团控股企业 [4] - 交易所问询与陕西能源(火力发电为主)是否存在同业竞争 公司回应业务模式不构成竞争 [5][6] - 业务模式与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相似 后者已于2024年3月撤单 [6]
又有两家公司锁定退市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21:44
退市公司动态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紫天上市交易 因触及规范类强制退市规定 股票将于9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10月13日[2][3] - *ST天茂向深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材料 计划撤回A股上市交易 已获股东会审议通过 并为异议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行权价格1.60元/股[5] 财务违规细节 - *ST紫天2022年至2023年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及提前确认云服务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24.99亿元 虚增利润上亿元[3] - 公司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仅收集3家主要子公司财报 未能有效组织年报编制工作 导致未在法定期限内报送公告[4] - 因连续两年财务造假及未按期披露年报等违规行为 *ST紫天及12位管理人员合计被罚3840万元 原董事长及财务总监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4] 监管执法行动 - *ST紫天在福建证监局检查期间多次拒接电话、拒回短信 未提供完整财务账证资料 因拒绝阻碍监督检查被罚380万元 高管被采取5-10年市场禁入[4] - 退市龙宇(原代码400271)因2019-2022年连续四年虚增营收利润及未披露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 遭上海证监局拟罚款3810万元 实控人被采取十年市场禁入[6] 退市市场数据 - 截至9月7日 A股年内已有24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超过八成公司因重大违法、财务类、规范类或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退市 仅4家为主动退市(含2家吸收合并)[2][5] - 监管强调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并加大追责力度 防止公司"一退了之" 退市后仍可能面临行政、刑事及民事"立体化"追责[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