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600918)

搜索文档
首批券商年报:东方财富跻身净利润十强,中泰证券净利润腰斩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3月31日收盘,22家上市券商披露2024年财报,多数券商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行业业绩较往年明显回暖,头部券商格局有小变动,部分中小券商表现突出,同时也有券商出现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情况 [2][12] 营收情况 - 15家券商营收增长,7家下滑,十强席位除海通证券外其余9家仍在榜,东方证券取代海通证券,其营收191.90亿元,同比增长12.29% [2][3] - 头部三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位置不变,中国银河与广发证券营收差距缩小,第五至十名有微变,中信建投降至第八,申万宏源升至第六,招商证券降至第九 [4][5] - 红塔证券营收增速68.36%居首且唯一超50%,另有4家超20%,国泰君安是营收十强中唯一增速超20%的券商 [5] - 7家券商营收滑坡,中泰证券和中原证券下滑超10%最为明显 [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重组获批,模拟合并后营收586.46亿元拉近与中信证券差距,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居行业第一 [6] 归母净利润情况 - 17家券商净利润增长,5家下滑,增长券商占比77.27%,净利润超百亿规模券商从2家扩容至5家 [8] - 前六名席位与2023年一致,第七至十名有变化,国信证券未发布业绩,中信建投降至第八,东方财富跻身第七,净利润96.10亿元,同比增长17.29% [8][9][10] - 东方财富净利率达82.81%,同比增12%,为国信证券发布财报后申万宏源可能被挤出十强 [10] - 22家券商前10名净利润均超20%增长,华林证券以1014.54%居首,净利润增长十强中有5家来自营收十强 [10] - 光大证券、国联民生、中泰证券净利润下滑明显,中泰证券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均最明显,经营质量衰退 [11][12]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券商业绩回暖,9月底积极政策频出后市场反弹,第四季度A股行情支撑整体业绩,上证综指涨12.67%、中小综指涨3.96%、创业板综指涨9.63%,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12102亿元,同比提升22.03% [12]
兴图新科2024续亏已连亏4年 2020年上市中泰证券保荐
和讯财经· 2025-03-31 16:19
文章核心观点 兴图新科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微增但仍处亏损状态,同时介绍了公司上市、募资、股本变动及后续募资预案等情况 [1][2]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8066.38万元,上年同期为 - 6793.6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 - 8355.27万元,上年同期为 - 6980.0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588.97万元,上年同期为 - 2988.14万元 [1][2] - 20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7亿元、1.44亿元、1.4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 4561.13万元、 - 7910.48万元、 - 6793.60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 5070.50万元、 - 8232.22万元、 - 6980.0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06.92万元、 - 5657.16万元、 - 2988.14万元 [3]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度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2] 上市相关信息 - 2020年1月6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1840.00万股,发行价格28.21元/股,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陈胜可、马闪亮 [4][5] - 上市后第三个交易日(2020年1月8日)盘中创下最高价60.89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6]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1906.40万元,净额46622.76万元,较原计划多6037.93万元,原计划募集40584.83万元用于相关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6]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费用总额5283.64万元,中泰证券获承销保荐费3709.92万元 [6] 股本变动情况 - 2023年6月以总股本73600000股为基数,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股,共计转增29440000股,分配后总股本为103040000股 [7] 后续募资预案 - 2024年12月披露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9000.00万元,扣除费用后拟全部用于机动指挥产品产业化项目 [7]
投行利润率较高峰砍半 !中泰证券百亿营收成色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0 21: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泰证券业绩不太乐观,投资业务收入锐减和投行业务下滑是业绩下降主因,且投行利润率大幅下降,投行业务高利润时期或已过去 [1] 分组1:公司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91亿元,同比减少14.66%;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同比减少47.92%,与多数券商业绩预喜形成鲜明对比 [1] 分组2:投资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投资业务收入锐减,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下降45.73%,是净利几近腰斩的最重要因素 [1][2] -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滑最明显,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7.40亿元,同比锐减151.29% [2] - 另类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致投资业务收入下滑 [3] - 2023年中泰创投投资10个股权项目,总额2.12亿元,2024年股权投资项目仅3个,规模降至0.72亿元 [3] - 2023年中泰创投投资的信达证券、优必选分别上交所主板、港交所上市,2024年所投项目仅1家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交易,未透露具体名称 [4] 分组3:投行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8.71亿元,同比减少30.61%,主要因股票承销规模减少 [5][6] - 2024年A股新上市企业100家,远低于2023年的313家、2022年的428家、2021年的524家,IPO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中小券商投行业务空间被压缩 [6] - 公司2023年投行收入创历史新高,2024年锐减至8.71亿元,创2019年以来新低 [7] - 2024年公司投行利润率降至16.93%,不及2021年高峰期(37.62%)的半数,较2021年下降20.69个百分点 [7] - 投行利润率下滑主因是IPO项目数量减少和募资总规模缩水 [7] - 2021年公司保荐上市企业11家,2024年仅剩6家 [7] - 2021年公司保荐上市企业合计募资64.88亿元,2024年降至35.2亿元,降幅45.75% [8] - 债券业务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压缩,并购重组业务要求高、难度大、成交率低 [8] 分组4:行业投行业务利润率情况 - 投行业务利润率下降是国内券商普遍现象,中信证券2024年投行利润率降至19.42%,不足2021年(54.64%)的半数 [9] - 投行业务高利润时期或已过去,后续多数投行利润率或将维持小两位数正值 [10]
专访中泰证券李迅雷:消费补贴要加大力度、考虑长远,对中低收入人口精准施策|大咖谈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17:1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消费呈复苏态势 专家认为提振消费需财政补贴论证计算、考虑长远,还可从多方面精准施策 [1][4] 消费现状与结构 - 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整体消费复苏势头不错 [1][3][4] - 消费结构上,体育、娱乐用品消费大幅增加,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增长达两位数,汽车品类消费回落,食品类消费稳定,服务消费占比低有提升空间 [4] - 前2个月房地产总体需求量回升,出口增长回落,消费增速全年达5%以上可确保今年GDP目标完成 [4] 消费政策分析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去年效果好,今年财政支持补贴规模从1500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全部使用对应2万亿元消费,拉动约4个百分点,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但政策有优化空间 [5] 提升消费内生动力 - 此前把消费作为慢变量是因与收入紧密挂钩,增加居民收入不能一蹴而就,补贴要论证计算财政增量投入,考虑长远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关键是补贴规模 [6] - 应大胆尝试补贴方案,不能因困惑效果而放弃补贴 [7] 农村消费与增收 - 县域和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大城市,发展农村消费潜力大,可通过精准补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对农村人口补贴力度 [8]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途径 - 优化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制度,发挥国企稳就业职能,如探索将超额利润按比例计入工资总额等 [9] - 优化失业保险金领取流程,简化失业认证程序、适当提高发放标准 [9]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不应过于看重财产性收入对提振消费的作用,中国有财产性收入居民占比不高,股市投资复杂度高,可通过补贴或提高保障水平促消费 [10]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 我国总体服务消费增长速度超实物消费,服务消费与城市化紧密相关,取消大城市户籍限制、出台鼓励人口流动政策有利于发展服务消费 [11]
中泰证券入驻联储证券尽调?知情人士:确曾接触 暂无实质进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21:48
文章核心观点 市场传言中泰证券入驻联储证券尽调,实际半年前双方曾接触但暂无实质进展,二者合并虽有障碍但仍存可能性 [1][2][3] 分组1:双方接触情况 - 中泰证券与联储证券大约半年前有过接触,是否为严格意义上的尽职调查不好下定论,2025 年元旦以来无新进展 [1][2] 分组2:合并障碍 - 股权层面,联储证券第一大股东为民营企业,控股权不在青岛政府手中,中泰证券收购需花更大资金解决股权问题,且青岛或失去本土券商 [2] - 业务层面,联储证券与中泰证券业务同质化程度高,综合排名远逊于中泰证券,中泰证券收购实现“1+1>2”难度大 [2] 分组3:合并可能性依据 - 券业有同一省市或集团下券商合并服务地方经济或集团发展的经验,也有跨度更大的收购案例 [4] - 联储证券曾期待在青岛政府助力下 IPO,当前 IPO 难度大,被中泰证券收购或可一定程度实现上市目标 [4]
中泰证券净利腰斩下的"幸存者":万家基金能否扛起“反哺”大旗?
新浪证券· 2025-03-26 13:16
文章核心观点 中泰证券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 虽控股子公司万家基金规模逆势增长 但单一子公司难改券商整体困局 二者需突破资源争夺、监管风险和市场天花板三重桎梏 公司应重构业务引擎[1][3][5] 中泰证券净利下滑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08.91亿元 同比下降14.66%;归母净利润9.37亿元 同比下降47.92% [1] - 投行业务断崖式收缩 净收入同比下滑30.23% 导致公司减员117人 项目储备量跌出行业前20 2024年全市场IPO融资规模同比下降41% 中泰证券降幅达56% [1] - 自营投资“踩错节奏” 净收入同比下滑52.6% 投资收益同比减少9.87亿元 主因权益类持仓受A股震荡拖累 风控能力短板暴露 [2] 万家基金逆势增长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 净利润3.27亿元 管理规模达4998.63亿元 同比增长26.81% [3] - 贡献度难抵母公司颓势 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9.31% 全部利润归属中泰也仅能弥补母公司净利润损失的15% [5] - 存在产品线单一和股东依赖症问题 债券型基金占比超60% 管理费承压 规模增长部分源自中泰渠道代销 2024年中泰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下降23% [5] 中泰证券与万家基金面临的桎梏 - 资源争夺 母公司资本金吃紧或影响对子公司支持力度 [5] - 监管风险 基金子公司出现合规问题会加剧集团风险传导 [5] - 市场天花板 公募基金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小基金公司突围难度加大 [5]
中泰证券2024年多线业务大溃败 合规失守多位高管接连被罚
新浪证券· 2025-03-26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泰证券多线业务溃败,合规失守多位高管接连被罚,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业务分化加剧,人员动荡薪酬收缩,合规风险持续暴露 [1] 核心财务数据滑坡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108.91亿元同比缩水14.66%,归母净利润9.37亿元近乎腰斩(-47.92%),利润总额12.62亿元降幅超五成,业绩滑坡主因系投资业务收入锐减及万家基金并表重估收益消退 [1] - 四季度借力“9.24”行情实现单季净利4.35亿元,占全年利润总额46.4%,业绩波动受市场行情牵制显著 [1] 业务分化 财富管理成少数亮点 - 财富管理业务以36.43亿元营收、10.46%同比增幅突围,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受益于市场回暖带动的证券代理交易收入提升 [3] - 资产管理业务在万家基金全年并表效应下实现8.69%增长,达22.66亿元 [3] - 投资业务因另类投资公允价值收益锐减遭遇腰斩式下滑(-45.73%),投行业务受股权承销规模收缩拖累下降30.61%,期货业务战略性收缩衍生品交易致营收减少14%,信用业务受利率下行与质押规模缩减双重挤压下降9.2%,国际业务因海外投行与利息收入双降录得亏损0.3亿元,其他业务因上年股权重估收益高基数同比剧减61.67% [3] 公募子公司撑起资管半边天 - 2024年是公司完成万家基金60%股权收购后的首个完整并表年度,万家基金以17.79亿元营业收入撑起资管板块近76%的营收,公募资产管理规模4998.63亿元,同比增长26.81% [6] - 万家基金营业收入同比2023年微降0.93%,净利润3.27亿元缩水9.31%,形成“规模冲高、利润走低”的剪刀差 [6] - 公司资管规模缩水近14%至980.52亿元,与万家基金差距持续扩大 [6] 人员动荡与薪酬收缩 投行条线减员117人 - 公司在营收利润双降压力下,人力成本管控与组织架构调整加速推进,投行条线规模缩减11.7%至886人 [7] - 薪酬体系呈现结构性调整,全员人均薪酬54.57万元同比缩水13.6%,出现薪酬倒挂现象,董秘以92.5万元年薪反超董事长 [7] 合规风险持续暴露 高管“连环落马” - 2024年公司在新增15名合规管理人员、团队扩容至310人的背景下,仍频遭监管问责,涉及债券承销、分支机构管理、资管业务、外汇合规等领域 [14] - 2月湖南分公司及前负责人杨文明因多项违规行为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4月作为格力地产债券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因相关问题先后被广西证监局责令整改并收到上交所警示函,6月因个别员工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查出公司违规为个人客户开立B股账户,处以警告并罚款9万元 [14] - 10月原董事长李玮因涉嫌贪污、受贿、违规持股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年底原副董事长毕玉国、投行董事总经理钟建春、保代张玉林因2018年违规入股某拟上市公司,分别被罚款250万元、20万元、38万元 [15]
中泰证券:结构矛盾继续推升铜金价格 继续关注旺季成色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中泰证券认为结构矛盾继续推升铜金价格 短期黄金预计维持震荡 中长期将保持上行趋势 大宗金属价格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随着政策落地行业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 [1] 宏观“三因素”总结 - 中国1 - 2月经济起步平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1% [1] - 美联储维持4.25% - 4.5%的利率水平不变 放缓缩表 将美国国债每月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下调至50亿美元 [1] - 欧洲经济有复苏趋势 3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为39.8 通胀指数为6.0 2月欧盟核心CPI当月同比为2.8% [1] - 全球2月制造业景气度上行 制造业PMI为50.6 环比+0.5 [1] 贵金属 - 黄金持仓截至3月21日 黄金ETF持仓量1354.98吨 环比提升24.51吨 [2] - 金价模型截至3月21日 周期定价因子部分为2027.39美元/盎司 回落6.11美元/盎司 结构定价部分残差为1010.76美元/盎司 环比提升66.21美元/盎司 [2] - 金银比截至3月21日 金银比90.83 环比提升2.97 [2] - 本周黄金波动驱动因素3月FOMC会议点阵图维持不变 4月放缓缩表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增加但不高 通胀进展延迟 3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3万 略低于预期略高于前值 [2] 大宗金属 电解铝 - 供应方面 本周行业增产 复产集中在四川、新疆 新投产集中在青海 运行产能4375.50万吨 较上周增加3万吨 产量86.21吨 环比增加2.80% [3] - 盈利方面 行业即时吨盈利维持3000元以上 长江现货铝价20780元/吨 环比下降0.91% 全行业盈利 即时吨盈利达3408元 [3] - 需求方面 下游加工开工率稳步上升 周内平均开工率为62.84% 环比增加1.22% [3] - 库存方面 国内铝元素全面去库 海外LME铝库去库延续 全球库存205.13万吨 环比减少1.79万吨 [3] 氧化铝 - 供给方面 产量减少 建成产能10575万吨 环比增加0.095% 运行产能9075万吨 环比减少20万吨 周度产量175.4万吨 环比减少0.1万吨 [5] - 需求方面 供给过剩 产能运行比2.07 基本面维持小过剩格局 现货价格短期偏弱 [5] - 库存方面 库存增加 从上周391.4万吨上升至394.4万吨 环比增加3万吨 [5] - 盈利方面 价格进一步下跌 至3月21日 价格3174元/吨 与上周-3.88% 按国产矿计算吨毛利69元/吨 环比减少54% 按几内亚进口矿计算吨毛利 - 435元/吨 环比减少23.08% [5] 电解铜 - 供给方面 铜精矿加工费大幅下跌 3月21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报 - 22.88美元/吨 较上期下降6.96美元/吨 本周国内产量23.11万吨 环比+0.4万吨 同比增加1.97万吨 [6] - 需求方面 初端加工开工率恢复至正常 本周精铜杆企业开工率69.93% 环比下降5.21% 铜线缆企业开工率74.53% 环比下降2.68个百分点 [6] - 库存方面 全球库存持续去化 总计73.75万吨 环比减少0.79万吨 同比增加14.05万吨 [6] - 中国1 - 2月精炼铜出口大幅增加 进口约53.3万吨 同比增加6.2% 出口约3.2万吨 同比增加131% [6]
中泰证券(600918) - 审计报告
2025-03-21 20:33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合计797.47亿元,占总资产35.49%,已确认减值准备24.10亿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723.17亿元,第一、二、三层次分别为252.74亿元、378.84亿元和91.59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的资产总额为112.26亿元,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5.00%[1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24,693,255,623.92元,较2023年增长14.84%[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179,434,706,771.34元,较2023年增长17.02%[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5,258,548,852.58元,较2023年增长6.92%[22]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08.91亿元,同比下降14.65%[25] - 2024年度净利润为10.81亿元,同比下降47.54%[25] - 2024年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33.42亿元,同比增长13.19%[25] - 2024年度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9.41亿元,同比下降30.22%[25] - 2024年度投资收益为20.77亿元,同比增长47.19%[25] - 2024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7.40亿元,同比下降151.29%[25] - 2024年度营业总支出为96.12亿元,同比下降5.63%[25]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7亿元,同比下降48.93%[25] - 2024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2.75亿元,同比增长100.56%[25]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元/股,同比下降54.17%[2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6.14亿元,同比增长142.15%[2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18.98亿元,同比增长3.23%[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16亿元,同比增长482.31%[2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40亿元,同比下降60.54%[2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0.15亿元,同比增长550.57%[2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1.75亿元,同比下降900.22%[2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27.92亿元,同比增长8.30%[2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54.56亿元,同比增长7.98%[28]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42亿元,同比下降937.93%[28]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5] - 审计对融出资金等资产减值评估实施多项程序,包括评估内控、对比分析、检查模型及方法等[8] - 审计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实施程序,包括评估内控、比较市场数据、独立估值对比等[10] - 审计对结构化主体合并范围确定实施程序,包括测试控制、评估判断、检查披露等[11] 会计政策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合理[48]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51] - 公司以12个月为营业周期,起止日为1月1日至12月31日[52]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部分子公司采用其他货币[53] 业务相关 - 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增加融出资金减少专用账户存款,融券按公允价值初始确认[165] - 公司转融通业务融入资金在资产负债表确认为资产并确认负债,融入证券在附注披露相关市值[167] - 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放于专门账户,与自有资金分开管理,清算时确认相关费用和收入[168] - 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包括集合、定向和专项业务,以托管客户或集合计划为主体独立核算[169] - 公司约定购回业务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核算本金,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核算[170] - 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核算本金,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核算[171] 其他 - 2022年7月28日公司控股股东由莱钢集团变更为枣矿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省国资委[46]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对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6] - 公司执行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营业成本的规定,对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6]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合计697.8988665407亿元,2023年为542.0905225898亿元[195] - 截至期末,公司存放在境外的货币资金共计13.4650995261亿元[196] - 结算备付金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70.82%,主要系客户资金增加所致[200]
中泰证券(600918)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1 20:33
内部控制审计 - 审计中泰证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5] - 中泰证券于该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12] 相关主体信息 - 报告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吴强、顾庆刚、赵锋[11]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资本8811.5万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