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IPO
icon
搜索文档
资深金融记者:人工智能热潮恐是泡沫前兆,市场崩盘终将到来
美股IPO· 2025-10-13 18:19
市场前景与泡沫比较 - 当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市场与1929年大崩盘及历史上的泡沫有相似之处,一场市场崩盘终将发生[1][3] - 市场正处于两种可能性之间:要么是由AI股票推动的非凡繁荣,要么是一切都被高估了[3] - 当前AI泡沫的规模已达到互联网泡沫的17倍,是2008年房地产泡沫的4倍[4] - 目前很难否认市场正处于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房地产泡沫的境地[3] AI投资热潮的性质 - 当前的经济和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浪潮,目前有数千亿美元正被投资于人工智能[5] - AI热潮正在几乎是人为地支撑着经济,其性质是淘金热(长期生产力跃升)还是糖兴奋(短暂投机狂热)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揭晓[3][5] - 由单一主题驱动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始终暴露在风险之下[5] 加剧市场脆弱性的因素 - 监管护栏被拆除、市场对债务日益增长的依赖加剧了市场脆弱性[3][6] - 近期允许私募股权投资进入401(k)退休账户的政策变化为潜在危机埋下伏笔[6] - 危险在于多个风险因素(投机、债务增加、监管放松)的叠加效应,而非市场立即崩溃[7] 行业专家观点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对美国股市即将出现的回调比其他人担忧得多[4] - 金融市场的本质在于信心,而信心的崩溃往往是突然且迅速的[7]
Vision Air项目黄了?苹果被曝转攻智能眼镜,与Meta抢占平价市场
美股IPO· 2025-10-13 18:19
面对售价3500美元的Vision Pro市场表现未达预期,苹果或将对其穿戴设备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公司被曝搁置更平价的头显项 目——"Vision Air",转而将资源集中于开发更具大众市场潜力的智能眼镜,这可能使其与Meta在该领域展开直接竞争。 10月12日,著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在彭博专栏发文称,面对售价3500美元的Vision Pro市场表现平平,苹果可能会搁置更 平价的头显项目,转而将资源集中于研发一副更轻便、更主流的智能眼镜。 这一低成本的Vision Pro头显被外界猜测为是"Vision Air",该头显将更轻、更便宜。但苹果公司已将部分从事该项目的工程师重 新分配至一个专注于研发智能眼镜的团队。 而这一转变不仅暴露了售价3500美元的Vision Pro在通往大众市场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也预示着苹果将与Meta等竞争对手在更 具潜力的智能眼镜领域展开正面交锋。 战略转向:从"小众"到"大众" Gurman分析认为,苹果的DNA决定了它并非一家追逐小众市场的公司。其巨大的成功建立在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销 量达数千万乃至上亿台的主流产品之上。 竞争格局:与 ...
三年3500亿!高盛大幅上调腾讯资本开支预期,看好云业务提速
美股IPO· 2025-10-13 18:1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重申对腾讯控股的买入评级并将12个月目标价从701港元上调至770港元 [3] - 腾讯股价今年迄今上涨51%跑赢同期恒生科技指数44%的涨幅 [3] - 高盛给出腾讯在基本牛市和熊市情景下的估值分别为770港元846港元和541港元认为风险回报状况偏向积极 [7] 估值水平 - 腾讯当前估值对应2026年预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市盈率为19倍若剔除其投资组合则为16倍 [1][7] - 腾讯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市盈率为22倍低于Meta的24倍和谷歌的23倍等全球科技巨头 [7] - 截至发稿腾讯股价为629港元每股 [7] 人工智能赋能与进展 - AI能够赋能腾讯的几乎所有业务线包括游戏广告金融科技云服务和电子商务 [1][9] - 腾讯自研的混元图像大模型Hunyuan Image 30在权威排行榜LMarena上排名第一表现优于包括OpenAI旗下模型在内的全球领先同行 [9] - 腾讯AI应用元宝App的日活跃用户在第三季度实现了12%的环比增长 [9] - 借鉴Kakao与OpenAI合作案例微信未来有望探索更多AI智能体功能强化其超级应用生态地位 [9] 资本开支与云业务预期 - 高盛将腾讯2025至2027财年的资本开支总额预测从3000亿元人民币上调至3500亿元人民币 [10] - 预计腾讯2025至2027年的年度资本开支将分别达到1000亿1170亿和1290亿元人民币 [10] - 高盛大幅上调腾讯云收入增长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增速将分别达到11%25%和20%远高于此前8%7%和6%的预测 [10] - 基于更高增长预期高盛将腾讯云业务的估值从每股38港元提升至每股48港元 [11] 第三季度业绩预期 - 预计腾讯Q3营收同比增长13%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后者增速持续达到营收增速的15倍 [6] - 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告游戏和消费金融等高利润业务的驱动以及公司整体的经营杠杆效应 [6] 游戏业务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全年的游戏收入将分别同比增长16%和18% [13] - 增长动力来自《三角洲行动》等新游戏的强劲表现以及《王者荣耀》等常青游戏的稳健运营 [13] - 《流放之路2》等重磅游戏储备为未来增长提供清晰路线图 [13] 广告业务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全年营销服务收入增速均为19% [14] - AI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提升了点击转化率视频号广告加载率的提升和微信搜索广告等新库存的释放持续推动广告收入增长 [14] 利润率趋势 - 高盛预计腾讯2025年第三季度的经营利润率将扩大212个基点 [15] - 随着AI相关的GPU折旧成本研发投入和营销费用增加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在未来逐渐收窄 [15]
还有反转?上周五“精准做空”引发全市场关注,神秘交易员再度开出1.6亿美元空单
美股IPO· 2025-10-13 15:28
神秘巨鲸交易员的新空头头寸 - 一位在Hyperliquid平台上的神秘巨鲸交易员于10月12日投入1600万美元,开设了10倍杠杆的比特币空头头寸,总价值超过1.6亿美元 [3][4] - 该头寸建仓时比特币价格为117,370美元,清算价格设定在123,500美元 [1][4] - 截至报道时,该头寸已获得超过400万美元的未实现收益 [3] 历史交易的精准性与市场影响 - 该交易员在上周五的市场崩盘前进行了精准做空,在特朗普于美东时间15:50威胁征收新关税的前一分钟(15:49)完成了最后一笔空头交易 [7][10] - 上周的市场崩盘导致24小时内超过191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清算,刷新历史纪录,超过166万交易员受损 [3][9] - 此次事件对Hyperliquid平台上的其他交易者造成毁灭性打击,超过1000个钱包被完全清零,6300多个账户深陷亏损,累计损失达12.3亿美元,其中205个钱包损失超过100万美元 [9] 市场参与者的反应与质疑 -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社交平台上对该交易员行为的真实性表示关注,呼吁进行交叉核实 [1][3][6] - 市场参与者质疑该交易员是否掌握了非公开信息,认为其交易时机“非常可疑”且“巧合” [3][5] - 区块链分析师对该交易员身份存在分歧,有观点将其与已关闭交易所BitForex前首席执行官Garrett Jin通过链上数据联系,但此联系因证据不足(仅一笔4万USDT转账)而受到质疑 [7] 市场背景与不同观点 - 上周市场崩盘中,比特币领跌,损失53.8亿美元,以太坊损失44.3亿美元 [9] - 尽管市场剧烈震荡,部分观察人士将此次下跌视为自然调整,Bitmine董事长Tom Lee认为在经历36%涨幅后,回调是预期内的,并基于AI整合、机构区块链采用和美联储宽松政策维持看涨前景 [10]
高盛:腾讯估值不算苛刻,仍是中国最具确定性的AI应用受益股
美股IPO· 2025-10-13 15:28
高盛认为,AI能够赋能腾讯的几乎所有业务线,包括游戏、广告、金融科技、云服务和电子商务。当前腾讯2026年市盈率19倍(剔除投资为16倍),估 值低于Meta、谷歌。高盛上调腾讯资本开支预测至3500亿元人民币,并看好混元大模型在LMarena登顶、云业务领域的加速增长。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在12日发布的报告中,高盛分析师Ronald Keung等人将腾讯的12个月目标价从701港元上调至770港元。今年迄今,腾讯股价上涨 51%,跑赢同期恒生科技指数44%的涨幅。 高盛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重申了对腾讯控股的"买入"评级,并上调其目标价,认为尽管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大幅上涨,但其估值与全球同行相比并不 苛刻。 腾讯依然是中国市场最具确定性的人工智能应用受益者。 高盛认为,尽管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再起,但腾讯的基本面依然强劲。其估值水平、在多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变现潜力以及稳定的股东回报 政策,共同构成了其核心投资逻辑。 该行预计,市场对腾讯即将于11月13日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将重点关注其AI应用与资本开支前景、基础及多模态大模型能力,以及游戏和广告等核心 业务的增长可见性。预计腾讯Q3营收同比增长13% ...
高盛交易员:上周五的美股表现更像是“保护”,而非“退出”
美股IPO· 2025-10-13 15:28
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 - 投资者主要通过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而非大规模抛售现货股票 [1][3] - 尽管期权总交易量突破1亿份合约创历史纪录,但标普500现货成交量仅比20日移动平均线高出9% [1][3] - 看跌期权交易量创历史第二高纪录,看涨期权交易量刷新历史新高,超过6000万份合约易手 [3] 系统性策略与技术面风险 - 系统性策略基金在美股的持仓规模接近2200亿美元,CTA策略在标普500的多头仓位约为480亿美元,接近多年区间上限 [8] - 系统性抛售的短期触发阈值为6580点(已被跌破),中期阈值约为6290点,跌破可能使资金流向转为负值 [8] - 交易商伽马值出现三年多来最大降幅,反映市场结构性风险积累 [8] 消费金融板块表现 - 消费金融类股票交易活跃度升至4月初以来最高水平,相关股票出现对应波动 [9] - 该板块疲软被视为特殊情况,因更广泛的服务业和零售类股未同步走弱,且疲软集中在少数发行方 [10] - 预计消费金融压力将保持局部化特征,不会蔓延至整个市场 [10]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主题 - 美股投资者情绪显现韧性,上周录得14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高盛情绪指标录得+0.3,为2月以来首次转为正值 [11] - 主导市场的两大主题保持不变:AI发展带来的增长动力和劳动力市场担忧造成的拖累 [14] - 这些主题将在第三季度财报季中占据中心位置,标普500约70%市值公司将于月底前公布业绩 [14][16] 财报季预期与展望 - 市场普遍预期标普500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低于第二季度的11%,但预计将再次出现超预期结果 [16] - 大型金融机构将于10月14日率先发布财报 [16]
TACO交易?美股期货反弹,数字货币大涨,黄金续创新高,亚洲股市普跌
美股IPO· 2025-10-13 15:28
市场整体表现 - 周一亚洲市场风险资产反弹,标普500指数期货攀升超1%,数字货币反弹,比特币24小时内上涨4.2%[1] - 美股期货表现强劲,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1.3%,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跳涨1.8%[4][8] - 与亚洲市场形成对比,亚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MSCI亚太地区(除日本)股指下跌1.6%,韩国股市下跌1.3%,澳大利亚股市下跌0.6%[4][7]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433.20点至45,912.80点,涨幅0.95%,标普500指数上涨89.50点至6,642.00点,涨幅1.37%[9] 避险资产走势 - 黄金延续升势续创新高,现货黄金向上触及4070美元/盎司,日内涨近1.5%[1][5][11] - 现货黄金一度上涨1.1%至每盎司4060.01美元,截至发稿上涨0.69%至每盎司4046.16美元[17] - 白银逼近1980年创下的52.50美元/盎司纪录高位,截至发稿上涨0.18%至50.34美元,铂金和钯金均大涨超过2%[19] 数字货币动态 - 数字货币市场在周末迎来强力反弹,比特币一度重回115,000美元上方[1][5] - 比特币24小时内上涨4.2%交易于115,180美元附近,以太坊24小时上涨10.8%至4,143美元[22] - 其他主流代币普遍上涨,Solana上涨6.3%,狗狗币飙升7.6%,加密货币总市值回升至3.85万亿美元,较两日前低点上涨近10%[24] 大宗商品与外汇 - WTI原油上涨0.9%至每桶59美元[15] - 外汇市场相对平稳,彭博美元现货指数变动不大,日元兑美元下跌0.5%至151.93,离岸人民币汇率基本持平[21] 企业盈利预期 - 美国银行业财报季拉开帷幕,摩根大通、高盛、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等主要银行将发布三季度业绩[10] - 根据LSEG IBES数据,标普500成分股公司三季度整体盈利预计同比增长8.8%[10] 地缘政治影响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关税战,中方立场一贯,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5] - 分析认为结合周末特朗普答记者问中体现的克制以及中方的理性应对,双方基调没有改变,不会成为市场拐点性事件[1][6]
四年翻四倍,巴菲特押注日本股票超300亿美元!
美股IPO· 2025-10-13 00:38
投资规模与增长 - 伯克希尔对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资组合总价值从2020年8月的约63亿美元飙升至310亿美元,增长392% [1][4][6][7][8] - 投资价值已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并且公司仍在继续买入 [4] - 被投五只股票的涨幅在227%至551%之间 [4][9] 持股策略与变动 - 伯克希尔正稳步提升其在日本关键商社中的影响力,对三井物产的持股比例从3月的9.7%增至10.1%,持股数量增加2.3% [5] - 对三菱商事的持股比例从3月的9.7%增至10.2% [5] - 公司已打破最初10%的持股上限,并获得五家公司同意适度放宽限制 [1][11] 投资逻辑与长期展望 - 投资逻辑在于2020年时这些股票的售价被认为低得离谱,特别是考虑到当时的利率水平 [10] - 伯克希尔计划将这些股份长期持有,时间可能长达"50年或永远" [1][11] - 公司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所有五家公司的持股可能会有所增加 [11]
自火爆的IPO以来,“AI云新贵”CoreWeave高管已“套现”超10亿美元
美股IPO· 2025-10-13 00:38
AI行业内部人士股票减持概况 - AI热潮推动相关公司内部人士在第三季度大规模减持股票变现 核心观点[3][4] - 第三季度前十大内部人士卖家中 有七位来自AI相关公司[1][4] - 减持行为多通过预先制定的"10b5-1"交易计划执行[6][10] CoreWeave高管及股东减持详情 - CoreWeave高管及董事在8月中旬IPO禁售期结束后 出售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股票[1][3] - 董事Jack Cogen出售价值4.77亿美元股票 为内部最大卖家[6] - 联合创始人Brannin McBee出售股票获得4.26亿美元[6] - 最大机构股东Magnetar Financial LLC出售近19亿美元股份 减持后仍持有超过20%的A类股[7] - 自3月上市以来 公司股价已飙升超过250%[1][3] 其他AI及相关科技公司高管减持情况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第三季度套现超过7.43亿美元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内部人士总减持额近15亿美元[1][10] - Arista Networks首席执行官Jayshree Ullal出售超过600万股股票 总额达8.61亿美元[10]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出售2167.5万股 套现49.17亿美元 为第三季度最大内部卖家[11] 其他领域知名人士减持案例 - Snowflake董事长Frank Slootman出售价值4.63亿美元股票[12] - Ares Management联合创始人Tony Ressler出售价值3.57亿美元股票[12] - AppLovin董事兼前首席财务官Herald Chen出售近3.13亿美元股票[12] - Robinhood联合创始人Baiju Bhatt出售近3亿美元股票[13] -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出售2.68亿美元股票 所得将用于资助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初创公司[13]
“TACO派 vs 等等派”--10月会是4月再现吗?
美股IPO· 2025-10-13 00:38
核心观点 - 机构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引发的市场下跌性质存在分歧,主要分为“TACO交易”机会派和谨慎观望派 [1][5] - 市场恐慌程度明显低于4月,当前VIX指数为21.7,远低于4月对等关税后的60 [3] - 当前市场浮盈较多、估值较高,成为制约反弹的关键因素 [1][5][12] 市场性质判断 - 广发刘晨明团队认为此次大概率是“TACO交易”,急跌带来买入机会,100%关税水平美方很难承担且失去经济学意义,更像谈判前的极限施压 [1][5][6] - 民生邵翔团队认为本轮更像5月,在避免失控的基调下市场对摩擦和波折进行定价,中美双方有意避免脱轨 [5][9][10] - 国金牟一凌团队持谨慎态度,认为并非冲突缓和就足以支撑继续上行,全球资产需反映美国基本面下行问题 [1][5][12] - 中金刘刚团队指出相对“不利”的是浮盈较多、估值较高,获利了结意愿更强 [1][5][17] 估值水平对比 - 中国科技与消费龙头当前估值20倍,高于3月底对等关税前18.8倍的高点 [12] - 恒指当前11.7倍,对等关税前高点10.8倍 [12] - 美股“七姐妹”目前估值31倍,4月对等关税前为26.8倍 [12] - 标普500指数当前21倍,对等关税前20.5倍 [12] 历史表现与支撑 - 广发刘晨明团队复盘发现,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存在有利支撑,平均回调天数6.4天,平均调整幅度2.9% [13] - 历史TACO交易显示,威胁加关税后市场反弹,例如纳斯达克在威胁后下跌13.3%,但在TACO后1周内反弹12.2% [7][9] 行业配置建议 - 民生邵翔团队建议短期关注红利等防御性板块,中长期看好稀土、国产替代、军工等核心主线 [16] - 广发刘晨明团队建议若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则布局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等国产替代行业 [16] - 国金牟一凌团队建议关注食品饮料、航空机场、房地产等内需方向,以及非银金融 [19] - 中金团队建议已降仓投资者观望,未降仓投资者可待恐慌缓解后适度调整 [20] 市场影响差异 - 民生邵翔团队预期A股调整幅度相对可控,但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受情绪冲击与资金流动影响更敏感,波动与压力可能更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