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PDD)

搜索文档
Shein, Temu hike prices to offset 120% Trump tariff slated to take effect next week
New York Post· 2025-04-26 03:14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结束最低免税额豁免,Shein和Temu商品将面临120%关税,两家公司上调部分商品价格应对,此举虽有助于加强边境检查,但会对低收入美国人造成较大影响 [1][6] 分组1: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结束最低免税额豁免,5月2日起Shein和Temu商品将面临120%关税 [1][6] - 最低免税额豁免结束后,低价值商品在边境将受到更多检查,美国海关官员每天需额外随机检查100万件包裹 [7] 分组2:公司应对 - Shein和Temu上调部分商品价格以抵消关税影响,价格调整并非覆盖全品类商品 [1][4] - Temu称因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化运营成本增加,自2025年4月25日起进行价格调整 [4] 分组3:价格变化案例 - Temu网站上两款户外躺椅价格从61.72美元涨至70.17美元 [2] - Shein一款泳衣套装价格从4.39美元涨至8.39美元,涨幅达91% [2] - Temu一款智能戒指周五价格比周四便宜约3美元 [4] 分组4:政策影响 - 关闭最低免税额漏洞有助于防止危险或有缺陷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8] - 低收入美国人更依赖Shein和Temu,48%低于最低免税额门槛的包裹运往最贫困地区,仅22%运往最富裕地区,关税政策将对其造成较大影响 [8][9]
Temu's Tariff Troubles Could Throttle Meta's Growth
The Motley Fool· 2025-04-25 15:37
核心观点 - Facebook和Instagram仍然严重依赖中国广告主 中国电商公司Temu通过Meta平台大量投放广告以拓展海外市场 但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这一增长引擎 [1][5][14] - Temu的快速增长为Meta带来显著收入贡献 但近期广告支出收缩可能对Meta中国区业务造成压力 [5][10][13] - Meta中国区收入增速领跑全球 2024年达184亿美元 占公司总收入11% 主要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广告投放 [11][12] Temu业务发展 - 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达292亿 其中美国用户1856亿 成为2024年iOS和Android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 [2] - Temu采用低价直销模式 允许中国商家直接向海外消费者销售商品 对传统零售商形成价格冲击 [1] - 美国新关税政策将对800美元以下中国商品征收30%关税或25美元/件(6月后提高至50美元/件) 最高关税达245% 直接影响Temu商业模式 [4] Meta财务表现 - 2022年Meta营收和EPS分别下降1%和38% 主要受iOS隐私政策 TikTok竞争及宏观经济影响 [6] - 2022-2024年营收和EPS复合增长率达19%和67% 股价从88美元低点反弹460%至495美元 [7][8] - 2023年中国区营收同比激增85%至137亿美元 2024年增速放缓至34% 达184亿美元 [10][11] Meta增长驱动因素 - 通过收集第一方数据减少对苹果第三方数据依赖 加强精准广告投放能力 [9] - 在Facebook和Instagram扩展短视频平台Reels 应对TikTok竞争 [9] - 中国经济放缓促使电商/游戏公司增加海外广告投放 Temu等跨境电商成为重要客户 [9][12] 中国广告主影响 - 摩根士丹利估算Temu 2024年在Meta平台广告支出约14亿美元 占Meta总收入1% [13] - 除Temu外 AliExpress和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同样加大Meta广告投放 [13] - 中国区收入占Meta亚太区45亿美元总收入的40% 是美国以外增长最快市场 [11][12] 贸易战潜在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若导致中国跨境电商缩减海外扩张 Meta中国广告收入可能快速下滑 [4][14] - 尽管Meta不直接涉及实体商品贸易 但其11%收入依赖中国广告主 存在间接风险 [11][14]
“仅退款”即将退出舞台,电商平台为何按下暂停键?
搜狐财经· 2025-04-24 22:0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功能 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1] - "仅退款"政策曾作为平台拉拢消费者的关键手段 提供无需退货、秒速到账的极致体验[4] - 政策取消的直接原因是滥用现象严重 每三个订单就有一个申请仅退款 部分消费者以"商品太完美"等荒谬理由要求退款[2][3] 政策滥用数据表现 - 2024年Q4全国网络消费投诉中 任意仅退款占比高达36.30%[5] - 京淘淘平台曾被羊毛党通过漏洞薅走约1.8亿元[7] - 典型滥用案例包括:已拆封婴儿推车以"运输变形"为由退款 但物流记录显示商品完好签收[3] 政策调整的行业影响 短期影响 - 羊毛党及灰色产业链将受到直接打击[9] - 消费者需适应新的退款流程 可能产生抵触心理[10] - 中小商家面临服务升级压力 售后质量将成为竞争关键[11] 长期生态重构 - 平台将通过技术手段遏制恶意退款 保护诚信消费者权益[13] - 商家刷单行为将受限 商品描述真实性预计显著提升[14] - 平台可能将商家"体验分"与流量挂钩 倒逼品控和响应速度提升[1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电商竞争重点将从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比拼[16] - 平台角色从规则制定者转变为生态治理服务者[15] - 消费者维权将更规范化 需凭证据而非"以闹取胜"[14] 配套保障措施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和二十三条仍保障用户安全权和索赔权[14] - 平台保留"运费险全覆盖"、"极速退款通道"等为诚信消费者兜底[14] - 行业整体从"流量至上"转向"生态至上"的发展模式[16]
当“仅退款”成为历史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4 21:01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变革 - 核心观点: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商家将重新获得售后处理自主权,标志着始于2021年的售后革命落幕 [4][9][10] 政策发展历程 - "仅退款"政策起源于亚马逊2017年推出,拼多多2021年跟进实施,2023年底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等主流平台全面加入 [5] - 政策初衷为优化用户体验(减少售后流程)、惩戒不良商家(针对质量问题商品),高峰期覆盖9.15亿网络购物用户(占网民83.8%) [6] - 2023年政策升级为平台竞争工具,与"低价之战"共同构成电商存量竞争阶段的典型特征 [6] 政策实施问题 - 催生专业"羊毛党"恶意套利:从最初针对百元内商品,发展到瞄准上千元高单价商品 [7] - 典型滥用案例包括:以"被风吹走"为由退内裤、伪造过敏证明退旗袍转手闲鱼出售等 [7] - 商家采取法律对抗:出现起诉恶意用户、追踪"羊毛党"等极端维权行为 [8] 行业影响与调整 - 平台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减少政策干预,转向平衡商家权益:允许商家对争议订单提出申诉 [9] - 2024年4月22日各大平台同步公告,将售后规则修订为"商家自主处理",强调兼顾消费者与商家权益 [10] - 政策调整反映电商行业从增量向存量竞争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阵痛 [9] 政策数据背景 -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渗透率83.8%,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6] - 政策完整周期:2017年(亚马逊首创)-2021年(拼多多引入)-2023年(全面普及)-2024年(取消) [5][6][10]
中概退市:这次“狼真会来”?别怕,不是末日!
海豚投研· 2025-04-24 17:56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概股风险 - 中美相互加征关税已超过100%,贸易摩擦有向其他领域扩散的风险 [1] - 美国可能采取强制中概股退市或限制美资投资中国资产作为谈判筹码 [1] - 2020-2022年HFCAA法案曾导致中移动等公司被强制退市,中国石油等选择主动退市 [1] 中概股现状分析 - 拼多多、滴滴等纯美股上市公司风险最高,美资持股比例达53% [3] - 网易、京东等港股交易占比提升至34%,但对美股流动性依赖仍达2倍 [20] - 百度、阿里等涉及AI、自动驾驶等敏感领域的公司被禁投风险较高 [42] 历史退市危机回顾 - 2020-2022年退市危机导致跟踪的19家中概公司平均下跌60% [11] - 7家公司在退市恐慌高点创出5年最低价 [11] - 危机后多家公司加速回港上市,降低对美股依赖 [12] 禁投风险分析 - NS-CMIC清单主要针对军工相关企业,但也包含华为等民企 [15] - 中海油被禁投案例显示,外资持股12%的公司股价短期下跌25% [34] - 当前跟踪的中概公司美资平均持股达40%,远高于中海油水平 [37] 潜在影响评估 - 极氪、滴滴等无法立即转港股主要上市的公司风险最大 [25] - 港股成交占比<30%的公司受退市冲击更大 [41] - 净现金占比高的公司(如百度58%)防御性较强 [3] 行业敏感度分析 - 半导体、AI、量子技术等被列为重点审查领域 [17] - 涉及自动驾驶、芯片半导体的公司被禁投概率较高 [42] - 美团、泡泡玛特等非敏感行业公司风险最低 [42]
中概退市:这次“狼真会来”?别怕,不是末日!
海豚投研· 2025-04-24 17:56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概股风险 - 中美相互加征关税已达100%以上,贸易摩擦有向其他领域扩散风险 [3]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可能以中概股强制退市作为谈判筹码 [3] - 白宫发布"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备忘录提及限制美资投资中国公司的可能性 [3] 历史中概股退市危机回顾 - 2020-2022年美国政府以HFCAA法案为由推进中概股退市,最终中美达成审计监管协议化解危机 [9] - 危机期间150家中概公司被纳入"预摘牌清单",跟踪的19家公司股价平均下跌60% [12] - 中国移动等公司被强制退市,中国石油等公司在危机缓解后仍主动选择退市 [3] 当前中概股市场状况 - 27家跟踪的中概公司美资平均持股比例达39.9%,纯美股上市公司美资持股比例更高 [26] - 两地上市中概公司港股成交额占比从2022年3月的10%升至34%,但美股流动性仍是港股2倍 [18] - 拼多多、滴滴、瑞幸等仅美股上市公司受影响最大,腾讯、美团等港股为主公司受影响最小 [18][19] 潜在退市影响分析 - 极氪、滴滴、瑞幸因不满足上市年限要求无法立即取得港股主要上市地位 [24] - 已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可将在美股份直接转化为港股股份继续交易 [22] - 非主要上市公司需在被退市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地位转换 [22] 美资禁投风险分析 - NS-CMIC清单主要针对军工相关企业,但也包含华为、商汤等民营科技公司 [14] - 被纳入NS-CMIC清单的中芯国际等公司外资持股近乎清零 [26] - 中海油案例显示被禁投公司在外资密集抛售期股价下跌约25%,但中长期影响有限 [30][31][32] 行业敏感度分析 - AI、芯片半导体、自动驾驶、量子技术等领域公司被禁投风险较高 [16][38] - 百度、阿里、比亚迪等涉及敏感技术且美资持股高的公司风险最大 [38] - 美团、泡泡玛特、网易等公司风险相对较低 [38] 应对策略建议 - 仅退市情况下优质资产可承受短期流动性冲击 [40] - 被禁投情况下建议先清仓避险,待价格触底后再抄底优质资产 [40] - 净现金占比超过市值60%的公司防御性较强 [39]
隔夜市场解读:美股科技七巨头狂飙!中概股绝地反击暗藏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4-24 17:54
昨夜纳斯达克直接来了个旱地拔葱,2.5%的涨幅把空头脸都打肿了!要说这科技七巨头真是猛如虎,特斯 拉带着供应链成本下降的预期单骑闯关,马斯克一句"回归主业"就让股价飙出5%大阳线。亚马逊和Meta这 对广告双雄更绝,4%的涨幅直接把AI技术的前景焊死在涨停板上!最让帮主拍案叫绝的是台积电,苹果 订单加持下4%的涨幅,硬生生把半导体板块扛出了ICU。 咱们中概股也不甘示弱,金龙指数2.93%的涨幅看得人热血沸腾!小鹏蔚来这哥俩真是踩准了政策东风, 230亿补贴预期刚放出风声,股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直冲云霄。最解气的是阿里拼多多,消费回暖的春风 一吹,反垄断的紧箍咒都松了三分。要帮主说啊,这中概股的韧性就像弹簧——压力越大,反弹越凶! 老铁们早上好,这里是帮主郑重每天的隔夜市场解读时间。二十年财经江湖路,见惯了市场风云变幻,但 今天这美股剧本比宫斗剧还精彩!科技七巨头带着三大指数集体起飞,中概股上演绝地反击,商品市场却 玩起了冰火两重天,且听帮主给你们抽丝剥茧! 不过市场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债市场这出"长短分化"的大戏就透着诡异。两年期收益率往上窜, 十年期反而往下溜,这分明是机构大佬们在美联储政策桌底下掰手 ...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1] - "仅退款"服务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初衷是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后期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1] - 政策取消后平台可能仅保留"退款退货"选项 已收货情况下的退款退货需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政策调整背景与进程 -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7]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仅退款"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淘宝近期推出店铺真实体验分、佣金激励等措施 同步打击AI假图和违规店群行为 [7] 行业影响分析 - 取消政策将减轻商家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7] - 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遇到质量问题需与商家直接协商退款事宜 [7] - 有助于行业摆脱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典型滥用案例 - 二手平台出现"七折代购"骗局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零成本获利 [3] - 职业羊毛党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 形成灰色产业链 [1] 平台后续措施 - 淘天集团明确表示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7] - 政策细节已与监管部门多次讨论修订 预计审核完成后正式公告 [7] - 业内人士预测该调整将促进电商行业回归良性竞争生态 [7]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即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后续消费者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2][3] - 该政策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旨在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逐渐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4] - 典型滥用案例为二手平台"七折代购"服务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0元购" [4] 政策演变过程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2024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将治理滥用"仅退款"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6] - 淘天集团已明确表示将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仅退款申请 改由买卖双方协商处理 [7] 行业影响分析 - 对商家:减轻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8] - 对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退款流程将增加与商家的沟通协商环节 [8] - 对行业:遏制低价竞争乱象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7][8] 未来政策方向 - 平台可能仅保留"退货退款"选项 已收货订单的退款方式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 政策调整有助于电商行业摆脱无序竞争 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7][8]
盘前必读丨央行发布会透露重要信息;宁德时代联合车企发布10款换电车型
第一财经· 2025-04-24 07:30
市场动态 - 美股全线上涨 道指涨1.07%至39606.57点 纳指涨2.50%至16708.05点 标普500涨1.67%至5375.86点 [2][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9% 阿里巴巴涨2.65% 拼多多涨2.13% 京东跌0.3% [4] - 国际油价走弱 WTI原油跌2.20%至62.2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1.96%至66.12美元/桶 [4] - 国际金价大幅下挫 COMEX黄金期货跌3.66%至3276.30美元/盎司 [4] 公司表现 - 特斯拉涨5.37% 季度净利润暴跌71% [3] - 英特尔涨5.54% 消息称将裁员20%以上 [3] - 波音涨6.04% 季度亏损小于预期 一季度飞机生产和交付量增加 [3] - 明星科技股普涨 亚马逊涨4.28% Meta涨4.0% 英伟达涨3.86% [3] 政策与行业 - 上海一季度GDP达12735.06亿元 同比增长5.1% 第三产业增长5.6% [5] - 厦门优化房票补偿政策 涵盖新房、二手房及非住宅 购房奖励最高5% [6]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 20年期500亿元 30年期710亿元 [6] - 欧盟对苹果开出5亿欧元罚单 对Meta开出2亿欧元罚单 [8] 企业合作与投资 - 宁德时代联合五大车企发布10款换电车型 年内计划完成30城1000站建设 [9] - 四维图新与火山引擎签署五年战略协议 聚焦汽车智能化技术 [10] - 维信诺拟投资50亿元设立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 [19] - 晶丰明源拟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 涉足无线充电芯片领域 [18] 财报数据 - 温氏股份一季度净利润20.0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1] - 亚钾国际一季度净利润3.84亿元 同比增长374% [12] - 中科电气一季度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465.8% [13] - 天齐锂业预计一季度净利润8200万元–1.23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38.97亿元 [14] - 传音控股2024年净利润55.49亿元 同比增长0.22% 拟10派15元 [15] - 拓普集团2024年净利润30.01亿元 同比增长39.52% 拟10派5.19元 [16] 回购与激励 - 润泽科技拟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 价格不超75元/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