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美股份(02145)
icon
搜索文档
上美股份(02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28 22:47
股息信息 - 宣派2025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5 RMB[1] - 股息类型为中期普通股息[1] 时间节点 - 财政年末为2025年12月31日[1] - 股东批准日期为2025年9月25日[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29日[1] - 股份过户文件递交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30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10月2日至10月6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10月6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28日[1]
上美股份(02145) - 收购使用权资產有关租赁协议的须予披露交易
2025-08-28 22:4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 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租賃協議 董事會宣佈,本集團(作為租戶)已與獨立第三方上海天宇實宏企業發展有限公 司(作為業主)訂立租賃協議。根據租賃協議,本集團同意租賃該物業,租期自 2026年2月16日至2035年2月15日(包括首尾兩日),作辦公及研究用途。 Shanghai Chicmax Cosmetic Co., Ltd. 上海上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45) 收購使用權資產 有關租賃協議的 須予披露交易 上市規則涵義 由於有關租賃協議的一項或多項適用百分比率(定義見上市規則)超過5%但低於 25%,租賃協議構成本公司的須予披露交易,因而須遵守上市規則第十四章項 下的申報及公告規定,惟獲豁免遵守通函及股東批准規定。 緒言 董事會宣佈,其已批准本集團(作為租戶)與獨立第三方上海天宇實宏企業發展有 限公司(作為業主)訂立租賃協議。根據租賃協議,本集團同意租 ...
上美股份(0214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2: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556亿元,同比增长34.7%[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1.024亿元,同比增长15.8%[4][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4108.0百万元,同比增长17.3%[33]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42]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1.02亿元,毛利率为75.5%[4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108,001千元,同比增长17.3%[6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102,424千元,同比增长15.8%[60]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55,600千元,同比增长34.7%[60]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524,156千元,同比增长30.7%[60]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02,39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4,108,001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7.3%[68]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增长30.6%,从401,199千元人民币增至524,156千元人民币[73] - 每股基本盈利从1.01元人民币提升至1.32元人民币,增幅为30.7%[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031亿元,同比增长31.7%,占收入比重2.5%[18] - 2025年上半年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3.699亿元,较2024年同期2.717亿元增长36.1%[2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2,336,808千元,同比增长15.9%[60]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03,136千元,同比增长31.7%[6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23.37亿元,占收入比例56.9%[45] - 营销及推广开支大幅增加22.1%,从1,694,868千元人民币增至2,069,112千元人民币[69] 各品牌业务线表现 - 韩束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收入81.4%[8] - newpage一页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973亿元,同比增长146.5%,占总收入9.6%[11] - 一叶子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0.888亿元,同比下降29.0%,占总收入2.2%[12] - 红色小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59亿元,同比下降8.7%,占总收入3.9%[14] - 韩束品牌收入3344.0百万元,占比81.4%,同比增长14.3%[34][35] - 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397.3百万元,同比增长146.5%[35] - 一叶子品牌收入88.8百万元,同比下降29.0%[36] - 红色小象品牌收入159.0百万元,同比下降8.7%[36] - 其他品牌收入118.9百万元,占比2.9%[34] - 护肤类别收入为人民币34.24亿元,占总收入83.3%,同比增长10.2%[42] - 母婴护理类别收入为人民币5.57亿元,同比增长65.0%[42] 渠道业务线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92.7%,达3808.7百万元[38] - 线上自营收入3421.0百万元,同比增长24.6%[38] - 线上分销商收入38.2百万元,同比下降71.8%[38] - 线下渠道收入268.8百万元,同比下降10.6%[38] - 线上零售商收入为人民币3.50亿元,同比增长20.3%[39] - 线上分销商收入为人民币0.38亿元,同比下降71.8%[39] 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6.8%,从3,497,958千元人民币增至4,086,696千元人民币[67] - 销售货品收入增长17.3%,从3,498,509千元人民币增至4,104,861千元人民币[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派付2025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5元[5] - 中期股息从每股0.75元人民币下调至0.5元人民币,派息总额从299百万元降至199百万元[72] - 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5元,待2025年9月25日股东会批准后于10月28日派付[89] - 全球发售剩余款项预计于2026年12月31日前悉数使用(品牌建设、供应链强化及数字化基建项目)[83] - 2025年中期报告将通过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披露[95]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资本开支达人民币1.307亿元,其中1.295亿元用于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23] - 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出资人民币510万元,占初始注册资本51%[5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597亿港元(859.7百万港元),其中品牌建设占比32.0%(2.755亿港元)、研发能力提升占比12.2%(1.049亿港元)、供应链强化占比19.8%(1.706亿港元)、销售网络扩展占比18.0%(1.545亿港元)、数字化基建占比8.0%(0.692亿港元)、营运资金占比9.9%(0.851亿港元)[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未使用款项净额合计0.783亿港元(78.3百万港元),其中品牌建设剩余0.004亿港元、供应链强化剩余0.238亿港元、数字化基建剩余0.542亿港元[83] - 2025年上半年未发生任何上市证券购入、出售或赎回行为,且未持有库存股份[81]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3.86亿元,同比增长77.4%[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61亿元,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70亿元[53] - 计息银行借款同比增长349.3%至人民币2.70亿元[5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60,909千元,较2024年底增长43.9%[62] - 2025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270,031千元,较2024年底增长349.5%[62] - 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人民币2,504,886千元,较2024年底增长12.1%[63] - 存货总额从690,63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682,701千元人民币,减少1.1%[7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下降12.2%,从425,557千元人民币减至373,698千元人民币[7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7.6%,从638,407千元人民币减至589,591千元人民币[75] 研发和创新成果 - 新申请专利27项(发明专利18项),新获授权专利12项(发明专利2项)[19] - 国际期刊发表4篇论文,涵盖抗衰成分研究及儿童化妆品安全评估领域[20] - 自主研发成分"环六肽-9"荣获两项科技创新原料奖项[21] 资产和负债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084亿元,租赁负债为人民币3080万元[24]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1850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90万元[2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2025年上半年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件,亦无已知待决或潜在重大申索[82]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签订上海办公及研究物业租赁协议,构成须予披露交易(适用百分比超5%但低于25%)[87] - 审计委员会确认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及法规要求[86] - 2025年上半年全体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且无雇员违规事件[79][80] - 董事会包含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员工和薪酬 - 全职雇员总数2455人,其中中国境内2358人,海外97人[22] 运营亮点 - 韩束品牌在抖音平台2025年上半年GMV每月均位居美妆品牌第一[7] - newpage一页婴童安心霜在2025年618期间售出超33万瓶[9] 股权和股东信息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0%(39,795,790股),截至2024年报日期剩余可授予额度为39,712,874股(占比9.99%)[91] - 限制性股票单位购买价为人民币1.00元[92]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股权登记暂停期为9月22日至9月25日[93] - 股东名册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25日[93] - H股过户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为9月19日16:30[93] - 中期股息股权登记暂停期为10月2日至10月6日[94] - 股东名册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6日[94] - H股股息资格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为9月30日16:30[94]
申万宏源:细分化功效化趋势不改 国货洗护潜力无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1:24
行业地位与国产替代机遇 - 洗护行业是化妆品赛道第二大领域 具有较大国产替代潜力[1][2] - 国内品牌因更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而具有优势 在国际大牌主导背景下 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市场客群蕴藏机会[1][2] - 建议关注拉芳家化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及珀莱雅[1] 洗护发市场发展态势 - 中国洗护发产品2023年销售额达559亿元 同比增长13.4%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3] - 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发质和脱发问题受关注 带动功效性产品需求提升 产品温和性得到重视[3] - 迈入综合头皮洗护时代 细分功效 概念 成分打造东方护理方案[3] 面部清洁市场特征 - 2023年中国面部清洁产品市场规模达498亿元 预计2026年达525亿元[4] - 除基本清洁功能外 滋润保湿 控油等功效关注度提升 清洁卸妆 须泡合一多功能产品出现[4] - "清洁+X"多功效产品因简化护肤步骤 节省时间和金钱投入而受到青睐[4] 身体洗护市场趋势 - 2024年中国身体洗护市场规模达234亿元[4] - 功效和香味是消费者关注重点 关注人群占比分别为65.80%和56.3% 其中花香香氛最受欢迎[4] - 身体护理市场温和复苏 时节细分和情绪护理得到重视 冬夏两季对功效有差异化需求[5]
国货美妆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敏感肌市场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2:53
行业整体表现 - 国货美妆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市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行业整体发展策略集中在核心品牌建设 电商渠道营销以及新产品线孵化 共同拉动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3]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达487.43亿元 其中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 华熙生物 敷尔佳 上海家化和巨子生物分别占比5.27% 4.14% 2.44%与2.15% [5] 重点公司业绩 - 上海家化上半年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 六神 玉泽等品牌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显著增长 [3]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 深化大单品策略并提升丸美与PL恋火双品牌市场渗透率 [3]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 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3] - 贝泰妮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 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同比下滑5%但在敏感肌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4] 敏感肌赛道发展 - 2024年敏感肌消费人群接近亿级 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预估相关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7] - 敏感肌护肤需求从基础修护升级为"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品牌重视 [7]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 传统美白成分刺激性较强 溪木源推出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 [8] - 敏感肌市场竞争进入科技较量阶段 需解决美白 抗衰等进阶需求并经得起科学验证才能满足用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9]
国货美妆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敏感肌市场爆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2:48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国货美妆行业步入发展深水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功能性护肤品市场格局正逐步改变,受消费者意识觉醒和购买能力提升影响 [1]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 [4]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上海家化2025年上半年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核心品牌六神、玉泽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增长 [3] - 丸美生物同期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深化大单品策略及双品牌市场渗透率提升 [3]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净利润5.4-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3] - 贝泰妮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主品牌薇诺娜营收同比下滑5%但在敏感肌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4] 市场竞争格局 -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华熙生物、敷尔佳、上海家化和巨子生物分别占比5.27%、4.14%、2.44%与2.15% [4]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品牌主要由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欧美日企业拥有 [1] 敏感肌赛道分析 - 2024年敏感肌消费人群接近亿级,市场规模约45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6] - 敏感肌相关市场空间预估超过2000亿元 [7] - 敏感肌护肤需求从基础修护转向"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7] -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重视,溪木源提出精准个体化解决方案 [7]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传统成分难以兼顾有效性与温和性 [7] 企业研发创新方向 - 巨子生物、上海家化等企业瞄准基底膜修护痛点展开布局 [7] - 溪木源研发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但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挑战 [8] - 行业竞争进入科技较量阶段,需解决美白、抗衰等进阶需求才能满足全生命周期需求 [8]
洗护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分化功效化趋势不改,国货洗护潜力无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19: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洗护行业投资前景 [3] 核心观点 - 洗护行业为化妆品赛道第二大领域 仅次于护肤品 具有较大国产替代潜力 [5] - 消费者需求向细分化 功效化 个性化升级 国货品牌凭借本土洞察和灵活策略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5][8] - 线上渠道特别是抖音等兴趣电商为国货新锐品牌提供发展空间 通过爆品策略快速切入市场 [7] - 洗护产品可延伸至全护理链路 形成"洗护-化妆-卸妆-洗护"一站式解决方案 提升品牌忠诚度 [7] - 重点关注拉芳家化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 珀莱雅等通过多品牌 差异化定位布局洗护赛道的国内企业 [5][6] 细分市场总结 洗护行业整体概况 - 洗护产品包括沐浴 护发 洁面等 为化妆品行业第二大细分类目 [16] - 2024年洗护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分散 前五名阿道夫 滋源 蔓迪 蜂花 拉芳市占率分别为4.7% 2.9% 1.8% 1.3% 1.2% [27] - 国货品牌多定位中高端 通过功效性和香型实现产品区隔 大众化产品拓宽客群 [42] - 线下渠道销售额占比仍较大 2024年1-6月线下CS渠道在洗发护发市场占比超1/3 [49] 毛发洗护市场 - 2023年中国洗护发产品销售额达559亿元 同比增长13.4%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 [5][63] - 2024年CR3超过50% 宝洁 欧莱雅和联合利华市占率分别为29.4% 11.8%和10.4% [58] - 功效性 温和性需求下草本成分受到青睐 2023年备案产品中草木香型占比52.1% [81][82] - 防脱发产品潜力巨大 中国脱发人群占比达17% 超2.5亿人 30岁前脱发人群占比84% [82] 面部清洁市场 - 2023年中国面部清洁产品市场规模达498亿元 预计2026年达525亿元 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1.8% [5][86] - 洁面类产品贡献约70%销售额 卸妆类产品占比提升 [88] - 洁面市场海外大牌主导但集中度有限 淘宝天猫TOP10品牌市占率合计39.43% [95] - "清洁+X"多功效产品因便捷性受到青睐 除洁肤外 草本 滋润保湿和控油提及率较高 [98] 身体洗护市场 - 2024年中国身体洗护市场规模达234亿元 [5][104] - 行业集中度较高 CR5为42.9% 舒肤佳 力士 多芬 六神 蓝月亮市占率分别为22.7% 8.7% 4.5% 3.7% 3.3% [106] - 功效和香味是主要增长点 65.80%消费者关注功效 56.3%关注香味 [115] - 沐浴露渗透率最高达94.2% 比身体乳高18个百分点 [110] 身体护理市场 - 身体护理细分市场占个护整体市场份额约17% [126] - 预计2024-2028年身体护理用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6.4% 2028年达378亿元 [126] - 消费者需求呈现差异化 对维生素C和烟酰胺成分感兴趣率分别达50%和44% [134] - 季节性需求差异明显 夏季偏好美白提亮 细腻毛孔 冬季偏好补水舒缓 维稳细腻 [5][139] 重点公司布局 - 拉芳家化深耕国民洗护赛道 2024年拉芳和雨洁品牌营收占比分别达72.20%和16.37% [143] - 上美股份多品牌多层次布局洗护赛道 覆盖平价到中高端全价格带 [5][6] - 上海家化拥有六神 美加净等国民大众洗护品牌 线下渠道覆盖广泛 [5][6] - 珀莱雅通过收购和自研中高端洗护 未来有望借力平台优势实现扩张 [5][6]
美妆公司业绩分化 敏感肌技术研发成竞争焦点丨美妆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09:33
行业整体表现与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行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市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华熙生物 敷尔佳 上海家化和巨子生物分别占比5.27% 4.14% 2.44%与2.15% [3]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基本被欧莱雅 资生堂 雅诗兰黛等欧美日企业拥有 但中国品牌正通过精准定位与研发投入逐步改变市场格局 [1]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上海家化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 六神 玉泽等品牌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显著增长 [2] - 丸美生物同期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 丸美与PL恋火双品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2]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亿元至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 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2] - 贝泰妮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 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 主品牌薇诺娜营收同比下滑5%但在敏感肌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3] 敏感肌赛道发展现状 - 2024年敏感肌消费人群接近亿级 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业内人士预估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4] - 敏感肌护肤需求从基础修护升级为"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4] -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品牌重视 要求告别一刀切方案转向精准个体化解决方案 [5]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 传统美白成分刺激性较强难以兼顾有效与温和 [5] 企业研发与创新方向 - 巨子生物 上海家化等企业瞄准基底膜修护痛点展开布局 [4] - 溪木源将研发重点放在敏感肌美白领域 推出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 [5] - 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科技较量 需解决美白 抗衰等进阶需求并经得起科学验证 [5]
美妆公司业绩分化 敏感肌技术研发成竞争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09:29
行业整体表现 - 国货美妆行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 市场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研发创新与精准化布局的科技较量 [1] - 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据11.71%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3] - 敏感肌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近3年复合增长率21.7% 预估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4] 企业业绩表现 - 上海家化上半年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4.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1.7% [2] - 丸美生物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 [2] - 上美股份预计上半年营收40.9-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5.4-5.6亿元同比增长30.9%-35.8% [2] - 贝泰妮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下降13.51% 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下降83.97% [3] 市场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占功能性护肤品市场份额5.27% 敷尔佳占4.14% 上海家化占2.44% 巨子生物占2.15% [3] - 丸美深化大单品策略构建大单品矩阵 丸美与PL恋火双品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2] - 上美股份主力品牌韩束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新品牌增长迅速成为业绩新引擎 [2] 技术研发方向 - 敏感肌美白仍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 传统美白成分刺激性较强难以兼顾有效与温和 [5] - 溪木源研发重点放在敏感肌美白领域 推出氧白因成分靶向抑制酪氨酸酶并辅助修护屏障 [5] - 企业瞄准基底膜修护痛点展开布局 包括巨子生物和上海家化等 [4] 产品策略演变 - 敏感肌人群不再满足基础修护 希望实现"修护+美白/抗老/防晒"等多重功效协同 [4] - "分肤护理"理念逐渐被品牌重视 转向更精准的个体化解决方案 [4] - 上海家化持续推进核心品牌战略 旗下六神、玉泽等品牌通过产品线拓展实现显著增长 [2]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6:46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共有108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亦辰集团(08365)以32.77%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1.580港元,最高价1.580港元 [1] - 上海小南国(03666)创高率31.11%,收盘价0.051港元,最高价0.059港元 [1] - 赛伯乐国际控股(01020)创高率20.16%,收盘价0.155港元,最高价0.155港元 [1] - VALA(02051)创高率18.87%,收盘价0.540港元,最高价0.630港元 [1] - CTR HOLDINGS(01416)创高率16.52%,收盘价0.120港元,最高价0.134港元 [1] - 荧德控股(08535)创高率16.48%,收盘价0.201港元,最高价0.205港元 [1] -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创高率16.19%,收盘价1.220港元,最高价1.220港元 [1]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创高率9.11%,收盘价8.620港元,最高价8.620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8.85%,收盘价56.000港元,最高价56.600港元 [1] - 腾讯控股(00700)创高率1.08%,收盘价600.000港元,最高价606.500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创高率1.05%,收盘价320.400港元,最高价328.000港元 [2] - 中国移动(00941)创高率0.28%,收盘价89.800港元,最高价89.950港元 [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力盟科技(02405)创低率-19.19%,收盘价1.980港元,最低价1.600港元 [3] - IFBH(06603)创低率-14.29%,收盘价34.540港元,最低价30.000港元 [3] - 中加国信(00899)创低率-10.81%,收盘价0.350港元,最低价0.330港元 [3] - 中能控股(00228)创低率-5.88%,收盘价0.032港元,最低价0.032港元 [3] - 佳明集团控股(01271)创低率-5.50%,收盘价1.070港元,最低价1.030港元 [3] - 德信服务集团(02215)创低率-5.00%,收盘价0.670港元,最低价0.570港元 [3] - 东阳光药(06887)创低率-4.05%,收盘价49.000港元,最低价48.360港元 [3] - 时代中国控股(01233)创低率-1.67%,收盘价0.180港元,最低价0.177港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