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智能辅助驾驶竞速与暗战:万亿市值谁领衔,技术功能哪家强?
贝壳财经· 2025-05-21 12:11
行业概况 - 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交通领域,芯片、激光雷达、AI算法等技术快速迭代,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商业化进入关键期 [1] -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公司总量超1000家,涉及该业务的上市公司至少300家,涵盖A股、港股、美股市场 [1] - 行业竞争从参数较量转向生态、产业链立体竞争,形成螺旋式上升发展格局 [2] 市值格局 - A股智能辅助驾驶概念股市值前五:比亚迪(1.11万亿元)、赛力斯(2134亿元)、上汽集团(1922亿元)、长城汽车(1729亿元)、中际旭创 [4] - 美股市场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市值难分伯仲,港股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供应链企业市值不足千亿港元 [4][7] - 整车厂因品牌效应和终端话语权更受资本市场青睐,技术供应商市值相对较低 [7] 销量与技术路线 - 比亚迪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427.2万辆(同比+41.26%),采用"智驾平权"策略将技术下沉至7万元级市场 [8][9] - 特斯拉依靠FSD技术溢价维持中高端定位,与比亚迪形成亲民路线VS品牌溢价的竞争逻辑 [9] - 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248.54万辆(含上汽大众/通用五菱),极氪品牌贡献41.72万辆 [11] 技术生态竞争 - 全栈自研阵营: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理想(双系统+VLM模型)、蔚来(NOP+)、奇瑞("猎鹰智驾")、吉利("千里浩瀚") [13][15] - 开放合作阵营:华为(乾崑解决方案覆盖7家车企10个品牌)、Momenta(合作全球前十大车企中的7家)、百度Apollo(海外扩张) [18][19][20] - 激光雷达赛道速腾聚创合作92款车型,禾赛科技合作120款车型并计划降价50%至200美元/颗 [21][22] 产业链变革 - 硬件领域:地平线征程芯片装车超400万片替代Mobileye,英伟达Orin仍主导高端市场 [24] - 软件路线:特斯拉"无图化"与四维图新"高精地图"派激烈交锋 [25] - 商业模式:华为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HI/智选车),Momenta推动前装量产Robotaxi商业化 [19][20] 行业挑战 -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获准上路,法规和责任界定缺失 [26] - 全产业链研发投入门槛持续抬高,单环节需百亿级资金支持 [27]
车圈圆桌派|辅助驾驶监管收紧,技术创新与安全底线如何平衡?
贝壳财经· 2025-05-21 12:10
工信部今年4月起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宣传进行强监管,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 虚假宣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发布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一时间,车企对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能驾驶、高阶智驾 等说法,纷纷改称辅助驾驶。 3、未来无论是L2、L3或L4级别的辅助驾驶,都将向平权方向发展。技术正突破高价壁垒,走向规模化应用。 普及辅助驾驶需以安全性为前提 监管趋严,辅助驾驶如何平衡技术普及与安全性?怎样建立跨车企的辅助驾驶事故数据库?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辅助驾驶发展相关话题,邀请企业、专家 9位嘉宾参与《车圈圆桌派》一同探讨。 制图/许骁 【圆桌嘉宾】 戴一凡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 庄景乾 罗兰贝格合伙人 卢放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 邓承浩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 吴会肖 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 张君毅 商汤绝影首席财务官 汪浩伟 均胜电子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 郑庄成 四维图新ADS行泊一体产品线负责人 张瑞雪 图灵量子售前方案总监 【核心观点】 1、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公众对辅助驾驶的相对信任,才是业界需要去追求的。辅助驾驶正 ...
道朗格重组,高端进口车业务按下暂停键
贝壳财经· 2025-05-21 09:09
道朗格业务重组 - 道朗格作为通用汽车2022年在中国推出的独立进口车平台,运营仅3年且首款新车交付不足3个月即面临重组[1] - 北京东城区两家门店已全面停止运营,仅保留看车服务,大兴区门店暂停接受订单[2][4] - 通用中国官方回应称因高端进口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且难以持续,决定重组道朗格业务并优化中国运营[3][11] 门店运营现状 - 北京现有3家门店(东城区2家、大兴区1家),探访显示门店仅有少量工作人员,无看车用户[4] - 门店系统已停用,无法进行试驾登记或订车,仅提供看车和介绍服务[5][6] - 2025年4月12日起停止接受新订单,厂商建议零售价改为参考价格并附加税费免责声明[10]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道朗格定位高端进口车与生活方式平台,主推全尺寸SUV、皮卡和跑车等细分市场[8] - 累计发布两款车型:雪佛兰TAHOE太浩(起售价64.8万元)和GMC YUKON育空(起售价80.8万元),交付时间均不足3个月[9] - 2025年一季度通用在华销量44.2万辆,推算道朗格销量不足442辆(占比不到千分之一)[14] 重组原因与后续计划 - 经济形势变化、汇率波动及需求减弱导致高端进口业务盈利大幅下滑[11] - 通用中国自2024年三季度起在华逐步盈利,将聚焦执行力、业务灵活性和客户选择以保持增长[12] - 对已提车车主继续提供配件服务,已支付定金的客户将获后续安排[14] - 未来根据市场状况评估机会,可能重新引入高端产品[13]
利好政策不断!人工智能赛道震荡分化,业内:坚定看好行业前景
贝壳财经· 2025-05-20 21:0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5月20日,在LPR下调等多项政策利好下,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 人工智能赛道震荡分化,人工智能概念指数上涨0.87%,成分股中逾七成飘红,慧博云通、梦网科技涨 停。 肖宛远指出,尽管短期内外部因素或对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后续预计市场情绪将会有所缓和,带来风 险偏好的回升,仍然坚定看好人工智能等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 编辑 潘亦纯 校对 穆祥桐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科技组组长肖宛远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建立了"算力—模型—应用"的 完整闭环,增长动能逐步由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向科技自立自强引导下的科技内循环转换。 在他看来,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科技产业的韧性显著增强,2018年以来国内科技强链补链不断取得突 破。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大模型走向普惠化,AI应用落地有望领先。"随着中国本土大模型走向开源和 普惠,国内机器人、智能驾驶、AI终端等应用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 平。" 消息面上,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协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 ...
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 老房子如何改造成“好房子”?
贝壳财经· 2025-05-20 20:51
"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继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发布之后,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 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 在业内人士看来,《意见》首次以国家级纲领文件明确"四好"建设目标——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未来,能深度融合"民生需求、文化价值、 科技赋能"的企业,方能在万亿级存量市场中立于潮头。 据悉,《意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将前期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安排,对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其中,明确提出了8 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围绕破解城市更新的难点问题,《意见》提出6个方面举措,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健 全 ...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丨担心母乳不足?调节心情或比喝补汤更管用
贝壳财经· 2025-05-20 19:48
母乳喂养与心理健康 - 母乳分泌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产后焦虑可能导致母乳不足,表现为心神不安、肝气郁结等症状 [1] - 中医认为乳汁生成是饮食精微与先天肾精交融的产物,情绪波动如悲伤、愤怒会阻碍乳汁排出 [1] - 强迫性行为如频繁使用吸奶器或饮用油腻汤水可能加重身体负担,需注重身心平衡 [2] 科学饮食与母乳喂养 - 喝汤增加奶量缺乏科学依据,水分摄入或心理暗示可能起辅助作用,清淡汤类更适宜 [4] - 花生碎、丝瓜等食物催奶效果因人而异,无明确科学证据,增加有效吸吮频率是关键 [5] - 韭菜、大麦茶等食物回奶作用不显著,哺乳期饮食应多样化,乳汁排出量决定奶量 [6][7] 哺乳期饮食注意事项 - 海鲜摄入需谨慎,首次食用应少量观察宝宝过敏反应,推荐每周至少一次富含DHA的海鱼 [8] - 咖啡因摄入需控制,每天1-2杯咖啡或奶茶对母乳影响较小,需监测宝宝睡眠状态 [9]
前4月用电量增速继续回升,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四成
贝壳财经· 2025-05-20 19:03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1至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1] - 4月单月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持平且显著高于1至2月水平 [1] 分产业用电量表现 第一产业 - 前4月用电量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保持快速增长 [1] 第二产业 - 前4月用电量2.0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其他细分领域 [1] 第三产业 - 前4月用电量5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 [1] - 4月单月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 [2] 新兴业态用电量亮点 - 充换电服务业前4月用电量同比激增41.6%,4月单月增速达44.3%,受电动汽车高速发展驱动 [1][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月用电量同比增长15.1%,互联网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速达27.8% [2] - 批发零售业4月用电量同比增长12.8%,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濒临退市的赛隆药业控制权生变,股票开票涨停
贝壳财经· 2025-05-20 16:21
股权转让与实控权变更 - 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拟向海南雅亿转让14.16%股份 交易价格为8元/股 总金额1.99亿元 [1] - 转让完成后海南雅亿表决权比例达24.60% 成为控股股东 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3] - 海南雅亿为2025年5月15日新成立的投资平台 尚无实际业务经营 股权结构中有限合伙人北京企通富源占比60% [3]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公司仅2023年盈利 其余年份均亏损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14.56万元 2025年Q1净利润亏损104万元且同比下滑163.9% [4] - 核心产品(占营收40%)面临激烈竞争与集采压力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标价降幅达91.7% [4] - 2024年因多项财务指标不达标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 市场反应与应对措施 - 公告次日股价涨停 报8.81元/股 涨幅5.01% [2]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参与集采、优化团队等措施改善经营 力争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6]
公司股价为何表现低迷?光明肉业董事长李俊龙回应
贝壳财经· 2025-05-20 11:29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光明肉业上市首日的收盘总市值约为18.5亿元。公司的总市值巅峰出现在 2015年6月,收盘总市值超过173亿元。2021年2月至今,公司的收盘总市值不曾达到过100亿元。去年7 月,其收盘总市值跌到过50亿元以下。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光明肉业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何茹表示:"公司将持续以经营管理提升效益来创造企业内在价值,始终 保持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扎实做好主业经营,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安全健康高效发展。同 时,公司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积极与资本市场沟通,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和价值认同,为投资者 持续创造价值。" 光明肉业的前身是"上海梅林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更名为"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4年6月更名为"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由"上海梅林"变更为"光明肉业"。公 司于1997年7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发行价为4元/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5月19日,光明肉业召开业绩说明会。记者注意到,多位投资者提问了 关于公司股价低迷的问题,其中一位投资者表示"投资公司将近十年了,公司的价值体现却迟迟等不 到" ...
4月国内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提振内需仍是影响经济的关键变量
贝壳财经· 2025-05-20 10:44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实现稳定增长 经济复苏回升态势未改变 宏观政策加力实施带动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 [1] -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1% 1-4月累计增6.4%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月达37174亿元 同比增5.1% 1-4月累计161845亿元 同比增4.7% [7]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147024亿元 同比增4% 扣除房地产后增速达8% [9] 政策支持 - 政治局会议强调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 央行推出降准降息等一揽子金融政策 [1] - 财政政策实施"一个上调、两个增加":上调赤字率 增加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 重点支持"两新两重"建设 [2] - 产业政策聚焦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 行业动态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 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动能增强 [4]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增长 消费市场延续回升态势但内生动力仍需增强 [7] - 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势良好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扩张 [8][10] 发展潜力 - 工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现 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广阔 [6][10] - 重大区域战略引领投资需求 社会民生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潜力 [10] - 消费市场政策持续发力 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改善供给结构释放潜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