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股份(300218)

搜索文档
安利股份:8月8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银证券、长城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16
公司产能与越南经营情况 - 安利越南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其中2条已于2022年末投产,剩余2条近期将投产,全部达产后年产能达1800万米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 [2] - 公司本部生产线正进行技术革新改造,现有产能与订单基本匹配,现阶段更聚焦市场与客户 [2] - 安利越南因前期投入大及验厂认证周期长导致经营亏损,但2024年三季度以来产销量提升,业绩改善趋势向好 [2] 汽车内饰品类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内饰品类收入占比同比提升,受益于服务品牌和定点项目增加,未来将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 [3] - 20万-30万新能源车型需求增长与公司产品中高端定位契合,公司正深化与比亚迪、小鹏等品牌合作以扩大应用份额 [6] 功能鞋材品类客户合作与展望 - 功能鞋材客户覆盖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及安踏、李宁等国内主流品牌,耐克自2025年1月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后开发项目增多 [4] - 2024年5月成为阿迪达斯合格供应商,已实现量产销售,同时正推进彪马、亚瑟士及美国NB等新客户合作 [4] - 预计2025年功能鞋材品类将保持良好发展,未来收入量级有望持续提升 [5][9] 沙发家居品类复苏与风险管控 - 沙发家居品类呈现止跌企稳迹象,通过拓展优质客户优化结构对冲外部压力 [8] - 合作客户包括爱室丽、芝华仕等知名品牌,应收账款管理严格,目前无坏账风险 [8] 技术实力与新业务储备 -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聚焦高性能、生态环保材料技术突破,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0] - 前瞻性布局新兴领域,开展技术开发储备以拓展未来新业务 [10] 财务表现与机构预测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55亿元(同比+2.59%),归母净利润4641.68万元(同比+12.47%),毛利率26.81% [11]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中位数为2.64亿元,2026年达3.26亿元,目标价最高23.40元 [13]
行业周报:美对印加征关税或利好国内纺服出口及化纤行业,草甘膦、草铵膦价格上涨-20250810





开源证券· 2025-08-10 10:14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草甘膦市场供应减少,价格重心小幅上移,95%草甘膦原粉市场均价为26399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98元/吨,涨幅0.37%[4] - 草铵膦市场现货偏紧,价格小幅上涨,95%草铵膦原粉主流成交参考4.45万元/吨,较8月5日上涨0.03万元/吨,涨幅0.68%[4] - 橡胶助剂行业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实现行业良性发展[5] -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或利好国内纺服出口及化纤行业[4] 化工行情跟踪 - 本周化工行业指数报3814.15点,较上周五上涨2.33%,跑赢沪深300指数1.1%[17] - CCPI(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报4059点,较上周五下跌0.69%[17] - 本周化工板块的545只个股中,有418只周度上涨(占比76.7%)[17] 产品价格变化 - 近7日跟踪的226种化工产品中,有54种产品价格较上周上涨,有104种下跌[18] - 7日涨幅前十名的产品:液氯(14.98%)、焦炭(4.57%)、代森锰锌(4.00%)、炼焦煤(3.55%)、苯胺(2.82%)[75] - 7日跌幅前十名的产品:布伦特(-8.41%)、WTI(-7.77%)、叶酸(-6.00%)、丙烯酸(-5.51%)、维生素D3(-5.41%)[76] 重点产品跟踪 - 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为6739.29元/吨,较上周均价上涨25元/吨[35] - 粘胶短纤市场均价为12,85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持平[39] - 国内尿素市场均价1780元/吨,较上周四上涨11元/吨,涨幅0.62%[52] - 氯化钾市场均价3277元/吨,环比上周上涨42元/吨,涨幅1.3%[56] 推荐及受益标的 -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6] - 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6] - 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6] - 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等[6]
安利股份:接受中银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17:41
公司动态 - 安利股份将于2025年8月8日16:00-17:30接受中银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松霞和证券事务代表陈丽婷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至12月安利股份营业收入构成为人造革合成革占比98.35% 其他业务占比1.65% [2]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9 16:20
产能与经营情况 - 安利越南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其中2条已于2022年末投产,剩余2条近期计划投产,全部达产后年产能达1800万米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 [1] - 安利越南前期因折旧、薪酬和市场开发投入较大,产销量未达盈亏平衡点,但2024年三季度以来经营业绩改善趋势向好 [1][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内饰品类收入占比提升,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 [2] - 功能鞋材品类覆盖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及安踏、李宁等国内品牌,耐克自2025年1月起将公司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 [2][3] - 沙发家居品类已呈现止跌企稳迹象,客户包括爱室丽、芝华仕等知名品牌,应收账款风险可控 [4] 客户合作进展 - 成为耐克中国大陆唯一中资鞋用聚氨酯合成革合格供应商,阿迪达斯2024年5月认证合格供应商 [2][3] - 2025年通过美国NB供应商认证,正积极联系UA鞋部、HOKA等新品牌 [3] - 国内运动品牌合作基本全覆盖,采购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3] 市场趋势应对 - 20-30万新能源车型增长与公司汽车内饰产品中高端定位高度契合 [3][4] - 深化与比亚迪、小鹏等汽车品牌合作,争取更多20-30万车型定点项目 [4] 技术研发储备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聚焦高性能、生态环保材料等领域技术突破 [7] - 具备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7] - 开展新兴领域市场调研和技术储备,为新业务拓展做准备 [7]
安利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数为14405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23:44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数为14405户包含合并信用账户的数据 [1]
安利股份:公司沙发家居品类业务有一定波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行业环境 - 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行和美国关税政策反复等外部环境变化对终端沙发家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1] - 外部环境变化传导至材料采购环节 [1] 公司业务表现 - 沙发家居品类业务出现一定波动 [1] - 通过客户拓展与结构优化对冲外部环境影响 [1] - 与芝华仕、爱室丽、顾家等品牌客户合作态势向好 [1] - 培育了一批500万-2000万量级左右的品牌客户 [1] 市场认知与品牌建设 - 国内和美线沙发家居客户对公司认知度较高 [1] - 公司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1]
安利股份:公司在消费电子品类具有良好的先发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消费电子业务发展 - 公司在消费电子品类具有先发优势,覆盖国内外较多品牌客户 [1] - 产品应用范围包括键盘、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机身背板、平板配件、耳机及无线充电器等 [1]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增量空间来自新客户拓展及市场份额提升 [1] - 通过开发新应用场景挖掘潜在需求以推动业务规模增长 [1]
安利股份:公司更聚焦市场与客户,产能并非首要关注因素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公司产能布局 - 安利越南剩余2条生产线已具备投产条件 [1] - 公司正推进本部生产线技术革新改造 优化产能结构布局 [1] - 逐步调整湿法生产线 增加可兼容生产水性 无溶剂产品的干法复合型生产线 [1] 经营策略 - 现有产能与订单基本匹配 [1] - 现阶段更聚焦市场与客户 产能并非首要关注因素 [1]
安利股份:公司功能鞋材品类的客户结构覆盖广泛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客户结构 - 公司功能鞋材品类的客户结构覆盖广泛,包括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和国内主流体育运动品牌 [1] - 国际品牌合作方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等 [1] - 国内品牌合作方包括安踏、李宁、特步、中乔、361°等,基本实现全覆盖 [1] 国际品牌合作进展 - 公司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一家中资鞋用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合格供应商 [1] - 自2025年1月升级为耐克战略合作伙伴以来,耐克给予公司的开发产品和项目有所增多 [1] - 2024年5月成为阿迪达斯合格供应商,已有一定订单量产并实现销售 [1] - 通过美国NB供应商认证,并积极联系UA鞋部、HOKA、昂跑等品牌 [1] 市场拓展策略 - 努力在2025年继续蓄势积能,为未来实现高增长打好基础 [1] - 与彪马、亚瑟士合作稳步推进 [1] - 在国内市场通过加大开发、加强互动等方式,努力提升在品牌采购份额中的占比 [1]
安利股份:目前公司在汽车内饰品类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优势优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9:0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汽车内饰品类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优势优良 [1] - 服务的汽车品牌增多、定点项目增多 [1] - 产品在比亚迪、丰田、小鹏、长城、江淮、奇瑞等主流汽车品牌的部分车型上实现应用 [1] 未来展望 - 基于当前发展基础,公司有能力、有信心推动汽车内饰品类呈现"低基数、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