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润新能(688275)
icon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50亿项目夭折背后:负债率新高现金流恶化 上市后业绩变脸资本运作受质疑
新浪证券· 2025-07-18 17:50
项目终止与资金压力 - 公司拟终止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涉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研发及量产,原计划投资额50亿元 [1][3] - 项目立项签约2年无实质性投入,资金状况恶化导致项目成为沉重负担,负债率升至71.16% [1][4] - 公司2022年上市募资超60亿后大幅扩产,资本开支远超经营现金流,有息负债和负债率逐年增长 [1][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公司曾布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申请多项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专利,技术可适配固态电池需求 [6] - 2024年研发支出2.57亿元,同比下降40%,研发费用率从3.46%下滑至3.42% [7] 业绩下滑与资产减值 -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从盈利9.59亿转为亏损15.04亿,资产减值损失达7.47亿(存货跌价损失6.62亿) [9][12] - 产能扩张导致业绩大幅拖累,存货等资产大量减值 [1][12] 收购与资产出售 - 2022年12月以1.06亿元收购安庆德润40%股权,标的公司收购后业绩由盈转亏,2024年净亏损4794万 [12] - 2024年5月以3.15亿元将万润矿业100%股权出售给实控人关联企业,标的聚焦海外锂矿资源但尚未实现营收 [13] 战略调整与管理质疑 - 终止项目是为降低投资风险、优化资源分配,但行业景气低点出售锂矿资产引发对公司管理水平的质疑 [3][13] - 上市后扩张决策接连失败,包括项目停滞、收购标的亏损、资产减值等,市场对公司管理能力存疑 [2][13]
武汉50亿锂电项目终止
起点锂电· 2025-07-17 16:59
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终止 - 万润新能终止武汉青山区50亿元投资项目 该项目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 终止原因是基于市场环境、发展战略和降低投资风险的考虑[1] - 该项目于2023年7月13日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意向书 计划分两期建设 但当时已提示存在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路线变化等不确定因素[2] 磷酸铁锂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全球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达74.6万吨 同比增长88.9% 万润新能出货量排名第二 仅次于湖南裕能[3] - 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将达330万吨 万润新能凭借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订单有望提升市占率[3] - 2024年5月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2025-2030年预计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3]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万润新能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处于验证阶段 2024年将实现批量出货 进度略落后于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竞争对手[4]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拥有近5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北鄂州、十堰、安徽安庆、山东滨州等地[4] - 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规划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 一期建设0.9万吨/年产能 2024年末已完成土地和厂房交割[4] 北美市场机遇与财务表现 - 北美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刺激磷酸铁锂需求 韩国电池企业与美国车企加速构建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万润新能美国项目投产后有望切入北美供应链[5]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78亿元 同比增长97.30%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56亿元 毛利率2.66% 同比上升3.51个百分点[5]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年将举办多项锂电行业活动 包括起点锂电中国行、固态电池技术论坛、锂电行业年会等 重点关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9]
2025年H1磷酸铁盘点:产量大增74.2%
鑫椤锂电· 2025-07-17 16:26
磷酸铁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产量预计达140.3万吨 同比增长74.2% 较2024年全年43.9%的增幅显著提升 [1] 企业产量梯队分布 -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产量超10万吨 位列第一梯队 [3] - 邦普循环 中伟兴阳 安达科技 贵州雅友产量超5万吨 位列第二梯队 [3] - 其他企业产量均低于5万吨 [3] 产能利用率分化 - 第一梯队中湖南裕能 云图新能源 贵州雅友产能利用率领先 [6] - 第二梯队中贵州恒轩 云天化 广西时代 万润新能 湖北兴友 中伟兴阳 安达科技 邦普循环产能利用率超50% [6] - 其他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 最低仅10% [6] 自用与外销结构 -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常州锂源 贵州雅友 广西时代 邦普循环 盈达锂电以自用为主 [8]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自用占比58% 外销占比42% [8] - 外销市场中中伟兴阳 邦普循环 天赐材料 河南佰利表现突出 [8]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签订投资意向书的进展公告
2025-07-14 17:15
项目情况 - 公司原计划2023年7月13日投资约50亿在武汉建项目[2] - 《投资意向书》到期,项目未开展且后续无计划[3] 终止原因及影响 - 终止投资是结合市场的审慎决定,旨在降风险、提效率[4] - 终止不涉及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不影响现有业务[3][5] - 终止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情形[5]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2025H1磷酸铁锂产量同比增长66.6%
鑫椤锂电· 2025-07-04 17:14
磷酸铁锂市场盘点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产量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 [3] - 湖南裕能以30%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梯队,万润新能、德方纳米等5家企业位于第二梯队(5%-10%份额) [3] - 安达科技、当升科技产量增速超200%,友山科技、富临升华等增速超100% [3] - 万华化学、当升科技等五家企业在资金、渠道、技术方面表现突出,未来可能成为重要竞争者 [3] 宁德时代印尼电池工厂 - 宁德时代与印尼电池公司合资工厂开工,首期产能6.9GWh,2026年底投产 [4] - 项目规划总产能15GWh,可支持30万辆电动车,光伏储能产线可能将总产能提升至40GWh [4] 锂资源与材料合作 - 海南矿业与LMLB签订锂辉石包销协议,2026年起包销布谷尼锂矿一期全部产量 [5] - 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合作新建1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10万吨/年前驱体项目 [6] 锂电材料市场动态 碳酸锂 - 价格区间6-6.4万元/吨,盐湖满负荷生产但需求疲软 [8]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6.14-6.24万元/吨,工业级5.92-5.97万元/吨 [9] 三元材料 - 价格小幅上涨,5系单晶型12.1-12.9万元/吨,8系811型14.2-14.7万元/吨 [9][10] - 刚果钴出口禁令影响有限,市场反应平淡 [9] 磷酸铁锂 - 价格回升至2.99-3.1万元/吨,7月产量与6月持平 [10][11] - 新进入者加剧竞争,老牌厂商面临订单流失 [10] 负极材料 - 价格稳定,高端人造石墨3.2-6.5万元/吨,中端2.4-3.9万元/吨 [12][13] - BYD招标竞争激烈,石油焦原料价格上涨 [12] 隔膜 - 湿法基膜0.55-0.825元/平方米,干法0.35-0.5元/平方米 [14] - 充电宝事件冲击B品市场,小米发布或拉动需求 [13] 电解液 -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4.9-5.2万元/吨,动力铁锂电解液1.7-2.24万元/吨 [15][16] - 第三梯队企业低价抢单,6F开工率回升 [15] 下游需求 电池与新能源车 - 动力电池需求稳定,小米新品带动C家出货 [16] - 上周新能源车销量29.6万台,渗透率51.9%,比亚迪出口大增 [17] - 半年数据:比亚迪销量241.6万(出口47.2万),新势力中零跑22.16万领先 [17] 储能市场 - 内蒙20-30GWh项目开工,补偿标准0.35元/千瓦时 [18] - 湖南分时电价调整或影响工商业储能收益 [18] - 华为菲律宾4.5GWh项目出货增加,海博思创欧洲合作1.4GWh项目 [18]
万润新能跌3.67% 2022上市见顶超募49亿东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7:04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万润新能今日收盘价39.40元,跌幅3.67%,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9月29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99.88元/股,发行数量2130.3795万股,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 [1] - 上市首日最高价259.99元,为历史最高价 [1]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3.89亿元,净额61.46亿元,超募48.84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12.62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正极材料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费用2.43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12亿元 [1] 2022年度权益分派 - 以总股本8521.5178万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3.52元(含税),合计派发2.9996亿元 [2]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股0.48股,合计转增4090.3285万股,分配后总股本增至1.2612亿股 [2]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31日 [2]
倒计时6天!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参会企业名单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7-02 19:42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电池材料的产业化路径 [1] - 由英联复合集流体冠名,设三大专场:开幕式(电池材料变局)、新材料创新与零碳智造、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 [1]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8日-9日,地点: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 [1] 参会企业名单 电池企业 - 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欣旺达动力、比亚迪锂电池、蜂巢能源、天能电池、力神电池等共42家 [3][5][6] - 固态电池专项:四川安高特电固态电池、北京卫蓝新能源等 [6][7] 材料企业 - 正极材料:宁波容百、湖南裕能、湖北万润、天力锂能等 [6] - 负极/隔膜:云南恩捷、星源材质、杉杉科技、中科电气等 [7][8] - 电解液:天赐高新、新宙邦、石大胜华等 [7][10] - 复合集流体: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商) [8] - 钠电材料:中科海钠、湖州超钠、浙江钠创等 [5][10][15] 设备及配套企业 - 智能装备:宏工科技、琥崧科技、精实机电等21家 [18][19][21] - 检测技术:俐玛精密、赛默飞世尔、北京精微高博等 [19][22] - 环保设备:普沃思环保、苏州湛清等 [22][24] 行业关注方向 - 三大专场议题显示行业聚焦点:多元电池材料需求变革、零碳制造技术、固态电池降本路径 [1] - 钠电池产业链企业占比显著,包括材料研发(中科海钠)、设备配套(江苏众钠)等 [5][23] - 复合集流体技术受重视,冠名商江苏英联及重庆金美等企业参会 [8][14]
2025H1磷酸铁锂市场盘点:上半年产量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
鑫椤锂电· 2025-07-01 15:11
磷酸铁锂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产量163 2万吨 同比增长66 6% [3] 企业市场份额 - 湖南裕能市场份额约30% 龙头地位显著 第一梯队 [5] - 万润新能 德方纳米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常州锂源市场份额5%-10% 第二梯队 [5] - 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 [5] 企业产量表现 - 湖南裕能上半年产量超过40万吨 遥遥领先 [7] - TOP5其他企业产量10-15万吨 [7] - TOP5之外企业产量均在10万吨以下 [7] 企业产量增速 - 安达科技 当升科技增速最高 均超过200% [9] -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国轩高科增速均超过100% [9] - 万润新能 泰丰先行增速均超过80% [9] - 湖南裕能基数大但仍实现超40%增幅 [9] 潜力企业分析 - 万华化学 当升科技 协鑫锂电 邦普循环 瑞翔新材在资金 客户 产品 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 [9] - 五家企业均有大力拓展磷酸铁锂市场的决心 未来有望占据重要地位 [9]
“宁王”,新信号?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00:07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 - 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签订《补充协议》,修订原《业务合作协议》[2] - 宁德时代支持江西升华江西基地16万吨/年产能、四川三期20万吨/年产能建设,此前仅支持7.5万吨/年产能[2][6] - 宁德时代在5月31日前向江西升华一次性支付5亿元预付款[6] - 江西升华承诺江西基地B区在4月30日完成建设,6月30日前达成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7] - 江西升华承诺2025年至2029年的100%产能优先用于生产符合宁德时代要求的材料[7] - 宁德时代承诺2025年至2029年每年度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7] 磷酸铁锂行业动态 - 自2025年初以来,宁德时代已与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富临精工、丰元股份等A股磷酸铁锂企业签订长协大单[2]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5月至2030年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订单总金额超400亿元[14][16] - 高压密磷酸铁锂(第四代磷酸铁锂)对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有几家头部企业实现批量出货[16] - 磷酸铁锂行业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10][16] 江西升华经营情况 - 江西升华是富临精工开展磷酸铁锂业务的主要载体之一[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西升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79亿元、28.08亿元、48.29亿元[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西升华的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10.53亿元、-2836.12万元[10] - 2024年江西升华营业利润31.33亿元,净利润28.36亿元[13] 行业背景 - 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中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2] - 受产能快速投建释放、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磷酸铁锂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13] - 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的出货量逐步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进一步集中[16]
磷酸铁锂“冰火两重天”:跨界玩家集体撤退,头部厂商狂揽大单丨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6-05 09:38
行业现状 - 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跨界企业终止或暂缓项目,头部企业则频获大单 [2] - 行业因供需错配普遍亏损,进入淘汰赛阶段,落后产能出清,中高端产能成为主流 [2] - 磷酸铁锂价格从2023年初的16.60万元/吨暴跌至年末的4.60万元/吨 [3] - 2024年6月动力型磷酸铁锂市场价格31750-34750元/吨,较2月6日下降2950元 [4] 跨界企业动态 - 中核钛白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剩余募资16.66亿元永久补流 [2] - 2021年定增募资52.88亿元,原计划25.24亿元投建磷酸铁项目,累计投入13.09亿元仅建成10万吨/年装置 [3] - 2024年惠云钛业、云图控股、川发龙蟒、龙佰集团、金浦钛业等陆续宣布终止或暂缓磷酸铁(锂)项目 [4] 头部企业表现 - 龙蟠科技2026-2030年将向亿纬锂能子公司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预计销售额超50亿元 [8] - 龙蟠科技年内已获楚能新能源、福特电池工厂、宁德时代等订单,合计超170亿元 [8] - 万润新能2025-2030年将向宁德时代供应约132.31万吨磷酸铁锂,按当前价格估算超400亿元 [8] -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三年14万吨/年供货协议,丰元股份与比亚迪电池签订三年长单 [8] 技术路线与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74% [9] - 2024年1-3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达80.8%,同比增长93.6% [9] - 高压密磷酸铁锂成为迭代方向,目前市场以第二代(2.4-2.5g/cm³)、第三代(2.5-2.6g/cm³)产品为主 [9][10] - 第四代高压密产品(2.6-2.7g/cm³)逐步推广,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少数企业掌握技术并量产 [12] - 2024年湖南裕能以70万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8.8%,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紧随其后 [13] 供需与价格展望 - 当前磷酸铁锂产能529.85万吨,预计2025年需求318.67万吨,供给远大于需求 [14] - 预计2027年达到供需平衡,2025年高压密产品供需缺口约5万吨(需求73万吨vs供给78万吨) [14] - 预计2027年后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至70%以上,2030年全球需求或达千万吨级 [14] - 磷酸铁锂价格继续承压下行,待下游需求回暖+碳酸锂价格止跌反弹时或迎来上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