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四年前收购的一家公司,如今要上市了!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公司概况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 曾用名为上海日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现为江苏省无锡市的导电银浆料与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 [3] - 实控人郭鹏于2021年收购公司控股权 随后更名并迁址至无锡 [4]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导电光伏银浆制造和供应 产品覆盖TOPCon电池 xBC电池及PERC电池等光伏电池类型 [3] - 光伏导电银浆是光伏电池产业链提效降本的关键材料 直接影响光电转换效率与组件输出功率 [3] - 2021年成为隆基绿能及通威股份的浆料供应商 2022年战略性研发HPBC正银浆料并于2023年量产 [5] - 2024年实现TOPCon LECO正面细栅浆料及TBC正银浆料的量产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 93亿元 15 94亿元 22 8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41 3% [6] - 同期年内盈利分别为87 7万元 5965 9万元和9224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925 6% [6] - 毛利分别为3746万元 1 79亿元 2 12亿元 毛利率9 5% 11 2% 9 3% [6] - 五大客户贡献收益占比从99 8%降至74 8% 仍存在客户集中情况 [7] 市场地位 - 按2022-2024年收益增长计算 公司在全球光伏银浆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6] - 2024年按收益及销量计全球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约4 8% [6] 融资与估值 - 2023年8月完成1 83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7 83亿元 [9] - 2024年8月完成1 2亿元B轮融资 投后估值19 7亿元 [10] - 2024年12月完成1 563亿元B+轮融资 投后估值24 56亿元 [11] - 一年多内估值增长229% [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郭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57 4%股权 [12] - 深圳深赛尔持股4 83% 总经理曹建基持股3 19% [13]
嘉应制药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直指公司内控!
IPO日报· 2025-05-30 18:17
公司概况 - 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 [3] - 公司于2007年1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98 [3]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5月28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 [1] - 受此影响,5月29日公司股价大跌7.46%,市值单日蒸发超2亿元,5月30日继续下跌0.48% [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降29.46% [4] - 归母净利润为2061万元,同比下降39.94% [4] 内部控制问题 - 2025年4月26日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6]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全资子公司嘉应湖南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累计转出资金1.7亿元,另向非关联方转资6500万元 [6] - 资金采用"月初转出、月末归还"操作,使各月末账面余额归零,规避审计核查,该行为未经董事会审批及披露 [6]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与第二大股东养天和大药房及其关联方、广东共合医药发生关联交易共计1039.94万元,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也未及时披露 [6] - 广东共合医药实控人为公司董事兼总裁游永平亲属,构成隐蔽关联方 [6]
天元宠物重大资产重组,最大受益者是郭广昌?
IPO日报· 2025-05-30 18:17
交易概况 - 天元宠物拟以68756.67万元收购淘通科技89.7145%股权,其中发行股份支付24904.06万元,现金支付43852.61万元 [1]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4904.06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1]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淘通科技将成为天元宠物控股子公司 [3] 标的公司情况 - 淘通科技是服务全球知名品牌的全域电商服务商,合作品牌包括玛氏箭牌、亿滋、百事、雀巢等,覆盖宠物、食品快消、母婴等行业 [5]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9亿元和20.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51.85万元和6906.13万元 [7] - 对比2017年上半年数据(营收4.60亿元,净利润1385.78万元),收入和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 [6][8]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7500万元和8000万元 [13] 估值与定价 - 淘通科技100%股权评估值为77700万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32.78% [9] - 交易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不同交易对方对应估值从6亿元到9.5亿元不等 [13] - 复星开心购作为控股股东持有43.97%股权,本次交易中其股份作价33856万元 [12][17] 投资回报 - 复星开心购2020年入股淘通科技总成本约24274万元,本次转让全部股权收入合计41716万元,净赚17442万元,投资回报率达72% [15][17] - 2020年入股成本为11.9211元/股,2024年转让价格对应估值7.7亿元 [16] 收购方情况 - 天元宠物是国内宠物用品龙头企业,产品涵盖宠物窝垫、猫爬架、宠物食品等 [19]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18.87亿元增长至27.64亿元,但净利润从1.29亿元下滑至0.37亿元 [20][2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69亿元(同比+13.07%),净利润1661.85万元(同比+18.97%) [24] 战略意义 - 收购有助于天元宠物拓展电子商务线上业务,优化收入结构 [25] - 标的公司电商运营经验将助力天元宠物把握国内宠物市场快速发展机遇 [25]
被口头警告、出具警示函、纪律处分!这家公司转道港股IPO!
IPO日报· 2025-05-30 10:44
公司概况 - 华曦达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软硬件产品研发、销售和云服务,核心产品包括谷歌和奈飞授权的Android TV智能终端产品、新一代网络接入通信产品、XMedia TV视频云平台等 [4]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在全球面向企业级客户的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中,按2024年收入计,华曦达是全球第八大提供商,也是中国第三大提供商 [4]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29亿元、23.67亿元和25.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1.91亿元和1.37亿元,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4] 业务结构 - 销售硬件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硬件收入分别为24.70亿元、22.98亿元和23.1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7.7%、97.1%和91.1% [5]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市场,2022-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24.53亿元、22.69亿元和24.0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7%、95.8%和94.7% [5] - 2024年应收账款为6.82亿元,占总资产26.4%,占当期营业收入26.8% [5] 股权结构 - 李波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26.42%股份,并通过多家有限合伙企业合计控制约36.61%的投票权 [5] - 李波创立公司初期从事加密芯片开发销售,后扩展至数字电视模块和电视棒业务 [4] 上市历程 - 公司曾在新三板挂牌(代码430755),于2025年2月终止挂牌 [7] - 2020年3月与长城证券签订辅导协议拟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但未果 [8] - 2022年7月与世纪证券签订辅导协议拟在北交所上市,经历3轮问询后于2024年1月25日终止IPO [8] - 北交所问询重点包括业绩增长真实性及可持续性、贸易收入真实性、被隐瞒的关联方等 [9] 合规历史 - 新三板挂牌期间发生3起不合规事件: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被出具警示函;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表会计错误导致超额分派利润1027.73万元;2019年年报会计错误 [10] - 公司解释警示函属轻微行政监管措施,不影响相关人员任职资格 [10]
创始人年薪千万,估值暴涨23倍,公司亏17亿
IPO日报· 2025-05-30 10:44
公司概况 - 科望医药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肿瘤免疫与自身免疫创新疗法开发,由纪晓辉、卢宏韬、沈文彦等科学家创立,团队具备罗氏、GSK等跨国药企资深背景 [4] - 公司核心产品ES102为全球仅有的两种处于2期临床阶段的OX40激动剂之一,预计最早2028年商业化 [9][10] - 目前无商业化产品,2023年收入为0,2024年仅通过合作协议获得1.06亿元收入 [11][12] 融资与估值 - 完成四轮融资共2.52亿美元(约18.11亿人民币),投后估值从2480万美元增至5.99亿美元(约43.05亿人民币),三年半增长23倍 [5][6] - 主要投资方包括礼来亚洲基金(持股22.93%)、高瓴资本(9.51%)、腾讯(4.09%)等 [6][7] - 创始人纪晓辉、卢宏韬2023-2024年合计领取薪酬超4200万元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7.12亿元(2022年7.71亿、2023年8.53亿、2024年0.88亿) [2][11][12] - 现金储备急剧下降:2022年末3.39亿元→2023年末2.7亿元→2024年末仅剩3282万元 [13][14]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3-2024年分别达1.077亿元和1.171亿元 [12] 上市进展 - 本次为第三次上市尝试,此前2021年撤回美股申请,2024年6月首次港交所申请失效 [2][16] - 募资拟用于候选药物研发(包括ES102)、技术平台建设及营运资金 [15] - 存在对赌条款:若未按期IPO需按年化8%单利赎回优先股 [14] 研发管线 - 除ES102外,临床阶段管线包括全球首创CD39/TGFβ双抗ES014及ES009、授权引进的ES104 [10] - ES102针对PD-1耐药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癌中显示良好安全性及抗肿瘤活性 [9]
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富乐德“蛇吞象”过会
IPO日报· 2025-05-29 22:38
富乐德并购富乐华交易 - 深交所审核通过富乐德发行股份购买富乐华100%股权的交易 交易对价65 5亿元 其中61 9亿元通过发行股份支付(16 30元/股 发行37976万股) 3 6亿元通过可转债支付(初始转股价16 30元/股 可转2208万股) 另配套募资不超过7 83亿元用于交易费用及项目建设 [1] - 该交易是证监会发布重组新规后首个过会的并购项目 [2] 交易特点与市场反应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标的富乐华主营功率半导体覆铜陶瓷载板 与上市公司泛半导体设备洗净业务形成协同 交易对方包含控股股东及董事长控制企业 [5] - 属于"蛇吞象"式收购 2024年前三季度富乐华资产规模38 75亿元(上市公司17 38亿元) 营收13 73亿元(上市公司5 6亿元) 净利润1 9亿元(上市公司0 79亿元) [6] - 富乐华曾于2022年启动IPO辅导但未果 2023年3月后无进展 [7] - 并购公告后公司股价从停牌前20 82元最高涨至77 66元(涨幅273%) 近期回调至45元左右 [8]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2024年10月新规后并购活跃度显著提升 全市场披露重组超600单(同比增1 4倍) 重大重组90单(同比增3 3倍) 已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同比增11 6倍) [10] - 2024年沪深交易所共审核15起并购项目 2025年前5月已审核10起(过会率100%) 上会数量达2024年全年的67% [11][12] - 2024年10月至今交易所新受理28起并购重组 其中6起已注册生效 [12]
连续三年分红后,它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5-29 22:38
公司概况 - 世昌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燃料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客户包括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等国内主流整车制造企业 [2] - 公司产品分为常压塑料燃油箱(用于传统燃油车)和高压塑料燃油箱(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 - 公司拟在北交所IPO募资约1.8亿元,用于高压塑料燃油箱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2]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包括"浙江星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台新能源高压油箱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13966.95万元和4000万元 [2][3]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5万个/年高压油箱产能,扩产比例达107.69% [4][7] - 2025年现有高压塑料燃油箱产能为32.50万个/年,较2024年的12.5万个/年已有显著增加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2亿元、4.06亿元和5.15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70.23万元、4702.78万元和6120.52万元 [8] - 2021-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32%、23.56%、26.07%、25.56% [9] - 2023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燃油车用的常压塑料燃油箱 [10]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在92.48%-95.56%之间,客户集中度高,其中吉利汽车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在42.40%-50.45% [10] - 2023-2024年高压塑料燃油箱收入分别为2059.18万元和6612.00万元,占塑料燃油箱收入比例从5.25%增至13.28% [5] - 高压塑料燃油箱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的1.27%提升至2024年的2.28% [5] 产能与产销 - 2024年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产能126.67万个,产量115.11万个,销量112.33万个,产能利用率90.88% [6] - 高压塑料燃油箱2023年实际产能5.21万个/年,2024年产能12.5万个/年,产能利用率达96.64% [5][6] 现金流与分红 - 2021-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1.60万元、-3252.73万元、-3724.54万元和4874.81万元 [20] - 2021-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约4864.11万元,金额覆盖本次IPO募集的4000万元补流资金 [21][22]
今年来第四家!昔日明星药企,今成A股黄花!
IPO日报· 2025-05-29 22:38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龙津股票上市,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 [1][2] - 公告发布后引发市场关注,公司从明星药企走向退市 [3] 公司历史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015年上市,聚焦心脑血管及代谢类疾病药物 [5] - 2015-2017年营收稳定,分别为1.81亿元、2.24亿元、3.0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58亿元、0.19亿元 [5] - 2018年后盈利恶化,2019年起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 [5] - 2024年营收0.66亿元(同比下滑23.25%),净利润亏损0.41亿元(同比收窄41.58%),扣非净利润亏损0.5亿元,触发退市条款 [7] 核心产品问题 - 主导产品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占营收比重长期超90% [8] - 2016年销量达3569万支峰值,2017年因说明书修订销量骤降20%至2857.48万支 [5][8] - 2021年集采中标价降幅67%(从228元/盒降至75.31元/盒),非集采省份同步价格联动,销量锐减 [8] - 2024年产品销售额同比再降23%,销量与价格持续下滑对公司造成毁灭性打击 [9] 转型失败案例 - 2018年计划布局工业大麻全产业链,2019年投资1500万元取得云南牧亚51%股权,后因监管趋严及疫情冲击导致种植面积减少25%,业绩不及预期 [11] - 2018年宣布进军心脑血管仿制药,首个仿制药戈力多2024年底才获批,错失市场黄金期 [11] 行业退市潮背景 - 2025年A股已有3家中药注射剂企业退市,包括大理药业(市值低于5亿元+营收4765万元)、普利制药(虚增利润6.59亿元)、吉药控股(股价低于1元) [12][13][14] - 双成药业因业绩恶化及跨界交易终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4]
同行多个项目接连终止,这家公司却要募8亿扩产
IPO日报· 2025-05-28 21:28
公司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投建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总投资11.94亿,投资回收期为6.55年 [1] - 本次定增已获上交所受理 [2] 公司主营业务及现状 - 公司主要从事磷复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拥有磷酸一铵产能45万吨/年、磷酸二铵产能64万吨/年、尿素产能30万吨/年、复合肥产能155万吨/年 [4] - 磷肥和复合肥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分别贡献收入26.80亿元和21.8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42.88%和34.93%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75.49亿元、69.33亿元、62.51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2.37亿元、1.93亿元和0.23亿元,2024年轻微回升至0.25亿元 [5] - 公司毛利率由2021年的14.85%下降至2023年的8.05%,2024年小幅回升至9.36% [5] 行业背景与转型动因 - 2014年以来,我国磷肥施用量持续下滑,由2014年的845.34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536.30万吨,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 [4] - 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转型,开展电池级精制磷酸的生产和销售,以应对传统化肥业务压力 [7] 募资项目详情 - 本次定增发行对象包括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及其他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铜化集团拟认购不超过9653万股,持股比例不超过30% [9] - 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产能,推动磷资源向高端磷化产品开发倾斜 [10] 行业供需与竞争态势 -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需求高增长,但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 [10] - 2024年多家企业终止磷酸铁锂相关项目,包括成都云图控股终止15万吨精制磷酸和3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建设,新疆国际实业终止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 [11] - 广东芳源股份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及磷酸铁锂项目,已实际投资9700万元 [12][13]
15.8亿元跨界并购,竟无业绩承诺?
IPO日报· 2025-05-28 21:28
交易概述 - 友阿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尚阳通100%股权,交易价格15.8亿元,标的评估值17.57亿元,增值率84.6% [1][8][9] -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5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交易费用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标的公司基本面 - 尚阳通主营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销售,曾于2023年5月申报科创板IPO但2024年7月撤回 [2][3]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6.73亿元、6.06亿元(同比-10%),净利润8270万元、4567万元(同比-44.78%) [4] - 对比2022年峰值数据(净利润1.77亿元),2024年净利润下滑75%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净流出2.21亿元,2024年净流入1.84亿元,两年累计净流出3742万元 [4] 估值变化 - 2020年6月首次增资后估值4.09亿元,2022年10月第八次增资后估值达50.81亿元,两年增长11倍 [11] - 本次收购估值17.57亿元较IPO目标估值68.04亿元下降74%,交易价格15.8亿元较IPO估值下降76.8% [13][14] - 未设置业绩承诺,原因为交易不涉及控制权变更且未采用收益法评估 [14] 收购方背景 - 友阿股份主业为百货零售,2019年起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营收12.97亿元(同比-3.36%),归母净利润2801万元(同比-42.38%) [16][17] - 截至2024年末短期借款25.49亿元,货币资金仅2.25亿元,现金流承压明显 [17] - 此次跨界收购系公司多次转型尝试之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