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老虎财经
搜索文档
最高9.5亿元,芯原股份间接收购逐点半导体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6 11:2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联合共同投资人通过特殊目的公司收购逐点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对价不超过9.5亿元人民币 预计于2025年底完成[1] - 公司已设立全资子公司天遂芯愿作为收购主体 将按40%股权比例对其出资和增资 成为其单一第一大股东 交易完成后通过天遂芯愿持有逐点半导体100%股份[1] 收购战略意义与目标公司业务 - 收购旨在结合逐点半导体在AI图像增强领域的领先技术与公司自身GPU IP技术 强化公司在视觉处理领域技术优势 提升在端侧AI ASIC市场竞争力[2] - 逐点半导体是创新视频、显示处理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Pixelworks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 曾于2023年6月启动科创板IPO辅导[2] - 目标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AI独立显示芯片专注图像处理增强 已进入全球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 并且是全球3LCD投影仪主控芯片龙头供应商 市场份额超过80%[2] 财务业绩表现 - 逐点半导体2024全年营收为3.85亿元 2025年1-6月营收为1.09亿元 2024全年净利润为-1.21亿元 2025年1-6月净利润为-0.64亿元[2] - 公司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84亿元 创单季度收入新高 环比激增119.74% 同比增长78.77%[4] - 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32.49亿元 已超2024年全年 其中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 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高达65% 截至9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为32.86亿元 续创历史新高[4] - 在订单井喷、营收大增背景下 公司预计三季度单季度仍处亏损状态 但亏损额度同比、环比均将有所收窄[4]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大等特征 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属性使企业盈利面临压力[4] - 除逐点半导体外 公司于8月份宣布计划收购的RISC-V公司芯来科技同样尚未盈利[3]
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锦浪科技拟募资近17亿元加码产能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5 18:28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锦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为6.02亿 元,同比增长70.96%。 此外,还有分析称,随着国内上半年的"抢装潮"结束,下半年光伏市场需求可能会遇冷。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1-8月国内累积新增光伏装机230.61GW。虽仍处高位,但近3个月新增装机明 显放缓。其中,7月、8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11GW、7.4GW,同比下降48%、55.3%。同期,逆变 器出口额环比也出现小幅下滑。已从7月的65.1亿元回落至8月的62.9亿元。 或受此影响,锦浪科技选择通过定增募资加码产能。定增预案显示,锦浪科技拟发行16.77亿元可转换 公司债券,主要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等。 不过,其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微增3.43%;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16.85%,呈 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锦浪科技此前在半年报中提及,今年相关部门发布了调整光伏电价政策,明确6月1日起新投产的项目, 在上网电量原则上需参与市场化交易,项目的收益水平将受到一定影响。 政策调整的同时,锦浪科技核心 ...
谨防“涨停股专家”!10 万血汗钱险被骗,警银协作揭穿“杀猪盘”套路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5 17:48
事件概述 - 北京银行长沙曙光支行通过系统与人工研判结合 成功拦截一起客户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为客户避免10万元经济损失 [1][2][4][6] - 案件涉及诈骗分子以“炒股大师免费荐股”为诱饵 通过营造“精准预测”假象取得信任后 以“核心内幕需付费”为由索要10万元咨询服务费 [2] - 诈骗分子指导客户采取分多笔转账 使用线上支付平台 勿告知银行用途等方式以规避银行风控 [2] 银行风控措施与响应 - 北京银行反诈系统在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尝试转账时触发“保护性止付”机制 并伴有风险提示电话 [2] - 柜面工作人员凭借客户神情异常慌张 无法合理解释资金用途等迹象启动高度警觉 及时进行解释安抚并引导客户查找线索 [1][6] - 工作人员通过核实转账交易方单位名称 发现其无相关经营许可且涉多起服务合同纠纷 结合“高额咨询费”“保密要求”等特征判断为“杀猪盘”诈骗 [1] - 银行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 第一时间将线索推送公安机关并拨打反诈中心报警电话寻求协助 [1][6] 行业影响与社会认可 - 该案件被认定为警银协作堵截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 体现了金融机构在反诈防线中的关键作用 [4] - 属地反诈中心专程向北京银行长沙曙光支行送上表扬信 表彰其工作人员敏锐警觉 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 [4][6] - 表扬信中指出 该行为贯彻落实涉诈资金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现出高度的风险意识和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6] - 公司表示将始终秉持企业精神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8]
拟港股上市,“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加码海外市场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5 14:50
迈瑞医疗在公告中指出,境外发行上市是公司坚定施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核心目的是通过构建 国际化资本平台,满足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 对比之下,迈瑞医疗境内收入表现较为逊色。受国内医疗设备招标延迟导致收入确认周期拉长影响,上 半年来自国内市场收入为84.1亿元,同比下降约33%。 实际上,迈瑞医疗近些年一直在发力海外市场,包括资本层面和业务层面。 这也直接拖累了迈瑞医疗的整体业绩。同期总收入为167.43亿元,同比下滑18.45%;归母净利润为 50.69亿元,同比下滑32.9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85.06亿元,同比下降23.77%;归母净利润24.4 亿元,同比下降44.55%,已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具体来看,迈瑞医疗曾在2006年登陆纽交所上市。后由于市盈率低等原因,于2016年通过私有化交易, 从纽交所退市。两年后在A股上市,公司最新市值超2750亿元。 10月14日晚,迈瑞医疗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的相关议案,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进程。 自2008年起,迈瑞医疗还开启了全球并购之路,通过先后收购Datascope、Zonare多 ...
业务扩张拉动资本需求,中国银河拟发行150亿元公司债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5 11:36
从行业层面来看,2025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显著增长,除中国银河外,华泰证券的发债规模也超千亿 元、国泰海通、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发债规模均超过500亿元。据统计,券商境内发债总量已达 1.29万亿元,同比增长70.23%,合计发行约708只。 有分析称,券商密集发债融资,是因为市场交投活跃及低利率环境,券商两融、衍生品等资本消耗型业 务扩张推动,券商对资本金的需求显著增加,发债尤其是次级债,能直接补充净资本。 10月14日,中国银河公告称,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 的注册申请,已获证监会同意,批覆的有效期为24个月。 作为国内头部券商之一,中国银河近年在持续强化资本实力。通过 IPO、定增、债券发行等多种方式补 充资本金,为业务扩张提供保障。前不久(9月18日),中国银河还刚刚完成2025年永续次级债券(第一 期)公开发行,规模为50亿元。发行债券多用于补充公司运营资本金,以及偿还到期公司债券。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中国银河年内发债规模已有1079亿元,累计发行债券34只。 从中国银河自身来看,在市场热度大幅回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其核心业务表现也较为亮 ...
白银狂飙创45年新高,白银有色成大赢家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20:08
行业背景与价格走势 - 现货白银价格在10月14日创下45年来新高,达到每盎司52.50美元以上的纪录新高 [1][2] - 现货白银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78%,COMEX白银期货在10月14日单日收涨7.47%,报50.775美元/盎司 [1][2] - COMEX黄金期货价格年内已飙升逾56%,累计上涨超过1480美元/盎司 [2] - 美银已上调明年预测,目标银价至65美元/盎司,目标金价至5000美元/盎司 [3] - 白银价格强势源于其兼具贵金属与工业金属的双重属性,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及5G电子等领域的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 [3] 公司股价表现 - 白银有色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飙涨39%,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13日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达40.10% [1][2] - 10月14日公司股价小幅回调1.07%,报收5.53元/股 [2] - 10月以来该股已2次登上龙虎榜,10月13日前五大买卖机构合计买入3.02亿元,卖出4.55亿元,净额为-1.53亿元 [2] 公司资源储备 - 公司通过一系列海内外并购持续扩大资源储备,形成了以铜、锌、铅为主,金银协同发展的资源格局 [1][3] - 全资子公司第一黄金的黄金金属资源量为2571.7万盎司(约799.89吨),黄金储量42.64万盎司(约13.26吨) [3] - 全资子公司Serrote拥有铜金属资源量70.4万吨,金金属资源量43.2万盎司(约3.44吨) [3] - 公司境内矿山保有金金属量12.42吨、银金属量1832.54吨、钼金属量1.36万吨、铜铅锌金属量781.48万吨 [4] - 公司在国内铜、铅、锌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2.68%、0.36%和6.08% [4] 公司并购扩张历程 - 2017年公司通过参股公司以28.3亿美元收购美国静水矿业公司100%股权 [6] - 2017年12月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1.73亿元收购红鹭矿业93.02%股权 [6] - 2018年公司以21.97亿元收购中非黄金100%股权 [6] - 2025年4月初公司通过下属子公司以4.2亿美元收购巴西Serrote公司100%股权和AMH 2的100%股权,使公司铜金属资源量由22.17万吨跃增至93万吨 [6][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17亿元 [1][4] - 2024年公司营收为867.87亿元,同比下降0.21%,归母净利润为8079.17万元,同比下滑25.18% [1][8]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0.98%至869.7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4.19%至1.08亿元 [8] - 2019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基本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分别为3422.36万元、2532.68万元、3410.08万元、3330.92万元 [8] 公司股权结构与股东 - 中信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白银有色24.46亿股,占总股本的33.0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0][11] - 以最新股价估算,中信集团持股市值达135.26亿元,已超过其重整国安集团的总花费120亿元 [11] - 中信国安实业累计质押所持公司股份22.18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约98.56% [11]
前三季度净利预增超74%,中石科技盘中触及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20:0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2.7亿元,同比增长74.16%-104.45% [1]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2.55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预计为1.1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65.79%至109.04%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7.48亿元,同比增长16.12%,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93.74%,毛利率为31.31%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为消费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公司受益于北美大客户新品发布与新项目放量,散热材料及组件出货量增长 [1] - 公司持续加大AI赋能下的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散热解决方案推广及核心产品研发,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1] - 公司营收从上市之初的5.70亿元增至2024年的15.66亿元,净利润从8224.40万元增至2.01亿元,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2] 技术与产能布局 - 全新VC吸液芯散热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大客户新一代AIPC中,并有望逐步完成在北美大客户端的验证及批量供货 [2] - 宜兴生产基地已形成热管、均热板、风冷散热模组、液冷散热模组的全链条产线并具备量产能力 [2] - 泰国工厂的高导热石墨产线扩建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年内将释放新增产能 [2] 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 - 随着算力需求提升,芯片和机柜功率提高,推动数据中心散热由风冷向液冷转变 [2]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78亿美元 [2] 市场反应与公司概况 - 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股价次日早盘涨停,收盘涨12.16%,总市值报132.9亿元 [1] - 公司是一家电子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包括导热材料、散热模组等,客户包含三星、微软、谷歌、中兴、爱立信等 [1]
新华保险借牛市“腾飞”,前三季度预盈或超300亿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18:2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1]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289.98亿元至331.41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51.86亿元至193.22亿元,单季度增速为58%至101%,盈利超越上半年总利润 [1] - 今年1-8月,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8月份保费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2% [2] 业绩驱动因素 - 业绩大幅上涨主要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1] - 权益市场上行推动投资收益率提升,公司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1] - 公司股票投资金额为1992.48亿元,较年初增长10.2% [1] - 预定利率调整利好负债端,推动保费持续上涨 [2] 投资策略与市场环境 - 公司自去年起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海通证券及港股北京控股等,所涉标的多为高股息资产 [2] - 公司与中国人寿共同设立的鸿鹄基金一期已于年中完成建仓并取得良好收益,二期基金于二季度末基本完成建仓,三期基金于7月初启动 [2] - 鸿鹄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 [2] - 2025年4月低点以来A股走出“慢牛”行情,截至9月底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约1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约18% [2] 财务状况 -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78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5% [1] - 公司上半年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0% [1]
富邦集团退场,星浩控股“入主”亚太药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16:23
此次转让价格定为8.26元/股,较亚太药业9月26日停牌前5.67元的每股价格,溢价达到45.68%。 交易顺利完成后,"富邦系" 主导亚太药业发展的时代就此落幕。其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星浩控股,实际 控制人调整为邱中勋。 10月13日晚间,亚太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富邦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星浩 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星宸投资转让其持有的14.62%全部股份,共计1.09亿股,涉及交易金额为9亿元。 随后,亚太药业还发布定向募资公告称,拟定向发行数量不超过1.37亿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 18.37%,发行价格为5.11元/股,募资总额不超过7亿元,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发行对象为星浩控 股,其将以现金方式认购。 这意味着邱中勋此次收购合计最高投入将有16亿元,发行完成后,星浩控股直接持有亚太医药的比例将 从8.12%增至22.38%,合计持有27.86%的股份。 消息发出后次日,亚太药业开盘一字涨停,最新报6.24元/股。 资料显示,星浩控股是今年7月刚刚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但邱中勋来头不小,是国内医药电商药兜科 技的实控人。据报道,药兜科技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代理了优势药品种1000多种,平 ...
最高1亿股,中远海控再启大额回购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4 12:05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回购5000万股至1亿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2%至0.65% [1] - 按回购价格上限14.98元/股测算,预计回购金额为7.49亿元至14.98亿元 [1] - 此次回购是2025年发布的第二轮回购方案,也是自2023年8月以来的第四轮回购 [1] - 2023年8月至2025年5月,公司已累计回购A股及H股6.87亿股,涉及金额约74.68亿元 [1]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直接原因是股票市价14.38元/股低于其每股净资产14.98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90.99亿元,同比增长7.78%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36亿元,同比增长3.95%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551.39亿元,同比下降3.39%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58.42亿元,同比下降42.25%,环比下降50.05% [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约为498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2321亿元 [2] - 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为1691亿元,资金储备充足 [2]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航运业务完成提单箱量1328.0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59% [2] - 2025年上半年码头业务完成总吞吐量7429.6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35% [2]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6.74亿元 [2] - 分红率保持在50%左右,较2024年同期的0.52元/股同比增长7.69% [2] 行业背景 - 航运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受全球经济周期影响显著,行业长期面临估值承压挑战 [2] - 2025年面对关税不确定性等因素,航运市场需求及运价持续波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