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股份(00489)

搜索文档
东风集团股份等成立科技新公司,含AI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4:52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东信车路云(十堰)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柳慧国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5.1亿人民币 [1] - 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与东风集团股份旗下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业务范围与技术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 [1] - 业务包含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及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 [1] - 体现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技术服务与数据平台建设方向 [1] 行业合作与战略布局 - 中国移动(600941)与东风集团通过合资公司深化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 [1] - 注册资本5.1亿元显示双方对车路云协同赛道的重要资源投入 [1] - 人工智能算法与公共数据平台业务符合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1]
第一批15+大终端报告剧透!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邀您9月10日共聚合肥!
DT新材料· 2025-08-06 00:04
大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兴应用领域(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磁屏蔽等)[1] - 大会主题包括探讨"十五五"高分子产业发展趋势、改性塑料高质量发展方向、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研究进展 并促进产学研用金合作及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拓展[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2] - 专家顾问团由多位院士及教授组成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大会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等[2]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耐驰科学仪器(热分析系统)、浙江道默工程材料(聚酰胺全球领导者)、丰汇新材料科技(激光焊接行业领先者)等[2][3][4] 参会嘉宾 新能源汽车领域 - 小鹏汽车材料总监(省级材料评审专家 专注新材料应用开发)[4] - 岚图汽车材料及轻量化负责人(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 轻量化材料应用经验丰富)[5] - 延锋国际助理副总裁(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高分子材料改性研发经验突出)[7] 具身机器人领域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CEO(西南地区人形机器人代表 专注轻质材料应用探索)[8] - 灵心巧手高级合伙人(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月销超千台 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占率80%)[10] 电磁屏蔽与复合材料领域 - 信维通信研究院院长(实现LCP薄膜研发至模组整合全链条突破)[12] - 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专注5G领域PCB加工及电磁屏蔽材料研发)[13] 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专家(特种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带头人)[15] - 沃飞长空部门负责人(吉利科技旗下 参与国家重点飞行器新材料工艺应用)[17] 往届参会单位 - 包括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国际化工巨头 以及科亚装备集团、Instron等设备厂商[31][32]
东风乘用车业务再整合 奕派科技能否打开新局面?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13:19
品牌整合与战略调整 - 东风公司合并东风纳米和东风奕派品牌 实施"奕派向上、风神向新"战略 其中奕派品牌聚力并进军中高端市场 风神品牌定位"智慧家享汽车品牌" [2] - 东风纳米品牌原定位"国民纯电专业品牌" 主攻小型纯电市场 旗下有纳米01和纳米06两款产品 2024年上半年累计销售约2.80万辆 其中纳米01销量2.23万辆同比下降40.3% [4] - 品牌整合源于市场竞争重叠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促使公司通过合并实现降本增效 [5] 华为合作与技术布局 - 奕派科技与华为深度合作开发高端智能产品系列 采用"四个联合"模式(联合定义、开发、共创、营销) 团队深度融合共同办公 [3] - 合作产品将应用华为新一代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技术 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 计划2026年上市 [3] - 双方合作特点包括能力赋能更深入 建立相互挑战工作机制 围绕用户利益形成战略协同 代表汽车智能化领域新探索 [4] 产品规划与市场目标 - 奕派科技计划到2028年产品矩阵达20款 东风风神聚焦A/B级核心市场 在售车型将达10款 [6] - 产品分为主流科技系列(面向年轻用户)和智能精品系列(与华为合作) 以智能和品质为突破点 [3] 组织架构与运营优化 - 公司总部定位由战略管控转向"运营+统筹" 对自主乘用车业务实施运营管理 实现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闭环 [8][9] - 通过组织整合解决跨公司协调效率问题 资源集中实现饱和式投入 集团层面下放产品决策/商务政策制定等权限 [9] - 构建新能源"4+2"业务布局(4个自主单元+2家合资公司)和"1+n"研发体系(研发总院+各单元研发力量) [8] 效率提升与资源整合 - 本次整合重点解决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问题 实现全价值链闭环管理 减少信息传递偏差和决策低效 [9] - 相比2023年整合强调资源一体化/责任一体化/职能一体化 本次改革更彻底 直接影响公司未来行业地位 [10]
车厂300万/500万辆年销目标扎堆,消费者都不够用了
36氪· 2025-08-05 09:43
中国车企销量目标规划 - 多家中国车企提出2030年500万辆年销目标:一汽集团计划5年内实现[1]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500万辆[1] 吉利控股2027年目标500万辆[1] 比亚迪2025年目标500万辆[1] - 四家车企设定2024年300万辆目标:长安/吉利/奇瑞/东风集团均计划今年达成300万辆销量[3] - 头部车企2024年目标总和超2500万辆:比亚迪550万/上汽450万/一汽345万/四家各300万合计达2500万辆规模[3] 历史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 - 国际车企2025年目标普遍落空:丰田电动车目标550万辆(上半年纯电仅8.2万)[4] 大众电动车目标150万辆(上半年实际46.5万)[4] 通用电动车目标100万辆已落空[5] - 中国车企2025年目标完成度堪忧:一汽集团目标从600万下调至345万[6] 广汽集团目标从350万修正为230万(上半年完成率32.8%)[6] 吉利目标从365万修正为271万再调至300万[6] - 新势力目标大幅缩水:理想汽车从160万目标降至64万[9] 长城汽车2024年目标190万实际完成123万(完成率65%)[9] 恒大汽车100万目标随公司倒闭落空[9] 销量目标设定动因分析 - 资本市场融资需求:高目标可作为吸引资本投资的敲门砖[11] 新势力车企通过激进目标获取资源(如理想年销3万时立百万目标)[11] - 内部管理激励手段:通过高目标推动体系能力提升(完成150万优于定100万完成80万)[12] - 行业竞争姿态展示:目标高低常被解读为企业实力强弱[12] 影响经销商/供应商信心体系[12] 300万辆级目标的体系能力要求 - 需具备10%以上市场占有率:在3000万辆大盘中需达到绝对主流品牌地位[14] - 需要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10个以上生产基地协同[14] 覆盖广泛的供应链体系[14] 多元产品矩阵覆盖细分市场[14] - 依赖持续技术创新迭代:保障新用户获取和存量用户升级[16] 需要配套人才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目标制定趋向务实化:长安新能源占比33.3%接近原定35%目标[7] 多家车企通过战略调整提质增效(吉利/奇瑞/长安组织架构优化)[16] - 竞争焦点从数量转向质量:行业逐步从"目标数字竞赛"转向"体系能力建设"[16] 缺乏竞争优势的车企高目标难以实现[16] - 市场容量存在天花板:四大车企2000万辆目标占全球9000万辆市场近四分之一[1]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饱和[3]
东风汽车整合三大自主品牌 央企新势力加速提振市占率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6:32
公司品牌整合 - 东风汽车正式整合旗下东风风神、东风纳米和东风奕派三个自主乘用车品牌 成立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 新公司下设风神和奕派两大品牌 原纳米品牌并入奕派 [1] - 东风奕派科技作为集团自主乘用车事业主力军 旗下品牌产品面向多元化的用户市场 [1] - 整合旨在集中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全领域优质资源 为自主乘用车领域提供资源保障 推动事业发展 [2] 品牌定位与产品矩阵 - 风神拥有成熟混动和燃油技术 奕派具备先进量子平台纯电架构 纳米拥有小型化三电系统 三大品牌在技术和定位上具有天然互补性 [3] - 奕派主打15万元至25万元市场区间 纳米聚焦6万元至10万元区间 整合后形成更完整产品矩阵 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 [3] - 东风纳米是2023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聚焦年轻用户 旗下纳米01和纳米06为微型或小型汽车 东风奕派2024年推出 聚焦主流市场 现有奕派007和奕派008两款车型 [2] 运营效率提升 - 整合结束此前三大品牌在制造、营销等环节的割裂状态 极大提升响应速度与灵活性 [2] - 实现全价值链闭环管理 解决过去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在不同公司导致的信息传递偏差和决策效率低下问题 [4] - 开放跨品牌授权 优质经销商从原来只能销售两款车型扩展到可销售四款车型 显著提升经销商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东风奕派科技与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腾讯、高德等头部技术服务商合作 打造奕派+生态矩阵 [4] - 与华为合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岚图品牌产品合作 第二阶段推进猛士817项目 第三阶段启动DH项目 特点是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和联合营销 [4] - 合作目标为打造集东风汽车机械工艺与华为智能科技于一体的优质产品 融入华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 提升用户出行体验 [5]
东风汽车整合三大自主品牌央企新势力加速提振市占率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品牌整合战略 - 东风汽车正式整合旗下东风风神、东风纳米和东风奕派三个自主乘用车品牌,成立东风奕派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下设风神和奕派两大品牌[1] - 原纳米品牌将并入奕派,与风神并列为新公司两大品牌[1] - 东风奕派科技将作为集团"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旗下品牌产品将面向多元化的用户市场[1] 品牌定位与产品矩阵 - 东风纳米是2023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聚焦年轻用户,旗下有纳米01、纳米06两款微型或小型汽车[2] - 东风奕派2024年推出,聚焦主流汽车市场,现有奕派007和奕派008两款车型[2] - 整合后产品定位:奕派主打15万元至25万元市场区间,纳米聚焦6万元至10万元区间,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矩阵[2] 整合优势与协同效应 - 整合将结束三大品牌在制造、营销等环节的割裂状态,提升响应速度与灵活性[2] - 风神拥有成熟混动和燃油技术,奕派具备先进量子平台纯电架构,纳米拥有小型化三电系统,技术互补性强[2] - 开放跨品牌授权,优质经销商可销售车型从两款扩展到四款,提升经销商经营能力[3] 运营效率提升 - 通过组织整合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全价值链闭环管理,解决信息传递偏差和决策效率低下问题[3] - 与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腾讯、高德等头部技术服务商合作打造"奕派+"生态矩阵[3] 华为深度合作 - 与华为合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岚图品牌合作,第二阶段推进猛士817项目[3] - 当前进入"DH项目"阶段,特点是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和联合营销[4] - 合作目标:融合东风汽车机械工艺与华为智能科技,提升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体验[4]
日产百亿汽车工厂7.23亿卖身岚图?东风汽车:严重失实
新京报· 2025-08-05 00:04
岚图汽车收购地块 - 岚图汽车计划以7.23亿元收购东风集团股份位于武汉的地块 面积120 35万平方米 土地单价40 06万元/亩 [1] - 该地块为东风日产武汉云峰工厂所在地 年产能15万辆 可扩展至30万辆 兼容燃油车 混合动力 纯电动等多种车型生产 [1] - 武汉云峰工厂2022年5月投产 此前生产东风日产纯电动车型艾睿雅 2024年6月起为岚图汽车代工 [1] - 岚图汽车全新纯电家用SUV知音在云峰工厂生产 2024年9月首批岚图知音在该工厂下线 [1] 东风汽车回应传闻 - 东风汽车澄清"岚图吞日产百亿工厂"等传闻为不实消息 7 23亿元仅为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 [2] - 部分自媒体将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曲解为工厂整体资产价值 东风汽车称其严重失实 [2]
锚定新能源、全球化 三大汽车央企明确发展目标
证券日报· 2025-08-05 00:00
中国汽车央企战略目标 - 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三大汽车央企相继明确发展目标 旨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1] - 三大汽车央企的战略布局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 [1] 中国长安具体规划 - 战略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2] - 未来5年将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 [2] - 计划构建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的全谱系新能源矩阵 [2] - 未来10年将投入约2000亿元用于新汽车领域 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2]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500万辆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60% 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超30% [2] 中国一汽具体规划 - 未来五年目标为完成关键调整期主要任务 并全面筑牢转型基础 [3] - 2030年目标"六个超过":整车销量超500万辆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00万辆 [3] - 自主品牌销量目标超200万辆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50万辆 [3] - 海外市场销量目标超70万辆 职工平均收入增速继续超过央企平均水平 [3] 东风公司具体规划 - 坚持乘商并重 统筹自主与合资 加快发展新能源事业 [3] - 在完成自主新能源百万辆目标基础上 加快实现新能源销量300万辆 [3] - 推动公司总体销量重回400万辆 并努力挑战更高目标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三大汽车央企的战略布局与国家汽车产业转型顶层设计形成深度呼应 [4] - 国务院国资委自2024年起对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 [4] - 新考核机制打破传统利润考核框架 纳入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指标 [4] - 三大汽车央企将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迈向汽车强国 [4]
三大汽车央企赛跑!长安、一汽2030年销量目标要实现500万辆,谁会先达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8:01
2030年销量目标 - 中国一汽计划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超过500万辆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0万辆 自主品牌销量超过200万辆 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50万辆 海外市场销量超过70万辆 [1] - 中国长安计划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60% 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2] - 东风汽车集团提出未来五年推动公司总体销量重回400万辆 并挑战更高目标 但未公布具体2030年销量目标 [2] 全球车企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前十名中 年销500万辆是进入前五名的门槛 当前第五名Stellantis集团销量为553.7万辆 [3] - 若三大汽车央企实现目标 2030年总年销量将至少达14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至少900万辆 [4] 海外市场战略差异 - 中国长安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为超过150万辆 是中国一汽70万辆目标的两倍 [4] - 东风汽车旗下东风柳汽和岚图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分别为30万辆和50万辆 合计高于中国一汽整体海外目标 [4]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前7个月 中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48.8%) 东风汽车40.2万辆(同比+6.8%) 中国一汽自主新能源14.5万辆(同比+95.5%) [5] - 中国长安和东风汽车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均为100万辆 其中东风自主新能源确保90万辆 [7]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央企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 三大汽车央企均设定"实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五年目标 [5] - 专项考核方案将重点考核技术、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 并考虑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 [7]
东风系添新丁:驭新智能底盘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亿
凤凰网· 2025-08-04 16:02
公司战略布局 -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成立驭新智能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 旨在拓展智能汽车底盘系统研发与制造业务[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汽车零部件研发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等多个领域[1] - 该公司由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1] 组织架构整合 - 东风汽车6月26日成立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聚焦整合商企 研发 生产 供应链 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优质资源[1] - 奕派汽车科技公司采用一个公司一体化运营模式 整合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 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 东风公司总部和东风研发总院的相关职能和人员[1] - 驭新智能底盘系统有限公司可能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形成协同 完善东风汽车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