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601186)

搜索文档
中国铁建:上半年净利润107.0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6: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91.99亿元,同比下降5.22%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01亿元,同比下降10.09% [2]
圭亚那最大桥梁合龙,中圭青年共绘“一带一路”青春奋斗画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8-29 00:14
项目概况 -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的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于2025年8月28日顺利合龙 全长约2900米 是圭亚那迄今规模最大和技术最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1] - 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加勒比地区地标性建筑 打通大西洋与圭亚那内陆的交通要道 [1] 技术团队 - 项目由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中圭连心桥青年突击队主导 涵盖施工/焊接/测量等多个技术领域 [1][3] - 团队采用技术专才管理模式 以方案优化和执行力为核心标准 非论资排辈 [3] 工程建设 - 合龙段施工要求毫米级精度 需在凌晨低温稳定时段完成以避免温差变形 [4] - 团队连续7天监测梁体温度并建立预测模型 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准锁定及72小时不间断养护 [4] - 主塔施工在112米高空进行 曾面临暴雨中不足6小时施工窗口期的挑战 最终混凝土浇筑与防护达标完成 [6][8] 技术能力 - 工程师能凭经验判断电机运转声变化 在海风中快速决策 并处理梁体晃动平衡问题 [3] - 合龙后各项指标优于设计标准 体现精密工程控制能力 [6] 国际合作 - 项目促进中圭两国技术交流 中国工程师指导当地工人操作 [8] - 大桥被定义为友谊之桥 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青年跨国合作的典型案例 [9]
中国大唐与中国铁建高层会谈
中国电力报· 2025-08-28 22:18
会谈概况 - 中国大唐董事长吕军与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举行会谈 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深入友好交流 [1] - 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王海腾 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黄昌富参加会谈 [1] - 中国大唐有关部门负责人 中国铁建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谈 [3] 中国大唐发展情况 -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坚决扛牢能源保供职责 [3] -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保持向好态势 [3] - 希望深化"十五五"规划对接 重点围绕大基地水电海上风电及海外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3] 中国铁建发展定位 - 深入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 锚定"三个作用" 争当"三个排头兵" [3] - 致力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发展 [3] - 优势互补明显 合作空间广阔 [3] 双方合作领域 - 将深化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合作 [3] -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发领域合作 [3] - 推进海外业务全面合作 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中携手并进互利共赢 [3] 合作基础 - 中国大唐感谢中国铁建长期帮助支持 双方合作关系良好 [3] - 中国铁建感谢中国大唐长期支持帮助 [3] - 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 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3]
2025年中国矿山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行业加速往绿色化方向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9:36
行业概述 - 矿山工程建设指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的工程技术活动 涵盖勘探 设计 施工到生产运营前期的全过程 分为地下矿山工程 露天矿山工程和矿山配套工程三大类 [2] - 行业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施工 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 高效 可持续开发 [2]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573.9亿元 同比增长2.7% [1][13] - 能源矿领域占比48.5% 金属矿领域占比32.2% 非金属矿领域占比19.3% [1][13] 需求驱动因素 - 经济复苏和新兴市场崛起推动矿产资源需求增加 [1][13] -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对锂 钴 镍等关键矿产及铁矿石需求旺盛 [1][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钢材 水泥 炸药 支护材料等工程建设材料供应商 掘进机 破碎机等矿山机械供应商 以及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估机构 [9] - 中游为矿山工程规划 设计 建设和施工环节 [9] - 下游为矿产资源开采与洗选企业 包括煤炭 石油天然气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企业 [9][11] 下游市场表现 - 2024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31603.3亿元 同比减少11.1% 利润总额6046.4亿元 同比减少22.2% [11]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营业收入12052.2亿元 同比增长2.4% 利润总额3382.7亿元 同比增长14.2% [11]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营业收入4963.5亿元 同比增长2.6% 利润总额541.6亿元 同比减少2.9% [1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营业收入3769.9亿元 同比增长8.9% 利润总额917.9亿元 同比增长17.3% [11] - 非金属矿采选业营业收入3785.7亿元 同比增长0.9% 利润总额404.2亿元 同比减少4.1% [11] 竞争格局 - 市场由大型国企及央企子公司主导 如中国华冶科工集团 中煤第五建设等 [13] - 全国矿山总包特级企业共10家 均为国企或央企子公司 一级企业406家 [13] 代表企业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拥有建筑工程和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 业务涵盖矿山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 冶金工程等 [14] -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拥有矿山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参与20多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完成矿山工程400余项 施工超千米深井16个 [15]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多项政策 从资源开发 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行业 推动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 [7] 发展趋势 - 智能化技术全面渗透设计 施工与运营环节 形成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智能装备如无人驾驶矿卡应用扩大 [17] - "零废弃矿山"理念推动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突破 产业化率提升 [1][17] - 衍生"矿山修复+光伏发电" "矿区复垦+生态旅游"等跨界融合模式 [1][17] - 绿色化转型加速 充填采矿 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应用更广泛 [1][13]
中国铁建: 从“孤岛”到通途
经济日报· 2025-08-28 08:06
公司应急响应与救援行动 - 中国铁建党委统一部署下中铁十六局党委迅速响应成立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并火速集结技术专家团队和四公司在京项目管理力量[1] - 抢险队伍采用挖掘机等重型机械在崩塌山坳修复断裂道路于7月31日凌晨5点实现3公里主干道抢通[1] - 党员突击队实施水陆并进双线抢通策略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并埋设跨河管涵[1] 基础设施抢修成效 - 汤河口镇抢险队伍完成1.5公里河道改移工程于8月1日15时实现16处断点贯通和4处过河管涵铺设[1] - 喇叭沟门满族乡突击队筑起百米长围堰形成施工安全区并成功打通2处断点恢复对外道路通行[1] - 最终八宝堂村道路全面抢通并拓宽至可通行中巴车的标准[2] 资源调配与现场挑战 - 抢险现场缺乏电力通讯导致对讲机续航不足一天需从外省紧急调运工程管道[1] - 重型机械全部投入围堰建设队员持续在洪流边缘作业双脚长期浸泡发白肿胀[1] - 68岁退休老党员主动担任技术指导徒步跋涉里程与年轻人相当[1] 灾害影响与恢复进展 - 怀柔区遭遇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导致多个村庄道路阻断且电力通信完全中断[1] - 地方政府于8月2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要求全员撤离但后续随雨势减弱村民逐步返回家园[2] - 通讯电力设施在抢险后期逐步恢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2]
海外业务成新增长点!八大建筑央企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近8万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27 21:58
行业整体新签合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八大建筑央企合计新签合同额约7.87万亿元 同比下降0.19% [1] - 行业呈现传统基建增速放缓 新兴业务加速布局 海外市场扩张明显等特征 [1] - 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更加注重业务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1] 头部企业新签合同表现 - 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超2.5万亿元 同比增长0.9% 保持行业榜首地位 [2] - 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11086.9亿元 同比增长2.8% 位列第二 [3] - 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1.06万亿元 同比下降4.04% 位列第三 [3] 业务结构分化特征 - 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 同比增长10.0% [2] - 中国中铁资产经营业务新签合同额1286.9亿元 同比增长425% [3] - 中国铁建境外新签合同额1140.944亿元 同比增长57.43% [3] - 绿色环保产业新签合同额1073.821亿元 同比增长15.07% [3] - 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78.579亿元 同比增长44.45% [3] 企业个体表现差异 - 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额6866.99亿元 同比增长5.83% 增速位列第一 [5] - 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98% 增速位列第二 [5] - 中国中冶新签合同额5482亿元 同比下降19.1% [5] - 中国化学新签合同额2060亿元 发展稳健 [5]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 - 八大建筑央企境外新签合同额合计9944.6亿元 同比增长16.33% [7] - 中国铁建境外业务增速57.43% 中国中铁境外业务增速51.6% [7] - 企业通过本地化合作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等方式应对海外风险 [8] - 东南亚高铁 中东智慧港口 非洲新能源电站成为出海三大增长极 [8] 业务领域亮点 - 中国电建能源电力新签合同额4314亿元 占比超50% 水电和风电业务增长超65% [5] - 中国中铁特色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183.5亿元 同比增长38.5% [3]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标准输出推动中国建造品牌国际化 [8]
中企签约智利铁路项目
新华社· 2025-08-26 20:28
项目概况 - 中国铁建承建智利巴图科铁路项目 签约仪式在智利圣地亚哥首都大区伦卡市举行[1] - 项目位于智利首都大区北部 全长24公里[1] - 合同内容包括新建连接金塔诺马尔市和巴图科市的客运专线 6座车站和6座铁路桥 以及对既有货运铁路线的修复改造[1] - 项目将使用中国制造的电动车组[1] 战略意义 - 智利政府将铁路复兴计划重心放在"30/30"近郊铁路项目上 目标让民众在约30分钟内抵达约30公里外[1] - 巴图科铁路是"30/30"项目组成部分 将通过连接首都地铁线路为首都大区北部居民提供安全快捷准时的公共交通服务[1] - 项目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提供更可持续的交通服务[1] - 智利国家铁路公司对中国企业在铁路建设方面的经验充满信心[1] 实施计划 - 项目预计2023年底开始施工 2028年实现部分通车[1] - 项目将连接智利首都大区下辖5座城市[1] - 项目将与智利首都地铁3号 5号和7号线实现换乘[1]
基础建设板块8月26日跌0.27%,汇绿生态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2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基础建设板块当日下跌0.27% [1] - 上证指数下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23亿元 游资净流入1.07亿元 散户净流入3.16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园林股份涨停9.98% 成交额10.02亿元 成交量47.34万手 [1] - 东珠生态上涨7.85% 成交额7.04亿元 成交量84.51万手 [1] - 四川路桥上涨2.99% 成交额6.16亿元 成交量72.09万手 [1] - 东方园林上涨3.03% 成交额5.00亿元 成交量209.30万手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汇绿生态领跌5.79% 成交额7.00亿元 成交量54.29万手 [2] - 诚邦股份下跌4.14% 成交额2.45亿元 成交量26.93万手 [2] - 杭州园林下跌4.12% 成交额2.20亿元 成交量11.74万手 [2] 资金流向特征 - 东珠生态获主力净流入1.13亿元 占比16.11% [3] - 四川路桥获主力净流入6719.16万元 占比10.91% [3] - 宏润建设获主力净流入3039.02万元 占比7.41% [3] - 东方园林获主力净流入2480.68万元 占比4.96% [3]
中铁一院等申请基于多级基准融合的隧道施工场景定位系统及方法专利,实现隧道施工场景的高精度定位
金融界· 2025-08-26 12:34
专利技术突破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与中国铁建联合申请隧道施工高精度定位系统专利 公开号CN120539667A 采用多级基准融合技术实现施工设备与人员精准定位 [1] - 专利技术构建"静态绝对基准+动态网络分段+固有特征约束"融合体系 覆盖施工稳定区间与掌子面附近施工区间 在交界处设置可观测坐标系 [1] - 系统包含中心控制系统 静态绝对基准网 定位模块 动态通信网络和外部特征约束 手持终端等核心组件 [1] 企业资质实力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注册资本103000万人民币 拥有3251条专利信息 72个行政许可 对外投资8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2] - 中国铁建注册资本1357954.15万人民币 拥有938条专利信息 96个行政许可 对外投资12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2] - 两家企业分别位于西安和北京 主营业务为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土木工程建筑业 分别拥有4条和331条商标信息 [2]
中企签署智利国铁最大单项合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6 11:02
项目概况 - 中国铁建承建智利巴图科铁路项目签约仪式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1][3] - 该项目是智利国家铁路公司目前授予的最大单项合同 [1] 项目技术细节 - 项目位于智利圣地亚哥大区北部 全长24公里 [3] - 主要内容包括新建连接金塔诺马尔和巴图科两地的客运服务专线 [3] - 包括对既有货运铁路线的修复改造 新建6座车站5个平交道口和6座铁路桥 [3] - 客运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 货运铁路设计时速65公里 [3] 项目战略意义 - 作为"智利铁路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连接智利首都大区下辖的5座城市 [3] - 将与智利圣地亚哥市地铁3、5和7号线实现换乘 [3] - 年客运量可达3500万人次 预计全线运行时间为24分钟 [3] 产业影响 - 实现中国企业在智利铁路项目建设和车辆制造运维一体化 [3] - 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深入拉美铁路市场 [3] - 推动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在拉美地区"走出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