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银行(601166)
icon
搜索文档
沪深300商业银行指数报7780.1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招商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7-21 16:46
沪深300商业银行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沪深300商业银行指数报7780 1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 00%,近三个月上涨11 10%,年至今上涨15 30% [1] 指数编制背景 - 反映沪深3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 [1] - 将沪深300指数300只样本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招商银行(16 86%)、兴业银行(12 27%)、工商银行(8 23%)、交通银行(6 49%)、农业银行(6 0%)、江苏银行(5 23%)、浦发银行(4 78%)、民生银行(4 08%)、平安银行(3 73%)、上海银行(3 32%) [1] - 市场板块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93 58%、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 42% [1] - 行业分布:综合性银行占比76 30%、区域性银行占比23 70%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时,当沪深300指数调整样本时,行业指数样本随之相应调整 [2] - 样本公司发生行业归属变更、退市、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指数样本将进行相应调整 [2]
天弘鑫意39个月定开债: 天弘鑫意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4: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天弘鑫意39个月定开债,主代码00847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定期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0年07月02日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7,987,245,412.16份 [3] - 投资目标为采取严格的买入持有到期策略,控制组合净值波动率,获取稳健增值 [3] - 投资策略包括资产配置策略、债券投资策略、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等,执行买入并持有到期策略 [3] - 业绩比较基准为封闭期起始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并执行的金融机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 [3] 风险收益特征 - 该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4][5]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 报告期(2025年04月01日 - 2025年06月30日)净值增长率为0.76%,标准差为0.0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0%,标准差为0.01% [7][8] - 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41%,过去一年为2.91%,过去三年为9.19%,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至今为16.38% [8] 管理人报告 - 基金经理柴文婷,金融学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嘉实研究员,2012年10月加盟天弘基金 [8] - 二季度债券市场表现整体较好,曲线平坦化下行,组合操作方面维持较高杠杆,取得平稳收益 [10][11]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0576元,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76% [11] 投资组合报告 -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中债券占比97.23%,金额为15,015,091,759.87元 [12] - 政策性金融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80.76%,金额为6,821,641,371.69元 [12] - 未持有股票、资产支持证券、贵金属、权证、股指期货及国债期货 [12]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期初和期末基金份额总额均为7,987,245,412.16份,期间无申购赎回及份额拆分变动 [14]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 报告期基金管理人未持有本基金份额,也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14]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期内未出现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份额20%的情况 [14] - 报告期内未有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14]
二十年银行股复盘:由基本面预期和成长思维转向策略和交易思维
东方证券· 2025-07-21 09:44
核心观点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宽货币有望延续,全社会预期回报率中长期趋于下行,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公募改革或助力银行跑出超额收益,保险预定利率或于 25Q3 下调,呵护银行绝对收益,预计银行业基本面 25Q2 环比 25Q1 边际改善,现阶段关注高股息类银行和中小银行两条投资主线 [3] 三个标志性监管动作引领银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扩张 - 2011 年城商行异地扩张收紧,叠加央行合意信贷规模管控,终结银行业无序扩张,为中小银行依托同业业务扩张、影子银行发展埋下伏笔,央行合意信贷约束机制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影响银行业稳健扩表 [16][18][19] - 2016 年央行推出 MPA 考核,作为银行核心监管框架,其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七个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和监测,冲击“泛资管”模式,引导银行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21] - 2018 年资管新规落地,遏制影子银行野蛮生长,降低系统性风险暴露可能性,但也带来金融可得性、存款缺口、房地产和城投领域风险暴露等问题 [28] 当下对银行估值框架的新理解 PB - ROE 框架 - “PB - ROE”是银行业传统估值框架,银行采用 PB 估值的核心原因未变,通过 PE 估值寻找银行子板块估值“洼地”需斟酌 [32][35] - 引入分红率、股息率因子到 PB - ROE 估值框架,假定分红率 30%,股息率容忍度 4%时,13.3%以上 ROE 值得 1 倍以上 PB 估值;股息率容忍度 3.5%时,ROE 需在 11.7%以上,低估品种主要分布在城商和农商行 [36] DDM 模型 - 22 年及之前银行股上涨主要受成长逻辑驱动,即估值模型分子端(ROE)是主要驱动因素;23 年以来受红利逻辑驱动,即估值模型分母端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38] 2008 至 2022 年银行股复盘:基本面预期和成长逻辑驱动 - 2008.11—2009.7:“四万亿”计划推出,宽信用落地,货币政策转宽,银行实现绝对收益 139.8pct、超额收益 15.3pct,股份行表现更好 [47] - 2011.3—2011 年底:货币紧缩推高无风险利率,汇金增持四大行,银行绝对收益 - 5.3pct、超额收益 17.6pct,国有行表现突出 [44] - 2012.10—2013.1:宏观经济回暖、监管环境阶段性松绑,银行绝对收益 46.4pct、超额收益 29.2pct,股份行表现强势 [77] - 2014.10—2014.12:经济低迷,货币政策转宽,地产政策放松,沪港通启动,银行绝对收益 60pct、超额收益 14.9pct,股份行表现突出 [87] - 2015.6—2017.7:股市震荡,银行板块抗跌,国内供给侧改革,外围环境复杂,银行绝对收益 15.8pct、超额收益 38.9pct,城商行表现强势 [97] - 2018.7—2018.10: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加码,银行业基本面向好,银行绝对收益 11.6pct、超额收益 15.5pct,国股行表现突出 [117] - 2020.8—2021.3:国内经济在疫情中修复,银行基本面企稳向好,银行绝对收益 20.3pct、超额收益 20.2pct,股份行表现突出 [127] - 2022.1 - 2022.4:美联储转鹰,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扰动,银行绝对收益 - 1.8pct、超额收益 19pct,仅股份行跑输板块,复苏交易下农商行表现好 [138] 23 年 4 月至今板块历史级行情复盘:策略和交易思维驱动 - 行情起点是“中特估”,催化红利策略,宏观经济增速承压,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策略主导行情,23 - 24 年降准 4 次、降息 4 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 110BP [159][163] - 23 年 7 月商业银行风险分类新规落地,23 年 11 月末资本新规落地,23 年下半年开启第四轮化债,地产政策全面放松,银行对公风险暴露企稳 [164][166] - 23 年保险增配银行,国有行跑赢;24 年宽基指数基金和险资推动,子板块表现均衡;25 年主动公募边际定价权上升,3 月下旬后银行跑出超额,5 月公募改革推动增配城商行,6 月以来保险预定利率或下调,AMC 机构成为增量资金 [167][174][184] - 23 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营收增速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下台阶但维持在 0 以上,净息差收窄放缓,其他非息收入扰动减弱,对公贷款资产质量稳定,基本面有望保持韧性 [188][193] 投资建议 - 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为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提前布局高股息类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渝农商行;二是看好中小银行,如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 [3]
券商中报业绩强劲,大行AIC扩容
华泰证券· 2025-07-20 1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增持(维持)[10] - 证券:增持(维持)[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机会方面银行>证券>保险,央行发布上半年社融数据,企业短贷发力,存款同比多增,杭州银行营收增速回升,邮储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券商业绩预告亮眼,十年期国债利率总体仍在低位,保险投资压力不容小觑[2][13] 各子行业观点 银行 - 央行发布上半年社融数据,社融同比多增得益于政府债发力叠加信贷季末脉冲,杭州银行营收增速回升且资产质量稳健,邮储银行设立全资AIC服务实体经济,建议把握优质区域行+主动权益欠配标的+股息优势大行三大主线[3] 证券 - 券商业绩预告密集发布,中报业绩亮眼,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行是核心增量,交投延续高景气度、杠杆资金持续活跃,看好市场+业绩+虚拟资产概念共振下的板块修复行情[3] 保险 - 保险股估值稳步上升,获利空间收窄,投资者需在资产负债表稳健和β表现中间取得平衡[3] 重点公司及动态 银行 - 推荐南京、杭州、招行、兴业等质优个股[4] 证券 - 推荐银河、国泰海通、中信、中金、东方AH[4] 保险 - 建议配置优质龙头[4] 各子行业详细情况 银行 - 上半年社融、信贷增量分别为22.83万亿元、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0.28万亿元,6月社融增量4.20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信贷同比多增,对公短贷放量,直融同比多增,政府债再发力,M1增速回升,存款同比多增[14][15] - 杭州银行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3.89%,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16.67%,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17]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完成AIC扩容有利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中长期有望在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非息收入、服务实体功能深化三大领域重塑银行竞争力[18][19] - 2025年7月2日 - 7月9日,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流出666亿美元,银行业贷款和租赁贷款减少6亿美元[20][25] - 上周南向资金主要增持建设银行、渣打集团、中银香港,主要减持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27] 证券 - 7月以来29家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 - 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 - 120%,部分实现1000%以上增幅,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行是核心增量[33] - 7月18日东吴证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20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多个业务领域,发行事项尚需多项审批[36] 保险 - 7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重视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建立数据表责任制,加强数据治理和报送准确性、及时性[38][40] 重点推荐公司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投资评级|目标价(当地币种)|最新收盘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EPS(元)(2024 - 2027E)|PE(倍)(2024 - 2027E)| | ---- | ---- | ---- | ---- | ---- | ---- | ---- | ---- | |南京银行|601009 CH|买入|14.78|11.82|144,049|1.66/1.87/2.04/2.25|7.14/6.33/5.79/5.25| |杭州银行|600926 CH|增持|17.78|17.25|125,045|2.74/2.82/3.26/3.80|6.30/6.12/5.28/4.54| |招商银行|600036 CH|买入|54.44|45.05|1,136,154|5.68/5.70/5.91/6.15|7.94/7.90/7.62/7.32| |兴业银行|601166 CH|买入|25.60|24.42|516,796|5.20/3.72/3.76/3.86|4.70/6.56/6.49/6.33| |中金公司|601995 CH|买入|42.59|36.22|174,843|1.18/1.39/1.55/1.70|30.70/26.02/23.33/21.29| |东方证券|600958 CH|买入|12.95|10.34|87,855|0.39/0.49/0.57/0.66|26.22/21.23/18.08/15.58| |东方证券|3958 HK|买入|8.04|6.77|57,522|0.39/0.49/0.57/0.66|15.64/12.66/10.78/9.29| |国泰海通|601211 CH|买入|23.26|19.65|346,424|1.46/1.27/1.09/1.28|13.44/15.53/18.05/15.37| |中国银河|601881 CH|增持|20.06|17.19|187,962|0.92/1.04/1.14/1.22|18.74/16.56/15.10/14.10| |中信证券|600030 CH|买入|33.31|28.34|420,014|1.46/1.65/1.77/1.90|19.35/17.21/15.98/14.94|[41] 行情回顾 整体市场 -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534点,周环比+0.69%;深证成指收于10,914点,周环比+2.04%,沪深两市周交易额7.73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5,462亿元,周环比+3.35%[49] 证券板块 - 截至7月18日收盘,券商指数收于10,940点,周环比 - 1.00%,周成交额2,110亿元,日均成交额422亿元,环比 - 21.97%,中信建投A/H股溢价最高,为133.78%[52] 银行板块 - 上周银行指数下跌0.47%,走势弱于大盘1.16个百分点,成交额1570.45亿元,较前一周下跌21.51%,近2成银行上涨,厦门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走势最好[54] 保险板块 - 上周保险板块涨跌互现,整体表现略逊于大盘指数,众安在线收涨7%表现最佳,中国人保H收跌1%表现最弱[37] 多元金融 - 截至7月18日收盘,多元金融指数收于9,820点,较前一周 - 1.11%;金控平台指数收于2,394点,较前一周 - 1.07%;信托(中信)指数收于1,744点,较前一周 - 3.87%[78] 利率走势 -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67%,较前一周上升0.01个百分点,Shibor隔夜利率收于1.46%,较前一周上升0.13个百分点[80] 海外市场跟踪 动态新闻 - 美国6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增长2.7%,市场预期美联储短期内降息可能性微乎其微[82] - 欧央行行长称当前利率路径良好,各方普遍同意7月按兵不动,部分委员主张暂停更长时间,经济数据印证欧洲央行可能再次降息前等待一段时间的观点[82] 全球市场金融行情对比 - 上周中信非银指数下跌1.02%,中信银行指数下跌0.47%,银行指数和非银指数均弱于恒生金融指数和其他主要国家指数[82] 估值跟踪 银行 - 对比全球市场银行估值,不同地区银行的PE(TTM)和PB(MRQ)存在差异[86] 信托 - 对比全球市场信托估值,不同市场信托公司的PE(TTM)和PB(MRQ)不同[87] 期货 - 对比全球市场期货估值,各期货公司的PE(TTM)和PB(MRQ)有所不同[88] 租赁 - 对比全球市场租赁估值,各租赁公司的PE(TTM)和PB(MRQ)有差异[89] 小贷 - 对比全球市场小贷估值,不同市场小贷公司的PE(TTM)和PB(MRQ)不同[90] 证券 - 对比海外证券估值,各证券公司的PE(TTM)和PB(MRQ)存在差异[91] 保险 - 对比全球市场保险估值,不同地区保险企业的PE(TTM)和PB(MRQ)不同[92] 市场统计 融资融券 - 截至7月17日收盘,两融规模19,044亿元,环比+2.44%,融资余额18,912亿元,融券余额132亿元,融资期间买入额5,901亿元,期现比9.61%[93] 承销发行 - 截至7月18日,券商承销数量990家,主承销商募集金额合计2238亿元,其中首发2家、增发0家、配股0家、可转债0家、可交债1家,债券承销987家,募资规模2219亿元,上市券商主承销482家,募资规模987亿元,占比44.09%[95]
再现“地板价”!350亿债券承销费低至700元,银河证券、兴业银行等6家主承销商被查
搜狐财经· 2025-07-19 17:03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现象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报价异常低 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仅700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中信建投证券3.5万元 中信证券2.1万元 平均每家机构服务费仅1万元左右 [1][3][4] - 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中标费率低至亿分之二 中信建投中标费率仅百万分之一 若承销份额为50亿元 实际收费或仅100元左右 [5] - 广发银行2022年金融债承销中6家主承销商服务费率在0.000046%至0.0002%之间 服务费用在1.196万元至2.6万元之间 因报价过低受市场质疑 [6] 监管调查与行业规范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处理违规行为 [1][6] - 交易商协会6月16日发布《通知》强调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竞标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动因 - 债券承销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和排名 不惜低价换取业务量 形成"规模-排名-更多规模"恶性循环 [7][9]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债券因属优质资产 主承销商愿低价包销 通过其他业务补偿损失 实现长期客户绑定 [7] - 银行债券承销前六名市场份额合计53.7% 中小券商被迫低价竞争以分得市场份额 [9] 市场影响与潜在风险 - 债券市场总存量超188万亿元 成为机构业务布局关键领域 单一业务结构机构将承销作为必争"现金流业务" [9] - 承销费过低可能导致尽职调查不细 债券违约风险加大 劣币驱逐良币 埋下市场风险隐患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建议监管和发行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从"报价"转向"价值创造" 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 [10]
中信保诚红利精选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32.91万元 净值增长率1.57%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38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32.9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35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57% [3]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633元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10.38%,中信保诚新蓝筹最低为-0.2%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51%,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43/615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91%,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80/615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0.3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33/584 [4]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4.7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9/324 [4]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430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7/319 [10] 基金规模与仓位 -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247.01万元 [3][16]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8.66%,同类平均为83.13% [15] - 2021年上半年末基金达到92.3%的最高仓位,2020年一季度末最低为70.57% [15] 投资组合与策略 - 二季度对高股息个股进行了调整,小幅提升了组合的集中度 [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为美的集团、长江电力、交通银行、杭州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招商银行、格力电器、大秦铁路、兴业银行 [19] - 持股标的较为稳定 [19] 市场环境与展望 - 2025年二季度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贸易壁垒增多 [3] -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两新"政策等拉动下,社会零售总额增速逐月回升,出口保持了相对韧性 [3] - 随着日内瓦联合声明发布,预计下半年外贸环境风险可控 [3] - 未来一个季度将对高频经济数据、上市公司财报以及二十届四中全会保持跟踪 [3] 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14.64%,同类可比基金排名319/320 [12]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一季度,为14.53% [12]
银华混改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56.49万元 净值增长率5.01%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29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156.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559元 [3] - 二季度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01%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99%,同类排名582/880 [3]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91%,同类排名380/880 [3]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6%,同类排名790/880 [3]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6.93%,同类排名726/870 [3]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5078,同类排名824/874 [7] 基金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8.97%,同类排名360/864 [10]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为17.45% [10]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83.36%,高于同类平均80.33% [13] - 2023年上半年末最高仓位达93.73%,2019年上半年末最低仓位为24.17% [13] - 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平安、东方证券、青岛港、青岛银行、兴业银行 [17]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类型为灵活配置型 [3] - 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197元 [3] - 基金经理为贲兴振和范国华 [3] - 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264.97万元 [3][14] - 采用低波红利策略选股,上半年跑赢基准 [3]
青山绿林变“银行” 普惠金融泽山海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上篇)
金融时报· 2025-07-18 14:25
林业金融创新与生态价值转化 - 黄振芳家庭林场通过贷款8万元承包50亩荒山,3年造林1207亩,成为"造林大王",并开创家庭林场模式[1][2] - 习近平提出"活立木贷款"理念,宁德开放活立木市场,黄振芳通过转让114亩速生林(估值12万元)实现五级合股联营,解决林业融资难题[1][2][4] - 2024年黄振芳林场获宁德首张"林业产业经营票证",凭此获300万元"林e贷"授信,林下经济面积扩大30亩,年收入从1989年不足3万元增至120万元[4][6]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实践 - 宁德累计选派485名金融特派员驻村,福安农信联社为8600户茶农发放11.4亿元贷款,坦洋村茶园面积达5462亩,茶产业年产值超亿元[9][10][11] - 农业银行设立"海上银行"惠农服务旗舰店,2023年驻点3个月受理鲍鱼养殖户5000多万元贷款申请,助力养殖户度过价格低谷[12] - 宁德深化"海上信用渔区"建设,形成"信用+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地区GDP从1988年20.1亿元增长至2024年3901.99亿元[12][13] 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 1996年福州城市合作银行(现福建海峡银行)成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2024年福州金融业总量达1288.89亿元[15][16] - 兴业银行从地方银行发展为现代综合金融集团,福州聚集63家银行业机构、66家保险公司及126家证券营业部,形成完善金融组织体系[16] - 普惠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支持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品牌发展[13]
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A,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C: 平安惠信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4: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平安惠信3个月定开债,主代码012440,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定期开放式,封闭期为三个月 [1] -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7月15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9,684,981.64份 [1] - 投资目标为在控制净值波动率的前提下追求长期增值,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 [1][2] - 下属分级基金包括A类(012440,份额19,684,252.18份)和C类(012441,份额729.46份) [2][3]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采用宏观经济周期分析、信用债个券选择等策略,严格控制流动性及信用风险 [2] - 2025年Q2 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3%(同期基准1.95%),C类为1.20%(基准1.95%) [3][9] - 过去三年A类累计净值增长率12.23%,跑输基准17.62%;C类累计收益10.35% [3] - 报告期内组合以信用债配置为主,杠杆与久期适中,受益于资金宽松环境 [9] 基金经理团队 - 罗薇(12年从业经验)管理多只货币及债券基金,2020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 [5] - 曹紫寒(6年从业经验)曾任汇添富固定收益分析师,2021年2月加入公司 [5] - 田元强(5年从业经验)负责信用债研究,2016年11月加入平安基金 [5][6] 投资组合构成 - 债券持仓占比61.26%,总金额16,049,442.19元,未持有股票或资产支持证券 [11][16] - 前五大债券持仓明细未披露,但明确未投资国债期货及港股通标的 [13][16] 份额变动与流动性 - 报告期内A类份额总申购19,676,374.48份,赎回497,024,690.16份,期末留存19,684,252.18份 [15] - 存在单一持有人份额占比超20%情形,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及净值波动 [18] 运作合规性 -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合同规定,执行公平交易制度 [8] - 未出现连续20个工作日份额持有人数低于200人或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9]
平安双盈添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4: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平安双盈添益债券,基金主代码016447,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12月5日,报告期末份额总额356,310,759.64份 [2] - 投资目标为在控制风险并保持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长期稳定增值,策略涵盖资产配置、信用债/可转债/国债期货等8大类,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1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80%+1年期定存利率×10% [2] - 下设A/C/E三类份额,报告期末份额分别为72,234,476.53份、26,818,136.48份、257,258,146.63份,对应交易代码016447/016448/022099 [2][8] 财务表现 - 2025年Q2净值增长率:A类0.79%、C类0.69%、E类0.72%,均低于业绩基准1.82% [2][3] - 过去六个月累计净值增长率:A类0.97%、C类0.78%、E类0.83%,同期基准收益率为1.65% [2][3] - 截至报告期末份额净值:A类1.1000元、C类1.0887元、E类1.0971元 [6]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基金总资产449,161,531.58元,债券持仓占比86.44%,未持有股票及资产支持证券 [7] - 前五大债券持仓包括政策性金融债(20,247,506.85元,占净值5.21%)及商业银行次级债等 [7] - 组合久期在Q2有所提升,纯债转向进攻,转债保持中性偏高仓位运行 [5] 市场分析与操作 - 二季度经济预期受贸易摩擦反复影响,政策维持宽松,债券收益率高位回落,信用利差压缩 [4] - 权益市场4月受关税冲击后由汇金入场修复,港股因估值优势表现强劲,A/H股溢价显著 [5] - 基金经理陈浩宇(9年从业经验)采取逐步提升久期策略,重点配置高票息信用债及估值洼地的港股标的 [5][6] 份额变动 - Q2期间A类总申购37,233,540.87份、赎回82,748,069.98份;C类总申购4,878,315.25份、赎回320,716,210.81份 [8] - 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持有A类份额2,999,700.03份,占总份额1.17%,报告期内未增减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