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搜索文档
外卖战挤压利润,美团驶入阵痛期
雷峰网· 2025-08-28 19:06
核心观点 - 美团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6.8%至3.65亿元 主要受外卖业务激烈竞争和补贴增加影响 [2] - 公司预计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将出现大规模亏损 因竞争对手补贴保持历史高位且公司需加大投入应对 [3] -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 公司仍优先将现金用于核心业务投入并推进海外及新零售业务扩张 [7][10] 财务表现 - 二季度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下滑96.8% 调整后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89% [2] - 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7% 增速较以往放缓 [3]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37亿元 同比减少115亿元(降75%) 环比减少98亿元 [5] - 单季营销费用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25亿元 同比大增51.8% [6] 业务竞争态势 - 外卖业务5月单均UE归零 6月单均亏损1.4元 预计三季度单均亏损扩大至2元 [2][8] - 淘宝闪购7月日均单量达7500-8000万单 与美团单量差距缩小但美团仍略高 [2][8] - 竞争对手单均补贴更高:淘宝闪购C端补贴约6元/单 算上履约端补贴可能达8元/单 [8] 成本结构分析 - 配送服务收入237亿元同比微增2.8% 增速较以往20%大幅放缓 [6] - 销售成本614亿元环比增加77亿元 主因骑手补贴提高及新业务扩张 [6] - 佣金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2.9%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0.5% 增速均放缓 [6] 新业务发展 - 新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19亿元 但环比收窄(上季度亏损23亿元) [10] - Keeta已在香港取得第一市场份额 沙特进入前二并扩展至卡塔尔 巴西处于调研阶段 [10] - 小象超市计划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预计可实现3%的利润率 [10] - 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处于早期阶段 定位新线下业态 [11] 资金与战略 - 公司现金储备1700亿元 为应对竞争提供缓冲 [14] - 资金优先用于核心业务投入 市场有利时考虑回购 [7] - 海外目标为十年实现1000亿美元GMV 但被投资人视为长期计划 [10]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雷峰网· 2025-08-28 19:06
文章核心观点 - SHEIN的核心底层能力是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方法论 而非销售能力[1] - 公司通过十年积累实现柔性供应链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支撑前端流量并扶持产业带工厂[5] - 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直接连接消费者与工厂 实现需求驱动、小单快反和低库存运营[11][12] - 供应链赋能涉及技术工具研发、人才培养和绿色创新 带动产业链系统性进化[26][33][47] 市场需求驱动体系 - 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全链路系统 覆盖设计、测款、生产到物流环节[11] - 解决三大核心问题:工厂高效低成本上新、小批量快速翻单最大化销售价值、小单测试实现低库存[12] - 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 行业平均水平达30%[17] - 通过实时市场反馈调整产量 爆款返单超70万套[17] 供应链技术赋能 - 2023年至2024年6月研发170+项工具设备 获得25+项专利[28] - 珠绣生产工具提升效率30% 解决传统人工敲珠效率低下问题[28][29] - 精益工具平均提升工序效率80% 如螺旋拉筒解决鱼骨易破难题[30] - 数字化改造使供应商工厂产值连年翻番 爆款产品销量超100万件[16] 人才培养与产业带改造 - 设立五大培训道场覆盖面料审核、质检、精益等环节[35] - 两年多开展近1400场培训 采用专场攻坚和送教上门模式[37][39] - 帮助超210家工厂完成52万平米厂房改造 受益人数近3.3万人[43] - 2023年宣布5年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 截至2024年底已投入2.5亿元[43] 绿色技术创新 - 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38万件 同比增加90%[49] - 水循环技术节省113万吨水 相当于22.6亿瓶500毫升瓶装水[49] - 2023年光伏电量使用超6500万度 同比增长150% 减碳超3.5万吨[53] - 联合开发再生涤纶解决方案 扩大回收材料范围[51] 产业生态影响 - 平台覆盖近400城产业带 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58] - 带动产业链向高效低耗方向进化 实现标准化和精益化[31][47] - 重塑产业生产逻辑 通过系统输出、资金扶持和组织赋能[45]
越野车也有端到端智驾,坦克500智驾版35.5万元起上市
雷峰网· 2025-08-28 16:1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坦克500智驾版正式上市 定位全场景智能豪华越野SUV 旨在拓展更多用户群体[2][4][5] - 推出两个版本 Hi4-Z智享版售价37.5万元 Hi4-T智享版售价35.5万元[4] - 车身尺寸5078×1934×1905mm 轴距2850mm 提供5座布局[5] 智能驾驶系统 - 搭载第三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 采用英伟达Orin X芯片 与元戎启行合作算法[6] - 基于九州超算中心 总算力达3 EFLOPS 配合SEE端到端大模型 具备泛化与自学习能力[6] - 全车布置27个传感器 含激光雷达 支持无车道线行驶 高速制动避险 对静止车/行人/锥桶刹停速度分别达120/100/90km/h[8] - 支持复杂场景处理 如收费岗亭 待转区 掉头 环岛 以及200多种车位识别 3km记忆泊车 跨楼层泊入泊出[9] 智能座舱与交互 - 搭载Coffee OS 3智慧空间系统 基于自研座舱域控平台V4 采用高通8295芯片[11] - 提供6屏互联 含中控 仪表 HUD 后排娱乐屏 支持多应用分屏与三指滑屏跨屏共享[11][20] - 内置Coffee GPT大模型 支持四音区语音交互 唤醒速度0.298s 覆盖300+功能指令[13] - 支持Coffee Air Touch红外手势控制 后排可隔空操作娱乐屏 以及Coffee Link覆盖95%以上国产手机互联[13] 动力与续航 - Hi4-Z版搭载59.05kWh三元锂电池 WLTC纯电续航201km 综合续航1096km 零百加速4.6秒 综合油耗0.76L/100km[4][16] - Hi4-T版峰值功率130kW 峰值扭矩495Nm 快充时间16分钟 充电速度提升30%[4][16] - 提供三种动力架构 覆盖插混 增程与燃油 满足不同使用场景[16] 舒适性与配置 - 内饰采用天然NAPPA真皮 二排支持大角度调节和纯平放倒 最大储物空间1489L 前后排配备通风 加热 按摩功能[18] - 配备5.4L冷暖冰箱 温度调节范围-6℃至50℃ 以及Coffee AI Sound音响系统 12+2扬声器配合960W功放[22] - 提供50W双无线快充 多接口电源 怀挡设计 以及新增Coffee Night Vision远红外夜视系统 夜间识别120米内车辆 90米内行人[13][22] 市场背景与战略 - 坦克品牌1-7月累计销量123680辆 较去年同期134720辆同比下降8.19%[23] - 通过端到端智驾和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升级 旨在拓展用户群体 吸引城市通勤用户[23]
追觅造车:中国品牌的全球进击
雷峰网· 2025-08-28 16:14
文章核心观点 - 追觅科技正式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2] - 公司选择从超豪华赛道切入全球市场 寻求差异化竞争[2] - 追觅造车是长期战略布局而非临时决策 目前同时满足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国际维度三大成熟条件[5][7][8] - 公司将通过技术积累和全球化优势实现高端市场突破 目标在产品性能、智能化体验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领先对手10%-20%[20][2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下半场血海竞争 预计最终存活车企不超过十家[2] - 202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达60% 较2023年提升9个百分点[11] - 售价2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占比从2023年36%攀升至2024年41%[11] - 百万级SUV市场仍被海外品牌垄断 2024年销量前十中仅仰望U8一款国产车型[18] 追觅造车战略规划 - 产品定位世界最快性能超豪华纯电车型 主打全球市场而非中国市场[2][20] - 采用技术溢价策略切入高净值用户市场 放弃性价比路线[21] - 依托现有全球销售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地区 线下渠道超6000家 服务3000万家庭 会员1100万[13] - 利用高端清洁电器领域经验 具备触达高净值用户能力[13] 技术储备与产业链优势 - 已组建千人规模造车团队[15] - 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授权3155件 在高速数字马达/AI交互/传感控制实现车规级突破[15] - 研发量产20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 将应用于车规级超级马达[22] - 借助中国成熟新能源产业链 可快速布局全球研发制造基地[14] 全球化基础 - 海外业务占比极高 在发达国家建立强势品牌认知[8] - 扫地机器人在瑞典/挪威/瑞士/芬兰市占率超45%位居第一[9] - 洗地机在芬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市占率排名第一[9] - 产品成功立足全球 通过极致性能和智能化突破欧洲市场[9] 市场机遇判断 - 行业竞争焦点从新能源化转向智能化与高端化[11] - 特斯拉光环褪去 中国自主品牌在多国市场实现超越[8] - 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供应链和工程师红利显著[9] - 合资品牌开放中国团队自主研发权 主动与科技公司合作[9]
全新小鹏P7上市:21.98万元起售,VLA大模型9月上车,目标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前三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08-28 08:34
" 经历了上千场激烈的会议,1259 版设计方案,全新小鹏 P7 能 否超越前代? " 作者丨韦艳娇 编辑丨田哲 颠覆想象 回到未来 THE FUTURE IS NOW X 2020年,小鹏汽车凭借首款小鹏 P7,打出一记漂亮的进攻。其以独特的辅助驾驶体验、先锋的轿跑造型和标志性的鹏翼门,让这款车迅速成为小鹏的爆款,也带动小鹏实现连续 13 个月交 付同比翻倍的高速增长。 五年后的 8 月 27 日,小鹏汽车推出全新小鹏 P7。全新 P7 的登场,不仅意味着要超越一代热销车型的高光时刻,更意味着在当前残酷的竞争中,必须拿出一款几乎"看上去不犯错误"的产 品。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所说,这已成为汽车行业越来越多从业者的生存法则。 发布会开场,何小鹏动情地回顾过去十年的小鹏汽车发展之路。他提到,选择 8 月 27 日推出全新小鹏P7并非偶然,这一天对小鹏来说已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2017 年何小鹏入职公司, 2020 年小鹏登陆纽交所,2024 年 MONA 上市并成为 A 级轿车销量王者。 对于全新小鹏 P7,何小鹏说,新 P7 的研发历程,经历了上千场激烈的会议,1259 版设计方案,"倾注了非 ...
大众点评入场,树立外卖界「品质堂食商家」标准?
雷峰网· 2025-08-27 19:36
核心观点 - 美团在大众点评App首页上线"品质外卖"频道 主打真评价 真堂食 真品质 通过集中展示高分优质堂食商家并提供大额优惠券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外卖的需求 同时为商家提供增量渠道 [1][4][6] - 大众点评凭借多年积累的真实用户评价和严格商家筛选机制 成为品质外卖的参考系 其评分规则透明 榜单公信力强 为品质外卖提供可靠性支撑 [10][11][15] -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增长 2023年规模达4956亿美元 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14.5% 2024年预计超11% 中国外卖渗透率达28% 消费者对安全可溯源 强履约的外卖服务需求提升 [3][4] 市场背景与需求 - 外卖订单从年初1亿单飙升至2亿单 存在真实需求待挖掘 线下生意严峻背景下外卖成为餐饮企业新增长渠道 [2][3][4] - 大众点评核心用户为一二线城市精致白领 与品质外卖高需求用户高度重合 平台提供18元无门槛券 满25减15 满38减20等大额优惠提升体验 [6][17] 品质保障机制 - 商家筛选要求拥有堂食或线下自提能力 通过官方和用户多方校验资质 品质外卖频道限制上线高分商家 标准较收录更严格 [10] - 星级评分基于用户到店体验后真实评价 无关合作 不接受购买 过去一年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美食搜索达78亿人次 [10] - 建立严格刷好评识别机制 如同图片不能跨账号使用 好评榜考虑评价诚信度 时间 质量 数量等多因子 热门榜剔除疑似作弊数据 [11] 生态与行业影响 - 衍生必吃榜 黑珍珠榜 必点榜等公信力榜单 以及热门榜 好评榜 口味榜等细分榜单 从城市 行政区 商圈等多维度排名 提升商家曝光 [6][11][14] - 线下优质堂食商家通过外卖获得线上增量 同时吸引堂食新客 拉动线下经营 线上反哺线下 即时零售与传统零售不存在替代关系 [14] - 已有外卖平台要求入驻商家大众点评评分高于3.8分 平台成熟系统成为行业借鉴方向 [15] 战略布局 - 美团与大众点评持续打通融合 美团外卖已融入大众点评到店用户评价 依托美团数百万骑手履约网络 满足配送服务需求 [7] - 品质外卖入口调整至首页显眼区域 与美食排行 免费玩等同列 流量优势明显 平台投入决心显著 [1][17]
对话华为老兵向国华:出海八大坑,一坑两千万丨鲸犀百人谈Vol.41
雷峰网· 2025-08-27 19:36
核心观点 - 全球化窗口期正在收窄 未来三年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窗口期 当前是未来三年的最佳起点 [1][3] - 出海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企业面临"出海找死"与"不出海等死"的抉择 华为用38美元第一单和后续千亿级海外收入证明出海价值 [3][8][21] - 软件行业是被低估的出海黄金机会 海外毛利水平达80%以上 销售收入约等于净利润 [6][37][39] 华为出海历程 - 1996年出海俄罗斯遭遇天崩开局 三年时间整个海外市场只有一单 金额仅38美元 [2][8] - 在非洲面临深层信任危机 客户认为中国产品不行 早期投标100多个只能中几个 [2][9] - 亚非拉市场平均拓展周期8-10年 欧美国家需10-15年 非洲团队深耕10年才有所成就 [2] - 海外销售模式与国内差异巨大 曾因验收标准不明导致项目完成80%但收款不足20% [10] - 投入8年时间进行IFS财经体系变革 解决合同与交付不一致问题 提升业财融合能力 [10][11] 当前出海环境变化 - 出海时间窗口大幅缩短 消费电子行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方式只需3-6个月完成初步布局 B端市场缩短至3-5年 [3] - 出海真实成功率不足20% 企业面临八大坑 平均每个坑代价约2000万人民币 [3][22] - 海外整体毛利水平比国内高10-15个百分点 智能制造业高15-20个百分点 医疗医药行业高30% 软件行业海外毛利达80%以上 [6] - 美国市场毛利比国内高30%以上 拉美市场高25% 东南亚高5%且竞争激烈 [6] 出海战略与风险管控 - 选择国家是关键第一步 华为俄罗斯案例和某企业在越南2亿建厂纠纷案例说明选错国家代价巨大 [8] - 合同质量决定80%利润 需深入学习《国际商法》 明确付款币种、回款里程碑、验收方式及高风险条款 [12][24][25] - 建立风险评估评审体系 吃透当地商法规则和劳动法 实现低风险低成本出海 [12][13] - 给予一线充分授权 避免国内流程生搬硬套 某建材企业因合同审批两月错失客户 [14] 行业出海机会分析 - 软件行业最适合出海 国内毛利40%-50% 海外达80%以上 1000万美元合同成本仅70万人民币 [6][37] -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主导方向 预测比亚迪2030年超丰田成全球销量第一 [40] - 低空经济、AI硬件在老龄化严重的欧美日韩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40] - 医疗医药、半导体、光伏、高铁存在反杀机会 芯片从年进口2000-3000亿美元转为反向出口1500亿美元 [40] 区域市场与人才策略 - 南部地区成为出海新热点 新疆覆盖中亚五国 山东覆盖韩日 长三角覆盖全球 [41] - 人才是出海关键因素 亚马逊带动深圳500万跨境电商人才 某宁波企业为人才迁址深圳 [42] - 头狼选择以内升为主 符合画像即派往海外实战磨砺 高端人才需主动猎取 [32] - 留人机制需薪酬到位、充分授权和发展空间 海外本地化率超70% 高峰时数万本地员工 [34][35] 特殊风险应对 - 货币贬值时采用三方易货方式 华为在津巴布韦用通讯设备换烟草再卖中国公司 [29] - 极端贬值时快速转出资金或购买黄金固定资产 华为进口阿根廷红酒牛肉形成新产业 [29] - 90%以上公司无需过度担忧地缘政治 优先考虑合规打开当地市场 [18] - 产品过硬是应对制裁基础 华为加大研发投入 快速调整市场策略 守住国内基本盘 [19] 窗口期判断 - 2025-2027年为最佳出海窗口期 市场容量有限 后入局者难度加大 [43] - 跨境电商黄金期仅四五年 海外TikTok时代刚起步 国内抖音红利已过 [43] - 水质改善和AI医疗等造福全人类的领域存在巨大未开发市场机会 [44]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
小鹏 MONA 凭什么能卖爆?
雷峰网·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通过收购滴滴达芬奇项目打造的MONA M03车型实现销量逆转 成为公司关键增长支柱 并推动财务指标显著改善 [4][7][45] - MONA M03成功因素包括精准定位10-20万元价格带空白市场 年轻化设计 以及高性价比智能驾驶功能 [23][28][38] - 滴滴因造车投入产出不匹配及牌照问题放弃达芬奇项目 小鹏通过成本优化和智驾功能整合实现产品升级 [18][20][21] MONA M03市场表现 - 2024年8月上市52分钟大定破万 48小时超3万辆 截至2025年7月累计交付15万台 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 [4][7] - 推动小鹏月交付量从不足万辆跃升至3万台 2025年上半年交付197189台 超2024年全年 [8] - 占小鹏总销量超50% 单月销量占比达三分之一 [8][47] 小鹏收购背景 - 2023年8月以54亿元收购滴滴达芬奇项目 获得3.25%股权 [8][15] - 收购前小鹏市占率从2021年11月4.13%降至2024年1月1.24% 缩水近70% [7] - G9和G6车型未达预期 陷入销量低谷 [7][42] 产品定位与优化 - 切入10-20万元价格带 A级纯电轿车市场 该市场占中国乘用车销量近50% [23] - 小鹏优化成本约1万元 调整SKU取消Pro版本 增加Max版支持城市NGP [20] - 增加电动弹开门把手 电动尾门 提升油漆和内饰品质 [20] - 整合小鹏智驾技术 包括泊车和SR感知现实功能 [21][38] 滴滴造车历程 - 2021年启动达芬奇项目 下设C线(MONA轿车)和D线(网约车) [10] - 曾与理想合作D01 MPV项目因资金链断裂终止 与比亚迪合作D1车型交付仅1.3万辆 [11][13] - 项目两年亏损34亿元 研发仅推进至准量产阶段 [18] - 初始产品定义聚焦"绝对漂亮 真的智能 超高性价比" [32][34] 财务影响 - 2024年Q2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2023年同期12.8亿元) [45][46] - 汽车毛利率提升7.9个百分点 连续八个季度增长 [46] - 预计2024年Q4实现盈利 [47] 未来战略 - 通过MONA争取时间窗口 控制亏损并投入智驾研发 [43] - 计划2026年量产L4级别车型 试点Robotaxi服务 [47] - 即将发布新车型P7 目标成为下一爆款 [47]
又一家科技企业「砸钱」搞激励,追觅单月发近4000万奖金,多名员工获6位数奖励;某车企暂停自研电池并裁员;京东官宣进军团播
雷峰网· 2025-08-27 08:34
华为汽车技术 -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强调华为汽车稳定性优于某些玩漂移的竞品 暗示其底盘技术领先[2] - 华为自主研发iDVP平台实现传感器分层解耦 途灵平台感知协同件数量达传统底盘三倍[2] - 余承东曾称部分车企产品不符合华为质量标准却仍在海量发货 并提及"看完一身冷汗"[3] 追觅科技激励机制 - 公司6月发放额外奖金超2200万元 7月奖金近4000万元[3][4] - 过去三个月有3个团队获百万奖金 多名员工个人获6位数奖励[4] - 截至Q2季度26支团队瓜分888万现金 75位员工获"直升机奖"人均月薪加1.2万元[4] - 员工数量2024年超4500人 2025年近7000人 2024年营收达150亿元(海外超80亿元) 估值200亿元[4] 京东直播创新 - 七夕期间试水团播模式 采用男团女团PK形式探索直播带货[7] - 2024年网络表演行业营收规模达2126.4亿元 预计2025年团播市场规模达150亿元 团播间数量达5000-7000个[7] - 此次试水与全球购业务"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相关 显示对跨境电商重视[7] 360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27亿元 较上年同期36.92亿元增长3.67% 结束持续下滑态势[11] - 互联网广告及服务收入21亿元 智能硬件收入3.53亿元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9亿元 安全业务收入2.54亿元[11] - 研发费用15.65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0.89%[11] 寒武纪市值表现 - 截至8月25日收盘股价1384.93元/股 单日涨幅11.40% 5日涨幅超45% 市值达5794亿元[14] - 创始人陈天石持有29.63%股份 市值1541亿元 成为南昌首富[14][15] - 公司从创立到IPO用时不到五年 发行价64.39元/股对应市值257.62亿元[15] 保时捷电池战略调整 - 暂停自主研发高性能电动车电池项目 因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及缺乏经济可行性[23] - Cellforce部门将缩减运营规模 预计裁员约200人(原部门约300人) 剩余员工或转至大众PowerCo[23] - 原计划德国工厂年产能1吉瓦时(供1万辆Taycan) 现计划搁置[23] 特斯拉法律纠纷 - 拒绝6000万美元和解方案后 被判赔2.425亿美元(约17.4亿元人民币)[24]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在2019年致命车祸中承担1/3责任 需支付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及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24][25] - 事故原因系Autopilot在不适用路段被激活且未充分警示驾驶员分心[25] 人机交互设备竞争 - vivo进军MR领域 荣耀研发MR设备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 华为/OPPO涉足AR/AI眼镜[22] - 苹果MR头显曾销量遇冷且停产 小米AI眼镜遭遇退货潮[22] - 手机行业布局新赛道反映增长焦虑 旨在抢占人机交互下半场机遇[22] OpenAI市场扩张 - 向印度教师学生免费发放50万个ChatGPT Plus账号 为迄今最大教育举措[26] - 推出印度专属订阅套餐月费399卢比 支持UPI支付[27] - 与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合作启动OpenAI Academy 向50家初创企业提供10万美元API credits支持[27] - 全球3亿月活用户中印度学生占比显著 新德里办公室将于年内启用[26][27] 百度AI产品动态 - 正式上线AI搜索应用"梯子AI" 主打无广告智能搜索 整合多模型能力[21] - 考虑发行点心债融资约40亿元人民币(5.59亿美元) 最终规模不超45亿元 含3.5年期债券[21] 腾讯光子工作室扩张 - 日本大阪开设第二分部 由卡普空30年老将伊津野英昭领衔[22] - 约40名员工中三分之一来自卡普空 含多位《鬼泣》《街头霸王》核心开发者[22] - 正开发一款"3A动作游戏"[22] 手机厂商功能竞争 - OPPO ColorOS适配铁路12306服务 支持流体云/负一屏等功能[20] - 苹果/华为/OPPO/vivo均已适配 荣耀/魅族/小米官宣近期接入[20][21] - OPPO设计总监透露有厂商因未及时上线服务遭用户差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