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等关税与美国国内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
信达证券· 2025-04-17 22:31
对等关税与美国国内博弈 - “对等关税”政策自4月初宣布后反复多变,4月9日暂停90天并降至10%,12日豁免部分产品,后又表示无豁免,14日开启调查,15日对华加征至245%[5] - 特朗普背后有红脖子劳工、金融资本、科技资本等利益群体,“对等关税”反复或为群体博弈结果[5][6] - 激进“对等关税”仅照顾红脖子劳工利益,侵犯金融资本和科技资本利益,预计该计划将多次反复[7] 制造业回流与贸易逆差 - 2017 - 202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2%降至10.6%,2017 - 2024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从8.5%降至8.0%,制造业回流未见效[8] - 2017 - 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从约8000亿美元扩大至12000亿美元,缩减贸易逆差不现实[10] 对等关税目标 - 美国在美元霸权和贸易顺差间两难,特朗普可能不放弃美元霸权,不会真正终结贸易逆差[12][13] - 2017 - 2022年美国联邦政府关税收入从385亿美元增至超1000亿美元,增幅超160%,对等关税目标或为获取收入[14] 中美谈判与中国政策 - 对华维持最高245%关税不符合美国利益,中美谈判有空间[23] - 中方坚持强硬反制和暂不接触策略正确,稳增长政策待发[24][25] 风险因素 - 外部冲击恶化、国内政策对冲不及预期、未来关税变动是风险因素[1][26]
3月经济数据点评:春节错位叠加政策效应,经济延续复苏走势
太平洋证券· 2025-04-17 22:15
经济整体态势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名义GDP同比增长4.6%,GDP平减指数-0.8%,经济延续复苏但物价低位,后续或有扩内需政策[4][8][12] 产业生产 -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贡献明显,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7%[4][13][15] 消费市场 -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商品零售拉动强,政策支持品类反弹明显[4][18][21] 投资领域 - 1 - 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支撑,地产投资拖累[4][25] - 1 - 3月制造业投资增长9.1%,设备更新和高技术产业拉动[29] - 一季度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8%,广义基建投资增速超12%[33] - 1 - 3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收窄,但地产投资仍低位[36] 就业情况 - 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季节性回落,就业总体稳定但部分群体压力仍需关注[4][39] 风险提示 - 存在增量政策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风险[41]
每日复盘:2025年4月17日市场低开回升,成交额跌破万亿-20250417
国元证券· 2025-04-17 20:1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17日市场低开回升,成交额9993.36亿元跌破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23.79亿元[2][14] - 上证指数涨0.13%,深证成指跌0.16%,创业板指涨0.09%,全市场3164只个股上涨,2062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消费>金融>成长>0>周期>稳定等[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房地产、建材、轻工制造表现靠前,综合金融、汽车、有色金属靠后[20] 资金流表现 - 4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7.75亿元,超大单净流入18.54亿元,大单净流出76.28亿元,中单净流出87.44亿元,小单净流入155.23亿元[3][24] - 4月17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3.09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0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8.01亿港元[4][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17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月16日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190.49亿元[3][29]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17日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1.61%,恒生科技指数涨1.90%等[4][32] - 4月16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下跌,热门科技股“七巨头”多数下跌[5][33]
美国经济:关税前抢购支撑零售,鲍威尔鹰派施压白宫
招银国际· 2025-04-17 19:41
零售市场 - 3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季调后环比增长1.4%,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1月增速从-1.2%上调至-1%[5] - 关税担忧使汽车及零部件销售3月环比增速升至5.3%,但加油站零售下降2.5%,除机动车及零部件和加油站外零售增长0.8%[5] - 建筑材料与园林设备和电子家电环比增长3.3%和0.8%,家具家装下跌0.7%,运动文娱商品和服装环比增速反弹至2.4%和0.4%,食品服务和餐吧销售环比增速从-0.8%反弹至1.8%[5] 工业生产 - 3月工业生产环比下跌0.3%,稍低于市场预期的-0.2%,主要因公用事业环比大幅下跌5.8%[5] - 占工业产出四分之三的制造业小幅放缓,环比从1%下降至3月的0.3%,计算机、家电和工业机械环比下跌2.4%、2%和1.5%,航天航空设备生产和服装环比增长2.5%和2.2%[5] 政策与市场 - 鲍威尔发表鹰派讲话,强调实现通胀目标重要性,否认Fed Put存在,将稳定金融市场责任交白宫[1][2] - 白宫调整策略,暂缓对中国以外贸易伙伴“对等关税”并开启与盟友谈判,将在稳定市场和推进关税议程间寻求平衡[1][2] 利率预测 - 金融市场动荡和远期衰退风险将推动美联储在6月或7月降息1次,9月或12月再次降息1次[1][2] 未来趋势 - 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推升家庭储蓄率,美国零售增速可能从5月或6月开始明显放缓[5]
加大力度推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2025-04-17 19:14
区域战略部署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部署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发挥战略叠加效应[2] -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同其他重大区域战略一起被重点部署,已进入加快崛起新阶段[3] 核心任务推进 - “加快崛起”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新阶段核心任务,2021 - 2025年相关政策逐步细化落实[5] - 2025年初中部六省在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等方面因地制宜部署重点任务推进战略[5] 债券市场赋能 - 2021年《意见》要求债券市场增加融资规模精准赋能实体经济[8] - 2022 - 2024年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呈上升趋势,信用类债券中湖北发行规模占比超20%[8] - 2022 - 2024年科创票据发行规模上升,绿色债券已形成较大规模,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有望扩大规模[10][13] 未来展望 - 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地位重要,未来将在多方面发力谱写崛起新篇章[14]
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开门红”的经济:结构如何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17 19:08
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长5.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且高于5%的年度增长目标,季调环比折年率为4.9%,GDP平减指数同比增速为 -0.8%[3][5] -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9%,3月出口增速升至12.4%[7] 生产情况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3月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0.44%[11] - 3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较1 - 2月回升0.7个百分点[19] - 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2%,前者较1 - 2月回落0.2个百分点[22] 消费情况 - 3月社零当月同比增速为5.9%,限额以上社零增速为8.5%,环比增速为0.58%,一季度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0%[25] - 3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当月增长8.9%,高于整体消费[28] - 政策利好的家电音像、家具等商品均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汽车消费增速由负转正,石油及其制品消费增速最低[28] 投资情况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为4.2%,3月当月同比增速为4.3%,环比增速为0.15%[34] - 3月制造业、广义基建、狭义基建和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2%、12.6%、5.9%和 -10.0%[34] - 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当月同比跌幅分别较1 - 2月收窄4.2和1.0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边际改善[38]
资讯日报-20250417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4-17 17:27
市场表现 - 4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跌,恒生科技、恒生、国企指数分别跌3.72%、1.91%、2.55%;美股三大股指走低,道指、纳指、标普分别跌1.73%、3.07%、2.24%;日股下跌,日经225、东证指数分别跌1.01%、0.61%[4][10] - 美国扩大芯片管制使半导体芯片股多数逆势上涨,黄金期货升破3300美元使黄金股尾盘涨幅扩大,3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使内房股午后拉升回暖[10] 重点新闻 - 鲍威尔强化关税持续效应警示,重申“观望立场”,否定“Fed Put”救市预期,强调联储独立性,透露适度放松监管取向[13] - 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率录得1.4%,2月14个州失业人数超职位空缺数;世贸组织将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预测从3.0%下调至 - 0.2%[13] - AMD称美国对MI308芯片对华出口管制或令公司产生高达8亿美元费用;特斯拉相关项目面临困难,无人驾驶的士项目或长期亏损[14] 重点图表 - 川崎重工、Disco公司、爱德万测试等日股公司4月16日有不同程度涨跌幅[15] - 阿里巴巴、京东、小鹏汽车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成交额前十公司4月16日有不同表现[16] 资金流向 - 4月16日港股通活跃个股中,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等净买入,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等净卖出[23] 评级与披露 - 公司评级参考香港恒生指数,分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行业评级分跑赢大市、中性、跑输大市[26][34][40] - 报告作者及国信证券(香港)无相关财务权益及投资银行关系等,报告有免责声明[27][28][36][38][39]
市场分析:软件半导体行业领涨,A股低开高走
中原证券· 2025-04-17 17:16
A股市场表现 - 4月17日A股低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沪指在3284点遇阻,创业板指强于主板[2][3][7][14] - 上证综指收报3280.34点,涨0.13%;深证成指收报9759.05点,跌0.16%;科创50指数涨0.23%;创业板指涨0.09%[7] - 两市成交10305亿元,较前一日减少,超六成个股上涨[7] 行业表现 - 软件开发、半导体、房地产、化学制品等行业表现较好;贵金属、航运港口、汽车整车、小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弱[2][3][7][14] - 房地产服务、电子化学品等行业涨幅居前;贵金属、小金属等行业跌幅居前[7] - 房地产、建材、轻工制造等行业涨幅居前,综合金融、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跌幅居前[9] 后市研判与建议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93倍、33.92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3][14] - 2025年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或降准降息,信贷脉冲增强,ETF有望成增量资金主力[3][14] - 短期市场区间震荡,政策托底与经济韧性提供结构性机会,关注软件开发等行业[3][14]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市场[3]
每周报告汇总-20250417
港股市场 - 周一港股开盘补跌,回调后估值降低,性价比凸显,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成交超620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未来短期或横盘整固,可采用“哑铃型”配置,高分红风格或阶段性占优,长期科技成长风格是超额收益来源[1][12] - 特朗普关税政策将对华关税税率提至125%,预计中国企业利润下降、对美出口意愿低,计入转口贸易影响约占中国总出口10%、GDP占比约2%[12] 美国金融市场 - 美国金融市场过去一周剧烈波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元指数大幅下行,出现“信任危机”,若特朗普政府不修改关税政策,需达成贸易协议或期待非美经济体衰退来重建信心[2][16] - 美元指数显著下跌创两年多新低,下调目标至98 - 104,进入信用弱化初期,短期低位震荡,长期或走弱,需警惕降息预期过度计入后的流动性虹吸风险[3][20] - 4月初美债市场因高杠杆基差交易集中平仓遭遇抛售,10年期收益率两日内暴涨40bps,当前10年期收益率在4.5%附近有战术配置价值,长期关税高压或使美债避险属性重估[4][24] 美股市场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美股巨震,部分政策暂停90日,市场进入观望期,短期美股进一步下跌可能性下降,中期盈利或下修、再通胀增加,看好防守型板块[5][28] 汽车行业 - 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99万辆(+38.0%)、批发量113万辆(+35.5%),出口14.3万辆(+6.4%),预计2025年出口持续高增,推荐部分车企及零部件公司[6][7][29] 优必选公司 - 维持“买入”评级,调整目标价至87.00港元,调整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为23.48亿元、45.85亿元、11.87亿元,人形机器人业务有进展,其他业务稳步发展[8][30]
超预期开局下的韧性突围,关注政策再平衡
中邮证券· 2025-04-17 16:43
经济整体表现 - 一季度经济增长5.4%,好于市场预期5.16%,环比增长1.2%,供需两端回暖,需求改善好于供给,供需缺口收窄至1.26% [2][9] - 需求端投资、零售和出口加权同比增速为5.52%,较前值上升1.18pct;供给端工业和服务业加权同比增速为6.8%,较前值上升1.1pct [9] 消费情况 - 3月社零同比增速5.9%,剔除基数效应两年复合增速4.49%,较前值回落0.26pct,商品消费略回暖,餐饮消费成拖累 [12][13]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成主要支撑,3月同比增长8.5%,两年复合增速5.51%;限额以下消费延续回落,两年复合增速2.87%,较前值回落1.94pct [15][16] - 政策驱动型商品消费是主要支撑,3月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等五类限额以上商品消费同比增速超20% [17] - 一季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63.07%,较去年同期下降0.19pct,居民消费趋于谨慎 [21] 投资情况 - 1 - 3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4.2%,狭义基建投资增速5.8%,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1.5%,制造业投资增速9.1%,房地产投资增速 - 9.9% [22] - 1 - 3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9602.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61.17亿元,3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融资额1.48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05万亿 [23] - 2025年1 - 3月十个经济大省发行新增专项债6036.99亿元,占年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的62.87%,11省份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 - 0.5%,较2024年回升5.9个百分点 [28] 政策展望 - 若美元延续走弱,二季度至少降息10bp概率接近100%,至少降息15bp概率为45.8% [3][30] - 财政或动用储备政策对冲出口产业链负面影响,增量政策或下半年发力,二季度是存量政策落地期 [3][30]