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趋势与盈利预期改善的交集
华泰证券· 2025-03-17 11:00
行业整体情况 - 2月全行业景气指数继续回升,景气改善方向包括中游制造、内需消费、部分周期品、地产链及独立景气周期的面板和医药[1][14] 中游制造 - 1 - 2月挖掘机销量同比+27.2%,24年12月叉车销量同比+11.7%、出口额同比+15.0%[25][27] - 24年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36.7%,自动化设备出口额同比+14.8%[32] - 1月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指数同比-1.9%,24年12月电梯产量同比-5.4%、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同比-14.0%、农业机械出口额同比+51.2%[39] - 2月军工级海绵钛价格同比-6.7%,3Q24航空装备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同比降幅收窄[47][49] - 24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28.7%,2月硅料、EVA树脂价格回升,下旬组件价格指数开始回升[57] - 24年1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57.4%,2月中游三元前驱体、6F、DMC、铜箔价格回升[68] 内需消费 - 1 - 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14.4%,2月天然橡胶价格回升,3月第二周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回升至83.0%[84][87] - 24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1.9%,2月牛奶零售价同比-1.0%[91] - 2月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大幅回升至+85.3%,2025年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创历史新高[94] 部分周期品 - 2月COMEX金价同比继续上行,中国央行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4] - 2月稀土价格指数回升,下游机器人、低空经济需求增长强劲[4] - 2月部分化工品如PVC - 管材、尿素、农化制品等价格同比/价差改善[4] 地产链 - 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32%,1月家居卖场销售额同比转正,2月建筑业PMI连续2个月回升[4] 独立景气周期 - 1月台股面板营收、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速回升,2月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回升[5] - 24Q4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额同比再度转正,今年1月投融资额同环比均回升[5]
德国财政扩张计划推进,美国增长预期继续下调
华泰证券· 2025-03-17 11:00
宏观经济 - 亚特兰大联储GDP Now指示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增速-1.6%,剔除黄金扰动后为0.4%[2] - 美国2月核心CPI环比从1月0.45%降至0.23%,CPI环比从1月的0.47%降至0.22%[3] - 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至57.9,1年和5年期通胀预期分别为4.9%、3.9%[3] 政策动态 - 美国参议院通过临时开支法案避免政府关门,3月12日起对美国钢铝全面征收25%关税[4] - 德国绿党宣布支持财政扩张法案,该法案有望本周在德国议会获得通过[4] 金融市场 - 2025年联储剩余降息预期上行至70bp,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bp至4.0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1bp至4.31%[5] - 欧元升值0.3%至1.09,美元指数跌0.2%至103.7,日元下跌0.7%至148.7[5] - 纳指、标普500和道指分别下跌2.4%、2.3%、3.1%,COMEX黄金期货全周上涨2.7%至2990美元/盎司[5] 行业数据 - 3月前10日韩国日均出口同比增长4.9%,上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幅上行19.2%[72] - 截至3月13日,美国30年期固定利率房贷利率上升至6.65%,Redfin房屋销售量出现上升[64] - 上周实际个人消费的Nowcast下降至0.4%,3月美国零售同比小幅下降[48]
为何外需动荡下的港股仍有支撑?
华泰证券· 2025-03-17 11:00
市场表现与支撑逻辑 - 近期恒生指数表现强劲,热点扩散,受科技股盈利强、经济企稳、政策预期提振信心三重逻辑支撑[2][6] - 美国2月核心CPI环比从1月的0.45%降至0.23%,同比增速为3.1%;CPI环比从1月的0.47%降至0.22%,同比增速降至2.8%,但关税和债务上限因素或制约流动性宽松[3] 资金流向 - 截至上周三,外资从海外中资股净流出0.1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5.1亿美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5.0亿美元,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近576亿人民币[4] 配置建议 - 短期三重逻辑支持港股相对收益,中长期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维持哑铃配置[5] 行业估值与盈利预期 - MSCI中国指数已由折价转为溢价约4%[16] - 近期境外中资股2025E盈利预期上升,互联网、医药、科技硬件、汽车板块盈利预期上行,大众消费、高股息板块业绩预期稳定[19][24][30][33] 港股资金动态 - 主动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被动外资净流入规模收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主要流向非银、传媒、商贸零售板块[41][47] 空头与回购情况 - 上周恒指沽空占比周平均约12.7%,处于历史可比区间中性水位[52] - 上周港股回购金额约为47亿港元,较前一周的17亿港元显著增加[4]
基金市场点评:科创类ETF分析及品种筛选
财信证券· 2025-03-17 10:55
市场表现 - 60 日上证指数涨 7.92%,年初至今涨 2.02%;中证基金 60 日涨 3.31%,年初至今涨 1.33%;股票基金 60 日涨 9.08%,年初至今涨 3.80%;混合基金 60 日涨 8.30%,年初至今涨 4.58%;债券基金 60 日跌 0.32%,年初至今跌 0.32%;货币基金 60 日涨 0.25%,年初至今涨 0.29%[3] 科创类 ETF 概况 - 上市交易的科创类指数基金 70 余只、规模近 3000 亿元,分为规模指数类和行业主题类[4][8] - 挂钩产品超百亿的指数有科创 50、科创 100 等,科创 50ETF 产品规模合计占比超 60%[4][8] - 规模最大单只基金华夏科创 50ETF 超 900 亿,占比约 31%[4][9] 指数分析 - 科创规模指数建议关注科创 50、科创 100 和科创综指/价格,中短期科创 50 表现更突出[5][13] - 科创芯片指数风险收益比相对较高,相对超配半导体设备等行业[5][14][16] - 科创生物指数反映科创板医药产业表现,挂钩产品规模 10 亿 +,因生物医药占比、投资逻辑和跨市场配置需求进行拓展分析[5][19] 产品筛选 - 科创类 ETF 重点池 9 只,如科创 50ETF(588000)等[6] - 拓展分析关注芯片 ETF(159995)等多只 ETF[6] 风险提示 - 存在指数编制变化、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风险[6][26]
君研海外·特朗普2.0关税政策及反制措施全梳理——从贸易流和贸易结构看关税冲击
国泰期货· 2025-03-17 10:41
关税政策现状 - 特朗普2.0关税政策2月启动,已落地针对钢铁和铝25%普遍关税、对华累计20%进口关税,加、墨25%进口关税两次修改并延后,部分关税仍在酝酿调查[1][9] - 约17项关税条例处于不同阶段,仅对中国20%累计进口关税和全球25%钢铝关税完全落地[11] 各国反制措施 - 加拿大反制分两阶段,一阶段针对300亿加元美国农业和消费品,二阶段涉及1250亿加元交通工具等商品,还计划对200亿美元美国商品征25%关税[18] - 中国两次出台反制措施,首次涉及煤炭等商品,加征10% - 15%关税,第二次针对美国农业,商品种类大幅扩张[18] - 欧盟报复性关税“两步走”,4月1日恢复80亿欧元商品报复性关税,4月中旬对180亿欧元商品征关税[19] 对华关税影响 - 本轮对华关税更强硬,“10% + 10%”额外税率生效后,5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权平均关税率升至37.3%,接近竞选宣称60%关税过半[22] - 汇率调整和转口贸易受限,预计对中美负面影响超上轮,60%对华关税 + 20%对全球关税场景下,中国对美出口降45.6%,出口总额降12.3%,实际GDP降1.8%,美国实际GDP降0.5%[3][43] 加墨关税情况 - 对加墨关税“鹰派”且反复,部分关键商品豁免,意在抑制转口贸易和作为谈判筹码[49][52] - 美国对加墨部分依赖商品关税谨慎,因能源、汽车、钾肥贸易相互依存度高[53][56][60] 欧盟关税态势 - 对欧盟关税进展慢,极端情况或拖累欧元区GDP 1.5%,仅对汽车和酒类加关税影响有限[64][65] - 美国对欧盟关税将承担高成本,预计反复博弈,欧盟现反制措施对美冲击力不严重[68][73] 全球普遍关税 - 全球普遍关税“说得多,做得少”,仅落实25%钢铝关税,“对等关税”规则不明,印度等国或受冲击[6][75] - 25%钢铝关税对美国及主要出口国不利,加拿大受冲击大,美国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问题[82][88]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解读:【政策解读】AI算力增速高于预期,IDC行业迎来新“风口”
联合资信· 2025-03-17 09:58
政策导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提升“人工智能+”战略地位[1] - 要求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算力基础设施纳入国家战略布局[2] AI与IDC双向赋能 - 算力基建扩容:AI大模型训练倒逼IDC转型,IDC为AI提供“新基建”[3][4] - 智能化运营:AI优化IDC效率,IDC为AI落地提供试验场[5] - 数据要素激活:AI挖掘IDC数据价值,IDC构建AI生态底座,2023 - 2030年全球IDC市场将保持22%年复合增长率,中国智能算力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千亿级[6] 算力网络发展 - AI优化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推动算力中心单点提质、产业成链、网络升级、应用场景丰富[8][9][10] 挑战与突破 - 面临能耗与碳排、区域算力失衡、安全合规风险,可通过建立追踪系统、加快枢纽建设、制定规范等应对[11] 行业变革与趋势 - IDC行业从“机房供应商”向“智能服务商”转变,AI驱动行业变革,AIaaS或成主流,数据增值服务将崛起[12] 企业发展与风险 - 企业可通过建设智算中心等实现技术、模式、生态跃迁,短期内信用风险在资本开支和技术投入,长期受益于收入增长和资产证券化[12][1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政策解读】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再迎新周期
联合资信· 2025-03-17 09:37
政策导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作为首要任务,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方向[1][2] 消费刺激 - 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较上年增长3.5% [2] - 2025年1月8日数码产品首次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2] 市场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潜力有望释放,但长期稳定增长有挑战[4] - 数字消费需求增长推动智能终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3] 技术创新 - 全球已授权人工智能专利中中国占比超61.1%,美国占比20.9% [6] 产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8亿部,同比增长4.7% [7] - 中国连续多年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连续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7] 产业挑战与应对 - 智能终端产业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政策从多维度提供助力[8] - 企业需跟踪需求、加大研发、优化供应链等应对挑战[9]
2025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2月社融延续同比多增,隐债置换对新增贷款形成较大扰动
东方金诚· 2025-03-17 09:36
金融数据概况 -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同比少增4400亿;新增社融2.23万亿,同比多增7374亿;M2同比增长7.0%,增速持平;M1同比增长0.1%,增速降0.3个百分点[1] 人民币贷款情况 -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少增4.12万亿,同比少增4400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7.3%[3] - 企业贷款拖累2月贷款同比少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7500亿,短贷少增2000亿,票据融资多增4460亿[4] - 2月居民贷款同比少减2016亿,短贷少减2127亿,中长期贷款多减112亿[5] 社融情况 - 2月新增社融环比少增4.82万亿,同比多增7374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升至8.2%[6] - 2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70万亿,同比多增1.10万亿,带动社融同比多增[6] 货币供应量情况 - 2月末M2同比增速7.0%持平,化债带动企业存款多增对冲财政存款多增[7] - 2月末M1同比增速0.1%,增速降0.3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活跃度待提升[8] 展望与建议 - 今年存量社融增速和M2增速有望达9.0%和8.0%左右,后期有上行空间[11] - 要加大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挖掘科技型企业等信贷需求[11]
通胀与关税担忧持续,黄金破3000创新高
东吴证券· 2025-03-17 09:35
货币政策 - 分析师一致预期美联储3月不降息,9、12月各降息25bps,关注3月会议点阵图及对失业率、通胀率的风险评估[2] - 美联储或在3月会议宣布暂缓或暂停缩减资产购买步伐,当前对通胀上行风险重视大于增长前景关注[2][4] - 市场预期3月日央行暂停加息,关注会议对未来通胀前景和加息路径的评估[4] 大类资产 - 本周美股持续大跌,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2.27%、2.43%,黄金突破3000美元/盎司创新高[3] - 全周10年美债利率升1.2bps至4.312%,2年美债利率升1.7bps至4.017%[3] 海外经济 - 2月美国通胀降温,CPI环比/核心环比+0.2%/+0.2%,同比/核心同比+2.8%/+3.1%,但市场反应偏谨慎[3] - 最新联邦基金期货预期6月降息概率93%,全年降息2.6次/65bps[3] - 1月美国职位空缺774万好于预期,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7.9创2022年11月以来最低[3] 海外政治 - 3月14日美国参议院以54票对46票通过持续决议,避免政府停摆,资金延至9月30日[5] - 决议增加约60亿美元国防开支和移民执法,减少约130亿美元非国防自主开支[5]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过大引发通胀反弹甚至失控、维持高利率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6]
海外宏观周报:美CPI数据出炉,降息预期交易较弱
华福证券· 2025-03-17 09:08
利率 - 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8%,预估2.9%,前值3%;核心CPI当月涨0.2%,同比涨3.1%,低于预期[2][12] - 温和通胀数据对债市刺激小于预期,10年期美债利率短暂下行后回到消息前水平[2][12] - 英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14.65bp,欧洲主要经济体延续抛售格局,德法债券长升短降[2][12] 权益 - 关税反复下美股几乎全周下跌,特朗普称对加拿大钢铝加征25%关税,总税率提至50% [3][13] - 周五纳指反弹2.61%,主要经济体股指回暖,或受左侧布局美股资金扰动[3][13] 大宗 - 伦敦银涨4.31%反超伦敦金1.60%,应注意白银补涨机会[3][14] - 国内生猪指数反弹1.86%,带动农业板块走强,同花顺农林牧渔指数涨2.84%[3][14] - 比特币跌2.95%,建议继续观望极高风险资产[3][14] 外汇 - 俄罗斯卢布飙升3.15%,2月俄罗斯债券收益率下降约5个百分点[4][15] 风险提示 - 存在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统计误差风险[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