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虹公司(688347)
icon
搜索文档
华虹半导体(01347):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BCD景气驱动收入增长,毛利率有待降本成效显现
开源证券· 2025-08-10 15: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 [4][11] 核心观点 - BCD平台需求强劲,2025Q2收入环比增长18%,实际订单需求是原规划产能的两倍 [6] - 2025Q3收入指引6.2-6.4亿美金,环比增长10%-13%,主要来自9厂产能爬坡和2025Q2涨价滞后反应 [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0.4/0.7/1.5亿美金,对应同比增速-26%/65%/112% [4] - 当前股价44港币对应2025-2027年PB均为1.5倍 [4] 财务表现 - 2025Q2收入5.66亿美金,环比增长5%,符合指引区间5.5-5.7亿美金 [5] - 2025Q2毛利率10.9%,超出指引区间7%-9%上限,主因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08.3% [5] - 2025Q3毛利率指引10%-12%,环比持平,受9厂新增折旧对冲涨价影响 [6]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23.84亿美金,同比增长19%,毛利率11% [7] 业务动态 - 9厂产能持续爬坡,2025Q2出货量环比增长6%,ASP环比下滑1% [5] - AI需求强劲叠加消费电子低库存、电动汽车拉动,2025H1景气度有望延续至Q3 [4] - China for China项目预计2025H2开始贡献收入 [4] - 功率供需格局不乐观,公司明确不会继续扩大功率产能 [6]
华虹半导体(01347.HK):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6.2亿美元至6.4亿美元之间 毛利率10%至12%之间
格隆汇· 2025-08-09 12:47
华虹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 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 3%,环比增长4 6% [1] - 毛利率10 9%,同比上升0 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 7个百分点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00万美元,同比上升19 2%,环比上升112 1% [1] 华虹半导体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指引 - 预计销售收入约在6 2亿美元至6 4亿美元之间 [1] - 预计毛利率约在10%至12%之间 [1]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62.7亿港元,加仓阿里、小米
格隆汇APP· 2025-08-08 19:45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62.71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位:阿里巴巴-W 7.3亿、盈富基金6.83亿、小米集团-W 4.72亿 [1] - 净卖出前三位:中芯国际4.26亿、华虹半导体3.35亿、和黄医药1.58亿 [1] 连续买入情况 - 南下资金连续12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64.7567亿港元 [1] - 连续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W,累计33.3906亿港元 [1] 个股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8.2%,净买入额2.13亿,成交额66.68亿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2.4%,净买入额3.98亿,成交额25.41亿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2%,净买入额5.47亿,成交额22.86亿 [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1.1%,净买入额4.24亿,成交额19.16亿 [3] 其他个股动态 - 工通达网络股价上涨26.9%,净买入额0.76亿,成交额17.58亿 [3] - 和黄医药股价下跌16.0%,净卖出额1.58亿,成交额9.58亿 [3]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1.9%,净买入额2.02亿,成交额8.93亿 [3] - 再鼎医药股价下跌10.5%,净买入额2.17亿,成交额7.69亿 [3]
资金动向 | 北水扫货港股超62亿港元,抛售中芯国际超4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08 18:53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W 7.3亿港元、盈富基金6.83亿港元、小米集团-W 4.72亿港元、再鼎医药2.16亿港元、康方生物2.01亿港元、腾讯控股1.0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中芯国际4.26亿港元、华虹半导体3.35亿港元、和黄医药1.58亿港元、石药集团1.3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2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64.7567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33.3906亿港元 [1] 港股通交易数据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8.2% 净买入额2.13亿港元 成交额66.681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2.4% 净买入额3.98亿港元 成交额25.41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1.2% 净买入额5.47亿港元 成交额22.86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1.1% 净买入额4.24亿港元 成交额19.16亿港元 [3]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1.7% 净卖出额3.36亿港元 成交额11.25亿港元 [3]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6.0% 净卖出额1.33亿港元 成交额10.75亿港元 [3] 公司业绩表现 - 再鼎医药中期总收入2.16亿美元 同比增长15.35% 净亏损8916.5万美元 同比收窄33.33% [5] - 中芯国际2025年Q2营收22.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6.2% 环比下降1.7% 净利润1.325亿美元 环比下降29.5% 同比下降19.5% [6] - 中芯国际预计Q3收入环比增长5%-7% 毛利率指引18%-20% 中位数19%低于Q2的20.4% [6] - 和黄医药上半年综合收入2.8亿美元 同比下降9% 下调2025年肿瘤/免疫业务收入指引至2.7亿-3.5亿美元 [6] 机构评级更新 - 中金下调小米集团目标价9%至70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对应2025年市盈率34.4倍 2026年25.1倍 [5]
南向资金 |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7.3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8-08 18:15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62.71亿港元 [1] 净买入前三公司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3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84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73亿港元 [1] 净卖出前三公司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4.27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36亿港元 [1] - 和黄医药遭净卖出1.58亿港元 [1]
国泰海通|电子:晶圆代工行业龙头25Q2毛利率优于指引上限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 工业及汽车下游补库带动BCD Analog需求增长,二季度及下半年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提升[2] - 行业获"增持"评级,头部Fab业绩增长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改善及在地化生产趋势[1][2] 中芯国际25Q2业绩 - 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16.2%,环比-1.7%,高于指引(指引环比-4~6%)[2] - 毛利率20.4%,同比+6.5pcts,环比-2.1pcts,超指引上限(指引18~20%)[2]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提升2.9pcts[2] - 25Q3指引:营收环比+5~7%,毛利率区间18~20%[2] 华虹半导体25Q2业绩 - 营收5.66亿美元,同比+18.3%,环比+4.7%,接近指引上限(5.5-5.7亿美元)[3] - 毛利率10.9%,同比+0.4pcts,环比+1.7pcts,超指引上限(指引7~9%)[3] - 等效8英寸产能44.7万片/月,出货130.5万片,同比+18%,环比+6%[3] - 产能利用率108.3%,环比+5.6pcts[3] - 25Q3指引:营收中值环比+11.3%(6.2~6.4亿美元),毛利率中值环比+0.1pcts(10~12%)[3] 行业景气度分析 - 2025年智能手机、PC/笔电、服务器等终端市场恢复年增长,车用及工控库存修正后需求回补[4] - 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预计小幅增长至75%以上[4] - 中芯国际8寸及12寸产能利用率一季度增长4.1%,达90%以上[4] - 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25Q2产能利用率分别达92.5%、108.3%[4]
华虹公司(688347):Q2毛利率超指引,Q3展望积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8 15: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5.661亿美元(YoY+18.3%,QoQ+4.6%),符合预期区间5.5-5.7亿美元 [5] - 毛利率10.9%(YoY+0.4pct,QoQ+1.7pct),超预期7%-9%区间 [5] - 净利润800万美元 [5] - 2025Q3营收指引6.2-6.4亿美元(QoQ+9.5%~+13.1%),毛利率指引10-12% [8] 产能与运营 - 25Q2晶圆交付1305K(YoY+18%,QoQ+6%),ASP为434美元/片(QoQ-1.3%) [8] - 稼动率108.3%(QoQ+5.6pct),持续满载 [8] - 25Q2新增8寸产能34K/M(折合12寸15K/M),总产能从413K/M增至447K/M [8] - 25Q2资本开支4.077亿美元,其中3.764亿美元用于Fab 9建设 [8] 分业务表现 - 模拟和电源管理业务增长显著(YoY+59.3%,QoQ+17.8%) [8]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产品(YoY+2.9%,QoQ+8.3%) [8] - 分立器件(YoY+9.4%,QoQ+2.4%) [8] - 逻辑和射频(YoY+8.1%,QoQ+2.7%) [8] - 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收入(YoY+16.6%,QoQ-35.6%) [8] 战略发展 - Fab 9正式进入建设期 [8] - 华力微未来三年内可能注入华虹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8] - 华力微拥有两座12英寸产线(Fab 5设计产能38K/M,Fab 6设计产能40K/M) [8]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7.17/12.63/15.35亿元(原7.71/12.65/15.36亿元) [8] - 2025-2027年PE为161/91/75X [8] - 当前PB(LF)为2.64X,低于SW集成电路制造指数平均3.47X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6.80元,一年内最高/最低67.79/26.60元 [2] - 市净率2.6 [2] - 流通A股市值272.38亿元 [2] - 每股净资产25.34元,资产负债率28.14% [2]
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同时发布业绩,两大晶圆厂满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4:00
中芯国际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6.2% [2] - 毛利率为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 [2] - 按技术平台划分,模拟与电源管理收入增长显著,同比上升59.3%至1.611亿美元,占总收入28.5% [3] - 功率器件收入占比最高达29.5%,同比增长9.4%至1.667亿美元 [3]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同比增长2.9%至1.411亿美元 [3] 华虹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销售收入5.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4.6% [4] - 毛利率10.9%,超出指引 [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00万美元,同比上升19.2%,环比大幅上升112.1% [4] 行业动态 - 两大晶圆厂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高两位数增长 [2] - 华虹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中芯国际接近满产 [2]
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发布 25Q2 业绩:晶圆代工行业龙头25Q2毛利率优于指引上限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8 13:4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认为晶圆代工行业在工业及汽车需求修复下将迎来业绩增长 [5] 核心观点 - 工业及汽车需求修复推动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持续改善,叠加在地化生产趋势确立,头部晶圆厂有望实现业绩增长 [2] - 国内先进制程工艺持续迭代,AI芯片有望逐步转向国内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作为布局先进制程的核心资产将迎来国产替代空间 [5] - 2025年智能手机、PC/笔电、服务器等终端市场出货恢复增长,车用、工控库存修正后出现回补需求,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将小幅增长至75%以上 [5] 公司业绩表现 中芯国际 - 25Q2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16.2%,环比-1.7%),高于指引(指引环比-4~6%) [5] - 25Q2毛利率20.4%(同比+6.5pcts,环比-2.1pcts),高于指引上限(18~20%) [5] - 25Q2产能利用率92.5%(环比+2.9pcts),25Q3预计营收环比+5~7%,毛利率区间18~20% [5] 华虹半导体 - 25Q2营收5.66亿美元(同比+18.3%,环比+4.7%),接近指引上限(5.5-5.7亿美元) [5] - 25Q2毛利率10.9%(同比+0.4pcts,环比+1.7pcts),高于指引上限(7~9%) [5] - 25Q2等效8英寸产能44.7万片/月,出货130.5万片(同比+18%,环比+6%),产能利用率108.3%(环比+5.6pcts) [5] - 25Q3预计营收6.2~6.4亿美元(中值环比+11.3%),毛利率区间10~12%(中值环比+0.1pcts) [5] 行业景气度 - 中芯国际8寸及12寸产能利用率一季度增长4.1%,达90%以上 [5] - 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25Q2产能利用率分别达92.5%、108.3% [5] - 工业及汽车补库推动BCD Analog需求增长,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提升 [5]
大行评级|里昂:上调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50.5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格隆汇· 2025-08-08 13:45
财务表现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收入5.66亿美元,按季上升4.6%,接近指引上限5.5亿至5.7亿美元 [1] - 毛利率为10.9%,较首季改善1.7个百分点,高于指引的7%至9% [1] - 产能利用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108.3% [1] - 净利润800万美元,按季增长112.1%,低于市场预期的1280万美元 [1] 经营动态 - 公司第二季开始调整价格,预计下半年产品平均售价将有单位数增幅 [1] - 12英寸晶圆厂Fab 9产能扩充进展顺利,新产能将于2027年投产 [1] - 下半年实际需求预计与上半年相若 [1]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18%,2027年上调12% [1] - 因税项增加,今年盈利预测下调31% [1]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目标价由36.9港元上调至50.5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