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公司(688347)

搜索文档
交银国际:华虹半导体2Q25毛利率超指引上限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0:0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Q25毛利率达10.8%,超预期及指引上限,主要因产能利用率提高、控费效果初显及单价企稳回升 [1] - 3Q25毛利率指引为10-12%,收入指引6.2亿-6.4亿美元,均高于预期 [1] - 2025/26年收入预测上调至24.1/28.7亿美元(前值22.9/27.7亿美元),2025年毛利率预测上调至10.8%(前值9.2%) [1] - 目标价上调至49港元,基于1.7倍2026年市净率估值(前值1.3倍) [1] 产品与价格动态 - 2Q25价格调整幅度为个位数,3Q/4Q25将集中体现涨价效应,功率器件外其他平台价格压力减轻 [1] - PMIC产品同比增长59.5%,模拟/PMIC平台营收占比达28.5%(同比+7.4ppts),BCD平台需求或为之前产能的两倍 [2] - PMIC产品多为12英寸,或帮助稳定ASP(平均售价) [2] 产能与需求 - 九厂装机进度预计2025年底完成80-90%,2026年中全部完成 [2] - 1H25已完成2.5万片/月产能爬坡,2025年底9厂产能预期上调至5万片/月(原预测4万片/月) [2] - 产能爬坡速率保持2.5万片/每六个月,预计3Q26完成8.3万片/月规划产能 [2] - 产能加速爬坡主因PMIC需求激增及增效需求 [2]
大摩:维持华虹半导体“与大市同步”评级 升目标价至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0:05
华虹半导体盈测调整及目标价变动 - 2025年第二季度税率波动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导致2025年每股盈测下调10% [1] - 12英寸晶圆价格上涨推动毛利率扩大使得2026-2027年每股盈测分别上调3%和2% [1] - 目标价上调11 8%由34港元升至38港元基于模型调整至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 [1]
交银国际:华虹半导体(01347)2Q25毛利率超指引上限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0:0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Q25收入5.66亿美元 略超指引中位数和预期 [1] - 2Q25毛利率10.8% 超预期及指引上限 [1] - 预测3Q25毛利率继续反弹至11.5% 4Q25保持基本稳定 [1] - 上调2025年毛利率预测至10.8% 前值为9.2% [1] - 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至24.1亿美元 前值22.9亿美元 [1] - 上调2026年收入预测至28.7亿美元 前值27.7亿美元 [1] - 指引3Q25收入介于6.2亿-6.4亿美元 毛利率10%-12% 均高于预期 [1] 产品定价与需求 - 2Q25毛利率向好主因产能利用率提高、控费效果初显及单价企稳回升 [1] - 管理层已在2Q25进行价格调整 总体涨价幅度在个位数左右 [1] - 涨价效果将在3Q25/4Q25集中体现 [1] - 除功率器件外 其余平台价格压力均减轻 [1] - PMIC产品需求激增 同比增长59.5% [2] - 模拟/PMIC平台营收占比为28.5% 同比扩大7.4个百分点 [2] - BCD平台需求或为之前产能供应的两倍 [2] - PMIC产品多为12英寸 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平均销售单价 [2] 产能扩张与利用率 - 九厂装机预计2025年底完成80%-90% 2026年中全部完成 [2] - 九厂在1H25已完成每月2.5万片产能爬坡 [2] - 上调2025年底九厂产能预期至每月5万片12寸产能 [2] - 保持之后每六个月2.5万片的产能爬坡速率 [2] - 预计3Q26完成所有8.3万片规划产能爬坡并贡献收入 [2] - 部分其他平台产能可灵活转换 但需至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实现工序平衡 [2] - 产能爬坡加速主因满足PMIC产品快速上升的需求及增效需要 [2] 市场环境与估值 - 下游总体韧性强 关税影响可控 [2] - 受AI服务需求激增影响 PMIC产品增长强劲 [2] - 以1.7倍2026年市净率估值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前值为1.3倍 [1]
AI&半导体电话会:液冷渗透率提升,FAB稳健成长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半导体、液冷技术、数据中心、晶圆代工[1][2][3][4][5][6][7][8][9][10][11][12] - 公司包括微软、亚马逊、Meta、维谛、英伟达、奇宏、双宏、台达、浪潮信息、超聚变、宁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1][2][3][4][5][6][7][8][9][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与云计算投入 - 海外云厂商持续增加AI投入,资本开支显著上调:微软AI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27%,亚马逊全年资本开支预计达1,100亿至1,200亿美元,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660亿到720亿美元[1][2] - Alphabet 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850亿美元,微软二季度营收增长18%至764亿美元[2] 液冷技术市场 - 液冷技术市场前景乐观:维谛公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至26亿美元,订单收入达85亿美元[1][4] - 微软明确要求数据中心支持液冷,英伟达发布GV300 GPU[1][4] - 中国台湾供应商奇宏6月营收超100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6%[4]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4%提高到2025年20%以上,国内市场增长空间超50%[1][5] - 单向冷板液冷占据90%以上数据中心市场份额,戴尔提交英伟达GPU300液冷热管理方案[3][8] 液冷服务器市场 - 2024年全球液冷服务器市场中,浪潮信息、超聚变和宁畅占据前三,合计份额超70%[1][6][7] - 液冷技术涉及复杂热管理与材料匹配,行业龙头企业更具优势[8][9] 晶圆代工行业 - 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至22亿美元,销售片数增长4.3%至239万片,产能利用率达92.5%,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18-20%[3][10] - 华虹半导体2025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至5.6亿美元,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同比增长超50%,无锡两座代工厂扩建中[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主要因功耗驱动,传统风冷接近极限,液冷能效比更高[5] - 液冷技术分为接触式(浸没式、喷淋式)和非接触式(冷板),单向液冷为主流[8] - 推荐关注液冷技术龙头企业:英维克、中石科技、西泉新材、曙光数创、东阳光、高澜股份及申菱环境[8][9]
华虹半导体(01347.HK):BCD景气驱动收入增长 毛利率有待降本成效显现
格隆汇· 2025-08-11 07:02
行业景气度与需求 - AI需求持续强劲 消费电子库存水平不高 电动汽车拉动增长 预期2025Q3延续2025H1景气度 [1] - China for China项目预期从2025H2开始贡献收入 [1] - BCD需求强劲 实际订单需求是原规划产能的两倍 2025Q2 BCD平台收入环比增长18% [2] - 功率供需格局不乐观 公司预期不会继续扩大功率产能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5.66亿美金 环比增长5% 符合指引区间5.5-5.7亿美金 [1] - 2025Q2毛利率10.9% 超出指引区间7%-9%上限 [1] - 2025Q3收入指引6.2-6.4亿美金 环比增长10%-13% [2] - 2025Q3毛利率指引10%-12% 环比基本持平 [2] 产能与运营 - 9厂产能爬坡推动2025Q2出货量环比增长6% ASP环比下滑1% [1] - 产能利用率提升 2025Q2 108.3% vs 2025Q1 102.7% [1] - 2025Q4收入有望环比增长 主要因9厂产能爬坡和AI相关BCD需求强劲 [1] - 2025H2 BCD产能继续释放以满足需求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修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9/1.2亿美金至0.4/0.7亿美金 维持2027年预测1.5亿美金 [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6%/65%/112% [1] - 当前股价44港币对应2025-2027年1.5/1.5/1.5倍PB [1]
华虹半导体(1347.HK):3Q25指引积极 下半年开启涨价驱动量价齐升
格隆汇· 2025-08-11 07:02
财务表现 - 公司2Q25实现收入5.66亿美元,YoY +18.3%,QoQ +4.6%,符合5.5~5.7亿美元指引区间,主要因晶圆出货量提升 [1] - 2Q25毛利率10.9%,高于公司7%~9%指引区间上限及市场预期的8.3%,YoY +0.4pct,QoQ +1.7pct,系产能稼动率上升及降本增效 [2] - 2Q25归母净利润795万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1277万美元,主要因研发开支与折旧上涨 [2] - 公司指引3Q25营收6.2–6.4亿美元(中值YoY+19.7%,QoQ+11.3%),高于市场预期的6.01亿美元;毛利率指引10%–12%(中值YoY-1.2pct,QoQ+0.1pct),高于市场预期的9.2% [3] 产品结构与需求 - 按晶圆尺寸:8英寸收入2.32亿美元(YoY -5.4%,占比41%),12英寸收入3.33亿美元(YoY +43.2%,占比59%) [2] - 按下游领域:消费电子营收YoY+19.8%(占比63.1%),工业及汽车营收YoY+16.7%(占比22.8%) [2] - 按产品:模拟和电源管理营收YoY+59%,BCD工艺需求为公司预期的2倍;功率器件营收YoY+9.4%,MOSFET、超级结等产品逐步回暖 [2] 产能与扩张 - 2Q25稼动率108.3%(YoY +10.4pct,QoQ +5.6pct),折合8英寸晶圆出货131万片(YoY +18%,QoQ +6%) [3] - 2Q25总产能折合8英寸达44.7万片/月,Fab 9装机月产能超4万片;2Q25 Capex 4.08亿美元中3.76亿美元投向Fab 9 [3] - Fab 9预计2025年底完成超80%产能装机,2026年上半年实现规划产能8.3万片/月,2027年新产线开启建设 [3] 战略与市场动态 - "Local for Local"战略已与ST等海外IDM厂商合作,部分项目量产,营收贡献将于下半年体现 [2] - 公司自2Q25对IC与12英寸平台实施低个位数涨价,效果预计在3Q25和4Q25逐步体现 [2] - 北美客户收入占比9.4%,但出货地域分散使关税影响可控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7/1.4/1.8亿美元(较上次-5%/-18%/-32%),对应同比+26%/+99%/+24%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1.5/1.5x PB,看好自主可控+在地化趋势带动市场份额增长及扩产支撑长期营收 [4]
华金证券给予华虹公司买入评级,25Q2主要运营指标持续改善,产能爬坡有望带动业绩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2:48
公司评级与理由 - 华虹公司获华金证券买入评级 [2] - 评级理由包括主要营运指标持续改善 [2] - 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增长显著 [2] - 公司以特色工艺技术壁垒为锚 [2] -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代工能力 [2] 行业与技术 - 半导体行业存在技术迭代挑战 [2] - 特色工艺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2]
华虹公司(688347):25Q2主要运营指标持续改善,产能爬坡有望带动业绩改善
华金证券· 2025-08-10 22:3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2] - 当前股价为64.75元(2025-08-08) [2] - 总市值111,983.54百万元,流通市值26,401.81百万元 [2] 核心观点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9.94/198.53/229.04亿元,同比增速18.1%/16.8%/15.4%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11.89/15.38亿元,同比增速82.1%/71.6%/29.3% [5] - 2025Q2销售收入达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毛利率10.9%优于指引(7%-9%) [4] - 2025Q2产能利用率达108.3%,付运晶圆1,305千片(折合8寸),同比增长18% [4] 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5Q2中国区收入占比83%(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主要来自电源管理、超级结及模拟产品需求 [4] - 功率器件收入1.67亿美元(同比+9.4%),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1.61亿美元(同比+59.3%) [4] - 预计2025Q3营收6.2-6.4亿美元,毛利率10%-12% [4] - 2025E毛利率18.8%,2027E提升至21.7% [5] 产能与技术 - 上海三座8英寸厂月产能17.8万片,长期超负荷运转(2024年利用率均超100%) [4] - 无锡两座12英寸厂规划月产能17.75万片(华虹无锡9.45万片/华虹制造8.3万片),当前处于爬坡阶段 [4] - 工艺覆盖0.35μm-40nm,专注嵌入式存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等特色工艺平台 [4] 市场与战略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智造、物联网等领域 [5] - 协同国际客户需求,推进12英寸产线产能爬坡以实现技术生态升级 [4]
晚报 | 8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10 22:28
模拟芯片 - 全球模拟芯片第一厂商TI进行大范围涨价,覆盖6万余个料号,涨价力度远超6月的3300款,工控类与算力相关芯片尤其突出,通用料涨幅15%-30%,高端芯片直接翻倍 [1] - TI的12英寸模拟晶圆厂产能扩张但仍无法满足需求,车规级、工业级高端模拟芯片需求激增超25%,消费电子领域产能受限,国内中芯国际、华虹等代工厂的BCD和高压工艺产能也被AIoT、汽车电子挤占 [1] - TI和ADI部分产品交期延长至20-30周,工业级产品达40周以上,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可能跟进涨价,行业拐点初显 [1] TDI - 韩国韩华化学TDI装置因故障停产,为年内全球第四起重大生产中断事件,其年产能15万吨占全球总供给5%,亚太现货供应受直接影响 [2] - 全球TDI产能高度集中,前五大生产商占75%份额,国内现货价格攀升至16000-17000元/吨,8月挂牌价普遍上调,国产货均价环比涨17.94%,同比涨16.69% [2] 电子皮肤 - 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采用磁感应方案,具备全球最高力测量精度、分辨率和感知频率,为人形机器人、医疗监测提供新解决方案 [3] - 电子皮肤市场规模2024年约63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超17%,2034年将超300亿美元,政策明确支持突破该技术 [3] 核聚变 - "星火一号"聚变-裂变混合堆采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效聚变功率大于40MW,总功率300MW,计划2029年完成建设,2030年实现演示发电 [4][12] - 该技术可处理核废料、生产同位素药和核元素,被视为终极能源形式,碳排放几乎为零 [4] 氢能 -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开工,构建"绿电制绿氢,绿氢再发电"模式,实现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突破 [5] 算力 - 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或降低对HBM依赖,提升国内大模型推理性能,此前已联合北大推出DeepSeek全栈开源推理方案 [6][12] 机器人 - 北京亦庄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政策,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销售补贴等8条措施,首批20个实训场本月开放 [7][10] - 人形机器人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AI大模型加速发展推动商业化落地 [8] 人工智能 - 河南省对AI项目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每年最高100万元支持高质量语料库建设 [9] 行业动态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 [10][12] - 特斯拉获批德州网约车牌照,为Robotaxi运营铺路 [15]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投入百亿助力行业 [14]
华虹半导体(01347):2025年二季度业绩点评:3Q25指引积极,下半年开启涨价驱动量价齐升
光大证券· 2025-08-10 19:54
投资评级 - 维持华虹半导体(H)"买入"评级 [5]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1.5/1.5xPB [5] 核心观点 - 2Q25毛利率10.9%超预期(指引7%~9%),YoY +0.4pct,QoQ +1.7pct,主因产能稼动率上升及降本增效 [2] - 2Q25收入5.66亿美元(YoY +18.3%,QoQ +4.6%),其中12英寸收入占比59%(YoY +43.2%) [2] - 3Q25指引积极:营收中值6.3亿美元(YoY +19.7%,QoQ +11.3%),毛利率中值11%(高于市场预期9.2%) [4] - 2H25量价齐升逻辑明确:12英寸产能释放+BCD工艺需求强劲(当前需求为预期2倍)+产品涨价(2Q25低个位数上调) [3][4] 财务表现 收入结构 - 按晶圆尺寸:8英寸收入占比41%(YoY -5.4%),12英寸收入占比59%(YoY +43.2%) [2] - 按下游应用:消费电子占比63.1%(YoY +19.8%),工业及汽车占比22.8%(YoY +16.7%) [3] - 按产品:模拟和电源管理营收YoY +59%,功率器件营收YoY +9.4% [3] 产能与资本开支 - 2Q25稼动率108.3%(YoY +10.4pct),折合8英寸月产能44.7万片,Fab 9装机月产能超4万片 [3] - 2Q25 Capex 4.08亿美元(其中92%投向Fab 9),预计2025年底完成80%产能装机,2026年上半年达8.3万片/月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7/1.4/1.8亿美元(较前次-5%/-18%/-32%),对应同比+26%/+99%/+24% [5] - 25年EPS预测0.04美元,对应P/E 133x [5][6] 战略与行业趋势 - "Local for Local"战略:与ST等海外IDM合作项目已量产,下半年贡献营收,北美客户收入占比9.4% [3] - 自主可控+在地化趋势支撑长期市场份额增长,扩产规划包括2027年新产线建设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