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社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8:23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机器人及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战略核心是放弃低利润的平价车市场 转向高价值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能源业务[4][5][24] - 公司通过构建横跨交通、能源和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 将汽车作为入口 未来盈利增长点集中于自动驾驶服务、储能系统和机器人等高利润业务[24][30][44] 市场份额与竞争态势 - 2025年8月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有率降至38% 创2017年以来新低[8] - 同期在欧洲市场 德国和英国上牌量同比下滑近50%[8] - 中国市场占有率仅5.1% 远低于比亚迪的27.8%[8] 战略转型动因 - 平价电动车市场陷入价格战 比亚迪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业务单车利润降至4800元人民币 较第一季度8800元下降45%[15][17] - 特斯拉当前毛利率为17.2% 若参与价格战将压缩利润空间并削弱研发投入能力[18] - 维持科技公司估值需避免被归类为传统车企 科技公司估值更关注增长潜力与技术壁垒[21] Robotaxi业务规划 - 下一代车型将完全取消方向盘 专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5][30] - 特斯拉FSD车型成本优势显著 售价5-6万美元 较Waymo的20万美元低67%-75%[30] - 试运营数据显示特斯拉打车费用较Uber低31%-67% 其中奥斯汀中央图书馆至服务路线费用低67.35%[31] - 内华达州已于2025年9月11日批准其路测 计划2025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人口[32] - 若部署100万辆Robotaxi 每车年净收入超4万美元 可产生400亿美元年度现金流[3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达万亿美元规模 特斯拉有望获30%-35%份额[32]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马斯克称特斯拉未来80%价值可能来自Optimus业务[34] - Optimus 3原型机拟2025年底亮相 2026年量产 目标成本2-3万美元/台[34] - 按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 硬件销售额可达250亿美元[35] - 每台机器人年服务收入1000-2000美元 100万台可产生10-20亿美元经常性收入[35]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5万亿美元[36] 能源储能业务 - 2024年能源业务收入达100.86亿美元 同比增长67%[38] - 储能交付量翻倍至31.4 GWh 毛利率从20%提升至24.4%[37][41] - 新一代Mega Pack Three产品安装速度提升23% 成本降低40%[41] - 若储能规模达100 GWh 按35万美元/兆瓦时测算 年收入可达350亿美元[40] - 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时 年净利润贡献可达近90亿美元[41] 财务表现对比 - 2024年汽车业务收入770.7亿美元 同比下降6%[38] - 能源与储能业务收入100.86亿美元 服务及其他收入105.34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67%与27%[38] - 全球车辆库存供应天数从16天降至13天(-19%) 超充站数量增长17%至6975座[40]
Meta 为下一轮牛市奠定了基础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8:2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达到475.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98% [1] - 营收增长加速源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定位改进和转化率提升 [1] - 毛利润增长23%,达到390亿美元,表明公司在保持定价能力的同时广告销量增加 [2] - 营业收入增长38%,达到20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一年前的38%提升至43% [2] - 净利润跃升36%,达到183.4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为7.28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31美元 [2]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稀释每股收益达到7.14美元,超出市场预期21.82% [2]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 - 日活跃用户(DAP)增长6.4%,达到34.8亿,相当于本季度新增约2亿日活跃用户 [4] - Meta AI的月活跃用户约为10亿,较2025年1月报告的7亿用户增长40%以上 [4] - 通过将AI助理集成到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为新产品增加超过3亿用户 [4] - WhatsApp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0亿,仅在美国就超过1亿,并且增长迅速 [9] 人工智能与业务转型 - 公司正在从一家广告公司转型为一家销售广告的人工智能公司 [1] - 已构建AI系统和基础设施,使得额外收入几乎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运营杠杆显著提升 [2] - Meta AI助手集成到主要平台,用户无需下载新应用或学习新界面即可使用 [4]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于9月17日发布新款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起售价799美元,预计9月30日上市 [7] - 该眼镜与雷朋合作,外观时尚,配备AI助手、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和增强现实功能 [7][8] - 眼镜采用神经带控制器,利用肌电图技术(EMG)通过手势控制数字界面 [8] - 据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称,2025年上半年该智能眼镜销量同比增长两倍多,显示真实消费者需求 [8] WhatsApp商业化潜力 - 企业现可通过WhatsApp的消息功能投放状态广告,广告被置于“状态”功能中 [9] - 每天有15亿人使用“更新”选项卡查看状态,该功能被视为目前最有价值的数字资产之一 [9] - 业内专家预测到2028年,WhatsApp广告收入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年收入 [10] - 若该应用30亿用户每年带来5美元广告收入,即可产生150亿美元收入 [10] - 即使WhatsApp商业化水平仅达到Facebook的10%,也将成为显著收入驱动力 [10] 市场表现与增长前景 - 公司股价今年迄今上涨34%,过去五年上涨211% [10] - 公司正从移动领域扩展到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每次平台转型都扩大了整体潜在市场 [10] - 市场目前仍主要将公司视为社交媒体广告公司,大部分潜在增长动力尚未反映在股价中 [10] - WhatsApp等业务可能为公司带来巨大增长,但尚未被市场充分讨论 [10]
重磅!美联储重启降息,鲍威尔释放重要信号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下调至4.00%-4.25%,为今年首次降息[3][5] - 本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期货市场此前预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6%[5] - 本轮宽松周期累计降息幅度达125个基点[5] 利率预期变化 - 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共降息三次,较6月预测增加一次,意味着年内还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3][7] - 点阵图显示九名委员预计年内再降息两次,六名委员预计不再降息,一名委员预计降息五次[9] - 联邦基金利率中位预期显示2024年底为3.6%,2026年底为3.4%,2027年底为3.1%,较6月预测低0.25个百分点[18] 政策立场转变 - 决议声明新增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升、就业下行风险增加的表述,删除劳动力市场稳健的措辞[3][5] - 声明特别指出"就业下行风险已增加"和"风险平衡已转变"[6] - 鲍威尔表示本次属于风险管理型降息,因就业下行风险增加导致政策平衡发生转变[3][18] 经济数据预测 - 美联储上调GDP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增长1.6%(6月预测为1.4%),2025年增长1.8%[9][14] - 失业率预计2024年底达到4.5%,此后略有下降[16] - PCE通胀预期2024年为3.0%,2026年降至2.6%,2027年降至2.1%,预计2028年达到2%目标[9][16] 通胀与关税影响 - 预计8月PCE通胀率同比上升2.7%,核心PCE同比上升2.9%[16] - 关税对核心PCE通胀造成0.3-0.4个百分点的贡献,传导过程比预期更慢幅度更小[17] - 鲍威尔认为关税影响可能是一次性的,但存在演变为持续通胀问题的风险[17] 市场影响分析 - 历史数据显示股票在降息后50天中位数涨幅约5%,债券同样受益于降息预期[21] - 美元指数通常在降息前走弱,降息后进入区间震荡[21] - 黄金在宽松政策出台前上涨,实际降息后表现趋于平淡[21]
我们还是低估了英伟达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战略重心从自建云服务DGX Cloud转向平台化算力调度市场Lepton 以化解与云巨头的渠道冲突并掌控AI算力生态入口 [6][11][23] - 公司通过"卖芯片-投资客户-租回服务"模式构建自循环资金链 强化生态黏性并稳定市场价格预期 [13][17][18] - Lepton平台通过聚合跨云算力资源并统一软件栈 试图成为AI算力领域的"App Store" 掌握分配权与数据洞察能力 [21][26][27] 战略转型 - 2023年推出的DGX Cloud月租达36999美元 2024年底其所属的软件与服务收入达20亿美元年化规模 [6][8] - 2024年下半年云厂商大幅降价 AWS对H100和A100实例降价45% 导致DGX Cloud价格优势消失 [8] - 2025年公司不再将数十亿美元云支出承诺对齐DGX Cloud 其角色转为内部基础设施与研发用途 [6][11] - 2025年5月新上线Lepton平台 转型为算力调度市场 避免与AWS/Azure/GCP等云厂商直接竞争 [6][11][23] 生态构建模式 - 投资云服务商并优先供货:2023年向CoreWeave投资1亿美元并优先供应H100 GPU [13] - 租回算力协议:2025年9月与Lambda签订4年15亿美元租赁协议 租用1万台搭载自家GPU的服务器 [15] - 形成资金闭环:芯片销售即时确认收入 租赁支出分期摊销 最小化资产压力 [17] - 通过Nventures投资AI初创公司 绑定潜在算力需求客户 构建创业孵化器生态 [19] Lepton平台特性 - 不直接持有GPU库存 作为需求分发平台连接开发者与云服务商(包括AWS/Azure/CoreWeave等) [11][21] - 整合英伟达软件栈(NIM微服务/NeMo框架) 提供一致开发体验 [22] - 获得AWS和Azure等云巨头支持 通过平台接触额外算力需求 [23] - 实时观测算力任务类型、地域分布、GPU使用频率及价格弹性 辅助商业决策 [26] 市场影响 - 缓解渠道冲突:从直接竞争转为中立调度方 维持与云巨头的芯片销售合作关系 [11][23] - 锚定算力价格:英伟达回租行为变相为AI算力行情背书 稳定市场预期 [18] - 掌控价值链:无论客户选择哪家云服务商 最终依赖英伟达GPU和软件栈 [29] - 潜在挑战:中小云厂商担心客户关系与定价权被影响 推广仍需过程 [26]
埃森哲不应遭受如此不合理的悲观情绪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对埃森哲新订单量下降的过度恐慌导致其股价和估值被严重低估,而公司基本面(收入增长、自由现金流、每股收益)依然强劲,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机会 [1][2][3][4][19][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达到685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连续第三个季度加速增长 [7] - 2025财年预计营收为694亿美元,同比增长6.9%,高于2024财年约1.2%的收入增速 [12] - 预计2025财年每股收益将增长7.7%,达到12.87美元,高于2024财年6.2%和2023财年0.6%的增长率 [12] - 公司持有96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总债务及义务约为82亿美元 [12] 新订单量与市场担忧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新订单量下降2%多一点,至约800亿美元,其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是市场主要担忧点 [5][7] - 新订单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大幅削减IT可自由支配预算,对埃森哲及其同行造成沉重打击 [7] - 联邦采购约占公司全球收入的8%,占美洲地区收入的16% [8] - 历史上,2014-2015年IT服务支出低迷时期也曾出现新订单量大幅下降 [7] 自由现金流与财务健康 -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达102亿美元,增长率为18% [12] - 自由现金流占收入的15%,占订单的12.9% [11] - 每股自由现金价值高达16.20美元,创下纪录 [12][14] - 尽管用于收购的现金配置创纪录(占TTM自由现金的19.6%),但自由现金利润率仍加速至约15% [9][11][12] 估值分析与市场预期 - 公司股价下跌约23%,市值缩水约450亿美元,当前股价约为26财年每股收益的17.2倍 [8][12] - 该估值倍数远低于22财年至24财年期间公司盈利复合年增长率3.6%所对应的26-27倍平均预期市盈率 [15] - 当前估值也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未来12个月收益22-23倍的预期市盈率 [15] - 基于自由现金和收益增长,公司股价至少应达到未来12个月收益的19倍,意味着从当前水平上涨约12%(目标价约266美元) [17] - 若新订单量企稳或加速,估值可能恢复至预期市盈率25倍,意味着未来有47%的上涨空间 [17]
Uber:短短五年从 20 美元涨至 100 美元,下一站是 150 美元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Uber( NYSE: UBER )已不再是过去那个烧钱的高增长企业。得益于其市场领导地位、稳固的客户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司机网络,Uber 已转 型成为一台自由现金流机器。 Uber第二季度报告显示,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其营业利润为1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在过去12个月中创造了85亿美元的自由现 金流。 管理层对强劲自由现金流生成的坚定信心,体现在他们上个月决定批准一项新的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使总授权额度达到230亿美元。在谈 到Uber 对资本再分配的承诺时 ,首席财务官Prashanth Mahendra-Rajah表示: 所以,如果你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一直将大约50%的自由现金流用于回购。我认为这对思考未来几年我们将如何实现 资本回报是一个合理的方法。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准,让我们可以衡量我们每个季度计划的设计。所以你应该可以预料 到,这将是一个多年期的计划。我们每个季度都会积极行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预计 Uber 将在其广告平台上进行增量投资,使商家合作伙伴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定向广告。我们也有理由期待,Uber 为商家提供的广告效果评估指标也将有所改进,这应该 ...
AI日报丨英伟达要做 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路线类似特斯拉FSD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AI市场投资动态 -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其1850亿美元的模型投资组合平台上将美国股票和人工智能的风险敞口翻倍 以牺牲国际发达国家股票为代价增加对美国股票的敞口 调整后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比重为2% [5] - 贝莱德模型团队从基础广泛的美国科技ETF转向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基金 近14亿美元流入iShares AI Innovation and tech Active ETF [5] - Reddit与谷歌公司洽谈另外一份人工智能内容协议 该消息使其股价跌幅从6.5%收窄至不足2.0% [6] 主要公司AI产品进展 - Meta发布新一代雷朋智能眼镜 起售价为379美元 在AI功能演示中眼镜可查看食材并在提示后提供菜谱 [6] - 英伟达内部正在孵化Robotaxi项目 预计投入30亿美金 未来会在美国落地开城 项目将采用全新的一段式技术路线 使用一个端到端神经网络 核心是通过仿真技术形成的世界模型对神经网络进行强化训练 与特斯拉FSD路线相似 [6][7] AI模型技术能力对比 - 微软支持的OpenAI模型组合在2025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世界总决赛中得分足以获得人类第一名 在不到五小时内解决12个算法问题 GPT-5解决前11个问题 实验模型解决最后一个最困难问题 [9] - 谷歌Gemini 2.5 Deep Think正确解决12个问题中的10个 [9] - 赛事中最优秀的人类团队解决了12道题目中的11道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位居第一 东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列前五 哈佛大学排名第六 [9] - OpenAI表示其开发的模型不仅更智能 而且速度更快 价格也更加实惠 让每个人都能通过GPT-5获得强大的人工智能推理能力 [10]
Palantir 的橡皮筋被拉长了,继续坚持可能会很痛苦
美股研究社· 2025-09-17 19:07
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美国商业业务增长71%,美国政府业务增长45% [1] - 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39亿美元,意味着营收同比增长36% [1] 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 - 财报发布后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从158美元涨至187美元,涨幅近18% [2] - 股价在187美元区域遭遇阻力,随后连续5天跌回约158美元 [4] - 9月9日AIPCon会议后,股价攀升至169美元,并超越第二季度看涨反弹后的缺口 [5] - 当前股价较近期高点下跌9.4%,169-170美元成为关键技术水平 [5] - 若能有效突破169-170美元,下一个关键阻力位在187美元区域 [5] - 187美元是52周高点,上次突破尝试遭遇猛烈抛售导致连续五天下跌 [6] 估值分析 - 公司市值4070亿美元,过去12个月净利润7.73亿美元 [7] - 实际市盈率约为570倍 [7] - 要使估值合理,净利润需从7.73亿美元增长约13倍至100亿美元 [9] - 假设40%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需要到2031年才能达到100亿美元净利润目标 [9] - 若盈利增长率降至30%,达到目标将再推迟2年 [12] 市场前景与投资风险 - 当前市盈率已超越最现实的最佳情况预期 [12] - 除非价格大幅下调,否则不再是一项稳健投资 [12] - 若股价突破187美元,可能进一步攀升至240美元,提供42%的潜在收益 [12][13] - 但追求这种可能性风险太大,考虑到技术和估值压力 [14]
苹果vs谷歌:估值和增长让谷歌成为更佳选择
美股研究社· 2025-09-17 19:07
核心观点 - 谷歌相比苹果具有更优的风险回报状况 主要基于其较低估值和更高增长指标 [4][16] - 两家公司均拥有显著竞争优势和强劲财务状况 建议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同时增持 [4][14] 五年表现对比 - 过去五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回报率为94.60% 而苹果回报率为108.60% 微软为158.90% Meta为185.45% 谷歌为219.93% [1] 估值比较 - 谷歌市盈率(GAAP FWD)为23.65 显著低于苹果的32.47 [4][8] - 谷歌市销率(TTM)为7.72 低于苹果的8.82 [9] - 谷歌企业价值/销售额(TTM)为7.51 低于苹果的8.63 [10] - 谷歌企业价值/EBITDA(TTM)为19.81 低于苹果的24.88 [10] - 谷歌市净率(TTM)为7.84 远低于苹果的54.09 [10] 增长指标 - 谷歌每股收益稀释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40% 显著高于苹果的2.85% [10] - 谷歌息税前利润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31% 远高于苹果的3.24% [11] - 谷歌收入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12% 高于苹果的1.78% [12] - 谷歌收入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47% 高于苹果的8.33% [12] - 谷歌每股收益稀释(前向)增长率为22.21% 高于苹果的9.03% [4][12] 盈利能力 - 谷歌息税前利润率(TTM)为33.16% 略高于苹果的31.87% [12] - 谷歌净利润率为31.12% 高于苹果的24.30% [14] - 苹果股本回报率为149.81% 显著高于谷歌的34.83% [13] - 苹果总资产回报率为28.78% 高于谷歌的21.62% [14] 财务实力 - 谷歌现金状况为951.5亿美元 高于苹果的553.7亿美元 [15] - 谷歌总债务与股权比率为11.48% 显著低于苹果的154.49% [15] - 谷歌阿尔特曼Z得分为11.61 高于苹果的10.00 [16] 业务构成 - 苹果对iPhone依赖度较高 iPhone占收入47.40% [15] - 谷歌高度依赖广告业务 该部门占收入73.98% [15] 市场表现 - 苹果24个月贝塔系数为1.12 高于谷歌的1.07 [15] - 苹果60个月贝塔系数为1.11 高于谷歌的1.01 [15] - 谷歌空头利率为0.74% 略低于苹果的0.86% [16]
AI日报丨瑞士央行狂买美股:科技七巨头达516亿美元,持仓量近该国GDP五分之一
美股研究社· 2025-09-17 19:07
AI行业投资动态 - Salesforce宣布到2030年对英国业务追加投资20亿美元[5] - 微软、英伟达、谷歌、OpenAI和CoreWeave等美国科技企业承诺共同投资310亿英镑(约423亿美元)用于提升英国AI基础设施[5] - 微软宣布2025-28年间在英国投资300亿美元,其中150亿美元为资本支出[5] 机构持仓分析 - 瑞士国家银行美股持仓规模达1670亿美元,覆盖超过2300家上市公司[5] - 科技七巨头(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英伟达、字母表、特斯拉)占据其516亿美元仓位,其中苹果持仓近100亿美元,英伟达持仓超110亿美元[6] - 瑞士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至8550亿美元,规模可比主权财富基金[6] AI硬件与存储前景 - 伯恩斯坦预测2030年企业推理市场价值达1.3万亿美元(2025-30年复合增长率67%)[10] - 数据中心存储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3%,HDD和NAND制造商将受益[12] - 希捷作为HAMR技术领导者占据优势地位,Sandisk因新内存范式回归将显著增长[12] 企业投资机会 - 苹果被视为"智能革命门户",在AI领域占据最佳收益地位但执行风险最大[10] - 戴尔因AI服务器推动预计实现显著盈利和自由现金流增长[11] - IBM通过创新投资在量子计算领域可能成为领导者[12] 行业挑战与中性观点 - 惠普企业和超微电脑面临执行挑战和估值担忧[11] - 惠普终端市场存在结构性挑战[12] - 西部数据因热辅助磁记录转型阻力获中性评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