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601555)
搜索文档
券商板块震荡走强,国盛金控涨超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1:06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券商板块整体震荡走强 [1] - 国盛金控股价涨幅超过7% [1] - 信达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等个股跟涨 [1]
东吴证券涨2.05%,成交额1.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559.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盘中上涨2.05%至9.48元/股 成交1.95亿元 换手率0.42% 总市值471.0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559.06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2693.61万元(买入3169.48万元占比16.28% 卖出475.87万元占比2.44%) [1] - 大单净买入865.45万元(买入5811.09万元占比29.85% 卖出4945.64万元占比25.41%) [1] - 年内累计涨幅25.35% 近5日涨0.74% 近20日跌4.24% 近60日涨6.5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94万户 较上期减少8.91% 人均流通股55,590股 较上期增加9.7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7亿股 较上期增持5397.20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 同比增长65.7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9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2.69亿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占比62.24% 财富管理业务26.67% 投资银行业务6.11% 资产管理业务3.37% [1]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概念板块包括参股基金/互联金融/期货概念/中盘/融资融券 [1]
关于新增长江证券及东吴证券为万家智胜量化选股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9 09:40
基金销售渠道拓展 - 万家基金新增长江证券和东吴证券作为万家智胜量化选股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机构 [1] - 新增销售合作自2025年10月13日起生效 覆盖基金开户、认购及后续申购、赎回、定投等业务 [1] - 基金公开发售期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24日 费率及办理程序以销售机构公告为准 [1] 产品信息 - 万家智胜量化选股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包含A类(代码025386)和C类(代码025387)份额 [1] - 该基金为量化选股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通过指定销售机构面向投资者公开发售 [1] 投资者服务渠道 - 提供三家机构的客服电话及网址:长江证券(95579/4008-888-999、www.95579.com)、东吴证券(95330、www.dwzq.com.cn)、万家基金(400-888-0800、www.wjasset.com) [1] - 投资者可通过上述渠道咨询基金开户、认购及业务办理详情 [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9日 由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发布 [3] - 公告明确标注"特此公告"作为正式文书结尾 [2]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格隆汇· 2025-09-28 09:5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 富锂锰基材料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开发出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产品(>280mAh/g) [1] - 固态电解质成功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产品出货规划 - 钴酸锂正极25H1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1] - 2027年全固态NCM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富锂锰基实现百吨级出货 [1] - 主供客户包括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企业 [1] 业务结构优势 - 三元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1] - 综合性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1] - 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1]
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4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1] - 成功开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1] - 全固态NCM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千吨级出货[1]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突破 - 突破富锂锰基材料关键技术问题[1] - 开发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280mAh/g)产品[1] - 富锂锰基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百吨级出货[1] 钴酸锂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产品市占率超过50%[1] - 预计2025-2027年出货量分别为0.6/0.85/1万吨[1] - 出货量同比增长100%/42%/18%[1] - 主要供应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客户[1] 盈利预测调整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1] - 维持买入评级[1]
今天,LP齐聚苏州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26 20:03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母基金会议在苏州吴江举办 主题为新周期·新策略·新机遇 由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 东方国有资本承办 参会代表超200人[1] 苏州及吴江区发展成果 - 苏州优化私募基金行业募投管退全链条生态 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 激发基金与产业协调联动[4] - 吴江区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 加快布局第三代半导体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新赛道[9] - 吴江区位列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七 投资潜力百强区第三[9] - 吴江区通过苏州湾创投壹号集聚540余家股权投资基金 总规模超2300亿元[9] 签约合作成果 - 苏州湾创投壹号签约新增多家顶尖投资机构 涵盖智能制造 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 新增注册资本规模超10亿元[12] - 设立7支专项子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 半导体 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规模超65亿元[14] - 发起苏州湾创投壹号科创金融生态共建计划 围绕项目共投 生态共享 产业共促深化协作[1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股权投资行业面临募资难 退出渠道有限等挑战 需发展兼具风险承受力与长期陪伴特性的放心资本[6] - 2024年广义VC投资金额较2021年高点下降57% 国有资本出资占比近六成[18]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基金2024年交易规模突破千亿 同比增长46%[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清华大学累计转化重大成果70余项 设立企业超300家 吸引社会资本超270亿元[16] 宏观与产业机遇 -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水大鱼多到水小鱼大的转变 需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把握出海大趋势[22] - 产能过剩催化出海大趋势 推动经济向4%-5%潜在增速回归[22] 圆桌论坛议题 - 探讨国家级母基金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协同 推动资金链 创新链 产业链深度融合[24] - 讨论长三角产业创新投资机遇 识别长期价值赛道 发挥产业资本跨区域协同优势[26] - 分析长三角母基金助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优化跨区域基金布局与返投机制[28] - 展望并购基金发展 从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化 成为股权投资体系战略价值板块[30]
东吴证券:维持锅圈(02517)“买入”评级 再次回购股份彰显信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3:5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9亿元、83.9亿元、95.5亿元,同比增长13%、15%、14%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0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81%、19%、17% [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倍、16倍、14倍 [1] - 2025年上半年核心经营利润率达5.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达5.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3]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5年9月25日公告拟使用最多1亿港元自有资金回购H股股份 [1] - 2024年以来已发布3次回购公告,回购金额均不超过1亿港元,前两次已完成 [1] - 2024年末分红2.0亿元,2025年中期分红1.9亿元 [1] 门店扩张与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净新增门店250家,其中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2] - 乡镇单店模型优秀,加盟商意愿充足 [2] - 公司计划2025年净增1000家门店,预计第四季度旺季可兑现开店预期 [2] - 同店营收年初至今持续保持正增长,亏损门店大幅转盈 [3]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乡镇门店布局契合下沉市场消费趋势,提供多元化高性价比产品 [2] - 乡镇市场竞争不充分,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2]
东吴证券:维持锅圈“买入”评级 再次回购股份彰显信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3:51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2.9亿元、83.9亿元、95.5亿元 同比增速13%、15%、14%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0亿元、5.8亿元 同比增速81%、19%、17% [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倍、16倍、14倍 [1] 股东回报措施 - 2025年9月25日公告拟以最多1亿港元自有资金回购H股 [1] - 2024年以来共发布3次回购公告 回购金额均为不超过1亿港元 前两次已完成 [1] - 2024年末分红2.0亿元 2025年中期分红1.9亿元 [1] 门店扩张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净开门店250家 其中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2] - 乡镇门店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单店模型优秀且加盟商意愿足 [2] - 全年净增1000家门店计划可顺利落地 预计第四季度兑现开店预期 [2] 经营表现指标 - 同店营收年初至今持续保持正增长 亏损门店大幅转盈 [3] - 2025年上半年核心经营利润率达5.9%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达5.9%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估值不足20倍重申重点推荐 [1][3]
东吴证券:独储高质量需求爆发且持续 利好系统一体化集成厂商
智通财经· 2025-09-26 11:49
国内独立储能兴起与经济性改善 - 国内由强制配储向独立储能转变 电力市场化改革改变储能项目收益模型 驱动IRR抬升 [1] - 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储能容量电价补偿政策 内蒙古 甘肃 河北 宁夏 新疆已落地 补偿标准分为按容量补贴与按放电量补贴 项目IRR普遍在8–12%区间 高价值省份可达15%以上 [1] - 内蒙古储能政策补贴力度全国最强 0.35元/kWh放电补偿下 项目IRR可达10–20% 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1] 国内储能需求预测上修与持续性 - 25年1-8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75.9GWh 同比+42% 1-8月储能EPC招标116GWh 同比增约40% [2] - 预计25年国内储能装机149GWh 同比+35% 26年装机194GWh 同比+30% 到30年预计装机340GWh 同比+12% [2] - 25-26年新疆和内蒙是装机主力 贡献70GWh 贡献40-50%装机 河北 甘肃 山东等平均贡献10-20Gwh 青海 山东 浙江 江苏等地预计26年发力 分别有10GWh+的空间 [2] 储能电芯供需与价格趋势 - 预计25/26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521/710GWh 同比增长60%/36% 产能释放有限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80-90% 一二线持续满产 储能电芯紧缺将持续至26H2 [2] - 低价订单价格已上涨1-3分/wh 价格可持续 厂商盈利大幅改善 [2] - 国内竞争格局有望集中 采用龙头电池的储能电站年稳定运行天数高20% 对应IRR高30%+ [2]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独立储能利好系统一体化集成厂商 代建代运营模式开始兴起 具备技术 资源优势厂商受益 [2] - 国内算力发展对储能拉动明显 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需求120GWh 占总体储能需求1/3 [2] - 全球大储高景气度持续 欧洲及新兴市场大储需求持续高增 美国OBBB法案留有窗口期 [1]
债市逆风期的机构应对与变化:——央行报表及债券托管量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9-25 2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立足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债券托管量数据,从多维度分析呈现央行货币政策思路、机构投资策略动态,预测债市投资机会与风险 [8] - 细致拆解央行资产负债规模变动及原因,结合托管量交叉验证,提示央行买债重启对中短端利率走势压降效果或减弱 [8] - 呈现债市逆风下不同机构投资决策新特征,配置盘表现分化,广义基金托管量下降,理财配债符合季节性 [8] - 从债券品种维度刻画市场结构变化,利率债是托管量增量主要支撑项,存单是主要缩减项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8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和托管量解读 - 资产负债表规模从45.9万亿上行至46.3万亿,资产端主要增项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减项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负债端主要增项为“政府存款”,减项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14] - 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与公开投放差异不大,PSL余额延续缩量,“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净回笼,“对中央政府债权”科目延续缩量 [2][20][23] - 负债端政府存款增量略高于季节性,其他存款性公司小幅收缩 [2] - 8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前期国债买入操作到期392亿,创新工具净投放规模2608亿,中债 - 其他科目单月增量2754亿,两者接近;主要增量品种为地方债和政金债 [2][32] 杠杆率 - 8月资金面平稳,DR007月均值由1.52%下行至1.48%,但股债跷板效应压制债市,机构杠杆意愿转弱,质押式回购月均成交量7.6万亿,债市杠杆率均值由107.6%下行至107.4%,处季节性低位 [3][37] 分机构 - 银行:大行二级配债力度弱化,8月中旬减持7 - 15y地方债,买短国债期限拉长;农商行二级配债力量下降,交易需求弱化 [3][52][54] - 保险:预定利率下调,8月以来“抢停售”加持下逢高增配,主要增持地方债、国债 [3][67] - 广义基金:托管量年内再次下降,主要减持存单和商金债;基金赎回压力再起,净卖出规模收窄;银行理财有安全垫保护,配债符合季节性,收益率升至1.9%附近需关注赎回风险 [3][76][84] - 外资:买存单综合收益降幅收窄,净流出速度放缓,主要减持同业存单、国债和政金债 [4][93] 分券种 - 8月债市托管量增量由17449亿回落至15060亿,利率债是主要支撑项,国债、地方债、政金债增量分别为8261亿、5172亿、4616亿,同业存单是主要缩减项,减少3556亿 [4][94] - 利率债净融资规模由15334亿上行至17214亿,其中国债净融资上行,地方债净融资下行,政金债净融资上行 [4][99] - 同业存单资金面平稳,净融资维持低位 [4][102] 后续展望 - 9月末至10月初,为达全年5%增速目标,稳增长政策将出台,叠加跨季资金波动,机构情绪谨慎,不排除赎回扰动 [7][108] - 化债品种、特别国债接近发行完成,其他品种待发额度2.1万亿,财政仍有加力空间,9月末关注10月初国债单只规模及Q4发行计划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