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300059)

搜索文档
超2700家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8-08 16:28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12%至3635.13点,深成指跌0.26%至11128.67点,创业板指跌0.38%至2333.96点 [4] - 全市场近2800只个股下跌,北证50跌幅最大达1.39% [4] - 沪深两市成交额1.71万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超千亿 [5] 板块涨跌 - 新疆本地股爆发,西域旅游、八一钢铁等10余股涨停 [8] - 雅下水电概念回升,深水规院20%涨停,山河智能等涨停 [9] - 轨交设备板块拉升,金鹰重工20%涨停,祥和实业涨停 [10] - 多模态AI、华为昇腾、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 [12] - 华银电力、山河智能、英维克分别获净流入8.22亿元、7.79亿元、6.27亿元 [13] - 中芯国际、东方财富、长城军工遭净流出10.03亿元、8.55亿元、7.21亿元 [14]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A股上升趋势稳固,看好军工、机器人等主线板块及创新药、软件服务方向 [16] - 华西证券指出当前市场与2月底-3月初相似,需关注主线叙事热度和成交额变化判断行情持续性 [16]
沪深ETF规模逾4万亿元 券商买方投顾业务内涵亟待拓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8
沪深交易所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末沪深两市ETF总规模达40573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1][2] - 沪市ETF共680只总市值29625.45亿元深市ETF共467只总市值10947.55亿元 [1][2] - 沪深两市基金产品总规模沪市31034.10亿元深市11310.87亿元 [2] 券商ETF经纪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0.94%)中国银河(8.52%)中信证券(7.94%)国泰海通(6.81%)华宝证券(5.53%) [2] - 深市ETF交易金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 [2] - 头部券商如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凭借综合实力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1][3] 券商ETF持有规模分布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4.57%)申万宏源(17.87%)中信证券(6.20%)招商证券(4.83%)广发证券(4.65%) [3]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 [3] - 特色化经营机构如东方财富华宝证券方正证券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3] ETF市场发展与投顾转型趋势 - ETF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主要增长引擎指数工具类产品占据核心发展地位 [4] -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需将ETF纳入买方投顾体系重要配置范畴以优化交易结构 [1][4] - 建议在新型股票投顾框架下整合ETF投顾服务采用投顾费用制替代佣金模式 [4][5]
吴逸离任东财基金旗下3只基金 2只累计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06
基金经理变更 - 西藏东财基金公司解聘基金经理吴逸,涉及东财上证科创50指数发起式、东财中证新能源车ETF发起式联接、东财量化精选混合三只基金[1][2][3] - 吴逸现任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及基金经理职务[1] - 三只基金均依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行基金经理变更[2][3] 基金业绩表现 - 东财上证科创50指数发起式A类自2023年11月7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7.06%,C类达16.27%,2025年以来A/C类收益率分别为6.52%和6.27%[1] - 东财中证新能源车ETF发起式联接A类自2020年12月16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0.88%,C类为-12.51%,2025年以来A/C类收益率分别为8.13%和7.87%[1] - 东财量化精选混合A类自2020年7月29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0.42%,C类为-23.54%,2025年以来A/C类收益率分别为3.28%和2.82%[1] 基金净值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东财上证科创50指数发起式A/C类累计净值分别为1.1706元和1.1627元[1] - 东财中证新能源车ETF发起式联接A/C类累计净值分别为0.8912元和0.8749元[1] - 东财量化精选混合A/C类累计净值分别为0.7958元和0.7646元[1] 基金基本信息 - 东财上证科创50指数发起式基金主代码为019385,由姚楠燕共同管理[2] - 东财中证新能源车ETF发起式联接基金主代码为010805,由姚楠燕共同管理[2] - 东财量化精选混合基金主代码为009840,由杨路炜共同管理[3]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芯国际流出8.56亿元、东方财富流出7.15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15:06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流出8.56亿元,位列榜首 [1]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流出7.15亿元,排名第二 [1]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流出5.98亿元,排名第三 [1] - 东方精工、寒武纪-U、天娱数科主力资金分别流出5.44亿元、5.31亿元、5.31亿元 [1] - 海立股份、拓维信息、昆仑万维主力资金分别流出4.86亿元、4.56亿元、4.51亿元 [1] - 三六零、汉得信息、鼎捷数智主力资金分别流出4.32亿元、4.27亿元、3.85亿元 [1] - 硕贝德、常山北明、华胜天成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65亿元、3.65亿元、3.64亿元 [1] - 东信和平、浪潮信息、万兴科技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63亿元、3.56亿元、3.46亿元 [1] - 用友网络、三博脑科主力资金分别流出3.39亿元、3.30亿元,位列末两位 [1]

8月7日杠杆资金净买入前十:寒武纪(5.33亿元)、北方稀土(4.07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10:58
融资净买入排名 - 寒武纪以5.33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位列榜首 [1] - 北方稀土以4.07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二 [1] - 硕贝德以2.95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位列第三 [1] 融资净买入金额分布 - 前四名企业单日融资净买入均超2.5亿元(寒武纪5.33亿/北方稀土4.07亿/硕贝德2.95亿/东山精密2.57亿) [1] - 太辰光(2.02亿元)与东方财富(2.01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均突破2亿元关口 [1] - 后四位企业净买入额分布在1.69-1.90亿元区间(博瑞医药1.90亿/西部证券1.81亿/盛和资源1.80亿/东信和平1.69亿) [1] 行业覆盖特征 - 榜单覆盖半导体(寒武纪)、稀土材料(北方稀土/盛和资源)、通信设备(硕贝德/东信和平/太辰光)三大核心领域 [1] - 金融服务业代表企业东方财富与西部证券双双入选 [1] - 生物医药(博瑞医药)与电子制造(东山精密)领域各有企业入围 [1]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芯国际流出4.73亿元、天娱数科流出4.70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10:58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流出4.73亿元,位列首位 [1] - 天娱数科主力资金流出4.70亿元,位列第二 [1] - 寒武纪-U主力资金流出4.65亿元,位列第三 [1] 资金流出规模分布 - 资金流出超过4亿元的股票包括长城军工(4.28亿元)、东方精工(4.13亿元) [1] - 资金流出3-4亿元的股票包括东方财富(3.72亿元)、华胜天成(3.22亿元)、汉得信息(3.01亿元) [1] - 资金流出2-3亿元的股票包括鼎捷数智(2.97亿元)、硕贝德(2.94亿元)、三博脑科(2.87亿元) [1] 科技行业资金流向 - 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出现显著资金流出 [1] -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寒武纪-U、汉得信息、东方国信均出现2-4亿元资金流出 [1] - 软件服务企业用友网络资金流出2.49亿元,万兴科技流出2.39亿元 [1] 制造业资金流向 - 汽车制造企业赛力斯资金流出2.34亿元 [1] - 装备制造企业东方精工资金流出4.13亿元 [1] - 军工企业长城军工资金流出4.28亿元 [1] 金融科技资金流向 - 金融信息服务商东方财富资金流出3.72亿元 [1] - 金融软件企业指南针资金流出2.22亿元 [1] - 证券服务企业同花顺虽未列前20但行业整体呈现流出态势 [1]


资金回流稳定币概念股?楚天龙大涨超8%,金融科技ETF溢价频现!机构表示持续看好金融科技板块
新浪基金· 2025-08-08 10:57
市场表现 - A股主题板块普遍回调 金融科技板块下跌逾1% 成份股多数下跌 但稳定币和跨境支付局部走强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早盘下探近2% 后跌幅缩窄至0.47% 成交额超2亿元 盘中溢价频现显示买盘强劲 [1] - 楚天龙逆市大涨超8% 创识科技 古鳌科技 拉卡拉涨幅均超3%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RWA注册登记平台在香港正式上线 Web3 0三项标准立项 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和《RWA代币化技术规范》 [3] -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 金融科技领域"革命性"创新的稳定币加速推进 金融IT板块迎来布局机遇 [3] 投资逻辑 - 招商证券持续看好金融科技板块 主要基于市场交投活跃和AI+金融应用落地两大理由 [3] - 7月全A日均成交额达16336亿元 环比增长22 3% 同比大幅增长149 1% 显示市场交投持续活跃 [3] - AI+金融是AI落地的重要场景 同花顺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智能投顾 金融问答 投研写作等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 [4] - 东方财富自研"妙想"金融大模型 将AI搜索 问答 研报总结等七大模块集成到Choice终端8 0 形成信息获取到交易执行的闭环 [4] 金融科技ETF - 金融科技ETF(159851)规模超82亿元 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在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3只ETF中规模与流动性断层第一 [4] - 该ETF覆盖互联网券商 金融IT 跨境支付 AI应用 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4]
19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20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9:57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18.13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融资净买入14.76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融资净买入10.82亿元 [1] - 机械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9.12亿元 [1] - 化工行业融资净买入7.46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融资净买入6.03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净买入5.75亿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9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861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170股净买入金额超3000万元 [1] - 20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1] - 寒武纪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5.33亿元 [1] - 北方稀土融资净买入4.07亿元 [1] - 硕贝德融资净买入2.95亿元 [1] - 东山精密融资净买入2.57亿元 [1] - 太辰光融资净买入2.02亿元 [1] - 东方财富融资净买入2.01亿元 [1] - 博瑞医药融资净买入1.9亿元 [1] - 西部证券融资净买入1.81亿元 [1] - 盛和资源融资净买入1.8亿元 [1]
两融余额再破2万亿元!十年前狂热扎堆金融股,融资客如今更爱这几类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0:13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市场意义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万亿元,重回十年高位,但与2015年牛市相比,当前市场背景为经济结构优化、监管严格、投资者成熟,标志着A股进入更稳健发展阶段 [1] - 方正证券指出两融规模提升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A股趋势性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中期关注TMT、顺周期及消费板块,短期关注券商补涨机会 [1][8] 2025年两融市场结构特征 - 截至2025年8月5日,6只个股两融余额超100亿元:东方财富(232.35亿元)、中国平安(218.52亿元)、贵州茅台(173亿元)、比亚迪(147亿元)、中信证券(130亿元)、长江电力(108亿元) [1][3] - 两融余额前二十名标的涵盖新能源(江淮汽车、赛力斯、宁德时代)、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黄金ETF(华安黄金易ETF、易方达黄金ETF)等多元化资产 [2][3] - 近半年融资买入额最高个股为东方财富(1655.57亿元)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110.19亿元),港股相关ETF(恒生科技ETF、香港证券ETF)亦受追捧 [3][4] 2015年与2025年两融市场对比 - 2015年两融余额前十名中6只为金融股(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制造业仅中国重工入围,金融股融资买入额显著领先(中信证券4303.8亿元、中国平安4228.9亿元) [5][6] - 2025年两融标的数量增至4150只(2015年仅900余只),资金流向分散至新能源、科技、ETF等多领域,东方财富取代中信证券成为融资龙头但行业集中度降低 [7] 当前两融市场健康度分析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3%、占成交额比重10.2%,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显示杠杆使用相对理性 [8] - 宏观经济韧性(上半年GDP增长5.3%)、企业盈利周期见底、政策利好及流动性宽松共同支撑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8]
净买入1300亿元,医药生物、信息技术等5大行业净流入超百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8-07 19:3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A股融资余额累计19710.27亿元,逼近2015年历史高点的2万亿元 [2] - 年内净买入金额1122.09亿元,其中7月单月净买入1328.74亿元 [2] 行业融资情况 - 7月27个东财一级行业中26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仅化石能源行业净流出 [5] - 电子设备行业净买入金额最高达167.4亿元,融资余额2483.04亿元位居首位 [5][8] - 医药生物、信息技术、有色金属和金融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153.61亿元、150.11亿元、136.11亿元、134.09亿元 [5] - 融资余额超1000亿元的行业包括信息技术(2031.21亿元)、金融(1997.27亿元)、医药生物(1486.49亿元)、有色金属(1132.93亿元)等 [8][9] 个股融资动态 - 42只个股7月融资净买入超5亿元,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医药生物等行业 [12] - 新易盛以34.43亿元净买入居首,北方稀土(24.26亿元)、胜宏科技(20.61亿元)等紧随其后 [12][13] - 五粮液净偿还6.2亿元为最高,阳光电源(5.34亿元)、四方精创(5.3亿元)等净偿还超3亿元 [14][15] - 东方财富以234.2亿元融资余额居持仓榜首,中国平安(219.45亿元)、贵州茅台(169.01亿元)等位列前五 [16][17] 机构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当前调整是牛市中的波段消化,市场将重新聚焦主线 [20] - 兴业证券指出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未破坏,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 [21] - 招商证券预测A股8月可能先抑后扬并创下新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