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7-28 17:11
据新华社,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月28日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 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 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育儿补贴 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 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
小鹏回应“上车激光雷达”
第一财经· 2025-07-28 16:27
小鹏汽车技术路线 - 小鹏汽车副总裁于涛否认公司将重新使用激光雷达路线 [1] - 小鹏汽车向第一财经确认坚持纯视觉技术路线 [1] - 此前市场传闻小鹏汽车可能重新上车激光雷达 [1]
报告:超九成新西兰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乐观,看好二三线城市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28 16:12
2025.07. 28 本文字数:208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潘寅茹 在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动荡、贸易摩擦频发的当下,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关系展现出稳中有升的良 好势头。 根据近日发布的《2025年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NZBRiC)商业前景调研报告》,超九成在华经 营的受访新西兰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或"非常乐观"。报告用"乐观""机遇"与"增长"三个 词来形容当前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 2025年NZBRiC的调研涵盖60家活跃于中国市场的新西兰企业,包括食品饮料、教育、科技、服务 业等关键行业。 新西兰方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382.6亿新元,新西兰对华出口占全部出 口的20.6%,其中货物对华出口占其总货物出口的25%,带动新西兰10多万就业。就出口产品而 言,去年新西兰31%的乳制品、61%的木材和24%的肉类出口到中国。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 11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货物贸易出口目的地。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105.1亿新元,同比增长8.9%。其中,新西兰对华出口62.9亿 新元,同比增长12.5%,自华进口42.2亿新元,同比增长 ...
外交部回应长江和记涉港口交易公告
第一财经· 2025-07-28 16:12
7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长江和记涉及港口交易有关问题提问。 对此,郭嘉昆表示,我们关注到有关公告,中国政府将依法进行监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 展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正。 ...
超27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7-28 15:5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反弹,沪指涨0.12%至3597.94点,深证成指涨0.44%至11217.58点,创业板指涨0.96%至2362.60点并创年内新高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7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50亿元,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2] 板块动态 强势板块 - PCB概念股爆发,大族数控、方邦股份、芯碁微装等10股涨停 [4][5] - 影视院线板块全天强势,幸福蓝海、中国电影涨停,上海电影涨超9% [5] - 算力硬件股午后走强,创新药概念表现活跃 [4] 弱势板块 - 煤炭、钢铁等周期股集体调整,郑州煤电跌6.37%,西宁特钢跌8.68%,柳钢股份跌8.58% [5][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通信设备、医药生物板块,恒瑞医药、胜宏科技、光迅科技分别获净流入11.72亿元、10.91亿元、10.01亿元 [7] - 资金净流出造纸印刷、汽车服务、燃气板块,西藏天路、拓维信息、立讯精密遭抛售13.24亿元、6.69亿元、6.33亿元 [7] 机构观点 - 博星证券认为大盘进入密集成交带,震荡整理或延续 [9] - 东方证券指出周期板块短期上涨后分化,需关注政策导向 [10] - 国泰海通分析科技突破与新兴产业主题交易热度高涨,政策预期稳定或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11]
超1亿人申请退税13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28 15:16
本文字数:175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2025.07. 28 作者 | 第一 财经 陈益刊 跟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总是备受关注,而税务总局披露一组最新 数据,揭示了个税新秘密。 7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十四五"以来个税相关情况。 蔡自力表示,从今年刚结束的(2024年)个税汇算看, 有超过1亿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 元,还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这一退一补中,体现了我国新个税制度带 来的法治规范和公平正义。 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在个税汇算清缴中,退税人数远远高于补税人数,不过人均退税金额明显低 于人均补税金额。因此对于个税纳税人来说,申报个税汇算清缴时获得退税的概率大。尽管2024年 个税汇算清缴已经在6月底结束,但纳税人目前依然可以据实申报获得退税。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学界研究,2019年和2020年个税汇算清缴人均退税金额约582元(两年平 均),而前述2024年人均退税金额(1300元左右)明显高于前些年。这可能与近些年国家加大专项 附加扣除力度有关。 个税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收入分配,那么 ...
官方通报:查处一批明星艺人等偷逃税案件
第一财经· 2025-07-28 15:01
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表示,国家税务总局以精准监管促进遵从,坚决依法严查偷逃税, 累计曝光60余起网络主播、文娱领域从业人员偷逃税案件 , 在警示震慑中强化依法纳税观念。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在查处违法方面,紧盯重点人员, 依法查处了一批包括网 络主播、明星艺人在内的高收入人员偷逃税案件。 其中, 2021 年以来,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 达 360 余起,查补税款 30 多亿元 。 据央视新闻,7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
仿真不稳、真机太贵?机器人数据最优解出现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7-28 15:01
2025.07. 28 本文字数:2822,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乔心怡 张甜甜 近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Physical Intelligence(PI)的联合创始人Sergey Levine在一篇文 章中提到,"机器人数据训练,真实世界数据不可或缺",引起了行业讨论。 这一观点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它挑战了业界部分企业"以仿真数据替代真机"的做法。在训练成本高 昂、数据获取难的背景下,企业该优先依赖成本低、速度快的仿真数据,还是回归真实环境、积累高质量 的真机数据,成为摆在每一家具身智能公司面前的一道关键技术选题。 PI 曾被视为机器人领域的 OpenAI,也是国内不少企业的对标对象。7月28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 大会(WAIC)现场,第一财经采访了多位机器人企业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试图厘清一个核心问题: 在机器人进入真实场景的关键时刻,什么样的数据才真正有价值? 业界难定孰优孰劣 "仿真数据很难涵盖所有物理世界中我们希望机器人完成的任务。"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 卯青表示,Sergey Levine 提出的"叉勺理论"与公司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结论高度一致:部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金融迈向“零幻觉、具身化、多模态”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27
AI金融应用的新突破 - 华东师范大学SAIF发布新一代Smith RM金融推理模型,30秒生成1.2万字信贷报告,幻觉率控制在0.3%以内,较上一代下降97%,已辅助审批科创贷款47亿元,单笔审批时效从5.7个工作日压缩至11分钟 [3][4] - 交通银行推出"小姣"具身智能机器人,高1.2米,搭载14自由度机械臂,提供引导、理财查询等服务,展示人机交互新方向 [5] - 蚂蚁集团升级AI金融管家,推出"蚂蚁保"和"蚂小财",并发布"看一看"智能眼镜支付方案,通过语音识别和摄像头扫描完成支付流程 [5][6] - 上海银行发布AI手机银行,支持沪语和普通话语音操作,秒级完成养老金查询、理财推荐等高频业务,内置适老化模式 [7] AI落地面临的挑战 - 浦发银行董事长指出技术壁垒已不大,关键在于将AI技术有效应用于具体场景,如快速生成研发和信贷报告,提升精准性和效率,需在战略层面调整管理流程 [9] - 摩根大通行长认为技术、组织架构和管理缺一不可,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相辅相成,区块链技术应用由金融科技公司需求推动 [9] -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强调产学研合作,传统AI与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应用不可割裂,科技与行业应用相互促进 [10] - 联合国大学研究员指出AI芯片短缺加剧数字殖民主义风险,全球南方低工资劳动力标注数据,但AI工具开发和决策权掌握在北方 [10] AI重塑未来金融格局 - 斯坦福教授分析算力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应用场景和效率比算力本身更重要,AI在金融领域应用需更多人类智慧和判断 [13] -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算力全球第二,芯片技术瓶颈犹存,但制造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稳固,AI应用场景拓展将带来新机遇 [13] - IEEE推动AI技术全球合作与共识,制定可解释性AI、环境影响评估等标准,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伦理和社会价值 [14] - 数据主权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倡议建立可持续资产新形式,通过激励机制促进AI技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用 [14]
老铺黄金,利润暴增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27
2025.07. 28 本文字数:1102,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瑞银此前发表报告指,根据该行与投资者的对话,买方对老铺黄金2025年的盈利预期为40亿元至60 亿元人民币,即按年增长170%至300%,该行认为预期似乎偏高,并且老铺黄金面临金价波动、各 店财报分化以及毛利率可能按年下降的短期下行风险,另一个下行风险则是股东的潜在获利回吐。 虽然今年上半年国内黄金饰品消费疲软,金饰公司日子难熬,但老铺黄金却是个例外。 7月27日晚,老铺黄金(06181.HK)发布公布,该集团预期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 销售业绩(含税收 入)约人民币138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长约240%至252%;净利润约22.3亿-22.8亿元,较去年 同期增长约279%至288%。 公告称,收入和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集团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的市场显著优势,带来线上 线下店铺整体营收的大幅增长;集团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迭代,支持了线上、线下营收的持续增 长。 这家被誉为黄金界的爱马仕的股票去年的业绩也同样强劲。 2024年度实现销售业绩98亿元,同比 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年报显示,老铺黄金中国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