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赛沃替尼二线肺癌国内NDA受理,中药资产顺利出售
广发证券· 2025-01-03 09: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当前价格为22.55港元,合理价值为41.35港元 [9] 核心观点 - 公司赛沃替尼和奥希替尼联合疗法用于治疗伴有MET扩增的EGFR突变NSCLC的NDA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予以优先审评 [5] - 赛沃替尼二线NSCLC上市申请国内先行,海外正在积极推进中,已开展三项注册临床 [5] - 公司以6.08亿美元出售其在上海和黄的45%股权,所得款项将用于开发内部产品管线,包括新一代ADC平台 [5]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5、0.20、0.74亿美元,通过DCF法得到公司合理价值为41.35港元/股 [5] 财务数据 - 2022-2026年主营收入分别为426、838、641、688、811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19.7%、96.5%、-23.5%、7.4%、17.9% [3] - 2022-2026年EBITDA分别为-361、78、-7、13、76百万美元 [3]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101、5、20、74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85.4%、-、-、335.3%、267.1% [3] - 2022-2026年EPS分别为-0.42、0.12、0.01、0.02、0.08元/股 [3] - 2022-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32.0、550.0、126.4、34.4 [3]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56.6%、13.6%、0.7%、2.6%、8.7% [3] - 2022-2026年EV/EBITDA分别为-、38.5、-、151.6、24.7 [3] 资产负债表 - 2022-2026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840、1097、1093、1107、1167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13、284、386、514、668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98、117、116、105、113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存货分别为57、50、52、52、57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90、183、213、232、250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资产总额分别为1029、1280、1307、1339、1417百万美元 [22] 现金流量表 - 2022-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69、219、17、39、64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97、-291、126、100、100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3、49、-38、-11、-11百万美元 [22] - 2022-2026年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64、-30、102、128、153百万美元 [22] 盈利能力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7.0%、54.1%、41.9%、45.1%、49.3% [39] - 2022-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84.5%、12.1%、0.8%、3.0%、9.1% [39]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56.6%、13.6%、0.7%、2.6%、8.7% [39] 偿债能力 - 2022-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1%、41.9%、41.9%、41.8%、39.8% [39] - 2022-2026年有息负债率分别为1.8%、6.2%、2.3%、1.5%、0.7% [39] - 2022-2026年流动比率分别为2.4、2.7、2.6、2.4、2.4 [39] 营运能力 - 2022-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82.7、50.2、65.0、55.0、50.0天 [39] - 2022-2026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65.6、47.1、50.0、50.0、50.0天 [39] - 2022-2026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82.3、34.0、35.0、35.0、35.0天 [39]
北新建材: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较高,“一体两翼”全面推进
广发证券· 2025-01-03 09:25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合理价值为37.36元/股,对应2025年PE约14倍 [1][3][1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全面推进石膏板主业、防水业务、涂料业务及外延并购,未来增长空间大 [1][2][3] - 石膏板主业格局稳定,通过份额提升、高端化升级、海外拓展获得增量,2025年存量翻新需求放量,整体需求有望平稳 [2] - 防水业务完成并购整合后,2023年收入增速为24%,2024H1为20%,未来凭借资金和央国企平台优势,稳健开拓市场 [2] - 涂料业务随着嘉宝莉并入,未来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强化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业务,具备较大空间 [2]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8.9/45.8/54.8亿元,对应PE为13.2/11.2/9.3倍 [1][3] 股权激励 - 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1290万股(占总股本0.764%),授予价格18.20元/股,激励对象不超过347人 [12][16] - 考核目标为2025/2026/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4.22%/16.12%/17.08%,扣非ROE分别不低于16.5%/17.5%/18.5% [12][16] - 相较于2023年方案,新方案适当下调了25-26年业绩考核目标,但整体目标仍较高,且利润增量更加平均,符合公司稳健增长策略 [29][3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5.97/289.92/329.65亿元,同比增长18.6%/9.0%/13.7% [37]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86/45.76/54.80亿元,同比增长10.3%/17.7%/19.8% [37]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2.30/2.71/3.24元,ROE分别为15.2%/16.2%/17.4% [37] 行业与需求 - 2023/2024年二手房成交面积预计同比分别增长23%/13%,二手房占比提升至44%,石膏板和涂料存量属性较强,短期有望对冲新房需求下行 [40] - 短期叠加以旧换新和装修补贴政策推进,预计对高端品拉动更大,整体需求有望平稳 [40]
比亚迪:24Q4季度销量突破150万辆,同比+61.34%
上海证券· 2025-01-03 09: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4Q4 单季销量突破 150 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 61.34% 和 34.31%,创单季度新高 [4] - 全年累计销量 427.21 万辆,累计同比增长 41.26%,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4] - 2025 年或将持续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公司在此次政策活动中将充分受益 [4] - 12 月海外销量创新高,全年海外销售累计同比增长 71.86%,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4] 公司财务数据 - 预计 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4.22 亿元、489.56 亿元和 579.9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7.9%、27.4% 和 18.5% [5] -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 7551.77 亿元、9154.64 亿元和 10496.1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5.4%、21.2% 和 14.7% [19] - 2024-2026 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 13.21 元、16.83 元和 19.93 元 [19] - 2024-2026 年市盈率预计分别为 20.53X、16.11X 和 13.60X [19] 公司运营数据 - 12 月汽车销售 51.48 万辆,同比增长 50.9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 20.77 万辆,同比增长 8.90%,插混乘用车销售 30.17 万辆,同比增长 101.91% [18] - 12 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 5.72 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 58.34% 和 84.50%,占比公司 12 月销量 11.10% [4] - 全年海外累计销售 41.72 万辆,累计同比增长 71.86%,占比公司销量 9.77%,同比增加 1.74 个百分点 [4] 行业与市场 - 2024 年汽车政策刺激带来较大的汽车销售增量,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19 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 270 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 310 万辆,合计约 580 万辆 [4] - 商务部表示将提前谋划 2025 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4]
长城汽车:24Q4单季销量同比+3.50%,全年海外销量创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 2025-01-03 09: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7][21] 核心观点 - 公司12月汽车销量13.53万辆,同比+20.25%;全年累计销量123.33万辆,累计同比+0.21%[7] - 24Q4单季销量37.95万辆,同比+3.5%[20] - 坦克品牌全年累计销量23.10万辆,同比+42.12%,占比总销量达到18.73%[20] - 全年海外销量45.31万辆,累计同比+43.39%,累计占比36.74%[20] - 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56/148.24/176.81亿元,同比分别+78.8%/+18.1%/+19.3%[21]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732.12亿元,同比+26.1%;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2038.38亿元,同比+17.7%[8][10] - 2023年归母净利润70.22亿元,同比-15.1%;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25.56亿元,同比+78.8%[8][10] - 2023年毛利率18.7%,预计2024年毛利率20.3%[10] - 2023年净利率4.1%,预计2024年净利率6.2%[10] - 2023年每股收益0.82元,预计2024年每股收益1.47元[8][10] 公司运营 - 12月分品牌销量:哈弗品牌8.34万辆,同比+27.21%;WEY品牌0.88万辆,同比+150.80%;长城皮卡1.62万辆,同比+1.30%;欧拉品牌0.47万辆,同比-52.72%;坦克品牌2.19万辆,同比+26.38%[20] - 公司实现汽油、柴油、混动、插电混动多种动力形式全覆盖,并依托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持续巩固强越野优势[20] - 2024年公司提速海外高价值车型布局,包括魏牌高山MPV、坦克700Hi4-T、坦克500、坦克300、二代哈弗H9、山海炮等车型进入多个海外市场[20] 估值分析 - 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7.93X/15.19X/12.73X[21] - 2023年市盈率32.06X,预计2024年市盈率17.93X[8][10] - 2023年市净率3.29X,预计2024年市净率2.83X[8][10]
闻泰科技:Valuation to improve on ODM business spin-off
招银国际· 2025-01-03 09: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Wingtec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52元人民币,较当前价格37.15元有40%的上涨空间 [4][19] 核心观点 - Wingtech计划剥离其ODM业务,专注于高利润的半导体业务,预计这将提升公司估值 [19] - 2024年12月31日,Wingtech与立讯精密签署了出售九家全资ODM子公司的意向书,交易为全现金交易 [19] - 剥离的ODM业务在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282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的36.1%,并贡献了约79%的总收入,但录得12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 [19] - 半导体业务在2024年9月30日的销售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20%,毛利率为37%,净利率为16%,表现优于公司整体水平 [19]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半导体业务销售额将分别增长11.8%和12.9%,高于市场共识的9% [19] 财务表现 - 2024年预计收入为723.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2025年和2026年预计收入分别为801.97亿元和84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和5.8% [8]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9.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2025年和2026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26.11亿元和3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4%和45.0% [8]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EPS)为0.73元人民币,2025年和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10元和3.05元人民币 [8] - 2024年预计市盈率(P/E)为50.7倍,2025年和2026年预计市盈率分别为17.7倍和12.2倍 [8] 估值与市场表现 - Wingtech当前市盈率为17.7倍(2025年)和12.2倍(2026年),低于国内同行的平均市盈率30.3倍(2025年)和23.8倍(2026年) [19][29] - 过去6个月股价上涨33.0%,过去3个月上涨13.5% [9] 行业趋势 - 2025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将出现更多事件驱动的并购机会,受地缘政治变化和有利政策推动 [19]
贵州茅台: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圆满收官,彰显韧性
华鑫证券· 2025-01-03 09:07
投资评级 - 贵州茅台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0] 核心观点 - 贵州茅台2024年全年业绩圆满收官,Q4茅台酒表现较优 [16] - 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约1738/8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5.44%/14.67% [35] - 2024Q4公司预计实现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约506.77/248.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2.01%/13.79% [35] - 2024年酒类营收约1704亿元,同比增长约15.75%,其中茅台酒/系列酒营收分别约1458/2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5.18%/19.24% [35] - 2024年生产茅台酒/系列酒基酒分别约5.63/4.81万吨,分别同比-1.58%/+12.02% [35] 价盘与投放量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着力挺价控货,预计后续批价保持相对稳定 [17] - 2025年公司将在各系列产品投放量上统筹协调,53度500ml茅台酒国内市场计划投放较2024年略有增长,减少飞天53度500ml珍品茅台酒投放量,适度调增飞天53度1000ml茅台酒投放量 [17] - 2024Q4系列酒增速下降主要系下半年暂停投放茅台1935,以保证市场健康运行 [3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68.23/73.33/79.6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20/19倍 [20] -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73,810百万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85,707百万元,同比增长14.7% [38] - 2024年毛利率预计为92.3%,净利率为51.1%,ROE为36.4% [38] - 2024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00,678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127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7,136百万元 [2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1488元,总股本为1256百万股,日均成交额为5294.21百万元 [13] - 52周价格范围为1261-1770元 [2] - 总市值为18692亿元,流通股本为1256百万股 [33]
信达生物:Initial validation of overseas expansion capabilities
招银国际· 2025-01-03 08:5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55 21港元上调至57 67港元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与罗氏达成重磅交易 将DLL3 ADC(IBI3009)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 公司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 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10亿美元 以及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最高可达中双位数百分比 [1] - DLL3 ADC在治疗经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方面具有潜力 尽管早期DLL3 ADC候选药物面临挑战 但新一代DLL3 ADC(如YL212和SHR-4849)显示出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良好的安全性 [1] - 公司拥有丰富的创新药物管线 包括多个ADC资产和下一代免疫肿瘤(IO)资产 如IBI363(PD-1/IL-2)和IBI343(CLDN18 2 ADC) 这些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授权潜力 [1] 交易与行业动态 - 近年来DLL3靶向治疗领域交易活跃 恒瑞医药将其DLL3 ADC授权给IDEAYA 交易规模与公司和罗氏的交易相似 此外 MSD以6 8亿美元收购Harpoon 获得其DLL3/CD3/白蛋白三特异性抗体HPN328 并与第一三共达成全球开发和商业化协议 [1] - 诺华从传奇生物引进LB2102(DLL3 CAR-T) 交易价值达11亿美元 进一步凸显了DLL3靶向治疗领域的活跃度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2024E-2026E收入预计分别为82 19亿元 108 40亿元和139 61亿元 同比增长32 4% 31 9%和28 8% [8] - 2024E-2026E净利润预计分别为-7 31亿元 2 81亿元和12 99亿元 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 [8] - 基于DCF估值模型 目标价从55 21港元上调至57 67港元 主要考虑了与罗氏的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 [1] 创新药物管线 - 公司除DLL3 ADC外 还拥有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ADC资产 靶向CLDN18 2 B7H3 TROP2 HER3 HER2 EGFR/B7H3等 其中IBI363(PD-1/IL-2)在IO耐药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和IO初治黑色素瘤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1] - IBI343(CLDN18 2 ADC)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并获得FDA的快速通道资格 [1]
北新建材:激励落地,成长强化,估值底部
长江证券· 2025-01-03 08:48
投资评级 - 北新建材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北新建材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290万股,占总股本的0.764%,其中首次授予1117.25万股,占比0.661%,激励对象为董监高及核心业务骨干347人,授予价格为18.20元/股,分三年三期解锁 [3] - 激励计划的考核指标包括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业务单元及子公司层面绩效考核、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公司层面考核包括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及经济增加值等 [5] - 预计2025-2027年扣非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5.60亿、54.72亿、65.67亿,对应2026、2027年扣非业绩同比增速为20%左右 [5] - 石膏板需求有望保持平稳,预计2025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将处于底部扩张区间,石膏板行业需求将保持相对平稳 [6] - 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持续提高高端销量,带动整体盈利中枢上移 [6] - 外延业务方面,防水业务整合效果显著,涂料业务嘉宝莉也在整合提效中,预计外延收购将持续 [7] - 预计2025、2026年业绩分别为46亿、55亿,对应PE约为11.1、9.3倍,估值处于底部 [7]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224.26亿,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273.88亿、313.90亿、373.60亿 [23] - 2023年净利润为35.55亿,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38.81亿、46.10亿、54.89亿 [23] - 2023年每股收益为2.09元,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2.30元、2.73元、3.25元 [23] - 2023年市盈率为11.20倍,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13.20倍、11.11倍、9.33倍 [23] 市场表现 - 北新建材近12个月股价最高为36.50元,最低为23.03元,当前股价为30.31元 [10] - 近12个月北新建材股价表现优于建材行业和沪深300指数 [12]
中国核电:深度报告:核电领军企业,“核”力全开业绩可期
国元证券· 2025-01-03 08:33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核电的目标价为10.43元 [1] 核心观点 - 中国核电是国内核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核电在建和运行机组堆型,涵盖多种技术路线 [5] - 公司通过控股中核汇能,积极布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形成了核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格局 [5][7] - 核电行业在双碳目标和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7][28]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49.57亿元,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为106.24亿元,同比增长17.91% [9]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69.86亿元,同比增长1.60%,归母净利润为89.34亿元,同比减少4.22% [18]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5.22亿元、860.21亿元、946.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94亿元、118.69亿元、130.73亿元 [9] 业务结构 - 2023年公司核电、光伏、风电、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4.66%、7.85%、5.24%、2.26% [19] - 2024年上半年核电、光伏、风电、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03%、9.24%、6.67%、2.06%,光伏和风电占比持续提升 [19] - 2019-2023年公司核电、光伏、风电、其他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66%、123.91%、156.30%、65.47% [19] 核电装机与建设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控股核电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8台,装机容量2064.1万千瓦 [17] - 公司控股非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容量2414.7万千瓦,包括风电783.12万千瓦、光伏1631.58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32.9万千瓦 [17] - 2024-2027年公司计划投运9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12.9万千瓦,预计2027年迎来机组投运高峰期 [12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全球70多个国家承诺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至净零,核能发电作为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受到各国青睐 [28] - 中国提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 [28] - 预计到2035年,中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2年翻倍 [69] 核电经济性 - 核电运行小时数高,每年可运行7000小时以上,发电成本显著低于风电和光伏 [52] - 欧洲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5.3,风电的1/1.8;中国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4.7,风电的1/2.1 [52] 市场化交易 - 2019-2023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分别为33.71%、37.06%、37.88%、43.67%、42.65%,预计2024年将达47% [115][123] - 2024年上半年核电市场电交易电量374.26亿度,约占上网电量的45.32% [115]
数读IPO系列:2024年沪深新股总结
华金证券· 2025-01-03 08:23
新股市场表现 - 2024年沪深新股二级市场投资胜率为27.63%,同比下降7.26个百分点,但平均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达22.47%,同比抬升8.27个百分点 [3] - 科创板新股在投资胜率及投资收益率方面均位居第一,分别为46.67%和32.79% [60] - 计算机、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行业在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方面表现突出,分别为54.97%、28.54%和23.35% [196] 新股发行情况 - 2024年沪深新股发行数量为76只,较2023年减少160只,主要受监管环境变化影响 [35] - 2024年沪深新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591.74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82.69% [36] - 科创板新股平均募集资金金额最高,为10.11亿元,近乎为创业板的2倍 [8] 打新收益分析 - 2024年沪深新股平均开盘打新收益为233.30%,约为2023年的3.58倍,平均收盘打新收益为262.70%,约为2023年的3.52倍 [31] - 创业板新股打新收益率均值最高,开盘打新收益为279.48%,收盘打新收益为307.04% [127] - 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国防军工等行业的打新收益率均值相对领先,分别为566.10%、345.97%和380.66% [157] 行业表现 - 计算机、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行业在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方面表现更优,分别为54.97%、28.54%和23.35% [196] - 有色金属、轻工制造、汽车等行业的首日换手率均值较高,分别为79.62%、79.43%和79.08% [130] - 科创创业注册制新股中,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行业的平均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率排名前三,分别为54.97%、28.54%和20.57% [90] 月份表现 - 2024年沪深新股平均开盘打新收益排名前五的上市月份分别为十月(640.60%)、十一月(441.77%)、十二月(308.55%)、六月(239.53%)、四月(181.12%) [53] - 科创创业注册制新股中,十月新股的首日表现最为突出,平均开盘打新收益为617.83%,平均收盘打新收益为541.49% [54] - 新股上行周期上市的新股在二级投资收益排行榜中明显占优,尤其是具备一定行业稀缺性、或主题热度较高的新股表现更为突出 [3] 个股表现 - 2024年沪深新股收盘打新收益排名前十的个股中,有7只为创业板、2只为主板、1只为科创板 [138] - 2024年二级市场收益达50%及以上的个股有9只,占全年沪深新股的11.84%,二级市场收益达100%及以上的个股有4只,占全年沪深新股的5.26% [203] - 2024年沪深新股二级市场收益排名前十的个股中,有4只为科创板新股、6只为创业板新股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