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海外市场点评:外部变数下的市场悬念
民生证券· 2025-10-12 13:42
市场背景与事件 - 特朗普宣布拟于2025年11月1日起对中国征收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3][7] - 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出台史上最严股权50%穿透管制规则[3][7] - 中国于10月9日宣布对稀土物项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于11月8日对超硬材料等5种物项实施管制[7] 历史比较与市场反应 - 当前市场反应较4月贸易摩擦升级时更淡定,美股跌幅可控,波动率处于较低水平[4] - 相较于4月,当前股市所处位置更高,尤其是部分科技股[5] - 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占比下降,其他地区进口占比提升[8][9] 政策博弈与前景研判 - 100%关税对美国亦是无法承受之重,特朗普将关税生效日定于APEC峰会后的11月1日,增大TACO(关税取消)概率[4] - 美国内部政治僵局(政府关门、财政预算博弈)可能使特朗普关税政策束手束脚[4] - 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定价更从容,对中国股市长期信心增强[4]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 A股调整幅度或相对可控,国家资本维稳作用有望保持市场风险偏好韧性[5] - 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受情绪与资金流动冲击更敏感,波动与压力可能更大[5] -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及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6]
计算机行业事件点评:国产核心软硬件当自强
民生证券· 2025-10-12 13:37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国科技博弈背景下信创发展大势所趋 从政策、上市公司业绩两个维度看 信创产业有望持续加速发展 核心软硬件国产化大势所趋 [3] 事件概述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0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00%关税 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政策层面 - 2025年9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 政策明确指出政府采购活动中对本国产品给予20%的价格扣除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重点之一 提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产业层面 - 工商银行2025年度海光芯片服务器采购项目正式进入公示期 项目规模或达30亿元 国产芯片在金融领域已积累广泛认可 [1] - 2025年中国联通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中 国产化占比90.1% 采购预算总额796281.01万元 其中国产算力服务器标包规模78395台 [2] - 从信创板块主要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看 多家公司较去年同期出现改善 相关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3] 投资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信创"国家队":中国软件、达梦数据、中国长城、寒武纪、海光信息、太极股份等 [3] - 建议重点关注信创细分领域龙头:金山办公、卓易信息、纳思达、海量数据、超图软件、彩讯股份、航天软件等 [3] - 建议重点关注鸿蒙相关公司:软通动力、中国软件国际、拓维信息、润和软件、诚迈科技、麒麟信安、东方中科等 [3] - 建议重点关注工业软件公司:概伦电子、华大九天、广立微、中望软件、浩辰软件、索辰科技、中控技术、柏楚电子、宝信软件、科远智慧、能科科技、固高科技、赛意信息、汉得信息、鼎捷软件等 [3]
钢厂利润承压,海外贸易摩擦升级
民生证券· 2025-10-12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7]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来看,钢厂利润承压,海外贸易摩擦升级对钢材出口形成抑制 [3][5] - 长期来看,产能调控是行业主线,有望修复钢企盈利能力,龙头企业将受益于精准调控和分级分类管理,实现超额收益 [5] 国内钢材市场 - 本周国内钢材价格上涨 [3][12] - 截至10月10日,上海20mm HRB400螺纹钢价格为3260元/吨,较上周上涨50元/吨(1.6%)[3][12][13] - 上海高线8.0mm价格为3410元/吨,较上周上涨50元/吨(1.5%)[3][12][13] - 上海热轧3.0mm价格为3400元/吨,较上周上涨60元/吨(1.8%)[3][12][13] - 上海冷轧1.0mm价格为3810元/吨,较上周上涨10元/吨(0.3%)[3][12][13] - 上海普中板20mm价格为3450元/吨,与上周持平 [3][12][13] 利润情况 - 本周钢材利润下降 [3] - 长流程螺纹钢、热轧和冷轧毛利分别环比前一周变化-11元/吨、-10元/吨和-15元/吨 [3] - 短流程电炉钢毛利环比前一周变化-15元/吨 [3] 产量与库存 - 截至10月10日,五大钢材品种产量为863万吨,环比下降3.76万吨 [4] - 建筑钢材产量周环比减少5.85万吨,板材产量周环比上升2.09万吨 [4] - 螺纹钢本周减产3.62万吨至203.4万吨 [4] - 五大钢材品种社会总库存环比增加69.11万吨至1126.89万吨 [4] - 钢厂总库存为472.56万吨,环比增加58.63万吨 [4] - 螺纹钢社会库存增加23.96万吨,钢厂库存增加33.43万吨 [4] - 测算本周螺纹钢表观消费量为146.01万吨,环比下降95.06万吨 [4] - 本周建筑钢材成交日均值为10.43万吨,环比增长0.35% [4] 国际钢材市场与贸易环境 - 美国钢材市场价格稳中有降,中西部钢厂热卷出厂价为885美元/吨,较上周下降10美元/吨 [24] - 欧洲钢材市场价格稳中有降,欧盟钢厂热卷报价为665美元/吨,较上周下降5美元/吨 [24] - 欧盟公布新贸易措施,将免税钢铁进口配额削减至1830万吨/年,同比减少47%,配额外关税从25%提升至50% [5][9] - 韩国宣布对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热轧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中国税率从28.16%到33.10%不等 [9] 原材料市场 - 国产矿和进口矿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废钢价格上涨 [3][29] - 焦炭市场价格上涨,周末报价1420元/吨,较上周上涨50元/吨 [29] - 华北主焦煤价格下跌,周末报价1295元/吨,较上周下降13元/吨;华东主焦煤价格上涨,周末报价1527元/吨,较上周上涨70元/吨 [29] 钢厂生产情况 - 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4.27%,环比减少0.0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7个百分点 [36] - 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为90.55%,环比减少0.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94个百分点 [36] - 钢厂盈利率为56.28%,环比减少0.4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8.62个百分点 [36] - 日均铁水产量为241.54万吨,环比减少0.27万吨,同比增加13.52万吨 [36] 下游行业情况 - 2025年1-8月,主要用钢行业中建筑业需求继续收缩,制造业平稳增长 [10] - 2025年8月,汽车产量为275.2万辆,同比增长10.5% [58] - 2025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12.9% [58] - 2025年1-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9.5% [58]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推荐普钢板块: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5] - 推荐特钢板块:翔楼新材、中信特钢、甬金股份 [5] - 推荐管材标的:久立特材、友发集团、武进不锈 [5] - 建议关注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 [5] - 重点公司估值显示,华菱钢铁2025年预测PE为13倍,宝钢股份为16倍,南钢股份为12倍 [5]
煤炭周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开启,助力煤价反弹-20251012
民生证券· 2025-10-12 1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于11月开启,预计将导致煤炭供给收缩,叠加11月需求旺季到来,有望助力煤价反弹 [1][2][8][9] - 供给端收缩预期加强,2025年7月以来全国原煤产量单月同比降幅均超过3%,内蒙古超产核查落地预计后续供给也将减量 [1][8] - 需求端,11月中旬北方将全面进入供暖季,电煤需求转淡但非电需求(如煤化工)有望快速提升,叠加大秦铁路秋季检修,港口库存或去化,蓄力煤价上涨 [2][9] - 在供给减量影响下,煤价淡季回调提前结束,预计年底煤价或回到900元/吨以上 [2][9] - 板块方面,供需改善、煤价反弹,高现货比例标的弹性更充足,山西省因已完成超产治理,受本轮“限超产”影响最小 [2][9] - 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强,煤炭板块稳定高股息价值提升,高长协龙头企业防御价值凸显 [10]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中信煤炭板块周涨幅4.3%,跑赢沪深300(周跌幅0.5%)和上证指数(周涨幅0.4%) [14][16] - 各子板块中,焦炭子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6.1% [16] - 个股方面,宝泰隆周涨幅13.54%,晋控煤业上涨8.36%,陕西黑猫上涨7.51% [19] - 港口煤价方面,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市场价报收于703元/吨,较节前上涨2元/吨;产地煤价涨跌互现,如山西大同Q5500报575元/吨(较节前上涨5元/吨),陕西榆林Q5800报567元/吨(较节前下跌16元/吨) [10][11] - 库存方面,北方港口库存2356万吨,较节前增加280万吨(+13.5%),同比增加134.9万吨(+6.1%) [11] - 下游需求,电厂日耗周均511.8万吨,周环比下降11.0万吨;化工行业耗煤730.88万吨,同比增长11.9%,周环比增长4.5% [11]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推荐高现货比例弹性标的,如潞安环能 [3][13] - 推荐业绩稳健、成长型标的,如晋控煤业、华阳股份 [3][13] - 推荐产量恢复性增长标的,如山煤国际 [3][13] - 推荐行业龙头业绩稳健标的,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 [3][13] - 推荐受益核电增长的强α稀缺天然铀标的,如中广核矿业 [3][13]
加沙停火,原油地缘溢价效应减弱
民生证券· 2025-10-11 21:59
好的,这是对提供的行业研报的关键要点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此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加沙停火导致原油地缘溢价效应减弱,是近期油价走弱的主要原因 [1][8] - OPEC+的补偿减产计划若能有效兑现,将为油价提供较强的底部支撑 [1][8] - 投资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龙头、油价有底背景下的高分红石油企业、以及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利好的成长性公司 [3][11] 市场行情与价格表现 - 石油石化板块本周上涨2.8%,跑赢沪深300指数(下跌0.5%) [12]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2.73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79% [2][9][29] - WTI期货结算价为58.90美元/桶,周环比下跌3.25% [2][9][29] - 东北亚LNG到岸价格为10.84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下跌1.75% [2][9] - 美元指数收于98.84,周环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2][9] 供需基本面数据 - 美国原油产量为1363万桶/日,周环比增加12万桶/日 [2][9][47] - 美国炼油厂日加工量为1630万桶/日,周环比增加13万桶/日 [2][9][55]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2026万桶,周环比增加372万桶 [3][10][63] - 美国车用汽油库存为21909万桶,周环比下降160万桶 [3][10][68] - 欧盟储气率为82.81%,周环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10][84] 重点公司推荐与预测 - 推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新天然气、中曼石油 [3][11] - 中国石油2025年预测EPS为0.83元,对应PE为10倍 [4] - 中国海油2025年预测EPS为2.57元,对应PE为10倍 [4] - 中国石化2025年预测EPS为0.33元,对应PE为16倍 [4]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 - 英国石油公司北海Murlach项目开始产油,峰值产量预计为1.5万桶/日 [19] -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导致其石油炼制量下降21% [21] - 中国海油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22] - 中国石化累计回购A股股份3216.32万股,支付总金额1.79亿元 [23] - 博迈科签订FPSO项目合同,金额约为1.9-2.4亿美元 [25]
半导体行业专题:空白掩模版:光刻工艺核心原料,国产化亟待突破
民生证券· 2025-10-10 1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核心观点 - 掩模版是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其国产化对产业链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 全球及中国大陆掩模版市场空间广阔,增长动力强劲,为国产厂商带来巨大机遇 [2] - 空白掩模版是掩模版的核心原材料和主要成本项,目前市场被日系厂商高度垄断,亟待实现国产化突破 [3][4][68] 掩模版行业概况与市场空间 - 掩模版是半导体生产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工作原理是将设计电路图形通过光刻工艺转移到硅晶圆上 [9] - 半导体掩模版是技术要求最高的品类,IC制造占据其下游60%的份额 [1][16] - 2021年掩模版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的12%,仅次于硅片和电子特气 [2][30] - 全球半导体掩模版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60.79亿美元,同比增长7% [2][33] - 中国大陆半导体掩模版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1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5.56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速达11.3% [2][37] 掩模版技术演进与成本分析 - 随着制程提升,所需掩模版层数增加,例如28nm制程需约50层掩模版,14nm/10nm则需约60层 [42] - 先进制程需要应用OPC等图形分辨率增强技术,导致掩模版成本大幅提升,7nm SoC所需掩模版成本约为1500万美元,占整体成本的2.5% [46][49][50] 空白掩模版核心地位与竞争格局 - 空白掩模版是光掩模版的基础材料,其基本结构是在石英面板上镀一层光学薄膜 [3][53] - 根据龙图光罩数据,空白掩模版在其原材料采购成本中占比超过50% [3][60] - 测算2024年全球空白掩模版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为4亿美元 [3][76] - 全球空白掩模版市场被日本厂商垄断,HOYA在EUV和DUV空白掩模版市场均占据主导地位 [68][69] 国产化现状与投资建议 - 国产空白掩模版供应商目前主要集中于小尺寸、平板显示等领域,在半导体高端领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72] - 中国大陆庞大的晶圆产能(截至2025年8月为259万片/月)为空白掩模版国产化提供了市场空间 [75] - 建议关注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空白掩模版业务的公司,如聚和材料(拟收购韩国SKE相关业务),以及龙图光罩、路维光电、清溢光电等 [4][79][80]
电子行业点评:美或扩大限制范围,国产设备有望受益
民生证券· 2025-10-10 11:26
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电子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可能扩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范围,此举将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进程,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受益 [1][2] - 尽管美系设备厂商收入严重依赖中国大陆市场,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国产设备提供了广阔的替代空间 [2] - 国产半导体设备已在多个工艺环节实现突破,并正加速向高端领域渗透 [3] 事件背景与潜在影响 - 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于2025年10月7日发布报告,提出九项建议以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 [1] - 建议核心包括:加强对华全面设备出口禁令(涵盖制造“基础”和“先进”芯片的设备)以及将更多中国半导体公司(如制造45nm及以下节点逻辑芯片的厂商)列入实体清单 [1] 市场格局与替代空间 - 2024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商(ASML, AMAT, LAM, TEL, KLA)半导体业务营收合计近900亿美元,约占Top10总营收1100亿美元的85% [2] - 2024财年,三大美系设备厂商AMAT、LAM、KLA对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分别达101.17亿美元、62.94亿美元、41.97亿美元,占其总营收比重分别为37%、42%、43%,合计销售规模超过200亿美元 [2] - 2020年至今,美系半导体设备厂商对中国大陆的销售规模持续提升 [2] 国产设备发展现状 - 国内已涌现一批杰出半导体设备企业,包括上海微电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微导纳米等 [3] - 在去胶、清洗、刻蚀设备方面国产化率较高,在CMP、热处理、薄膜沉积领域近几年国产化突破明显 [3] - 在量测、涂胶显影、光刻、离子注入等设备领域仍较为薄弱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产业链,重点标的包括: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芯源微、中科飞测、精测电子;以及设备零部件领域的富创精密、江丰电子、珂玛科技等 [3]
煤炭行业事件点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开启,助力煤价反弹
民生证券· 2025-10-09 20:2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7] 核心观点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于11月开展,预计将导致煤炭供给收缩,从而加强煤价上涨预期 [1] - 煤炭价格在9月淡季已出现反弹,站稳700元/吨,供给收缩是主因 [2] - 随着11月供暖季需求旺季到来,叠加供给端收缩影响,预计年底煤价或回到900元/吨以上 [2] 供给端分析 - 2025年7月以来,全国原煤产量单月同比降幅均超过3% [1] - 内蒙古超产核查落地预计将导致后续供给减量 [1] - 11月巡查组进驻将进一步强化供给端收缩预期 [1] 需求端分析 - 10月为淡旺季过渡期,电煤需求转淡,但非电需求(如煤化工)有望快速提升 [2] - 煤化工行业受益于旺季及对油头化工替代性增强,将对煤炭形成新的需求支撑 [2] - 11月中旬北方将全面进入供暖季,即进入需求旺季 [2]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板块整体受益于供需改善和煤价反弹,高现货比例标的弹性更充足 [2] - 山西省2024年已完成超产治理,受本轮“限超产”影响最小,建议关注山西标的 [2] - 推荐投资主线一:高现货比例弹性标的,建议关注潞安环能 [2] - 推荐投资主线二:业绩稳健、成长型标的,建议关注晋控煤业、华阳股份 [2] - 推荐投资主线三:产量恢复性增长标的,建议关注山煤国际 [2] - 推荐投资主线四:行业龙头业绩稳健标的,建议关注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 [2] 重点公司估值 - 潞安环能:股价14.58元,预测2025年EPS为1.33元,对应PE为11倍 [4] - 晋控煤业:股价14.39元,预测2025年EPS为1.01元,对应PE为14倍 [4] - 华阳股份:股价7.67元,预测2025年EPS为0.47元,对应PE为16倍 [4] - 山煤国际:股价10.12元,预测2025年EPS为0.67元,对应PE为15倍 [4] - 中国神华:股价39.44元,预测2025年EPS为2.42元,对应PE为16倍 [4] - 中煤能源:股价11.70元,预测2025年EPS为1.19元,对应PE为10倍 [4] - 陕西煤业:股价20.42元,预测2025年EPS为1.85元,对应PE为11倍 [4]
上汽集团(600104):系列点评十四:销量同环比亮眼,尚界H5上市即热销
民生证券· 2025-10-09 14:5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上汽集团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9月销量表现亮眼,自主品牌与出口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经营质量提升 [2][3]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SUV车型尚界H5上市即热销,有望借助华为技术赋能提振销量 [4] - 公司管理层更替,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聚焦国企改革与资源整合,有望加速智电转型步伐 [5] - 基于对公司业绩改善的预期,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估值具备吸引力 [5][6] 销量表现 - 2025年9月公司批发销量44.0万辆,同比+40.4%,环比+21.0% [2][3] - 2025年1-9月累计批发销量319.3万辆,同比+20.5%,终端交付量337.8万辆,高于批发量 [2][3] - 分品牌看:上汽通用五菱1-9月销量84.0万辆,同比+37.8%;上汽通用1-9月销量27.8万辆,同比+36.7%;上汽乘用车1-9月销量48.1万辆,同比+23.8%;上汽大众1-9月销量77.2万辆,同比-2.5% [2] - 新能源车1-9月累计销量108.3万辆,同比+44.8%,其中9月销量18.9万辆,同比+46.5%,环比+45.6% [2][3] - 海外市场1-9月累计销量76.5万辆,同比+3.5%,上汽MG在欧洲终端交付超22万台 [2][3] 业务结构优化 - 自主品牌表现强劲,9月销量29.4万辆,同比+50.4%,新一代智己LS6、全新MG4、荣威DMH等新车型带动销量突破 [3] - 2025年1-9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204.4万辆,同比+29.2%,销量占比提升至64%,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 [3] 战略合作与产品动态 - 尚界H5于2025年9月上市,指导价16.58万-19.98万元,车身尺寸4780/1910/1657mm,轴距2840mm [4] - 新车搭载鸿蒙座舱与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预计9月底开始交付 [4] - 此次合作有助于华为完善产品生态,公司则有望受益于华为的智驾、座舱等核心技术,结合自身营销渠道优势提振销量 [4] 公司治理与改革 - 公司顺应国企改革趋势,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董事长、总裁及多个重要板块管理层更替,新管理层呈现年轻化 [5] - 新总裁上任后强调资源整合与协同,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系统性改革步伐有望加快,助力智电转型 [5] 盈利与估值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78亿元、7,221亿元、7,762亿元 [5][6] - 预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5-2027年分别为122.7亿元、140.7亿元、167.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06元、1.22元、1.44元 [5][6] - 以2025年9月30日收盘价17.12元计算,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6倍、14倍、12倍,市净率为0.7倍 [5][6] -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盈利能力改善,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9.38%提升至2027年的11.00%,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的0.58%显著提升至2027年的5.29% [23]
再谈超长期国债定价
民生证券· 2025-10-09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理论国债净融资规模为6.66万亿元,假设四季度国债发行延续当前进度,全年净融资规模为6.72万亿元,与理论规模接近 [1][2] - 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修改影响超长期国债个券定价,30年期国债中25T2重新成为主力券概率大,25T6持续成为主力券概率下降 [3] - 定价上25T6可能跟随25T5,利差或维持在6 - 12BP,当前利差4.5BP有上升可能;30年非主力券与主力券利差走扩,非主力券有配置价值但配置力量不一定强 [4] - 30年国债交易关注25T2,配置关注25T5、24T1等债券,债市表现好时其与活跃券利差压缩概率上升;20年和50年特别国债续发但无明显利差优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国债发行计划看后续国债供给节奏 - 2025年中央财政赤字对应普通国债净融资规模4.8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1.30万亿元,注资特别国债规模0.50万亿元,截至9月底国债净融资规模5.40万亿元 [1] - 9月30日公布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全年发行计划完毕,四季度与三季度差异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下降、超长期一般国债发行增加 [2] - 假设四季度延续进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剩余700亿元10月发完,10 - 12月国债单月发行规模1.40万亿元上下,净融资规模分别为0.38万亿元、1.02万亿元和 - 0.08万亿元 [2] 国债发行计划对超长期个券定价影响 - 四季度发行计划修改,10月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不再续发,影响超长期国债个券定价,尤其30年期 [3] - 30年国债新券25T6存量规模或定格在2470亿元,与25T5相当,其持续成主力券概率下降,25T2可能重新成为主力券 [3] - 25T6未来可能跟随25T5定价,利差或维持在6 - 12BP,当前利差4.5BP有上升可能,若25T6流动性下降慢,利差走扩速度相应变慢 [4] - 30年非主力券与主力券利差走扩,非主力券有配置价值,但保险等机构偏好地方债,超长国债老券配置力量不一定强 [4] - 30年国债交易关注25T2,配置关注25T5、24T1等债券,债市表现好时与活跃券25T2利差压缩概率上升;20年和50年特别国债续发但无明显利差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