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零跑启航欧洲、比亚迪大马建厂 新能源成汽车出口增长主动力
凤凰网· 2025-08-26 14:13
自主品牌车企海外扩张战略 - 零跑汽车全球化战略车型B10于9月开启欧洲市场交付 预计2026年海外销量将在今年基础上翻倍 [1] - 零跑汽车1-7月累计出口24980辆 欧洲市场7月订单量突破4000辆创历史新高 [1] - 零跑汽车推进马来西亚工厂本地化生产 并计划利用Stellantis西班牙工厂于明年制造首款车型B10 [1] 中国车企海外本地化布局 -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 [2]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初期生产哈弗H6系列/H9/2.4T长城炮等车型 辐射整个拉美市场 [2] - 广汽集团采取"小批量快产出"模式 完成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东欧五大板块布局 [2]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占整车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2]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3] - 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成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2] 行业投资趋势转变 -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 [3] - 行业从单一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新阶段 以应对贸易壁垒和降低运输成本 [1][2]
海外销量同比大增159.5%,比亚迪7月领跑多国新能源车市
长沙晚报· 2025-08-26 13:41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公司全球销量达344296辆 其中海外销售80178辆 同比增长159.5% [1] - 在巴西市场销售9691辆新能源车 同比增长60% 位居当地新能源销量榜首 [1][2] - 在西班牙市场以2158辆销量获新能源品牌第一 同比大幅增长665% [4] - 在意大利市场以2019辆销量稳居新能源乘用车榜首 市场份额超13% [7] - 在新加坡保持全品牌销冠 在土耳其获插混销量第一 在马来西亚和埃及获电动车销量第一 [10] 区域市场突破 - 巴西市场海鸥车型销售3011辆 同比增长102.4% 宋PLUS以1825辆成为第二大畅销车型 [1] - 西班牙市场宋PLUS EV单月销售836辆 进入紧凑级SUV纯电前十 海鸥与海豹形成产品组合优势 [4] - 意大利市场插电混动车销售1408辆 占细分市场16% 纯电动车销售559辆 占细分市场10% [7] 全球化战略推进 - 巴西工厂实现首车下线 拉美新能源产业进入新阶段 [10] - 泰国市场完成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 创当地市场拓展速度新标杆 [10] - 产品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扩张策略成效显著 [7][10]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 连续四年上榜且居中国车企首位 [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纯电与插混双技术路线全面覆盖不同市场需求 [1] - 紧凑型与纯电车型在产品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方面实现双重提升 [4] - 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切入不同消费客群 形成本地化竞争优势 [1][4]
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车ETF(515700)盘中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26 11:18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82.6% [1] -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1] - 技术跃进式提升叠加硬件软件成本下降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率提升 [1]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 [1] 行业ETF产品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C(012699)、E(024504) [2] - 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保持高增长 [1]
比亚迪获融资买入7.64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21.98亿元
金融界· 2025-08-26 09:16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25日融资买入额7.64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59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7.80亿元 实现净卖出1626.75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21日-25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5.62亿元、8.73亿元和7.64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5日融券卖出4.09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买入0.70万股 [2]
Why Is Everyone Talking About BYD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8-26 09:0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乘用车(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商用车、电池(包括LFP刀片电池)、电力、电子/半导体及储能系统 构成能源到车轮的一体化平台[4] - 采用深度垂直整合战略 自主设计制造关键部件如电池和电子产品 以控制成本并保障供应链安全[5] - 2024年营收达7770亿元人民币(1060亿美元) 净利润400亿元人民币(55亿美元) 其中80%营收来自汽车及相关产品[6]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销量领先地位 并持续向海外市场扩张[7] - 东南亚泰国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于2024年投产 作为东盟十国出口枢纽[8] - 巴西工厂初始年产能15万辆 二期计划提升至30万辆 欧洲匈牙利工厂已投产 土耳其工厂(2026年投产) 两地合计年产能达50万辆[8] - 本地化生产可改善物流、降低关税与货币风险 同时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9] 技术优势与增长驱动 - 电池技术领域具备优势 刀片电池除自用外还供应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10] - 储能业务提供发电、储电和用电的完整新能源解决方案[10] - 在中国市场免费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积极投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1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新兴车企(如小米)通过价格折扣和新车型持续挑战市场地位[12] - 品牌形象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仍存在差距 高端化建设成效尚待验证[13] - 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海外扩张进程 半导体/软件等领域的技术获取存在潜在阻力[13]
从世界工厂到科创中心 折射深圳创新“三级跃迁”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6
深圳创新历程与产业跃迁 - 深圳创新实力通过三级跃迁实现从"世界工厂"到"科创雨林"的进化 当前以平均每天约580件专利授权量体现"深圳速度" [4][15]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累计专利授权量达87,152件 [15] 一级跃迁:要素集聚阶段(1979-1990年代) - 通过"三来一补"模式奠定工业基础 1994年深圳该类企业数量占广东省三分之一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48% [6][7] - 外资引入培育国际化基因 案例中集集团1987年开拓国际集装箱市场 1996年成为全球产量第一企业 [7][8] - 同步开展"内联"战略引进央企国企 建立纺织服装与电子配件为主的轻工业体系 [10] 二级跃迁:链式突破阶段(1990年代-2010年代) - 企业纵向技术攻坚实现国产替代 案例中金岭南陶瓷过滤机价格仅为进口设备八分之一 [10] - 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等凭借核心技术打开全球市场 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11] - 企业横向拓展业务边界 案例中集集团基于底层核心能力发展超过30项全球领先产品 [11] - 完整产业链吸引创新企业 案例越疆科技实现"当天出图当天加工"的研发效率 [12] 三级跃迁:生态创新阶段(当前) - 企业构建技术生态 案例云天励飞投资多领域产业链标的 推动AI技术行业应用 [15] - 开源鸿蒙系统投入超1万人年研发 代码量达1.3亿行 推出矿鸿/电鸿等行业解决方案 [15] - 政府角色转变为生态培育者 2024年出台低空经济建设方案 打造多领域产业名城 [15] - 形成自我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 涵盖政策/人才/资本/技术等多重要素 [15] 机器人产业突破 - 优必选研发"天工"机器人在2025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以21.5秒成绩完成百米自主奔跑 [2] - 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实现全面进化 [2]
比亚迪申请极片、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专利,提升极片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
金融界· 2025-08-26 08:28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极片、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的专利 公开号CN120545304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1] - 专利通过差异化活性材料粒径分布设计 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中间区域活性材料平均粒径D50不同 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中间区域活性材料平均粒径D50大小关系相反[1] - 该技术可提升极片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 降低极片两端疲劳失效速率 提高极片使用寿命[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总部位于深圳市 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业[2] - 企业注册资本达303906.5855万人民币[2]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106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996次[2] 公司知识产权布局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820条 专利信息5000条[2] - 公司还拥有行政许可149个[2]
陕西锂电池首次以“分箱发运”模式出海
陕西日报· 2025-08-26 07:53
公司业务动态 - 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分箱发运"模式向柬埔寨出口8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8块锂电池 [1] - 公司旗下西安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表示新模式使每批出口产品节省7天运输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 [1] - 新模式实现锂电池在汕尾工厂整车装配测试后就地拆解车身与电池分别出口 避免返回西安进行危险货物包装鉴定 [1] 行业运输模式创新 - 陕西锂电池首次采用"分箱发运"模式出海 体现新能源产品跨境运输流程优化 [1] - 海关实施跨关区协作机制 产地海关与拆分地海关联动监管 拆分地海关可就地实施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 [2] - 新模式直接减少锂电池在产地与拆分地往返运输环节 降低电池在途安全风险、运输时间、物流成本和损耗 [1] 政策支持与战略发展 - 海关部门积极对接企业"分箱发运"需求 启动跨关区协作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 - 海关表示将持续支持锂电池企业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落实支持民营经济政策举措 [2] -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核心产品 其高效安全运输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至关重要 [1]
“未来之城”的进阶之路 ——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证券时报· 2025-08-26 06:54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 - 深圳从边陲小渔村成长为全球创新之都 经济体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 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榜首 拥有超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推出1000多项全国第一的改革举措 [2] - 1979年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蛇口工业区打破思想藩篱 创造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华强北电子街孕育腾讯等科技企业 [2] - 2019年获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20年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承担中国式现代化示范田使命 [3] 改革突破与制度创新 - 综合改革试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 城市空间统筹 新兴产业立法等领域突破 形成3批48条可复制推广的深圳经验 [4]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 推行"工业上楼"模式破解土地瓶颈 [4] - 出台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首创性法规 前海实现"三天一项制度创新" [4] 对外开放与外贸成就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实现逆势增长 [5] - 跨境电商 海外仓 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兴起 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5] - 从商品流通向规则引领转型 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5] 科技创新与产业成果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6] - 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 南山机器人谷 华为鸿蒙系统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大疆无人机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等创新成果涌现 [6] - 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6] 发展动能与城市精神 - 成功源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 而非政策优惠或要素禀赋 [7] - 保持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具备打破常规的锐气与敏捷 [7] - 持续应对改革深水区 科技卡脖子 民生领域差距等挑战 2024年6月中央发布新意见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7]
风雨燕飞翔——从上市公司活力看深圳提质向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6:16
深圳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 较2020年同期增加128家 [2] - 2024年深圳实体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967亿元 同比增长10.8% [3] - 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1.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5.9% [3] 重点企业案例 - 影石创新成为全景相机全球销冠 海外市场贡献超70%营收 年均毛利率超50% 目前市值突破1100亿元 [2] - 佰维存储2020至2024年营收增长约3倍 净利润增长约5倍 [3] - 盐田港2024年前7月进出口货值破万亿元 新增11个贸易往来国家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深圳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700余家 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5]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车企 [5] -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0% 每五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深圳造" [5]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深圳聚集超2300家低空经济企业 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5] - 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 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 [5] - 中信海直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飞行 全程超300公里 [5] 具身智能产业优势 -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 拥有34家上市企业和9家独角兽企业 [6] - 在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 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42.3% [6] 资本市场支持体系 - 2024年深圳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10.5亿元 增长4.2% 占GDP比重12.8% [7] - 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 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7.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7] - 2024年11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 募资93.92亿元 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8] 资本赋能案例 - 华大基因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0亿元 实现多领域产业化落地 [8] - 越疆科技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深创投长期投资支持 [8][9] - 深圳专门出台方案引导耐心资本服务"20+8"战略性新兴产业 [9]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深圳实现GDP3.68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0]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实现GDP1.83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