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老虎财经
搜索文档
交易额最高达114亿美元,武田制药重金“淘药”信达生物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20:44
合作交易概述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成为中国医药史上最大的创新药BD交易 [1][3] - 合作包括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及IBI343,以及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的选择权 [1][3] - 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并有权获得合计最高达102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1][3] 合作具体条款 - 信达生物将获得每个候选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潜在销售分成,在美国市场,双方就IBI363采用利润损失共担模式 [1][3] - 武田制药对信达生物股权的认购价较协议日期前30个交易日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溢价20%,相对于信达生物10月21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9.53% [4] - 合作采用co-co模式,即双方共同研发、共同商业化,与以往以license-out为主的合作不同 [4] 合作产品管线 - IBI363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在2025 ASCO大会上公布了优异实验数据,曾带动公司股价单日大涨14% [4] - IBI343是CLDN18.2 ADC药物,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其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独家权益 [3] - IBI3001是EGFR/B7H3 ADC药物,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其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3] 公司战略目标与业绩 - 信达生物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成长为具备全球开发、产业化与商业化能力的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并力争推动5条管线进入全球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6] - 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06亿元、94.22亿元,同比增长36.22%、51.82%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50.6%,录得净利润12.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 [6] 公司产品管线与国际化进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信达生物已有16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12款肿瘤产品以及4款综合管线产品,另有15款新产品已进入临床研究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5款新药实现商业上市,其中玛仕度肽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 [7] - 公司为国际化搭建了Fortvita平台,并于2025年1月与罗氏就一款DLL3抗体偶联药物达成全球独家合作,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7]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市场表现 -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从创立到上市前在一级市场累计完成五轮融资,合计5.62亿美元 [10] - 公司于2018年10月31日在港交所上市,IPO募集资金33亿港元 [10] - 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涨超130%,最新股价为85.2港元,最新市值达1460亿港元 [10]
盈新发展拟收购半导体资产,私募大佬王赓宇欲“导演”跨界大戏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20:43
盈新发展此次跨界进军半导体,离不开其实控人王赓宇的谋划。据了解,该公司原为新华联集团旗下的 重要上市平台。2023年,该公司破产重整,王赓宇旗下公司以每股1.08元的价格,受让了12亿股股份, 成为盈新发展的新实控人。 值得关注的是,王赓宇与知名私募机构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资本")关系密 切。他曾担任华软资本副总裁。此外,根据浩丰科技2021年回复深交所的公告披露,华软资本的创始 人、董事长王广宇与王赓宇为兄弟关系。 从两人过往的资本运作路径来看,他们似乎对"壳"资源的买卖颇为熟稔。例如,2016年,王广宇旗下公 司曾以13.23亿元收购华软科技20.67%的股权,后又增资1.05亿元,累计投入约14.28亿元。到2019年, 王广宇以30.90亿元出让华软科技控股权,仅三年多时间,实现了16.62亿元投资收益。 如今,随着盈新发展股价实现"三连板",王赓宇也收获了可观的账面浮盈。以当前股价估算,其所持股 份市值已达26.16亿元,浮盈约13.20亿元。 跨界布局半导体资产 王赓宇掌舵下,盈新发展豪赌半导体。 10月22日,盈新发展股价"一字"涨停,收于2.18元/股。在此之前,该公司 ...
大有能源9天豪取8板,市值突破200亿元大关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17:50
股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股价于10月22日报收8.79元/股,市值突破200亿元,自10月10日起实现9天8板,累计区间涨幅超120% [1] -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包括北方供暖季来临,电厂及供热公司煤炭补库需求释放,贸易商看好冬季行情 [1] - 另一驱动因素为控股股东河南能源集团计划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预计产生积极影响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河南能源集团唯一的上市公司平台,主营业务为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及煤炭洗选加工 [1] - 主要产品包括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气煤,应用于发电、煤化工、工业锅炉、炼焦及建材等行业 [1] 财务业绩分析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85.89亿元下降至2024年49.3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盈利15.54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10.9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20亿元,同比下滑26.14%,归母净利润亏损8.25亿元,同比增亏4.43亿元 [1] - 业绩恶化主因是煤炭价格大幅下行,公司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29% [2] 地区经营表现 -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河南与新疆地区,两地合计收入17.4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90%,其中河南分部收入12.41亿元,新疆分部收入5.02亿元 [2] - 新疆分部营业成本为2.86亿元,净收入达2.16亿元,而河南分部营业成本高达15.86亿元,超过其营业收入3.45亿元 [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河南省正对省内煤炭行业进行“反内卷”整顿,并于9月25日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2]
获最高114亿美元BD大单,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15:26
合作概述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推进信达生物新一代IO及ADC疗法开发 [1] - 合作涉及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及IBI343,以及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的选择权 [1] 合作具体条款 - 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IBI363,并在美国共同商业化,武田制药主导相关工作 [1] - 武田制药获得IBI363在除大中华区及美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以及IBI343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独家权益 [1] - 武田制药获得IBI3001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1] 财务条款 - 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包括1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 [2] - 信达生物有权获得合计最高可达102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本次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2] - 信达生物还将获得每个候选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潜在销售分成 [2] 公司基本面 - 信达生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50.6% [3] - 公司期内利润8.3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肿瘤产品强劲表现、综合产品线扩展及许可费收入增加 [3] - 上半年医药产品销售收入52.34亿元,授权费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7倍),研发服务费收入0.54亿元 [3]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出海大潮持续,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出海合同总金额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 [4] - 2025年1月1日至10月17日,国内license-out交易共发生135起,首付款金额总计49.76亿美元,总金额达到1029.96亿美元 [4] - 国际医药产业龙头对中国创新药资产高度认可 [4]
盈新发展拟跨界收购长兴半导体,股价三天“连砍”三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14:36
10月21日晚,此前已二连板的盈新发展发布了一则收购公告,公司与广东长兴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张治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长兴咨询、张治强合计持有的广东长兴半导 体科技有限公司81.81%股权。 受此信息影响,盈新发展早盘一字涨停,实现了三天三板的好成绩。 资料显示,长兴半导体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存储器芯片封装测试和存储模组制造的高新技术企 业,拥有晶圆测试和修复技术,具备8层叠Die封装工艺以及BGA、SiP、CSP等封装技术,同时可生产 消费级NANDFLASH模组和DRAM内存模组。 对于此次收购,盈新发展表示:本协议的签署符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及"文旅+科技"的战略布局,本 次收购是公司传统业务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的结合,有助于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为公司未 来在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盈新发展此前在A股叫做新华联,是一家集文旅景区开发运营、酒店管理、旅行社、房地产开 发、建筑施工、物业服务、规划设计等多产业布局、具备多业态综合开发能力的上市公司。由于近年来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盈新发展从传统地产开始向文旅地产转型,但是如今又开始向半导体赛 ...
计划剥离格力房产,珠免集团早盘一字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11:45
随着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珠免集团的业绩呈现巨额亏损。在2022年-2024年,珠免集团实 现营业收入56.72亿元、69.97亿元和52.77亿元;分别产生归母净利润亏损19.33亿元、3.90亿元以及15.15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接近40亿元。 在去年年底业务重组后,珠免集团的业绩仍然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珠免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40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5.62%,原因主要系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下降;同时再度产生归母净利润亏损2.74 亿元,但是较2024年相比已大幅减亏。 分业务来看,免税业务成为了珠免集团的顶梁柱。2025年上半年,珠免集团的免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1.31亿元,取得净利润3.91亿元,产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56亿元,有效改善公司整体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 10月21日,珠免集团发布公告,拟将公司持有的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至珠海投捷控股 有限公司。本次交易拟采用现金方式,不涉及发行股份,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受此影响,珠免集团开盘涨停,股价报6.88元/股,最新市值为129.7亿元。 此番珠免集团的动作表明了其退出房地产业务,聚焦免税业务的决 ...
两年浮盈超3倍,新动能基金拟减持储存牛股香农芯创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2 10:17
股东减持与市场反应 - 持股比例5.13%的股东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463.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公告发布次日,公司股价逆势上涨9.03%,报收104.9元/股,盘中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486.5亿元 [1] - 新动能基金并非原始股东,其股份于去年1月以24.65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自控股股东之一,涉及2379.34万股,交易金额约5.87亿元 [1] 股东投资收益与股价驱动因素 - 按104.9元/股计算,新动能基金此次投资已获利超3倍,累计浮盈达19亿元,计划减持的股份价值约4.86亿元 [2] - 公司股价自8月初以来涨幅超过200%,成为存储芯片板块领涨股,此轮上涨与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涨价热潮紧密相关 [2] - 全球存储芯片厂商纷纷提价,三星电子计划第四季度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至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至10%,美光及闪迪等巨头也上调报价约10%-20% [2] 公司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主营半导体分销业务,已取得SK海力士、主控芯片品牌MTK的代理权以及AMD的经销商资质 [2] - 公司自主品牌"海普存储"进展顺利,已完成企业级DDR4、DDR5、Gen4 eSSD的研发和试产,产品应用于云计算存储及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 [2]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23亿元,同比增长119.35%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取得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0.95%,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减少28.76% [3] - 公司超八成收入来自境外,2025年上半年境外地区收入为144.22亿元,占总收入84.32%,境内收入为26.83亿元,占比15.68% [3]
帝奥微收购荣湃半导体背后,“小米系”资本浮出水面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1 19:43
并购交易概述 - 帝奥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荣湃半导体100%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股份发行价格暂定为19.84元/股,公司股票于2025年10月21日复牌,收盘报29.70元/股,上涨5.66% [2] - 交易完成后,荣湃半导体将成为帝奥微全资子公司,有助于公司快速切入隔离器芯片赛道 [1][4] 收购标的公司情况 - 荣湃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产品包括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驱动等 [2] - 标的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23年营收6110.40万元,2024年营收9908.42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5199.99万元 [3][4] - 标的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收窄,从2023年的-6631.96万元收窄至2024年的-2989.74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822.99万元 [3][4] 战略协同与整合效应 - 收购旨在完善公司产品矩阵,通过整合荣湃半导体的专利技术与研发资源,提升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1][4] - 帝奥微在收购前于9月初推出自主研发的eUSB2中继器产品,增强了在高速接口芯片方面的竞争力 [5] - 整合后将能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2][4] “小米系”资本角色 - 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同时持有帝奥微3.87%的股份和荣湃半导体3.50%的股份 [1][6][7] - 该基金于2020年累计投资帝奥微约8955.90万元,上市后获得可观回报,截至2025年10月20日持股市值约2.84亿元 [1][7] - 帝奥微是小米供应链合作伙伴,2024年对小米相关产品的销售金额为3177.78万元 [8] 公司基本面与研发投入 - 帝奥微2020年至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营收从2.48亿元跃升至5.0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40亿元提升至1.65亿元 [8] - 上市后业绩出现波动,2023年营收降至3.81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47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15.11% [8][9]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046.31万元、1.46亿元、2.09亿元,截至2024年末拥有模拟芯片产品型号1800余款 [12] 创始人背景与领导 - 创始人鞠建宏拥有微电子芯片研发背景,曾任职于美国仙童半导体,于2010年回国创立帝奥微 [10][11][12] - 鞠建宏持有公司19.54%股份,约4835.20万股,按最新股价估算其持有市值达到14.36亿元 [12] - 公司在其带领下持续专注于模拟芯片设计研发,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深厚积累 [12][13]
士兰微借国资“杠杆”,布200亿芯片“棋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1 19:43
项目投资概况 - 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新翼科技共同向子公司士兰集华增资51亿元,其中士兰微及全资子公司厦门士兰微合计出资15亿元 [1][3] - 增资完成后,士兰微对士兰集华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29.55%,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5] - 该项目为“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额达200亿元,分两期实施,达产后规划年产能为54万片 [1][5] 项目具体规划 - 项目一期资本金为60.1亿元,除51.1亿元注册资本外,剩余9亿元将由后续引进的其他投资方认缴,对应持股14.98% [5] - 项目规划月产能4.5万片,其中一期建成月产能2万片,二期新增月产能2.5万片 [5] - 各方力争一期项目于2025年四季度拿地并开工,2027年四季度初步通线投产,2030年实现达产 [6] 合作模式与公司控制权 - 士兰微通过让渡项目公司大部分股权与国资背景伙伴合作,以分摊大规模投资风险 [2][8] - 在士兰集华与士兰集宏两个项目公司中,董事会均由7名董事组成,士兰微提名4位,保持决策话语权 [2][9] - 协议约定,项目公司产线投产后,士兰微有权在未来受让合作伙伴所持股权,最终持股比例将不低于51%,并可能进一步提升至70%-75% [9] 历史合作与扩张战略 - 2024年5月,士兰微曾以类似模式与厦门半导体、新翼科技合作投资120亿元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 [7] - 公司历史上多次通过定增融资支持扩张,2023年完成规模最大的定增,募资49.6亿元用于多个芯片及封装项目 [11][12] - 公司业务多元化,产品覆盖分立器件、集成电路、LED等十余个种类,下游应用广泛 [1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71.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2.2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3.4亿元,同比增长20.1%,扣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13.1%,显示行业复苏迹象 [14] - 项目投资基于国内模拟芯片市场国产化率偏低的背景,旨在抓住国产替代机遇 [6]
宁王第三季度暴赚185.5亿元,同比大增41%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1 16:16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大幅增长202.9%至432.61亿元。究其原因, 系本期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增加,而这一变化,与此前增加委托理财额度的举措相呼应。具体而言,2025 年7月,宁德时代宣布将年度委托理财额度提升至不超过800亿元,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从投资收益与财务费用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投资收益达到52.37亿元,同比增 长67.46%,这主要得益于部分参股公司净利润提升,相应增加了投资收益;另外,公司产生财务费 用-70.16亿元,主要原因是外币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汇兑收益及利息净收入增加。 从十大股东持仓变动来看,北向资金与指数基金产生了分歧。在第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榜一大哥"北向 资金再度增持了5392.2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提升至14.48%,变动比例达到8.88%。以10月21日375.90 元/股的收盘价来计算,北向资金持有宁德时代的股份市值接近2500亿元。 而进入十大股东的三只ETF指数基金则出现了不同的减持情况,总计减持1219.62万股,其中易方达创 业板ETF变动比例最大,达到14.30%,持股比例降至1.20%。 在北向资金等的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