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601555)
icon
搜索文档
节后A股大概率补涨?券商展望后市:红利和科技为核心方向
券商中国· 2025-05-05 19:08
市场展望 - 5月A股节后大概率顺势向上"补涨",4月7日跳空缺口将更大程度修复 [1][2] - 节日期间港股全线大涨,恒生指数收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08% [2]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升破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2] -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积极信号,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增加"活跃"表述 [3] - 美国关税政策缓和,美国财政部表示关税战"将在短时间内缓和" [3]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外资看好A股配置价值和空间 [3] 配置方向 科技主题 - "宽货币+弱美元"环境下,小盘成长风格占优,历史平均超额收益达11.1% [4] - 国内科技产业处于向上突破关键节点,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 [4] - 供应链自主化进程推进,建议关注科技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及创新药、半导体存储等方向 [5] 红利资产 - 红利资产在市场情绪走弱时可提供稳定现金流、抵御波动并带来额外收益 [1][6] - 2024年下半年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水平明显改善,非金融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指标创历史新高 [6] - 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企业分红能力和意愿提升 [6] - 沪深300指数20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达3.2%,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出160个BP [7] - 红利板块已调整至配置区间,业绩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具备防御属性 [7]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节后A股将"先补涨,后震荡",指数波动区间难有根本变化 [3] - 中金公司指出A股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叠加宏观政策发力,不宜过度悲观 [3] - 华西证券强调具有全球竞争潜力的科技企业估值将重新具备性价比 [4] - 浦银国际建议在市场波动加大时增加红利资产配置权重 [6]
买入A股!多家券商已实际开展互换便利
券商中国· 2025-05-01 20:44
互换便利业务参与情况 - 互换便利工具于去年下半年推出,多家券商获得业务资格并实际落地业务 [1] - 部分券商在年报中披露了互换便利业务的参与额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例如有券商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接近50亿元 [2][7] - 招商证券2024年底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达46.6亿元,该科目2023年底为0 [10] 券商参与互换便利的具体操作 - 申万宏源作为首批获得资格的券商,通过互换便利账户开展北交所做市业务,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3] - 财通证券使用互换便利资金持仓股票和股票ETF,并在第一时间完成股票增持的首笔交易 [3] - 东吴证券参与央行第二批互换便利操作并积极配置A股市场 [4] - 东方证券完成首笔国债换入交易及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成为首批落地创新业务的券商 [4] - 银河证券通过互换便利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4] - 中信证券首批获得资格并完成沪深交易所互换便利交易 [5] - 方正证券积极开展互换便利业务,加大权益投资规模 [6] 互换便利资金的使用及影响 - 财通证券持有永安期货2.55亿股股票用于互换便利业务质押 [9] - 国信证券通过互换便利取得的债券为卖出回购业务质押,期末公允价值为29.44亿元 [9] - 浙商证券因互换便利业务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受限金额为5.21亿元 [9] - 东方证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增加16.55%,主要因互换便利借入资金规模增加 [9] - 中泰证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54.33%,主要因新增互换便利投资业务 [11] 券商对互换便利业务的展望 - 财通证券计划加强投资研究及风险控制,平衡互换便利资金的功能性与效益性 [12] - 东吴证券2025年将积极利用互换便利工具,借助综合资金成本降低优势扩大投资范围 [12] - 国信证券将结合互换便利和其他权益工具适度扩大方向性投资敞口 [12] - 中泰证券通过互换便利资格提升资产配置科学性与收益稳定性 [12] 互换便利政策背景 -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工具,支持非银机构以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换入国债、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 [13] - 运用互换便利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13]
东吴证券:给予德方纳米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30 13:33
核心观点 - 德方纳米2024年营收76亿元同比-55%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毛利率-4.6% 25Q1营收20亿元同环比+6%/+85% 毛利率转正至0.3% [1] - 24年出货量22.6万吨同比+6% 25Q1销量6-6.5万吨同环比增38%/8% 预计全年出货28-30万吨同比增30% [2] - 25H2有望单季扭亏 补锂剂24年出货200吨 25年有望提升至0.1万吨 [3] - 25-26年归母净利预期下修至-1.5/2.7亿元 新增27年预期6.1亿元 [4] 财务表现 - 24Q4营收11亿元同环比-59%/-51%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环比-19%/+69% 毛利率-14% [1] - 24年铁锂均价3.7万元/吨同比-59% 单吨亏损0.6万元/吨 24Q4均价2.1万元/吨 单吨亏损1.1万元/吨 [3] - 25Q1铁锂均价恢复至3.6万元/吨 单吨亏损0.37万元/吨 [3] - 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4亿元同比-97.6% 25Q1经营性现金流-9.2亿元 [4] 产能与结构 - 当前产能45万吨 有效产能26万吨铁锂+11万吨锰铁锂 [2] - 24年锰铁锂出货2000吨 预计25年0.5-1万吨 锰铁锂产能利用率偏低 [2] - 铁锂产能基本满产 60-70%为储能 动力产品压实密度2.55以上 [2] 费用与资产 - 24年期间费用7.8亿元同比-39.3% 费用率10.2%同比+2.7pct [4] - 25Q1期间费用1.7亿元同环比-31.7%/-15.7% 费用率8.3% [4] - 24Q4末存货9.8亿元较年初+16% 25Q1末存货8.3亿元较年初-16% [4] - 24年资本开支4.6亿元同比-71.4% 25Q1资本开支1.3亿元 [4]
分红创三年新高!券商股投资逻辑变了吗?
券商中国· 2025-04-30 11:24
金融股分红情况 - 2024年金融股(银行、券商、保险)分红总额创三年新高,银行股分红总额最大,6家国有大行累计分红4206亿元,同比增长2%,现金分红比例稳定在30%左右,股息率常年超过4% [1][4] - 股份制银行现金分红比例略低,仅招商银行超过30%,但股息率大多超过4% [4] - 6家上市保险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908亿元,同比增长20%,现金分红比例算术平均为25%,中位数23%,近三年逐年下降 [4] - 上市券商2024年累计分红536亿元,同比增长28%,现金分红比例算术平均达39%,中位数33.28%,7家券商分红比例超过50% [4] 券商股分红表现 - 上市券商2022-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433亿元、417亿元、536亿元,分红比例逐年提高,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4.38%,同比提高3.82个百分点 [2][6] - 券商股分红比例差异大,2022年兴业证券、东北证券和红塔证券分红比例超过100%,红塔证券2023年分红比例仍达90.63% [6] - 按4月28日收盘价计算,东吴证券股息率达4%,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股息率均超3% [2][6] 金融股配置情况 - 一季度末偏股型基金持有银行股市值约505.7亿元,占比3%,较2024年末减少0.4个百分点;持有非银金融市值约147亿元,占比0.9%,较2024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 [10] - 银行和非银金融是低配最多的行业,银行低配6.5%,非银金融低配4.8% [10] - 尽管金融股分红稳定,但业绩受房地产及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配置比例后续可能提升 [10] 个股表现 - 东吴证券2024年分红15.5亿元,分红比例65.52%,股息率3.95%;华泰证券分红46.94亿元,分红比例30.58%,股息率3.26% [8] - 国信证券分红33.64亿元,分红比例40.94%,股息率3.25%;广发证券分红38.03亿元,分红比例39.46%,股息率3.24% [8] - 中信证券2022-2024年每年分红超70亿元,分红比例稳定在34%-35%,股息率约2% [6]
东吴证券:给予宝通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9 22:1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33.02亿元同比下降9.67%,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97.93%,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44.01% [1] - 2025Q1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9.62%,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36.47%,但环比2024Q4扭亏 [1] - 工业互联网业务海外服务增长超20%,泰国智慧制造基地试产成功,AI技术加持的机器人系统已落地 [3] - 移动互联网业务新游储备丰富,包括《代号M》《代号ZS》等日韩IP游戏,有望年内上线 [4] - 东吴证券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EPS为0.73/0.93/1.12元,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表现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14.03%/9.16%/4.28%,同比下降5.28/0.40个百分点,上升0.51个百分点 [2] - 2024年归母/扣非归母净利率6.36%/6.80%,同比提升3.46/2.54个百分点 [2] - 2024Q4销售费用率环比提升7.86个百分点至18.83%,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0亿元 [2]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1] 工业互联网业务 - 2024年营收18.66亿元同比下降8.10%,毛利率25.26%下降5.72个百分点 [3] - 智能输送数字化产品制造收入13.92亿元下降16.59%,智能输送系统产品服务收入4.73亿元增长31.15% [3] - 澳洲珀斯全球技术服务中心揭牌,泰国智慧制造基地试产成功第一条输送带 [3] - AI技术加持的清扫、巡检机器人系统已在复杂工业场景落地 [3] 移动互联网业务 - 2024年营收14.36亿元同比下降11.63%,毛利率54.60%上升4.86个百分点 [4] - 2024年11月上线新游《圣斗士星矢:重生2》 [2] - 存量游戏《马赛克英雄》2025Q1流水已环比趋稳 [4] - 储备新游包括《代号M》《代号ZS》《代号SS》《代号D8》等日韩IP游戏 [4] 机构预测 - 东吴证券预测2025-2027年EPS为0.73/0.93/1.12元 [4] - 华泰证券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3.91/4.56亿元,目标价15.01元 [7]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4.57亿元,目标价23.00元 [7] - 该股最近90天内有1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7]
29日中证1000指数期货上涨0.70%,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4-29 16:28
中证10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2506表现 - 主力合约2506收盘涨跌+0.70%,成交量11.62万手,前20席位净空差额头寸为17010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17.88万手,较上一日减少9018手,前20席位多头持仓21.95万手(减少3655手),空头持仓24.79万手(减少2709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持仓22105,增仓1074)、中信期货(持仓21092,增仓552)、东海期货(持仓2214,增仓284)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持仓17974,增仓657)、华闻期货(持仓2969,增仓617)、国信期货(持仓4713,增仓371) [1] 主力合约2506持仓数据 - 成交量前三席位:中信期货(36743手,-2863)、国泰君安(34891手,-3141)、海通期货(12018手,-1034) [3] - 持买单前三席位:国泰君安(22105手,+1074)、中信期货(21092手,+552)、东证期货(6417手,+72) [3] - 持卖单前三席位:中信期货(36864手,-133)、国泰君安(17974手,+657)、东证期货(6598手,-147) [3] - 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105756手(+740),持卖单122766手(+1391) [3] 全合约持仓数据 - 成交量前三席位:中信期货(62927手,-4857)、国泰君安(58547手,-4798)、海通期货(22548手,-2458) [4] - 持买单前三席位:国泰君安(45437手,-97)、中信期货(41114手,-344)、国投期货(13619手,-337) [4] - 持卖单前三席位:中信期货(60356手,-2033)、国泰君安(40841手,-84)、海通期货(16591手,-173) [4] - 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206833手(-3570),持卖单239707手(-3013) [4]
东吴证券:下调富临精工目标价至31.5元,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9 15:04
公司业绩 - 公司24年营收84.7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173.1%,毛利率12.4%,同比+6.9pct [1] - 24Q4营收25.9亿元,同环比+63.5%/+13.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环比-161.2%/-51.9%,毛利率11.2%,同环比+20.3/-2.6pct [1] - 25年Q1营收27亿元,同环比+80.3%/+4.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211.9%/+43.7%,毛利率10.1%,同环比-2.9/-1.1pct [1] 铁锂业务 - 24年铁锂出货12.6万吨,同增近179%,24Q4出货4.4万吨,环增26%,预计25Q1出货近5万吨,同比高增170% [2] - 预计25年出货25万吨+,同比翻倍增长,今年中产能30万吨、年底产能50万吨 [2] - 24年铁锂单价4.3万元/吨(含税),单吨毛利0.15万元/吨,预计25Q1单吨净利0.07万元/吨,环比转盈 [2] - 预计25年单吨净利有望恢复至0.2万元/吨,主因下半年起自供磷酸二氢锂及硫酸亚铁实现成本下降 [2] 汽零业务 - 24年汽零业务收入36亿元,同增23%,其中新能源零部件收入11亿元,同增99%,热管理产品6.5亿元,同增72% [3] - 24年汽零业务毛利率23.7%,同比-3pct,贡献毛利8.6亿元,预计贡献利润4.2亿元 [3] - 预计25Q1汽零业务贡献扣非净利0.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5年预计贡献5亿元+利润,同增20%左右 [3] 机器人业务 - 公司积累2年+机器人零部件研发经验,平移现有编码器、电机热管理、电磁阀等技术 [3] - 将拓展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个平台的电关节产品,整合减速器、智能控制及电机技术 [3] - 与智元成立合资公司深度绑定,计划供应电关节模组,有望导入车企自研机器人供应链 [3] 费用与资本开支 - 24年期间费用6.2亿元,同比+15.3%,费用率7.3%,同比-2pct [4] - 25Q1期间费用1.7亿元,同环比+18.9%/-4.7%,费用率6.2%,同环比-3.2/-0.6pct [4] - 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5.8亿元,同比+88.6%,25Q1经营性现金流-1.5亿元 [4] - 24年资本开支8.1亿元,同比-32.3%,25年Q1资本开支3亿元,同环比+93.7%/+96.9% [4] 投资建议 - 下修25-26年归母净利预期至9.6/15.4亿元(原预期10.2/17.1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预期20.4亿元 [4] - 给予26年25xPE,目标价31.5元,维持"买入"评级 [4]
东吴证券(601555):投资驱动增长 业绩弹性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5.34亿元(同比+2.24%),归母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18.19%)[1] - 1Q25营收30.92亿元(同比+38.95%),归母净利润9.80亿元(同比+114.86%),处于业绩预告中上区间[1] - 2025-2027年EPS预测上调至0.53/0.60/0.69元(2025-2026年前值上调42%/40%),2025年BPS为8.69元[4] 投资业务 - 2024年投资类收入27.34亿元(同比+16%),1Q25投资类收入11.20亿元(同比+104%)[1] - 2024年金融投资规模同比+7%至965亿元,其中权益类投资87亿元(同比+159%),固收类投资678亿元(同比-3%)[1] - 1Q25金融投资规模达116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提升174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提升33亿元[1] 经纪与利息业务 - 2024年经纪净收入17.94亿元(同比+9%),1Q25经纪净收入5.09亿元(同比+37%)[2] - 股票基金交易额同比+26%,市占率提升0.03个百分点至0.91%,财富管理客户数增至287万户[2]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3.04亿元(同比+35%),1Q25利息净收入2.75亿元(同比+12%)[2] 投行与资管业务 - 2024年投行净收入7.05亿元(同比-35%),股权融资规模下滑,债券承销金额同比-9%[3] - 1Q25投行净收入2.20亿元(同比-5%),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或缓解业绩压力[3] - 资管净收入相对稳健,2024年1.69亿元(同比+53%),1Q25 0.50亿元(同比+16%)[3] 估值与目标价 - 可比公司2025年PB Wind一致预期均值1.02x,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B 1.02x,目标价8.86元(前值7.08元)[4]
斩获颇丰 券商发力银行间债市承销
证券时报· 2025-04-29 06:11
券商发力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业务 - 多家券商陆续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独立主承销资格,部分券商已完成首单业务落地 [1]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共92家,其中券商占25家;承销商共69家,券商占21家 [1] - 浙商证券通过精细化定价策略和多渠道路演吸引优质金融机构认购 [1] 券商获批独立主承销资格进展 - 东吴证券于2024年3月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独立主承销业务资格 [2] - 长城证券2024年1月获主承销资格后立项107个项目,发行70只债券,3月再获独立主承销资格 [2] - 国投证券2024年1月获一般主承销资格,3月升级为独立主承销资格,实现业务版图关键跨越 [2]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类与承销门槛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为基础品种(如CP、SCP、MTN)和专项品种 [3] - 承销商分为承销商、一般主承销商、独立主承销商,门槛逐级提升,独立主承销需满足额外条件 [3] - 协会要求主承销商设立专职部门,健全内控制度,规范开展业务 [3] 券商首单业务落地案例 - 诚通证券作为承销团成员分销华侨城集团超短期融资券1.1亿元,实现银行间市场分销业务突破 [4][5] - 财达证券2024年12月获承销资质后,两个月内完成首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销业务 [5] - 浙商证券2024年12月获主承销资格后,2025年3月成功发行首单拱墅国控PPN债券 [5] - 长城证券4月独立主承销长春城发控股3.5亿元中期票据,实现债务融资工具领域重要突破 [6]
东吴证券:灵巧手打开人形机器人应用上限 2025年开启快速迭代
智通财经· 2025-04-28 14:38
头部本体厂商选择全栈自研,方案各异,如特斯拉(腱绳)、FigureAI(连杆)、智元(混合)、星动纪元(纯直 驱)等,是灵巧手的主力。独立第三方集成商,如因时机器人、强脑、傲意、灵心巧手、灵巧智能等进 展较快;此外零部件厂商延伸至整手集成,如兆威、雷赛、帕西尼等,同时兼售模组零部件。目前灵巧 手价格差异大,主流价格5-10万/只,中期价格预计降至0.5-3万/只,占本体成本比重20%左右。据东吴 证券测算,2030年人形机器人300万台+,市场空间约900亿,对应零部件市场空间较大的为触觉传感 器、空心杯电机、齿轮、丝杆。 手部多维感知是方向,促进手脑协同 灵巧手需通过触觉传感器、关节力控和编码器等将数据反馈至大脑,从而构建物体物性库和抓握数据库 等,并通过仿真平台,扩大数据集,从而优化大脑的运规的泛化性。触觉传感器追求高灵敏度、高集成 度、高延展性、成本低,目前多技术路线并行。压阻式力维度低(一维法向力)、灵敏性不足(阈值10g), 在低端先放量;而电容式及电磁式性能更优,感知三维力,力分辨<1g,抗干扰能力提升和体积缩小后, 放量潜力大;视触觉传感器理论上限高,但对数据和算法要求高。 头部本体厂全栈自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