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01288)

搜索文档
险资“爆买”银行股,银行ETF南方、银行ETF、中证银行ETF上涨
格隆汇APP· 2025-05-13 11:54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早盘涨跌不一 沪指涨0.08%报3371.86点 深成指跌0.24% 创业板指跌0.23% 北证50指数跌0.37%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072亿元 较上日放量434亿元 超3400只个股下跌 [1] - 银行股集体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创历史新高 [1] - 银行ETF普遍上涨 银行ETF南方涨1.25% 银行ETF涨1.24% 银行ETF指数基金涨1.19% 中证银行ETF涨1.18% 银行ETF基金涨1.14% [3] 险资动向 - 年内险资举牌至少13次 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 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 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5] - 截至一季度末 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5] - 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频次较高 平安人寿多次增持、举牌招行H股 [5] - 险资频繁买入港股国有大行 是基于对股息率、税收优势、流通盘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5] - 截至2025年5月8日 险资持有银行股市值0.69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0.16万亿元 [6] - 保险公司重仓A股银行流通股股数从2020年底526亿股下降至2024年底383亿股 2025年一季度回暖至391亿股 [6] - 保险公司重仓银行流通股市值从2024年开始回升 主要得益于银行指数2024年涨幅34% [6] 行业分析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 宽货币先行 宽财政紧随 地方化债显著提速 对2025年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7]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 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 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7]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 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 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 对25年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7] - 2025年是银行资产质量夯实之年 政策托底下 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 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7] -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区域需求具备alpha且季报表现突出的城农商行 高股息品种 [7]
险资“爆买”银行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1:09
险资举牌银行股概况 - 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3次举牌 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 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 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1] - 截至一季度末 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1] - 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频次较高 平安人寿多次增持招行H股 5月9日持股比例升至12% 平均股价44.7757港元 [1]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平安投资的股票账面值为4373.79亿元 环比2023年增长近50% 占投资规模比重从6.2%上升至7.6% [1] 险资偏好银行股原因 - 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H股因业绩稳定性强、估值低、股息率高(普遍高于5%) 受低风险偏好资金青睐 工商银行股息率6.05% 农业银行5.38% 中国银行5.7% 建设银行6.44% 交通银行5.78% 邮储银行5.8% [2] - 国有大行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强、分红稳定 平均股息率5%以上 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2%-2.5%)有可观利差 [2]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 通过配置长股投或高股息(OCI)策略可降低投资收益波动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2] 险资配置空间及政策支持 - 当前上市险企OCI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为5% 有较大上升空间 [3] - 近期政策鼓励长期保险资金入市: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批复600亿元)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3] - 富国基金测算 2024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 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资金 国金证券预计未来3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约6-8千亿元 每年增配高股息约3-4千亿元 [3]
资金动向 | 北水抛售港股超185亿港元,大肆减仓腾讯、小米、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5-12 20:32
南下资金动向 - 5月12日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185.28亿港元,创2021年2月24日以来单日新高,为历史第二大单日净卖出 [1] - 净买入个股:比亚迪电子1.21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1.13亿港元 [2] - 净卖出个股:盈富基金56.02亿港元、腾讯控股36.65亿港元、小米集团-W 21.16亿港元、中芯国际9.14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7.56亿港元、小鹏汽车-W 6.66亿港元、美团-W 4.67亿港元、农业银行3.29亿港元、中国移动2.84亿港元、阿里巴巴-W 2.39亿港元 [2] - 南下资金连续5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84.2934亿港元,连续5日净卖出小米集团累计61.0979亿港元 [4]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5%,成交额83.72亿港元 [4]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6.2%,成交额81.51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4.6%,成交额55.47亿港元 [4] - 美团-W股价上涨2.5%,成交额28.46亿港元 [4] - 小鹏汽车-W股价上涨10.6%,成交额15.53亿港元 [4] 行业及公司动态 比亚迪电子 - 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互相削减关税,美方保留加征剩余10%关税,取消或暂停其他加征关税 [5] - 信达证券认为消费电子行业估值已显露较大空间,若关税政策未恶化则行业估值修复可能性较大 [5] 中国海洋石油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全球原油市场短期需求韧性延续,长期达峰节奏分化,油价或维持高位震荡 [5] - 建议关注高景气、高红利及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利好企业,推荐三桶油等标的 [5] 腾讯控股 - 里昂重申"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预测首季收入同比增长10%至1753亿元,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15%至673亿元 [5] - 游戏业务收入料增长15.8%,线上广告收入料增长17.4% [5] 小米集团 - 小米汽车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揭发无助散热提升性能,公司致歉并给出补偿方案 [6] - 雷军承认目前是小米最艰难的时间 [6] 小鹏汽车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X3-F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标志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审查 [6]
致敬第九个中国品牌日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揭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4:37
活动概况 - 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智升维 品牌共振" [1] - 活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1] - 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品牌官及学术界专家参与,探讨科技驱动下的品牌发展新趋势 [1] 榜单发布 -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达20.4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 [4]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蝉联冠亚军,品牌价值分别为26824亿元和18335亿元 [4] - 新增"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展示区域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力 [1] - 榜单已连续发布9年,涵盖主榜TOP100及活力榜、新锐榜、海外榜、全球榜等分榜 [2] 品牌案例与人物 - 农业银行、伊利股份、广汽集团等30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上市公司经典品牌案例" [5] - 游族网络、诺泰生物、用友网络等10家企业的企业家或高管获评"首席品牌官" [5] - 格力电器、科蒂中国、腾讯广告等企业高管分享IP塑造、品牌出海、AI营销等话题 [5] 传播智能体战略 -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传播智能体战略,打造全国首个传播智能体孵化平台 [6] - 战略聚焦传播场景,基于场景理解、可信数据、技术能力及服务经验四大基石 [6] - 成都每经新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已服务50多家大型企业,具备AI工程化落地经验 [6] - 平台结合智能媒资库等数据资产,围绕"人机协同+价值共创+结果服务"理念构建传播智能体 [7]
400亿,农行公告:全额赎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5-07 22:59
农业银行赎回二级资本债券 - 公司于5月7日发布公告,宣布全额赎回400亿元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券,该债券于2020年4月29日发行,原定到期日为2030年5月6日 [1][4] - 根据债券条款,公司有权在第五年末(2025年5月6日)行使赎回权,此次赎回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 [4][5] 二级资本债券的行业特性 - 二级资本债券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通常为10年期且附有第五年末的发行人赎回权,有助于提升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 [5] - 行业惯例显示,银行倾向于在第五年末赎回债券以避免资本减计(根据监管规定,最后5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金额逐年递减:100%、80%、60%、40%、20%)[5] 赎回行为的市场影响 - 赎回行为表明公司满足监管条件:资本工具替换质量达标、收入能力可持续且赎回后资本水平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5] - 市场分析认为,赎回后公司可能发行新债券或以其他方式补充资本,保持资本充足率稳定,同时利用当前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5][6]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赎回操作是行业常规选择,既优化资本结构,又向市场传递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的积极信号 [6] - 在利率下行周期,银行通过赎回旧债并发行低成本新债可有效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6]
农行漳州龙海支行金融活水助对虾养殖户增收致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7 13:41
对虾养殖行业 - 漳州市龙海区对虾养殖面积已达千万亩,是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1] - 当地具有发展对虾养殖业的先天条件,包括植被保护完善、原始生态优势明显、地表水资源丰富 [1] - 春秋两季对虾肉质最为爽脆可口,蒜蓉粉丝蒸对虾是闽南宴席必备菜品 [1] 养殖户经营情况 - 专业户林文杰计划将虾塘从20亩扩大至35亩,并增设5亩育苗池 [1] - 规模扩大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通过农行"惠农e贷"获得50万元纯信用贷款 [1] - 贷款资金将用于扩大规模和购买饲料,预计带来收入增长 [1] 银行金融服务 - 农行漳州龙海支行为对虾养殖产业累计投放纯信用贷款近8000万元 [2] - 已满足辖内210名对虾养殖户的资金需求 [2] - 银行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便捷高效的纯信用贷款服务 [1] - 采取银行、农担公司、农户三方配合模式,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2] - 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养殖户设计融资方案,贷款3天内到账 [1]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2722.6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5-06 16:2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 (HK300V,H11172)报2722 69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3 40%,近三个月上涨3 92%,年至今上涨2 89%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括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以及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4条指数 [1] - 指数反映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的不同风格证券的整体表现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丰控股(11 28%)、建设银行(9 82%)、中国移动(7 91%)、工商银行(7 3%)、中国银行(5 74%)、中国平安(5 49%)、中国海洋石油(4 72%)、招商银行(3 08%)、农业银行(2 3%)、中银香港(2 15%)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58 82%、通信服务占比11 80%、能源占比10 52%、房地产占比8 18%、工业占比3 72%、公用事业占比2 52%、原材料占比1 58%、主要消费占比1 33%、医药卫生占比0 66%、可选消费占比0 44%、信息技术占比0 44% [2] 样本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和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定期调整设置缓冲区,Z值在对应指数的样本空间中,排名在80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12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指数样本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2] - 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农行山东省分行金融助力“蓝色粮仓”建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07:46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山东省委省政府以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为目标 推动建设世界级海洋创新平台 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1] - 农行山东省分行明确支持重点 统筹配置资源 截至3月末海洋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83 9亿元 较年初新增4 8亿元[1] 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领域 - 农行山东省分行重点布局十大海洋经济领域 包括海洋牧场 远洋捕捞及加工 海洋生物制药 海洋化工 海洋能源等[1] - 烟台分行近三年累计投放海洋经济贷款201 27亿元 成为当地蓝色经济发展核心金融支持力量[1] 海洋牧场建设支持 - 公司通过传统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多元化产品 支持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累计投放贷款11 5亿元[1] - 及时更新国家级海洋牧场清单并推动沿海分行对接 重点支持莱州太平湾 荣成苏山岛等项目[1] 渔业金融创新 - 创新推出渔船抵押 海域使用权抵押 海产品仓单质押等担保方式 累计投放贷款32 93亿元[2] - 采用"一项目一方案"批量授信模式 重点支持乳山牡蛎 涛雒特色渔业等产业集群[2] 海洋种业与加工支持 - 聚焦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 累计投放海洋种业贷款1 7亿元 支持北海渤海水产种苗繁育中心等项目[2] - 助力渔业加工和冷链流通龙头企业发展 重点服务威海好当家 日照荣信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 区域合作示范项目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示范区正式揭牌 成为政银合作推动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2] - 该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打造"蓝色粮仓"战略中取得关键进展[2]
实探“五一”零售卖场:银行“分期免息+满减”推动换新潮
中国证券报· 2025-05-06 04:41
消费补贴政策与银行优惠活动 - "五一"假日期间消费者购买手机、家电、汽车等品类可享受国家以旧换新补贴 叠加门店和银行优惠 例如购买6000元以下手机可享受国补和门店补贴双重优惠 付款时使用信用卡可叠加银行消费券[1] - 建设银行推出大额分期信用卡付款优惠 "五一"期间最多可减1000元 部分门店消费满1万元可获得京东E卡[2] - 工商银行在指定活动门店推出单笔实付满598元立减60元优惠 线上淘宝平台使用工银信用卡分期支付可享受满2000减60、满5000减150优惠[2] 银行消费金融举措 - 中国银行与腾讯合作推出"稳外贸、促消费"措施 5月起通过微信支付享受随机优惠 在消费电子、家居装饰等领域提供免息分期等组合优惠[3] - 农业银行截至3月末信用卡以旧换新消费额达1549亿元 计划2025年持续挖掘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及文旅、养老等新型消费需求[3][4] - 建设银行计划2025年加强购车、家装、家电等重点领域消费信贷 支持国家消费提振专项行动[3]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专家认为银行在节假日推出优惠活动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 激发消费潜力 推动扩内需、稳增长[2] - 业内人士建议银行细分客群 提供个性化消费金融产品 创新支付方式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3] - 银行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链条 加大金融供给 激活消费场景 汇聚多方力量促进消费[3]
拆解大行一季报:息差仍在下行,个贷乏力、对公信贷支撑扩张
第一财经· 2025-04-30 23:04
财务表现 - 六大行一季度营收9102亿元,同比减少139亿元,降幅1.5% [1][2] - 归母净利润3444亿元,同比少赚73亿元,降幅2% [1][2] - 工商银行营收2000亿元以上但同比下滑3.2%,建设银行营收1900.7亿元同比下滑5.4% [2] - 净利润两增四降:农业银行增长2.2%,交通银行正增长,其余四大行降幅2.62%-4% [2][3] 净息差与盈利压力 - 六大行净息差全面跌破1.8%,邮储银行最高1.71%,交通银行最低1.23% [1][4][5] - 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净息差较去年末降幅10BP以上 [4] -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大(建设银行环比降22BP至2.81%),负债端成本率下降(建设银行环比降13BP至1.57%)形成对冲 [5] - 所得税率提升(中国银行实际税率20%,同比升3.5个百分点) [3] 信贷与资产扩张 - 六大行资产总额208万亿元,贷款规模124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8% [1][6] - 对公贷款增速5%以上(邮储银行9.92%、建设银行8.16%),个贷增速普遍低于5%(中国银行仅0.72%) [6]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51.55万亿元,增速5%以上 [6] 资产质量与拨备 - 不良贷款率整体下行:农业银行降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降0.01个百分点 [6] - 个贷不良率结构性上升:交通银行个贷不良率从1.08%升至1.18%,房贷、经营贷不良率分别升12BP、24BP [7] - 拨备覆盖率4家大行下行,邮储银行下调20个百分点 [7] 非息收入与资本补充 - 仅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手续费净收入正增长 [3]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146%、105% [3] - 资本充足率普遍下行,多家银行计划资本补充(包括5000亿元注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