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国际
搜索文档
大行科工(02543):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 2025-09-02 19:06
投资评级 - 建议申购 [10]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 按2024年零售量计市场份额26.3% 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36.5% 位居行业首位 [1] - 公司2022-2024年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24.1% 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3.1% 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9.1% [2] - 折叠自行车行业在中国增长前景良好 预计2024-2029年零售量年复合增长率14.5% 零售额年复合增长率21.2% [3] - 上市估值以2024年净利润计市盈率约为30倍 [10] 公司概览 - 按2024年销量计 在中国五大折叠自行车企业中增速最快 [1] - 销售网络覆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38家经销商和680个零售点 并已扩展至京东、天猫等线上渠道 [1] - 产品超90%在国内销售 中端价位产品(2500-5000元)占比69.5% [1] - 拥有惠州工厂且利用率较高 同时有OEM供货商 [1] 财务表现 - 销量从2022年148,956辆增长至2024年229,525辆 [2] - 收入从2022年254.2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450.7百万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31.4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52.3百万元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销量同比增长46.5% 收入同比增长46.8% 净利润同比增长69.3% [2]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2-2024年分别为30.7%、33.8%和33% [2] 行业状况 - 全球自行车行业2024年零售量1.78亿辆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2.4% [3] - 全球折叠自行车2024年销量370万辆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7.3% [3] -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增长强劲 预计2024-2029年销量复合增长率14.5% 零售额复合增长率21.2% [3]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城市化、产品创新、健康意识提升和环保偏好 [3] 竞争优势 - 拥有知名品牌和技术创新实力 专注于产品性能和品质 [4] - 提供多样化产品组合满足消费者需求 [4] - 建立多渠道销售网络和坚实营销能力 [4] - 拥有专业、经验丰富及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4] 集资用途 - 约30%资金(102.7百万港元)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 [6] - 约30%资金(102.7百万港元)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 [6] - 约30%资金(102.7百万港元)用于加强研发能力 [6] - 约10%资金(34.1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6] 上市详情 - 发行价49.5港元 绿鞋前总发行金额3.92亿港元 [7] - 绿鞋前发行后市值15.68亿港元 绿鞋后16.26亿港元 [7] - 备考市净率3.03倍 [7] - 基石投资者包括安联环球投资亚太等 总投资金额1275.9万美元 占发售股份25.43% [10]
蒙牛乳业(02319):短期承压,待需求恢复
国证国际· 2025-09-02 19:0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自16.4港元上调至17.6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7%上涨空间 [1][3] - 基于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18.2港元,可比公司估值法得出目标价17.1港元,综合确定17.6港元目标价 [12][13][14] - 当前股价15.13港元,总市值590.64亿港元,流通市值590.64亿港元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14.9% [1] - 下调2025/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42.9/43.1/51.5亿元(原预测49.4/53.3/57.4亿元) [1][3] - 对应每股收益预测为1.14/1.14/1.36港元(原预测1.33/1.44/1.55港元)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利润率8.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41.7%,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部分被管理费用率上升抵消 [3] 分业务表现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亿元,同比下降11.2%,但经营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率8.2%提升1.2个百分点 [2]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60%,利润率15.8%提升4.4个百分点 [2] - 奶酪业务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2.3%,经营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93.2%,利润率9.7%提升4.1个百分点 [2] - 奶粉业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5%,经营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324.3%,利润率5.9% [2] 行业与公司状况 - 乳制品行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跌 [1][2] - 常温奶业务承压,但低温鲜奶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 - 公司控制发货节奏,渠道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2]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上半年造成亏损6.7亿元,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3] 股东结构与估值指标 - 主要股东为中粮集团持股24.2%,Pandanus Partners持股6.0%,Brown Brothers持股5.0% [7] - 预测2025年市盈率13.30倍,市净率1.07倍,股息率2.9% [4] - 预测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8.3%,2027年提升至9.4% [4]
汇通达网络(09878):战略转型收入收窄,盈利与质效双升
国证国际· 2025-09-02 19: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1港元 较当前股价15.51港元有42.5%上涨空间 [5][7] 核心观点 - 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收入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25H1总营收243.4亿元同比下降25.9% 但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5.9%至3.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4亿元 毛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4.6%创历史最佳 [1] - 智慧供应链能力增强 自营交易收入239.6亿元同比下降26.0% 但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自有品牌规模突破0.8亿元同比大增490.7% 新品类与新渠道拓展加速 [2] - AI+SaaS商业化突破 核心产品"千橙AI超级店长"落地 可自动完成60%门店日常管理 接入门店经营效率平均提升30% 库存周转缩短15%-20% 服务业务收入3.1亿元 AI相关收入占总服务收入约20% [2] - 加强股东回报与流动性管理 计划回购最高5亿元股份 申请3.5亿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实现全流通 有望提升流动性和市值规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期收入570.0亿元同比下降5.0% 2026年预期收入656.3亿元同比增长15.1% [3][4]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30.2% 2026年预期4.86亿元同比增长38.4% [3][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从2024年3.8%提升至2025年4.9%和2026年5.0% [4] - 营业能力指标优化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14.4天改善至2025年13.1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8.2天略升至19.4天 [10] 业务展望 - 供应链端将拓展硬折扣、智能小家电等新消费品类 强化自有品牌与跨境渠道 [3] - AI端加速AI Agent商业化 推动服务模式向"SaaS+AI+内容运营"升级 [3] - 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 阿里巴巴持股16.3%为第二大股东 [6] - 与阿里云计算共建"小店大模型智能体"等矩阵 强化下沉市场数字化竞争力 [2]
理想汽车-W(02015):8月销量承压,期待i6上市
国证国际· 2025-09-02 1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6] - 目标价从140港元下调至125港元 [1][3][6] - 相当于2026年22.9倍预测市盈率 [1][3][6] 核心观点 - 看好理想汽车出色的产品打造能力 [1][3] - i系列将丰富产品矩阵并带动销量增长 [1][3]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L系列销量下滑 [2][3] - 公司通过产品优化、渠道调整和AI投入提升竞争力 [3] 销量表现 - 8月销量2.9万辆,同比下滑39.7%,环比下降7.2% [1][2][6] - 前8月累计销量26.3万辆,同比下降8.6% [1][2][6] - 三季度交付量指引9.0-9.5万辆 [2] - 9月预计销量3.1-3.6万辆 [2] - i8车型8月20日开始交付,9月底累计交付目标8000-10000台 [2] 财务业绩 - 二季度收入302亿元,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17% [2] - 二季度毛利率20.1%,汽车销售毛利率19.4% [2] - 三季度收入指引中位数255亿元,同比下降近40%,环比下降约16% [2]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2.6/98.8/137.6亿元 [3] - 2025年预计收入1301.04亿元,同比下降10% [4][12] 产品与战略 - i6车型即将上市,营销与定价策略将改进 [3] - 优化产品SKU和配置策略,加快产品迭代 [3] - 调整渠道策略,优化门店组合,拓展四五线城市 [3] - 2025年AI投入预计超60亿元,重点用于自动驾驶技术 [3] - 自研芯片预计最快于明年交付 [3] 估值指标 - 总市值1970.68亿港元 [6] - 流通市值1643.16亿港元 [6] - 总股本21.41亿股 [6] - 12个月股价区间73.4-138.3港元 [6]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902
国证国际· 2025-09-02 1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恒生指数涨2.15% 国企指数涨1.95% 恒生科技指数涨2.2% 大市成交额略升至3802.31亿港元 主板总卖空金额下降至464.73亿港元 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比率跌至13.215% [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港股通净流入金额达119.42亿港元 北水净买入最多为阿里巴巴9988 HK 腾讯控股700 HK 比亚迪股份1211 HK 净卖出最多为小米集团1810 HK 泡泡玛特9992 HK 美团3690 HK [3] - 北向资金成交3423.14亿元 占两市总成交额12.45% 沪股通成交前三为药明康德603259 SH 24.74亿元 寒武纪688256 SH 24.69亿元 工业富联601138 SH 21.53亿元 深股通成交前三为中际旭创300308 SZ 46.12亿元 胜宏科技300476 SZ 29.09亿元 宁德时代300750 SZ 29.07亿元 [3] 板块及个股表现 - 阿里概念股集体上涨 阿里巴巴9988 HK领涨18.5% 第二季度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220% 阿里云业务营收333.98亿元同比增26% AI相关产品收入三位数增长 云计算部门销售额跃升26%超预期 [4] - 中概科网股表现强劲 百度集团9888 HK涨3.86% 贝壳2423 HK涨3.6% 京东集团9618 HK涨3.06% [4] - 贵金属股表现亮眼 现货黄金触及3450美元 潼关黄金340 HK涨16% 中国白银集团815 HK涨12.77% 中国黄金国际2099 HK涨11.33% 招金矿业1818 HK涨8.96% 灵宝黄金3330 HK涨8.17% [5] - 医药股集体上涨 复星医药2196 HK涨9.84% 石药集团1093 HK涨9.14% 药明生物2269 HK涨8.37% 药明康德2359 HK涨7.51% 康龙化成3759 HK涨6.99% 君实生物1877 HK涨6.46% 药明合联2268 HK涨6.1% [5] - 汽车产业链表现不佳 敏实集团425 HK跌7.91% 比亚迪股份1211 HK跌5.24% 耐世特1316 HK跌4.51% 中创新航3931 HK跌3.79% 金力永磁6680 HK跌2.86% 广汽集团2238 HK跌3.68% 吉利汽车175 HK跌2.25% [6] 敏实集团业绩分析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10.8% 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19.5%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27.6/33.9/41.5亿元 此前预测为27.4/33.2/40.4亿元 [8][9] - 分业务收入表现 电池盒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增49.8% 铝件业务24.7亿元同比增4.1% 塑件业务28.7亿元同比增0.9% 金属及饰条业务26.6亿元同比增4.7% 塑件增速偏低因下游客户下调订单 [9] - 毛利率表现 整体毛利率28.3%同比降0.2个百分点 电池盒业务毛利率23.0%同比升2.4个百分点 铝件业务毛利率32.6%同比降2.4个百分点 塑件业务毛利率26.1%同比升2.0个百分点 金属及饰条业务毛利率28.1%同比升1.6个百分点 [9] 新兴业务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智能皮肤 肢体结构件 一体化关节总成和机器人无线充电 与智元机器人开展深度合作 预计9月小批量交付一体化关节 [10] - 低空经济聚焦eVTOL机体和旋翼两大产品 与多家飞行汽车/eVTOL公司合作 7月与亿航智能签署战略协议并获量产订单 深度参与适航认证 [10] - AI液冷与无线充电业务 基于车用技术延伸至AI与自动驾驶场景 AI液冷板业务依托电池热管理技术 拓展至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领域 有望与海外头部客户推进合作 [10] - 目标价由32港元提升至42港元 买入评级 相当于2026年13.1倍预测市盈率 电池盒业务处高速成长期驱动业绩增长 新兴业务带动估值提升 [8][10]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901
国证国际· 2025-09-01 15:0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 恒生指数涨032% 国企指数涨035% 恒生科技指数涨054% 大市成交回落至335601亿元 主板总卖空金额下降至49758亿元 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比率下跌至16020% [2] - 南向资金流转跌为升 港股通净流入金额12046亿港元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 国泰君安国际 净卖出最多的是小米集团 新华保险 中芯国际 [2] - 加密货币概念股走强 国泰君安国际因推出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股价上涨1569% OSL集团同样录得显著升幅 医药板块在连续回调后反弹 维亚生物 荣昌生物等个股涨势明显 [2] 板块及行业动态 - 美联储理事支持降息言论推动金价回升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受提振 灵宝黄金等个股涨幅居前 [3] - 汽车产业链走势积极 包括汽车 锂电池 特斯拉概念 汽车经销商等板块普遍上涨 乘联会推算8月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10万辆 渗透率约57% [3] - 建材水泥 重型机械 香港本地消费 奢侈品 家电 节假日等细分板块均有表现 影视 奶制品 航空消费股回落 港口运输 物流 芯片 机器人 券商及内银股走弱 [3] 美股及宏观数据 - 美股上周五回调 主因投资者在长周末前获利了结 标普500指数此前创历史新高 [3] - 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 创六个月新高 符合市场预期但高于前值 反映通胀压力仍存 [3] - 市场焦点转向本周美国就业数据 包括JOTLS7月职缺报告 ADP小非农数据及大非农数据 市场预期8月新增职位数约74万个 失业率43% [4] 美团财务表现 - 2季度总收入918亿元 同比增12% 增速放缓 核心本地商业因收入抵减项增大而增速放缓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23% 较Q1提速 [7] - 经调整经营利润18亿元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37亿元 同比降76% 降115亿元 经营利润率降至57% 新业务经营亏损19亿元 环比收窄4亿元 整体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 同比降89% [7] - 核心本地商业的配送 佣金 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3% 13% 10% 外卖收入增速慢于单量增速 闪购GTV增速快于订单量增速 新用户超2000万 到店酒旅订单量同比增超40% 年交易用户数同比增20% [8] 美团竞争策略与展望 - 当前市场份额战略优先级高于利润 即时零售投入力度和持续时间或高于预期 3季度是补贴高峰 4季度起逐步回落 2026年将趋于理性 [6][8] - 用户心智获取需要较长时间 商品品质 服务质量 履约效率是核心因素 非餐即时零售可渗透市场空间巨大 行业仍在早期 [8] - 下调2025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预测7% 预计即时零售单量增速 到店酒旅GTV增速均快于收入增速 大幅下调2025年分部经营利润 预计2026年利润率显著回升 [9] 美团估值与评级 - 估值基准调整至2026年 SOTP目标价134港元 前值177港元 包含核心本地商业150x2026E经营利润市盈率估值 新业务10x2026E市销率估值 [9] - 仍看好美团在即时零售高于竞对的运营效率 维持买入评级 [9]
连连数字(02598):上半年TPV增速好于预期,全球支付稳健前景不变
国证国际· 2025-09-01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6] - 6个月目标价17.7港元(前值17.3港元) [4][6] - 当前股价11.48港元,潜在涨幅54% [4][6] 核心观点 - 数字支付主业稳健增长趋势不变,财务规模效应持续显现 [1][4] - 全球支付TPV增速超预期,B2B及服务贸易贡献显著 [1][3] - 获得杠杆式外汇交易牌照(SFC 3号牌),增强用户粘性与业务壁垒 [3] - 坚定投入Web3领域,有望在跨境支付中占据先发优势 [4] 上半年业绩表现 - 总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7%,超预期2% [2] - 全球支付收入同比增长27%至4.73亿元,占比65% [2][3] - 境内支付收入同比增长25%至2.11亿元,占比24% [2][3] - 经营利润19.7亿元(含出售连通股权收益20.5亿元),日常经营利润6300万元同比扭亏 [2] - 毛利率52%,数字支付毛利率保持稳定 [2] 全球支付业务 - TPV达198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2H24加速 [3] - 支付费率23.8bps,同比下降12.6bps,环比稳定 [3] - 毛利同比增长27%至3.44亿元,毛利率73% [3] - 分部利润1.27亿元,利润率27%(1H24为13%,2H24为20%) [3] 境内支付业务 - TPV达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 [3] - 支付费率1.13bps,同比环比均稳定 [3] - 毛利率20%,净亏损收窄至2700万元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全球支付TPV预测9%至4420亿元(同比增57%) [4] - 维持境内支付TPV同比增26%预测 [4] - 微调总收入预测上调2%至16.72亿元 [4] - 经调整EBITDA利润预测上调2% [4] - 2025-2027年收入CAGR约20% [5][13] 估值与同业比较 - SOTP估值中主业贡献目标价16.4港元(市销率10倍) [14] - 连通公司持股17.63%贡献目标价1.3港元 [14] - 同业数字支付公司平均市销率5.6倍(2025E) [1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829
国证国际· 2025-08-29 18:5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恒生指数跌0.81% 国企指数跌1.15% 恒生科技指数跌0.94% [2] - 市场成交额上升至3,915.88亿港元 主板卖空金额达643.55亿港元 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比率升至17.761% [2] - 南向资金净流出204.41亿港元 北向资金成交额3,938.09亿元 占A股两市总成交额13.26% [2][3] 板块及个股表现分化 - 消费板块普遍下跌 思摩尔国际跌6.56% 九毛九跌3.59% 安踏体育跌5.91% 滔搏跌2.13% 小鹏汽车跌8.22% 理想汽车跌3.56% [3] - 医药股集体承压 药明巨诺-B跌12.95% 宜明昂科-B跌7.91% 绿叶制药跌3.75% 麦迪卫康跌12.72% 医渡科技跌3.45% 巨子生物跌4.74% 时代天使跌3.76% [4] - 大型科网股普遍下行 美团-W因业绩低于预期大跌12.55% 京东集团-SW跌5.03% 阿里巴巴-W跌4.69% 贝壳-W跌2.42% 哔哩哔哩-W跌1.88% [4] - 芯片股逆势走强 地平线机器人-W绩后大涨14.74% 中芯国际涨10.76% 上海复旦涨8.25% 华虹半导体涨8.44% 晶门半导体涨4% 受DeepSeek-V3.1发布及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催化 [5] 联易融科技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收入37.5亿元 同比下降9.3% 毛利率从70.9%降至56.0% 下降14.9个百分点 [7] - 归母净亏损38.0亿元 同比扩大57.7% 经调整亏损37.2亿元 同比扩大97.4% [7] - 减值损失27.0亿元 同比增加66.5% 主要来自历史过桥供应链资产计提 [7][10] -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1.6亿元 资金充裕 [13] 联易融科技业务板块表现 - 核心企业云收入24.8亿元 占总营收66.3% 多极流转云处理资产规模1,332.3亿元 同比增长54.4% 新增客户224家 总客户数达1,172家 增长25.4% [8] - AMS云处理资产规模298.7亿元 同比下降20.2% 受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不振及风险管控影响 [8] - 金融机构云收入10.0亿元 增长13.5% ABS云处理资产规模96.2亿元 大幅增长166.3% e链云处理资产规模259.9亿元 下降9.2% [9] - 跨境云收入2.6亿元 增长20.3% 聚合12家全球平台资源 服务1,100余家中小商户 [9] 联易融科技战略与展望 - 合作核心企业2,565家 增长19.0% 金融机构389家 增长3.2% 行业集中度优化 基础设施/建筑行业占比33% 电力设备行业占比提升至13% 房地产行业占比从14%降至7% [10] - 推出不低于8,000万美元(约6.23亿港元)回购计划 按市值计算占比约11% [7][11] - 聚焦三大核心战略:AI+产业金融 战略并购 数字资产 深化LDP-GPT大模型应用 推进数字贸易代币和资产支持代币合规应用 [12]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为9.6亿/11.1亿元 目标价3.45港元 基于市销率9.0x/6.1x [13]
美团-W(03690):市占率优先,短期利润承压,长期竞争将回归理性
国证国际· 2025-08-29 17: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4港元 [7] 核心财务表现 - 2季度总收入918亿元 同比增长12% 增速放缓 [2]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3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6% 减少115亿元 [2] - 经营利润率降至5.7% 对比2Q24/1Q25分别为25.1%/21.0% [2] - 新业务经营亏损19亿元 环比收窄4亿元 [2] - 整体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降89% [2] - 预计3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或有较大亏损 [1][4] 业务分部表现 - 核心本地商业配送/佣金/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3%/10% [3] - 外卖业务收入增速慢于单量增速 因补贴带来的收入抵减项增大 [3] - 闪购业务首次参与618大促 GTV增速快于订单量增速 [3] - 外卖用户向闪购转化 季度新用户超2000万 [3] - 到店酒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年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20% [3] - 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 较1季度提速 [2] 竞争格局与战略 - 当前市场份额战略优先级高于短期利润 [1][4] - 即时零售投入力度和持续时间或高于预期 [1][3] - 行业补贴加大导致利润承压 预计3季度为补贴高峰 [1][3] - 预计4季度起补贴逐步回落 2026年将趋于理性 [3] - 服务质量、履约效率和生态平衡是长期竞争关键因素 [1][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预测7% [4] - 大幅下调2025年分部经营利润预测 [4] - 维持2025年新业务收入预测 略下调全年亏损预测 [4] - 预计2026年核心本地商业利润率将显著回升 [4] - 估值基准调整至2026年 SOTP目标价从177港元下调至134港元 [1][4] 估值方法 - 核心本地商业采用15倍2026年预期经营利润市盈率估值 [4] - 新业务采用1倍2026年预期市销率估值 [4] - 当前股价101.7港元 总市值6215亿港元 [7] 股东结构 - 王兴持股8.85% BlackRock持股6.22% Vanguard Group持股4.93% [8]
联易融科技-W(09959):战略转型期短期承压,回购计划规模吸引
国证国际· 2025-08-28 16: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3.45港元,较当前股价2.76港元有25.0%上行空间 [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9.3%,毛利率从70.9%降至56.0% [1] - 归母净亏损38.0亿元,同比扩大57.7%,经调整亏损37.2亿元,同比扩大97.4% [1] - 减值损失27.0亿元,同比增加66.5%,主要因历史过桥供应链资产计提增加 [1][4] 业务板块分析 - 核心企业云收入24.8亿元(占比66.3%),其中多极流转云处理资产规模1332.3亿元(+54.4%),新增客户224家 [2] - AMS云处理资产规模298.7亿元(-20.2%),受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不振及风险管控退出部分项目影响 [2] - 金融机构云收入10.0亿元(+13.5%),ABS云处理资产规模96.2亿元(+166.3%),e链云处理规模259.9亿元(-9.2%) [3] - 跨境云收入2.6亿元(+20.3%),聚合12家全球平台资源,服务1100余家中小商户 [3] 客户与行业结构 - 合作核心企业2565家(+19.0%),金融机构389家(+3.2%) [4] - 基础设施/建筑行业占比33%(2024年:37%),电力设备行业占比提升至13%,房地产行业占比降至7% [4] 战略与展望 - 聚焦"AI+产业金融"、战略并购及数字资产三大核心战略 [11] - AI领域深化LDP-GPT大模型应用,数字资产领域推进DTT、ABT合规应用 [11] -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1.6亿元,资金充裕支持战略推进 [12] 股东回报 - 未来12个月回购计划规模不低于8000万美元(约6.23亿港元),按市值计算占比约11% [1][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9.6亿/11.1亿元,2026年实现净利润8.7亿元 [12][13] - 预测2025/2026年市销率9.0x/6.1x,市盈率-15.4x/46.1x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