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普集团(601689)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午后走强,相关ETF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4:41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业务涉及汽车系统部件、汽车内饰与外饰、汽车电子、轮胎等领域的上 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汽车零部件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有券商表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的共通点,车企纷纷加入机器人赛道,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在加 大机器人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丝杠、电机、减速器、传感器、骨架等产品在车端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 零部件的"第二曲线",短期"第二曲线"或催化产业链估值的提升,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汽零天花板。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午后走强,三花智控涨停,拓普集团、双环传动涨超4%,伯特利涨超3%。 受重仓股上涨影响,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的ETF涨超3%。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 涨跌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562700 | 汽车零部件ETF | 1.455 | 0.050 | 3.56% | | 159565 | 汽车零部件ETF | 1.569 | 0.050 | 3.29% | | 159306 | 汽车零件ETF | 1.40 ...
机器人概念午后拉升,汽车零部件ETF(562700)大涨3.42%,三花智控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4:25
市场表现 - 10月15日A股三大指数强势拉升 人形机器人 宇树机器人 汽车整车等概念集体异动上涨 [1] - 截至13:39 汽车零部件ETF(562700)涨幅达3.42% 在全市场ETF中涨幅居前 [1] - 持仓股长盈精密涨超14% 三花智控 五洲新春涨停 信质集团涨超9% 浙江荣泰 经纬恒润-W 隆盛科技 北特科技 拓普集团 华阳集团等股跟涨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共通点 汽车零部件公司正加大机器人布局 [1] - 持仓股汇川技术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 双环传动 长盈精密等均属于机器人概念股 [1] - 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第二曲线" 有望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 [1] 政策预期与行业影响 - 汽车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落地 乘用车行业生态有望改善 [1] - 政策或将聚焦降价促销提前报备 经销商库存检测 国内新增产能控制和供应商账期严格监控等 [1] - 近三年价格战频发的乘用车市场竞争态势有望得到缓和 [1] - 具备产品优势的整车公司以及弹性较大的中小供应商有望受益 [1] 指数与行业前景 - 汽车零部件ETF(562700)跟踪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931230.CSI) [2] - 该指数覆盖汽车系统部件 汽车内饰与外饰 汽车电子 轮胎等领域 [2] - 在国内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大趋势下 国内零部件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
拓普集团股价涨5.14%,浦银安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7.3万股浮盈赚取9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39
数据显示,浦银安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拓普集团。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019864)二季度减持 9.5万股,持有股数27.3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6.27%,位居第八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 约91.2万元。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019864)成立日期2024年3月28日,最新规模6454.47万。今年以来收益 54.88%,同类排名446/8161;近一年收益80.87%,同类排名125/8015;成立以来收益107.71%。 截至发稿,李浩玄累计任职时间2年300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1.7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114.04%,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16.94%。 10月15日,拓普集团涨5.14%,截至发稿,报68.28元/股,成交22.35亿元,换手率1.95%,总市值 1186.59亿元。 资料显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育王山路268号,成立日期 2004年4月22日,上市日期2015年3月1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内饰功能件33.76%,底盘系统28.66%,减震器15.77%,汽车电 ...
A股“五好生” 比亚迪、阳光电源、迈瑞医疗等156家公司的持续增长样本观察|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10:24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价值评判标准正从单一盈利转向多维能力综合体现,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需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五个维度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即“五维正增长” [1] - A股市场共有156家企业满足五维正增长要求,这些企业展现出系统性成长能力与战略定力,其发展逻辑强调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作为长期主义的双重锚点 [1][17][18] - 五维正增长企业广泛分布于以高端制造和硬科技为核心的行业,其发展轨迹与国家推动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2][3][5] 行业分布特征 - 156家五维正增长企业集中分布于汽车(30家)、电力设备(22家)、机械设备(20家)、电子(14家)、医药生物(13家)五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3% [3] - 行业分布凸显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积累与人才投入构建新竞争优势 [2] - 这些行业得益于广阔市场机遇,并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人才集聚构筑竞争壁垒 [5] 汽车行业分析 - 汽车行业是五维正增长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涵盖传统整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智能化解决方案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引领绿色出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 [6] - 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与技术闭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构建强大壁垒,驱动营收、资产、研发投入与员工薪酬同步增长 [6] - 福耀玻璃将传统挡风玻璃升级为集成多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显著提升,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与持续研发实现稳健增长 [7] - 拓普集团从减震、内饰拓展至底盘系统、热管理等核心赛道,通过与头部新能源车企深度绑定,实现营收与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7] 电力设备行业分析 - 电力设备行业增长动力贯穿发电、输电、用电全环节,紧扣“双碳”战略 [8] - 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全球双龙头,受益于全球绿色能源装机需求爆发,通过高强度研发确保技术领先 [8] - 国轩高科专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凭借技术深耕与产能扩张驱动增长,在磷酸铁锂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构建差异化优势 [8] - 川投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平台,增长依托优质水电资产稳健收益及新能源项目拓展,体现高质量能源资产配置能力 [9] 机械设备行业分析 - 机械设备行业作为工业母机与制造业基石,受益于国内产业升级与设备更新需求,并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力 [9] - 时代电气将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优势延伸至新能源、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资产与营收持续增长得益于轨道交通稳健需求与新兴产业快速突破 [9] - 天地科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推动煤炭开采革命,在智能矿山、清洁利用等领域保持领先 [10] - 豪迈科技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全球轮胎模具市场份额,推动模具向大型化、精密化发展 [10] 电子行业分析 - 电子行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在半导体、高端元件、新型显示等领域多点开花,受益于5G、AI、物联网等新业态需求及国产替代浪潮 [10] -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受益于国内晶圆厂大规模扩产,技术突破推动营收与资产快速扩张 [10] - 海光信息在国产CPU与DCU领域建立影响力,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源于政务、金融等领域对国产算力需求释放 [11] - 沪电股份在高端PCB制造领域具备优势,深度受益于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技术积累转化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1]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医药生物行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意识提升驱动下,展现出刚性需求与创新活力 [11] - 迈瑞医疗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营收与资产稳步提升 [11] - 华东医药在医药工业和医美业务双轮驱动下实现稳健发展,通过创新药研发和医美产品管线布局拓展增长空间 [12] - 科伦药业通过研发创新推动从传统输液企业向创新药企转型,研发投入为创新转型提供动力 [12] 五维增长内在逻辑 - 五维正增长要求企业实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的系统性共振,截至2024年底A股5383家上市公司中仅156家符合标准 [13] - 总资产与营业收入增长构成企业发展的“基本盘”,归母净利润增长验证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14][15] - 研发投入提升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决定技术护城河深度与宽度,应付员工薪酬增长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是凝聚团队、激发创造力的稳定器 [16] - 五维指标之间存在严谨内在逻辑,任何一方面的长期滞后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问题,156家企业实现了关键机能的均衡发展与协同增效 [16] 长期主义与投入表现 - 应付员工薪酬与研发投入构成企业长期主义的“双重锚点”,156家企业2024年平均应付员工薪酬较2021年增长约35%,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约42% [17][18] - 部分企业出现“薪酬增速高于利润增速”或“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利润仍稳中有升”的现象,说明其将人力与创新视为核心资产 [18] - 这种选择在短期可能影响报表利润率,但从三年周期看提升了组织稳定性、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最终反哺财务表现 [18]
短线防风险 114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3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于3865.23点,当日下跌0.62% [1] - A股市场总成交额为25965.85亿元 [1] 技术指标信号 - 当日共有114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主动下穿10日均线的技术形态 [1] - 洪兴股份5日均线为18.31元,10日均线为18.80元,5日线较10日线距离最大,达-2.60% [1] - 华依科技5日均线为40.69元,10日均线为41.76元,5日线较10日线距离为-2.54% [1] - 拓普集团5日均线为73.48元,10日均线为75.35元,5日线较10日线距离为-2.48% [1] 个股价格表现 - 华依科技股价下跌6.84%,最新价35.98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3.83% [1] - 绿的谐波股价下跌7.05%,最新价153.27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1.33% [1] - 虹软科技股价下跌8.59%,最新价50.87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1.41% [1] - 古井贡酒股价逆势上涨2.81%,最新价155.07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0.58% [2]
短线防风险 91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4:25
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下午14:01,上证综指报3871.31点,跌幅0.47% [1] - A股总成交额为21040.34亿元 [1] 技术指标信号 - 今日有91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主动下穿10日均线的“死叉”技术形态 [1] - 洪兴股份、华依科技、拓普集团的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最大,分别为-2.53%、-2.43%、-2.42% [1] 个股表现详情 - 洪兴股份(001209)今日下跌1.39%,换手率3.48%,最新价17.74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5.69% [1] - 华依科技(688071)今日下跌5.62%,换手率4.63%,最新价36.45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2.80% [1] - 拓普集团(601689)今日下跌5.54%,换手率2.17%,最新价65.35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3.32% [1] - 绿的谐波(688017)今日下跌5.81%,换手率2.95%,最新价155.31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0.26% [1] - 光峰科技(688007)今日下跌6.23%,换手率2.74%,最新价18.95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8.35% [1] - 虹软科技(688088)今日下跌7.64%,换手率2.66%,最新价51.40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0.57% [2] - 古井贡酒(000596)今日上涨2.76%,换手率0.77%,最新价155.00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0.62% [2] - 皇台酒业(000995)今日上涨1.74%,换手率2.88%,最新价14.07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0.72% [2]
拓普集团股价跌5.04%,博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29万股浮亏损失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42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5.04%至65.69元/股,成交额21.16亿元,换手率1.79%,总市值1141.58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3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14.5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2日,于2015年3月19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内饰功能件33.76%,底盘系统28.66%,减震器15.77%,汽车电子8.31%,热管理系统7.58%,其他(补充)5.86%,电驱系统0.06%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博时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发起式A(021035)基金二季度增持公司股票4000股,持有股数达1.29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3.44%,为公司第四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于10月14日单日浮亏约4.5万元,连续3天下跌期间累计浮亏15.23万元 [2] - 博时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发起式A基金成立于2024年5月21日,最新规模1322.12万元,今年以来收益35.06%,近一年收益42.84%,成立以来收益53.78% [2]
短线防风险 83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3: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收3897.56点,上涨0.21% [1] - A股市场总成交金额达到16815.24亿元 [1] - 当日有83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主动下穿10日均线的技术形态 [1] 个股技术指标分析 - 洪兴股份5日均线为18.36元,10日均线为18.82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达-2.45%,最新价17.88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5.01% [1] - 华依科技5日均线为40.89元,10日均线为41.86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2.30%,最新价36.98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1.65% [1] - 拓普集团5日均线为73.79元,10日均线为75.50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2.27%,最新价66.49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11.94% [1] - 绿的谐波5日均线为171.07元,10日均线为173.19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1.22%,最新价156.56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9.60% [1] - 方正电机5日均线为9.80元,10日均线为9.91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1.19%,最新价9.42元,较10日均线乖离率为-4.98% [1] - 古井贡酒5日均线为155.64元,10日均线为156.13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0.32%,但股价上涨3.82%至156.59元,较10日均线呈现正乖离率0.29% [2] - 皇台酒业股价上涨2.46%至14.17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0.45% [2] - 珠江股份股价上涨3.04%至5.76元,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为-0.34% [2]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围《经济观察报》2024—2025年度受尊敬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7:45
公司荣誉与评估 - 公司入围《经济观察报》2024至2025年度受尊敬企业 [1] - 公司在优质运营、创新突破、社会贡献等指标中表现优异 [1] - 评估基于经观中国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1]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1] - 公司总资产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1] 研发与人力资本 - 公司研发费用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1] - 公司员工薪酬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1]
专论 || 张夕勇: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3 17:24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被定位为下一个10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全新赛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45年后中国仅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就可达10万亿人民币[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营业收入将突破5万亿美元,叠加供应链和服务网络后整体产业规模将远超汽车产业[3]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明确指出AI加持下的机器人产业是一个10万亿美元级别的全新赛道[3] 技术与产业成熟度 -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类似“2010年智能手机”和“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前夜,AI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技术融合发展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4] - “一机三器”(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逐步实现国产化和模块化,在规模上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4] - 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战略新兴产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4] 产业链协同优势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在硬件、软件、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具备协同优势,汽车产业链将从多个环节赋能机器人产业[5] - 汽车与机器人共享超过50%的供应链资源,尤其在传感器、芯片、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高度重合[6] - 两者均采用“感知—决策—执行”的三层技术架构,且自动驾驶算法与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技术路径趋同[6] 技术层面协同 - 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在感知层基础硬件相似,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可以与人形机器人相互赋能[5] - 在路径规划、运动轨迹预测等关键算法上,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具有复用性,特斯拉目前在电动汽车与机器人两者算法相似度约为60%[6] - 激光雷达、传感器、动力电池、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等已在汽车企业大规模批量应用,将快速、大幅度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7] 生产与渠道协同 - 汽车生产是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其生产组织方式可为效率低、一致性差的传统机器人手工生产提供借鉴[7] - 全国汽车4S店总量为3.2万家,经过改造可承担机器人的经销,成熟的汽车售后维修服务模式可解决机器人可靠性痛点[8][9] - 汽车4S店承接机器人业务可缓解部分经销商因汽车业务萎缩带来的经营压力,实现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双赢[9] 应用场景与案例 - 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将其产品和服务应用于汽车产业链,例如优必选的Walker S在东风柳汽总装车间负责10多项工作[10] - 乐聚公司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在一汽红旗工厂使夜班生产效率从人工时代提升了约30%[10] - 特斯拉Optimus在电池分拣任务中达到每小时360个的处理速度,误差率仅0.5%,较人工操作提升50%,其每小时综合成本约为3美元,远低于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11] 未来应用拓展 - 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超越制造环节,模拟人类驾驶员直接参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测试、耐久性测试等研发环节[11] - 人形机器人可作为智能出行伙伴扮演车载助手角色,协助乘客完成物品取放、儿童老人照料等任务[11] - 在商用车长途物流领域,重型卡车驾驶员可配备人形机器人实现交替驾驶,达到“人休息车不停”的高效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