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证国际
icon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14
国证国际· 2025-05-14 15:45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通胀数据优于预期,舒缓投资者对美国通胀的忧虑,美股总体上扬;港股获利回吐,大市下跌;比亚迪电子一季度业绩平稳,美国关税暂未带来不利影响,长期看好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 [2][3][6] 国证视点 - 港股昨日获利回吐,恒指低开低走,收市跌 441 点或 1.87%,报 23108 点,主板成交 2198 亿港元,较上日少 33.8% [2] - 港股通交易重回净流入状态,北水全日净流入 22.61 亿港元,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建行、阿里、中海油,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中芯、泡泡玛特 [2] - 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只有医疗保健及材料两个板块上升,涨幅分别为 0.76%及 0.36%,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资讯科技及工业,跌幅为 2.89%-1.40% [2] - 美股昨晚总体上扬,科技股领涨,标指及纳指分别上升 0.7%及 1.6%,道指在联合健康急挫 18%下逆市下跌 0.6% [3] - 美国四月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四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升 2.3%,按月升 0.2%,核心 CPI 按年升 2.8%,按月升 0.2%,物价整体保持温和 [3][4] - 四月通胀报告开始反映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影响,部分从中国进口成分较高的商品价格上升,可选消费有转弱迹象,但基础消费需求仍显稳健 [5] - 市场对关税谈判反覆的担忧,使利率期货显示 2025 年降息次数预期降至 2.14 次,10 年期美债殖利率回升至 4.5%附近,债价继续回落 [5] 公司点评 - 比亚迪电子一季度业务表现同比基本持平,消费电子组装业务略微增长,汽车业务因订单量增长有一定增加,智能产品业务略微减少,净利润与去年相当 [6] - 美国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仅极少部分 AI robot 业务出口美国影响极小,北美大客户的组装出口关税由客户负责,但关税增加带来的间接影响是行业普遍面临的 [6] - 公司在多地有工厂,全球布局广泛,能灵活提供低成本整体解决方案应对风险 [6] - 2025 年增长点在消费电子领域,组装业务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汽车电子受益于母公司汽车总量的增长和单车价值的提升,服务器业务有望伴随液冷等高价值产品出货而崭露头角 [7] - 按照 2025/2026 年的 20x/16x 市盈率,给出公司 41.0 港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7]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12
国证国际· 2025-05-12 11:1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料有利大市延续涨势;李宁公司渠道持续优化,跑步品类引领流水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5][8] 国证视点 - 上周五港股反复上扬,恒指高开后午后发力收升 91 点或 0.40%,恒生科指逆市走弱跌 0.93%,大市交投持续萎缩,主板成交较上日减少 13.1%,港股通成交占总成交 46.5%;全周恒指涨 1.61%连涨四周,恒生科指逆市跌 1.22% [2] - 经过连续两日净流出后,港股通周五重现净流入 40.44 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华虹、泡泡玛特、美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小米、腾讯、快手 [2] - 行业表现方面,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 9 个上升 3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能源、可选消费等,涨幅 1.12%-0.57%,下跌板块为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及材料,跌幅分别为 0.62%、0.56%及 0.41% [3] - 中美高层周末展开贸易谈判,美股周五个别发展,全周三大指数均录得下跌;双方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美方称谈判有实质进展,分歧没想象大 [3][4] - 官媒称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料有利大市延续涨势,但中美贸易谈判仍会充满波折,不过美方有意愿与中方达成协议会限制特朗普胡乱作为 [5] 公司点评 - 李宁 25Q1 全平台流水(不包括李宁 YOUNG)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低单位数增长,零售渠道低单位数下滑,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电商渠道 10 - 20%低段增长;Q1 增长主要来自跑步品类,新品飞电 5Ultra 售罄率亮眼,公司持续赞助马拉松赛事提升跑鞋渗透率 [7] - Q1 库销比为 5 个月左右,零售及批发折扣均有低单位数同比改善,电商同比略有改善 [7] - 截止 3 月 31 日,李宁大货(不包括李宁 YOUNG)门店数量为 6088 个,较上年末净减少 29 个,童装门店数量 1453 个,较上年末净减少 15 个,公司将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并按计划拓展新店 [7] - 李宁公司收入基本来自国内,海外流水占比低,美国加关税对公司销售直接冲击不大,关税事件持续演变或刺激内需增长,对运动品消费需求带来正面影响 [8] - 预测 2025 - 2027 年 EPS 为 1.05/1.14/1.21 元,给予 2025 年 18 倍 PE,目标价 20.16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09
国证国际· 2025-05-09 15:46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英贸易协议未必能复制,建议趁机减持美股;苹果Q2财季业绩符合预期,但经营呈现复杂态势,中长期经营面或面临增长压力 [3][4][6] 国证视点 - 港股连升6日,低开高走,恒指收报22775点,升84点或0.4%,主板成交1859亿港元,较上日减少22.6%,港股通交易连续两日净流出但金额减少,北水昨日净流出23.85亿港元,减少69.7% [2] - 12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6个上升6个下跌,领涨板块为资讯科技、可选消费及医疗保健,升幅为1.08%-0.52%,领跌板块为材料、地产建筑及工业,跌幅为1.15%-0.26% [2] - 美股延续涨势,美英达成贸易协议刺激投资者入市,道指、标指及纳指收市分别涨0.62%、0.58%及1.07%,科技股领涨 [3] - 美英贸易协议内容包括美国对英保持10%基准关税税率,取消25%钢铝关税,汽车关税降至10%,每年限额10万辆,英国将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 [3] - 美国与英国贸易逆差小,此规模较小的贸易协议未必能复制至美国与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的谈判,建议趁高位减持美股 [3] 公司点评 - 苹果Q2财季实现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高于市场预期,产品收入高于预期1.3%,服务收入低于预期0.3%,经营利润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8% [5] - 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iPhone业务营收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出货量同比增长10.1%,出货均价约809美元,同比下滑7.4% [5] - 仅大中华区收入下滑2.3%,受市场竞争影响,美洲地区收入占比42.3%,增长8.2%,欧洲地区微幅增长1.3% [5] - 公司预期下季度收入增长区间为0-5%,增长乏力,中长期若无超预期AI功能或新爆款硬件产品,经营面将面临增长压力 [6]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08
国证国际· 2025-05-08 10:53
报告核心观点 - 视港股获利回吐整固为入市良机,美联储降息途径欠明朗;苹果Q2财季业绩符合预期,经营呈现复杂态势 [6] 国证视点 - 港股昨日高开低走,收市保住轻微涨幅,连升5日,恒指收市微升29点或0.13%,报22691点,主板成交2401亿港元,较上日多12.5% [2] - 港股通交易重现净流出,北水全日净流出78.66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建行、美团、中海油;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小米、阿里 [2] - 12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8个上升4个下跌,领涨板块为金融、能源、地产建筑及综合企业,升幅为1.18%-0.64%;4个下跌板块为医疗保健、资讯科技、必需性消费及可选消费,跌幅为3.24%-0.70% [3]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人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3] - 美股昨晚走势反复,收市三大股指涨0.27%-0.70%,迪斯尼股价升逾1成,英伟达涨逾3%,苹果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双双下跌 [3][4]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4.25%-4.50%,主席鲍威尔称因高关税通胀预期上升,经济前景不明朗,目前适合等待 [4] - 鲍威尔在记者会表示减息现在无法预测,需等到6月,今年有些情况减息适当,不能确定利率路径,委员会支持等待 [5] - 鲍威尔提到储局无工具解决供应链问题,未从数据看到关税对经济重大影响,高关税持续将致通胀上升、就业下降 [7] - 从美国通胀及就业数据看美联储有减息空间,但因特朗普批评及关税政策不确定,降息途径不明朗 [7] - 港股在国新办记者会后回落属“sell the news”行为,短期或整固,看好后市,调整视为入市良机 [7] 公司点评 - 苹果Q2财季实现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高于市场预期,产品收入高于预期1.3%,服务收入低于预期0.3%;经营利润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8% [9] - 期间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iPhone业务营收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出货量同比增长10.1%,出货均价同比下滑7.4% [9] - 仅大中华区收入下滑2.3%,受市场竞争影响;美洲地区收入占比42.3%,增长8.2%;欧洲地区微幅增长1.3% [9] - 公司预期下季度收入增长区间为0-5%,考虑关税、市场竞争等风险,中长期若无超预期AI功能或新爆款硬件产品,经营面将面临增长压力 [10]
苹果(AAPL):Q2财季业绩符合预期,经营呈现复杂态势
国证国际· 2025-05-07 2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财季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略超预期,净利润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8%,但面临iPhone增长乏力、可穿戴业务低迷、软件服务增速放缓、关税影响成本等风险,短期增长乏力,中长期若无超预期创新,经营面将面临增长压力 [1] - 公司预期下季度收入增长区间为0 - 5%,增长乏力,考虑到关税压力、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硬件成本上升及AI研发投入增加等风险,若无超预期AI功能或新爆款硬件产品,经营面将面临增长压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2财季营收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高于市场预期(946亿美元),产品收入高于预期1.3%,服务收入低于预期0.3%;经营利润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8%(彭博预期244亿美元) [2] - 期间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iPhone业务营收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出货量同比增长10.1%,出货均价约809美元,同比下滑7.4%;Mac和iPad业务分别增长6.7%、15.2%;可穿戴等硬件业务下滑4.9%;软件服务收入266亿美元,增长11.6%,但增速回落,毛利率升至75.7% [1][2] - 仅大中华区收入下滑2.3%,美洲地区收入占比42.3%,增长8.2%;欧洲地区微幅增长1.3% [2] 财务及估值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美元)|394,328|383,285|391,035|407,626|426,454|457,622| |同比|7.8%|-2.8%|2.0%|4.2%|4.6%|7.3%| |毛利率|43.3%|44.1%|46.2%|46.7%|46.8%|47.3%| |经营利润率|30.3%|29.8%|31.5%|31.7%|31.9%|40.4%| |净利润(百万美元)|99,803|96,995|93,736|108,046|115,133|124,777| |同比|5.4%|-2.8%|-3.4%|15.3%|6.6%|8.4%| |EPS(美元)|6.11|6.13|6.08|7.20|7.84|8.60| |PE|32.5|32.4|32.6|27.6|25.3|23.1| [4]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 - 8.11%,绝对收益5.38%;三个月相对收益 - 4.34%,绝对收益 - 14.5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1.56%,绝对收益9.76% [8]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6日股价198.2港元,总市值2,964,911百万港元,流通市值2,964,911百万港元,总股本14,936百万股,流通股本14,936百万股,12个月低/高为259.8/169.2港元,平均成交11,741.86百万港元 [6] - 股东结构中Vanguard占8.76%,贝莱德占6.94%,其他股东占84.3% [6]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07
国证国际· 2025-05-07 21:3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启动关税谈判,港股涨势有望延续;Meta Platforms 1 季度利润超预期,AI 投入对广告赋能趋势不变 [2][5][8] 国证视点 - 长周末后港股延续涨势,恒指高开后反复,最终收报 22662 点,升 158 点或 0.70%,主板成交 2134 亿港元,较上日多 59.6% [2] - 港股通交易大额净流入 135 亿元,较上日多 139.1%,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盈富基金、美团、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小米、石药集团、腾讯 [2] - 12 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中 9 个上升 3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材料、电讯、必需性消费及可选消费,升幅为 1.63%-1.16%,下跌板块为医疗保健、能源及地产建筑,跌幅分别为 1.50%、0.47%及 0.05% [2] -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投资者观望联储局议息会议,美国财长称有望最快本周达成多项贸易协议,令大市跌幅稍收窄 [3]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访问瑞士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还将赴法国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贝森特将于 5 月 8 日与中国官员会面,其后表示将与中方会晤并认为当前关税不可持续,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本周也将与中国对口官员会谈 [3] - 中方因美方采取单边关税措施而反制,近期美方希望就关税问题与中方谈判,中方决定同意接触,中方立场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谈判需在相互尊重等前提下开展 [4][6] 公司点评 Meta Platforms 业绩情况 - 1 季度总收入 423 亿美元,同比增 16%(汇率中性增 19%),超指引上线,略超预期 0.9%/2.3%;经营利润同比增 27%,超预期 12%/13%,因管理费用低于预期;FoA 经营利润同比增 15%,经营利润率 52%,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RealityLabs 经营亏损 42 亿美元;净利润 166 亿美元,同比增 35%,超预期 19%/21%,净利润率 39%,同比提升 5 个百分点 [8] 广告业务情况 - Q1 广告收入同比增 16%(汇率中性增 20%),对比 Alphabet 凸显韧性,广告价格同比增 10%快于展示量增长,电商贡献最大同比增量,游戏行业同比下降,美国&加拿大广告收入增速 18%,贡献广告收入的 43% [9] - 2025 年广告业务不确定因素包括欧盟业务模式调整、中国出海电商北美投放下降,但 AI 对广告转化率提升逻辑仍成立,Q1 推出 GEM 广告排序模型等 [9] 新业务情况 - MetaAI 月活用户数突破 10 亿,推出独立 App,战略侧重个性化、语音交互、娱乐性;Thread 开启商业化测试,预计收入起量待 2026 年 [10] 财务预测及估值 - 公司指引 2 季度收入 425 - 455 亿美元,同比增 9% - 16%(含汇率逆风 -1%),下调约 1%全年费用指引,上调 2025 年 CAPEX 指引至 640 - 720 亿美元,上调幅度约 9% [10] - 微调 2025 年收入预测(+14%)及利润预测,下调估值倍数至 28x2025E,下调目标价至 742 美元,维持买入评级,看好 AI 对缓解经济周期对其业务影响的潜力 [10]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06
国证国际· 2025-05-06 17:27
报告核心观点 - 资金流入香港利好港股后市发展,李宁公司渠道持续优化、跑步品类引领流水增长,预计未来业绩向好 [2][5][6] 国证视点 - 上周五港股录得较大涨幅,全日涨385点或1.74%,报22504点,恒生科指跑赢大市,全日涨3.08%,市场对关税战忧虑有所舒缓,长假期临近及港股通交易暂停影响大市交投,全周恒指涨523点或2.38%,连升三周 [2] - 12个恒生综指行业指数上周五全线上扬,领涨板块为资讯科技、可选消费及医疗保健,涨幅3.23%-1.71%,表现相对落后板块为公用事业、能源及金融,涨幅0.14%-0.43% [2] - 美股昨晚下跌,终止9日连升势头,特朗普宣布对非美制电影征收1倍关税,市场对关税战忧虑再度升温,Netflix、亚马逊等股份跌近2% [3] - 美国服务业PMI数据有升有降,通胀压力高企,就业指数上升 [3] - 港元汇再度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注资,香港近期新股活动活跃等增加对港元需求,资金流入香港市场利好后市发展,投资者因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从美国市场转投其他市场 [4] 公司点评(李宁) - 25Q1公司全平台流水(不包括李宁YOUNG)同比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低单位数增长,零售渠道低单位数下滑,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电商渠道10 - 20%低段增长,Q1增长主要来自跑步品类,新品飞电5Ultra售罄率亮眼,公司赞助马拉松赛事提升跑鞋渗透率 [6] - Q1库销比为5个月左右,零售及批发折扣均有低单位数同比改善,电商同比略有改善 [6] - 截止3月31日,李宁大货(不包括李宁YOUNG)门店数量为6088个,较上年末净减少29个,童装门店数量1453个,较上年末净减少15个,公司持续优化渠道结构,未来新店将按计划拓展 [6] - 公司收入基本来自国内,海外流水占比低,美国加关税对公司销售直接冲击不大,关税事件持续演变或刺激内需增长,对运动品消费需求带来正面影响 [7] - 公司贯彻“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策略,未来与COC合作将逐步落地,预测2025 - 2027年EPS为1.05/1.14/1.21元,给予2025年18倍PE,目标价20.1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沪上阿姨(02589):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 2025-04-29 19: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为"5.5"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沪上阿姨是中国领先现制茶饮连锁企业,以加盟店经营,产品价格7 - 22元,业绩受门店增长驱动,但24年单店GMV下滑,行业竞争激烈,综合考虑给予IPO专用评级"5.5" [1][5][6] 公司概览 - 22 - 24年收入为22亿、33.5亿、32.8亿人民币,增速34%、52%、 - 1.9%;净利润为1.5亿、3.9亿、3.3亿,增速79%、159%、 - 15% [1] - 22 - 24年GMV分别为60.7亿、97.3亿、10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8%、60.4%、10.3%;平均单店日均GMV分别为4109元、4270元、3753元,分别增长 - 1.9%、3.9%、 - 12.1% [1] - 22 - 24年门店分别净增长1531家、2482家、1387家,门店增速40%、46%、17.8% [1] - 以"五谷奶茶"打响知名度进入北方市场,19年推鲜果茶扩张至南方,2024年12月资产负债率36%,24年ROE为32.5% [1] - 截止2024年12月门店总数达9176家,50%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北方门店占比51%,覆盖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及22个省份300多个城市,广东、山东、安徽等省份门店布局密集 [2] 行业状况及前景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878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5175亿,复合年增长率22.5%,其中现制茶饮市场规模2585亿人民币,增速19%,现制咖啡市场规模1721亿人民币,增速36% [3] - 行业竞争激烈,沪上阿姨北方门店数量排名第一,以GMV计市占率4.6%,排名第五;以门店总数量计,排名第三 [3] 优势与机遇 - 建立覆盖全国的供应链网络,包括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四个设备仓库、八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和15个前置冷链仓库 [4] - 自2013年推出,建立强大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利用多种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4] - 为加盟商提供全面支持,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系统赋能门店日常营运,提高营运效率 [4] 弱项与风险 -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产品迭代快,消费者忠诚度低,经营挑战大 [5] 投资建议 - 基石投资者盈峰控股、华宝,认购此次发行总量的24.7%,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海通国际和东方证券 [6] - 此次IPO发行价95.57 - 113.12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100 - 118亿港元,IPO PE - TTM倍数28 - 33x,与蜜雪集团、古茗相比略低,高于茶百道 [6] 主要发售统计数字 - 上市日期2025/5/8,发行价范围95.57 - 113.12港元,发行股数(绿鞋前)241万股 [7] - 香港公开发售占比0.24(10%),最高回拨后股数占比1.21(50%) [7] - 发行后股本(绿鞋前)10484万股,本次发行的H股241万股,从内资转换的H股5665万股,内资股4578万股 [7] - 集资金额(绿鞋前)2.3 - 2.73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部分0.23 - 0.27亿港元,最高回拨后1.15 - 1.36亿港元 [7] - 发行后总市值(绿鞋前)100.2 - 118.6亿港元,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13.99 - 14.38港元,备考市净率6.83 - 7.87倍 [7] - 保荐人是中信证券、海通国际和东方证券,账簿管理人有工银国际等多家,会计师为安永会计事务所 [7]
比亚迪电子(00285):比亚迪股份(01211)公司动态分析:一季度业绩平稳,美国关税暂未带来不利影响
国证国际· 2025-04-29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按照2025/2026年的20x/16x市盈率,给出公司41.0港元的目标价,相较于最近收市价有28.9%的预期涨幅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季度业务表现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因消费电子组装业务略增、汽车业务因订单量增长有一定增加、智能产品业务略微减少,高端手机需求量减少影响主营业务毛利和毛利率,中低端手机部分客户表现良好,期间费用有所改善,净利润与去年相当 [2] - 关税带来的间接影响高于直接影响,公司直接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很小,仅极少部分AI robot业务出口美国影响极小,北美大客户的组装出口关税由客户负责,但关税增加带来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引发全球经济消费需求下降担忧,不过公司受关税直接影响较小,且全球布局广泛能应对风险 [2] - 2025年增长点在于消费电子领域组装业务规模继续增长、成都工厂效率提升加强零部件盈利能力,汽车电子受益于母公司汽车总量增长和单车价值提升,服务器业务有望伴随液冷等高价值产品出货而展露头角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68.8亿元,同比增长1.10%;毛利率6.3%,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43个百分点;毛利23.25亿元,同比下降7.35%;归母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1.92%,整体业绩表现平稳,增速低于预期 [1] 财务报表预测 - 收入方面,2023 - 2027年分别为129,956,992千元、177,305,549千元、190,217,519千元、206,716,834千元、220,425,153千元,增长率分别为21.2%、36.4%、7.3%、8.7%、6.6% [9] -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2023 - 2027年分别为8.0%、6.9%、7.1%、7.8%、7.8%;EBITDA利率分别为5.2%、3.9%、4.1%、4.4%、4.7%;净利率分别为3.1%、2.4%、2.5%、2.9%、3.2% [9] - 营运表现方面,销售及管理费用/收入2023 - 2027年分别为5.45%、4.92%、4.87%、4.67%、4.37%;实际税率均为10.0%;股息支付率均为30.0%;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53.6、47.8、53.4、53.5、54.0;应收账款天数分别为51.3、59.7、65.8、65.1、65.4;应付账款天数分别为100.1、97.1、104.8、103.5、103.3 [9] - 财务状况方面,总负债/总资产2023 - 2027年分别为0.66、0.85、0.82、0.79、0.76;收入/净资产分别为4.43、14.42、12.29、10.48、8.82;经营性现金流/收入分别为0.00、0.01、0.03、0.03、0.04 [9]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17.3%,绝对收益-23.5%;三个月相对收益-33.5%,绝对收益-24.8%;十二个月相对收益2.5%,绝对收益26.9% [6] 股东结构 - 比亚迪股份(1211.HK)持股65.8%,王念强持股0.76% [5]
中广核电力(01816):电价承压利润受挤压,装机容量稳步提升
国证国际· 2025-04-29 19: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3.30港元,对应2025年盈利估值15倍,较最近收市价有31.5%的上涨空间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未来机组装机容量上涨空间大,成长性确定且稳定分红,但市场化交易电价承压或影响利润 [1] 各部分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Q1营收200.28亿元,同比增长4.41%,主要因发电量增加,上网电量452.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06% [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30.26亿元,同比下降16.07%;扣非归母净利润29.28亿元,同比下降15.94%,原因是市场化交易电量增加、电价下降及研发费用投入增加 [2]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894亿元/936亿元/992亿元,增速为2.96%/4.69%/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17亿元/122亿元,增速为2.08%/5.73%/4.90% [4] 机组与装机情况 - 4月27日中广核集团4台机组获批,核电项目核准常态化为装机提供稳定增长,1月完成股权收购,3月获A股可转债发行注册批复,集团委托管理机组注入预期保障未来装机增长 [3] - 截止2025年3月,公司有16台在建机组,总容量19406兆瓦,惠州1号机组预计今年并网投产 [3] 股东分红情况 - 2024拟派末期股息0.095元/股,分红比例44.36%,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遵守2021 - 2025年分红比例适度增长规则,当前股价股息率约4.07% [4] 财务及估值情况 |项目|FY 2023A|FY 2024A|FY2025E|FY2026E|FY2027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82,548.64|86,804.41|89,377.30|93,572.17|99,243.30| |增长率(%)|-0.33%|5.16%|2.96%|4.69%|6.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24.57|10,813.87|11,038.50|11,671.30|12,243.76| |增长率(%)|7.62%|0.83%|2.08%|5.73%|4.90%| |毛利率(%)|35.97%|34.03%|34.58%|34.56%|34.48%| |净利润率(%)|12.99%|12.46%|12.35%|12.47%|12.34%| |ROE,平均(%)|10.55%|10.33%|9.91%|9.67%|9.38%| |每股盈利(元)|0.21|0.21|0.22|0.23|0.24| |每股净资产(元)|3.27|3.41|3.70|4.01|4.33| |市盈率(x)|10.99|10.90|10.68|10.10|9.63| |市净率(x)|0.71|0.68|0.63|0.58|0.54| |股息收益率(%)|4.03%|4.07%|4.21%|4.45%|4.67%| [9] 股价表现情况 |时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8.24|2.03| |三个月|-8.64|0.00| |十二个月|-26.12|-1.65| [7] 股东结构情况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A + H)持股58.89%,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A股)持股6.79%,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A股)持股3.32%,BlackRock,Inc.(H股)持股1.49%,Citigroup Inc.(H股)持股1.38%,其他股东持股28.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