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亮马组合|自下而上,发掘高确定性机会(202505)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亮马组合概述 - 亮马组合是基于策略聚焦观点和行业研究精选推荐的月度金股组合,本期为2025年第5期,更新中信证券5月10大金股组合 [1] - 当前贸易战仍处僵持阶段,中国政策没有强刺激,也不会和美国达成妥协式协议,5月有望迎来前期筹码出清后的交易性机会 [1] - 组合配置方向为先进制造,以及非美国家特别是欧洲方向的需求追踪,包含金融、周期、地产、医药、制造等产业以实现多元化配置 [1] 板块配置策略 - 中美贸易谈判可能进展有限,国内政策是托底和应对式的,4月只是第一波以试验和预防为特征的政策 [4] - 筹码出清相对彻底且对业绩不敏感的主题阶段性占优,市场整体情绪位置不算低,科技板块相对医药和消费更接近冰点,对风偏回升更敏感 [4] - 金股以先进制造为主,关税扰动后投资者对其认可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关注中国与非美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合作,特别是欧洲在国防、基建、能源和工业等领域的需求 [4] - 从组合多元化角度出发,也提示了金融、周期、地产的优质个股配置机会 [4]
消费|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广提速提振内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离境退税政策修订细则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修订细则,从退税商店扩容、商品供给丰富、服务水平提升3方面推出8条举措,加速"即买即退"推广落地[3] - 备案流程简化至5个工作日内,资质放宽至纳税信用M级企业和设立<1年的新店,推动退税网点覆盖特产店/礼品店等中小商家[3] - 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至1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拓宽价格带场景[3] - 新增老字号、非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9类商品,支持培育"城市礼物"等特色产品,优质国货有望受益[3] - 增加退税网点和服务方式,建设全国信息平台,提升便利度[3] 消费政策升级趋势 - 2024年中央及地方持续出台提振消费政策,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任务,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收减负、清理限制性措施[4] - 政策体系涵盖服务消费提质、商圈升级、离境退税等细分领域,形成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合力[4] 离境退税市场空间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较日本/泰国年接待3600万外国游客仍有潜力[5] - 按2019年1.45亿入境游客为基数,假设渗透率5%-15%,对应离境退税人次727-2180万,客单价3000-5000元,销售额达218-1090亿元[5][6] - 中性-乐观情景下可对国内旅游收入产生1.5%-2%的边际增量[6] 受益板块分析 - 购物中心:上海67%离境退税店位于购物中心,国金中心等头部项目单店聚集274家退税店,政策优化将提升整体客流和客单价[7] - 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国中免等龙头在出入境口岸布局的门店将受益于入境游客购物增长[8] - 出行服务提供商:政策优化带动高消费欧美游客回流,创造航空/铁路等出行服务增量[8] - 景区目的地:作为终端消费场景直接享受入境游客红利[9] 核心投资机会 - 传统零售板块中调改转型领先企业、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优质国货品牌商[1] - 具备高端商品聚集能力的购物中心持有方或管理平台[7] - 旅游零售、出行服务、景区等入境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8][9]
智能影像设备|全景/运动相机开创影像新需求,关注品牌龙头及供应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文 | 徐涛 梁楠 智能影像设备聚焦"便携+智能"属性,2 0 2 3年全景/运动相机全球空间近4 0 0亿,且乘风短视频、户外运动等发展浪潮,2 0 2 3 - 2 年有望以1 0%~1 5%的复合增速持续扩容。格局角度看,近年来本土厂商立足突出的产品力、持续迭代的产品矩阵已跻身全球市 场前三。供应链角度,光学+DSP/SOC为智能影像设备核心元件,成本占比超5成,同时AI等软件算法重要性持续提升。看好本 土智能影像设备产业发展,建议关注全景运动相机龙头,以及光学镜头&模组供应商。 ▍ 行业概览:智能影像设备聚焦"便携+智能",全景/运动相机2 0 2 3年全球空间近4 0 0亿。 智能影像设备是集成计算处理能力的便携影像设备,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航拍无人机、可穿戴摄影设备等,相较于传统 影像设备而言在产品形态&外观(更小巧精美等)、拍摄灵活性(更便携等)以及后期处理便捷性(快速剪辑&编辑等)等多 维度均有显著提升。2 0 1 5年前后VR浪潮到来,2 0 1 9年前后短视频平台兴起,2 0 2 2年前后户外运动需求快速成长,智能影像设 备市场受益时代浪潮而迅速增长。 ▍ 竞争格局:本土厂商已跻身全球市 ...
债市启明|2025年再度隐债问责释放什么信号?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财政部通报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 2025年4月18日财政部通报六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这是2022年以来第五次通报 问责范围扩大至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化债不实、保底量和最低量保证、通过国企垫资和筹资等方面 [1][2] - 本次通报涉及隐性债务金额43 70亿元 为2022年以来历次通报中规模最低值 问责地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云南和青海 其中仅河南省非化债重点省市 [3] - 通报时间点为2022年以来最早 此前2022年在5月和7月通报 2023年为11月 2024年在9月 [2] 政府遏制隐性债务的决心 - 通报案例彰显政府"遏增化存"的明确态度 强调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自2024年11月新增10万亿化债资金后 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已得到缓解 [4] - 2023年4季度一揽子化债政策实施后 城投债融资用途限于借新还旧 市场整体呈现净流出趋势 [5] 城投融资趋势预判 - 3号指引规范了城投转型后的发债要求 叠加财政部最新问责案例 预计短期内城投市场融资将维持偏紧趋势 [1][5] - 尽管市场对城投融资边际宽松的讨论增加 但政策层面仍体现融资管控态度 [5]
量化策略|基于基本面量化选股的战胜宽基指数多策略框架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多策略投资框架优势 - 多策略通过分散化利用不同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差异,提升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稳健性,相比单一策略更具优势 [1] - 多策略组合相对中证全指的年化超额收益为13.8%,信息比率为1.5,表现稳健 [1][4] - 单策略之间相关性不高,预期改善组合与均衡弹性、高质量经营、科技TMT和新能源组合相关性分别为0.29、0.13、0.37和0.53,有利于收益互补 [4] 多策略组合构建 - 多策略框架包含三大类全市场选股策略(预期风险、分析师预期改善和高质量经营视角)和两大类产业选股策略(科技TMT和新能源产业链) [3] - 战胜宽基指数多策略框架在指数权重分配上,80%配置在指数成分内,20%配置在其他公司,并超配多策略股票组合权重 [5] 多策略组合表现 - 2014年以来多策略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6.5%、7.3%和8.6% [1][5] - 多策略组合超额收益最大回撤较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分别为7.1%、7.4%和3.8% [1][5] - 行业平均偏离度控制在2%以内,个股偏离度控制在3%以内,相对基准偏离度低 [1][5] - 大多数年份实现正超额收益,仅2021年多策略中证500指数增强跑输基准 [5]
海外研究|“年中美债集中到期”的现实与误读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美债集中到期的现实与误读 核心观点 - "年中美债集中到期"的叙事存在明显夸大,主要压力来源于短债(T-Bills),但T-Bills的高频滚动和"借新还旧"机制使其需求保持稳定 [1] - 中长期美债(T-Notes和T-Bonds)到期分布平稳,无集中到期压力,且美国财政部可通过调整T-Bills发行量应对短期资金需求 [3] - 非美央行在特朗普2.0时期呈现"买短卖长"趋势,导致2Y和5Y美债需求下滑,但T-Bills和T-Bonds需求稳定 [8] - T-Bills ETF资金持续净流入,显示投资者未因集中到期叙事而抛售短债 [13] 美债到期结构分析 - 2024年年中美债集中到期压力主要来自T-Bills,5月到期规模约2万亿美元,但这一规模在2023和2024年属常态 [3] - 美国财政部明确表示可通过调整T-Bills发行量或发行现金管理票据应对短期资金需求 [3] - 中长期美债(T-Notes和T-Bonds)到期分布平稳,发行节奏预计保持稳定,不会形成供给端冲击 [3] 美债拍卖市场数据 - 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非美央行连续四个月卖出T-Notes和T-Bonds,但同期连续三个月买入T-Bills [8] - 2Y和5Y美债拍卖需求下滑反映非美央行缩短久期的策略,而非整体美债需求走弱 [8] - T-Bills和T-Bonds的认购倍数、竞标者获配比例及尾部利差显示需求稳定 [8] 投资者行为验证 - SPDR Bloomberg 1-3 Month T-Bills ETF和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持续资金净流入,表明市场对短端美债需求未减 [13] - 两只ETF分别投资于1-3个月和1年以内期限的T-Bills,资金流向直接反映投资者对集中到期叙事的实际态度 [13]
债市启明|美国财政压力对美债影响几何?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美国2025财年预算决议 - 2025年4月10日美国众议院以216票对214票通过了参议院修订的2025财年预算决议,该决议是国会内部指导文件,设定了政府在特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预期,但不具有法律效力、无需总统签署和直接拨款 [2] - 预算决议主要为后续立法确定财政方向和规模,以及为国会内部的预算协调和审议提供基础,按照《1974年国会预算法》,预算决议应在4月15日前通过,但实际较多财年未有决议通过 [2] - 若无新决议通过,前一决议的支出限额和收入下限会自动在剩余年份延续,或者通过法定形式设立国会预算 [2] 财年预算法案与政府停摆风险 - 与预算决议不同,财年预算法案具有法律效力,规定了政府特定财年的具体支出计划,预计今年预算法案需要在9月30日前通过,否则国会需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避免政府停摆风险 [3] - 预算法案需在新财年开始前(10月1日前)完成立法,否则需依赖"持续决议(CR)"临时拨款为受影响的机构和项目提供临时资金,若政府资金耗尽且临时法案未通过则会导致政府停摆 [3] - 1997年以来,美国联邦预算法案普遍晚于新财年开始时点生效,2025年3月14日国会通过了一项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资金至9月30日 [3] 特朗普减税政策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 2017年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TCJA)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其在2018-2027财年对赤字的净影响为1.1-1.4万亿美元 [4] - 若今年特朗普推动TCJA到期条款延长,赤字压力将进一步攀升,美国税务基金会预计,若将TCJA条款永久性延长,2025-2034财年赤字总额将增加4.6万亿美元 [4] - 虽然美国税务基金会预计特朗普关税政策未来十年可增加1.5万亿美元财政收入,但其仍难以完全对冲减税政策对于赤字的影响 [4] - 国会预算办公室2025年3月报告称,若2017年税收法案被延长且财政政策不变,2054年公众持有的债务将达GDP的214%;若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2054年该债务将超GDP的250% [4] 美债利率影响因素 - 2017年-2018年,美联储加息、减税法案和特朗普关税政策共同促使美债利率上行 [5] - 自2015年末起美联储加息,使10Y美债利率中的实际短期利率预期在2017年-2018年不断上升 [5] - 2017年12月减税和就业法案通过参议院后,10Y美债利率中通胀预期上行,同时市场对美国财政的担忧加剧,推动了期限溢价上行 [5] - 2018年3月,特朗普开始加征关税,进一步推动10Y美债利率中的通胀预期和期限溢价上行 [5] 10年期美债利率展望 - 后续10Y美债波动还需观察特朗普政策、美国经济承压状况和美联储表态,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或一段时间在4.0%以上 [6] - 当前美国通胀预期攀升,若特朗普关税政策及表态无法缓解市场对通胀的担忧,美债资产吸引力会被削弱 [6] - 预计市场对财政压力和通胀风险的担忧,会使美债利率中的期限溢价和通胀预期维持高位 [6] - 后续美债利率下行空间的打开或需等待特朗普对于关税政策转向缓和或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顺利、或者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出现转鸽表态 [6]
新零售|外卖竞争冷思考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文 | 姜娅 杨清朴 单竹岭 近期京东外卖高举高打单量增长亮眼,引发热议。如何展望京东外卖的战略定位及美团的应对策略?我们探讨几种可能路径。 对于外卖行业而言,竞争将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主要玩家加强生态建设,对行业发展有积极价值。从竞争走向来看,伴随单 量规模扩张,竞争将呈现全方位、多要素的局面。复盘外卖市场的历次正面碰撞,补贴短期内对单量增长拉动效应明显,但并 非决定竞争走向的胜负手,而多维度的系统性变量如配送效率、商家供给、用户复购和提频等更为核心。竞争加剧之下,各方 所承担的资本消耗或难以避免,短期或对市场情绪造成扰动。但站在相对长期视角,我们预计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市场生 态良性发展,平台价值有望长期释放。 ▍ 京东加码外卖布局,燃起竞争之余或更利于激发活力、加强生态。 京东2 0 2 5年初以来一直在推进餐饮外卖布局:2月11日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针对5月1日前入驻商家推出全年免佣金 政策;2月1 9日宣布将从3月起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社保;3月2 4日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 0 0万;4月11日推出外卖百亿补 贴,加大补贴力度;4月1 5日单量突破5 0 0万;4月2 2日单量突破1 ...
核电材料|核准大超预期,AI及核聚变等助力核电零部件板块业绩与估值共振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文 | 李超 陈旺 俞腾 郭柯宇 ▍ 国常会核准1 0台机组,数量及核准时间超预期。 据新闻联播4月2 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核电那些事微信公众号,此 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 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 0台新机组。 2 0 2 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 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且此次4月份即有一次性十台机组核 准,我们认为此次核准数量及时间均大超预期。 ▍ 自主可控,国产化龙头显著受益。 核电板块无惧关税变动风险,为进一步保证能源安全,我国早已围绕关键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在役机组安全性能提升、核电 自主软件开发取证等积极推进研发工作,已形成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应能力。根据新华网2 0 2 4年5月1 6日文章 《中核集团: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目前"华龙一号"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 0%。进口替代趋势有望拉动我国自主生 产的核电零部件单位价值量 ...
钢铁|钢铁行业有望进入“供给侧改革3.0”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钢铁行业拐点预测 - 2025年Q1有望成为钢铁行业长期业绩拐点,行业进入减量化发展阶段 [1][3] - 2025年Q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75.1亿元,为2022年Q1后首个盈利季度 [3] - 重点钢铁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6%,钢材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 [3] 供给侧改革与政策推动 - 钢铁行业进入"减量提质"新阶段,国务院强调需从供需两侧发力化解结构性矛盾 [4] - "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为行业当务之急,供给侧改革3.0势在必行 [4] -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发布,细化6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强化产能淘汰升级依据 [5] 产业链利润再分配 - 煤炭和铁矿利润占比从常年超过100%下降至91%,焦炭和钢铁进入微利时代 [6] - 钢铁行业将在产业链利润再分配中受益,整合重组持续推进是关键驱动因素 [6] 供需结构变化 - 2025年Q1建筑用钢筋产量4811万吨(-2.9%),制造用特厚板、中板等产量同比增长超10%(合计3884万吨) [3] - 粗钢产量2.59亿吨(+0.6%),结构优化明显 [3] - 2025年预计钢铁需求弱复苏,地产与基建用钢需求止跌,制造业和出口端保持韧性 [9] 投资机会判断 - 当前处于估值底部和利润再分配初期,是钢铁行业黄金配置时期 [1][9]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供应端收缩超预期将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