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Ping An Appoints AI Expert Ray Wang as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to Accelerate Comprehens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newswire· 2025-07-29 22:04
公司高层任命 - 公司任命Ray Wang为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以增强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能力 [1] - Ray Wang将推动公司自研大语言模型与开源大数据平台的深度融合,加速五大数字化系统建设 [1] - 该任命旨在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注入科技动力,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1] 新任高管背景 - Ray Wang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曾在谷歌、彭博等全球知名公司担任高级技术管理职位 [2] - 2015年担任百度首席架构师,主导百度钱包及金融服务开发 2016年加入蚂蚁集团,任副总裁及蚂蚁财富、蚂蚁保险CTO [2] - 在蚂蚁集团领导数字金融与AI创新,管理财富管理、保险、消费金融等技术团队,推出生成式AI金融产品 [2] - 拥有近20年“金融+科技”经验,擅长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金融大模型开发应用及顶级技术创新 [2] 公司科技战略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投入研发构建领先技术能力,赋能核心金融业务及“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 [3] - 已建立“953”技术底座(九大数据库、五大实验室、三家科技公司),形成AI护城河 [3]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1,000名技术开发人员及3,000名科学家 截至2025年3月,累计获得45项AI竞赛冠军,专利申请量达55,435项 [3]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全球顶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战略定位“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世界级服务商 [4] - 通过科技驱动为近2.4亿零售客户提供“财务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专业服务 [4]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超12万亿元人民币 2025年位列《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27名、《财富》500强第47名 [4]
9大外资公募持仓出炉,多只重仓股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2:02
外资公募看好A股市场 - 桥水基金认为中国股票宜适度增持 因政策支持和估值相对较低 [1] - 贝莱德基金表示中国股市、债市及外汇韧性超预期 继续看好中国股债双边行情 [1] - 路博迈基金认为股市上行条件已部分具备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更有望突破中枢 [1][6] 外资公募持仓与加仓情况 - 路博迈基金二季度股票市值环比增长491.66% [1][6] - 联博基金二季度股票市值环比增长348.49% [1] - 摩根大通基金二季度持股市值225.50亿元 持有186只标的 [2] - 宏利基金二季度持股市值75.29亿元 持有218只标的 [3] - 摩根士丹利基金二季度持股市值39.76亿元 持有150只标的 [4] - 贝莱德基金二季度持股市值15.51亿元 持有59只标的 [7] - 富达基金二季度持股市值3.51亿元 持有36只标的 [8] 重点持仓公司表现 - 摩根大通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 持有939.50万股 市值23.69亿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8.90% [2] - 摩根大通基金重仓中际旭创 持有345.84万股 市值5.04亿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92.95% [2] - 宏利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沪电股份、生益科技 分别持有市值6.59亿元、5.16亿元 [3] - 新易盛自一季度末以来涨87.31% 沪电股份涨58.33% [3] - 摩根士丹利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中材科技 持有1185.27万股 市值2.31亿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93.08% [4] - 贝莱德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海力风电 持有177.50万股 市值1.28亿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8.08% [7] - 贝莱德基金重仓益方生物-U 持有306.60万股 市值1.01亿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136.79% [7] - 富达基金第一大重仓股臻镭科技 持有50.65万股 市值2358.34万元 该股自一季度末以来涨21.20% [8] 行业与主题投资机会 - 水泥、钢铁、光伏等传统行业在反内卷催化下迎来爆发 [1] - 算力、机器人等新兴行业在技术突破下出现轮动行情 [1] - 宏利基金重仓算力产业链的CPO、PCB概念股 [3] - 摩根士丹利基金重仓股涵盖医药、AI芯片、人形机器人、玻璃玻纤等行业 [4] - 富达基金认为中国科技股增长潜力更大 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者的有力竞争者 [8]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中际旭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2.64%-86.57% [2] - 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28%-385% [3] - 沪电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63%-53.40% [3] - 中材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77%-123.81% [4]
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保险业积极行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21:53
行业响应与应急机制 - 保险业通过统筹协调和优化服务健全防灾体系 全力筑牢灾害防护网[1] - 多家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工作组和现场理赔中心[2][3] - 行业积极融入政府"大应急"格局 主动加入国家应急工作组实施无差别救援[3] 理赔数据与服务举措 - 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累计接收车险水淹报案708笔 已结案98笔 非车险报案115笔 已结案13笔[2] - 开通24小时理赔绿色通道和汛期泡水车"三免服务"(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事故救援)[2] - 人保财险储备60名全国跨省支援理赔骨干 含车险30人/非车险20人/农险10人[3] 救援资源配置 - 平安产险紧急调派党员先锋队15人和救援车辆50台赶赴灾区[2] - 搭建临时理赔网点并提供便民物资 协助客户开展财产施救及损失核定[2] - 迅速协调拖车/叉车等救援车辆 为客户灾损车辆预留保全场地并搭建临时报案点[3] 风险防范与客户服务 - 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短信等多渠道向高风险区域居民推送预警信息和避险指南[3] - 针对交通通讯中断区域推出九项服务举措 实行理赔全员到岗实时轮巡[3] - 行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损失补偿工作[4]
中国平安位列2025《财富》世界500强全球第47位,连续16年上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1:23
世界500强排名表现 - 公司以1586.2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47位 较去年上升6位 排名全球金融企业第9位 [1]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 数量全球第二 上榜公司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 平均销售收入约820亿美元 [1] - 公司连续16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 同比增长9.1%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7.8% [2] - 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 同比增长12.6% [2] - 总资产规模达12.9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9% [2] 客户经营数据 - 个人客户数达2.42亿 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5.6% 留存率达98.0% [2] - 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 [2] - 平安车险服务覆盖2.36亿平安好车主 提供82项便民服务 [4] 科技赋能成效 - 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 覆盖80%的客服总量 [3] - 93%的寿险保单实现秒级核保 [3]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19.4亿元 同比增长10.4% [3] - 累计获得人工智能国内外竞赛冠军30项 专利申请数达55080项 [3] 战略布局实施 - 深入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 [1] - 构建"953"护城河实施AI科技筑底 形成五大实验室 九大数据库 三层大模型体系 [3]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 [4] 社会责任履行 -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投入近10.14万亿元 [4] - 绿色投资规模1247.12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577.62亿元 [4] - 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86.08亿元 [4] - "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520.14亿元 [4]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连续三年位列"综合保险及经纪"亚太区第一 [4] 服务创新举措 - 推进"省心 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服务工程 [4] - 平安银行推出"留学生信用卡"提供多领域优惠折扣 [4] - 坚持金融为民初心 落实十六字经营方针 [5]
支援北京强降雨,中国平安共排查、接受客户报案569笔,估损超357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7-29 21:15
应急响应机制 - 公司启动24小时无差别社会救援和灾区便民理赔服务点 [1] - 旗下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1] - 集团设立"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小组"进行统筹协调 [1] 救援与理赔数据 - 累计派遣救援队伍288人、救援车辆190辆赴受灾严重区域 [1] - 已完成51台社会车辆(含客户车辆)救援 [1] - 共排查并接受客户报案569笔,预估损失超357万元 [1] 具体理赔措施 - 开通绿色理赔和快速理赔通道加速案件处理 [1] - 理赔团队现场核定预赔款,为30亩绝收玉米地农户提供定心丸 [1] - 组织资深查勘团队赴灾区对受灾农户逐一排查 [1] 持续应对承诺 - 公司承诺持续关注各地洪涝自然灾害并快速调集资源 [2] - 确保应急救援、快速理赔及客户关怀服务落实到位 [2] - 帮助受灾群众避免损失并维护生命财产安全 [2]
10家深企上榜世界500强 排位“七升三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1:01
2025《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及深圳企业表现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营收总额达10.7万亿美元 [1] - 中国内地与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同比增长7.4% [1] - 深圳有10家企业上榜,包括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等 [1] - 深圳上榜企业呈现"七升三降"排名格局,显示战略定力与发展韧性 [4] 深圳重点企业表现 中国平安 - 以1586.27亿美元营收位居深圳上榜企业之首 [1] - 排名从2024年53位提升至47位 [5] - 利润达175.96亿美元 [5] 华为 - 营收1198.13亿美元,利润86.85亿美元 [5] - 排名从103位升至83位 [5] - 在AI领域推出算力达300 PFLOPS的昇腾384超节点 [3] 比亚迪 - 营收1080.04亿美元,利润55.95亿美元 [5] - 排名从143位跃升至91位,首次进入前100 [1][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 [1] - 5月海外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133.6%,出口占比达23% [2] 腾讯与招商银行 - 腾讯营收917.64亿美元,利润269.73亿美元,利润率榜第九 [1][5] - 招行营收703.85亿美元,利润206.24亿美元,利润率榜第十 [1][5] 立讯精密 - 排名从488位升至423位,进步65名 [1] - 境外销售额2354.67亿元,占总营收87.6% [2] - 筹划H股上市以支持海外业务拓展 [2] 高技术行业表现 - 全球34家高技术企业平均营收967亿美元,平均盈利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24% [3] - 华为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保持中国高技术企业龙头地位 [3] 深圳企业整体发展 - 38家深圳企业进入中国500强,第11家营收246.92亿美元,距世界500强门槛差76亿美元 [3] - 企业在全球化布局加速,如比亚迪新能源车出口、立讯精密多国制造基地 [1][2]
中国平安,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20:47
人事任命 - 中国平安聘任王晓航出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2] - 王晓航此前担任蚂蚁集团副总裁、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 负责领导数字金融和AI创新[2] 新任高管背景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 曾在谷歌(美国)、彭博集团担任高级技术经理[3] - 2015年出任百度首席架构师 推动打造百度钱包和金融业务[3] - 2016年加盟蚂蚁集团 管理财富、保险、消费金融、网商银行和芝麻信用技术团队 曾推出AI金融管家、AI金融业务助手等生成式AI产品[3] 技术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953"科技底座构建AI护城河 包括九大数据库为数据基础 五大实验室为技术支撑 三大科技公司服务科技开发与应用[4] - 拥有9大数据库涵盖金融、医疗健康和经营领域 数据规模全球领先[5] - 设有5大全球领先实验室 涉及视觉、听觉、大数据等领域 并在美国硅谷设有实验室[5] 人才与技术储备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获得人工智能国内外竞赛冠军45项 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5435项 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6] AI应用方向 - AI创造价值聚焦效率+智慧 提升运营、作业和服务效率 优化成本[5] - 将传统经验式决策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决策[5] - 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开源平台深度融合发展[3] 数字化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服务五大体系[3] -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3] - 对内强化业务场景智能应用 对外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4]
中国平安,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20:47
人事任命 - 中国平安聘任王晓航出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1] - 王晓航此前担任蚂蚁集团副总裁、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 负责领导数字金融和AI创新[1][2] - 王晓航拥有近20年金融科技领域经验 曾任职于谷歌、彭博、百度及蚂蚁集团[2] 技术战略与数字化布局 - 公司旨在通过新CTO任命全面提升AI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 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开源平台融合[2] - 加速建设数字化经营、运营、管理、营销和服务五大体系[2] - 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战略 科技驱动全面数字化转型[2][3] 科技基础设施与能力 - 构建"953"科技底座:九大数据库为数据基础 五大实验室为技术支撑 三大科技公司服务开发应用[3][4] - 拥有超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和超3000名科学家的人才队伍[5] - 累计获得人工智能国内外竞赛冠军45项 专利申请数达55435项 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5] 数据资源与研发体系 - 九大数据库涵盖金融、医疗健康和经营领域 数据规模全球领先[4] - 五大实验室涉及视觉、听觉和大数据领域 包括美国硅谷实验室[4] - 海量数据为AI创造价值提供坚实基础 研发能力持续处于AI科技前沿[4] AI应用与价值创造 - AI应用聚焦效率提升(运营、作业、服务)和智慧决策(数据驱动替代经验式决策)[4] - 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主业 强化业务场景智能应用并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3] - 在金融和医疗健康养老行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因行业规模大、流程长且人力成本高[4]
中国平安,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20:41
中国平安任命王晓航为首席技术官 - 公司聘任王晓航出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 王晓航此前担任蚂蚁集团副总裁、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 负责数字金融和AI创新领域[1][3]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拥有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曾任职谷歌、彭博、百度等企业 2016年加入蚂蚁集团后主导推出AI金融管家等生成式AI产品[3] 数字化战略升级 - 王晓航的加入将推动公司AI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 加速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开源平台融合 建设数字化经营、运营、管理、营销、服务五大体系[3] - 公司持续强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 通过"953"科技底座(九大数据库、五大实验室、三大科技公司)构建AI护城河 赋能业务场景智能化[4][6] AI技术布局与成果 - 公司强调AI创造价值的两大方向: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尤其在金融和医疗健康领域效用显著[6]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拥有超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和3000名科学家 截至2025年3月累计获得AI竞赛冠军45项 专利申请达55435项 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7] - "953"模式具体构成:9大金融/医疗/经营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 5大全球实验室(含硅谷)保持技术领先 3家科技公司推动场景深度应用[6][7]
货币市场日报:7月29日
新华财经· 2025-07-29 20:38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449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于1.40% [1] - 当日逆回购到期2148亿元 实现净投放2344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10.10BP至1.3660% [1][2] - 7天Shibor下跌5.10BP至1.5450% [1][2] - 14天Shibor下跌0.40BP至1.6310% [1][2] - 1个月Shibor微涨0.10BP至1.5500% [2] - 3个月和6个月Shibor均持平于1.5600%和1.6130% [2] - 1年期Shibor上涨0.20BP至1.6440%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9.9BP至1.3633% 成交额减少1620亿元 [6] - 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9.2BP至1.3989% 成交额减少424亿元 [6] - 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6BP至1.5643% 成交额增加409亿元 [6] - 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4BP至1.6121% 成交额增加1653亿元 占比升至16.3% [6] 资金面状况 - 29日资金面偏松 大行国股部分融出 [10] - 隔夜利率成交区间1.30%-1.50% 7天跨月利率1.60%-1.68% [10] - 午后隔夜押利率成交进一步降至1.35%-1.36% [10] 同业存单市场 - 当日发行62只同业存单 实际发行量1090.6亿元 [11] - 一级市场交投情绪偏弱 机构发行意愿较弱 [11] - 二级存单收益率整体上行 1M国股收1.58%上行1BP 3M国股收1.60%上行2BP [11] - 6M国股收1.66%上行2BP 9M国股收1.68%上行2BP 1Y大行收1.6775%上行2BP [11] 行业政策与数据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财险公司优化理赔流程 加快主汛期灾害理赔进度 [13] - 2025年二季度居民收入感受指数45.0% 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 [13] - 汽车金融公司2024年末资产规模8551.34亿元 零售融资余额6900.24亿元 [13] - 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2040.96亿元 同比增长23.44% [13] - 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 同比增长26.06% [13] - 保险行业协会提示交通安全统筹非保险 对外销售属非法违规行为 [14] - 中国平安聘任王晓航出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