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MPNGY)

搜索文档
监管约谈难止低价内卷,美团和淘宝闪购“0元购”依旧横行
搜狐财经· 2025-07-20 17:53
监管约谈与平台反应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外卖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次日,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的高额补贴活动仍在进行,"0元购""极限满减"等现象未收敛 [2] - 美团优惠券领取页面设置多轮领券机制,满38减18、满15减15等满减活动持续在线,部分商品实际支付价格跌破成本线 [7] - 淘宝闪购用户账户内待使用的外卖红包多达21张,其中7张合计金额达110.8元,标注"7小时后过期"的倒计时提醒 [12] 平台补贴策略与市场表现 - 美团推出"0元购外卖红包券"等极端促销,7月5日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17] - 饿了么平台发放18.8元爆红包等大额优惠,用户反馈"78元奶茶实付20元"、"2.5元喝奶茶"等案例在社交平台屡见不鲜 [12] - 京东外卖设置"品质优选""特色菜系"等专区,通过强调配送时效和商品品质吸引用户,用户复购率达3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4] 商家与行业生态影响 - 商家群体面临生存压力,嘉禾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指出顾客享受到的每10元优惠中平台仅承担3元,剩下7元由商家买单 [18] - 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调研显示,辖区内83%的餐饮企业因参与补贴活动导致利润率下降,其中45%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3] - 为降低成本,29%的商家承认"减少了食材用量",17%的商家"更换了低价原材料",食品安全风险持续攀升 [2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门店注销数量同比增长23%,其中60%的注销门店提到"平台补贴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 [25] 骑手与消费者影响 - 订单量激增导致配送压力陡增,7月以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环比上升37% [26] - 某第三方机构对1000名骑手的调查显示,92%的骑手表示"工作压力超出承受极限",87%的骑手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26] - 消费者面临配送延迟、服务缩水等问题,7月外卖投诉量环比增长47%,其中"订单超时"占比达63%,"品质不符"占比21% [24] 行业竞争与补贴大战 - 2025年3月京东进军外卖市场,4月底饿了么宣布"超百亿"补贴计划,7月美团推出"0元购外卖红包券",淘宝闪购跟进"500亿补贴计划" [17] - 补贴大战导致资源严重错配,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低价促销中,而非技术升级、服务优化等可持续发展领域 [14] - 部分平台通过挤压商家佣金分成、延缓骑手工资结算、占用供应商货款等方式弥补补贴缺口,加剧行业资金链风险 [15] 行业生态破坏与资源浪费 - 低价倾销挤压优质商家生存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7] - 7月第一周外卖行业因补贴活动造成的食物浪费超过500吨,相当于2000人一年的食物消耗量 [27] - 持续的价格战正在毁掉餐饮行业的创新动力,行业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 [21]
弘则研究:Q2本地生活 - 餐饮调研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本地生活 - 餐饮行业 公司:美团、饿了么、京东、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增速与订单量 - 2025 年 Q2 某品牌堂食业务 4 - 6 月增速显著,4 月 12%,5 月 25%,6 月 23%,得益于品牌扩张、门店增加、竞争缓和及季节性门店增多[1] - 2025 年 Q2 美团商家整体餐饮业务增速显著,外卖同比超 25%,5、6 月环比 31%,堂食 4 月 12%,5 月 25%,6 月 23%[2] - 2025 年 Q2 饿了么同比增长 60% - 70%,美团市占率下降,三大平台订单量分布约 4500:1000:剩余部分[1][7] - 京东外卖 2025 年 Q2 补贴后单日订单从零增至 1200 单,补贴结束回落至四五百单,后因补贴策略问题订单量下滑[1][6][15] - 美团品牌日订单量峰值 8000 单,通常在周末,美团、饿了么和京东订单比例约 6:3:1,预计饿了么订单量将继续增长[16] 平台策略与特点 - 美团在快餐或饮品配送亏损打市场,高补贴抢占市场,但夜间高客单价订单接单率低,专送有优势,众包受影响大[1][11][12] - 饿了么通过综合配送模式整合利润计算,保证运力,用户复购率高,成都物流体验优,通过试点项目提升妥投率[1][8][13] - 京东要求商家增加补贴、减少市场投入致订单量下滑[4][15] 补贴情况 - 近两月美团提供 18.8 元券,商家承担 5 - 6 元,平台承担其余部分,饿了么补贴策略提升骑手接单率和配送效率[4][10][14] 到店业务政策 - 美团到店业务二季度政策不变,三季度聚宝盆返佣降低,对抖音合作不再排他管控[18][19] 其他平台动态 - 抖音策略偏向商业化运营,补贴力度小,主要投入自助餐领域[20] - 高德地图与美团阶段性合作,AI 机器人产品未上线,费用调整不便,未来或竞价投放[24] - 小红书主要进行种草活动,用户未养成交易习惯,高德本地生活业务扩展,交易客户增长明显[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团商家桌均消费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减少,但大桌比例下降,小桌增加,重点商圈门店桌均下滑约二三十元[23] - 美团队均消费水平最近一季度因季节性因素上涨[22] - 高德品牌经理目前主要关注商业化投放和广告费而非交易侧[26]
美团-W(03690.HK):积极应对外卖竞争 短期业绩承压
格隆汇· 2025-07-19 19:30
2Q25业绩预测 - 预计2Q25收入同比增长13%至92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44%至77亿元 对应经调整净利润率为8 3% [1] - 预计核心本地商业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3%至102亿元 对应OPM 15 2% [1] 外卖业务 -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和淘宝闪购加入导致竞争加剧 美团通过"神抢手"、"拼好饭"及大额券应对 [1] - 预计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速加快至14% 但AOV受补贴影响下滑幅度扩大至7% [1] - 单均补贴提升导致单均UE同比下滑幅度或达49% [1] 闪购业务 - 4月发布"美团闪购"品牌并重点投入 首次参与618活动 成交额创新高 [1] - 预计闪购单量同比增速提升至36% 但单均亏损幅度扩大 预计2Q OPM为-5 1% [1] 到店酒旅业务 - 维持2Q GTV增速稳健的判断 OPM环比略有下滑至33 1% [1] 3季度竞争展望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美团跟进补贴 即时零售订单量峰值达1 5亿单(神抢手超5000万单 拼好饭超3500万单) [2] - 预计外卖和闪购单量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 但利润端继续承压 外卖单均盈利或转负 [2] 全年业绩预测 - 预计核心本地商业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3%至353亿元 对应OPM 12 6% [2] - 新业务亏损从104亿元调低至67亿元 收入增速下调至10%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30%/19%至286亿元/438亿元 [2] - 目标价下调12 4%至155港元 对应26年20倍经调整市盈率 [2] - 当前股价交易于25/26年25/16倍经调整市盈率 [2]
打破“信息黑箱” 践行多方共治 美团多举措守护舌尖安全
中国经济网· 2025-07-19 15:30
食品安全战略规划 - 公司将"透明、赋能、共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核心理念 [1][2] - 持续推动"明厨亮灶"落实落地,赋能商户食安管理 [2] - 积极参与食安多方共治 [2] 明厨亮灶专项计划 - 2018年9月起逐步建设商户后厨直播系统能力 [2] - 2023年实施"明厨亮灶"专项计划,设立流量专区 [2] - 为小型商户提供全额硬件补贴,已发放5000万补贴款 [2] - 近千家商户已收到补贴,平均每天直播时长11.2小时 [2] 食品安全可视化措施 - 实施"环境可视化"项目,增加店铺页面展示内容 [2] - 在拼好饭产品中上线食安日记功能 [2] - 浣熊食堂业务实现入驻商家100%明厨亮灶 [3] - 鼓励商家用"食安日记"记录并公示全流程食安动作 [3] 浣熊食堂发展规划 - 以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建设放心外卖基础设施 [3] - 未来三年计划通过1200座浣熊食堂帮助超万家餐饮商家升级 [3] - 服务延伸至餐饮全链条和食品加工全流程 [3] 外卖专营新模式 - 2024年底首创外卖专营品牌卫星店 [3] - 该模式专注于外卖服务且店型轻量化 [3] - 计划到2025年底将卫星店数量增至超1万家 [3] - 明厨亮灶后厨直播将成为卫星店必备设施 [3] 多方共治举措 - 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安心365"食安公益培训 [3] - 升级政企协同数字化系统平台助力精准治理 [3] - 2025年以来已累计抽查超20万家商户食品安全情况 [4] - 重点核验门店地址真实性和环境卫生 [4] 商户全生命周期管控 - 在全国范围启动常态化巡检 [4] - 加强事中环节的风险防控 [4] - 持续完善商户管控体系 [4]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外卖平台“理性参与竞争”,此前美团多次呼吁拒绝非理性“内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9 11:20
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五部门曾于5月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2] 行业竞争现状 - 外卖市场将涌入800亿补贴,最高日订单达2.5亿 [2] - 京东、淘宝闪购、饿了么接连推出超大规模补贴 [2] -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外卖大战"实质仍是变相价格战,互联网企业应追求更高远目标 [2] 美团战略与举措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公开表态反对"内卷",称商战若不能推动进步则无赢家,外卖补贴大战影响堂食经营秩序 [1] - 美团CEO王兴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坚决反对"不健康的无效内卷式竞争",认为长期不可持续 [1] - 美团年初启动"反内卷"行动,推出骑手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试点养老保险补贴、为商家提供助力金等措施 [2] - 美团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上线骑手养老保险补贴,不设人数上限 [2]
克制的淘宝和不能输的美团 外卖大战无赢家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4:17
外卖大战概况 - 美团和淘宝闪购在7月刷新单量记录,美团即时零售订单达1.5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日活用户周环比增长15% [2] - 淘宝闪购在7月5日发动"周末战役"冲单,美团迅速反击,双方单量创新高:美团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餐饮订单超1亿单),淘宝闪购单日订单首次突破8000万单,日活用户达2亿 [4] - 高盛预计第二季度美团、京东、阿里巴巴在外卖方面的投入达250亿元,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外卖业务预计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9] 平台策略分析 - 美团采取防守反击策略,目标是巩固本地生活市场份额,通过骑手网络密度和算法调度能力构建护城河 [8] - 淘宝闪购以"低价心智+全品类供给"切入,通过百亿补贴和爆品营销激活存量用户,同时借助品牌直供和货架电商优势覆盖长尾需求 [9] - 淘宝闪购尝试开辟"第二战场",在重庆、杭州测试"特价酒店"频道,背后是整合进淘宝的飞猪团队 [4] 商家反应与影响 - 奶咖品牌因对外卖平台依赖度高,成为外卖大战冲单主力,但门店面临出品质量不稳定、无人取单造成浪费等问题 [6] - 标准化程度高的连锁品牌希望通过线上引流,中小商家则持观望态度,部分商家仅希望保持微利 [7] - 南城香单日总流水增长30%-35%,但堂食未增长甚至部分门店下降,总利润增加约15% [7] 市场格局与趋势 - 阿里巴巴未提"只争第一"目标,马云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先提升能力再冲刺 [5] - 行业人士预计大战将持续至第三季度(9月),8月初淘宝闪购将联合支付宝发起新一轮红包攻势 [8] - 即时零售被视为下一站入口争夺战,但市场实际规模有待验证,平台均避免过度消耗 [10] 订单结构变化 - 淘宝闪购8000万日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占比超16%,显示向全品类拓展趋势 [4] - 淘宝闪购调整统计口径,剔除自提及0元购订单,更强调精准性 [4]
解码外卖混战:美团、京东与阿里战略布局全解析报告来了
36氪· 2025-07-18 20:28
行业格局与竞争动态 - 外卖行业格局时隔八年再次动荡,京东以"秒送"频道上线"京东外卖"并推出百亿补贴、免佣政策和骑手社保保障率先发起竞争 [2] - 美团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应战,阿里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携手饿了么参战,三方日单量峰值合计达2.5亿,是2024年的2倍以上 [2] - 竞争实质是对因外卖基础设施完善而衍生的即时零售市场的争夺,三方均视即时零售为核心增量业务 [2] 公司战略与挑战 - 美团面临行业渗透率趋稳、用户天花板已现的"增长焦虑",留存与体验提升依赖持续补贴压缩利润空间 [3] - 京东因美团即时履约能力下沉至3C等优势品类而受冲击,推进外卖业务旨在通过高频场景反哺平台流量并盘活达达履约网络闲置运力 [5][7] - 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市场份额较2017年减少46%,淘天集团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仅0.6%,需通过即时零售寻找新增长路径 [7] 运营模式差异 - 美团"外卖+即时零售"模式覆盖多类市场主体,外卖与闪购共享平台生态及配送基础设施,高频外卖为闪购导流 [11] - 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外卖,商家准入严格且以全职骑手为主,自营业务部分商品来自自建仓,七鲜超市配前置仓 [13] - 阿里模式中盒马生鲜配前置仓,饿了么通过淘宝首页"闪购"入口获流量,支付宝和淘宝首页可直接进入闪购和饿了么模块 [13] 成本结构与补贴分析 - 京东平台对消费者最友好,餐品定价最低且补贴力度最大,但平台单均亏损1.3元;美团商家实际收入最高,淘宝闪购平台汲取能力最强 [17] - 阿里与美团在7月12日提升补贴力度后消费者实际支付显著下降,阿里承担补贴绝对成本最高达58% [19][20] - 高额补贴下平台单均净收入均为负:美团亏1.86元,京东亏2.75元,淘宝闪购亏3.2元 [21] 行业乱象与治理 - 平台隐性成本加重商家负担,骑手承受算法压榨与缺乏保障,消费者面临"杀熟"、虚假优惠等问题 [22] - 京东以零佣金和骑手社保入局激发"鲶鱼效应",美团取消超时罚款并承诺三年投入1000亿补贴商户,饿了么推行骑手伤害险 [26] - 行业竞争正从拼补贴转向以服务和可持续性为核心,需平衡商户利润、骑手保障、用户体验与平台盈利 [26]
布局具身智能:京东向左,美团向右
36氪· 2025-07-18 18:49
京东与美团的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京东与美团正将具身智能纳入核心战略版图,目标是通过技术驱动主营业务效率革命,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 [1][2] - 两家公司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京东侧重货架电商与零售渠道,美团聚焦本地生活与配送场景 [1][2] - 美团CEO王兴强调公司是科技驱动型企业,京东CEO许冉指出AI在业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价值驱动作用 [1] 美团的具体布局与投资策略 - 美团采取"投资+自研"双轨模式,2024年已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8次,投资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企业 [3][5] - 美团投资逻辑是"买赛道",覆盖机器人本体、大脑及复合型技术企业,与被投企业形成"强捆绑"发展关系 [3][5] - 典型案例是与银河通用合作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计划年底前布局100家无人药店 [5][6][8] - 2022年成立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已与全球20余所高校达成40余项科研合作,聚焦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技术 [9] 京东的生态闭环构建 - 京东战略投资橡鹿科技2亿元,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同时成立专项业务部门开展自研 [8] - 构建"3C渠道优势+AI技术赋能"生态闭环,通过JoyInside平台将大模型能力植入硬件设备 [10][12] - 618期间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7倍 [12] - 与鲸鱼机器人等10余家厂商合作,提供从技术支撑到销售渠道的全流程支持 [12][13][15] 战略差异与行业影响 - 京东目标是打造"具身智能App Store",建立"买机器人上京东"的用户心智 [10][12][15] - 美团通过科技投资打破业务边界,不仅聚焦餐饮外卖,更探索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16][18][20] - 王兴提出"连接"理念,将美团定位为连接线下业务和线上世界的科技公司 [20][21] - 行业层面显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已锚定具身智能赛道,共同推动技术革命 [22]
聚焦“多场景、一站式”,美团企业版为超万家企业提供透明可追溯数字转型方案
经济观察网· 2025-07-18 18:15
中国企业消费管理现状 - 中国企业消费市场已达万亿级规模,企业消费理念从"成本控制"转向"价值创造"[1] - 企业消费主要涉及招待费、差旅费、福利费三大类,覆盖员工福利发放、日常餐补、差旅团建、客户关系维护等场景[1] - 传统纸质票据报销流程复杂、消费场景难以验证,影响员工体验和企业管理效率[1] - 部分企业因缺乏精细化管理手段,采取一刀切限制消费政策,影响企业士气和长期竞争力[1] 美团企业版解决方案 - 美团企业版提供"数字化、多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2] - 整合200个行业共1450万本地生活活跃商家资源[2] - 过去5年为超过1万家企业提供用餐、差旅、团建、出行、员工福利发放等服务[2] - 覆盖互联网、医药、零售、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银行和金融等20多个行业[2] - 推出SIMPLE模型,构建SaaS市场核心竞争力体系[2] 行业消费特征差异 - 新能源车企消费呈现季节性波动,冬季集中在极寒地区,夏季集中在极热地区[2] - 下沉茶饮品牌差旅需求多出现在四五线城市及县城乡镇[2] - 大型银行因网点分布广,在三四线城市产生大量餐补和福利发放需求[2] 美团企业版发展历程 - 2015年开启内部创业,最初服务美团内部十几万员工[3] - 2020年正式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客户超万家[3] - 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等机构发布研究报告和管理模型[3] - SIMPLE模型涵盖可持续发展、一体化解决、成本最小化、个性化定制、合法合规、员工体验六大维度[3]
外卖“疯狂星期六”烧钱数据出炉:淘宝单日补贴12亿,美团补4亿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12
外卖市场补贴大战数据 - 7月12日美团单日补贴额达3亿至4亿元 淘宝闪购补贴额超过12亿元 [1] - 淘宝闪购此前两周工作日补贴额维持在单日4亿元左右 [1] - 京东4月上线百亿补贴 日订单量十几天内达1000万单 [5] - 京东外卖上线以来已补贴超百亿元 [5] 补贴策略与订单情况 - 美团在周六推出茶饮 小吃"0元外卖"券 部分支持自提 单日发放免单券约2000万单 [3] - 淘宝闪购主打"满18 8元减18 8元"等大额优惠券 暂不支持自提 [3] - 京东未参与7月补贴大战 称"0元购"属恶性竞争 [5]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此前美团占70%份额 饿了么占30% 京东入场后分走部分份额 [5] - 饿了么并入淘宝后 淘宝闪购单量逐步逼近美团 [5] - 美团表示是被动防守 不希望非理性竞争持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