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估“安全资产”系列报告(二十):“反内卷”掩映下的商品超级周期
西部证券· 2025-07-27 15:44
报告核心观点 - 汇率支撑脉冲行情延续,远期汇率有持续走强趋势,但需警惕美债发行对流动性的扰动 [1] - “反内卷”只是表象,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启动,原因包括逆全球化和去美元化 [2] - “反内卷”是化债的前站,后续应更关注需求侧,月底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测窗口 [3] - ROIC - WACC可衡量“内卷度”,当前中游材料&制造是“反内卷”主战场,部分待涨“真内卷”行业有上涨空间 [4] - 短期关注月底政治局会议需求侧政策和海外流动性压力,中长期拥抱“中特估”+“科特估”安全资产,短期增配“科特估” [5] 各部分总结 引言 - 商品大涨并非“反内卷”初衷,“反内卷”也非商品牛市深层原因,大宗商品走向新超级周期,中游材料+制造业将迎“涨价重估”行情 [11] 汇率支撑脉冲行情延续,关注后续美债发行节奏 - 7月脉冲行情幅度超预期,汇率是观察市场的最佳代理变量,人民币汇率强势支撑行情延续 [12] - 中美物价20%-30%的轧差支撑远期汇率走强,即便美国对华关税不降,也不影响国内强出口 [12] - 需谨慎美债超发节奏,美国财政部计划9月末补充TGA账户至8500亿美元,警惕美元流动性扰动 [18] 掩盖在“反内卷”下的商品超级周期 - “反内卷”带动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大涨,期货和股票市场联动,股市涨幅集中于资源&材料 [22] - “反内卷”真正主阵地是中游,本轮通缩压力分布于上中下游,上游压力小于2015年 [26] -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启动,原因一是逆全球化重塑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二是去美元化使商品从需求定价走向供给定价 [29] “反内卷”是化债的前站,后续反而更要关注需求侧 - “反内卷”是资产负债表温和出清的一环,是化债周期的第一步,为制造业资产负债表出清提供加速剂 [33] - 历史上供给侧出清均配套需求侧刺激,“反内卷”为后续需求侧政策留伏笔,月底政治局会议是重要观测窗口 [36] ROIC - WACC:谁是真“内卷”,谁在蹭“内卷”? - ROIC - WACC可衡量“内卷度”,非金融企业ROIC应长期高于WACC,负值代表行业进入内卷深水区 [42] - 2015年供给侧改革聚焦上游“深度内卷”行业,目前大多资源&材料行业已摆脱内卷,少数仍在内卷 [42] - 本轮中游材料+制造是“反内卷”主战场,“持续内卷”行业集中于中游,范围更广 [50] - 焦煤、光伏设备等是待涨“真内卷”行业,风电设备等有进一步上涨空间,部分商品价格大涨但未到“反内卷”程度 [51][55] - 焦炭、普钢等深陷“深度内卷”且景气度边际改善,可能是下一轮“反内卷”行情演绎方向 [63] 康波尾声,继续把握“硬通货”+“硬科技” - 强汇率支撑脉冲行情延续,短期关注月底政治局会议需求侧政策和海外流动性压力 [66] - 中长期拥抱“中特估”+“科特估”安全资产,短期增配“科特估”,包括“硬通货”和“硬科技” [5][66] 市场复盘及展望 市场复盘 - A股市场本周大多上涨,万得全A、上证指数等指数均有涨幅,大盘价值下跌,中游材料与资源类涨跌幅靠前 [69][70][71] - 境外市场大多上涨,大宗商品大多下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72][73][74] - A股总体和非金融的PE(TTM)、PB(LF)等估值指标本周上升,动态估值也有变化 [76][77] 经济数据 - 7月美国制造业PMI下降,欧元区等上升;6月美国新建住房销售折年数同比下降,耐用品新增订单同比增长但低于5月 [79] - 上游资源品价格有涨有跌,中游材料部分指标变化,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数据有波动,服务业和TMT部分数据有变化 [79][80] 经济要闻回顾 - 证监会部署七大重点任务,包括巩固市场态势、推进创业板改革、防控风险等 [81] - 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实施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 [82] 未来重点关注 - 7月28日至8月1日有多项国内外经济数据公布,包括美国制造业就业指数、房价指数、GDP等 [83]
蓄力新高5:反内卷的期货映射方向
财通证券· 2025-07-27 15:44
核心观点 - 反内卷交易席卷期货市场,轮动节奏为多晶硅自律减产、焦煤受因素减产、玻璃和碳酸锂等补涨;在涨价趋势维持下,多晶硅、焦煤、玻璃及焦炭相关上市龙二、龙三或仍有15%以上补涨空间,映射构建思路为短期股价潜在空间=商品涨幅*上市公司对应敞口-股价涨幅 [4] - 中期PPI有望触底回升,PPI上行期股票大势整体向上,启动期股指弹性最大;周期表现突出,消费其次,金融初期可能发力;配置方向重视反内卷超预期带来的“龙头牛”,包括期货映射、PPI触底、基建地产链等龙头化方向,以及AI浪潮、New Money出海、内需拐点等国产化与全球化方向 [5] - 二季度主动基金增配方向呈哑铃特征,加仓通信、传媒、非银、银行,减配食品饮料、家电、汽车、机械、电新;北向与内资基金在增配方向上共识集中于红利、景气赛道、周期,减仓方向均明显减配消费、制造 [6] 回顾与观点 - 2025年3月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5月强调“红5月”积极可为,6月发布半年度策略提示关注全球去美元化等三大主线;中期策略发布以来1个月,上证指数上涨7%至3600关口,全A日成交额向2万亿靠拢,反内卷力度超预期和基建开工使宽财政效果兑现 [7] - 短期商品期货率先释放弹性,股票市场有望跟进;反内卷交易在期货市场轮动,从期货映射至股票,相关上市龙二、龙三或有补涨空间 [4][11] - 历史上PPI周期3次触底回升对应经济周期启动,1次无弹性低位震荡对应尝试修复失败;PPI上行周期分初期、主要上行期、整体上行期;PPI上行期股票大势向上,启动期股指弹性最大,周期、消费、金融表现有差异;配置重视“龙头牛”及国产化与全球化方向 [5][12][13] - 二季度主动基金增配通信、传媒、非银、银行,减配食品饮料、家电、汽车、机械、电新;基金定价权提升的前20个股二季度超额中位数达42.7%,减仓个股表现普遍弱于市场;北向与内资基金增配和减仓方向有共识 [6][15][16] 核心图表跟踪 - 期货映射中,反内卷明星商品年初至底部的跌幅与6月26日以来涨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7;明星商品集中在新能源链、钢铁链等;以核心商品占比加权,股价对应期货涨幅还有空间 [18][22][25] - PPI探底显示,PPI周期历史3次触底回升,1次无弹性低位震荡;PPI上行及无弹性阶段各板块表现不同;各行业在PPI不同阶段表现有差异 [27][29][30] - 基金季报持仓显示,2Q25基金增配通信、国防军工居前;2Q25基金加仓和减仓比例前20位的个股及表现;内外资共识增配红利、景气方向,减配消费、制造 [32][33][36]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727
中银国际· 2025-07-27 15:4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展开,分析近期中信一级行业表现、各单策略表现及权重,进行行业估值风险预警,阐述策略复合方法与调仓规则,回顾复合策略行业配置与业绩[1][3][44]。 近期中信一级行业表现回顾 - 本周收益率前三行业为煤炭(10.5%)、钢铁(10.2%)、有色金属(9.6%),后三为银行(-2.1%)、通信(-0.6%)、综合金融(-0.1%)[3][11]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平均周收益率3.5%,近1月平均收益率7.3% [3][11] 行业估值风险预警 - 采用各行业近6年PB(剔除极端值)计算当前PB分位数,PB分位数高于95%的行业不参与分项策略测算 [13] - 本周商贸零售、汽车、国防军工、传媒行业PB估值高于过去6年PB估值(剔除极端值)的95%分位点,触发高估值预警 [14] 单策略排名靠前行业及近期业绩表现 S1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周度) - 通过wind分析师一致预期滚动行业数据构建多因子模型,挑选盈利预期向上行业 [16] - 当前景气度排名前三行业为计算机、有色金属、钢铁 [17] S2隐含情绪动量追踪策略(周度) - 构建“跑在盈利预期数据公布之前”的情绪动量策略,获取“未证伪情绪” [19] - 当前市场隐含情绪指标排名前三行业为机械、计算机、综合 [20] S3宏观风格轮动策略(月度) - 借助宏观指标预判四种行业风格多空情况,对各行业契合程度排序 [23] - 当前宏观指标看多前六行业为综合金融、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电子、综合 [24] S4中长期困境反转策略(月度) - 采用“2 - 3年反转”、“1年动量”、“旬度截面低换手率”三因子等权rank复合构建策略 [28] - 本月推荐行业为银行、钢铁、建材、消费者服务、房地产、商贸零售 [29] S5基于资金流的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从“市场主力资金流向与强度”和“尾盘资金流向与强度”两个维度构建策略 [30] - 本月资金流入强度较大行业有综合金融、煤炭、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商贸零售 [31] S6财报因子失效反转行业轮动策略(月度) - 基于财报因子阶段失效构建行业轮动策略 [35] - 本月看多行业有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家电、通信、纺织服装 [37] S7多因子打分复合行业轮动策略(季度) - 季度换仓,剔除中证800中权重低于2%的行业,从四个维度优选因子等权rank复合 [41] - 本季度推荐行业有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家电、非银行金融、银行 [43] 策略复合 中银波动率控制复合 - 使用“波动率控制模型”,即“单策略负向波动率倒数”对7个单策略进行资金分配 [44] 调仓频率设定 - 每季度首交易日对7个策略分配资金并调仓,每月首交易日(除季首月)对6个周频、月频策略分配资金并调仓,每周四(除月、季首交易日)对2个周频策略分配资金并调仓 [48] 策略权重映射至行业 - 利用“负向波动率平价”得到单策略配置比例后,对各策略看多行业等权配置 [51] 单策略配置权重回顾 - 2025年7月24日各单策略权重:S1为13.7%、S2为11.0%、S3为8.0%、S4为21.4%、S5为15.0%、S6为12.1%、S7为18.7% [60] 复合策略行业配置与业绩回顾 行业仓位回顾 - 2025年7月24日仓位:计算机(9.6%)、钢铁(9.2%)等 [63] - 板块仓位:TMT(17.8%)、消费(20.5%)等 [64] 业绩回顾 - 本周行业轮动策略收益3.4%,中信一级行业等权基准收益3.5%,超额收益 - 0.1% [3][67] - 今年以来行业轮动策略累计收益16.4%,基准收益14.6%,累计超额收益1.9% [3][67]
复盘:牛市氛围渐浓,顺周期优质个股迎较好布局时机
国信证券· 2025-07-27 15:31
报告核心观点 - 牛市氛围渐浓,银行板块回调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银行板块将加速上涨并跑出超额收益 [5][33][35] - 建议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的优质个股布局,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和渝农商行 [5][35][36] 复盘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银行板块行情演绎 整体表现 - 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中,除2014 - 2015年资金驱动牛市,另两轮中后期银行板块跑出超额收益 [4][9][28] - 牛市行情银行板块分三阶段:初期普涨,银行有绝对收益且跑输大盘不明显;中期难跑超额收益,成长板块更优;后期是银行最佳投资机会,有绝对和超额收益 [4][9][35] 各轮牛市具体情况 - 2014/7/1至2015/6/12,上证指数涨152.2%,申万银行指数涨96.8%,2014年四季度申万银行指数涨幅60.4%超上证指数36.8%涨幅 [6][8][10] - 2016/2/2至2018/1/26,上证指数涨32.3%,申万银行指数涨44.8%,2017年二季度起银行板块持续跑超额收益,6月至2018年1月申万银行指数累计涨幅24.0%超上证指数10.4%涨幅 [6][8][10] - 2019/1/4至2021/2/19,上证指数涨50.0%,申万银行指数涨37.1%,2019年银行指数涨23.9%与上证指数23.8%接近,四季度有绝对和相对收益;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银行指数涨幅22.2%超上证指数7.0%涨幅 [6][8][10] 银行板块内部轮动及个股表现 2014 - 2015年 - 城商行和股份行涨幅好,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81.6%、171.3%和154.6%,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涨幅落后 [12] 2016 - 2018年初 - 招行、宁波和建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44.6%、126.5%和126.4%,股份行受金融严监管冲击表现一般 [15] - 申万银行指数2017年二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2016年跑超额收益,招行和大行启动与指数同步 [15][28][32] 2019 - 2021年 - 2019年平安和宁波领涨,涨幅分别为79.1%、77.9%,个股分化大 [18] - 2019年前4月普涨,申万银行指数9月上涨,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6月启动 [21] - 2020 - 2021年初,优质区域行和股份行涨幅领先,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涨幅居前,申万银行指数2020年四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4月启动,股份行四季度加速 [25] 总结 - 除2014 - 2015年普涨行情,其他两轮精选个股和把握轮动重要,优质高成长银行行情早于指数启动 [28] - 领涨个股方面,2016 - 2018年大行、招行和城商行有收益,股份行不佳;2019 - 2021年优质高成长银行有超额收益,个股分化大 [28] 牛市氛围渐浓下半年银行个股布局 板块回调原因及趋势 - 回调因牛市氛围浓,交易性资金撤退,回调大概率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迎加速上涨和超额收益 [5][33][35] 个股布局建议 - 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优质个股,“胜率提升 + 高赔率” [5][35][36] - 胜率提升因牛市氛围浓,市场预期稳增长政策发力;赔率高因大零售银行个股估值处低位 [35][36]
港股三大指数周线三连涨,多个热点快速轮动
银河证券· 2025-07-27 15:27
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三大指数周线三连涨,多个热点快速轮动,预计后市总体震荡向上且板块轮动较快,建议关注高股息、政策利好、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 [1][2]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7月21日至7月25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居中上水平,恒生指数涨2.27%报25388.3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51%报5677.90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83%报9150.49点 [2][4] - 港股行业层面,10个行业上涨,仅通讯服务行业跌1.25%,材料、工业、能源行业涨幅居前,医疗保健、金融、可选消费行业涨幅居后;二级行业中,造纸与包装、建材等涨幅居前,传媒、纺织服装等跌幅居前 [2][7] - 消息面,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带动相关板块个股拉涨,纸制品行业受益基本面及政策期货价格反弹,煤炭、光伏等行业受政策影响行情震荡,券商股和半导体公司中报业绩带动相关股票上涨,清华大学团队在光刻材料上取得进展 [11] 资金流动 - 情绪指标上,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879.4亿港元,较上周升412.15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为268.25亿港元,较上周升25.52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为9.35%,较上周降0.5个百分点 [2][13] - 流动性指标上,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23.51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08.95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中国人寿、中芯国际、建设银行,大幅净卖出小米集团 - W、泡泡玛特 [13]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7月25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1.32倍、1.19倍,较上周五升2.53%、2.53%,处于2019年以来84%、84%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1.51倍、3.09倍,处于2019年以来20%、65%分位数水平 [2][17] - 7月25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4BP至4.40%,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4.44%,为3年滚动均值 - 2.31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6%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6.72BP至1.7324%,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11%,为均值 - 1.54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60%分位 [2][19]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7月25日,港股一级行业估值分化大,可选消费、公用事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20%分位数以下,信息技术处50%分位数以下,除房地产外其余行业高于50%分位数水平;能源业股息率高于6%,公用事业等行业股息率高于4%,公用事业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50%分位数水平以上;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降2.76点至123.52,处2014年以来22%分位数水平 [26]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海外情况 - 本周美日贸易协议及关税谈判进展乐观,美欧贸易协议预期升温,中美经贸会谈在即,但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仍存;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六周下降,再次削弱降息预期 [36] 国内情况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港股市场配置比例提升至19.91%,较一季度末升0.81个百分点;二季度末,重仓股中港股有360只,较一季度末增33只,持股市值为3265亿元,较一季度末增82亿元;医疗保健业、金融业等持股市值、占比上升,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持股市值占比下降 [37] 配置建议 - 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板块轮动较快,当前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政策利好板块(稳定币概念股、创新药、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等)、中报业绩表现超预期板块 [2][39]
沪深300增强本周超额基准0.31%
天风证券· 2025-07-27 15:15
金融工程 证券研究报告 沪深 300 增强本周超额基准 0.31% 戴维斯双击策略 戴维斯双击即指以较低的市盈率买入具有成长潜力的股票,待成长性显现、 市盈率相应提高后卖出,获得乘数效应的收益,即 EPS 和 PE 的"双击"。 策略在 2010-2017 年回测期内实现了 26.45%的年化收益,超额基准 21.08%。 今年以来,策略累计绝对收益 26.78%,超额中证 500 指数 16.76%,本周策 略超额中证 500 指数-0.44%。本期组合于 2025-05-06 日开盘调仓,截至 2025-07-25 日,本期组合超额基准指数 3.29%。 净利润断层策略 净利润断层策略是基本面与技术面共振双击下的选股模式,其核心有两点: "净利润",指通常意义上的业绩超预期;"断层",指盈余公告后的首个交 易日股价出现向上跳空,该跳空通常代表市场对盈余报告的认可程度。 策略在 2010 年至今取得了年化 29.85%的收益,年化超额基准 27.60%。本 年组合累计绝对收益 35.72%,超额基准指数 25.70%,本周超额收益-1.68%。 沪深 300 增强组合 金融工程 | 金工定期报告 根据对优秀 ...
2025年8月宏观及大类资产月报:临近筹码密集区,关注中央政治局会议-20250727
诚通证券· 2025-07-27 14:51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市场整体向好,A股、港股、美股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债市走弱 8月外部风险临近,市场受贸易谈判进展影响 投资配置围绕政策预期与行业景气度,关注科技与反内卷板块 国债收益率或受“反内卷”政策推动上行,但大幅上升有压力 [1][2][3] 大类资产回顾及配置策略 市场回顾 - 7月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4.3%、4.9%、8.7%,债市下跌0.6%,海外港股、美股上涨 经济基本面回稳,“反内卷”政策布局,多项利好催化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 [1][11][12] - 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普遍上涨,钢铁、建材等板块领涨 稀土、水电等主题表现突出,资金交投活跃,融资融券余额上升 [13][15][17] 权益大势研判 - 8月外部风险临近,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美欧对俄制裁波及中国可能影响市场 上证指数临近筹码密集区,突破需政策和资金配合 中性预期美国对华24%关税仍会加回,但谈判落地时间或推迟 [2] 权益策略 - 围绕政策预期与行业景气度,关注科技与反内卷板块 [23] - 科技板块关注宇树、智元人形机器人及泛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上市有望提升估值,AI产业链上游资本开支增加 [24] - 反内卷板块等待需求政策落地,建议配置低估值化工白马,关注维生素、磷化工、TDI及焦煤板块 [23][25] 债券策略 - 7月国债收益率上升,受中美关系、“反内卷”预期、宏观基本面和股市表现影响 [27][28] - 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将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反内卷”或推动通胀和国债收益率上行,但经济基本面难支撑大幅上升,1.85%-1.9%区间有压力 [29][30] 财经日历 - 8月关注经济基本面动能是否减弱,下旬政治局会议召开,关注消息提前放出 [32] 经济基本面 国内经济 - 二季度GDP同比增速5.4%、5.2%,上半年增长5.3%,完成经济目标压力减轻 6月消费增速回落,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走弱 [36] - 7月生产端钢铁、汽车等开工率向好,需求端出口、消费有支撑,但房地产市场继续恶化 [38] - 未来经济压力或增加,出口有不确定性,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空间减小 [39][40] 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 - 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分四个阶段,8月或进入第二阶段,通胀上升,经济增速有下滑但失业率仅小幅上升,美联储降息预期或缩减 [59][60] 微观流动性 - 7月新基金发行减少,募集规模约764.1亿元,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上升,债券型回落 [68] - 7月主要股东资金净流出扩大,截至25日净流出207.7亿元 [69]
创金合信首农REIT上市
天风证券· 2025-07-27 14:45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 REITs 市场下行但成交活跃度上升,7 月 25 日创金合信首农 REIT 成功上市且发行受投资者高度青睐 [1][2][3] 行业动态 - 7 月 25 日创金合信首农 REIT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发行规模 36.85 亿元,存续期 16 年,是国内首个聚焦"总部经济"的科技创新产业园 REIT 项目 [1][7] - 其底层资产首农元中心项目已转型为获 LEED 铂金级认证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建筑面积 20.36 万平方米,近三年平均出租率超 94% [1][7] - 发行阶段,战略、网下及公众投资者总认购金额达 2316 亿元,网下发售比例 0.78%,公众发售比例 0.26%,创下北京市属企业 REIT 发行认购金额新高 [1][7] 一级市场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上市 REITs 发行规模达 1807 亿元,共发行 69 只 [8] - 21 年首批 9 只 REITs 上市,发行规模超 300 亿;22 年底层资产扩围,有多类首只 REITs 上市;23 年发行节奏趋缓;24 年底层资产继续扩围,发行节奏加快,迈入常态化发行阶段 [13]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7.21 - 2025.7.25),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下跌 1.56%,REITs 总指数下跌 2.29%,产权 REITs 指数下跌 2.10%,经营权 REITs 指数下跌 2.80% [2][15] - 大类资产角度,REITs 总指数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98 个百分点,跑输中证全债指数 1.79 个百分点,跑输南华商品指数 5.02 个百分点 [2][15] - 个券层面,创金合信首农 REIT、博时津开产园 REIT、招商科创 REIT 领涨,涨跌幅分别为 28.47%、8.49%、3.79%;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 REIT、工银蒙能清洁能源 REIT、中航易商仓储物流 REIT 领跌,涨跌幅分别为 - 8.49%、 - 6.89%、 - 6.07% [2] 相关性 - REITs 指数与不同资产指数在近 20 日、60 日和 250 日呈现不同相关性,如中证 REITs 指数与中证全债近 20 日相关系数为 0.704 [28] - REITs 内部不同类型指数间在近 20 日、60 日和 250 日也有不同相关性,如产业园区 REITs 指数与能源设施 REITs 指数近 20 日相关系数为 0.493 [29] 流动性 - 本周 REITs 总体成交活跃度上升,总成交额(MA5)为 6.7 亿元,环比上周上升 35.1%,产权和经营权成交额(MA5)分别为 4.44 和 2.25 亿元,环比上周分别变化 47.7%和 15.7% [3][36] - 细分来看,园区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各类 REITs 本周 MA5 成交额有不同变化,其中园区基础设施类 REITs 本周 MA5 成交额最大,占比 31.1% [3][36] 估值 - 报告给出不同类型 REITs 的中债估值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及 P/NAV 数据,如东吴苏园产业 REIT 中债估值收益率为 6.03%,历史分位数为 22%、26%,P/NAV 为 26% [39]
并购重组跟踪半月报-20250727
中银国际· 2025-07-27 14:2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7日至20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整体活跃度微降,呈现“频率高、主体多、领域广”特点,重大并购重组事件数量环比下降但交易金额环比显著增加,机械Ⅲ、基础化工等板块热度高,民营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并购,监管政策优化驱动下结构性重组呈上升趋势,后续在经济修复等支撑下,并购市场有望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空间 [1]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本期A股重大并购事件66起,环比降2.94%,累计披露交易金额5233.44亿元,环比增225.03%,企业在宏观环境不确定下加速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跨领域、跨主体并购升温,政策驱动与企业主动调整促使A股并购市场进入“效率提升+结构优化”新阶段,预计后续维持高频运行态势 [2] - 本期38家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组预案,股价双周平均涨跌幅5.19%,16家上市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股价双周平均涨跌幅4.29%,重大重组事件数量环比降2.94%,投研热度环比降10.71%,重组指数双周涨跌幅为4.29% [2] 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预案 - 涉及元力股份、新晨科技等多家公司,重组事件包括定增收购股权、吸收合并等,重组目的有战略合作、横向整合、多元化战略等,进度多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 [3][4][5] - 展示了各公司当前市值、当前PE(TTM)及双周涨跌幅情况,双周涨跌幅区间为2025/7/7 - 2025/7/20,当前市值和当前PE截至2025/7/20 [6][7] 上市公司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 - 涉及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公司,重组事件有吸收合并、收购股权等,重组目的包括战略合作、横向整合等,进度有发审委通过、签署转让协议、完成等 [8] - 展示了各公司当前价值、当前PE(TTM)及双周涨跌幅情况,双周涨跌幅区间为2025/7/7 - 2025/7/20,当前市值和当前PE截至2025/7/20 [9] 监管动态 - 《关于开展2025年证券公司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力专项评价的通知》,典型案例权重占比50%,通过券商主动申报典型案例进行正向激励;经营业绩权重占比30%,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和收购项目的业务收入、重组金额和家数纳入正向激励;专业力量权重占比20%,将券商对并购业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纳入正向激励 [15]
投资策略周报:交易拥挤下的后市研判-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3:44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突破后呈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短期警惕回调风险,看好成长板块,交易和配置不盲目追高 [2][11] - 当下总量交易热度高,指数或调整/盘整,多数一级行业交投活跃度上升,部分反内卷行业拥挤度突破阈值 [3][20] - 反内卷行情后续发展取决于需求侧政策力度,力度不足为反弹行情,足够强则形成反转行情 [4][34] - 当下配置建议为科技+军工+金融+Delta G 消费+稳定型红利+黄金 [5][36] 市场突破后观点 市场对突破的疑惑 - 市场对突破有“基本面尚未触底”和“反内卷财政支撑不强”两大疑惑,A股盈利底或不早于3季度末到来,且本轮盈利周期弹性不大 [12] 汇金的作用 - 中央汇金是本轮突破核心驱动,稳定市场预期、发挥结构性支撑作用,以长期资金投入稳定市场中枢 [13] 操作思维和交易心态 - 以“牛市思维”操作,以“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心态交易,不盲目追高,坚守自我 [19] 拥挤度视角下市场交易热度 总量情况 - 融资融券视角下,总量交易热度处于高位,指数有调整/盘整概率,但行情不一定结束 [21] 行业情况 - 多数一级行业交投活跃度上升,TMT整体周换手率环比回落,多个反内卷行业拥挤度突破阈值 [20][23] “反内卷”行情阶段及后续展望 行情所处阶段 - 反内卷行情持续发酵因政策层级高、频次高,行业筹码干净,市场风险偏好高位;政策内涵延展,发改委将出台方案,雅江水电项目带来需求性政策期待 [31][32] 行情后续展望 - 需求侧政策力度不足,反内卷为反弹行情;需求侧刺激政策足够强,形成反转行情 [34] 当下配置建议 - 行业配置“4+1”建议包括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内循环”内需消费、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底仓配置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