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邢台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寿隆尧支公司景福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7-29 20:33
公司营业场所变更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隆尧支公司景福营销服务部营业场所变更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北楼乡景福村村南路东赵辛街51号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保险股沸腾!新华保险创新高,太保、平安涨逾3%,是何原因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8:5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A股保险板块7月28日收盘涨幅达3.50%领涨市场 新华保险涨超4%创历史新高 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涨逾3% 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涨超2% [2] - 港股保险股同步走强 友邦保险涨超4% 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等涨逾3% 新华保险涨幅一度超7%创新高 中国平安认购证实现翻倍 [2] - 新华保险分时数据显示股价65.75元 单日下跌2.49元跌幅3.65% 盘中波动区间65.58-70.90元 成交额93万元 [1] 预定利率调整政策 - 保险行业协会7月25日会议确定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多家公司宣布9月1日起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3] - 调整后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 分红型产品最高1.75% 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最高1.0% 分红险下降25基点略超预期 [3] - 预定利率下调短期或扰动新单业务 中长期利好利差损风险缓释 传统险利率降至2.0%为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4][5] 分红险发展机遇 - 分红险仅下调25基点提升产品竞争力 大型险企分红水平上限由3.0%放宽至3.2% 投研能力强的公司更具优势 [4] - 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和收益弹性 赋能分红险发展 [5] - 相比大行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1.3% 分红险成为储蓄存款搬家有力工具 预计行业9月进入分红险时代 [5] 行业保费收入表现 - 上半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5% 人身险公司保费2.77万亿元增5.4% 财产险公司保费9645亿元增5.1% [6] - 二季度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15.2% 较一季度由负转正 6月单月人身险保费4908亿元同比增长超16% [6] - 新华保险上半年保费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太保保费2820.08亿元增5.9% 太保寿险保费1680.09亿元增9.7% [6] 业务渠道与结构变化 -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显著提升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370.53亿元同比增长74.6% 新保业务252.87亿元增90.2% [6] - 上市险企个险新单承压但银保新单大幅增长 分红险转型加速推进负债成本改善 NBV延续增长但价值实现度降低 [7] - 财险保费缓慢增长 车险受新车销售和车均保费下降影响增速放缓 非车险"报行合一"优化业务结构利好承保盈利 [7] 行业盈利前景 - 综合成本率改善因巨灾损失减少 业务结构优化和费用率压降 预计上半年上市险企财险承保盈利改善 [7] - 市场利率低利率横向波动 上市险企已消化利率下行影响 净资产有望筑底回升 通过扩表摊低负债成本 [5] -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稳定性 利率环境有助于险企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和收益弹性 [5][7]
牛市旗手持续爆发!保险股涨得飞起,哪些利好在催动
北京商报· 2025-07-29 18:5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7月28日A股保险股全线爆发 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涨幅均超4%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涨幅超3% [2] - 港股保险股同步上涨 新华保险涨幅一度达7% 中国太保、友邦保险和中国太平均表现强劲 [2] - 年内累计涨幅显著 新华保险累涨超34% 中国平安累涨超17% 中国人保累涨超14% 中国人寿累涨超3% [2] 上涨驱动因素 - 业绩改善推动估值回升 居民保险意识增强带动保费增长 保险理财受热捧 [3] - 投资端收益增厚明显 保险现金资产主要投资股市债市 去年9月以来大盘底部反转 [3] - 传统险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 触发预定利率下调条件 负债成本有望下降缓解利差损压力 [2][4] 行业未来潜力 - 负债端持续优化 市场储蓄需求旺盛 险企主动转型推动负债成本下降 [4][5] - 投资端环境改善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73% 经济复苏有望推动长端利率修复 [4] - 权益资产收益提升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比例可能增加 推动整体投资收益率上行 [5] 机构配置预期 - 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显著低配 非银板块未来可能成为主动基金增配方向 [5] - 保险股符合价值投资需求 业绩好分红高 资产稳定对资管机构有吸引力 [5] - 半年报业绩预期向好 寿险新业务价值延续普涨态势 健康险养老险需求提升 [5]
瑞银:友邦中国、中国平安及中国人寿在分红型产品转型中占优
智通财经· 2025-07-29 18:54
行业产品转型趋势 - 传统增额终身寿险定价利率调整可能标志其黄金时代终结 该产品对保险公司存在较高利率风险 [1] - 分红型产品吸引力提升 香港市场演示回报率达6%至6.5% 内地市场也将受益 [1] - 传统产品2.0%定价利率对保单持有人实际内部回报率仅为1.6%至1.9% 长期持有吸引力有限 [1] - 分红型产品定价利率较传统型仅低25个基点 可通过浮动收益部分获取潜在更高回报 [1] - 监管机构引导行业向分红型产品转型以降低利差损风险 产品切换预计2025年8月底完成 [3] 定价利率调整细节 - 保险行业协会将定价利率基准下调14个基点至1.99% 较现行传统产品2.5%定价利率低51个基点 [3] - 调整反映2025年第二季市场利率下行 包括国债收益率和存款利率走低 [3] - 多家大型险企已将传统型 分红型及万能型产品定价利率分别下调至2.0% 1.75%及1.0% [3] - 传统型与分红型产品定价利率差距缩窄 显示监管引导转型意图 [3] 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 友邦中国2021-2024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达4.8% 高于同业平均4%水平 [2] - 友邦中国2024年月均新业务价值产能达1.3万元人民币 同业水平为1800至5700元人民币 [2] - 友邦中国分红型产品在代理人渠道长期储蓄新业务价值占比已于2025年第一季超过80% [2] -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在分红型产品转型中表现优于同业 [2] 行业影响与资产配置 - 险企加速向分红型产品转型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利率敏感度将显著下降 [1] - 分红型产品占比提升可能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 因投资账户风险容忍度较高 [1]
招商证券:预定利率非对称下调 分红险转型是大势所趋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6:49
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触发首次下调 - 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最新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 99%,较前两个季度的2 34%和2 13%进一步下调,并连续两个季度低于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 5%超过25BP,正式触发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以来的第一次下调 [1][2] - 根据监管规定,当在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较研究值高出25BP及以上时,险企须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新老切换 [2] - 此次下调符合市场预期,有助于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防范长期利差损风险 [1][2] 头部险企非对称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上限 - 国寿、平安、太保等头部险企公告9月起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 5%下调至2 0%,分红险从2 0%下调至1 7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1 5%下调至1 0% [1][3] - 调整后普通型与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差距从50BP缩小至25BP,叠加浮动收益弹性空间,分红险相对竞争优势提升 [1][3] - 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下调幅度最大(50BP),而分红险仅下调25BP,体现保险公司向浮动收益类产品转型的决心 [3][5] 短期与长期行业影响分析 - 此次预定利率上限调整50BP一步到位,可避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的频繁下调,稳定市场预期和行业发展 [4] - 由于新产品切换时间压缩至一个月且客户需求已在前几轮切换中释放,短期"炒停售"对保费增长的边际刺激作用或不及往年 [4] - 长期来看分红险转型有利于产品结构优化,更低预定利率可降低保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浮动收益模式有助于与客户形成良性互动 [4][5]
保险板块7月29日跌1.4%,*ST天茂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48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9日保险板块整体下跌1.4% 领跌个股为*ST天茂(-4.94%)[1] - 主要成分股普遍下跌:中国太保(-1.82%)、中国人寿(-1.64%)、新华保险(-1.35%)、中国人保(-1.15%)、中国平安(-1.00%)[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明显 *ST天茂成交量达103.63万手 中国平安成交56.61万手[1] 资金流向分析 - 保险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439.28万元 游资净流出1.93亿元 散户净流入1.89亿元[1] - 中国平安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71亿元(净占比5.07%) 但游资净流出2.22亿元(-6.55%)[2] - *ST天茂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3243.60万元(-20.08%) 但游资净流入589.43万元(3.65%)[2] - 中国人寿主力资金净流出6237.67万元(-8.70%) 游资净流入3672.64万元(5.12%)[2] 个股表现对比 - 成交额方面中国太保达14.33亿元 新华保险13.20亿元 中国平安33.80亿元[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达85.19万手 *ST天茂成交量103.63万手但成交额仅1.62亿元[1] -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中国平安获主力青睐 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遭主力净流出[2]
保险股有望复刻银行股行情吗
证券之星· 2025-07-29 16:01
保险资金投资动向 - 近期A股市场在3600点关口震荡,保险资金以"举牌大户"姿态成为市场焦点,前5月险资密集举牌银行股达8次,平安系独占6席,邮储、招行等高股息标的成为资金避风港 [1] - 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1.99%,较此前下调14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8年的4.3%滑落至1.8%,保险资金面临前所未有的资产配置压力 [1]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寻找收益替代方案,利率下行引发的资产配置革命正在改写保险股的投资逻辑 [1] 保险行业格局 - 中国保险市场呈现财产险与寿险双轨并行的格局,2024年中国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六大非寿险公司合计占据70%的市场份额 [2] - 财产险业务覆盖汽车保险、农业保险、短期健康险等多元场景,盈利更依赖风险定价能力与成本控制 [2] - 2024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等七大公司贡献46%的保费规模,产品涵盖寿险、养老金、医疗险等 [4] 寿险公司盈利模式 - 投资利差是中国寿险公司的核心利润引擎,储蓄型产品在低风险偏好环境下需求激增,银保渠道成为主要销售场景 [6] - 死亡率/发病率利差体现保障型产品的价值,重疾险、定期寿险等保障型产品通过代理渠道销售 [6] - 费用利差在中国市场更具特殊性,大型公司凭借规模效应,费用优化能力更强 [6] 再保险市场 - 2023年国内再保险企业占据72%市场份额,中国再保险以49%的占比领先,外资再保险公司占28% [7] 保险行业基本面改善 - 2025年一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2.13%,二季度进一步降至1.99%,推动新业务负债成本持续走低 [8] - 分红险的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个基点,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将加快向分红险倾斜 [9] - 当前内资险企的PEV普遍低于1倍,处于历史低位,上市险企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中枢(2024年净投资收益率均值3.6%)显著高于PEV隐含假设(介于2.04%-3.18%) [9] 保险股估值修复潜力 - A股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属于相对明显被低估;H股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阳光保险属于相对明显被低估 [9] - 政策明确鼓励保险资金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加大入市力度以稳定市场,险企将增加对价值型和科技成长型权益资产的配置 [11] - 保险行业当前的基本面改善与估值低位的组合,与银行股过往因利差改善、估值修复引发的上涨逻辑存在相似性 [11]
什么节能过一整月?中国人寿客户节:回馈广大客户,温暖不止一面
齐鲁晚报· 2025-07-29 14:32
客户节活动概述 - 公司以"智汇国寿 一生守护"为主题举办第十九届客户节 线上线下活动持续一整月 [1] - 活动融合科技与人文 线上运用AIGC技术打造互动场景 线下开展多维度公益活动 [1][2][5] - 全国36家省级机构共举办4600余次线下活动 吸引近70万客户参与 [7] 线上活动亮点 - 构建"星球漫游计划"互动场景 设置趣玩星 心选星 乐活星 幸运星 616星五大板块 [2] - 趣玩星提供四款互动游戏 心选星展示养老 教育等四大品类产品 乐活星聚焦生活品质资讯 [2] - 幸运星设置八重奖项近百种礼品 616星在6月16日发放专属福利 [2] - 举办4场专题直播 内容涵盖健康管理 教育咨询等 吸引超143万人次观看 [2] - 活动期间累计超1106万客户参与线上打卡互动 [4] 线下公益活动 - 福建开展"乐龄学堂"金融安全教育 河南举办银龄童趣活动服务老年群体 [5] - 江西为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文具 河北联合残联提供健康保障和辅助器具 [5] - 河北 福建 青岛等地设立高考驿站 提供防暑用品等服务考生家庭 [5] - 多地分支机构联合保险协会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覆盖社区 校园等场景 [5] 特色地域化服务 - 北京分公司组织1300余位客户创作17米"大爱长卷" [7] - 福建分公司融合非遗文化开展"悦己生活""700健行"活动 [7] - 广东分公司举办湿地公园健康行活动 深圳分公司开展经济论坛邀请马光远演讲 [7] 活动成效与展望 - 活动深化客户情感连接 体现保险行业温度与责任 [10] - 公司将持续创新服务形式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10]
保险公司调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点评:引导行业分红险转型,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和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华源证券· 2025-07-28 2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定利率调整是落实金管总局年初政策,触发下调机制,调整符合市场预期,但传统险和分红险非对称下降及生效时点略超预期 [6] - 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值下降50Bp是为一次性调整到位,切换时间提前防止炒作停售,也对新产品备案提出紧迫要求 [6] - 预定利率调整后分红险吸引力加大,监管引导行业向分红险转型,降低负债成本 [6] - 后续保险公司面临储蓄险销售能力提升、代理人分红险销售技能培训和考证、权益投资能力等考验 [6] - 预定利率上限值下调将降低负债成本,引导向分红险转型,降低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风险,给予行业“看好”评级,推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例会,保险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4] - 中国人寿、太保寿险等公告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上限产品投保申请 [5] 点评 - 预定利率调整落实金管总局政策,25Q1、25Q2预定利率研究值触发下调机制 [6] - 调整总体符合市场预期,但传统险和分红险调整及生效时点略超预期 [6] - 传统险调整为避免频繁调整影响业务切换,切换时间提前防止炒作停售 [6] - 分红险吸引力加大,监管引导转型,降低负债成本 [6] - 保险公司面临储蓄险销售、代理人培训考证、权益投资能力考验 [6] 投资分析意见 - 下调预定利率上限值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引导分红险转型,降低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风险,给予“看好”评级,推荐相关公司 [7] 图表 - 展示近3个季度寿险预定利率研究值情况 [8] - 涉及主要保险公司24年末存量保单VFA分红保单占比 [10]
青岛金监局答21记者:养老理财销售破60亿,将推三年行动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0:33
养老金融政策与规划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1] - 青岛监管局2024年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取得阶段性成效[1] - 2025年重点工作包括制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四大领域:养老金金融创新、养老服务金融质效、养老产业金融、适老化服务优化[4] 养老金金融创新成果 - 青岛获批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等试点[2] - 截至2025年6月末数据:养老理财产品销售61.1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余额78.1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231.02万户(缴存15.16亿元)、商业养老金开户3454户(销售6.91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销售7917件(金额超8000万元)[2] - 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居民参与度[2] 养老服务金融进展 - 银行创新推出"养老保障贷""院易融"等养老专属信贷产品支持养老院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 - 保险机构推广"琴岛e保"覆盖151.5万人(参保率16.4%),其中60岁以上占比超40%[3] - 1000余家金融机构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2000余个,上门服务超十万人次[3] 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 银行信贷支持智慧养老、适老产品研发等领域,2025年6月末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1.34亿元(较年初增长9.7%)[3] - 泰康、太保、中国人寿3家险资养老社区开业(总投资超14亿元,设计床位1800余张)[3] - 保险机构开发"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为270余家机构提供7.56亿元风险保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