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

搜索文档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30
中泰国际· 2025-07-30 10:07
港股市场 - 7月29日恒生指数微跌0.2%,收报25,52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4%,收报5,644点,大市成交2,670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27.2亿港元[1] - 港股大盘短线调整风险上升,因技术指标超买、8月季节性疲弱、美元或反弹,但整固后有望向基本面靠拢[2] - 消费、AI、医疗保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等板块有不同表现,如育儿概念、乳业股、浪潮数字企业、药明康德、光伏及电力设备股等走势各异[3][4]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40万平方米,同比跌16.8%,环比升4.7%,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5]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349万平方米,同比跌48.6%,环比跌23.0%[8] - 7月21日国务院发布《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起施行[9] 投资策略 - 港股当前升势健康,若中美达成协议与政策催化共振,或延续渐进式修复,关注恒生科指等板块[12] - 美股短期对大盘谨慎,关注医疗保健等板块,考虑做多VIX波动率指数[13] - 美债高位震荡,10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4.25%-4.6%,延续逢高配置策略[14]
中国房地产周报:保持观望-20250729
中泰国际· 2025-07-29 2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保持观望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市场数字表现持续一般,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一线城市累计新房成交量同比涨幅收窄,重大政策公布相对空白,建议保持观望,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取优质央企及地方国企开发商 [7] 上周新房销售及土地成交 - 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4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6.8%,环比上升4.7%,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 [1][14]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同比涨幅收窄,北京同比下跌1.6%,上海同比上升0.6%,广州同比上升14.4%,深圳同比上升14.3% [2][18]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按套数为130.8,按面积为129.8,一线城市存销比为79.6,二线城市存销比达217.5,均高于去年同期及前周 [3][24] - 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34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8.6%,环比下跌23.0%,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 [4][28] 每周主要政策及市场事项 - 7月21日国务院发布《住房租赁条例》,适用于城镇住房租赁活动及其监督管理,9月15日起施行,目的是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等 [5][35] - 7月23日昆明放宽对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深圳发布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7月25日武汉第二套房公积金可贷最高额度由100万元提升至120万元 [36] 内房港股表现 - 内房港股普遍领先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上升3.7%,领先大市1.4个百分点 [6][37] - 监察的内房港股中,央企开发商、地方国企开发商等各类别全周平均分别有不同幅度上升或落后大市 [37] 附录:房地产基本面指标统计 (月/季/年度) - 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跌12.4%,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9.5%,竣工面积同比下跌2.1%,新开工/竣工面积比例为1.7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6.5% [42] - 6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同比上升2.6%,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7%,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55] - 2025年第二季房地产业GDP为210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0.9%,所占全国总GDP比例为6.2%,低于2024年同期 [60] - 2025年第二季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上升0.3%,个人贷款余额同比下跌0.1%,最新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及以上分别为2.10%及2.60% [63] 关注个股 - 华润置地(1109 HK)、越秀地产(123 HK) [8][40]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29
中泰国际· 2025-07-29 10:12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当前升势较健康,有望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向“盈利驱动”靠拢,若中美达成有限协议并与国内政策催化共振,或延续“基本面主导”的渐进式修复,关注恒生科指、医药生物、AI 概念等 [2][7] - 美股短期利多几乎尽出,对大盘谨慎,但个股及板块不乏机会,短期关注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必选消费、国防工业,并考虑做多 VIX 波动率指数 [8] - 美债维持高位震荡判断,10 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 4.25%-4.6%,延续逢高配置策略;美元在经济韧性、贸易政策以及联储政策独立性间博弈;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料保持 7.15-7.18 区间震荡,短期维持 7.18 政策顶的判断 [9] - 药明生物 2025 年上半年盈利超预期,上调收入与盈利预测,目标价上调至 37.20 港元,评级上调至“买入” [11][12][13] 每日大市点评 - 7 月 28 日,恒生指数早盘涨超 1%,最终收涨 0.7%,报 25,562 点;恒生科技指数微跌 0.2%,报 5,664 点;大市成交额 2503 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 92.5 亿港元 [1] - 科网股表现分化,金融板块领涨,创新药板块亮眼,AI 概念、机器人多数回落,部分周期股和消费股承压,光伏、煤炭、钢铁、汽车、餐饮股普遍弱势 [1] 市场趋势分析 - 港股盘面分化、板块轮动,但交投活跃和港股通持续流入,市场有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迹象,有望向“盈利驱动”靠拢 [2] - 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全球供应链焦虑缓和,中美贸易会谈不确定性下降,削弱关税威胁对港股冲击,若中美达成有限协议并与国内政策催化共振,港股或延续渐进式修复 [2][7] 宏观动态 - 上周 30 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 140 万平方米,同比下跌 16.8%,环比上升 4.7%,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 [3] 行业动态 - 周一港股汽车板块走势疲软,大部分整车企业和新势力车企下跌,蔚来上扬,汽车智能化相关个股也下跌,但大部分汽车股月初至今保持向上走势 [4] - 恒瑞医药与 GSK 达成协议,股价飙涨,带动创新药板块与 CXO 板块主要企业上涨,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研发,预计国家医保与商保公司加大合作 [5] - 昨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分化,光伏板块和个别电力设备股下跌,燃气股及香港公用事业股普遍上升,长江基建出售英国铁路资产持股有利释放企业价值 [6] 研报策略建议 港股 - 核心驱动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技术指标显示短期超买情绪堆积,但资金流充裕,或以时间换空间,以盈利增长消化估值 [7] - 若中美达成有限协议并与国内政策催化共振,关注恒生科指、医药生物、AI 概念等,最乐观情况下恒指有望高见 27,400 点 [7] 美股 - 短期利多几乎尽出,对大盘谨慎,但个股及板块不乏机会,短期关注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必选消费、国防工业,并考虑做多 VIX 波动率指数 [8] 美债 - 维持高位震荡判断,10 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 4.25%-4.6%,延续逢高配置策略 [9] 美元指数 - 在经济韧性、贸易政策以及联储政策独立性间博弈,关注美国二季度 GDP 等数据和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9]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 离岸人民币升至 7.16 附近,料保持 7.15-7.18 区间震荡,短期维持 7.18 政策顶的判断 [9] 药明生物分析 -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 16%至约 99.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 11%至约 25.0 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 56%至约 23.4 亿元,略超预期 [11] - 上调 2025-27E 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和股东净利润预测,上调 2028-34E 盈利预测 [12] - 目标价从 27.00 港元上调至 37.20 港元,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13]
中泰国际:港股上周跟随全球股市乘势向上,恒生指数终以周线向上突破重要阻力
中泰国际· 2025-07-28 09:41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上周升2.3%收报25388点,创三年多新高,恒生科指升2.5%收报5677点,日均成交增12.6%至2879亿港元,港股通流入323亿港元[1] - 港股升势健康,核心驱动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若欧美贸易协议和国内政策催化共振,或延续“基本面主导”修复[2] - 当前恒生指数预测PE回升至11.1倍,处于七年来78.2%分位数,乐观情况下恒生指数有望高见27400点[3] 行业板块 - 汽车板块上周平均涨3.8%,蔚来涨12.2%,地平线机器人涨5.2%;AI概念板块跑赢大盘,商汤等涨5.4%-10.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0.8%[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上周整体上升,电力设备及建设板块受工程开工消息推动先涨后调,光伏股受多晶硅涨价等因素支持上升[5] - 内房港股上周普遍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跌2.1%,落后大市4.9个百分点[11]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23万平方米,同比跌21.7%,环比跌5.3%,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6]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仅广州同比涨幅增加,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上升,土地成交量同比跌62.9%,环比跌48.4%[7][8][9] 其他市场 - 美股大盘向上,英伟达带动半导体行情,但短期估值偏高,建议采取攻守平衡策略[14]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4%左右,维持高位震荡判断;美元指数反弹至98.5附近;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围绕7.18中枢窄幅波动[15][16]
港股专题报告:港股当前整体升势仍较健康,核心驱动逻辑正从前期避险情绪与仓位回补,逐渐有转向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预期向好的迹
中泰国际· 2025-07-25 11:36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24日,恒生指数升129点或0.5%,收报25,667点;恒生科技指数转跌0.05%,收报5,743点;大市成交额2,948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37亿港元[1] - 上周内房港股普遍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2.1%,落后大市4.9个百分点[10] 行业板块动态 - AI概念板块,商汤配售16.7亿新B类股份集资25亿用于研发,周四上升8.1%,其他相关个股也有不同程度上涨[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上涨2.2%,药明生物发布盈喜,引领CXO板块回升[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分化,光伏及核电板块受支持,硅料价格较上周上升18.3%-23.1%[4] 房地产市场情况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23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1.7%,环比下跌5.3%[5]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105.7,高于去年同期及前周[7]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62.9%,环比下跌48.4%[8] 其他市场分析 - 美股大盘向上强势,但估值偏高,短期对美股大盘相对谨慎,建议采取攻守平衡策略[13] - 美债维持高位震荡判断,10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4.25%-4.6%,操作上延续逢高配置策略[14] - 美元指数持续反弹至98.5附近,离岸人民币料保持7.15-7.18区间震荡[14][15]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24
中泰国际· 2025-07-24 10:26
港股市场 - 7月23日恒生指数全日上升408点或1.6%,收报25538点,恒生科指上升2.5%,收报5745点,大市成交金额达3331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13.19亿港元[1] - 本轮港股升势属健康“慢牛”,外资或出现FOMO配置行为推动升势加速[2] - 港股大盘延续板块轮动,资金面充裕助力高位盘整,关注内部政策预期等催化[13] 宏观动态 - 特朗普政府将对等关税转向“杠杆式投资协议”,后续美商品通胀压力或可控,市场进入预期修复阶段[3] - 当前博弈焦点转向中美谈判,若中国以半导体等换取采购承诺,或降低双边摩擦烈度[3] 行业动态 - AI概念板块相关股份强势,优必选反弹5.8%,第四范式股价上涨3.1%,浪潮数字年初至今涨超130%[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涨0.2%,药明合联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超60%,净利润增长超50%,股价涨8.6%[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下跌,水电工程和光伏板块回吐,东方电气等跌幅在1.3%-10.7%[5]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23万平方米,同比跌21.7%,环比跌5.3%,土地成交量同比跌62.9%,环比跌48.4%[6][9] - 内房港股上周普遍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2.1%,落后4.9个百分点[1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彰显政策支持决心,预期市场情绪较理性,关注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12] 其他市场 - 美股大盘向上,但估值偏高,短期谨慎,行业配置采取攻守平衡策略[14]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4%左右,维持高位震荡判断,美元指数反弹至98.5附近[15] - 离岸人民币料保持7.15-7.18区间震荡,后续方向锚定中美贸易谈判进展[16]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23
中泰国际· 2025-07-23 10:50
港股市场 - 7月22日恒生指数升136点或0.5%,收报25130点,恒生科指升0.4%,收报5606点,大市成交2661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27.2亿港元[1] - 恒生指数预测PE回升至10.8倍,风险溢价接近七年历史低点,充裕流动性、乐观前景预期和外资回补支撑港股表现[2] - 内房港股上周普遍落后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跌2.1%,落后大市4.9个百分点[11] 行业动态 - AI概念板块优必选配售3015万新股,约扩大后股本6.4%,集资24.1亿元,周二收盘跌5.1% [3] - 电子板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启动,总发电装机容量60GW - 70GW,赛晶科技股价周二涨8%至三个月新高[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微跌0.02%,丽珠医药升势凌厉,有四款产品入选创新药械目录,1类创新生物药Ⅲ期临床试验成功[4] 各市场策略 - 港股资金面充裕,资金市助力高位盘整,延续板块轮动,坚守高股息防御底仓,关注成长方向逢低布局点[13] - 美股大盘向上,短期谨慎,采取攻守平衡策略,关注医疗保健等行业并考虑做多VIX波动率指数[14] - 美债维持高位震荡,10年期收益率波动区间4.25% - 4.6%,操作上逢高配置[15] 汇率相关 - 美元指数反弹至98.5附近,后续经济数据弱化或关税冲击显性化可能引发回撤[15] - 离岸人民币料在7.15 - 7.18区间震荡,短期维持7.18政策顶判断,后续受中美贸易谈判影响[16]
2023年中国水电工程机械、电力设备股投资报告
中泰国际· 2025-07-22 10:56
大盘表现 - 7月21日港盘延续强势,恒生指数升168点或0.7%,收报24,944点,恒生科指升0.8%,收报5,585点,大市成交2,630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70.5亿港元[1]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23万平方米,同比跌21.7%,环比跌5.3%,各线城市皆同比下跌[3] 行业动态 - AI概念板块,优必选中标9000万人民币订单,周一股价拉升5.2%,第四范式与平台合作,股价自四月低点上升约50%[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回落1.2%,医保局座谈会或利好创新药,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好,部分电力股涨幅突出[4] 项目影响 - 雅鲁藏布江1.2万亿水电工程开工,相关水泥、钢铁等板块投资情绪高涨,相关个股有望受益,短期或跑赢大盘[1][2] 兖煤澳大利亚 - 25Q2权益煤炭产量同比增15%至940万吨,H1同比升11%至1,890万吨,动力煤销量同比减10%,冶金煤销量同比升35%[5] - 预计FY25动力煤销量同比跌1.2%至3,210万吨,冶金煤销量同比升21.7%至630万吨,动力煤及冶金煤平均售价料分别同比跌7.1%及20.7%[6] - 上调FY25 - 26股东净利润预测5.6%及5.3%,新增FY27预测,目标价提至38.5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9] 医药行业 - 第十一批带量采购规则优化,预计降价幅度日趋理性,利好高品质产品终端销售[12] - 预计创新药企业经营环境回暖,CXO板块龙头业绩有望回暖,基础医疗产品生产商2026年后或走出低谷[14][15]
到83.7%及21.7%,PE处于七年来43.1%分位数,相关板块短期会有较高的超额收益
中泰国际· 2025-07-21 10:04
港股大盘表现 - 恒生指数全周上升2.8%,收报24,825点;恒生科指全周上升5.5%,收报5,538点;大市日均成交金额减少3.1%至2,466多亿港元;港股通全周净流入225亿港元[1] - 地产分类指数是上周唯一下跌的板块,医疗保健、可选消费、材料全周分别大升12.1%、6.1%及3.7%[1] 行业动态 - AI概念板块创新奇智周五拉升10%,第四范式完成配股集资13亿元[2] - 汽车板块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净利润同比下跌10.2%,近一个月上升约10%跑输同业[2] 医药行业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大涨11.9%,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启动,优化集采规则,创新药与优质产品将获益[1][3] - 药品集采规则优化,预计降价幅度日趋理性,利于高品质产品终端销售[12]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光伏港股普遍下跌1.6%-4.1%,电力设备板块上涨8.0%-11.0%,6月规模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7%[4] 兖煤澳大利亚 - 25Q2权益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5%,动力煤销量同比减少10%,冶金煤销量同比上升35%;动力煤及冶金煤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跌20%及38%[5] - 预计FY25全年动力煤销量同比下跌1.2%,冶金煤销量同比上升21.7%;动力煤及冶金煤平均售价料分别同比下跌7.1%及20.7%[6] - 上调FY25 - 26股东净利润预测5.6%及5.3%,目标价由32.70港元提升至38.55港元,对应20.7%上行空间[9] 重点个股 - 中国生物制药预计2025年产品销售收入稳健增长,收购礼新医药构成利好[13]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减重剂型已发货销售,预计销售收入快速增加,看好两款在研产品需求空间[14]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17
中泰国际· 2025-07-17 10:22
港股大盘表现 - 7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72点或0.3%,收报24,517点,恒生科指下跌0.2%,收报5,418点,大市成交2,590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6亿港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资金切换至前期落后板块,医药保健板块内部切换至年初表现较逊医药股,“新消费”股疲态,泡泡玛特大跌4.0%[1] - 消费板块,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不低于200%,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不低于350%;361度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安踏二季度各品牌零售额有不同增长[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8%,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绿叶制药因海外授权协议期待股价上涨9.40%[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下跌,威胜控股上涨3.6%,自6月中首次覆盖后股价上升28.7%[5] 个股分析 - 361度二季度主品牌和童装线下零售额同比增10%,线上流水同比增约20%,预计上半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目标估值从8倍提至9倍FY25E市盈率,目标价调至6.38港元[6][9] -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0.6%至207.9亿元,Non - IFRS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44.4%至63.1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增101.9%至85.6亿元,目标价调至98.20港元[10][12] 市场趋势及风险 - 美元指数及美债息回升、港金管局回收港元或冲击港股流动性,但对高分红防御性品种影响小,恒生科指短期或有较大弹性[2] - 药明康德面临中美关系变化、客户减少研发支出、项目进展问题导致中断等风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