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300308):2026需求指引明确,1.6T硅光交付优势明显
山西证券· 2025-11-21 15: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际旭创(300308.SZ)维持“买入-A”评级 [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在1.6T硅光方案上交付优势明显,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同时后续市场风格资金的切换也有望拉动估值修复 [1][3][8][9]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0.0亿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90.1% [2] - 2025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56.8%和25.9%;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125.0%和30.0% [2]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2.8%和32.6%,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提升 [3] - 三季度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亿元;在建工程为9.8亿元,主要为厂房扩建与设备部署 [3] - 公司已发布H股上市计划,旨在支持国际化战略和快速扩产 [2][3] 行业需求与公司前景 - 北美五大云服务提供商(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Oracle)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均超过50%,其中Oracle超过250% [4] - 英伟达CEO预计,2026/2027年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有望达到5490亿、6320亿美元;2025-2026年英伟达Blackwell-Rubin GPU累计出货量有望超过2000万颗(以GPU die计) [4] - 英伟达GB300配置的CX8网卡及谷歌TPUv7的批量部署将推动1.6T光模块需求在2026年及以后大幅增长 [4] - 公司看到三季度重点客户开始部署1.6T并持续增加订单,预计未来几个季度1.6T需求将持续增长,并在2026-2027年被其他重点客户大规模部署 [4][8] - 公司在1.6T光模块的EML与硅光方案上均获得重点客户验证通过,且自研高端硅光芯片,预计硅光比例将持续提升,有助于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并提升毛利率 [4][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6亿元、268.0亿元、344.4亿元 [9] - 以2025年11月20日收盘价492.00元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51.8倍、20.4倍、15.9倍 [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9.96亿元、898.02亿元、1181.5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9.2%、136.3%、31.6% [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1.7%、43.8%、42.7% [11]
泰格医药(300347):2025 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环比持续修复,期待国内需求复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1 15:1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泰格医药给予"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42倍市盈率,目标价为75.55元 [4] - 核心观点认为,作为临床CRO行业头部公司,其需求将受益于创新药产业链的持续带动而回暖,同时CRO行业供给将进一步出清,订单价格有望回升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7.7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5.29%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6.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73%,环比大幅增长192.42%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54.25%,环比增长6.24% [4] - 利润修复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的贡献,单三季度分别实现2.07亿元及4.13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11亿元、70.65亿元、78.1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8.5%、10.7%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5亿元、15.49亿元、18.1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9.8%、23.4%、17.0% [4] 业务分部表现与展望 - 海外临床CRO业务(CTS):在持续海外布局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预计下半年将有较大体量新签订单贡献 [4] - 国内临床运营业务(CTS):因行业竞争导致订单价格同比下滑,以及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被取消并产生回款压力,业务出现环比下滑 [4] - 展望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有望随存量低价订单出清及创新药产业链带动需求回升而逐步复苏 [4] - 临床研究相关实验室服务(CRLS)中的SMO业务受益于跨国药企订单需求,同比实现良好增长 [4] -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相对稳健;实验室服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主因方达美国业务复苏慢于预期及国内竞争加剧 [4] - 医学影像业务受益于肿瘤临床项目需求增加;受试者招募等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订单单价有所下滑 [4] 行业与可比公司 - 报告认为临床CRO行业将迎来需求回暖与供给出清 [4] - 变更后的可比公司(普蕊斯、诺思格、益诺思)与泰格医药业务结构更相似,同步受到临床CRO行业周期性变动影响更大 [6] - 可比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平均值为34.03倍 [6]
联德股份(605060):精密铸件隐形冠军,受益AI算力“制冷+电源”双轮驱动
东吴证券· 2025-11-21 15: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全球商用空调压缩机铸件龙头,凭借“铸造+机加工”一体化能力深度绑定江森自控、英格索兰、卡特彼勒等全球500强客户,合作关系均超10年 [8][14] - 公司充分受益于AI数据中心(AIDC)驱动的制冷与备用电源需求高增,新业务AIDC制冷&发电打开成长空间,传统工程机械业务亦迎来景气度复苏 [8][36] - 公司通过“德清+墨西哥”的双核心产能布局抢占先机,全球化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核心客户中的供应份额 [8][11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0/4.1亿元,对应PE分别为38/28/20倍 [1][8] 公司概况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商用空调压缩机铸件龙头、工程机械铸件领先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空调(2024年收入占比54%)、工程机械(35%)和能源动力三大领域 [14][17]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实控人孙袁先生和朱晴华女士夫妇通过多家主体共同持有公司62.3%的股份,有利于保障公司战略稳定 [18][20] - 公司采用“铸造+机加工”一体化模式,深度参与客户研发设计,产品附加值高,2016-2020年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盈利能力显著领先同行 [8][110][112] -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平均70%以上,且均为全球行业龙头,客户黏性强,合作关系稳固 [8][61][11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16-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分别为12.7%和13.3% [8][23] - 2024年受全球商用空调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32%至10.9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41%至1.87亿元 [1][23] -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数据中心订单兑现,公司业绩重回增长区间 [8][23] - 盈利预测显示,2025E-2027E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2.87亿元、16.17亿元和21.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5%、25.67%和33.80%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17亿元、3.02亿元和4.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93%、38.89%和37.24% [1]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AIDC制冷端:全球科技巨头资本开支持续加码,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对散热要求变高,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心脏”需求旺盛,预计到2028年仅美国AIDC制冷端铸件市场空间便有望突破100亿元 [8][42][44][51] - AIDC发电端:美国电力设施老旧,供需缺口扩大,“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市场空间广阔 [8][66][67] - 工程机械:全球工程机械需求有望于2025年开始新一轮上行周期,公司核心客户卡特彼勒即将进入新一轮加库周期 [8][99][102] - 关税背景下,客户对供应链安全要求更加严格,全球产能布局成为必要条件,公司墨西哥工厂投产后有望在卡特彼勒等北美核心客户中提高供应份额 [8][103][118]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加速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在中国德清、墨西哥及美国同步建设三大工厂,合计规划产能超16万吨 [118] - 墨西哥工厂将于2025年底建成、2026年初投产,可有效规避关税,为卡特彼勒、康明斯等北美客户供货 [118] - 公司2025年已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登记,向156名激励对象授予165.16万股,授予价9.92元/股,与核心人员完成利益绑定 [8]
当升科技(300073):固态深度布局,三元正极加速出海
华安证券· 2025-11-21 14: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技术研发领先,固态电池材料取得关键突破,已建成数吨级固态电解质小试线,配套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出货[5] - 公司持续开拓海内外高端客户,与LGES、SK on等国际锂电巨头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为未来销量和盈利奠定坚实基础[6] - 在行业调整期,公司业绩展现出较强韧性,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54%至29.67亿元,盈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4] - 基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10.91/13.1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4倍[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73.99亿元,同比增长33.92%;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0%;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0.38%[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49.54%;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02%;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9.36%[4] - 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07.45亿元,同比增长41.5%;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144.51亿元,同比增长34.5%[10]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2025年毛利率为11.7%,2026年回升至12.2%;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5.6%,2026年提升至7.3%[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布局完整:已在高端多元材料、磷酸铁锂及下一代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产品布局[5] - 多元材料技术领先:高镍、超高镍NCM/NCA及中镍高电压等技术持续领跑,产品已批量供应全球高端电池客户[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行业首创的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可将全固态电池工作压力显著降低至5MPa以内,解决了行业关键痛点[5] - 高端产品出货:配套的固态专用高镍正极(支持>400Wh/kg电池)和富锂锰基正极已实现10吨级出货[5] 市场与客户拓展 - 海外市场深度合作:与LGES、SK on、三星SDI、Murata、欧美大客户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6] - 海外高端车企配套:产品配套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6] - 国内市场渗透率提升:成功批量导入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深度绑定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宜春清陶等客户[6] - 国内高端车企配套:产品配套用于理想、蔚来、长城、广汽等国内高端车企,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6]
国际医学(000516):业绩短期承压,诊疗量持续增长:国际医学(000516):2025年三季报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21 14:4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国际医学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评级 [2]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5.5元,当前股价为4.79元,存在约14.82%的潜在上行空间 [3] 核心观点总结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诊疗量持续增长,长期竞争力稳固 [2][7] - 公司短期经营业绩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95亿元,同比下降16.94% [2][7] - 利润端短期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1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1.94% [2][7] - 公司正通过战略布局高壁垒新业务与数据资产化来构筑长期护城河 [7] - 投资建议基于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估值为124亿元 [7] 主要财务表现 - **营收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9.95亿元(同比-16.94%),单Q3营收9.61亿元(同比-18.95%)[2];预测2025年全年营收为40.55亿元(同比-15.8%),2026年、2027年预计分别增长8.6%和10.2%至44.04亿元和48.55亿元 [2][8] - **盈利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8.45% [2];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2026年亏损收窄至-0.87亿元,2027年预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0亿元 [2][8] - **关键比率**: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10.8%提升至2027年的19.0% [8];净利率预计从2025年的-10.7%改善至2027年的2.1% [8];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5年的-10.4%转为2027年的3.0% [8] 经营状况分析 - **诊疗量分析**:2025年前三季度门急诊服务总量达197.51万人次,同比增长4.03%,显示诊疗量保持稳健增长 [7];住院服务量为14.59万人次,同比下降3.88%,主要受医保支付政策动态调整影响 [7] - **分院区表现**:高新医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38亿元,同比下滑17.78%;中心医院实现营收20.40亿元,同比下滑16.58% [7] - **费用结构**:管理费用前三季度为3.82亿元,同比下降8.08%;财务费用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4.60%,体现成本优化 [7];销售费用为0.3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8.56%,主要系宣传费用增加 [7] 战略布局与增长动力 - **高壁垒项目**:西北首家质子治疗中心预计在2025年底投用,将带动肿瘤学科发展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7] - **消费医疗布局**:公司在中医专科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老年医院及医美整形医院等消费类医疗方向持续推进,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7] - **数据资产化**:佑君医疗数据已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率先实现医疗数据合规流通,为数据变现和创新融资奠定基础 [7]
厦钨新能(688778):正极盈利稳健增长,固态电池加速布局
华安证券· 2025-11-21 14: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0%,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41.54%[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长尤为显著,营收55.26亿元,同比增长50.20%,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63.60%,环比增长28.97%[4] - 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达9.99万吨,同比增长40.41%,各细分产品线均实现稳定增长[5] - 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等新技术领域布局领先,新产品开发稳步推进[6] - 分析师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9.96/11.8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1倍、32倍、27倍[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0%[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41.54%[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5.26亿元,同比增长50.20%[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63.60%,环比增长28.97%[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77.02%[4] 业务运营与产品销售 - 锂电正极材料总销量9.99万吨,同比增长40.41%[5] - 钴酸锂销量4.69万吨,同比增长45.38%[5]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销量5.30万吨,同比增长36.29%[5] - 氢能材料销量3,074.50吨,同比增长8.05%[5]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固态电池领域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6] - 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向客户多次送样验证[6] - 已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吨级生产[6] - 补锂剂产品已实现在头部厂商应用,伴随产能爬坡利润将逐渐释放[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8.90亿元,同比增长57.1%[9]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60.0%[9]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250.10亿元,同比增长19.7%[9] - 预计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96亿元,同比增长26.0%[9]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79.76亿元,同比增长11.9%[9] - 预计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增长18.4%[9]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8元、2.37元、2.80元[9] - 对应2025/2026/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0.55倍、32.18倍、27.18倍[9]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8.6%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9.3%[9]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8.3%提升至2027年的10.0%[9]
百济神州(688235):盈利稳步提升,全年收入指引下限上调
中邮证券· 2025-11-21 14: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创新药出海龙头企业,全球商业化能力突出、在研管线即将进入收获期 [9] - 25Q3泽布替尼全球收入突破10亿美元达10.4亿美元(+50.8%),费用环比稳中略降 [6][7] - 25Q3产品毛利率为85.9%,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达到1.6亿美元,环比再上一个台阶 [7] - 公司上调全年收入指引下限,从50-53亿美元调整至51-53亿美元,全年GAAP经营利润为正的指引不变 [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00.8亿元,同比增长41.1%,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去年同期为-8.1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76.0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去年同期为-36.9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371.0亿元/471.5亿元/581.8亿元,同比增长36.3%/27.1%/23.4% [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亿元/40.7亿元/80.7亿元,同比增长116.5%/394.5%/98.3% [9] 产品管线表现 - 泽布替尼前三季度全球收入达27.8亿美元(+53.2%),其中美国市场收入19.9亿美元(+48.8%),欧洲市场收入4.3亿美元(+75.0%),中国市场收入2.6亿美元(+359%) [6] - 替雷利珠单抗前三季度收入5.6亿美元(+18.9%),安进产品国内收入合计3.7亿美元(+48.4%) [6] - 单Q3泽布替尼美国收入7.4亿美元(+46.6%),欧洲收入1.6亿美元(+67.8%),中国收入0.9亿美元(+36.2%) [6] 研发管线与未来催化剂 - 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ZS固定剂量方案对比AV方案的III期试验 [8] - BTK CDAC/BGB-16673预计2026年上半年读出用于后线CLL的II期潜在关键试验数据 [8] - CDK4抑制剂/BGB-43395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用于1L BC的III期试验,重点转向一线治疗 [8] - 其他在研项目如B7H4 ADC、FGFR2b ADC、Pan-KRAS抑制剂等早研项目POC数据预计2026年上半年读出 [8]
杭叉集团(603298):财报点评:业绩稳步提升,发布机器人新品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1-21 14:10
投资评级 -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对杭叉集团维持“增持”评级 [2][6] 核心观点 - 杭叉集团是我国叉车行业领先者,深耕国内市场并稳步开拓海外,智慧物流业务已见雏形 [6] - 公司业绩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72亿元,同比增长869%,单三季度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1122% [5]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53亿元,同比增长1121%,单三季度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279% [5] -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348%,同比提升04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304%,同比提升020个百分点 [5] - 公司推出轮式物流人型机器人产品,有望实现物流场景无人化应用,加深客户服务深度,并形成数据积累以丰富研发,打造智能物流新增长极 [5] - 公司加速推进“生产本地化+市场全球化+服务属地化”战略,泰国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海外子公司达20余家,实现全球运营能力质效双升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8136亿元/19953亿元/22011亿元,同比增长1001%/1002%/1032% [6][7]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1亿元/2420亿元/2664亿元,同比增长935%/946%/1005% [6][7] - 对应2025年11月20日股价,公司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493倍/1364倍/1240倍 [6][7] - 公司52周股价涨幅为4997%,总市值为3302036百万元 [4] 业务发展 - 公司叉车类产品是物流体系智能化升级的直接受益者,新发布的人型机器人产品是其在智能物流方向的重要布局 [5] - 通过海外实体网络扩容与业务深耕,公司形成了营销、研发、制造、租赁等方面的海外布局,助力国际化战略 [5]
京新药业(002020):深度报告:创新破局,再攀高峰
东方证券· 2025-11-21 13:5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京新药业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22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23.54元 [5]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核心业务或重要产品未来1-2年处于快速进展时期,创新管线聚焦,存量业务在经历集采冲击后已基本触底,有望拾阶而上 [5][12] - 根据公司三季报,报告调整了盈利预测,将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预测调整为0.91/1.07/1.25元 [5] 公司业务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以成品药为主,主要涵盖中枢神经、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三大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为4,159百万元,同比增长4.0% [7][15]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12百万元,同比增长15.0%,净利率从2023年的15.5%提升至2024年的17.1% [7] - 公司自2020年受集采冲击后全面加大创新投入,研发费用显著增长,发明专利数量从2019年的97项迅速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项 [19][21] 创新管线布局与进展 - 公司围绕中枢神经和降脂领域构建了“重点品种仿制药-大品种首仿-创新药”的管线矩阵,在研管线丰富 [12][23] - 首个创新药地达西尼(失眠症)已于2023年底获批,2025年为其进入医保后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覆盖1500多家医院,实现营收5500万元 [12][58] - 大品种首仿药盐酸卡利拉嗪(精神分裂症)和盐酸考来维仑片(高脂血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国内进度领先 [12][23] - 创新药JX11502(精神分裂症)处于临床II期,JX2201(高Lp(a)血症)处于临床I期,为国内该靶点小分子药物进度第二 [12][64] 核心产品与市场分析 - 地达西尼作为国内失眠症近十余年首个获批的创新药,具备机制(GABAAR部分激动剂与α1亚型选择性)和代谢(通过FMO酶,联合用药更安全)双重优势,先发优势明显 [12][52][56] - 国内失眠症患者超2亿,当前临床用药以老药为主,地达西尼已进入医保目录,具备成为大单品的潜力 [12][42][46] - 在降脂前沿领域,Lp(a)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国内约2.7亿人Lp(a)水平升高,目前尚无针对性疗法,市场未满足需求大 [12][61][63] - 公司JX2201作为小分子Lp(a)靶向疗法,进度国内第二,其疗效与核酸药物大致可比且可及性占优,并具备License-out潜力 [12][64][66] 集采影响与应对策略 - 公司主要产品均已纳入国家集采,集采后中标价趋于稳定,存量品种降价风险基本出清 [12][35][37] - 公司通过“光脚”品种放量、持续扩充仿制药产品线、大力发展院外市场(2024年院外销售营收同比增长超45%)和拓展制剂外贸(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等多策略应对集采影响,业务展现韧性 [12][38][41] 未来增长驱动 - 成品药业务是未来增长核心驱动,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8%、13.6%、17.2%,增长动力来自地达西尼加速放量、卡利拉嗪和考来维仑等新品上市 [70][72] - 公司综合毛利率预计将持续提升,从2025年的50.3%升至2027年的52.7%,主要得益于高毛利创新药占比上升 [70][7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0.3%、16.9%、17.5% [7]
中熔电气(301031):动态跟踪点评:激励熔断器快速放量,新业务、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西部证券· 2025-11-21 13:51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与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激励熔断器新品及海外拓展是核心驱动力 [2] - 公司正从单一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新业务与新产品有望打开第二成长空间 [2] - 基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 [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34亿元,同比增长48.47%;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01.7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5.95亿元,同比增长60.08%,环比增长32.76%;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91.62%,环比增长36.27% [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1.14%,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7.49%,同比提升2.82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驱动力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2%,主要得益于产品升级及激励熔断器新品拓展 [2] - 激励熔断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全年收入有望达到2.5亿元 [2] - 海外市场:欧洲豪华品牌客户项目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新车发布阶段,随后逐步量产,未来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2] 未来成长空间 - 数据中心行业:对熔断器性能要求更高,且激励熔断器有应用潜力,随着AI算力增长,公司已与头部服务器电源厂商合作并同步更新技术方案 [2] - 战略转型:公司正从单一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继电器产品已完成定型并实现自动化产线量产,且已获得客户定点,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2] - 未来公司将结合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及传感器,向客户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增长93.1%;2026年为5.02亿元,同比增长39.0%;2027年为6.72亿元,同比增长33.8% [3][4] - 对应每股收益(EPS)2025年为3.67元,2026年为5.10元,2027年为6.83元 [3][4] - 对应市盈率(P/E)2025年为27.9倍,2026年为20.1倍,2027年为15.0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