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公司(688347)

搜索文档
东兴基金调整旗下持有华虹公司相关基金估值方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6:17
估值调整 - 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8月20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停牌股票华虹公司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 [1] - 估值调整涉及股票代码688347的华虹公司 [1][2] - 估值所用指数为中基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AMAC行业指数) [1] 估值恢复条件 - 待华虹公司股票复牌且体现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采用当日收盘价格估值 [1] - 恢复估值时不再另行公告 [1] - 估值调整与恢复需综合参考各项相关影响因素并与基金托管人协商 [1]
信达澳亚调整旗下持有华虹公司相关基金估值方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6:17
估值调整 - 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5年8月20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华虹公司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 [1] - 估值调整以中基协AMAC行业指数为计算依据 [1] - 华虹公司股票代码为688347 [1] 估值恢复条件 - 公司将在华虹公司股票复牌且交易体现活跃市场特征后恢复市价估值法 [1] - 恢复估值时将综合参考各项相关影响因素并与托管行协商 [1] - 恢复市价估值法时不再另行公告 [1]
信澳科技创新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开放申购、赎回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21 10:01
基金开放期与业务办理时间 - 基金开放期为每个封闭期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含)起不少于5个工作日、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期间,本次开放期为2025年08月25日至2025年08月29日共5个工作日[2] - 开放期内每日业务办理时间为证券交易所正常交易时间,但基金管理人可依据法律法规暂停申购或赎回[1] - 若开放期内发生不可抗力,基金管理人有权调整业务办理时间并公告,影响因素消除后继续计算开放期[2] - 投资者在非约定时间提交的申购/赎回申请,按下一开放日价格处理;开放期最后一日非交易时间提交的申请视为无效[3] 申购业务规则 - 投资者首次申购最低金额为10元(含申购费),直销机构首次申购门槛为5万元(含申购费),追加申购最低1万元[4] - A类份额收取申购费(费率分档未披露具体数值),C类份额免申购费,红利再投资部分不收费[5][7] - 申购费用不纳入基金财产,主要用于市场推广、销售及登记等费用[7] - 基金管理人可调整申购金额限制或费率,需提前在指定媒介公告[7] 赎回业务规则 - 单笔赎回最低份额为10份,若持有份额不足10份则需全部赎回[8] - A类份额赎回费率按持有期阶梯式收取:持有<30日全额计入基金财产,30-90日75%计入,90-180日50%计入,>180日25%计入[9] - C类份额持有<30日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未披露其他持有期费率[10] - 基金管理人可调整赎回费率或收费方式,需提前公告[11] 基金销售渠道 - 直销机构为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华润大厦10层[12] - 代销机构包括121家银行、券商及第三方平台,涵盖中国银行、中信证券、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主流渠道[13] - 代销网点信息可能动态调整,投资者需关注各机构公告[14] 基金净值披露安排 - 封闭期内每周披露一次份额净值及累计净值[15] - 开放期内每个开放日次日披露净值信息,通过指定网站或销售机构渠道发布[15] 其他运营事项 - 华虹公司(688347)自2025年8月20日起采用"指数收益法"估值,以中基协AMAC行业指数为基准[20] - 信澳匠心回报混合基金自2025年8月21日起取消大额申购限制,恢复常规业务办理[18]
「寻芯记」代工巨头内部大整合!华虹半导体欲拿下华力微控股权,继续豪赌成熟制程
华夏时报· 2025-08-20 13:22
资产整合背景与交易结构 - 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电子控股权 标的资产为华力微部分成熟制程业务股权[2] - 交易旨在履行IPO时华虹集团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承诺期限为科创板上市之日起三年内[3] - 收购标的聚焦65/55nm和40nm工艺中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华虹五厂) 目前处于资产分立阶段[3] - 具体业务划分:65/55nm及40nm工艺的独立式/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由公司承接 逻辑与射频工艺平台由华力微保留[4] - 初步交易对方包括华虹集团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基金[5] 战略定位与产业协同 - 此次并购强化公司聚焦成熟制程与特色工艺的战略定位 巩固在汽车 工业 消费电子市场的技术优势[2][4] - 通过整合华力微65/55nm和40nm工艺产能 增强成熟制程领域技术能力并优化资源配置[4] - 交易有助于减少同业竞争 与现有技术形成互补 扩大客户覆盖空间[4] - 公司二季度财报显示成熟制程占比100% 其中65nm及以下工艺收入占比22.2% 90/95nm占比25.7% 0.11/0.13μm占比11.3% 0.15/0.18μm占比5.1% 0.25μm占比0.2% 0.35μm及以上占比35.5%[6]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 环比增长4.6%[7] - 归母净利润800万美元 同比上升19.2% 环比大幅上升112.1%[7] - 毛利率10.9%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7] - 按终端市场划分:消费电子收入3.57亿美元(占比63.1%)同比增长19.8% 工业及汽车收入1.29亿美元(占比22.8%)同比增长16.7% 通信收入7163.8万美元同比增长20.4% 计算收入790.7万美元同比下滑21.5%[8] - 成熟制程市场逐步走出供过于求阶段 新能源和智能化推动数字化变革需求[7] 技术路线与行业挑战 - 华力微核心资产为华虹五厂(65/55nm和40nm)和华虹六厂(28nm/22nm) 本次收购仅涉及成熟制程资产[6] - 公司专注特色工艺和成熟制程 避免与台积电 中芯国际等先进制程企业直接竞争[9] - 聚焦成熟制程使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有利于维持现金流和可持续发展[9]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逐步成为主流 小体积 低功耗 高性能芯片需求攀升[9] - 若未前瞻性布局先进技术 可能面临技术代际差距扩大风险[2][9]
继续推荐AI算力链,本土多相控制器及OCS产业进程提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09:47
核心观点 - 继续推荐AI算力链 关注本土多相控制器及OCS产业进程提速 [1][2] - 电子行业上周上涨7.02% 其中元件子行业上涨9.88% [1][2] - 坚定看好2025年电子板块在三大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2] 行业表现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1.70% 电子行业上涨7.02% [1][2] - 元件子行业上涨9.88% 光学光电子上涨2.36% [1][2]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2% 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32%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上涨0.72% [1][2] AI算力产业链 - 供应链上修2026年英伟达GB系列产品出货预期 [2] - 台积电将年收入增速预期从25%上调至30% [2]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稼动率趋近饱和 [2] - 英伟达Blackwell GPU将占高阶GPU出货比例80%以上 [4] - 鸿海预计第三季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70% 机柜出货环比增长300% [4] 半导体本土化 - 特朗普宣布将对芯片制定关税 初期税率较低后期可能调升至200%-300% [3] - 美国商务部自4月起针对芯片展开调查 [3] - 建议关注成熟制程模拟芯片企业及晶圆代工企业 [3] 覆铜板与PCB产业 - 建滔积层板发布涨价函 对所有材料加价 [3] - 覆铜板厂商竞争格局集中 议价能力强 [3] - 生益科技、南亚新材等覆铜板厂商涨停 [3] - AI算力基建需求爆发导致高端PCB供不应求 [3] 存储市场 - 闪迪第四财季营收环比增长12% 毛利润率增长3.7个百分点 [4] - 闪迪净利润4200万美元 环比扭亏为盈 [4] - 美光宣布停止移动NAND产品开发 包括终止UFS5开发 [4] - 国内存储模组厂商有望获得美光退出手机的市场份额 [4] 国产算力平台 - 英伟达H20被指出存在后门风险 [5] - 中国要求本土企业避免使用H20 尤其是政府或国家安全相关工作 [5] - 发展国产算力芯片重要性提升 [5] - 云端推理可选择多条腿并行方式 合规自研ASIC项目成为必选项 [5] 显示面板市场 - 第三季度手机面板市场维持高稼动率运行 [5] - LTPS面板受到车载市场需求增长带动 主要厂商产线满负荷运转 [5] - 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厂商稼动率接近满产 价格维持稳定 [5] - LCD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 竞争格局洗牌充分 [5] 重点推荐公司 - AI算力链推荐:工业富联、赛微电子、杰华特、华虹半导体、翱捷科技、中芯国际、思瑞浦、澜起科技、沪电股份、德明利、圣邦股份 [2] - 半导体本土化推荐: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南芯科技、纳芯微、艾为电子、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3] - 覆铜板与PCB推荐:生益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景旺电子 [3] - AI服务器推荐: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 [4] - 存储厂商推荐: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 [4] - 国产算力推荐:寒武纪、翱捷科技、芯原股份、灿芯股份、澜起科技、龙芯中科、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 [5] - 显示面板推荐:京东方A、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 [5][6] - 消费电子组合: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沪电股份、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水晶光电、东山精密、福立旺、电连技术、海康威视、传音控股、康冠科技、世华科技、视源股份、世运电路、京东方A、景旺电子、永新光学 [7] - 半导体组合: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翱捷科技、杰华特、赛微电子、恒玄科技、德明利、澜起科技、乐鑫科技、长电科技、圣邦股份、伟测科技、豪威集团、通富微电、新洁能、晶晨股份、龙芯中科、艾为电子、晶丰明源、江波龙、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时代电气、卓胜微、帝奥微、东微半导、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纳芯微 [7] - 设备及材料组合: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芯碁微装、拓荆科技、立昂微、沪硅产业 [7] - 被动元件组合: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江海股份 [7]
电子行业周报:继续推荐AI算力链,本土多相控制器及OCS产业进程提速-20250819
国信证券· 2025-08-19 22:5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10] 核心观点 - AI算力链持续推荐,本土多相控制器及OCS产业进程提速 [1] - 半导体本土化趋势明确,建议关注成熟制程模拟芯片及晶圆代工企业 [2] - 覆铜板行业因原材料涨价及AI需求爆发迎来高增,厂商议价能力增强 [3] - Blackwell系列GPU预计占英伟达高阶GPU出货80%以上,AI服务器需求强劲 [4] - 存储行业温和复苏,国内厂商受益于美光退出手机市场份额 [5][8] - 国产算力平台重要性提升,建议关注自主可控产业链 [8] - 手机面板市场维持高稼动率,柔性AMOLED接近满产 [9]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电子行业上涨7.02%,子行业中元件涨幅达9.88% [1][12] - 恒生科技、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52%、1.32%、0.72% [1] - 涨幅前十公司中戈碧迦、上海合晶、寒武纪-U分别上涨48.22%、45.36%、33.33% [17] 行业动态 - 2Q25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36] - 1-7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2946亿块,同比增长10.4% [36] - 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36] - 全球AI眼镜上半年出货量同比暴涨110% [36] - 2Q25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5.6%,华为、苹果、小米位列前三 [36] 重点公司 - 工业富联预计3Q25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超170%,机柜出货环比增300% [4] - 中芯国际2Q25稼动率趋近饱和,2025年PE为93.5倍 [1][11] - 闪迪4Q25营收环比增12%,毛利润率提升3.7个百分点 [5] - 鸿海AI服务器业务强劲增长,Blackwell平台产品放量 [4] 产业链推荐 - AI算力链:工业富联、赛微电子、中芯国际、沪电股份等 [1][4] - 半导体本土化: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华虹半导体等 [2] - 覆铜板/PCB:生益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等 [3] - 存储:德明利、江波龙、兆易创新等 [5][8] - 国产算力:寒武纪、翱捷科技、龙芯中科等 [8] - 手机面板:京东方A、兆驰股份、传音控股等 [9]
再谈国产算力预期差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国产算力板块(GPU、ASIC、Switch芯片、晶圆制造、先进封装)[1][3][10][13] - 涉及公司: - **寒武纪**(GPU/ASIC龙头)[1][5][19] - **新元股份**(与阿里巴巴合作)[1][8] - **盛和通信**(Switch芯片)[3][10][12] - **中兴通讯**(N+2制程技术、MATE 80手机)[1][14] - **华虹半导体**(收购华力五厂)[14][15][16] - **永新电子**(国产GPU潜在供应商)[17][18][21] - **中芯国际**(晶圆制造)[19] - **碳新股份**(SMIC背景)[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国产算力板块趋势** - 政策推动+海外算力行情带动,下半年大厂KPI指引和中报季法说会或催化新预期[1][7] - 2025年寒武纪目标市值保守估计6,000亿(假设n+2扩展顺利、良率提升)[1][5] - GPU与ASIC共享增量需求,短期均紧缺,长期共振发展[6] 2. **细分领域机会** - **Switch芯片**:2026年非英伟达系算力芯片对应市场规模38亿美元(750万颗交换芯片)[11] - **先进封装**:永新电子主业测算50亿收入/5亿利润,国产GPU份额提升后市值或达400亿[18][21] - **晶圆制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扩产,华虹收购华力五厂强化布局[14][16][19] 3. **公司动态与催化剂** - **寒武纪**:供应链问题解决是关键,政策支持明确[5] - **新元股份**:与阿里巴巴合作及影片进度超预期或引爆股价[8] - **中兴通讯**:Q4推出N+2制程技术和MATE 80手机,带动N+3预期[14] - **永新电子**:验厂通过后产能将快速扩张,市值空间显著[17][18] --- 其他重要内容 1. **市场数据** - PCIe 5.0交换芯片价格450美元,PCIe 6.0约1,000美元[11] - 2027年PCIe 7.0交换芯片市场规模或翻倍[11] 2. **港股机会** - 华虹半导体调整后提供布局机会,复牌后或释放乐观预期[15][16] 3. **风险与关注点** - 国产算力板块需持续资金关注,海外算力估值阶段性高点或引资金切换[19] --- 引用文档索引 - 行业趋势:[1][7][19] - 寒武纪:[1][5] - Switch芯片:[10][11][12] - 中兴/华虹:[14][15][16] - 永新电子:[17][18][21] - 市场数据:[11]
国企收购,再添一例
金融时报· 2025-08-19 17:15
华虹公司收购交易 - 华虹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控股权 同时配套募集资金 以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公司股票自8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华虹公司与华力微均为上海华虹集团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华虹集团晶圆代工业务分布于华虹公司及华力微等子公司 [2] - 华虹公司主要包括华虹一厂 二厂 三厂和七厂 华力微主要包括华虹五厂和六厂 [2] - 华虹公司于2023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 为华虹集团上市平台 与华力微在三个工艺节点存在同业竞争 仅三家客户重合 [3] - 收购标的为华力微运营的华虹五厂 该厂在65/55纳米和40纳米工艺节点存在同业竞争 目前正处于分立阶段 [3] - 华虹集团曾承诺自华虹公司上市之日起三年内将华力微注入上市公司 [3] - 初步确定交易对方包括上海华虹集团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 [3] 中国神华收购交易 - 中国神华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企业股权 包括国源电力等10家100%股权 神延煤炭41%股权 晋神能源49%股权 并以现金购买内蒙建投100%股权 [4] - 交易为解决与控股股东在煤炭资源开发领域的业务重叠问题 根本性改善同业竞争状况 [4] -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神华于2005年5月签署《避免同业竞争协议》 承诺将相关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4] - 中国神华股票于8月4日停牌 8月16日发布交易预案并复牌 [4] - 交易履行避免同业竞争协议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 [5]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证监会2024年9月24日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 优化并购重组机制 成为国企加速资产整合关键推动力 [5] - 2024年3月证监会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并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5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 新增简易审核程序 分期支付机制等创新举措 [5] - 2024年3月16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完成 "国泰海通"正式登场 [6] - 2024年7月4日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获上交所审议通过 交易金额1151.5亿元 刷新A股近10年并购重组纪录 [6] - 中化装备 电投能源 华电国际 中化国际等多家国企近期发布重大收购方案 计划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旗下资产 [6]
东方基金调整旗下部分持有华虹公司基金估值方法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5:49
估值方法调整 - 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自2025年8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华虹公司(688347)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 [1] - 估值采用中基协基金行业股票估值指数(AMAC行业指数)作为参考基准 [1] - 待华虹公司股票交易体现活跃市场特征后,将恢复采用当日收盘价估值且不再另行公告 [1] 涉及标的 - 本次估值调整涉及的上市公司为华虹公司(证券代码:688347) [2]
华虹半导体(01347)下跌2.04%,报47.14元/股
金融界· 2025-08-19 13:23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下跌2.04%至47.14元/股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13.03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9.25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8376.99万元 [1] 业务定位 - 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 [1] - 专注于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和逻辑与射频等特色工艺技术 [1] 产能布局 - 在上海金桥和张江拥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 [1] - 无锡设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 [1] - 月产能分别为8英寸约18万片和12英寸约7.5万片 [1] 技术能力 - 提供1.0微米至65/55纳米技术节点的可定制工艺 [1] - 采用"8英寸+12英寸"特色工艺技术组合 [1] 应用领域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