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盛虹(000301)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达65.7亿元,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9:28
行业概述 - 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是自动变速器关键核心部件 直接影响整体性能表现[1][3] - 湿式摩擦片由钢芯片和湿式摩擦材料组成 钢芯片由钢材冲压成型并提供支撑 摩擦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工艺粘接[3] - 纸基摩擦材料是当前主导品种 具有动摩擦系数高且稳定 静动摩擦系数接近 传递扭矩能力强 摩擦噪音小 结合柔和平稳 耐磨性能良好等优点[4] - 湿式摩擦材料主要包括软木橡胶基 粉末冶金 碳/碳摩擦材料和纸基摩擦材料四类 其中纸基材料应用最广泛[4][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从2021年53.64亿元增长至2024年63.4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77%[1][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74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17] - 行业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本土企业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 打破了国外企业市场垄断[1][17]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相关技术列入鼓励类项目[10] -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提出到2030年实现离合器摩擦材料国产化 总成80%国产的目标[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9][10]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汽车零部件制造列入鼓励类项目[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完整 上游为钢材 树脂 玻璃纤维等原材料 中游为摩擦片制造 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11] - 钢材是重要原材料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4.2%[12] - 2025年上半年钢材产量7.34亿吨 同比增长4.6% 为行业提供稳定原材料供应[12] 下游需求 - 汽车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2万辆 同比增长3.72%[1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 2024年1288.8万辆 同比增长34.43%[14] - 2025年1-7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 同比增长12.7% 新能源汽车产量823.2万辆 同比增长39.2%[14]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被美国博格华纳 日本达耐时 日本恩斯克华纳 日本富士离合器 日本爱信 德国舍弗勒等国际巨头主导[19] - 本土企业积极推动技术突破 涌现出林泰新材 金麒麟 南通海天 旺成科技 科马材料 南京多联等领先企业[19] - 林泰新材2024年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营业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58.86%[21] - 金麒麟2024年汽车制动行业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8.16%[23]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性能 长寿命 低噪音方向发展 适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需求[25] - 加大对复合材料 碳纤维 陶瓷基摩擦材料等新技术研发[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和智能制造应用缩短研发周期 提高产品一致性[25] 市场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本土企业打破外资技术垄断[26] - 市场需求多元化 针对不同动力形式开发专用产品[27] - 售后维修市场和海外出口需求成为重要增长动力[27] -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27]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韩国计划削减高达25%石脑油裂解产能,中国炼化景气修复有望加快-202508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22:1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石油化工行业 [2] 核心观点 - 韩国石化企业计划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270-370万吨,相当于韩国总产能1470万吨的18%-25%,此举有望加快中国炼化行业景气修复 [1][2][5][8] - 中国炼化产品对韩国进口依赖度较高,芳烃类产品受韩国供应影响显著,韩国产能削减将导致中国进口端收紧,利好国内民营大炼化企业 [5][12] - 原油供需存在走宽趋势,预期油价中高位震荡,上游油服板块呈现回暖趋势,钻井日费有较大提升空间 [5] - 炼化盈利有所改善,聚酯产业链供需改善后盈利中枢有望上行 [5][13] 行业动态与数据 韩国产能调整影响 - 韩国十家最大石化企业同意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270-370万吨,占韩国总产能1470万吨的18%-25% [5][8] - 韩国石化企业2024-2025年经营业绩显著下滑,开工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 [5][8] - 中国对韩国石化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乙烯77.24%、丙烯62.36%、丁二烯53.36%、苯51.91%、PX45.97% [12] 原油市场 - Brent原油期货收于67.73美元/桶,环比增长2.85%;WTI期货收于63.66美元/桶,环比增长1.37% [5][17]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21亿桶,环比下降601万桶,较过去五年同期低6% [5][19] - 美国钻机数538台,环比减少1台,同比减少47台 [5][30] 炼化板块 - 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12.99美元/桶,环比下跌2.09美元/桶 [5] - 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20.01美元/桶,环比上涨2.34美元/桶,历史平均24.85美元/桶 [5] - 乙烯价差251.19美元/吨,环比下跌5.68美元/吨,历史平均407美元/吨 [5] 聚酯板块 - PX与石脑油价差263.57美元/吨,环比上涨0.61美元/吨,历史平均384美元/吨 [5][82] - PTA价差245元/吨,环比上涨54元/吨,历史平均775元/吨 [5] - 涤纶长丝POY价差1133元/吨,环比下跌31元/吨,历史平均1399元/吨 [5][91] 投资建议与关注公司 聚酯产业链 - 看好桐昆股份、万凯新材,因聚酯景气修复预期及盈利中枢上行 [5][13] 炼化板块 - 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因油价回落改善成本,海外炼厂退出及地炼低开工率利好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5][13] 轻烃加工 - 看好卫星化学,因美国乙烷供需宽松,乙烷价格回落维持乙烷制乙烯路线盈利 [5][13] 油气开采 - 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因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公司经营质量提升且股息率较高 [5][13] 油服板块 - 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因上游勘探开发维持高景气,海上资本开支保持较高水平 [5][13]
东方盛虹涨2.03%,成交额1.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6.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2: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上涨2.03%至9.55元/股 成交额1.22亿元 换手率0.20% 总市值631.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6.96万元 特大单买入518.67万元(占比4.25%)/卖出2182.48万元(占比17.88%) 大单买入2547.86万元(占比20.87%)/卖出1681.00万元(占比13.7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6.32% 近5/20/60日分别上涨7.06%、4.83%、12.4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58万户 较上期减少10.29% 人均流通股77,036股 较上期增加34.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7717.74万股 较上期减少409.80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09亿元 同比下降17.50% [2] - 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73.79% [2]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1998年7月16日成立 2000年5月29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炼化及贸易-炼油化工 概念板块涵盖环氧丙烷、光伏胶膜、可降解、光伏玻璃、大盘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2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22亿元 [2]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预计触发“盛虹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1年3月22日公开发行5,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0亿元,期限6年 [2] - 可转债于2021年4月21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盛虹转债",代码127030 [2] - 转股期限自2021年9月27日起至2027年3月21日止 [3] 转股价格修正条款 - 当公司股票在任意30个连续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时,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 [4][6] - 修正方案需经股东大会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持有可转债的股东需回避表决 [4] - 修正后转股价格不得低于股东大会召开日前20个交易日和前1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较高者,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和股票面值 [4] 触发修正条件进展 - 2025年8月8日至8月20日期间,公司股票已有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3.21元/股的80%(即10.568元/股) [6] - 预计将触发"盛虹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6] - 若触发条件,公司将按照募集说明书约定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7] 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000301,简称东方盛虹 [5] - 盛虹转债当期转股价格为13.21元/股 [5]
东方盛虹(000301) - 关于预计触发“盛虹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0 18:03
债券发行 - 2021年3月22日发行50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500,000.00万元[5] - 股票代码000301,债券代码127030,当期转股价格13.21元/股[6] 转股相关 - 转股期限为2021年9月27日至2027年3月21日[6] - 特定条件下董事会有权提修正方案,须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5][8] 触发情况 - 2025年8月8 - 20日,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格80%,预计触发修正条件[11] 后续安排 - 触发条件后公司将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11] 信息查询 - 可查阅2021年3月18日《募集说明书》,拨打0512 - 63573480咨询[12]
政策“反内卷”+海外产能退出,化工板块午后暴力拉升!联泓新科涨停,主力抢筹超44亿!
新浪基金· 2025-08-20 14:43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场内价格大涨1.63%至0.686元,成交量达5020万份[1][2] - 联泓新科涨停(10.01%),恒力石化飙涨9.06%,荣盛石化大涨7.28%,桐昆股份和三棵树涨超5%,云天化、东方盛虹、新凤鸣等多股涨超4%[1][2] - 基础化工板块单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4.79亿元,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2][3] 资金流向与行业比较 - 电子行业主力净流入177.21亿元居首,汽车行业94.75亿元次之,基础化工行业以44.79亿元位列第五[3] - 化工ETF标的指数市净率2.1倍,处于近10年28.18%分位点低位[4] 行业发展趋势 - 供给侧结构性优化持续推进,政策端"反内卷"要求频繁提及[5] - 海外化工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亚洲产能冲击,出现关停及产能退出事件[5] - 地缘摩擦增加海外化工供应不确定性,中国化工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填补国际供应链空白[5] 投资机会聚焦 - 二季度景气度向好且业绩可能超预期的标的值得关注[6] - 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弱的新材料行业受益于AI资本开支持续提升[6] - 海外设厂企业受益于美国关税冲突,磷肥行业迎来出口窗口期且高景气度有望持续[6] 板块配置策略 - 化工ETF(516020)全面覆盖化工细分领域,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7] - 其余5成仓位布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股[7]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化工ETF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参与布局[7]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光引发剂价格上涨,反内卷有望带动化工景气反转-20250817
国海证券· 2025-08-17 23:06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 核心观点:碳酸锂、光引发剂价格上涨,反内卷有望带动化工景气反转[1] - 基础化工行业相对表现优异,1M/3M/12M涨幅分别为9.8%/14.0%/39.4%,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3] 重点投资机会 1 低成本扩张领域 - 万华化学、卫星化学、扬农化工等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巩固成本领先地位[5] - 轮胎企业(赛轮轮胎、玲珑轮胎等)和复合肥企业(新洋丰、云图控股等)展现强竞争力[5] 2 景气度提升领域 - 铬盐(振华股份)受AI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需求驱动,2028年预计出现25万吨缺口(占产量23%)[5] - 磷矿石(云天化、川恒股份)、制冷剂(巨化股份)、民爆(广东宏大)等行业供需格局改善[6] 3 新材料领域 - 电子化学品(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和航空航天材料(振华股份、宝钛股份)国产替代加速[8] - 合成生物学(凯赛生物)和植物胶囊(山东赫达)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8] 4 高股息标的 - 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央国企具备稳定分红能力,ROE水平稳固[8] 产品价格动态 - 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周环比+9.93%至83000元/吨,受江西锂矿停产和储能需求支撑[10] - 光引发剂(TPO)价格周环比+5.56%至95元/公斤,火灾事故影响供给[10] - 涤纶长丝(FDY 150D/96F)价格周环比+2.16%至7100元/吨,外贸订单复苏[10] - 钛白粉市场均价13302元/吨维持稳定[16] - 维生素A/E价格分别稳定在64元/kg和67.5元/kg[18] 重点公司跟踪 万华化学 - 纯MDI价格周涨100元至17900元/吨,聚合MDI跌250元至16000元/吨[11] - 2025H1营收909亿元(-6.35%),归母净利61亿元(-25.10%)[12] 振华股份 - 氧化铬绿价格周降1000元至30500元/吨,金属铬价格72000元/吨持平[13] - 2025H1营收21.9亿元(+10.17%),归母净利2.98亿元(+23.62%)[13] 恒力石化 - 涤纶长丝库存天数下降0.6天至20天,PTA社会库存减少0.8万吨至450.2万吨[14] - 启动子公司吸收合并优化管理架构[14] 卫星化学 - 丙烯酸价格5950元/吨维持稳定[16] 龙佰集团 - 钛白粉产能全球领先,正延伸至钛金属和新能源材料领域[16] 行业数据指标 - 国海化工景气指数92.75,周环比下降0.11[38] - Brent原油期货价格周跌0.29%至66.13美元/桶[9] - 萤石均价周涨25元至3050元/吨,制冷剂R32/R134a各涨500元[13]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考虑OPEC+的进一步增产,EI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将有164万桶、天的供应过剩-202508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9:38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但重点推荐聚酯产业链、炼化、油气开采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17][18] - 核心观点认为2025年全球原油将出现164万桶/天的供应过剩,主要因OPEC+增产及需求增速放缓[2][15] - 三大机构预测存在分歧:IEA预计2025年需求增68万桶/天,OPEC预计129万桶/天,EIA预计98万桶/天[8][9][12] 原油供需预测 价格预测 - EIA下调2025年原油均价预测至67美元/桶(较上月下调2美元),2026年降至51美元/桶(下调7美元)[4] - 天然气价格预测:2025年3.6美元/百万英热(下调0.1),2026年4.3美元/百万英热(下调0.1)[4][47] 需求预测 - IEA预测2025年需求增68万桶/天(下调2万桶),2026年增70万桶/天(下调2万桶)[8] - OPEC预测2025年需求增129万桶/天(持平),2026年增138万桶/天(上调10万桶)[8] - EIA预测2025年需求增98万桶/天(上调18万桶),2026年增119万桶/天(上调14万桶)[9][46] 供应预测 - EIA预计2025年全球供应增228万桶/天(上调47万桶),其中OPEC+增61万桶/天,非OPEC+增167万桶/天[12][46] - IEA预计2025年供应增250万桶/天(上调40万桶),2026年增190万桶/天(上调60万桶)[12][43] 细分板块表现 上游板块 - Brent原油周跌1.11%至65.85美元/桶,WTI跌1.69%至62.8美元/桶[22]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3亿桶(周增303.7万桶),较五年同期低6%[24] - 自升式钻井平台日费环比上涨4125-1696美元,半潜式平台日费持平[37] 炼化板块 - 新加坡炼油综合价差周跌1.39美元至15.07美元/桶[51] - 烯烃价差上涨:乙烯-石脑油价差256.87美元/吨(周涨17.15美元)[58] - 丙烯-丙烷价差114美元/吨(周涨0.5美元),低于历史平均258美元[64] 聚酯板块 - PX-石脑油价差262.96美元/吨(周涨2.99美元),低于历史平均384美元[77] - PTA盈利上涨:PTA-0.66PX价差191元/吨(周涨52元)[82] - 涤纶长丝POY价差1164元/吨(周涨12元),低于历史平均1399元[85] 重点公司推荐 - 聚酯产业链:桐昆股份、万凯新材(供需改善带动盈利中枢上行)[17] - 炼化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成本改善+格局优化)[17][18] - 油气开采: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高股息率)、中海油服(海上油服景气)[18] - 乙烷制乙烯:卫星化学(乙烷价格回落利好盈利)[18]
行业深度报告:PTA:行业扩产或接近尾声,需求稳步增长,产品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开源证券· 2025-08-15 16:1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PTA行业扩产接近尾声,2025年新增产能预计870万吨,2026年及以后规划产能800万吨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4][19] - 供给端格局优化:产能CR7达76%,龙头企业具备定价权,老旧装置(占比46.2%)或面临出清[4][15][20] - 需求端持续增长:2019-2024年PTA表观消费量CAGR达9.13%,2024年出口量441.8万吨(占产量6.3%)[5][29][31] 供给端分析 - 产能扩张:2019-2024年有效产能从4669万吨增至8427.5万吨(CAGR 12.5%)[12][14] - 集中度高:恒力石化(18.7%)、荣盛石化(11.6%)等CR7企业合计占比76%[15][17] - 产能结构:2.6%装置超20年、6.2%超15年、37.4%超10年,1148万吨产能处于停车状态[20][25] 需求端分析 - 下游应用:98%用于PET,其中聚酯纤维(71%)、瓶片(23%)、薄膜(7%)[26][28] - 消费增长:2024年表观消费量6558万吨(2023-2024年增速18.39%/11.32%)[28][30] - 进出口变化:2024年进口量降至1.8万吨,出口量441.8万吨(2020-2024年CAGR 51.2%)[29][31] 重点公司 - 推荐标的:恒力石化(1660万吨产能)、荣盛石化(1031万吨)、新凤鸣(770万吨)[32][38] - 受益标的:东方盛虹(640万吨)、三房巷(560万吨)[33][38] - 估值水平:恒力石化2025E PE 11.5倍,桐昆股份2026E PE 8.2倍[39] 行业数据 - 开工率:2025年1-7月维持75%-80%合理水平[18][21] - 新增产能:2025年东方盛虹/三房巷/新凤鸣分别新增250/320/300万吨[19][20] - 价差表现:2022年起PTA加工价差持续承压[34][36]
东方盛虹(000301.SZ):暂无聚醚醚酮产品
格隆汇· 2025-08-13 16:38
公司产品布局 - 东方盛虹暂无聚醚醚酮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