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JD)
搜索文档
收官大捷!海尔京东双11登顶平台TOP1
搜狐财经· 2025-11-12 18:46
随着今年家电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不再仅凭简单的功能介绍或折扣就轻 易下单。如何找到下一个增长引擎,成为各大品牌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今年双11购物节已落幕,海尔一举登顶京东家电多品类零售额TOP1。亮眼成绩的背后,正是海尔通过 与京东深度协作,开启了从产品定义、事件营销到圈层触达的全链路"共创"模式 ,这也成为其在激烈 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共创爆品,真正读懂用户 营销的起点早就不是"品牌有什么",而是"用户要什么"。海尔通过与京东联手,让"读懂用户"这件事变 得更加精准。 空调品类是共创产品的典型案例。海尔结合京东用户对空调购买行为、品类评论、客服咨询等大数据的 分析,精准捕捉到用户对 "省电、健康、舒适" 的核心诉求。以此为靶心,海尔顺势推出小红花净省电 系列、洗空气系列,以及专为双 11 打造的麦浪舒适风空调,构建起完善的爆品矩阵。 此外,海尔与京东共创的《乘风破浪的总裁》直播活动,在内容形式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当日直播成 交达成1200w。直播跳出传统带货直播的固有框架,将总裁IP与趣味互动深度融合。在直播现场,海尔 高管们不再是刻板印象中严肃的管理者,而是化身用家乡方言带 ...
下单用户数增长40%,京东11.11成交额再创新高
观察者网· 2025-11-12 18:16
首次参与京东11.11的创新业态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能。 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11.11期间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 13倍。七鲜小厨凭借"新鲜现炒"和"食材透明"的鲜明标签,11.11期间3日复购率达行业3倍,火爆流量更 带动周边3公里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近日首发的创新产品宿迁黄狗猪头肉,引发万人关注, 首发10分钟预定超千单。京东旅行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又好又便宜"的旅行体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 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 今年京东11.11,入库商品数同比增长超50%,在商品丰富度大幅提升的同时,运营效率依然持续提 升,大促期间库存周转天数下降至30.9天,降幅超20%。与此同时,通过仓网加密与库存下沉,京东持 续加速偏远地区用户时效体验,这个京东11.11,95%自营订单、87%乡镇和街道可24小时内送达,新 疆、西藏等地45.5%订单实现当日下单次日送达,次日达水平较行业水平高出42%。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观察者网获悉,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11.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 ...
京东11.11惊喜之夜:重塑电商大促的“情感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1-12 17:37
活动影响力与规模 - 京东11.11惊喜之夜全网曝光量超100亿,六小时大直播累计观看超7000万 [3] - 晚会于11月9日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通过高能舞台和万件好礼派送,关注度不断飙升 [1] - 活动前进行了长达14天的城市级预热,包括明星海报霸屏地标和飞艇造势 [3] 营销策略创新 - 将一场晚会扩展为为期14天的“城市事件”,通过“痛车”巡游、飞艇巡航和明星大屏等线下活动持续造势 [7][8][20] - 为PLUS会员设计“0.01元抽专属门票”活动,制造热度并激发社交分享,将惊喜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探索 [10][13] - 在上海新天地等四大地标举办“惊喜快闪”活动,并有人气艺人空降现场,吸引大量粉丝参与 [18] 内容设计与用户体验 - 红毯环节打破常规,明星进行生活化好物分享和趣味互动,相关话题如登陆少年团红毯太抽象了迅速引爆社交媒体 [5][21] - 采用“一台盛典+两大直播空间”组合拳,主舞台以“惊喜开燥”等为线索,集结覆盖全年龄段的艺人,唤醒跨代际集体记忆 [23][24] - 设置第二现场和京东青春采销直播间,提供后台视角和实时互动,并通过“摇一摇”抽奖等环节巧妙引导情绪流量至消费场景 [26][27] 战略转向与行业意义 - 此次尝试是从“流量思维”到“用户心智思维”的战略转向,致力于与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连接而非仅靠价格刺激 [28][30] - 通过音乐、互动和情怀建立超越价格的情感连接,使用户选择平台的原因从“更便宜”转向“更懂我”“更贴心” [30] - 在电商行业存量竞争背景下,平台通过构建“情感资产”来建立品牌护城河,寻求可持续增长 [30]
美股异动丨京东盘前涨超1.3%,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
格隆汇· 2025-11-12 17:12
公司股价表现 - 京东美股盘前股价上涨超过1.3%,报32.03美元 [1] 双11购物节业绩 - 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11.11成交额再创新高 [1] - 下单用户数实现40%的增长 [1] - 订单量增长接近60% [1] 主要品类销售表现 - 京东3C数码品类、大家电、小家电线上销售占据行业第一位置 [1] - 日用百货品类同比增速达到36% [1] - 服饰品类同比增速为30% [1] 直播业务增长 - 双11期间,京东采销直播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50% [1]
香港保险市场上演内地巨头“三国杀”
经济观察报· 2025-11-12 17:04
京东进军香港保险市场概况 - 京东通过其香港经营主体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获得香港保险经纪牌照,并于2025年10月14日开始经营,牌照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3日 [2][5]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车险、旅游险以及储蓄、投资型人寿保险等多种产品 [5] - 公司已在香港开启员工招募,招聘岗位包括保险支持、出单员、销售支持等,月薪范围在20,000至65,000港元之间,部分岗位标明有16薪 [6] 初期业务模式与客户定位 - 初期客户群体预计将以京东金融的内地客户为主,若客户有香港保险需求,则被引流至香港完成投保 [1][2][9] - 招聘重点偏向中后台的签单员岗位,签单员负责在公司支持现场签单并对接各家保险公司的复杂系统,薪酬结构为底薪加每张单150至300港元的签单费用 [7] - 同时招聘需拥有5年以上服务高净值客户经验的一线业务拓展人员 [7] 香港保险市场背景与机遇 - 2024年香港新单保费总额达2197.55亿港元,同比上升22%,创历史新高 [10] - 内地访客赴港投保金额为627.98亿港元,同比增长6.49%,占香港新单保费的29% [10] - 胡润研究院报告显示,41%的内地高净值人群将香港列为未来3年境外投资首选地,保险投资热度提升2.9个百分点至10.8% [10] - 行业认为中资巨头可利用科技优势,将投保流程从“线下签单+人工核保”转向“线上提交资料+智能核保和理赔”,有望重构香港保险生态 [11] 内地科技巨头竞争格局 - 腾讯于2017年联合高瓴资本入股英杰华人寿保险,并于2018年在港推出网上人寿保险品牌Blue [13][14] - 阿里巴巴通过关联公司云锋金融于2017年联合其他投资者以131亿港元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公司(后更名为万通保险),该公司在香港运营情况良好 [13][15] - 京东的入局标志着内地三大科技巨头在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 [3][16]
中国“双11”促销效果下降
日经中文网· 2025-11-12 16:00
中国电商行业趋势 - 电商行业年度最大规模促销活动双11在11月11日迎来最后阶段 电商展开了史上最长逾一个月的商战[2][6] - 中国电商市场2024年达到13万亿元 比2023年增长7% 增长率与以前两位数增长相比有所放缓[10] - 大型电商为炒热商战气氛延长促销期 京东将开始时间比2024年提前3天达到逾一个月 阿里巴巴定为截至11月14日约一个月[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信心指数9月份为89.6 为2023年4月以来最高点 但低于作为悲观与乐观分界线的100的局面持续[6]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明显提高 消费者表示不打折的日子比较少 双11商战前配合国庆节进行了促销[2][6] - 消费者使用比价软件确认大型购物网站商品价格走势 根据往年促销价格动向慎重寻找购买时机 透露哪怕0.1元也要低价购买日用品心理[4] - 双11促销初期运动户外相关产品和卡通玩偶等增长 每日销售额与9月同期相比增加 得益于令人感到治愈的情绪消费[6] 企业销售表现 - 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4.5% 但增长率与1-6月5.0%相比有所放缓[6] - 中国大型护肤用品企业珀莱雅化妆品2025年7-9月财报显示销售额同比减少12% 净利润减少24%[6] - 日本品牌在中国主要电商网站流通总额2022年后持续减少 但截至今年10月10个月间流通总额同比增长1%显示止跌迹象[7] - 按商品类别观察日本品牌销售情况 运动户外增长19% 服装和护肤品分别增长4%[7] 日本企业在华策略 - 亚瑟士和高得运等高功能商品在年轻人间提升品牌知名度 设计美观和功能高商品备受追捧成为电商新火车头[8] - 亚瑟士和无印良品等日本企业在中国增加店铺 对网上打折销售表现出兴趣 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将亚瑟士列为促销初期销售良好品牌[2][8] - 无印良品现有店铺和网上销售额连续8个月超过上年 服装和生活杂货受欢迎 中国消费者追求不会失败的购物[10]
京东“双11”订单量增长近60%
北京商报· 2025-11-12 15:57
从细分业态来看,今年"双11"京东外卖入驻超200万家品质餐厅,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双11"期间日 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七鲜小厨大促期间3日复购率达行业3倍,流量带动周边3公里品质 餐厅订单量增长超12%;七鲜美食MALL带动客流量环比增长80%;京东旅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 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京东家政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其中自营家电清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210%。 北京商报讯(记者 何倩)11月12日,据京东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 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 ...
京东被曝成立预制食品业务部:与3C数码事业群平级,负责人向CEO许冉汇报
搜狐财经· 2025-11-12 15:44
瑞财经 吴文婷11月11日,据媒体报道,京东零售于近期正式成立预制食品业务部。 目前,该部门在组织架构上与3C数码事业群、家居家电事业群、大商超事业群等京东零售C1级部门平级,负责人为Andy Tian,直接向京东集团CEO许冉汇 报。 报道称,一位接近京东的业内人士表示,"京东布局预制菜并非新鲜事,只是没想到这次战略层级这么高。" 实际上,今年8月15日,"京东零售招聘"公众号的一则社招信息显示,京东零售预制食品业务部的核心业务明确指向"预制食品自有品牌的商品开发"。其正 在招募菜肴、主食、烘焙品类团队负责人和品类买手伙伴。 而据京东双11媒体沟通日公布的数据,京东11.11首周,七鲜小厨带动周边3公里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京东旗下首个餐饮实体基础设施品牌-七鲜美 食MALL的线上成交订单环比增长超150%;京东自有品牌"七鲜私厨"店铺搜索量环比增长超350%,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00%。 自今年2月份京东进入外卖业务以来,通过百亿补贴,迅速提升其单量。据其披露数据显示,京东618期间,遍布全国350个城市的12万多名全职骑手和兼职 骑手们,把来自150多万家品质餐饮门店的安心美味餐食送到用户手中,日 ...
京东集团-SW(09618):25Q3 前瞻点评:京东零售稳中向好,外卖UE改善亏损收窄
东方证券· 2025-11-12 15:11
投资评级 - 对京东集团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3][5][12] - 目标股价为190.96港元,相较于2025年11月7日124港元的股价,存在显著上行空间 [3][5][1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京东集团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双端改善,主要驱动力为京东零售协同效应加强以及外卖业务单位经济效益优化带来的亏损收窄 [8] - 预计外卖业务在旺季为京东主站电商带来更强的流量协同效应,同时公司战略收缩外卖补贴力度,预计外卖亏损将环比收窄,且此改善趋势有望持续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后盈利预测显示,公司2025-2027年收入预计为13,312亿元、14,094亿元、14,856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71亿元、438亿元、525亿元 [3][12] - 目标市值5,546亿元是基于2026年零售与新业务部分9倍市盈率估值,并加上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价值计算得出 [3][12][15] 业务分部表现 京东零售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分部收入为2,486.7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受益于外卖旺季的流量协同效应 [8][13] - 预计该季度京东零售营业利润为136.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5.5%,同比提升0.34个百分点,得益于流量增长带来的买量及补贴结构优化 [8][13] - 预计商品交易总额延续双位数增长,其中第三方平台GMV因外卖转化订单以日百品类为主,预计维持双位数高增长 [8] 新业务(含外卖)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业务分部收入为128.7亿元,同比增长158.9%,运营亏损为150.1亿元 [8] - 外卖业务因战略收缩补贴力度及提升履约效率,单量保持健康增长,总亏损环比第二季度有所收窄 [8] - 预期外卖单位经济效益优化趋势将持续,新业务亏损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收窄 [8] 京东物流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物流分部收入为493.0亿元,同比增长11.1% [8] - 预计该季度经营利润为24.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5.0%,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显示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4.87%,但营业利润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分别下降79.53%和50.10%,主要反映新业务投入影响 [10] - 预测毛利率将保持稳定,2025年至2027年预计分别为15.8%、16.0%、16.1% [10] - 经调整后归母净利率预计从2025年的2.0%提升至2027年的3.5% [10][16]
京东进军香港保险 求职者称“其或将引流内地京东金融客户至香港投保”
经济观察网· 2025-11-12 14:51
近日,京东进军香港保险市场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在香港的经营主体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京东保险香港")已获得香港保险经纪 牌照,并已在香港开启员工招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一位近日在京东保险香港应聘的求职者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面试中他与香港业务主管谈及京东保险在港的发展规划,得知其初期客户群体或将以京东金融 的内地客户为主,若这类客户有香港保险的需求,会被进一步引流至香港完成投保。 经济观察报记者就京东在香港申请保险牌照并招兵买马一事联系该公司进行采访,暂未获回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香港保险牌照的价值日益凸显。在京东布局前,腾讯和阿里巴巴早已在香港开拓保险业务。至此,内地三巨头角 逐香港保险市场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 在香港招兵买马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持牌保险中介人登记册(企业)资料,京东保险香港(Jingdong Insurance Consultants (Hong Kong) Limited)于2025年10月14日获保险 业监管局所授权的保险经纪公司牌照,经营的业务范围为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即投连险),开始日期为 2025年10月14日,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