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搜索文档
一位女CEO带队IPO了
投资界· 2025-03-30 16:27
公司概况 -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以酒店场景为突破口,产品覆盖30000多家酒店及100家医院[5][9][14] - 创始人支涛为工程学背景,拥有10年以上传感器和自动化行业经验,曾担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等职务[7] - 公司2024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第六家以18C章程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拟冲击"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5][19]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润"系列和"格格"系列服务机器人,具备物品配送、自动充电、语音交互等功能,2024年累计完成超5亿次服务[10][13][14] - 产品应用场景从酒店延伸至医院、学校、科技馆等,2024年12月单月执行指令超186亿次[14][17]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16.4%提升至2024年22.8%,显示技术服务能力增强[1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3.2%,2024年达2.45亿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15][16] - 机器人销售贡献超75%收入,2023年酒店场景智能体市场份额全球第一[16][17] - 亏损逐年收窄: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2.24亿降至2024年2755.9万元,年复合减少65.7%[19] 融资与股权 - 累计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2021年估值达40亿元[5][19] - 创始人支涛直接持股9.73%,通过投票权控制36.52%股份;沸点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10.70%)[19] - 其他主要股东:科大讯飞关联方(9.57%)、林芝腾讯(9.09%)、启明创投(5.39%)[19] 行业动态 - 2023-2024年机器人行业IPO集中爆发,优必选、越疆科技等相继上市,海康机器人等多家企业推进IPO[21][22] - AI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投资热点,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新锐企业受资本追捧[22] - 商业化能力存争议,部分投资人认为行业存在泡沫,质疑实际客户需求[22][23]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募资、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67起事件
投资界· 2025-03-30 16:27
募资情况 - 本周新增备案基金85只,规模总计418.88亿元,其中南京江宁智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集100.00亿人民币,为本周募资规模最大基金 [3] - 全年累计股权投资备案基金943只,规模总计6739.14亿元 [3] - 本周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0家,取消备案登记12家,全年累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7家 [3] 投资情况 - 本周共发生53起投资事件,披露投资金额事件39起,共计49.95亿人民币 [7] - 金额最大的投资事件为瑞桥鼎科(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超10.00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康士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 [7] - 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活跃,华海药业获得6.00亿人民币融资,海斯凯尔、万海医疗各获1.00亿人民币投资 [16][17] - 信息技术领域投资事件频发,原力灵机获2.00亿人民币投资,ELU.AI获1.00亿人民币投资 [14][15] 并购情况 - 本周并购市场共发生23起并购事件,披露交易金额104.85亿人民币 [20] - 金额最大的并购事件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59.90亿人民币收购天士力医药集团28.0%股权 [20] - 医疗健康领域并购活跃,诺思兰德收购北京诺思兰德74.8%股权,丽珠医药收购丽珠生物15.9%股权 [20][21] - 企业服务领域并购较多,中国中化收购中国智能28.8%股权,北斗星通收购真点科技20.4%股权 [20][21] 上市情况 - 本周有6家企业上市,总融资金额27.76亿人民币 [23] - 开发科技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10.17亿人民币,为北交所2021年开市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公司 [23] - 电子信息产业上市企业较多,矽电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募集5.45亿人民币,胜科纳米在科创板上市募集3.66亿人民币 [24] - 浙江华业和浙江华远分别在创业板上市,募集4.17亿和3.14亿人民币 [24] 地域分布 - 交易事件主要分布在广东省(15.6%)、江苏省(13.8%)和浙江省(12.6%) [2] - 投资金额TOP5地区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显示地域集中度较高 [7]
中国减肥风暴
投资界· 2025-03-30 16:27
4亿人超重肥胖。 作者 | 何驰 编辑 | L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何驰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来源 | 新周刊 (ID:new-weekly) 每次,当老王回家瘫倒在沙发上时,一座圆形的山丘便耸立在沙发中央,那不是别的什 么东西,而是老王的将军肚。 将军肚里囤积着茅台、拉菲、哈啤、大窑橙汁、鸭屎香单丛茶、兰州羊肉串、洞庭鱼头 王、尖叫牛蛙、双井卤煮,以及一堆精美的PPT商业提案和与客户称兄道弟、真真假假 的承诺。 作 为 一 名 营 销 高 管 , 年 近 四 旬 的 老 王 每 年 肩 负 着 要 为 公 司 拉 来 上 千 万 元 广 告 投 放 的 重 任,他的身体为此在北京的酒桌上拼尽了全力,代价是182斤的体重以及一个可以给女 儿当靠枕的将军肚,还有随之而来的胸闷气短和痛风。 最胖省份是河北, 最瘦省份是海南 这些年,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富起来了,中国人也胖起来了。 如果按体重指数(BMI)算,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数介于18.5~24 之间为正常,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即为肥胖。其他肥胖评价指数还包括腰围、腰臀 比、内脏脂肪等。 医生们有句行话,叫"裤 ...
一个400亿独角兽破产了
投资界· 2025-03-29 15:27
基因检测鼻祖23andMe的兴衰 - 公司申请美国破产法11章破产保护 市值从60亿美元峰值跌至1600万美元 [3][7] - 创始人安妮·沃西基出身学术世家 创立首个直面消费者的DNA检测公司 通过名人营销使产品风靡一时 [5][7] - 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谷歌、红杉资本、强生、药明康德等 2021年通过SPAC上市 [3][7] 商业模式与财务困境 - 核心业务为99美元低价基因检测 用户达1500万但复购率极低 市场份额从45%暴跌至15% [7][10] - 2022-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2.72亿/2.99亿/2.2亿美元 同期净亏损达2.54亿/3.14亿/6.67亿美元 [9] - 转型药物研发失败 50种在研药物未达预期 收购远程医疗平台Lemonaid反成财务负担 [10] 致命危机事件 - 2013年遭FDA叫停健康基因报告业务 2018年才获解禁 [10] - 2023年700万用户基因数据泄露 支付3000万美元诉讼和解金 股价暴跌 [10] - 2024年裁员40%并关闭研发部门 创始人私有化提案被董事会否决 [10] 行业警示与延伸案例 - 2024年美国694家公司破产 其中110家为VC/PE支持企业 [12] - 明星案例包括Forever 21运营商、卫星通信公司Ligado 造车独角兽Canoo和Nikola相继破产 [12] - 2024年25%初创公司融资估值持平或折价 创十年新高 [12]
第一批AI毕业生:有人失业,有人年薪200万
投资界· 2025-03-29 15: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最人物 ,作者久期 最人物 . 有人的地方,就有最人物。 AI 已成为大势所趋,各行各业纷纷开启 AI 人才争夺战,"应届生年薪百万,实习生月薪过万"的消息不断登上热搜。 2 0 1 8年,国内3 5所高校率先取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其中大多为实力强劲的9 8 5、2 11院校。此后,高校纷纷抢滩AI赛道,从双非 一本到二本,甚至专科院校,都争相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选一门新兴专业,就像一场赌博,要学会自负输赢。 精英焦虑,二本生无奈。 我们与几位 AI 专业的毕业生聊了聊——当初为何选择 AI 专业?如今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作为第一批 AI 专业的毕业生,是否真的 踩中了时代的红利? 作者 | 久期 来源 | 最人物 (ID:iiirenwu) 总有人能瞧见机遇。 入局 随着De e pSe e k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Artifi c i a l I n t e lli g e n c e,简称 AI)行业再次掀起讨论热潮。 命运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折。 有人迅速拥抱变化,借助 AI 搞钱——卖课、算命、写小说,关于"AI 造富"的故事不断上演;有人则忧心忡忡,思考AI对传统岗位的 冲击。 2 ...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3-29 15:27
深圳国资创新投资政策 - 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2] 上海大规模基金启动 -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正式启动 每只基金规模500亿元 总规模达1000亿元 [3] - 上海将发展并购基金列入重点任务 新组建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 [3] 北京科技产业基金群 - 北京昌平区成立总规模150亿元科技产业基金群 由10支基金组成 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并购、AIC等领域 [4] 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 - 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成立 注册资本596亿元 股东包括财政部、多地政府引导基金及多家军工央企 [5] 地方科创基金动态 - 成都交子中赢基金总规模50亿元 首期20亿元 采用"银行资本+地方国资+民营资本"创新合作模式 [7] - 农银AIC股权投资基金在湖北落地 总规模10亿元 财政资金实现5倍放大效应 [8] - 济南工融国惠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 重点投向高端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9] - 徽商产业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 股东包括联想、迈瑞、奇瑞等知名徽商企业 [10] 特色产业基金 - 成都"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资金到位 聚焦eVTOL整机领域 [11][12] - 广西桂粤大湾区基金总规模超5亿元 采用"1+N"母子基金架构 [13] - 同创伟业设立2亿元种子基金 专注早期科技创新投资 [14] - 康桥资本首支人民币医疗并购基金首关规模超70亿元 目标规模100亿元 [15] 清洁能源与科技基金 - 苹果发起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 承诺投资7.2亿元人民币 目标年新增55万兆瓦时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 [17][18] - 奇安投资新一期产业基金首关规模3亿元 投资人包括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基金 [16] 地方政府基金动态 - 安徽安诚守中基金完成备案 总认缴出资额20亿元 [19]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结果公示 [20] - 山西公开遴选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管理机构 [21] - 南京仙林大学城拟设1亿元高校科创基金 公开遴选管理机构 [22] - 江西弋阳鼎信母基金2亿元 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人 [23] 政策支持与未来布局 - 南京出台九条措施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包括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支持跨地区并购等 [24] - 上海计划到2027年智算云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研究设立算力CVC基金 [25] - 合肥拟设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等产业 [26] - 青岛修订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公开征求意见 [27]
上海国资投了一家独角兽
投资界· 2025-03-28 15:17
上海AI产业版图。 作者 | 刘博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这是一笔鲜少被关注到的融资。 投资界获悉,近日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壁仞科技,数家知名投资 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 项目。 壁仞科技,创投圈并不陌生——身后掌舵者是哈佛博士张文,他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 后来回国连续创业,于2019年创立壁仞科技,闯入AI芯片赛道。走过五年历程,壁仞科 技经历着种种风波,至今已融资超50亿元。 由此望去,上海AI产业版图一一浮现。 张文带队 壁仞要去IPO了 张文,无疑是壁仞科技的灵魂人物。 他拥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早年前曾是华尔街一名资深投资人。2011年,中芯国际 创始人张汝京再度创业,张文受邀回国出任公司CEO。随后在2 0 1 8年,他又担任商汤科 技总裁,主导商汤科技总部落地上海。 目睹着AI芯片的发展大势,张文心中也萌生创业的念头。在他看来,每一个AI应用的底 层硬件都是GPU,GPU会成为像水电煤一样,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而中国最大的 优势之一是数据,AI芯片恰恰最需要场景和数据迭代。在《澎湃新闻》的采访中,张文 曾透露 ...
逃离大厂,80后办下退休证
投资界· 2025-03-28 15:17
行业转型与职场生态 - 媒体行业在2015年后进入地狱级转型期,原创内容生产环境恶化,影响力萎缩导致广告收入收缩,传统媒体人纷纷转向互联网大厂 [8] - 内容主导权从传统媒体人转向算法和资本,内容部门重要性持续降级,负责人从传统媒体人变为内容运营、产品经理直至技术人员 [8] - 大厂通过合同期限设计优化人力结构,典型路径为3年+5年+无限期合同,第8年裁减35岁左右员工以降低解约成本 [8] - 基层员工面临10%强制淘汰率,考核末位直接解约,导致管理冲突甚至暴力事件 [8][12] 大厂组织管理机制 - 中层管理者平均4年更换11任直属领导,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与持续业绩产出 [8] - 公司通过跨部门考试等机制倒逼传统背景员工转型,考核不及格将面临岗位不保 [8] - 降本增效政策下部门整体裁撤成为常态,高级副总裁层级亦难幸免 [11] - 员工留存策略出现极端分化,孕期/哺乳期女员工成为最后保留对象 [8][12] 职业发展路径变迁 - 典型大厂职业轨迹显示,80后员工汇报关系从60/70后传统媒体人,逐步降级为同辈产品负责人直至90后运营 [12] - 头部互联网公司市值在5-6年内实现500-600倍增长,早期员工期权价值达数千万元 [12] - 百万年薪管理者退休金仅5821元/月,收入落差达10倍以上 [5][12] 社保政策与退休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病退政策取消,改为病残津贴制度,45岁退休成为历史 [5][17] - 补缴社保面临企业抵触,某报社拒绝承认劳动关系导致需劳动仲裁,流程耗时5个月 [16] - 实际缴费年限认定存在20年缺口,最终个人垫付15000元完成补缴 [19]
今年最大IPO敲钟,1600亿
投资界· 2025-03-28 15:17
CoreWeave IPO概况 - CoreWeave将于3月2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每股定价40美元,计划融资15亿美元,估值达230亿美元(约1670亿元),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IPO [4] - 公司拥有25万个英伟达GPU,与微软、Meta、OpenAI等签订长期算力协议,其中微软贡献62%营收 [5][7] - 2022-2024年收入从1600万美元飙升至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37%,三年增长近120倍 [5] 创始团队与业务模式 - 由三名大宗商品交易员于2017年创立,初期通过加密货币挖矿积累GPU资源,后转型为AI云服务提供商 [5] - 业务模式为按小时出租英伟达GPU(A100/H100等),相比通用云服务速度提升35倍、成本降低80% [5] - 近期与OpenAI签订5年119亿美元协议,为其提供AI基础设施 [5] 英伟达深度绑定 - 英伟达持有CoreWeave 6%股份,累计投资超2.5亿美元,并在IPO中继续认购 [4][7][9] - 公司成为英伟达首选云服务商,享有GPU供应优先权,首创以H100为抵押品的融资模式 [7] - 截至2024年底通过债务融资129亿美元,其中79亿美元为GPU抵押贷款 [9] AI行业动态 - 英伟达过去五年股价上涨3500%,市值达3.3万亿美元,78%员工成为百万美元富翁 [11] - 国内GPU厂商沐曦集成、壁仞科技等启动IPO,大模型创业门槛升至200亿元 [11] - 行业争议:DeepSeek模型降低算力需求引发泡沫担忧,英伟达市值蒸发4200亿美元;微软、Meta等仍在加速囤积GPU [11]
腾讯一笔投了90亿
投资界· 2025-03-28 15:17
腾讯战略投资育碧新公司 - 育碧宣布拆分旗下《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等核心IP及开发团队成立新子公司,腾讯以11.6亿欧元(约90亿元人民币)获得25%股权,公司投前估值达40亿欧元(约313亿元人民币)[4] - 腾讯注资将用于强化育碧资产负债表,包括偿还债务和辅助新公司运营,育碧保留100%创意控制权和IP所有权,腾讯获无表决权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及重大资产处置否决权[4] - 新子公司将专注于长青化、多平台游戏生态,通过高频内容更新扩展多人游戏矩阵,引入免费游玩接触点并整合社交功能[5] 育碧发展现状与IP价值 - 《刺客信条》系列总销量突破2亿份,最新作《刺客信条:影》玩家人数突破300万,成为系列首发收入第二高作品[4][5] - 育碧近年市值规模仅约20亿欧元,远低于新子公司估值(对应2023-2025财年平均销售额四倍)[4] - 公司联合创始人强调引入腾讯旨在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为IP长期增长创造最佳条件[5] 腾讯与育碧合作历史 - 2018年腾讯曾联合育碧创始人等斥资20亿欧元从维旺迪手中收购育碧股份,截至2023年3月腾讯直接持有育碧9.986%股权,间接持有7.485%股权[6] - 此次投资是继《英雄联盟》开发商Riot Games(2011年4亿美元)、Epic Games(2012年3亿美元40%股份)、Supercell(2016年86亿美元84.3%股权)后腾讯又一重大游戏领域海外投资[6] 腾讯游戏业务表现 - 2024年腾讯游戏业务收入达197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国际市场游戏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7] - 公司管理层表示海外游戏业务占比已接近国内一半,未来将加大投入[7] 中国游戏行业动态 - 《黑神话:悟空》两周全球销量突破1800万套,销售额超60亿元,成为首款商业成功的国产3A买断制单机游戏[7] - 行业呈现国产游戏出海与欧美厂商向中国靠拢的双向趋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