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份(300498)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6月猪企销售月报解读-20250713
光大证券· 2025-07-1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政策指引下猪价预期转好,产能周期底部渐明,生猪养殖板块有望开启长周期盈利上行期;生猪存栏回升提振后周期板块需求,业绩逐步回升;粮价上行趋势确立,种植&种业基本面向好;宠食行业增量、提价逻辑持续落地,龙头企业成长持续兑现 [3][68] 各部分总结 6月猪企销售月报解读 - 出栏量:13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626.81万头,环比+2.65%,同比+47.55%;商品猪出栏总量约1354.49万头,环比+3.30%,同比+43.36%;仔猪出栏总量约268.89万头,环比-1.90%,同比+74.14% [2][13] - 出栏价格:6月行业出栏均重等数据下降,去库存背景下猪价下跌,大部分上市公司商品猪销售价格环比跌幅在3%以内,同比下跌约20%,多数企业出栏均价维持在14 - 15元/公斤 [2][14] - 出栏均重:已公布6月销售情况的10家企业商品猪出栏均重算术均值为125.06公斤,环比-0.77kg,多数上市公司6月出栏均重下降,绝对水平低于4月 [2][17] 本周行情回顾 行业表现 - 本周(2025/7/7 - 2025/7/11)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周上涨1.09%,与上证综指持平,跑赢沪深0.27个百分点;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种植业/渔业/饲料涨跌幅分别为+2.60%/+2.23%/+0.86%/+0.78%/-0.37%/-3.33% [19] 个股表现 - 本周农林牧渔板块市值70亿元以上个股中,涨幅前五为圣农发展、安德利、牧原股份、益生股份、新希望;跌幅前五为乖宝宠物、中宠股份、海大集团、神农集团、生物股份 [23] 重点数据追踪 生猪——去库存阶段 - 7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1元/kg,周环比下跌3.52%,15公斤仔猪均价31.8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79%;商品猪出栏均重129.03kg,周环比上升0.39kg,全国冻品库容率14.31%,环比上升0.08pct [1][28] 白羽肉鸡——供强需弱 - 截至7月11日,白羽肉毛鸡价格6.24元/公斤,周环比下跌7.56%,鸡苗价格0.99元/羽,周环比下跌27.21% [37] 黄羽肉鸡——需求淡季 - 截至7月6日,中速鸡价格5.01元/斤,环比下跌0.4%,高温暴雨、农忙季致终端消费低迷、行情低迷 [45] 饲料板块 - 截至7月11日,玉米现货均价2421.57元/吨,环比下降0.60%;豆粕现货均价2914.86元/吨,环比下降0.05%;小麦现货均价2445.5元/吨,环比下降0.23% [48] 大宗农产品 - 截至7月11日,国内天然橡胶期货价格14385元/吨,周环比+2.20%;青岛地区橡胶库存62.5万吨,周环比+0.03万吨 [66] 投资建议 - 生猪养殖板块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后周期板块关注海大集团、瑞普生物;种植链关注苏垦农发、北大荒、海南橡胶、秋乐种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宠物板块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 [3][68]
上市分化明显!猪企6月销售数据出炉!下半年猪价走向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13 09:56
行业概况 - 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供强需弱格局,猪肉供应充裕导致猪价弱势运行,上市猪企盈利复苏缓慢[3] -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近期持续引导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多家机构研报指出生猪产能调控或已启动[3][9] - 7月猪价连续回暖,创下春节后最高价格,申万养殖指数上周上涨4.88%,创2024年11月15日以来新高[3] 6月销售表现 - 6月生猪价格(外三元)先抑后扬,月中一度跌破14元/公斤,创逾16个月新低,月度均价创年内新低[4] - 上市猪企6月销售价格普遍环比下跌15%~20%,经营策略分化导致销量和收入增速显著分化[4][5] - 牧原股份6月销量701.9万头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9.57%,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0.59%至14.08元/公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65%至127.99亿元[5] - 正虹科技6月销量环比增长217.03%至2.65万头,收入环比增长282.91%至4135.44万元[5] - 温氏股份6月销量300.73万头,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环比下跌1.98%,收入49.2亿元[6] - 新希望6月销量133万头环比下降0.29%,销售均价14.18元/公斤环比下降2.81%,收入18.71亿元[6] 公司业绩预告 - 天邦食品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3.7亿元,同比下降56.01%~58.39%,扣非后净利润扭亏为盈2.38亿元~2.58亿元[4]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5亿元~110亿元,同比增长924.6%~973.39%,主要因出栏量上升和养殖成本下降[4] 产能调控与行业趋势 -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猪价的关键变量,2025年5月末存栏4042万头,环比上涨0.09%,同比上涨1.2%,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10] - 农业农村部提出调减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并加大弱仔淘汰力度[10] - 行业步入高质量竞争阶段,低成本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1~3年供给受限或成新常态,规模企业扩张将大幅放缓[10] - 政策有望为猪价形成托底,下半年上涨空间取决于猪肉消费情况[10]
从产业周期看农业板块投资机会——农业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农业、养殖、宠物食品、饲料、生猪养殖、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动保 - **公司**:乖宝宠物、中宠股份、海大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科技、德康股份、圣农、华股、科前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养殖板块**:正从周期成长向周期价值转变,大型上市公司现金流好转,行业盈利分化,龙头估值处历史底部,中长期盈利中枢有望提升,股东回报增加。论据为规模化程度提升,多轮优胜劣汰后进入龙头进阶阶段[1][3] - **宠物食品板块**:处于高速成长期,营收增速加快,盈利能力提升,头部企业品牌影响力释放,国产品牌通过配方研发和渠道投入高速增长。论据是2025年1 - 5月表现亮眼,自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和经营水平提高,国产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1][5][9] - **饲料板块**:推荐海大集团,上半年饲料销量增长显著,竞争力和中长期成长性确定,海外市场空间广阔,销量预计维持30%以上增幅,每年预计可实现15% - 20%的稳健收益。论据是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兼并整合及龙头成本优势将更显著,海大海外建厂与经营良好,海外业务优于国内[1][6][11] - **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非洲猪瘟后产能过剩,专业化分工明显,下游屠宰及食品加工厂盈利增加。推荐牧原股份等企业,因其成本优势明显,利润兑现度高,自由现金流充裕。论据是从2014年至今规模化程度从不到10%提高到70%[1][7][8] - **白羽肉鸡板块**:养殖端逐渐成熟,龙头企业盈利稳定性增强,竞争力提升,但因供给充裕,下半年价格预计维持底部震荡格局,截至2025年6月中旬,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价下降约10%。论据是以圣农为代表的企业凭借成本优势替代海外种机[12] - **黄羽肉鸡板块**: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周期属性显著,今年五六月份价格惨淡,下半年因供给充裕价格难上涨,龙头企业竞争力强,中长期屠宰加工及肉制品端盈利可能增加。论据是两到三年一轮周期,高猪价引发替代需求推动反转[12] - **动保板块**:当前缺乏大单品,创新性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动能,推荐科前生物,因其在多联多价疫苗领域竞争力强,研发管线全面布局持续创新[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农业板块中期投资策略分养殖产业链和宠物产业链,养殖产业链规模化提升,头部集团成本优势明显,宠物产业链高度景气,中长期发展趋势确定[2] - 今年农业板块投资策略强调做减法,重点看好生猪养殖和宠物食品板块以及海大集团,建议投资者关注以把握潜在投资机会[14]
上市猪企6月销量分化显著,能繁母猪产能调控托底下半年猪价
第一财经· 2025-07-09 19:41
猪价走势与行业现状 - 7月以来猪价连续回暖,近日创下春节后最高价格15.31元/公斤,表现强于市场预期 [1][5] - 6月生猪价格(外三元)一度跌破14元/公斤至13.96元/公斤,刷新逾16个月低点,月度均价创年内新低 [2] - 行业处于供强需弱格局,猪肉供应充裕导致猪价弱势运行,上市猪企盈利复苏缓慢 [1] - 能繁母猪存栏量5月末为4042万头,同比上涨1.2%,高于3900万头产能调控绿线 [7] 上市猪企6月销售表现 - 牧原股份6月销量701.9万头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9.57%,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0.59%至14.08元/公斤,销售收入127.99亿元同比增长27.65% [3] - 温氏股份6月销售生猪300.73万头,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环比下跌1.98%,收入49.2亿元 [4] - 新希望6月销量133万头环比微降0.29%,销售均价14.18元/公斤环比下降2.81%,收入18.71亿元 [4] - 正虹科技销量环比增长217.03%至2.65万头,收入4135.44万元环比增长282.91% [3] - 金新农销量环比增长38.35%至11.22万头,收入1.22亿元 [3] - 东瑞股份销量环比下滑18.46%至12.71万头,傲农生物、大北农等销量降幅不到10% [4] 企业盈利与产能调控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5亿元~110亿元,同比增长924.6%~973.39% [2] - 天邦食品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3.7亿元,同比下降56.01%~58.39%,扣非后扭亏为盈2.38亿元~2.58亿元 [2] - 农业农村部计划调减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并加大弱仔淘汰力度 [7] - 头部企业出栏体重下移,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个季度调减,集团企业出栏均重连续7周下移 [6] 行业未来展望 - 三季度猪肉消费淡季临近尾声,需求有望回暖,政策调控或为猪价形成托底 [5] - 行业步入高质量竞争阶段,低成本成为穿越猪周期核心竞争力,供给受限或成新常态 [7] - 政策引导下行业竞争格局将优化,利润底部和中枢有望抬升,下半年猪价波动幅度有限 [7]
后猪周期时代,牧原、温氏、新希望的日子就会好过吗?
晚点LatePost· 2025-07-09 19:38
养猪行业规模化与猪周期 - 当前养猪行业规模化率已达70.1%,较2014年的41.8%显著提升,头部企业出栏量占比从6%增至30.7% [28][29] - 猪周期由供需失衡引发,传导周期长达10-22个月,导致经营者难以逆周期生产 [6] - 行业规模化率提升有助于弱化猪周期影响,未来将趋于平滑但仍受猪瘟等随机事件扰动 [10][19] 头部企业商业模式对比 - 牧原采用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育种环节构建二元轮回体系,育肥成本仅12.65元/公斤,显著低于行业均值17元/公斤 [37][40] - 温氏、新希望采用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投入仅为自繁自养模式的1/3,但更易受猪周期影响 [41] - 牧原养猪业务毛利率优势明显,2024年市值2300亿元,远超温氏1100亿元和新希望400亿元 [44] 企业扩张路径与财务表现 - 过去10年牧原出栏量增长37.5倍至7160万头,新希望增长13.1倍至1650万头,温氏仅增长1.5倍至3020万头 [45][20] - 牧原和新希望债权融资占比达40%-45%,温氏回落至20%,显示不同举债策略 [52] - 新希望流动比率降至0.47,面临严重流动性压力;牧原短期借款占比超60%,筹资现金流净流出 [57][64] 未来增长潜力分析 - 行业尚有3000万头规模化渗透空间,温氏因稳健财务结构更具备扩张能力 [66] - 牧原屠宰肉食业务年产能2900万头但持续亏损,销售溢价从10.9%降至2.4%,显示定价权缺失 [68][69][70] - 温氏公司+农户模式更利于整合农户资源,在存量市场中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66]
温氏股份: 关于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已完成归属登记,符合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共3,850人,可归属股票数量合计4,537.7318万股 [2][8]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比例为30%,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比例为50% [4] - 本次归属有限售条件股数为9,312,455股(795人持有),无限售条件股数为36,064,863股(3,850人持有) [1] 激励计划结构及调整 - 第四期激励计划总授予量为18,510.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82%),其中首次授予17,560.79万股(94.87%),预留950.11万股(5.13%) [3] - 授予价格经两次调整:从初始10.15元/股调整为9.95元/股,再调整为9.50元/股 [7] - 因离职、绩效考核等原因作废首次授予部分12,137,017股,预留授予部分1,029,115股 [5][6] 业绩考核与归属条件 - 公司层面考核目标为2024年畜禽产品总销量比2022年增长40%(实际增长42.42%),或2023-202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60亿元,完成度超100% [12] - 个人层面归属比例根据绩效考核等级划分,A级100%归属,B级90%,最低I级0% [16] - 高管归属比例在23.52%-30%之间,如总裁黎少松获授100万股中27%归属,副总裁张祥斌获授85万股中30%归属 [17] 股份变动及财务影响 - 归属后公司总股本保持6,653,926,433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10.24%微增至10.38% [19] - 募集资金合计4.31亿元(首次3.94亿元+预留0.37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8][19] - 按新股本摊薄计算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872元,归属行为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19][20] 股份限售安排 - 签署自愿锁定承诺的激励对象需锁定40%获归属股票及其衍生股份8年,未签署者无锁定期 [1][18]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总量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18]
温氏股份: 关于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激励对象自愿锁定部分股份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8:17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795名中基层管理人员,承诺自愿锁定获归属股份的40% [1] - 锁定股份数量为9,312,455股,占本次归属股份23,281,190股的40% [2] - 锁定期为自归属股票上市流通之日起8年,期间不转让 [1] 股份归属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审议通过归属条件成就议案,归属日期为2025年7月 [1][2] - 本次归属涉及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 [1] - 已办理完成股份归属登记和自愿限售登记工作 [2] 解锁安排 - 锁定期内承诺主体如发生辞职、辞退、退休等情形,可在每年窗口期申请解锁 [2] - 公司董事会将督促承诺主体遵守承诺,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如后续达到解锁条件,公司将办理解锁并披露相关信息 [4]
温氏股份(300498) - 关于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2025-07-09 18:01
激励计划相关 - 本次归属人数3850人,首次授予3721名,预留授予763名[4] - 本次归属第二类限制性股票4537.7318万股,占2025年6月26日总股本0.68%[4][5] - 本次归属有限售条件股9312455股,795人持有;无限售条件股36064863股,3850人持有[4] - 本次归属股票归属日期为2025年7月9日[4] - 第四期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8510.90万股,占公告时股本总额2.82%[7] - 首次授予17560.79万股,占公告时股本2.68%,占拟授予总数94.87%[7] - 预留950.11万股,占公告时股本0.14%,占拟授予总数5.13%[7] - 第四期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授予价格调整后为9.50元/股[17] - 2024 - 2025年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部分均有作废情况[15][16][17] - 2025年6月27日,3850名激励对象办理归属事宜[19] - 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25年3月24日起进入第二个归属期[19] - 预留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25年2月5日起进入第一个归属期[20]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畜禽产品总销售重量915742.24万斤[21] - 2024年度畜禽产品总销售重量1304163.25万斤[21] - 2024年度畜禽产品总销售重量比2022年增长42.42%[21] - 2023 - 2024年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不低于160亿元[21] - 鲜品猪折算率81%,鲜品鸡(鸭)折算率78%,熟食折算率72%[23] 归属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归属数量4147.3533万股,3721人归属,授予价9.50元/股[29] - 预留授予部分归属数量390.3785万股,763人归属,授予价9.50元/股[31] - 董事、总裁黎少松可归属27万股,占已获授予比例27.00%[29] - 财务运营部副主任冯惠萍首次授予可归属0.192万股,占比24.00%[29] - 财务运营部副主任冯惠萍预留授予可归属5.9万股,占比50.00%[31] - 本次归属股票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7月9日[29][31][33] 股份限制与资金 - 签署自愿锁定承诺函的激励对象,本次获归属股票40%及其增加股份8年内不转让[34] - 董事和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4] - 2025年6月27日,3721名激励对象缴纳认购资金393998563.50元,763名缴纳37085957.50元[36] - 本次归属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38] 股份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681452774股,占比10.24%,变动后690765229股,占比10.38%[3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5972473659股,占比89.76%,变动后5963161204股,占比89.62%[39] - 本次登记完成后,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按新股本摊薄计算为1.3872元[39] - 本次归属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符合上市条件,控制权未变[39]
温氏股份(300498) - 关于公司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激励对象自愿锁定部分股份承诺的公告
2025-07-09 18:01
激励计划参与情况 - 795名中基层管理人员参与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自愿锁定股份承诺[3] 锁定股份相关 - 承诺锁定获归属股份的40%,锁定期8年[3] - 拟锁定股份数量为9,312,455股[4] 归属相关 - 2025年6月27日审议通过归属条件成就议案[4] - 归属日期为2025年7月9日[4] - 获归属股份数量为23,281,190股[4] 锁定期规定 - 期满公司统一办理解锁[5] - 特定情形可申请解锁[6] - 违规转让需上交所得收益[6] 后续安排 - 董事会督促遵守承诺并及时披露信息[7]
生猪养殖专题系列131:管控养殖产能为何从集团场切入?
长江证券· 2025-07-09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集团场切入管控产能辐射规模大、针对性强,或取得明显管控效果与影响。出栏规模层面,2024年18家上市猪企出栏量占行业24%份额,产能管控政策辐射规模大;边际贡献层面,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量主要由18家上市企业贡献,2022、2023年上市猪企分别贡献出栏量增量的120%、89%,2024年在行业缩量背景下维持增长,且集团场在前端母猪产能变化中的权重提升,产能管控政策针对性强 [2][6] 各目录总结 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已行至高处 - 规模化是生猪养殖行业长期趋势,年出栏500头以上主体出栏量占比由2004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70%,2024年上市企业市占率达24%,行业规模化程度高 [7][17] - 2014 - 2018年,环保政策与周期双向驱动,行业资源向规模化大主体集中,中小养殖户因环保成本高退出市场,2014 - 2018年行业年出栏1000头以下养殖主体数量累计下降36%,出栏量占比下降近10个pct,行业整体资本开支由2014年的103亿元升至2018年的251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由2014年的29亿元增至2018年的71亿元 [7][19][21] - 2019 - 2021年,非瘟疫情催生高盈利,猪企激进扩产,上市猪企资本开支爆发式增长,2019、2020年分别攀升至437、1316亿元,出栏占比从2018年的7%提至2022年的19%,散养户和小型规模企业市占率下滑 [7][31] - 2021年以来,上市企业资本开支收缩,产能扩张节奏理性化,行业成本方差收敛,产能波动减弱,2023 - 2024年上市企业出栏占比由2022年的19%缓增至24% [7][40] 非瘟后行业边际增量主要由集团场贡献 - 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量主要由18家上市企业贡献,行业出栏量下降年份,除2019年上市公司贡献2%行业减量外,其余年份出栏逆势增长;行业出栏量增长年份,2012 - 2014年上市公司仅贡献出栏量增长的5%、18%、18%,非瘟后行业出栏量增长基本由上市公司拉动,2022、2023年上市公司出栏量分别增长3437、2387万头,占当年全行业增量的120%、89%,2024年行业出栏量负增长,上市公司仍增加932万头 [8][46] - 规模化比例提升,行业出现专业分工趋势,集团场在前端产能变化中权重提升,如牧原股份在2023年行业能繁母猪去化阶段存栏稳中有升,2024Q1 - 2025Q1行业能繁底部回升47万头,牧原同期增长34万头,2023Q1至今行业能繁母猪存栏累计下降351万头,牧原增长67万头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