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上汽集团:有望受益于汽车科技的内生、外研双轮驱动
海通国际· 2025-01-03 12:2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上汽集团"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4.39元,对应2025年22倍PE [4] 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领先企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批发销量182.7万台,零售销量211.5万台,其中自主品牌零售124.4万台,占比提升至58.8%,新能源车零售销量52.4万台,同比增长29.9%,海外零售54.8万台,同比增长12.7% [2] - 上汽集团在汽车科技创新方面实现内生和外协研发双轮驱动,内生方面零束全栈3.0支持L3智能驾驶技术量产上车,预计2025年正式搭载上市,下一代全栈4.0融合AI技术,升级车云一体数据底座、操作系统等以实现更高级别L4智能驾驶,外协方面与相关领域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推进"算法+软件+芯片"协同开发,加快AI大模型等新技术上车应用 [3] - 上汽集团有效应对海外经营挑战,海外业务继续贡献增长,公司正在加快优化产销布局,努力保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份额,同时加大在澳新、中东、南美、东盟以及新市场的开拓,积极应对欧盟加征反补贴关税对公司销量的不利影响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6493/7408/8504亿元,归母净利润101/128/142亿元,EPS为0.87/1.11/1.22元,对应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分别为24/19/17倍PE [4] - 预计2024/2025/2026年整车业务收入分别为4100/4951/597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4%,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为1829/1893/1961亿元,毛利率均为19% [8] - 预计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2.8%/14.1%/14.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8%/27.7%/10.3%,毛利率分别为9.3%/8.8%/8.6%,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4%/4.2%/4.5% [6] 业务分析 - 上汽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节能和充电服务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相关金融、保险和投资业务,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并在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 [15] - 2024年集团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销量承压,预计收入下滑,但公司在汽车科技领域对外展开合作之后,有望依托其国内领先的制作技术和规模,实现产品升级、附加值提升,从而带动销量增长,同时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提升 [8]
凌玮科技:中高端纳米二氧化硅龙头,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海通国际· 2025-01-02 17:2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纳米二氧化硅龙头企业,专注于纳米二氧化硅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1][26] - 公司成立于2007年,2023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产品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消光剂、开口剂、吸附剂、防锈颜料等 [139][145] - 公司控股股东及最终控制人为胡颖妮女士及胡湘仲先生,二人为父女关系,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4.40% [142][143] 行业现状 - 我国二氧化硅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1][60] - 纳米二氧化硅行业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复杂,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和持续投入 [126][127] - 海外化工巨头如格雷斯、赢创工业等掌握高端二氧化硅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在中高端产品上仍有较大替代空间 [130][133] 公司业绩与产能 - 公司纳米二氧化硅产销量持续增长,2023年自产产品(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铝)销售量达22339.15吨,同比增长18.40% [2] - 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建设"年产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项目",预计年均新增利润总额1.08亿元 [6][7]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0.20亿元,研发费用率5.72%,拥有8大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32项授权专利 [114][116] 市场与竞争 - 公司在消光剂亚太市场占有率为11.45%,吸附剂全球市场占有率为0.19%,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空间 [23][24] - 公司产品性能接近或达到国外主要竞争对手水平,且具备价格优势,消光剂主要产品平均售价约17元/千克 [118][121] -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产品销往欧洲、韩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散国际地缘政治风险 [9] 政策与趋势 - 国家鼓励中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公司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政策支持 [112][133] -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持续推进纳米二氧化硅高端化生产,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 [114][126] - 公司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国产替代为发展方向,力争在全球范围内打响纳米二氧化硅民族品牌 [112][133]
12月全国PMI数据解读:制造稳定,非制造回升
海通国际· 2025-01-02 12:15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12月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上[23] - 2024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较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超季节性回升[18] - 2024年1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4月以来高点[35] 行业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5%,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7%,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8.5%,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26] - 消费品行业PMI为51.4%,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0.6%,连续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48] - 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35] 市场趋势 - 2024年1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外需指数继续回升[30] - 2024年1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2%和46.7%,较上月下降1.6和1.0个百分点[33] - 2024年12月采购量指数升至51.5%,较11月提高0.5个百分点,企业采购积极性增加[34]
信立泰:首次覆盖:医保谈判顺利,关注JK07数据读出
海通国际· 2025-01-01 14:0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9][30] 核心观点 - 医保谈判顺利,复立坦和信立汀预计明年开始快速放量 [2][55] - 集采续约落地,创新转型顺利,公司即将迈入新品放量的高成长期 [8][28] - JK07 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NRG1 融合抗体药物,全球 II 期临床已于 2024 年上半年启动,预计近期披露阶段性数据 [13][7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心血管类药物及医疗器械、头孢类抗生素及原料、骨科药物等,在研项目涵盖心脑血管、降血糖、肾科、骨科、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23] - 复立坦为我国首个且唯一国产 ARB+CCB 固定复方制剂,用于单用阿利沙坦酯或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成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94] - 信立汀为一款 DPP4 抑制剂,用于单药或联用以改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96]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 40.38、44.08、56.94 亿元,同比增长 20.0%、9.1%、29.2% [9][14] - 预计 2024-2026 年净利润分别为 6.20、6.45、8.32 亿元,EPS 分别为 0.56、0.58、0.75 元 [9][49] - 预计 2024 年创新药销售收入或超 15 亿元,接近公司药品收入体量的 50% [7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 2024-2026 年累计将有 6-7 款创新药上市,持续为创新药业务提供增量 [8][70] - JK07 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NRG1 融合抗体药物,在 I 期临床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心功能改善能力,预计其在治疗慢性心衰上拥有全球 BIC 潜力 [13][58] - 公司在心血管领域布局了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 ETA 受体拮抗剂 SAL0120,针对全方位心衰治疗的 NRG1 融合蛋白药物 JK07,以及针对血栓、卒中的 FXIa 口服小分子 SAL0104 [71] 市场与竞争 - 复立坦对比单药联用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1%,显著低于联合用药的 8.7% [75] - 信立汀相比同类药物,24 周单药或联用二甲双胍的 HbA1c 达标率为 22%,且安全性更优,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96]
科伦药业:公司研究报告:仿制推动创新,创新驱动未来
海通国际· 2025-01-01 14:02
公司财务表现 - 报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7.89亿元,同比增长6.64%,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增长25.85% [1] - 单三季度营收49.62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19.88% [1] - 预计20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9.96亿元、264.05亿元、288.21亿元,同比增长11.9%、10.0%、9.2% [2] - 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8亿元、31.44亿元、32.43亿元,同比增长25.7%、1.8%、3.2% [2][63] 盈利能力与估值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2.51%,净利率为17.40%,单三季度毛利率为49.35%,净利率为14.21% [65] - 预计2024-26年毛利率分别为52.3%、52.9%、54.1%,净利率分别为12.9%、11.9%、11.3% [4] - 给予公司2025年P/E 23倍,目标价45.15元,市值723.03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3] 业务拆分与预测 - 输液业务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为110.72亿元、121.79亿元、127.88亿元,同比增长10%、10%、5% [64] - 非输液药品业务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为41.13亿元、42.78亿元、44.49亿元,同比增长4%、4%、4% [64] - 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为62.01亿元、70.15亿元、77.54亿元,同比增长28%、13%、11% [64] - 创新药业务预计2025-26年营收分别为10.18亿元、19.96亿元,同比增长376%、96% [64] 费用与现金流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5.57%,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84%,同比上升1.3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9.44%,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65] - 预计2024-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77亿元、37.12亿元、40.41亿元 [91] - 预计2024-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57亿元、-15.56亿元、-16.18亿元 [91]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秉承"科学求真,伦理求善"的经营理念,坚持"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 [88] - 公司专注于多技术类别、全功能平台高技术内涵医药产品的研发体系建设,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88] - 公司与默沙东等签署多个授权协议,SKB264在海外多个适应症进入III期,预计上市后带来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25]
信立泰(002294)首次覆盖:医保谈判顺利,关注JK07数据读出
海通国际· 2024-12-31 18:0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6.27元 [2] 核心观点 - 集采续约落地,创新转型顺利,公司即将迈入新品放量的高成长期 [1] - 公司集采风险即将出清,仅剩个别仿制药产品未被纳入集采,销售体量占比低至1-2% [1][14] - 公司创新转型顺利,预计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体量或超15亿元,接近公司药品收入体量的50% [1][17] - 预计2024-2026年累计将有6-7款创新药上市,持续为创新药业务提供增量 [1][17] 盈利预测 - 预测2024-2026年营收收入分别为40.38、44.08、56.94亿元,同比增长20.0%、9.1%、29.2% [2][8] - 预测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6.20、6.45、8.32亿元,EPS分别为0.56、0.58、0.75元 [2][8] - 预测2024-2026年创新药业务收入分别为15.10、23.30、35.79亿元 [63] - 预测2024-2026年仿制药业务收入分别为15.50、10.82、10.05亿元 [90] 创新药进展 - 信立坦阿利沙坦酯在2023年成为医保乙类产品,保持双位数增长,预计2024-2026年收入达12.20、15.00、18.00亿元 [63] - 特立帕肽注射液占据我国70%市场份额,预计2024-2026年销售额分别达1.50、2.00、2.80亿元 [63] - 恩那罗、复立坦、信立汀已进入医保乙类目录,预计2024-2026年将处于早期放量的快速增长阶段 [63] - S086、SAL0108、SAL016三款新药预计分别于2025、2025、2026年上市并贡献增量 [63] 仿制药业务 - 泰嘉及大部分其他仿制药已被纳入集采,预计保持小幅下滑态势 [90] - 头孢呋辛钠(信立欣)由于集采续约降价,预计2024-2026年收入下滑至6.00、2.00、1.40亿元 [90] 医疗器械业务 - 预测2024-2026年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分别为3.23、4.00、4.60亿元,主要系Maurora、AlphaStent和SaExten持续高增长 [90] 研发管线 - JK0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NRG1融合抗体药物,全球II期临床已于2024年上半年启动,预计近期披露相关阶段性数据 [7][47] - JK07在I期临床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心功能改善能力,预计其在治疗慢性心衰上拥有全球BIC潜力 [7][56] - 公司早期管线布局丰富,涵盖心血管、骨科、自免、代谢、肿瘤、神经等多个领域 [18][40]
德邦科技:公司信息点评:首次覆盖:拟现金收购泰吉诺,拓宽高端导热界面材料在高算力、先进封装等应用领域的布局
海通国际· 2024-12-31 08:35
公司投资评级 - 德邦科技获得"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58.55元/股 [6][61] 核心观点 - 德邦科技拟现金收购泰吉诺89.42%股权,以拓展高端导热界面材料在高算力、先进封装等应用领域的布局 [63] - 泰吉诺专注于高端导热界面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产品包括相变化材料、低凝固点液态金属等 [1] - 德邦科技预计2024E-2026E收入分别为11.01亿元、14.48亿元、1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51亿元、2.12亿元 [15][80] 财务数据 - 德邦科技2023年、2024Q1-Q3收入分别为3136.32万元、4121.3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940.03万元、1103.29万元 [2] - 德邦科技2024E-2026E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101百万元、1448百万元、1808百万元,同比增长18.2%、31.5%、24.8% [3][5] - 德邦科技2024E-2026E净利润预计分别为91百万元、151百万元、212百万元,同比增长-12.0%、67.1%、40.2% [3][5] 业务分析 - 德邦科技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封装材料、智能终端封装材料、新能源应用材料、高端装备应用材料四大类别 [69] -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业务2024E-2026E预计收入分别为129.96百万元、266.41百万元、359.65百万元,同比增长35%、105%、35% [5][78] - 智能终端封装材料业务2024E-2026E预计收入分别为246.22百万元、339.79百万元、468.91百万元,同比增长40%、38%、38% [5][4] - 新能源应用材料业务2024E-2026E预计收入分别为643.86百万元、740.44百万元、851.51百万元,同比增长10%、15%、15% [5][66] 收购分析 - 德邦科技拟以2.57779亿元现金收购泰吉诺89.42%股权,交易完成后泰吉诺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21][63] - 收购款项分三笔支付:协议签署后10日内支付30%,交割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50%,业绩承诺期满后1个月内支付20% [2][21]
引力传媒:首次覆盖:逆势布局收入高增长先行,积极创新营销发展
海通国际· 2024-12-31 08:34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19.80元/股,基于2025年55倍PE估值 [7][20] 核心观点 - 公司社交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加速发展,聚焦抖音星图和小红书两大核心社媒平台,并在3C、零售、美妆、母婴宠物等高增速行业扩大市场份额 [1] - 公司计划打造社交SAAS平台,以"产品种草"为起点,高效激发效果转化,同时积极延伸电商营销服务与运营服务,特别是在抖音和阿里等平台上 [1] - 公司积极探索短剧业务和出海发展,通过品牌植入和定制等合作模式,将品牌产品无缝融入短剧剧情之中,为品牌拓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57] - 公司已上线运营短剧小程序平台,用户可通过观看广告进行剧集解锁,未来将积极发展短剧平台运营、短剧营销等多元商业化路径 [57] - 公司出海营销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出海电商团队积极筹备搭建,后续将聚焦东南亚、欧美等高增长市场,争取主流媒体平台的官方核心代理商牌照资质 [57] 财务表现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61.26亿元,同比增长29.3%,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79.25亿元,同比增长29.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01.07亿元,同比增长27.5% [2][7]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13.6%,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97亿元,同比增长134.0%,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57.1% [2][7] - 2024年预计毛利率为4.6%,2025年预计毛利率为5.0%,2026年预计毛利率为5.3% [2][7] 业务发展 - 公司品牌营销保持"内容营销"核心基因,实施"长视频IP、短视频和社交内容联动"的营销策略,并积极拥抱短剧等新兴趋势 [77] - 公司拥有近300人的内容创意团队,具备各种类型的内容创作及IP多元化传播能力,能够围绕客户生意挖掘品牌底层营销需求、定制品牌营销策略 [77] - 公司基于自有营销电商行业模型自研并推出"创意助手"、"视频助手"和"通用助手"三大AIGC产品应用 [77]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深耕品牌营销、电商营销及社交业务高增长,探索短剧、出海、AI+应用创新业务布局 [77] - 公司与众多头部品牌客户保持长期深度合作,如唯品会、养元饮品、蒙牛、君乐宝、美的、九阳电器等 [80] - 公司与携程、美团、拼多多、优信二手车、VIPKid、快手、腾讯互娱、掌门1对1等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也建立起合作 [80] - 公司积累了良好的媒体网络,与央视、省级卫视、互联网视频媒体、社交媒体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80]
金山云:首次覆盖:业务结构优化与AI共振,生态协同优势有望加速业绩增长
海通国际· 2024-12-30 18:02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7.63港元 [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战略转向全面拥抱AI,收入结构优化已取得显著成效 [4] - 公司长期深耕云服务行业,AI驱动产品升级,提供超过150种多领域解决方案,服务500+优质客户 [1] - 公司加速AI布局,2023年成立AI研发中心,2024年Q3 AI业务收入达3.6亿元,占公有云收入的31%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19-2021年营收从39.6亿元增长至90.6亿元,CAGR为51.3%,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81.8亿元和70.5亿元,同比下降9.7%和13.9% [2] - 2023年公司毛利为8.5亿元,同比增长97.9%,毛利率为12.1%,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为-21.76亿元,同比增长18.1% [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7.84亿元、89.02亿元和104.05亿元,同比增长10.5%、14.4%和1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0亿元、-8.31亿元和-3.20亿元 [5] 业务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公有云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0.0%和22.5%,行业云收入增速分别为3.0%、4.0%和5.0% [4] - 随着收入结构优化,公有云收入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7.0%、21.0%和24.0% [4] - 公司与金山软件集团和小米集团续订大额框架协议,预计2025-2027年来自金山软件的云服务收入上限分别为4.69亿元、5.97亿元和7.76亿元,来自小米集团的收入上限分别为23.1亿元、31.4亿元和40.4亿元 [39] 战略合作 - 公司与珠海市政府达成合作,围绕政务AIGC智能大模型、政务AI办公、政务云上应用数智创新能力展开深入合作 [3] - 公司与信永中和签署合作协议,基于信永中和多元化专业服务解决方案和庞大优质客户群,叠加金山云在基础设施和AI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3]
信息服务行业深度报告:AI商业化的旗手:不止豆包的字节跳动
海通国际· 2024-12-30 17: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火山方舟作为一站式大模型服务平台,通过 Cache、离线推理模式等产品与升级,加速大模型能力落地 [1] - 火山引擎发布 Prompt 优解,通过"自动+互动"方式协助用户编写提示词,全自动优化 prompt,助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获得高质量 prompt [2] - 火山引擎始终把更低、更好的成本和价格放在首位,发布离线批量推理方案和上下文缓存,帮助用户实现更为精细化和低成本的运营 [4] - 豆包大模型通过"更低价格"和"更易落地"的策略,推动模型能力持续迭代,tokens 调用量越大,算力单位成本越低,模型价格进一步下降,形成良性循环 [10] - 豆包大模型在汽车、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行业的调用量增长了 50 倍以上,日均 tokens 调用量突破 4 万亿,7 个月增长幅度达 33 倍 [18][19] - 豆包大模型通过"更强模型"、"更低价格"、"更易落地"的目标,推动 AI 应用在千行百业中高速落地 [10][50] 行业生态与开发者 - 开发者生态逐渐完善,超过 100 万活跃开发者,发布超过 200 万个智能体 [6] - 火山引擎与 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华硕宣布成立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推动大模型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应用 [20] - 火山引擎与多点 DMALL 成立零售大模型生态联盟,推动零售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25] - 火山引擎汽车大模型生态联盟不断扩容,豆包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调用量增长了 50 倍以上 [25] 技术升级与产品发布 - 全新扣子 1.5 和 HiAgent 1.5 在 2024 年 12 月发布,提供更强的多模态能力和低延迟响应 [5][7] - 豆包大模型发布豆包·视觉理解模型、豆包·文生图模型 2.1 和豆包·音乐模型,支持多模态 AI 应用 [14] - 豆包大模型在 2024 年 12 月发布豆包·视觉理解模型,通用模型能力全面对齐 GPT-4o [77] - 豆包大模型团队发布多项技术进展,包括 SuperClass 和 FAN 等新型神经网络架构,提升模型性能 [146][148] 应用场景与落地 - 豆包大模型在金融、汽车、智能终端、电商零售、教育科研等多个行业实践落地,招商银行、海底捞、携程等企业已在扣子上搭建智能体 [17] - 豆包大模型在汽车、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行业的调用量增长了 50 倍以上,日均 tokens 调用量突破 4 万亿 [18][19] - 豆包大模型通过"更低价格"和"更易落地"的策略,推动模型能力持续迭代,tokens 调用量越大,算力单位成本越低,模型价格进一步下降 [10] 模型能力与性能 - 豆包大模型在语言能力、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推理、代码生成等方面不断提升,通用模型能力全面对齐 GPT-4o [34][77] - 豆包大模型在 FlagEval 模型评测的"对话模型"榜单中,豆包-pro32k 版本位列第一 [114] - 豆包大模型通过"更强模型"的目标,持续提升模型性能,成为字节 AI 发展的重要基石 [3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