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研究|对关税谈判的乐观预期推升亚洲货币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6 08:50
美国2 5Q1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率录得- 0 . 3%,低于预期- 0 . 2%和前值2 . 4%。2 5Q1美国GDP下 滑主要来自关税前"抢进口"导致的进口激增,2 5Q1进口环比增长4 1 . 3%,录得疫情后2 0Q3环比 8 5 . 7%以来的最高值,进而导致净出口对2 5Q1GDP拖累4 . 8 3 p p ts。另外,在DOGE(政府效率 部)的冲击下,政府支出对2 5Q1GDP也有0 . 2 5 p p ts的拖累。私人库存变动是2 5Q1GDP最大的支 撑项,美国经济分析局表示药品和杂项等批发商品的库存增加明显(Th e l a rg e st c o n tri b u t o r t o 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 i n v e stme n t wa s p ri v a t e i n v e n t o r y i n v e stme n t, l e d b y a n i n c r e a s e i n wh o l e s a l e tr a d e ( n o t a b l y, d r u g s a n d s u n d ri ...
策略聚焦|交易事实,而非预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关税战对全球资产价格的影响 - 全球主要股指经历20%至5%回撤后基本修复,印度NIFTY50、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均录得正收益,欧洲STOXX600接近修复(-0.1%)[3] - 大宗商品中工业品(铝、镍、铜)跌幅收窄至-2.9%至-3.5%,但原油和集运分别下跌18.6%和38.3%,反映市场认为关税战对贸易冲击大于股票市场[3] - 中国资产中芯片、端侧AI、港股新消费龙头实现正收益,消费电子和光模块等受冲击板块尚未修复[3] 投资策略原则 - 交易事实而非预期是应对关税战的第一原则,避免基于特朗普动向的预期交易导致波动损失[4][5] - 私募仓位4月初从80.7%降至76.5%,但月底回升至77.5%,高于历史中位水平,显示风险偏好修复[5] - 美股1Q25财报超预期,43%的核心经营指标加速,高于35%的一致预期[6] 5月市场展望 - "为签而签"的双边协议可能成为海外叙事主线,如美乌矿产协议,旨在制造外交成果而非实质性改变[8] - 风险偏好回升或推动A股主题轮动,重点关注低机构持仓主题如多模态AI、AI/AR眼镜、MCP+AI Agent、创新药及可控核聚变[10] - 中美经济二季度末或面临变数,中国4月PMI降至49.0%,新出口订单指数44.7%,对美集装箱量环比下降28.3%[12][13] 长期趋势分析 - 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是确定性趋势[15] - 欧洲强化自主防务与资源储备(铜铝、军工材料、能源基建)将持续[15] - 中国"双循环"政策将加速内需释放(文旅、医疗服务、保险)[15]
海外研究|关税扰动对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已初见端倪(2025年4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表现 - 2025年4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9 8,环比小幅下滑,呈现"中国调整、新兴良好、日韩分化、欧洲企稳、美国承压、加墨收缩"的特征 [1][2] - 亚洲新兴国家制造业表现整体好于欧洲地区,但涨跌互现 [2] 分区域制造业表现 亚洲 - 中国制造业PMI回落至49,韩国回落至47 5 [3] - 印度制造业PMI边际回升至58 2,日本回升至48 7,东南亚地区涨跌互现 [3] 欧洲 - 德国制造业PMI录得48 4,高于前值48 3和预期47 6 [3] - 欧元区GDP季环比增速回升至0以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3] 美洲 - 美国ISM制造业PMI回落0 3个百分点至48 7,呈现"供需回落、通胀抬升、就业市场降温、外贸大幅回落"特点 [1][4] - 墨西哥制造业PMI回落至44 8,加拿大回落至45 3 [3] 出口表现 - 4月韩国出口增速由3 0%回升至3 7% [5] - 3月中国出口增速较前值增加10 1个百分点至12 4%,半导体产业链、家电照明设备、机械与交运设备对出口拉动作用较大 [5] 关税影响 - 关税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已初步显现,美国经济读数或仍小幅回落 [1][4] - 欧元区经济企稳仍受关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1][3]
中采PMI|外贸压力进入验证期(2025年4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制造业PMI表现 - 4月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低1.3个百分点,反映制造业景气度走弱但幅度可控[1][3] - 制造业PMI回落幅度小于前期EPMI(环比下降10.2个百分点)和BCI指数(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3] - 生产端PMI为49.8%,较过去5年均值低2.4个百分点,六大工业行业平均开工率76.5%,环比回落1.6个百分点[4] 内外需与价格压力 - 新订单指数为49.2%,较过去5年均值低1.5个百分点,内需走弱主要因地产链条回落和商品以旧换新效果减弱[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过去5年均值低4.8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减弱拖累明显,4月21日至27日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量环比下降28.3%[4]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较上月回落2.8和3.1个百分点,PPI可能面临下行压力[4] 行业结构分化 - 15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有5个PMI在荣枯线以上,比上月少3个[5]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环比回升9.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回升6.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回升6.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回升2.2个百分点[5] - 大型企业PMI下滑幅度较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较上月回落2.0、1.1、0.9个百分点[5] 非制造业PMI表现 - 4月非制造业PMI为50.4%,较过去5年同期均值低3.6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1%,建筑业PMI为51.9%[6] - 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6] - 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6] 政策应对与经济展望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7]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基建和产业等领域投资增长[7] - 债市观点认为经济基本面对债市形成支撑,资金宽松后利率有望打开下行空间[8]
债券聚焦|数据验证期兼政策窗口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4月债市复盘 - 4月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落地后,长债利率快速下行,10Y国债利率稳定在1.65%附近震荡 [2] - 债市主要交易外需冲击、宽货币预期及股市走弱逻辑,但央行未实施实质性总量宽松操作 [2]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25Q1经济增速超预期,但地产数据仍磨底,宽信用修复进度缓慢 [3] - 政治局会议定调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工具侧重结构性 [3][6] - 需关注关税冲击对外贸数据的滞后影响 [3] 政府债发行与流动性 - 5月国债净融资预计6234亿元,地方债净融资与4月持平,政府债整体净融资处于年内中档水准 [4] - 5月流动性缺口约1500亿元,缺口可控,资金面偏松格局有望延续 [5] - 需警惕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带来的结构性摩擦 [5] 货币政策展望 - 二季度降准优先落地概率较大,降息需观察美联储FOMC决议 [7] - DR001利率较峰值回落30bps至1.65%,仍有下行空间以支持稳增长目标 [11] 债券市场动态 - 债券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2亿元至101004亿元,4月提前结束募集数量增至17只 [8] - 短融信用利差大幅下行14bps,3~5年城投债利差回升11bps,二级债利差下行4.63bps [9] 收益率曲线与骑乘策略 - 当前收益率曲线平坦,预计5月先牛陡(短端下行)后牛平(长端跟进) [12] - 3个月持仓周期下,3~5年AA~AA+信用债骑乘收益0.4%~0.9%,6个月维度国开债收益可达1.24% [10]
公用环保|广州水价价改落地,价格机制理顺有望提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广州市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 - 广州市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将于2025年6月1日落地,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上涨29%,非居民生活用水水价上涨27% [1][2] - 居民生活用水第一/第二/第三阶梯水价分别上调至2.55/3.82/7.65元/吨,涨幅分别为29%/29%/93%,非居民生活用水水价上调至4.40元/吨,涨幅27% [2] 现行水价执行情况及企业亏损 - 广州市现行自来水价格自2012年调整后多年未变,第一档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1.98元/吨,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8位 [3] - 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利润总额从2017年的3.33亿元降至2023年的-3.34亿元,剔除补贴后从2017年的1.88亿元降至2023年的-5.00亿元,自2019年起持续亏损且亏损规模扩大 [3] 成本传导机制与新版管理办法 - 全国供水行业成本年均上涨约3%,而广州现行水价超过12年未调整,成本传导机制不畅是盈利承压的核心原因 [4] - 2021年10月新版《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施行,强化水价市场化属性,明确监管周期为3年,有望理顺成本传导机制 [4] 核心城市调价的催化作用 - 历史经验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调价曾助推2015~2017年19个重点城市调价,一线城市价改对全国水价改革有催化作用 [5][6] - 2024年以来已有上海、长沙、南京、广州、深圳启动水价改革,包括3个一线城市和2个新一线城市,前4个城市调价已落地 [6] 全国水价调价进展 - 自2021年8月新版管理办法发布至2025年4月,国内已有39个市级城市(地区)进行自来水价格调价,2023/2024/2025年1-4月分别有13/12/7个城市调价 [7] - 供水价格政策调整持续推进,有助于改善行业回报偏低问题并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7] 行业展望 - 随着水价政策完善和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整体低回报问题或迎来改观,水务运营类资产有望显著受益 [9]
邀请函丨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砥砺开新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21:16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将于5月28 - 30日在上海举办 会议涵盖主论坛和十一场分论坛 探讨全球局势、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 助力投资者适应市场应对挑战 [3][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5月28 - 30日 [2][3][4] - 会议地点在上海 [2][3][4] - 会议性质是中信证券半年度策略会 是年度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客户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大会之一 [3] - 参会人员超四千人 包括百余位发言嘉宾、境内外研究员、1000余家上市公司、公私募基金等市场参与主体 [3] - 会议形式为主论坛和十一场分论坛 期间安排千余场小范围交流 并通过四个渠道全球同步直播 [4] 经济背景 - 全球经济在多重变局中探索发展路径 大国博弈深化 外部经贸扰动加剧 产业链面临重构 [3] - 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加码贸易壁垒 加剧市场动荡 [3] - 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高质量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3] - 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强化底线思维 备足预案 [3] - 美关税政策可能反复 需提升经济韧性、保护市场主体、团结国际力量 [3] - 后续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 结构性工具瞄准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 [4] - 中国经济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关键节点 中央部署“双循环”战略 重视“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 提振内需 [4] 会议日程 5月28日上午主论坛 - 09:00 - 09:20 公司领导进行主题发言“砥砺开新局” [5] - 09:20 - 10:00 阳阳进行“中美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展望”发言 [5] - 10:00 - 10:40 杨帆进行“全球战略力量格局重构与经济增长”发言 [6] - 10:40 - 11:40 吴心伯进行“中美博弈态势分析与前景展望”发言 [6] 5月28日下午主论坛 - 13:30 - 14:10 赛翔进行“2025年A股市场中期策略展望”发言 [8] - 14:10 - 14:55 刘俊和崔嵘进行嘉宾发言 [9] - 14:55 - 15:40 温舒豪进行“Al + 机器人赋能药物及新材料研发”发言 [9] - 15:40 - 16:20 进行“2025年下半年海外市场大类资产配置”讨论 [9] - 16:20 - 17:00 徐广鸿进行“2025年下半年港股美股策略展望”发言 [9] 5月29日分论坛 - 09:00 - 12:00 “制造业新变局:智能化与全球化的实践”论坛 主持人刘海博、杨帆、郑辰 [10] - 09:00 - 12:00 “传统能源结构优化及未来能源革命将近”论坛 主持人祖国鹏 [10] - 09:00 - 12:00 “全球市场宏观策略专场”论坛 主持人杨帆、玛西高娃 [12][13] - 13:30 - 17:00 “中美博弈与政策应对”论坛 主持人孙超 [11][12] - 13:30 - 17:00 “聚焦医疗健康产业创新趋势”论坛 主持人陈竹 [13] - 13:30 - 17:00 “私募高峰论坛”论坛 主持人余经纬 [13][14] 5月30日分论坛 - 09:00 - 12:00 “贸易战下配置主线的变与不变”论坛 [12][14] - 09:00 - 12:00 “人工智能:算力、模型与应用”论坛 主持人许英博 [14] - 09:00 - 12:00 “‘心价比’驱动下的消费增长新范式”论坛 主持人姜娅、徐晓芳 [14] - 13:30 - 16:00 “行健以智强,共赴新蓝海”论坛 主持人李景涛 [14] - 13:30 - 16:00 “理顺价格机制,挖掘内需红利”论坛 主持人陈聪 [14]
家电|美国加税,家电企业可被“税服”?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梳理 - 2025年特朗普政府3个月内连续四次加征关税,中国整体关税达135%,其中空调/冰箱税率达150%[3] - 第一次加征(2025.1.21生效):中国商品加征10%,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外交谈判暂缓30天)[4] - 第二次加征(2025.3.4生效):中国商品加征10%,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欧盟商品加征25%(生效时间待定)[4] - 第三次加征(2025.4.5生效):全球180+国家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中国商品加征34%,东南亚国家加征26%-49%[4] - 第四次加征(2025.4.9生效):中国商品累计加征71%(50%+21%),其他高关税国家延缓90天[4] 家电产品关税变动详情 - 家用空调关税从2017年的0-2%飙升至2025年4月的150-152%[5] - 冰箱冷柜关税从2017年的0%升至2025年4月的150%[5] - 洗衣机关税从2017年的1-3%升至2025年4月的127-184%[5] - 8450.11.0080编码的大型洗衣机关税最高达184%[5] 家电企业应对措施 - 短期策略:出口型企业提前进行海外备货降低业绩冲击[1] - 长期布局:主要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如美的泰国基地、海尔北美基地、海信墨西哥工厂等[17] - 新兴市场开拓:中东非/拉美市场销售起量,2024年彩电对北美出口占比从2019年的26%降至14%[16] 产能与市场结构 - 中国占全球白电产能主导地位:空调产能占比90%,洗衣机占比80%[6][7] - 北美市场占比:2024年家用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彩电对北美出口占比分别为7%/19%/9%/14%[12] - 出口代工企业测算显示可承担关税比例不超过10%,否则将显著影响毛利率[16] 重点企业海外布局 - 美的集团:完成泰国制造基地建设,推进巴西工厂数字化[17] - 海尔智家:北美基地加大投资,越南AQUA基地实现智能化制造,印尼产能提升30%[17] - 海信视像:墨西哥工厂产能达1000万台,享有USMCA零关税优势[17] - TCL电子:越南产能超700万台,巴西300-400万台,形成全球产能网络[17]
智能汽车|监管加强行业规范,智驾头部公司有望受益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工信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重点包括驾驶辅助(L2)和自动驾驶(L3)的标准制修订 [1][3] - 驾驶辅助(L2)方面,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 [3] - 自动驾驶(L3)方面,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3] - 工信部召开行业会议,规范产业链公司对辅助驾驶的宣发、测试、OTA升级等活动,明确责任界定和产品安全性为监管重点 [3][4] 行业规范与责任划分 - 监管明确L2和L3的宣传界限和责任认定,L2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L3级别有条件自动驾驶则无需驾驶员介入,系统为责任主体 [4] - 产业链公司已开始规范表述,如华为调整为L2组合驾驶辅助,地平线将Horizon SuperDrive表达为城区辅助驾驶 [4] - 车企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安全,华为发布商用L3解决方案,小鹏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定价239元/年),对交通事故承担赔付责任 [4] - 工信部推进试点工作,2024年6月发布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共有9个联合体入选 [4] 技术演进与产品趋势 - 主机厂将收敛软硬件架构以提升产品成熟度,加速数据收集 [1][3] - 激光雷达因夜间识别能力强、精度高、障碍物识别多,有望加速渗透,提升系统鲁棒性与安全性 [5][6] - 理想L6智能焕新版/i8等车型已将激光雷达由选配转为标配,零跑B10搭载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价格下探至11.98万元 [6] - 2024年激光雷达国内渗透率提升至6%(同比+4.3pcts),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12.5%以上 [6]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智能驾驶研发进展领先的主机厂有望受益 [8] - 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因高性价比产品(单价低至1200元)放量,迎来增长机会 [6][8] -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仿真测试服务头部公司及其他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也将受益于行业规范 [8]
晨报|离境退税/隐债问责/亮马组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消费产业 - 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动政策三方面优化:备案流程简化、退税商店扩容覆盖中小商家 提额度降起退点拓宽价格带 退税便利度提升 乐观测算市场潜在空间近千亿级别 [1] - 政策有望提振内需 受益板块包括传统零售调改领先企业 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 出行服务商及景区目的地 [1] A股策略 - 5月亮马组合聚焦自下而上选股 配置方向为先进制造及欧洲需求追踪 组合覆盖金融周期地产医药制造等多元化产业 [2] - 贸易战僵持阶段下 5月或迎来筹码出清后的交易性机会 [2] 家电行业 - 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 家电企业通过海外备货及东南亚墨西哥产能布局应对短期冲击 中东拉美新兴市场起量降低美国订单波动影响 [3] 债券市场 - 财政部第五次通报隐性债务问责案例 违规行为包括PPP项目包装 化债不实 国企垫资等 显示政府"遏增化存"决心 城投融资料维持偏紧趋势 [6] 汽车产业 - 工信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 主机厂将收敛软硬件架构提升产品成熟度 激光雷达渗透加速 L3级自动驾驶获更多资源投入 [7] - 监管规范辅助驾驶宣传测试活动 智驾头部公司有望受益 [7] 科技产业 - 智能影像设备全球空间近400亿 2023-27年CAGR达10%~15% 本土厂商凭借产品力跻身全球前三 核心元件光学+DSP/SOC成本占比超50% [8] - AI算法重要性提升 建议关注全景运动相机龙头及光学供应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