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老虎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雅创电子拟斥资3.17亿元,全资控股欧创芯、怡海能达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8 14:0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40%股权和怡海能达45%股权 交易对价合计3.17亿元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欧创芯40%股权交易价格暂定2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1.72亿元 现金支付2784万元 怡海能达4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1.17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7959.25万元 现金支付3740.75万元 [1] - 股份发行价格为30.68元/股 较9月26日收盘价39.65元折价22.62% [2]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欧创芯为模拟芯片研发商 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及服务 在车灯后装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DC-DC恒压产线具竞争优势 [2] - 怡海能达为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商和方案提供商 拥有村田、松下、TELINK、昕诺飞等知名厂商授权分销资质 [2] 财务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欧创芯资产总额1.37亿元 所有者权益9367.70万元 怡海能达资产总额2.58亿元 所有者权益1.48亿元 [2] - 欧创芯2023-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23.54万元、1.18亿元和4026.08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2281.71万元、4631.29万元和1226.99万元 [3] - 怡海能达2023-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亿元、5.18亿元和2.7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5.51万元、2905.88万元和1400.35万元 [3] - 交易溢价方面 欧创芯按所有者权益估算溢价433.75% 怡海能达溢价75.68% [3]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收购将深化对标的公司的管理支持 发挥协同效应 提升权益比例 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1] - 交易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 提高抗风险能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26% [1]
欲引资25亿,投资“上瘾”的赣锋锂业为子公司招揽“金主”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8 13:55
公司融资与资本运作 - 子公司赣锋锂电计划引入投资人进行增资 总增资额不超过25亿元 增资价格为3元/1元注册资本 [2] - 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增资完成后仍持有赣锋锂电控股权 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2] - 公司近期通过H股配售和可转债发行募资超25亿港元 其中H股配售净额11.68亿港元 可转债募资净额13.46亿港元 [7][8] 锂电业务布局 - 赣锋锂电是公司锂电池领域重要布局 负责锂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电池模组及PACK系统生产 [3]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上下游一体化能力 覆盖硫化物电解质 金属锂负极 电芯等关键环节 [3] - 赣锋锂电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成为大型项目关键产品 连续两年入围全球储能出货量前十 [3] 上游资源扩张 - 公司完成对Mali Lithium全部股权收购 实现对Goulamina锂辉石项目的全资控股 [1][6][7] - Goulamina项目一期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已正式投产 产能逐步释放 [7] - 2011年以来公司持续收购国内外矿业公司 包括加拿大国际锂业 阿根廷Mariana Exar 澳大利亚RIM等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1][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31亿元 亏损幅度较2024年收窄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6亿元 同比下降12.65% [9] 子公司经营状况 - 赣锋锂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00亿元 利润总额亏损6271.76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赣锋锂电资产总额178.25亿元 负债总额121.24亿元 净资产57.01亿元 资产负债率68.02% [3] - 公司已为赣锋锂电提供不超过7亿元的财务资助 借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4]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锂产品价格单边下行 第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5万元/吨 同比下降26.1% 第二季度均价6.5万元/吨 同比下降38.2% [3] - 锂行业处于调整期 公司业绩深受行业周期下行影响 [1][8] 股权结构 - 目前公司持有赣锋锂电81.65%股权 其他股东包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 [3] - 实控人李良彬持有公司18.77%股权 约3.79亿股 按9月26日收盘价54.25元/股计算 持股市值约205.41亿元 [11]
中际旭创控股股东拟高位减持,或套现超22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8 13:55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山东中际投资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550万股 占总股本0.49% 减持金额达22.75亿元(按413.70元/股计算)[1][2] - 减持后控股股东仍持有1.27亿股 占总股本11.42% 维持第一大股东地位[1] - 近期连续出现股东减持:第三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9月17日完成减持463.41万股 持股比例从9.42%降至9% 实控人为公司董事长刘圣[2] - 实控人王伟修之子王晓东8月1日计划减持71.91万股(全部无限售股) 占总股本0.06% 目前尚未完成[2] 分红派息方案 - 实施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3] - 合计派发现金4.44亿元 派息日为10月13日[3] 产业投资布局 - 以自有资金3.54亿元认购科技股权投资基金23.6%出资份额[3] - 投资方向聚焦光通信、数据中心、汽车电子、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 促进产业与资本融合[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9亿元 同比增长36.95%[4] -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18亿元 同比增长232.45%[4] - 光通信收发模块业务收入144.32亿元 毛利率提升6.13个百分点至39.96%[4]
大股东“硬刚”创始团队背后,海鲸药业欲“染指”盟科药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9:00
公司控制权变更争议 - 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对盟科药业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多项议案投反对票 包括定增议案 并公开征集投票权[1][2] - Genie Pharma提请增加罢免董事长袁征宇等3人董事职务的议案 同时提议选举杨宗凡等3人为新任董事[1][2] - 争议直接源于盟科药业拟向海鲸药业定向增发1.64亿股 募资10.33亿元 发行后海鲸药业将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张现涛成为实际控制人[1][3] 定增方案质疑要点 - Genie Pharma质疑海鲸药业参与定增资金存在不确定性 海鲸药业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约7亿元 总负债约3亿元 拟出资10.33亿元参与定增[1][6] - 海鲸药业绿色软胶囊及高端制剂产业化智能工厂项目总投资8.1亿元 但一期项目截至2025年5月20日仅完成外立面工程 进度严重滞后[6] - 若通过债务融资参与定增 海鲸药业资产负债率将大幅提升 叠加智能工厂二期建设资金需求 可能引发资金面严重吃紧[7] - 海鲸药业2024年收入中维生素D2销售占比超65% 研发服务收入占比极小 与科创板公司盟科药业的高研发门槛协同性低[7] - 海鲸药业曾于2025年2月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没42.58万元 2022年因价格申报问题被湖北省医疗保障局拟暂停挂网[8] 公司经营与财务现状 - 盟科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96.98万元 同比增长10.26% 但尚未实现盈利[9][10] - 公司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12.21亿元 具体亏损额为2.2亿元 4.21亿元 4.41亿元和1.39亿元[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4亿元 -3.29亿元 -4.47亿元和-1.21亿元[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账面现金仅剩2.37亿元 资金状况紧张[10] - 主要产品康替唑胺片已覆盖全国580家医院 但面临辉瑞利奈唑胺和默沙东特地唑胺等竞争对手[9] 研发管线进展 - 康替唑胺片水溶性前药MRX-4新药申报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属于相同适应症的注射剂型补充[10] - 公司在抗肿瘤和抗炎领域布局了多个研发管线 但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10]
奔驰花13亿买了一张智驾“入场券”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9:00
股权交易核心条款 - 梅赛德斯-奔驰数字技术公司以每股9.87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力帆控股持有的1.36亿股千里科技股份,转让总价约13.42亿元 [1][3] - 交易完成后,奔驰数字技术将持有千里科技3.00%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力帆控股持股比例降至10.68%,仍为第三大股东 [3] - 此次股权转让源于力帆控股未完成股票质押回购交易,质权人申万宏源与华创股份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处置相关股份 [3] 奔驰的战略投资背景 - 奔驰数字技术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海外最大的数字化研发中心,于2023年6月升级而成,已成为除德国总部外覆盖领域最全面、测试水平最高的研发枢纽 [3] - 近五年奔驰在中国的研发总投资已超过105亿元人民币,并于2024年宣布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追加投资140亿元人民币 [4] - 奔驰与千里科技股东吉利控股有长期合作关系,2018年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收购奔驰9.69%股份成为当时单一第一大股东,2019年双方各持股50%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smart品牌 [5][6] 千里科技的转型与智驾布局 - 公司前身为力帆股份,历经重整后由吉利主导转向换电市场,2024年7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公司受让19.91%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印奇于同年10月出任董事长 [7] - 2025年2月,公司证券简称由“力帆科技”变更为“千里科技”,经营战略重点转向智能驾驶,向“AI+车”转型 [7] - 2025年6月,公司发布面向L2+级的“千里智驾1.0”解决方案,并公布L3级、L4级产品路线图,标志智驾布局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9] - 为推进智驾业务,公司引入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担任联席总裁,全面负责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科技业务 [8][9]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收入仍依赖传统业务,20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销售收入26.73亿元,占总收入63.89%;摩托车及通机业务收入14.84亿元,占比35.47% [11]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持续为负,分别为-1.35亿元、-0.68亿元、-1.34亿元 [2][12] - 2025年上半年盈利主要依赖政府补助,当期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0亿元 [13] - 为加速转型,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24年研发费用4.07亿元,近乎2023年同期的两倍;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88亿元,同比增长59.67% [13] 市场表现与资本关注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截至当前股价升至13.15元/股,以该价格计算奔驰本次入股已实现浮盈4.46亿元 [1] - 2024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13.69%,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达71.90%,仅8月涨幅就达43.80% [9] - 公司当前总市值逼近600亿元,市盈率(TTM)飙升至1321.34倍 [9]
斥资3亿元,同程旅行拿下一张支付牌照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7:57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同程集团关联公司艺龙网信息技术以约3亿元收购新生支付100%股权[1] - 新生支付为全国首批持牌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 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1] - 收购后新生支付完成核心管理团队变更 法定代表人由杨敏变更为邱晓红[1] 战略价值与协同效应 - 收购使同程集团间接获取支付牌照 正式进军支付领域[1] - 公司将受益于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把握跨境商贸和文旅消费战略机遇[1] - 支付业务可与同程旅行主营业务产生协同 降低外部支付通道成本[2]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 美团 字节跳动等平台均通过收购方式获取支付牌照[2] - 竞争对手携程于2020年推出"程支付" 构建预订-支付-金融闭环[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实现营收90.5亿元 同比增长11.5%[3] - 经调整EBITDA达23.4亿元 同比增长35.2% 经调整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增长28.6%[3] - 交通票务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1.6% 住宿预订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8.8%[3]
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大智慧,A股或再添互联网券商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5:30
交易方案 - 湘财股份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大智慧终止上市 [1] - 湘财股份A股换股价格为7.51元/股 大智慧A股换股价格为9.53元/股 换股比例为1:1.27(每1股大智慧股票换取1.27股湘财股份股票) [1] - 湘财股份拟发行股份数量合计22.82亿股 换股实施后总股本拟增至51.41亿股 [1] 股权结构变化 - 合并完成后湘财股份控股股东新湖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持股由40.37%降至22.4% 实控人黄伟不变 [1] - 大智慧控股股东张长虹及一致行动人将持有约17.28% 承诺不谋求控制权 [1] 行业地位与背景 - 交易完成后湘财股份将成为A股第三家互联网券商(继东方财富和指南针后) [2] - 大智慧是国内老牌金融信息服务商 曾占据证券行情软件和机构级数据终端市场重要席位 但近年市场空间被同花顺、东方财富等竞争对手挤压 [2] - 湘财股份主营证券服务业 2020年通过借壳哈高科上市 此前已收购大智慧约15%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 财务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底 合并后湘财股份资产总额将从413.22亿元增长至591.31亿元 归母净资产将从119.43亿元大幅提升至293.1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将从11.44亿元增长至15.11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将从1.42亿元下滑至1.29亿元 [3] 配套融资计划 - 湘财股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 [4] - 资金投向包括:金融大模型与证券数字化建设项目25亿元 大数据工程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10亿元 财富管理一体化项目15亿元 国际化金融科技项目10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20亿元 [4]
河南两大能源集团拟战略重组,神马股份、易成新能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6 11:39
战略重组公告 -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1] - 5家A股公司公告称重组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实控人仍为河南省国资委且控制权不变 [1] 市场反应与公司表现 - 公告后易成新能20cm涨停 神马股份和大有能源10cm涨停 硅烷科技涨超10% 平煤股份涨超4% [2] - 易成新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9亿元(同比增长9.71%) 归母净利润亏损1.70亿元(同比减亏61.65%) [4] 集团背景与规模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重组而成 2024年营收1688亿元(河南省第二) 旗下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易成新能/硅烷科技4家上市公司 [2] - 河南能源集团由永煤/焦煤/鹤煤等企业重组而成 拥有煤炭储量284亿吨 化工产能近1000万吨 2024年营收1210亿元(河南省第四) 旗下上市公司为大有能源 [2] 易成新能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石墨电极、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锂电池、太阳能边框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 [3] - 2024年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归母净利润-8.51亿元 主因电池片收入仅3.90亿元(同比下滑93.74%) 营收占比从62.97%降至11.39% [4] - 2024年8月以8.74亿元向平煤神马集团出售平煤隆基新能源80.20%股权 同年11月完成交易 [4]
陪伴华西证券25年,剑南春公司或套现近2.5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5 17:41
股东减持计划 - 剑南春公司持有华西证券总股本6.79% 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2625万股)[1] - 按9月25日收盘价9.53元/股计算 减持市值约2.5亿元[1] - 减持原因为剑南春公司流动资金需求[1] 股东历史持股情况 - 剑南春公司自2000年华西证券成立时作为发起人出资8000万元[2] - 经过多次股权调整 2011年出资额增至1.2亿元持股比例达8.49%[2] - 2018年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至6.79% 此次为持股25年来首次减持[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9.20亿元同比增长23.22% 归母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71.31%[3] - 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6.88亿元 归母净利润4.74亿元[3] - 投资业务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753.73% 营收占比从1.21%提升至18.14%[3] 近期业绩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3亿元 归母净利润5.12亿元[4] - 业绩表现未延续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态势[4]
养元饮品搭上长江存储快车,股价斩获两连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5 17:41
公司股价表现 - 养元饮品9月25日早盘强势涨停 实现二连板 股价达25.58元/股 市值突破300亿元[1] 长江存储投资关联 - 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完成股改 上市进程有望推进[1] - 养元饮品通过子公司泉泓投资对长存集团增资16亿元 获得0.99%股权[1] - 按投资额推算长存集团估值超1600亿元[2] 长存集团财务数据 - 2023年长存集团净利润5.31亿元 总资产1327亿元 净资产1325.51亿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8421.03万元 净资产1347.36亿元[2] 公司投资布局 - 泉泓投资还涉足文娱传媒、新能源、飞行器等领域 包括重庆紫光华智、瑞浦兰钧能源、北京紫微宇通、成都新潮传媒、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等公司[2] 主营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23亿元、61.62亿元和60.58亿元[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4亿元、14.67亿元和17.22亿元[2] - 2024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受交易性金融资产升值影响 变动金额达2.74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65亿元 同比下滑16.19%[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44亿元 同比下滑27.76%[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60亿元 同比下滑19.7% 创近五年新低[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42亿元 同比下滑26.95%[3]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