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增肌减脂或成GLP-1赛道竞争新方向-20250929
东海证券· 2025-09-29 20:1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核心观点 - GLP-1减重药赛道正从追求单一减重指标向综合考量BMI改善、副作用管理、给药便利性和长期体重维持等多个维度演进 [4][29] - 单纯的体重下降数字已不足以定义成功的减重药 保留甚至增加瘦体重已成为下一代减重疗法的重要目标 [4][29] - 联合疗法、肌肉保护、剂型创新和机制拓展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领域 [4][29] - 国内药企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的尝试初见成效 关注持续创新并聚焦解决真正临床痛点的GLP-1赛道参与者 [4][29] - 建议关注创新药链、器械设备、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4][29] 市场表现 - 上周(09月22日-09月26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20%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5位 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 [3][11] - 子板块均下跌 跌幅后三的为医疗器械(申万)下跌1.02%、生物制品(申万)下跌1.18%、中药Ⅱ(申万)下跌1.95% [3][11] - 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21.44%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1位 跑赢沪深300指数5.81个百分点 [13] - 子板块中医疗服务(申万)上涨40.36%、化学制药(申万)上涨38.02%、生物制品(申万)上涨15.37%、医疗器械(申万)上涨12.02%、医药商业(申万)上涨0.17% [13] - 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30.71倍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1% [3][18] - 子板块PE估值分别为医疗器械(申万)36.17倍、化学制药(申万)35.82倍、生物制品(申万)35.69倍、医疗服务(申万)33.00倍、中药Ⅱ(申万)22.03倍、医药商业(申万)15.55倍 [18] - 个股方面 上周上涨的个股为81只(占比17.09%) 下跌的个股387只(占比81.65%) [3][26] - 涨幅前五个股为向日葵上涨57.86%、奥浦迈上涨23.89%、信立泰上涨15.81%、华兰股份上涨15.08%、*ST苏吴上涨14.13% [3][26] 行业要闻 - 2025年9月29日 来凯医药宣布LAE102针对治疗肥胖症在中国进行的I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初步结果 [4][28] - MAD研究入组了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9.4 kg/m²的超重/肥胖受试者 包含3个剂量递增皮下注射组(2 mg/kg、4 mg/kg和6 mg/kg剂量组) [4][28] - 在第5周时 LAE102 6mg/kg剂量组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1.7% 平均脂肪质量减少2.2% [4][29] - 经安慰剂对照组调整后 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 平均脂肪质量减少3.6% [4][29] - 研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大多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轻度(1级)实验室检查异常 [29] 投资建议 - 个股推荐组合:特宝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开立医疗、华厦眼科 [5][30] - 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千红制药、益丰药房、百普赛斯、羚锐制药 [5][30] - 歌礼制药的减重不减肌候选药物ASC47聚焦通过剂型创新提升患者依从性 [4][29]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已在国内上市 [4][29]
PEEK行业深度:PEEK市场稳步增长,汽车、机器人提供丰富下游应用场景
东北证券· 2025-09-29 20:12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4] 核心观点 - PEEK 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特性,在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逐步替代金属材料,市场空间稳步增长 [1][2][3] - 全球 PEEK 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2 年的 49 亿元增至 2027 年的 84 亿元,中国市场预计从 2022 年的 15 亿元增至 2027 年的 2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5% [2][46] -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为 PEEK 提供显著增量空间,其比强度是铝合金的 8 倍,密度仅为铝合金的 1/2,可减轻机器人骨架重量 40% [3][77] 材料性能与优势 - PEEK 兼具高刚性(拉伸模量 4300 MPa)和韧性(缺口冲击强度 3.5 KJ/mm²),耐热温度达 250℃,耐磨性(摩擦系数 0.40)和耐化学性优异 [59][60] - 与金属相比,PEEK 比强度(1500 N·m/kg)远高于钢(70 N·m/kg)和铝合金(190 N·m/kg),且具备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1][64] - 在医疗领域,PEEK 密度(1.3 g/cm³)和弹性模量(3.6 GPa)接近人体骨骼,支持 X 射线穿透和 CT 扫描 [59][6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 年全球 PEEK 需求量为 10203 吨,中国需求量为 3904 吨,2018-2024 年中国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5% [2][46] - 全球 PEEK 产能集中,英国威格斯占全球产能 60%(7150 吨/年),比利时索尔维产能 2500 吨/年,德国赢创产能 1800 吨/年 [41][51] - 中国 PEEK 进口依存度达 75%,国内厂商如中研股份 2021 年销量 622.74 吨,全球市占率 8.07% [43][54] 下游应用领域 - 汽车轻量化需求驱动 PEEK 在发动机内罩、轴承、密封件等部件替代金属,新能源汽车中应用于电机漆包线、锂电池密封件 [3][66] - 电子信息领域用于手机天线、半导体工装夹具(如 CMP 保持环),替代 LCP、PI 等材料 [70][7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骨架、齿轮等部件,支持减重和精准操作 [3][77]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原材料氟酮占 PEEK 生产成本 50%,国内供应商包括新瀚新材、营口兴福等 [26][28] - 生产工艺壁垒高,涉及聚合、提纯、复合增强等核心技术,产能爬坡周期长达 2-3 年,验证周期需 1-2 年 [37][38] - 国内厂商中研股份是全球第四家千吨级产能企业,可使用 5000L 反应釜生产 [43][52] 重点公司业务布局 - 恒勃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聚焦 PEEK 材料,主业稳定发展 [85] - 肇民科技具备 PEEK 产品开发经验,发力机器人零部件产品 [10] - 宁波华翔深度合作智元,积极布局 PEEK 材料 [10]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5.09.22-2025.09.27):蜜雪、幸运咖双品牌共振,万辰港股IPO展示规模壁垒,白酒中秋动销本周起速-20250929
中邮证券· 2025-09-29 20:1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 维持 [2] 核心观点 - 蜜雪集团旗下蜜雪冰城与幸运咖双品牌形成茶饮与咖啡赛道互利共振 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存在明确区隔 蜜雪冰城聚焦大众茶饮需求 咖啡仅作为补充品类(非现磨)占比约6% 幸运咖则专注咖啡品类 采用咖啡饮料化策略降低尝试门槛 坚持现磨工艺 咖啡产品占比约35% [3][16][21] - 幸运咖通过7-10元价格带精准卡位下沉市场空白区间 低于瑞幸咖啡10-20元主流价格带 但品质显著优于速溶咖啡 依托蜜雪集团成熟供应链和加盟网络实现轻资产快速复制 [3][22] - 下沉市场潜力广阔 蜜雪冰城国内门店达48,281家 幸运咖门店突破8,000家 全国约3万个乡镇市场中已开发市场不足万家 保守测算蜜雪冰城开店空间达60,954家 幸运咖瞄准低线城市渗透 三线及以下门店占比高达71% [4][16][23] -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分化 蜜雪冰城在越南、印尼市场从快速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幸运咖马来西亚首店开业标志国际化起步 瑞幸咖啡在海外采取高端差异化路线 美国市场定价25-57元人民币 [4][23][24] - 万辰集团提交港股IPO招股书 印证其作为中国量贩零食赛道龙头地位 按GMV计算好想来市占率28.2%位列行业第一 老婆大人市占率4.2%位列第五 好想来在长三角和山河四省市占率分别高达43%和60.2% [4][6][25] - 万辰集团门店总数突破15,365家 三线及以下低线城市门店占比达60.7% 2025年上半年零食量贩业务毛利率11.4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加盟商闭店率仅1.9% [6][25][26] - 白酒中秋动销本周起速 茅台、汾酒、迎驾、古井部分区域表现超预期 贵州茅台华东渠道9月飞天动销增长超双位数 批价1840-1850元 近一周每日涨幅10元 山西汾酒华东渠道9月动销同比显著增长 7-9月整体动销有望持平或略增 [7][8][9][27][28][29][30] 行业表现数据 - 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2.49% 跑输沪深300指数3.56个百分点 当前行业动态PE为21.38 [10][31] - 子板块中仅软饮料上涨0.86% 个股涨幅前五分别为养元饮品(+32.49%)、金字火腿(+11.93%)、安琪酵母(+2.30%)、燕京啤酒(+1.74%)、妙可蓝多(+1.32%) [10][3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蜜雪集团核心优势包括供应链护城河深厚 2024年农产品采购覆盖全国多省 主要原材料实现规模化采购 下沉市场网络密集 品牌先发优势明显 双品牌协同效应显著 [24] - 万辰集团IPO资金用途包括扩展门店网络、加强门店管理 引入新品扩展品类 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 提升仓储物流建设 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 [7][26] - 白酒企业逐步应对市场压力 部分酒企落地积极举措探索未来消费趋势 动销端和业绩端处于逐步筑底阶段 [7][27]
降息交易并非终点,金铜继续走强
东北证券· 2025-09-29 19:49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1] 核心观点 - 黄金:尽管降息交易略有降温,但金价买盘强劲,联储官员鹰鸽分化严重,经济数据平稳,金价短期保持强势,中长期受益于法币贬值和地缘分裂趋势,有望长牛 [2][11] - 铜:降息交易趋势延续,印尼Grasberg铜矿供给扰动重大,2026年产量预计下调35%(约27万吨),强化2025年第四季度及明年供需偏紧预期,铜价中枢有望上行,铜矿股EPS和PE存在上修空间 [3][12] 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指数本周涨幅3.24%,跑赢大盘3.03%,在30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 [13][19] - 细分板块涨幅前三:铜(8.26%)、镍钴锡锑(5.71%)、黄金(5.21%) [13] - 个股涨幅前三:精艺股份(36.74%)、沃尔核材(21.59%)、盛达资源(15.10%) [13][20] 金属价格及库存 新能源金属 - 钴价快速上涨:MB钴标准级均价+5.83%至17.25美元/磅,合金级均价+4.25%至20.25美元/磅;国内电钴价格+12.73%至31.00万元/吨 [21] - 锂价分化: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均+0.1%至7.14/7.36万元/吨,氢氧化锂-0.2%至7.39万元/吨 [25] - 稀土价格下跌:氧化镨钕-1.3%至56.25万元/吨,氧化铽-1.7%至705.00万元/吨,氧化镝-0.9%至161.00万元/吨 [28] 基本金属 - 价格涨跌互现:SHFE铜+3.38%至8.25万元/吨,LME铜+1.93%至10182美元/吨;SHFE铝-0.22%至2.08万元/吨,LME铝-0.60%至2656美元/吨 [30][33] - 库存变化:LME铜库存-2.2%,SHFE铜库存-6.6%;LME锌库存-10.6%,SHFE锌库存+1.2% [38][43] 贵金属 - 金价上涨:COMEX金价+2.8%至3809美元/盎司 [45][49] - 银价大涨:COMEX银价+8.6%至46.66美元/盎司 [45][49] - 黄金ETF持仓增加:SPDR和iShares黄金ETF持有量分别+1.1%和+0.9% [50] 相关标的 - 黄金:山东黄金、山金国际、赤峰黄金等 [2][11] - 铜:洛阳钼业、中国黄金国际、江西铜业等 [3][12] 行业数据 - 成分股数量:137只 [5] - 总市值:40146亿元,流通市值:21924亿元 [5] - 市盈率:31.87倍,市净率:3.08倍 [5] - 成分股总营收:34494亿元,净利润:1376亿元 [5]
通信设备制造:2025阿里云栖大会启示录
华泰证券· 2025-09-29 19:41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 通信设备制造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通信行业指数上周下降0.28%,表现弱于上证综指(上涨0.21%)和深证成指(上涨1.06%)[2][10] - 阿里云栖大会揭示三大趋势:算力基础设施向超节点形态收敛、生态开放战略加速、模型性能显著跃升[2][10] - 重点看好AI算力链(光模块/服务器/液冷)、核心资产重估(运营商)及新质生产力(卫星/低空/深海)赛道[3] 算力基础设施 - 超节点成为国内算力基础设施主流形态,阿里发布磐久128超节点服务器,单柜支持128个AI芯片,推理性能较传统架构提升50%[11] - CPC/NPC互联方案成为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务实选择,液冷技术从GPU向CPU及网络设备全面渗透[14]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与阿里磐久128均采用液冷设计,预计超节点批量出货将带动节点代工、铜缆、光模块及液冷产业链增长[11][14] 生态开放战略 - 阿里继华为后开放Alink互联协议及HPN8.0高性能网络,旨在打破英伟达技术壁垒,构建异构计算开放生态[19] - 阿里云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一年内增长15倍,汇聚超20万开发者,累计创建80万个Agent[20]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及无影AgentBay算力调度系统,现场展示超200个AI Agent在多行业落地案例[20][23] 模型性能突破 - 阿里发布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参数超万亿,在SWE-Bench测试中以69.6分位列全球第一梯队[25] - Qwen3-Max在Tau2-Bench工具调用测试中获74.8分,超越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25] - 下一代架构Qwen3-Next采用高稀疏度MoE,80B版本仅激活3B参数即可媲美235B密集模型,训练成本降低超90%[26] - 全模态能力显著提升:Qwen3-VL视觉模型性能超越Gemini-2.5-Pro,Qwen3-Omni音视频模型在32项评测中领先[26]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兴通讯发布二合一5G云电脑"逍遥20",前代产品销量破200万台,新机型搭载6nm国产芯片并深度融合AI大模型[32] - 上海电信联合中兴通讯5G-A车地方案获创新奖,在地铁场景实现整车下行15Gbps速率,建设周期缩短50%、投资降20%[33] - 中国联通60亿元服务器集采结果公布,国产服务器出货量占比超90%,金额占比达88.8%[35] - 新易盛1H25营收104.37亿元(同比+283%),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356%),主因400G/800G光模块需求高增长[62] 技术应用与产业合作 - 英伟达承诺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合作建设10GW AI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投产[39] - 华为F5G-A全光网已助力全球2000余家企业落地AI应用,发布十大行业样板点及金融光网络白皮书[34] - 昇腾推出"1卡1专家"大EP解决方案,在六大行业规模化应用,系统推理吞吐提升4倍以上[40]
阿里云栖大会上调capex指引,keeta上线阿联酋
招商证券· 2025-09-29 19:3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被过度担忧 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 看好电商估值系统性回升[16] - 看好阿里电商货币率提升及云业务增长空间 关注AI及芯片催化[1] - 看好后续旅游板块延续高景气度 推荐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相关性较强的OTA、景区 以及与出行人次高度相关的交通和商旅需求驱动的酒店[1] - 美团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 海外探索继续打开想象空间[1][18]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指数本周下跌6.71%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07%)和创业板指数(上涨1.96%)[6] - 商贸零售板块指数本周下跌3.92%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6] - 2025年初以来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6.1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和创业板指数(上涨47.16%)[6] - 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4.08%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6] - 餐饮旅游板块上涨个股为国脉文化(+18.64%)和ST智知(+1.93%) 跌幅前五个股为西藏旅游(-22.93%)、华天酒店(-18.87%)、云南旅游(-18.37%)、西安饮食(-17.86%)和曲江文旅(-17.23%)[9] - 商贸零售板块上涨个股为星徽股份(+10.55%)、天泽信息(+9.55%)和厦门国贸(+0.16%) 跌幅前五个股为值得买(-10.58%)、友阿股份(-8.28%)、海宁皮城(-7.92%)、居然之家(-7.91%)和苏宁易购(-7.89%)[13]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阿里巴巴:FY26Q1电商货币化率持续稳步提升 云业务收入、利润及capex均超预期 预计FY2026-2028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2/1701/2210亿元 给予2026财年电商主业净利润12倍PE、云业务5倍PS 目标价150港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6] - 拼多多:Q2营业收入1040亿元(YOY+7.1%) Non-GAAP归母净利润327亿元(YOY-5%)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1580/1891亿元 目标价147-184美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京东:Q2电商收入及利润超预期 活跃用户及购买频次同比40%以上高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集团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276/491/634亿元 目标价146-182港元/股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唯品会:Q2收入及GMV表现符合预期 Q3收入指引增速转正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89/93/94亿元 目标价20.20-25.25美元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21] - 美团:预计2025/26/27E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293.2/511.9亿元 目标价141.9港元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18] - 滴滴出行:推荐滴滴出行 预计中长期中国出行业务EBITAmargin将达5-6%或更高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19] - 携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长期看好出境&国际业务增长驱动[19] 行业重大新闻 - 蜜雪冰城进军纽约 首店选址纽约曼哈顿266 Canal Street 今年已开拓哈萨克斯坦、巴西和马来西亚市场[25] - 阿里云栖大会上调capex指引 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 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5][26]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NVIDIA全套Physical AI软件栈[5][27] - 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上线阿联酋迪拜 这是Keeta在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5][28] 行业重要公告 - 西安旅游股东磐京基金股份被轮候冻结[29] - 西藏旅游终止以现金方式购买新奥控股持有的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60%股权事项[30][31] - 水羊股份控股股东御家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汀汀咨询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延期回购[32] - 友阿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尚阳通100%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5亿元[33]
化工行业周报2025年9月第4周: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建议关注草甘膦行业-20250929
招商证券· 2025-09-29 1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6] 报告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建议关注草甘膦行业[1] - 受益于草甘膦涨价且创新药有望提供增量的江山股份[5] - 有望受益于化工行业反内卷的行业龙头企业万华化学和宝丰能源[5] - DVA产品取得关键进展的道恩股份[5] 行业走势 - 9月第4周化工板块(申万)下跌0.95% 上证A指上涨0.21% 板块落后大盘1.16个百分点[2][13] - 化工板块(申万)动态PE为28.52倍 高于2015年来的平均PE 4.63%[2][13] - 涨幅排名前5的个股:蓝丰生化(+61.16%) 华软科技(+31.83%) 凯美特气(+19.46%) 上海新阳(+12.53%) 当升科技(+11.21%)[2][13] - 跌幅排名前5的个股:金浦钛业(-23.15%) 大东南(-9.98%) 金发科技(-9.46%) 赤天化(-7.91%) 红宝丽(-7.2%)[2][13] 细分子行业走势 - 9月第4周化工行业13个子行业上涨 19个子行业下跌[3][17] - 上涨子行业前五:维纶(+6.42%) 民爆用品(+4.05%) 其他化学制品(+3.96%) 其他纤维(+3.06%) 涤纶(+2.89%)[3][17] - 下跌子行业前五:SW石油贸易(-12.17%) SW轮胎(-6.60%) SW石油加工(-2.54%) SW聚氨酯(-2.04%) SW氯碱(-0.05%)[3][17] 化学品价格走势 - 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丙烯酸甲酯(+8.03%) 二氯丙烷-白料(+6.15%) PTA(+4.51%) 丙烯酸异辛酯(+4.32%) PX(CFR中国)(+3.64%)[4][21]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液氯(-51.01%) 四氯乙烯(-4.91%) 新戊二醇(-4.88%) 一氯甲烷(-4.76%) 有机硅DMC(-4.35%)[4][21] 化学品价差走势 - 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价差:DMF价差(+16.54%) 丙烯水合法异丙醇价差(+14.43%) 硫磺酸(45.37%)价差(+10.74%) 苯胺价差(+10.31%) 丙烯(石脑油制)价差(+9.46%)[4][39][42]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价差:三聚氰胺价差(-418.18%) PTA价差(-218.83%) 乙二醇价差(-19.8%) 丙烯(甲醇制)价差(-18.88%) 丙烯(丙烷制)价差(-17.78%)[4][42] 重要品种库存变化 - 库存变化排名前五:聚酯切片(-10.17%) 乙二醇(+7.77%) 磷酸一铵(+7.49%) 涤纶长丝(-5.86%) 环氧丙烷(+5.30%)[5][59][63] 行业规模数据 - 股票家数448只 占比8.7%[6] - 总市值6728.9十亿元 占比6.5%[6] - 流通市值6241.6十亿元 占比6.7%[6]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0.8% 6个月20.9% 12个月62.0%[8] - 相对表现:1个月-3.0% 6个月4.8% 12个月33.6%[8]
御风系列:景气新周期起点,重视下半年三大边际催化
长江证券· 2025-09-29 19:3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 [3] 核心观点 - 风电行业迎来景气新周期起点 海陆风及国内外市场共振 [1][10] - 2025年下半年业绩全面释放 重点关注三大边际催化 [19][102] - 十五五期间行业装机趋势向上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12][16] 中长期行业趋势 - 国内风电经济性显著 海风项目按原有电价政策执行保障经济性 [15] - 陆风电价条件处于较高水平 山东风电项目机制电价约0.319元/KWh [15] - 海外海风装机空间广阔 欧洲2030年装机目标146.4GW 亚太(不含中国)60.6GW [16] - 截至2024年底欧洲海风累计装机36.7GW 亚太1.4GW [16] - 2025-2030年欧洲年均新增装机超21.9GW 亚太11.8GW [16] - 国内海风企业加速出海 十五五海外业绩加速兑现 [16] 短期行业表现 - 2025年风电装机预计高增至110GW 陆风100GW 海风10GW(翻倍增长) [23] - 三季度项目开工步入旺季 行业景气加速 [23] - 下半年三大催化:深远海海风启动 出口加速 风机盈利修复 [23] 催化一:深远海项目加速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24] - 国家能源局研究政策推进深远海海风建设 [24] - 各省市深远海项目总规模约128.3GW 上海29.3GW 浙江28GW 山东20GW 广东16GW 河北15.5GW 广西13.4GW 辽宁6.1GW [28] - 浙江规划六大深远海场区容量28GW 山东规划20GW 福建可见项目5.3GW [32][34] 催化二:海外市场突破 - 2025年中国大陆以外海风项目预计新增并网5-6GW [38] - 欧洲2025年新增并网4.1GW(英国2.6GW 德国1.0GW 法国0.5GW) 亚太2.3GW(中国台湾2.2GW 韩国0.1GW) [39] - 2025年海外海风竞配规模约34GW 欧洲24.8GW 亚太7.3GW 澳洲2.0GW [49] - 2025年新增FID规模8.0GW(欧洲5.6GW 亚太2.4GW) [50] - 2025年新增开工规模12.4GW(欧洲11.2GW 亚太1.2GW) [56] - 2026年海外海风装机有望翻倍至10+GW [60] 催化三:风机盈利修复 - 2024年下半年陆风风机中标均价1588元/KW 较上半年提升7% [67] - 涨价订单将于2025年下半年集中交付 交付周期约1年 [67] - 陆风风机大型化趋缓 2025年1-7月6MW+机型占比84.1% 8MW+占比30.9% [71] - 国央企更改招标规则 不再按最低价中标 [85] - 风机中标价格企稳在1500元/KW水平 [92] - 头部企业风机业务年营收超300亿元 盈利修复弹性可观 [93]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管桩 海缆 风机及零部件环节龙头企业 [102] - 重视下半年基本面向上及十五五景气周期起点 [102]
传媒行业快评报告:9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米哈游崩坏IP新作《崩坏:因缘精灵》获批
万联证券· 2025-09-29 19:3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9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 国产游戏通过审批145款 进口游戏通过审批11款 [1][2] - 年初至今国产游戏合计通过审批1195款 进口游戏合计通过审批80款 [2] - 供给端延续释放 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 行业修复节奏持续推进 [3] -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储备 研发能力及题材多样化布局能力的头部厂商 [3] 版号发放情况 - 9月份国产游戏版号涵盖多类型产品与知名厂商 包括腾讯《归环》 米哈游《崩坏:因缘精灵》 网易《星绘友晴天》 三七互娱《无尽黑夜》等 [2] - 进口游戏包括创梦天地《超级洞洞乐》 星辉游戏《冒险岛:枫之新篇》等 [2] 重点产品分析 - 米哈游崩坏IP新作《崩坏:因缘精灵》获批 主打大世界精灵搜集 融合CRPG元素与自走棋玩法 [2] - 截至9月25日10时 游戏官网预约人数超409万 [2] - 精灵养成赛道竞争激烈 腾讯《洛克王国:世界》 蛮啾《蓝色星原:旅谣》等均备受关注 [2]
北交所市场周报:节前观望情绪较强,持续关注核心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20250929
西部证券· 2025-09-29 1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政策支持的科技制造与新质生产力赛道 包括半导体、数字经济、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33]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当周表现疲弱 北证50指数下跌3.11% 专精特新指数下跌3.49% 市场情绪偏谨慎[3][32] - 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专精特新企业基本面和产业并购机会 尤其看好先进封装载板基板、半导体晶圆清洗剂、光刻胶等被进口垄断的高壁垒领域[3][33] -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 包括北交所发布保荐机构质量评价指引和国家发改委推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措施[3][30] 当周市场概览 - 北交所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213.4亿元 环比下降21.7%[1][8] - 北证50指数周跌幅3.11% 日均换手率2.6%[1][8] - 个股表现分化显著 涨幅前三为锦华新材(202.9%)、创远信科(16.9%)、捷众科技(9.7%) 跌幅前三为汉维科技(-18.8%)、康乐卫士(-16.8%)、世昌股份(-16.0%)[1][17] 重点新闻及政策 - 全球存储芯片供应紧张 三星DRAM和NAND闪存提价幅度达30%[2][21] - 台积电可能将2纳米制程价格上调至少50% 影响手机SoC定价[23] - 国家发改委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强化"东数西算"工程实施[28] - 八部门联合印发数字消费发展指导意见 提出14项任务举措[24] - 欧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占其高科技产品进口30% 保持最大供应国地位[27] 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环境受国内消费信贷政策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对冲 但市场情绪仍偏谨慎[3][30]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 为数字经济领域带来政策红利[3][30] - 北交所发布修订版保荐机构质量评价指引 自9月26日起施行[3][30] - 市场情绪偏弱 机构调仓行为加剧个股分化[32] 投资建议与策略 - 重点关注半导体、数字经济、机器人、新材料等政策支持赛道[3][33] - 挖掘进口替代稀缺品种 包括先进封装载板基板、半导体晶圆清洗剂、光刻胶等[3][33] - 长期看好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潜力 尽管短期指数出现回调[3][33] - 关注高端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产业整合与并购重组机会[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